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航空航天发动机内腔成型专用刀具的加工工艺

一种航空航天发动机内腔成型专用刀具的加工工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航天发动机内腔成型专用刀具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出设计图;b、三维模拟:利用软件的先进性,做到加工刀具形状与壳体成型的尺寸要求高度匹配;c、备料:准备生产刀具所需的材料;d、粗车:对毛坯做粗车处理;e、粗铣焊刃位;f、精铣中心高:极高精准的中心高度使加工时有精准的基准点同时刀具正点切削,准确受力,极高的保证了刀具最小磨损和工件最小变形;g、精铣焊刃位:使焊接部位高并结合,达到整体效果;h、焊刃;i、粗磨前刀面;j、线割整体刃部及避空面形状;k、开后刀面;l、开侧刃;m、精磨R弧;n、精磨前刀面;o、整体投影检测:将刀具放置在测量投影仪上做投影检测;p、成品包装。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93574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宁波艾赛德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100450.8

  • 发明设计人 李战会;李柯贤;柳富聊;

    申请日2021-01-26

  • 分类号B23P15/28(20060101);

  • 代理机构33261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李品

  • 地址 315300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东峰路80号D幢301-14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24:2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器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航空航天发动机内腔成型专用刀具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是一种高度复杂和精密的热力机械,作为飞机的心脏,不仅是飞机飞行的动力,也是促进航空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人类航空史上的每一次重要变革都与航空发动机的技术进步密不可分。

航空发动机结构较为精密,故而其内腔为不规则形状,需要采用专用刀具对其内腔进行加工,而专用刀具也需要单独进行生产;专用刀具属于精密零件,需要对专用刀具的尺寸做严格的把控,故而在生产专用刀具后需要对刀具的尺寸做严格把控;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整体投影的方式进行检测,但投影检测的操作步骤较为繁琐,操作难度大,不适合的生产线上的刀具检测,采用传统的检测投影仪极大的降低了刀具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航空航天发动机内腔成型专用刀具的加工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航空航天发动机内腔成型专用刀具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出设计图:发动机壳体属薄壁关键零部件,切削加工刀具以刚性足,切削锋利为主;

b、三维模拟:利用软件的先进性,做到加工刀具形状与壳体成型的尺寸要求高度匹配;

c、备料:准备生产刀具所需的材料

d、粗车:对毛坯做粗车处理

e、粗铣焊刃位

f、精铣中心高:极高精准的中心高度使加工时有精准的基准点同时刀具正点切削,准确受力,极高的保证了刀具最小磨损和工件最小变形;

g、精铣焊刃位:使焊接部位高并结合,达到整体效果;

h、焊刃

i、粗磨前刀面

j、线割整体刃部及避空面形状

k、开后刀面

l、开侧刃

m、精磨R弧

n、精磨前刀面

o、整体投影检测:将刀具放置在测量投影仪上做投影检测;

p、成品包装;将成品刀具包装后放入到仓库内;

其中,所述步骤o中的测量投影仪包括工作台、设于所述工作台顶部的显示器及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载料块,所述工作台顶部设有物镜,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载料块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顶部,载料块底部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相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支撑板底部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块相配合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均为电动滑轨,所述载料板上设有第一挡板,所述工作台一侧设有用于推动刀具移动的推送组件;刀具先放置在推送组件上,经由推送组件推动道具往载料块方向移动,刀具移动至第一挡板一侧,刀具抵在第一挡板上后刀具停止移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移动,载料块随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移动一同移动,刀具的待测点移动至指定位置上,对刀具尺寸做进行检测。

采用该种方式生产的专用刀具可依据航空发动机内腔形状制造,保证航空发动机内腔的尺寸精度,从而提升航空发动机成品的质量;刀具生产后通过推送组件被送至载料块上,利用第一挡板对刀具起定位作用,使刀具处于载料块上的指定位置处,实现刀具的自动上料操作;在第一挡板设置下使刀具在推送组件作用下自动移至指定位置处,无需手动调整刀具位置,保证每个刀具移动至在载料块上时均处于同一位置上,以便对刀具做定位;刀具在载料块上固定后,利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驱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移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可根据编程直接驱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移动,从而对刀具的移动位置做控制,使载料块带动刀具可准确的移动至待测位置处,使刀具的检测自动化进行,同时保证对刀具检测的精度,以便获得符合尺寸要求的成品刀具,从而保证航空发动机的成品质量;通过推送组件、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相互配合,无需人工操作即可自动完成对刀具的检测,使刀具的检测快速进行,同时保证对刀具的检测精度,适应刀具的流水线生产模式,极大的提升了刀具的生产效率。

所述载料块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壁上设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上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顶部设有吸盘;所述第一凹槽内壁上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挡板设于所述第一活动槽内,所述第一气缸驱动所述第一挡板往下运动;推送组件将刀具推送至载料块上,刀具抵在第一挡板侧壁上后停止,第一气缸推动第一推板往上运动,第一推板带动第一连接杆往上运动,吸盘抵在刀具底面,吸盘吸附在刀具底面后将刀具固定,刀具随第一连接杆一同往上运动,拉近物镜与刀具的距离,利用物镜将影像投影到显示器上;当刀具测量完成后,第一气缸驱动第一推板往下运动,第一推板进入到第一凹槽内,第一气缸继续往下运动时带动第一挡板往下运动,测量完成后的刀具从载料块上滑落,对检测后的刀具做收集。

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有通腔,所述通腔内壁上设有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活动腔内设有第二推板,所述第二推板底部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固连于所述第一凹槽底部,所述第二推板底部设有第一支撑弹簧;所述第一挡板侧壁上设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一活动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滑块相配合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块底部设有第二支撑弹簧;所述第一气缸活塞杆上设有第三推板,所述第一推板设于所述第三推板顶部,所述第一挡板侧壁上设有第四推板,所述第四推板设于所述第三推板底部;第一气缸推动第三推板往上运动时,第一连接杆相对于第二推板往上运动,第一连接杆在往上运动过程中抽取空腔顶部的气流;吸盘抵在刀具底部后,第一连接杆相对于第二推板继续移动,吸盘内部在第二推板的移动下形成真空状态,利用吸盘形成与刀具的点固定方式,此时第一连接杆已推动刀具处于升起状态,物镜照射刀具对刀具尺寸进行测量;当刀具测量完成后,第一气缸驱动第三推板往下运动,第一推板和刀具随第三推板一同往下运动,第三推板移动至第四推板顶部后,第三推板推动第四推板往下运动,第四推板带动第一挡板往下运动,第一挡板下降进入到第一活动槽内,检测完成后的刀具从载料块上滑落;刀具从载料块上掉落后第三推板往上运动,第二支撑弹簧推动第三滑块往上运动,第一挡板重新从第一活动槽内伸出。

所述第一推板底部设有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槽顶部设有第一连接弹簧,所述第一连接弹簧底部设有第五推板,所述第一凹槽一侧内壁上设有第三活动槽,所述第三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腔相通的第四活动槽;所述第五推板上设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穿设于所述第三活动槽内,所述第三连接杆上设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杆相配合第一传动轮,所述第四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轮相配合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上设有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上设有底板;所述第一凹槽另一侧内壁上设有第五活动槽,所述第五活动槽一侧设有第二活动腔,所述第二活动腔一侧设有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二传动腔侧壁上设有第六活动槽,所述第五推板上设有第五连接杆,所述第五连接杆穿设于所述第五活动槽内,所述第五连接杆一端设有第六连接杆,所述第六连接杆穿设于所述第二活动腔内,所述第六连接杆上设有第三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腔内设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六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二传动轮相配合的第四传动杆,所述第四传动杆上设有第七连接杆,所述第七连接杆设于所述底板底部;所述底板设于所述第一挡板上方;第一气缸推动第三推板往上运动时,第三推板推动第五推板和第一推板一同往上运动,第五推板移动时带动第一传动杆和第三传动杆往上运动,第一传动杆和第三传动杆移动时带动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转动,第二传动杆和第四传动杆的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转动时移动,底板往刀具方向移动,当刀具升至最高点后,底板移动至刀具底部,在刀具底部形成完整平面,物镜投影在刀具上,对刀具尺寸做测量。

所述第三支撑板上设有第七活槽,所述第七活动槽内设有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所述第一转辊和所述第二转辊通过一第三转辊形成传动配合;所述第七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八活动槽,所述第八活动槽内设有第四转辊和第五转辊,所述第四转辊和所述第五转辊上绕设有同步带,所述第五转辊与所述第一转辊传动配合;所述第四转辊上设有传动辊,所述传动辊穿设于所述第一活动槽内,所述第一挡板顶部侧壁上设有与所述传动辊相配合的啮齿;刀具检测完成后,第一气缸驱动第三推板往下运动,第三推板推动第四推板往下运动,第一挡板随第四推板往下运动,第一挡板往下运动时啮齿与传动辊接触,第一挡板移动带动传动辊转动,传动辊转动时带动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转动,此时刀具处于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上,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带动刀具往载料块一侧移动,刀具从载料块上滑落,对检测后的刀具做收集。

所述载料块上设有第一导槽,所述载料块一侧设有导块,所述导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槽相配合的斜槽;所述导块上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内壁上设有第三活动腔,所述第三活动腔内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三活动腔顶部设有第二导槽,所述斜槽底端设有与所述第二挡板相配合的第三导槽;所述载料块上设有第九活动槽,所述第九活动槽内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有限位块,所述导块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块相配合的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有固定弹簧,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有第八连接杆,所述第八连接杆从所述第九活动槽内穿出,所述第八连接杆上设有第一限位板;刀具检测完成后,第一气缸驱动第三推板往下运动,第三推板带动第一挡板往下运动,第一挡板移动时带动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转动,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带动刀具往第一导槽方向移动,刀具移动至第一导槽上方后,刀具沿第一导槽玩下滑落至导块上,当刀具尺寸检测合格时,第二挡板将第一通槽关闭,刀具直接从导块上滑落;当刀具尺寸检测不合格时,第二挡板进入到第三活动腔内将第一通槽开启,刀具直接从第一通槽处落下;在更换导块时,往外拉动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带动第一连接块移动,限位块从连接槽内脱出,导块与载料块脱开连接,直接将导块从载料块一侧取出对导块做维护。

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第十活动槽,所述第十活动槽内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底部设有滚轮,所述安装块上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设有第九连接杆,所述第九连接杆上设有第一安装板上,所述推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的第二气缸、设于所述第二气缸活塞杆上的第六推板及设于所述第六推板底部的第四支撑板,所述第四支撑板上设有第四滑块,所述第六推板底部设有与所述第四滑块相配合的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块上设有第三支撑弹簧;推送组件使用时,将安装块从第十活动槽内拉出,液压缸推动第一安装板往上运动,第一安装板上升至预设高度,刀具被送至第四支撑板上,第二气缸推动第六推板往前移动,刀具随第六推板一同移动,第四支撑板抵在载料块侧壁上,第六推板推动刀具继续往前移动,刀具被第六推板推送至载料块上,第四支撑板抵在载料块上后往第六推板方向移动,第六推板将刀具推送至第一挡板一侧后,第二气缸驱动第六推板往回移动,完成第六推板的复位。

所述第四滑槽内设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有第十一活动槽,所述第十一活动槽内设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上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有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上设有与所述第四支撑板相配合的刮板,所述活动块上设有第五滑块,所述第十一活动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五滑块相配合的第五滑槽,所述第五滑块上设有复位弹簧,所述第十一活动槽一侧设有与所述第十活动槽相通的第十二活动槽,所述第十二活动槽内设有第三传动轮和与所述第三传动轮相配合的第四传动轮,所述第四传动轮上设有第五传动轮,所述第五传动轮上设有多个第七推板,所述第十一活动槽内设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中部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十一活动槽内壁上,所述传动板上设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一端固连于所述第二连接块上;刀具从第四支撑板一侧往第四支撑板上移动,刀具在往第四支撑板上移动时其底面与第四支撑板侧壁相接触,第四支撑板将刀具底部的灰尘刮除,第二气缸推动第六推板移动,第六推板将刀具推送至载料块上;第四支撑板抵在载料块侧壁上时,第四支撑板往第四滑槽内移动,第四支撑板相对于刮板移动,刮板将第四支撑板上的灰尘刮除;第二气缸驱动第六推板往回移动时,第三支撑弹簧推动第四支撑板往回移动,第四支撑板带动第三传动轮转动,第三传动轮带动第四传动轮转动,传动板在第七推板推动下转动,连接绳拉动活动块往第十一活动槽内移动,第七推板随第四传动轮转动与传动板脱开接触后,复位弹簧推动第五滑块往回运动,第五滑块撞击在第五滑槽内壁上,刮板上的灰尘从刮板上震落,完成刮板的清理。

所述工作台一侧设有载料板,所述载料板侧壁上设有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上顶部设有第三连接块,所述载料板上设有与所述刀具相配合的第二通槽,所述第三连接块上设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三安装槽内设有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第四安装槽,所述第四安装槽内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设有多个刷毛;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三通槽,所述第三通槽内壁上可转动连接有密封块,所述连接板上还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二安装板顶部设有第二连接弹簧,所述第三安装槽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三通槽相配合的第一推块,所述第三连接块上设有气泵;刀具先移动至载料板上再往第四支撑板上移动,刀具在载料板上移动时从刷毛底部经过,刀具顶面与刷毛相接触,刷毛将刀具顶面的灰尘刮除,气泵处于抽气状态,第三安装槽内产生往上运动的气流,第二安装板随气流往上运动,第二安装板带动连接板往上运动的,连接板往上运动至第一推块底部,第一推块插入到第三通槽内推动密封块往下翻转,密封块翻转后第三通槽开启,第二连接弹簧推动第二安装板往下运动,第二安装板下移时将刷毛上的灰尘抖落,对刷毛做清理;刷毛上的部分灰尘从通孔内被吸入,配合连接板抖动对刷毛做清理。

所述载料板上设有第十三活动槽,所述第十三活动槽内设有第二推块,所述第十三活动槽为电动导轨;所述载料板下方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底部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块上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第八推板,所述第八推板上设有第十连接杆,所述第十连接杆顶部设有第五支撑板,所述第十连接杆从所述空腔内穿出,所述载料板设于所述第五支撑板顶部;所述空腔侧壁上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出气孔内壁上设有第四活动腔,所述第四活动腔内设有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上设有第一密封弹簧,所述第四活动腔侧壁上设有第十四活动槽,所述第一密封板上设有与所述第十四活动槽相配合的第十一连接杆,所述第十一连接杆为L型结构,所述第十一连接杆一端处于第十三活动槽一侧;所述进气孔内壁上设有第五活动腔,所述第五活动腔内设有第二密封弹簧,所述第二密封弹簧一端设有第二密封板,所述第五活动腔内填充有空气,所述第五活动腔侧壁为弹性材料在制成;所述气泵通过一输气管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刀具移动至载料板上后,第二推块在第十三活动槽内移动,第二推块推动刀具一端移动,第二推块将刀具推送至第四支撑板上后,第二推块移动至第十一连接杆一侧,第二推块推动第十一连接杆移动,第十一连接杆带动第一密封板移动,第一密封板进入到第四活动腔内将出气孔开启,空腔内气流从出气孔内排出,第八推板失去支撑力后下降,刀具从第二通槽内脱出,第六推板推动刀具移动,第二推块往回移动,第一密封弹簧推动第一密封板移动将出气孔关闭;当第六推板复位后,气泵往输气管内输送空气,空气经过输气管进入到空腔内,空腔内气压增加后推动第八推板往上运动,载料板随第八推板一同往上运动;第八推板上升至空腔顶部后,空气持续进入增加空腔内气压,空腔内气压增加后挤压第五活动腔侧壁,第五活动腔挤压内壁的空气,空气推动第二密封板移动至进气孔位置处将进气孔封闭,完成载料板的复位。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采用该种方式生产的专用刀具可依据航空发动机内腔形状制造,保证航空发动机内腔的尺寸精度,从而提升航空发动机成品的质量;通过推送组件、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相互配合,无需人工操作即可自动完成对刀具的检测,使刀具的检测快速进行,同时保证对刀具的检测精度,适应刀具的流水线生产模式,极大的提升了刀具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沿A-A处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的A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的B处放大图。

图6为图2中沿B-B处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的C处放大图。

图8为图2中沿C-C处的剖视图。

图9为图8中的D处放大图。

图10为图2中沿D-D处的剖视图。

图11为图10中的E处放大图。

图12为图2中沿E-E处的剖视图。

图13为图12中的F处放大图。

图14为图2中沿F-F处的剖视图。

图15为图14中的G处放大图。

图16为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17为图16中沿G-G处的剖视图。

图18为图17中的H处的放大图。

图19为图16中沿H-H处的剖视图。

图20为图19中的I处放大图。

图21为图16中沿I-I处的剖视图。

图22为图21中的J处放大图。

图23为图16中沿J-J处的剖视图。

图24为图23中的K处放大图。

图25为图23中的L处放大图。

图26为本发明航空航天发动机内腔成型专用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6所示,一种航空航天发动机内腔成型专用刀具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出设计图:发动机壳体属薄壁关键零部件,切削加工刀具以刚性足,切削锋利为主;b、三维模拟:利用软件的先进性,做到加工刀具形状与壳体成型的尺寸要求高度匹配;c、备料:准备生产刀具所需的材料;d、粗车:对毛坯做粗车处理;e、粗铣焊刃位;f、精铣中心高:极高精准的中心高度使加工时有精准的基准点同时刀具正点切削,准确受力,极高的保证了刀具最小磨损和工件最小变形;g、精铣焊刃位:使焊接部位高并结合,达到整体效果;h、焊刃;i、粗磨前刀面;j、线割整体刃部及避空面形状;k、开后刀面;l、开侧刃;m、精磨R弧;n、精磨前刀面;o、整体投影检测:将刀具放置在测量投影仪上做投影检测;p、成品包装;将成品刀具包装后放入到仓库内;

其中,所述步骤o中的测量投影仪包括工作台1、设于所述工作台1顶部的显示器2及设于所述工作台1上的载料块3,所述工作台1顶部设有物镜13,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第一支撑板11,所述第一支撑板11上设有第二支撑板12,所述载料块3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12顶部,载料块3底部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支撑板1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相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支撑板12底部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支撑板11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块相配合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均为电动滑轨,所述载料板6上设有第一挡板32,所述工作台1一侧设有用于推动刀具移动的推送组件;刀具先放置在推送组件上,经由推送组件推动道具往载料块3方向移动,刀具移动至第一挡板32一侧,刀具抵在第一挡板32上后刀具停止移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移动,载料块3随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移动一同移动,刀具的待测点移动至指定位置上,对刀具尺寸做进行检测。

采用该种方式生产的专用刀具可依据航空发动机内腔形状制造,保证航空发动机内腔的尺寸精度,从而提升航空发动机成品的质量;刀具生产后通过推送组件被送至载料块上,利用第一挡板对刀具起定位作用,使刀具处于载料块上的指定位置处,实现刀具的自动上料操作;在第一挡板设置下使刀具在推送组件作用下自动移至指定位置处,无需手动调整刀具位置,保证每个刀具移动至在载料块上时均处于同一位置上,以便对刀具做定位;刀具在载料块上固定后,利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驱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移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可根据编程直接驱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移动,从而对刀具的移动位置做控制,使载料块带动刀具可准确的移动至待测位置处,使刀具的检测自动化进行,同时保证对刀具检测的精度,以便获得符合尺寸要求的成品刀具,从而保证航空发动机的成品质量;通过推送组件、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相互配合,无需人工操作即可自动完成对刀具的检测,使刀具的检测快速进行,同时保证对刀具的检测精度,适应刀具的流水线生产模式,极大的提升了刀具的生产效率。

载料块上设有的日凹槽,第二凹槽用于放置刀柄部分,刀具放置在载料块上时,刀身放置在载料块上,刀柄处于第二凹槽内,使整个刀具平整的置于载料块上,保证对刀具的投影效果,从而保证对刀具的测量精度。

第二支撑板可转动连接于第一滑块上,可通过转动第二支撑板的方式带动载料块转动,从而对载料块另一侧进行操作。

所述载料块3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壁上设有第三支撑板35,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气缸33,所述第一气缸33的活塞杆上设有第一推板31,所述第一推板31上设有第一连接杆313,所述第一连接杆313顶部设有吸盘314;所述第一凹槽内壁上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挡板32设于所述第一活动槽内,所述第一气缸33驱动所述第一挡板32往下运动;推送组件将刀具推送至载料块3上,刀具抵在第一挡板32侧壁上后停止,第一气缸33推动第一推板31往上运动,第一推板31带动第一连接杆313往上运动,吸盘314抵在刀具底面,吸盘314吸附在刀具底面后将刀具固定,刀具随第一连接杆313一同往上运动,拉近物镜13与刀具的距离,利用物镜13将影像投影到显示器2上;当刀具测量完成后,第一气缸33驱动第一推板31往下运动,第一推板31进入到第一凹槽内,第一气缸33继续往下运动时带动第一挡板32往下运动,测量完成后的刀具从载料块3上滑落,对检测后的刀具做收集;所述的第一连接杆为两组,相对应的吸盘也为两组,两组吸盘分别处于刀身靠近前端和靠近后端位置,从而通过两点式固定刀具,使刀具更为平稳的放置于载料块上,避免刀具底部附着灰尘对刀具放置的平整度造成影响,从而保证刀具的检测精度;通过吸盘的方式将刀具固定,避免载料块在移动时使刀具在载料块上发生移动,使刀具始终处于载料块上的指定位置处,使载料块的每一次移动均能带动刀具移动至指定位置上,进一步的提升对刀具的测量精度。

所述第一连接杆313上设有通腔,所述通腔内壁上设有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活动腔内设有第二推板315,所述第二推板315底部设有第二连接杆3151,所述第二连接杆3151固连于所述第一凹槽底部,所述第二推板315底部设有第一支撑弹簧3152;所述第一挡板32侧壁上设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一活动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滑块相配合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块底部设有第二支撑弹簧;所述第一气缸33活塞杆上设有第三推板331,所述第一推板31设于所述第三推板331顶部,所述第一挡板32侧壁上设有第四推板321,所述第四推板321设于所述第三推板331底部;第一气缸33推动第三推板331往上运动时,第一连接杆313相对于第二推板315往上运动,第一连接杆313在往上运动过程中抽取空腔顶部的气流;吸盘314抵在刀具底部后,第一连接杆313相对于第二推板315继续移动,吸盘314内部在第二推板315的移动下形成真空状态,利用吸盘314形成与刀具的点固定方式,此时第一连接杆313已推动刀具处于升起状态,物镜13照射刀具对刀具尺寸进行测量;当刀具测量完成后,第一气缸33驱动第三推板331往下运动,第一推板31和刀具随第三推板331一同往下运动,第三推板331移动至第四推板321顶部后,第三推板331推动第四推板321往下运动,第四推板321带动第一挡板32往下运动,第一挡板32下降进入到第一活动槽内,检测完成后的刀具从载料块3上滑落;刀具从载料块3上掉落后第三推板331往上运动,第二支撑弹簧推动第三滑块往上运动,第一挡板32重新从第一活动槽内伸出。

所述第一推板31底部设有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槽顶部设有第一连接弹簧,所述第一连接弹簧底部设有第五推板311,所述第一凹槽一侧内壁上设有第三活动槽,所述第三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腔相通的第四活动槽;所述第五推板311上设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穿设于所述第三活动槽内,所述第三连接杆上设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杆相配合第一传动轮36,所述第四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轮36相配合第二传动杆341,所述第二传动杆341上设有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上设有底板34;所述第一凹槽另一侧内壁上设有第五活动槽,所述第五活动槽一侧设有第二活动腔38,所述第二活动腔38一侧设有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二传动腔侧壁上设有第六活动槽,所述第五推板311上设有第五连接杆,所述第五连接杆穿设于所述第五活动槽内,所述第五连接杆一端设有第六连接杆,所述第六连接杆穿设于所述第二活动腔38内,所述第六连接杆上设有第三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腔内设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六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二传动轮相配合的第四传动杆,所述第四传动杆上设有第七连接杆,所述第七连接杆设于所述底板34底部;所述底板34设于所述第一挡板32上方;第一气缸33推动第三推板331往上运动时,第三推板331推动第五推板311和第一推板31一同往上运动,第五推板311移动时带动第一传动杆和第三传动杆往上运动,第一传动杆和第三传动杆移动时带动第一传动轮36和第二传动轮转动,第二传动杆341和第四传动杆的第一传动轮36和第二传动轮转动时移动,底板34往刀具方向移动,当刀具升至最高点后,底板34移动至刀具底部,在刀具底部形成完整平面,物镜13投影在刀具上,对刀具尺寸做测量;底板为两组,在刀具升起后底板自动移动至刀具底部,两组底板不接触,刀具处于两组底部空隙处,利用底板将第一挡板和第一凹槽遮挡,使显示器上只有待测刀具影像,减少刀具检测时的干扰因素,保证对刀具的检测效果。

所述第三支撑板35上设有第七活槽,所述第七活动槽内设有第一转辊354和第二转辊355,所述第一转辊354和所述第二转辊355通过一第三转辊356形成传动配合;所述第七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八活动槽,所述第八活动槽内设有第四转辊351和第五转辊352,所述第四转辊351和所述第五转辊352上绕设有同步带353,所述第五转辊352与所述第一转辊354传动配合;所述第四转辊351上设有传动辊,所述传动辊穿设于所述第一活动槽内,所述第一挡板32顶部侧壁上设有与所述传动辊相配合的啮齿;刀具检测完成后,第一气缸33驱动第三推板331往下运动,第三推板331推动第四推板321往下运动,第一挡板32随第四推板321往下运动,第一挡板32往下运动时啮齿与传动辊接触,第一挡板32移动带动传动辊转动,传动辊转动时带动第一转辊354和第二转辊355转动,此时刀具处于第一转辊354和第二转辊355上,第一转辊354和第二转辊355带动刀具往载料块3一侧移动,刀具从载料块3上滑落,对检测后的刀具做收集;刀具检测完成第一气缸驱动第三推板下降带动第一挡板下降,从而使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自动转动,刀具下降至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顶部位置后在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作用下直接往载料块一侧移动,使检测后的刀具自动从载料块上掉落,以便对刀具做自动收集,推送组件继续将新的待测刀具推送至载料块上,完成刀具的流水线式检测,提升刀具检测效率。

所述载料块3上设有第一导槽,所述载料块3一侧设有导块4,所述导块4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槽相配合的斜槽;所述导块4上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内壁上设有第三活动腔,所述第三活动腔内设有第二挡板41,所述第三活动腔顶部设有第二导槽,所述斜槽底端设有与所述第二挡板41相配合的第三导槽;所述载料块3上设有第九活动槽,所述第九活动槽内设有第一连接块37,所述第一连接块37上设有限位块371,所述导块4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块371相配合的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块37上设有固定弹簧374,所述第一连接块37上设有第八连接杆372,所述第八连接杆372从所述第九活动槽内穿出,所述第八连接杆372上设有第一限位板373;刀具检测完成后,第一气缸33驱动第三推板331往下运动,第三推板331带动第一挡板32往下运动,第一挡板32移动时带动第一转辊354和第二转辊355转动,第一转辊354和第二转辊355带动刀具往第一导槽方向移动,刀具移动至第一导槽上方后,刀具沿第一导槽玩下滑落至导块4上,当刀具尺寸检测合格时,第二挡板41将第一通槽关闭,刀具直接从导块4上滑落;当刀具尺寸检测不合格时,第二挡板41进入到第三活动腔内将第一通槽开启,刀具直接从第一通槽处落下;在更换导块4时,往外拉动第一限位板373,第一限位板373带动第一连接块37移动,限位块371从连接槽内脱出,导块4与载料块3脱开连接,直接将导块4从载料块3一侧取出对导块4做维护;在第一导槽设置下,使刀具在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推送下即可自动的从载料块上滑落,完成对刀具的自动取料;第二导槽和第三导槽设置使斜面更好的贴合第二挡板,在斜面上形成连续面,避免斜面上出现突起物对斜面上刀具的移动造成阻碍。

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第十活动槽,所述第十活动槽内设有安装块5,所述安装块5底部设有滚轮58,所述安装块5上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有液压缸51,所述液压缸51的活塞杆上设有第九连接杆52,所述第九连接杆52上设有第一安装板53上,所述推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53上的第二气缸54、设于所述第二气缸54活塞杆上的第六推板55及设于所述第六推板55底部的第四支撑板56,所述第四支撑板56上设有第四滑块,所述第六推板55底部设有与所述第四滑块相配合的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块上设有第三支撑弹簧;推送组件使用时,将安装块5从第十活动槽内拉出,液压缸51推动第一安装板53往上运动,第一安装板53上升至预设高度,刀具被送至第四支撑板56上,第二气缸54推动第六推板55往前移动,刀具随第六推板55一同移动,第四支撑板56抵在载料块3侧壁上,第六推板55推动刀具继续往前移动,刀具被第六推板55推送至载料块3上,第四支撑板56抵在载料块3上后往第六推板55方向移动,第六推板55将刀具推送至第一挡板32一侧后,第二气缸54驱动第六推板55往回移动,完成第六推板55的复位;通过滚轮设置使安装块的移动更为方便,推送组件可根据需要放入到第十活动槽内或从第十活动槽内拉出;液压缸控制第一安装板的纵向位置,以便方便的将安装块收入到第十活动槽内。

所述第四滑槽内设有第二连接块552,所述第二连接块552上设有第十一活动槽,所述第十一活动槽内设有活动块553,所述活动块553上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有第三连接块557,所述第三连接块557上设有与所述第四支撑板56相配合的刮板5571,所述活动块553上设有第五滑块5531,所述第十一活动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五滑块5531相配合的第五滑槽,所述第五滑块5531上设有复位弹簧5532,所述第十一活动槽一侧设有与所述第十活动槽相通的第十二活动槽,所述第十二活动槽内设有第三传动轮555和与所述第三传动轮555相配合的第四传动轮,所述第四传动轮上设有第五传动轮556,所述第五传动轮556上设有多个第七推板5561,所述第十一活动槽内设有传动板554,所述传动板554中部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十一活动槽内壁上,所述传动板554上设有连接绳5541,所述连接绳5541一端固连于所述第二连接块552上;刀具从第四支撑板56一侧往第四支撑板56上移动,刀具在往第四支撑板56上移动时其底面与第四支撑板56侧壁相接触,第四支撑板56将刀具底部的灰尘刮除,第二气缸54推动第六推板55移动,第六推板55将刀具推送至载料块3上;第四支撑板56抵在载料块3侧壁上时,第四支撑板56往第四滑槽内移动,第四支撑板56相对于刮板5571移动,刮板5571将第四支撑板56上的灰尘刮除;第二气缸54驱动第六推板55往回移动时,第三支撑弹簧推动第四支撑板56往回移动,第四支撑板56带动第三传动轮555转动,第三传动轮555带动第四传动轮转动,传动板554在第七推板5561推动下转动,连接绳5541拉动活动块553往第十一活动槽内移动,第七推板5561随第四传动轮转动与传动板554脱开接触后,复位弹簧5532推动第五滑块5531往回运动,第五滑块5531撞击在第五滑槽内壁上,刮板5571上的灰尘从刮板5571上震落,完成刮板5571的清理;利用刀具移动至第四支撑板上的运动对刀具底面做清理,避免刀具底面存在灰尘影响吸盘对刀具的固定效果,使刀具被稳定的固定在载料块上。

所述工作台1一侧设有载料板6,所述载料板6侧壁上设有第三挡板61,所述第三挡板61上顶部设有第四连接块62,所述载料板6上设有与所述刀具相配合的第二通槽,所述第四连接块62上设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三安装槽内设有第二安装板63上,所述第二安装板63上设有第四安装槽,所述第四安装槽内设有连接板64,所述连接板64底部设有多个刷毛642;所述连接板64上设有第三通槽,所述第三通槽内壁上可转动连接有密封块641,所述连接板64上还设有多个通孔644;所述第二安装板63顶部设有第二连接弹簧631,所述第三安装槽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三通槽相配合的第一推块621,所述第四连接块62上设有气泵65;刀具先移动至载料板6上再往第四支撑板56上移动,刀具在载料板6上移动时从刷毛642底部经过,刀具顶面与刷毛642相接触,刷毛642将刀具顶面的灰尘刮除,气泵65处于抽气状态,第三安装槽内产生往上运动的气流,第二安装板63随气流往上运动,第二安装板63带动连接板64往上运动的,连接板64往上运动至第一推块621底部,第一推块621插入到第三通槽内推动密封块641往下翻转,密封块641翻转后第三通槽开启,第二连接弹簧631推动第二安装板63往下运动,第二安装板63下移时将刷毛642上的灰尘抖落,对刷毛642做清理;刷毛642上的部分灰尘从通孔644内被吸入,配合连接板64抖动对刷毛642做清理;通过刷毛的设置对刀具顶面做清理,避免刀具顶面附着灰尘对检测精度造成影响;第三安装槽内设有滤袋,可对吸入到第三安装槽内的灰尘做收集,避免灰尘进入到气泵内对气泵工作造成影响。

所述载料板6上设有第十三活动槽,所述第十三活动槽内设有第二推块69,所述第十三活动槽为电动导轨;所述载料板6下方设有支撑块66,所述支撑块66底部设有支撑杆662,所述支撑块66上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第八推板672,所述第八推板672上设有第十连接杆671,所述第十连接杆671顶部设有第五支撑板67,所述第十连接杆671从所述空腔内穿出,所述载料板6设于所述第五支撑板67顶部;所述空腔侧壁上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出气孔内壁上设有第四活动腔,所述第四活动腔内设有第一密封板661,所述第一密封板661上设有第一密封弹簧,所述第四活动腔侧壁上设有第十四活动槽,所述第一密封板661上设有与所述第十四活动槽相配合的第十一连接杆6611,所述第十一连接杆6611为L型结构,所述第十一连接杆6611一端处于第十三活动槽一侧;所述进气孔内壁上设有第五活动腔,所述第五活动腔内设有第二密封弹簧6631,所述第二密封弹簧6631一端设有第二密封板663,所述第五活动腔内填充有空气,所述第五活动腔侧壁为弹性材料在制成;所述气泵65通过一输气管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刀具移动至载料板6上后,第二推块69在第十三活动槽内移动,第二推块69推动刀具一端移动,第二推块69将刀具推送至第四支撑板56上后,第二推块69移动至第十一连接杆6611一侧,第二推块69推动第十一连接杆6611移动,第十一连接杆6611带动第一密封板661移动,第一密封板661进入到第四活动腔内将出气孔开启,空腔内气流从出气孔内排出,第八推板672失去支撑力后下降,刀具从第二通槽内脱出,第六推板55推动刀具移动,第二推块69往回移动,第一密封弹簧推动第一密封板661移动将出气孔关闭;当第六推板55复位后,气泵65往输气管内输送空气,空气经过输气管进入到空腔内,空腔内气压增加后推动第八推板672往上运动,载料板6随第八推板672一同往上运动;第八推板672上升至空腔顶部后,空气持续进入增加空腔内气压,空腔内气压增加后挤压第五活动腔侧壁,第五活动腔挤压内壁的空气,空气推动第二密封板663移动至进气孔位置处将进气孔封闭,完成载料板6的复位;通过载料板的上下运动,使刀具置于第四支撑板后其刀柄可正常的从第二通槽内取出,避免刀柄嵌于第二通槽内对刀具往载料块上的移动造成阻碍。

所述第六推板上设有导杆551,安装板上设有与所述导杆相配合的导槽,所述第六推板底部设有第一接料盒57,所述支撑块上设有第二接料盒68,第一接料盒和第二接料盒均通过滑槽滑块的方式连接于第六推板底部和支撑块侧壁上,第二通槽开口大于刀柄宽度,刷毛从刀身上挂下的灰尘可通过第二通槽直接掉落在第二接料盒上;导杆为第六推板提供支撑作用,减小第二气缸所受负担;第一接料盒对从刀具底部挂落的灰尘和从刮板上抖落的灰尘做收集;可通过将第一接料盒和第二接料盒拆下方式对第一接料盒和第二接料盒内的灰尘做清理,降低灰尘清理难度。

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十二连接杆,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连接孔,所述第十二连接杆顶部设有第二限位板643,第二限位板为橡胶制成,在安装连接板时,将第十二连接杆插入到连接孔内,第二限位板穿过连接孔进入到第二安装板上方,完成连接板与第二安装板的连接,以便对刷毛做拆卸清理。

所述工作台和显示器的其他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投影检测仪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申请附图即为示意图,气缸、液压缸、气泵等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气缸、液压缸、气泵结构相同。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