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菊小长管蚜的驱避剂及其使用方法

一种菊小长管蚜的驱避剂及其使用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菊小长管蚜的驱避剂及其使用方法,将萘、莰烯、柠檬烯和E‑β‑法尼烯按比例组合配成总剂量为80mg—110mg/mL的菊小长管蚜驱避剂。菊小长管蚜是菊花重要害虫,菊花植株从4月份苗期至12月份花期结束,一直受该蚜为害,尤其是10—12月花期,该蚜钻入花心,随着菊花加工和贮运,冲泡时,浮现于菊花汤中,致饮者倒胃口。在菊花开花期,将该驱避剂载于橡皮头上制成驱避剂芯,附于菊花枝上,缓释驱避剂驱赶蚜虫;同时在驱避剂芯附近菊丛上方放置黄色诱虫板诱杀该蚜,减免该蚜为害菊花。每亩菊园放置驱避剂芯和诱虫板13—17套。每诱芯载入驱避剂之后,再上载稳定剂和缓释剂,可较长时日地延长驱避效应。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22927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杭州茶菊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480182.7

  • 发明设计人 韩善捷;韩宝瑜;王梦馨;潘铖;

    申请日2021-04-30

  • 分类号A01N27/00(20060101);A01N25/18(20060101);A01P17/00(20060101);A01M29/12(20110101);

  • 代理机构33200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郑海峰

  • 地址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新区学源街25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11:5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保护领域,涉及使用昆虫信息素驱避-诱杀重要害虫菊小长管蚜。于菊花盛开的10—12月,在菊丛内菊枝上固定驱避剂芯,驱避剂芯附近菊丛上方放置黄色诱虫粘板,板的底边略高于菊丛。驱避剂芯散发的驱避剂将菊花上菊小长管蚜驱赶,菊小长管蚜飞向黄色诱虫板而被诱杀,从而大量减少菊园中菊蚜虫口,避免菊小长管蚜为害菊花瓣和菊花嫩叶,避免菊小长管蚜钻入菊花而滞留菊花产品中,从而保证菊花产品质量。

背景技术

菊小长管蚜Macrosiphoniella sanborni Gillette是我国菊花Chrysanthemummorifoliu Ramat.作物上专化性强、为害严重的蚜虫种类之一。杭白菊从4月份苗期至10—12月花期皆受其为害,其以口针刺吸幼嫩枝叶和花瓣的汁液,传播菊花病毒病。尤其是花期,菊花美丽的金黄色花瓣和芬芳花香引诱菊小长管蚜钻入花朵吸食花蜜,滞留于花中,随着菊花加工,冲饮时蚜尸出现于菊花汤中,致饮者“倒胃口”。

在花期施化学农药治蚜,显然会造成菊花产品的农药残留超标,因此必须采用无公害防治措施。昆虫信息素制剂就是无公害治虫手段之一,包括驱避剂、引诱剂、性诱剂、拒食剂等多种类型。由于昆虫信息素制剂活性强、使用剂量微小、效果明显、不污染环境,为有效保证杭白菊质量,就在花期释放驱避剂,驱赶菊小长管蚜,阻碍其为害菊花花朵;同时利用蚜虫趋黄习性、使用黄色诱虫板诱杀之。本发明的技术产品适合于有机菊花产品和无公害菊花产品,比较受菊业界欢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用孔雀草气味的驱避剂,从菊丛中排斥出菊小长管蚜,在附近菊花枝叶之上垂直设置黄色粘虫板诱杀该蚜,阻止菊小长管蚜为害和潜入菊花中,本发明提供一种菊小长管蚜的驱避剂及其使用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本发明首先公开了一种菊小长管蚜的驱避剂,驱避剂制备方法如下:将萘、莰烯、柠檬烯和E-β-法尼烯溶于正己烷,配制成总剂量为80—110mg/mL的驱避剂;所述的萘、莰烯、柠檬烯和E-β-法尼烯的质量比为(1):(3—7):(26—30):(57—61)。由上述四种组分按比例制备得到的驱避剂有类似于孔雀草的气味。

优选的,所述驱避剂中,萘、莰烯、柠檬烯和E-β-法尼烯的含量分别为1mg/mL、3—7mg/mL、26—30mg/mL、57—61mg/mL,优选溶剂为正己烷。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菊小长管蚜驱避剂的使用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将萘、莰烯、柠檬烯和E-β-法尼烯溶于正己烷配制成总剂量为80—110mg/mL驱避剂;所述的萘、莰烯、柠檬烯和E-β-法尼烯的质量比为(1):(3—7):(26—30):(57—61);而且,这4种成分必须同时存在于驱避剂中;

2)将驱避剂载于橡皮头上制成驱避剂芯,每个橡皮头上的装载量为190—210μL,驱避剂芯固定于菊丛枝干上;

3)将黄色粘性诱虫板挂于驱避剂芯附近菊花枝叶之上,组成一套驱避-诱杀组合,每亩放置这种组合13—17套。

4)所述粘性诱虫粘板为长方形黄色色板,边长(15—25)cm×(25—35)cm。

优选的,所述的粘性诱虫板挂于菊花枝叶之上,板下边缘略高于菊花枝叶。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3)中将黄色粘性诱虫板挂于茶园的时期为10—12月菊花盛开期。

优选的,所述驱避剂中,萘、莰烯、柠檬烯和E-β-法尼烯的含量分别为1mg/mL、5mg/mL、28mg/mL、59mg/mL;而且4种成分缺一不可。

优选的,每驱避剂芯上载驱避剂之后,再上载10—20μl的1—3mg/mL 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和20—40μl的液体石蜡分别作为稳定剂和缓释剂,可将驱避效应半衰期延长许多日。

本发明还进一步公开了一种菊小长管蚜驱避剂芯,将所述的驱避剂载于橡皮头上制成驱避剂芯,每个橡皮头上的装载量为190—210μL;驱避剂芯固定于菊丛的菊花枝干上。

本发明的方法中的萘、莰烯、柠檬烯和E-β-法尼烯按比例溶于正己烷之后散发出类似于孔雀草的气味;驱避方法、驱避剂、驱避剂芯和诱虫板在长期应用过程中,对菊花植株及菊园环境无污染,本发明的驱避方法、驱避剂和驱避剂芯可以有效驱赶菊小长管蚜、阻止其为害、潜入菊花花朵,减免化学防治。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研制的菊小长管蚜驱避剂效果显著优于其它3组分的组合1试验材料

对照(CK):30cm×20cm黄色诱虫板,双面涂胶,覆盖防粘纸。在菊园诱杀蚜虫时,撕去防粘纸,垂直悬挂于菊花枝叶之上,底边接近菊花枝叶。

菊小长管蚜驱避剂:每mL溶液中含有萘、莰烯、柠檬烯和E-β-法尼烯的含量分别为1mg、5mg、28mg和59mg;

驱避剂1:每mL溶液中含有萘、莰烯、柠檬烯和E-β-法尼烯的含量分别为1mg、5mg、28mg和5mg;

驱避剂2:每mL溶液中含有萘、莰烯、柠檬烯的含量分别为1mg、5mg和28mg;

驱避剂3:每mL溶液中含有萘、莰烯、E-β-法尼烯的含量分别为1mg、5mg和59mg;

驱避剂4:每mL溶液中含有萘、柠檬烯和E-β-法尼烯的含量分别为1mg、28mg和59mg;

驱避剂5:每mL溶液中含有莰烯、柠檬烯和E-β-法尼烯的含量分别为5mg、28mg和59mg;

将上述6种驱避剂分别上载橡皮头而制成驱避剂芯,每个驱避剂芯上载的驱避剂剂量皆为200μL。用作CK的是正己烷芯,橡皮头上载200μL正己烷。

2田间驱避而诱杀菊小长管蚜的试验

2.1试验设置

2020年10月20日10:00—12:00,浙江省桐乡市杭白菊花盛开期,选一大片蚜虫常发菊园,分为7个区域,每个区域设置1个处理,即对照(CK)、菊小长管蚜驱避剂、驱避剂1、驱避剂2、驱避剂3、驱避剂4、驱避剂5。每个处理是2亩菊园,处理之间相互间距20m。

对照(CK)试验区:试验菊园面积2亩,在菊花枝叶之上悬挂30块黄色诱虫板,板之间间距7m×8m,每块板的底边略高于菊花枝叶。距离诱虫板1—2m菊丛内菊枝上绑1个载有200μL正己烷的橡皮头即正己烷芯。

菊小长管蚜驱避剂试验区:菊园面积2亩,放置黄色诱虫板数、板间距等参数同CK,只是距离诱虫板1—2m菊丛内菊枝上绑1个菊小长管蚜驱避剂芯;

驱避剂1试验区:菊园面积2亩,放置黄色诱虫板数、板间距等参数同CK,只是距离诱虫板1—2m菊丛内菊枝上绑1个驱避剂1芯;

驱避剂2试验区:菊园面积2亩,放置黄色诱虫板数、板间距等参数同CK,只是距离诱虫板1—2m菊丛内菊枝上绑1个驱避剂2芯;

驱避剂3试验区:菊园面积2亩,放置黄色诱虫板数、板间距等参数同CK,只是距离诱虫板1—2m菊丛内菊枝上绑1个驱避剂3芯;

驱避剂4试验区:菊园面积2亩,放置黄色诱虫板数、板间距等参数同CK,只是距离诱虫板1—2m菊丛内菊枝上绑1个驱避剂4芯;

驱避剂5试验区:菊园面积2亩,放置黄色诱虫板数、板间距等参数同CK,只是距离诱虫板1—2m菊丛内菊枝上绑1个驱避剂5芯。

2.2驱避而引起的诱杀效果调查

2020年6月21日、22日、23日的10:00—12:00,连续3日调查这7种处理的每块板上诱杀的菊小长管蚜数量。每次计数蚜虫之后,不换芯,更换诱虫板,并调整诱虫板的方向,以便诱杀来自不同方位的菊小长管蚜。

计算每个试验区每块诱虫板上每天诱杀的菊小长管蚜平均数和标准差,采用方差分析(ANOVA)检验7种处理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再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检验(Duncanmultiple-range test)比较7种处理之间的差异显著性。

3驱避-诱杀菊小长管蚜的结果及其分析

如表1,菊小长管蚜驱避剂包含萘、莰烯、柠檬烯和E-β-法尼烯4个组分,它们比例为1:5:28:59,按比例溶于正己烷后释放出类似于孔雀草的气味,据此比例,4者具有协同增效作用,驱避效果最佳,黄色诱虫板上蚜虫最多。

驱避剂1也是包括了萘、莰烯、柠檬烯和E-β-法尼烯4个组分,但是各个成分之间比例为1:5:28:5。4者之间的比例改变了,效果就显著下降了。

驱避剂3、驱避剂4和驱避剂5的效果差别不大,都是由3个组分组成的,缺乏了原来4个组分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所以三者的效果继续下降。

驱避剂2也是含有3个组分,但是缺少了E-β-法尼烯。E-β-法尼烯对于菊小长管蚜具有特殊的、强烈的排斥活性,活性很强,少了该组分,则驱避剂2效果显著下降。

正己烷既不吸引、也不排斥菊小长管蚜,只是黄色诱虫板对于菊小长管蚜具有引诱作用,所以每天都能诱杀菊小长管蚜。

表1 6种驱避剂和正己烷驱赶菊小长管蚜而致其诱杀于诱虫板上的数量差异(平均数±标准差)

注:同一列中带有不同小写字母的数值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

实施例2菊小长管蚜驱避剂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组分驱避剂

1材料与方法

2020年10月浙江省桐乡市杭白菊盛开时节,10月24日10:00—12:00,选一片历年菊小长管蚜严重发生菊园,分为6个区域,每个区域设1个处理即放置1种驱避剂,每个处理是2亩菊园,6个处理是随机设置的,处理之间相互间距20m。

对照(CK)试验区:面积2亩,放置30块黄色诱虫板,板之间间距7m×8m。每个诱虫板的底边略高于菊花枝叶,距离诱虫板1—2m菊丛内菊枝上绑1个载有200μL正己烷的橡皮头即正己烷芯。

萘驱避剂试验区:菊园面积2亩,放置黄色诱虫板数、板间距等参数同CK,只是距离诱虫板1—2m菊丛内菊枝上绑1个萘驱避剂芯。萘驱避剂浓度为1mg/mL,上载剂量200μL。

莰烯驱避剂试验区:菊园面积2亩,放置黄色诱虫板数、板间距等参数同CK,只是距离诱虫板1—2m菊丛内菊枝上绑1个莰烯驱避剂芯;驱避剂浓度为5mg/mL,上载剂量200μL。

柠檬烯驱避剂试验区:菊园面积2亩,放置黄色诱虫板数、板间距等参数同CK,只是距离诱虫板1—2m菊丛内菊枝上绑1个柠檬烯驱避剂芯;驱避剂浓度为28mg/mL,上载剂量200μL。

E-β-法尼烯驱避剂试验区:菊园面积2亩,放置黄色诱虫板数、板间距等参数同CK,只是距离诱虫板1—2m菊丛内菊枝上绑1个E-β-法尼烯驱避剂芯;驱避剂浓度为59mg/mL,上载剂量200μL。

菊小长管蚜驱避剂试验区:菊园面积2亩,放置黄色诱虫板数、板间距等参数同CK,只是距离诱虫板1—2m菊丛内菊枝上绑1个E-β-法尼烯驱避剂芯;驱避剂浓度为每ml含有萘、莰烯、柠檬烯和E-β-法尼烯1mg、5mg、28mg和59mg,上载剂量200μL。

试验期间天气晴朗,微风,气温度20.0℃—34℃、湿度45.0%~85.0%。2020年10月25日、26日连续2次统计每块板上诱杀的菊小长管蚜个数,每条计数蚜虫时诱芯不换,更换诱虫板并调整诱虫板的朝向。计算每种处理30块板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对于每天查得的6种处理诱杀的蚜数之间差异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显著性,再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比较6种处理之间的显著水平。

2驱避-诱杀叶蝉的结果及其分析

如表2,与CK相比,萘驱避剂、莰烯驱避剂、柠檬烯驱避剂、E-β-法尼烯驱避剂和菊小长管蚜驱避剂等5种驱避剂对于菊小长管蚜都有显著驱避-诱杀效应,以菊小长管蚜驱避剂最显著,其驱赶菊蚜的效应显著地强于其它4种单组分驱避剂。遂选菊小长管蚜驱避剂作为菊小长管蚜的驱避剂,用于田间防治该蚜。

表2 5种驱避剂和正己烷驱避菊小长管蚜而致其被诱杀于诱虫板上的数量差异(平均数±标准差)

注:同一列中带有不同小写字母的数值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

实施例3菊小长管蚜驱避剂与黄色诱虫板组成驱避-诱杀器的田间防效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设计

2020年10月27日,在浙江省桐乡市菊花盛开时,选一片菊小长管蚜为害较重菊园,分为3个区域,每个区域为2亩,相互间距20m:一个作为菊小长管蚜驱避剂试验区,一个为菊小长管蚜驱避剂缓释剂试验区,另一个为CK区。10月27日10:00—12:00完成诱杀前的蚜虫基数调查,即在每试验区五点取样,每个样点为2m

菊小长管蚜驱避剂试验区:面积2亩,放置30块黄色诱虫板,板之间间距7m×8m,每块板的下边缘略高于菊花花朵。距离诱虫板1—2m的菊丛内菊枝上绑1个菊小长管蚜驱避剂芯。每个芯上载的剂量是每mL萘、莰烯、柠檬烯和E-β-法尼烯1mg、5mg、28mg和59mg,上载量200μL。

菊小长管蚜驱避剂缓释剂试验区:面积2亩,诱虫板、驱避剂剂量和上载量同“菊小长管蚜驱避剂”,但在每诱芯载入驱避剂之后,再上载15μl的2mg 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和30μl液体石蜡分别作为稳定剂和缓释剂。

CK区:不做治虫处理,保持自然状态。

上述3个区域的农事活动一致,都没有进行化学防治。

1.2防治效果调查方法

2020年11月7日、11月17日、12月17日、12月27日,在3个区域分别按照上述五点取样法调查菊花含蚜率、每100朵菊花含蚜数。

2020年11月17日在3个区域随机采集菊花加工成干花产品。从干花产品中随机取菊花冲泡,每个区域的干花产品皆连续泡10杯,每杯随机取15朵干花。统计每个区域的干花产品泡出的蚜尸个数。

2结果和分析

如表3,3个区域皆未施药防治蚜虫,CK区蚜数增加很快,在失去控制的条件下,菊小长管蚜比较猖獗,2个月之后,至12月27日菊花含蚜率达到95.0%。施用驱避-诱杀之后20天内,表3的两个驱避剂试验区蚜数下降很快。2个月之后的12月27日,菊小长管蚜驱避剂缓释剂试验区菊花含蚜率、每100朵花中含有蚜虫数仍处于较低水平。缓释剂将防治效果延续了更多时日。

表3驱避-诱杀前后菊园中菊小长管蚜数量波动

将11月17日从3个区域随机采集菊花制做的干花产品进行品饮,每个区域产品连续冲泡10杯,冲泡了150朵干花,CK试验区、菊小长管蚜驱避剂试验区、菊小长管蚜驱避剂缓释剂试验区的干花产品分别泡出菊小长管蚜70只、7只、7只。亦即使用驱避剂-诱虫板防治之后,产品中蚜虫数量降为不做防治的菊园产品的1/10。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