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橡胶生产用废旧橡胶软化装置

一种橡胶生产用废旧橡胶软化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橡胶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橡胶生产用废旧橡胶软化装置,包括处理箱、密封盖、粉碎装置、搅拌装置和承重柱,所述处理箱的内部安装有搅拌软化箱,所述处理箱的下端开设有成品空腔,所述处理箱的顶端开设有入料口;所述密封盖设置在入料口的一侧;所述入料口的下端安装有粉碎电机;所述粉碎装置的下端设置有导流口。该橡胶生产用废旧橡胶软化装置,通过转动密封盖使密封垫与入料口连接固定,从而使处理箱内部形成一个密封安全的工作环境,使附近工作人员能够保持较好的工作状态,通过初步粉碎、再粉碎到精粉碎,三步循序渐进的粉碎过程,提升粉碎效率,增加软化橡胶质量,从而提升处理箱整体的环保安全性能。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89522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黄海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2110271128.1

  • 发明设计人 柳凯;贾玮;王柏润;李华光;

    申请日2021-03-15

  • 分类号B29B17/04(20060101);B29B17/00(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66427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灵海路1145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17:4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橡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橡胶生产用废旧橡胶软化装置。

背景技术

橡胶加工,将橡胶制成橡胶制品的工艺过程。各种橡胶制品加工的基本过程包括塑炼、混炼、压延或压出(即挤出)、成型和硫化等基本工序,其中每个过程针对制品有不同要求,分别配合以若干辅助操作;现在市面上大多的橡胶加工厂,都需要回收一些废旧橡胶,这样既能够节省加工成本,还能够对废旧橡胶进行很好的回收处理,避免废旧橡胶出现污染环境的情况。

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废旧橡胶软化装置:

(1)在进行加热软化过程中,由于处理箱密封条件不足的原因,导致会有异味散发到空气中,燃烧橡胶类物品会产生大量的刺激性物质,会对人体形成明显的影响,特别是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的影响,导致对附近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和身体健康状况产生不良影响,会存在环保安全问题;

(2)在进行粉碎过程中,由于粉碎效果不理想原因,导致还未完全粉碎的废旧橡胶进入到软化箱内,还未完全粉碎的废旧橡胶在软化箱内,不仅会导致废旧橡胶的软化效率大大折扣,还会使还未完全粉碎的废旧橡胶软化后堵塞成品出料口,影响软化后的橡胶进行下一步的流程工作,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导致实用性能较低。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橡胶生产用废旧橡胶软化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橡胶生产用废旧橡胶软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一些橡胶生产用废旧橡胶软化装置,存在加热软化过程中橡胶异味散发到空气中和未完全粉碎的废旧橡胶进入到软化箱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橡胶生产用废旧橡胶软化装置,包括处理箱、密封盖、粉碎装置、搅拌装置和承重柱,所述处理箱的顶端开设有入料口;所述密封盖设置在入料口的一侧;所述入料口的下端安装有粉碎电机;所述粉碎装置连接在粉碎电机的一端;所述粉碎装置的下端设置有导流口。

所述处理箱的内部安装有搅拌软化箱;所述搅拌软化箱的两侧均设置有加热板;所述搅拌装置安装在搅拌软化箱的内部;所述搅拌装置的下端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下端设置有搅拌电机。

所述处理箱的下端开设有成品空腔;所述成品空腔的下端连接有出料管道;所述承重柱安装在处理箱的下底面;所述处理箱的一侧设置观察窗口。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入料口开设在处理箱顶端的中部位置,所述入料口的一端连接有固定轴套;所述密封盖的内侧壁固定有与入料口相适配的密封垫,所述密封盖的一端对称固定有两个转动板;两个所述转动板的一端固定有与固定轴套相适配的转动销轴;所述固定轴套的一端与转动销轴活动连接;所述固定轴套的另一端与入料口外侧的一端适配固定;所述密封盖通过固定轴套与入料口转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粉碎电机固定安装在处理箱内部上端的一侧;所述粉碎装置包括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粉碎电机的输出轴适配固定;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相适配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处理箱内部上端的另一侧适配固定;所述转动杆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粉碎刀片;多个所述粉碎刀片对称固定在转动杆的两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流口开设在粉碎装置一端的下方;所述导流口的一端呈倾斜结构;所述倾斜结构的下端固定有与导流口相适配的导流斜板;所述导流斜板呈倾斜结构;所述导流口的下端与搅拌软化箱相连通;所述搅拌软化箱固定安装在处理箱内部的中部位置;两个所述加热板均固定安装在处理箱内部中部位置的两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外表面固定有相适配的搅拌刀片;所述搅拌刀片呈螺旋状结构;所述搅拌杆的下端固定有相适配的切割刀片;所述搅拌杆的下端贯穿连接在相适配的过滤板中部位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搅拌杆的下端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适配固定;所述过滤板的下底面固定有与搅拌电机相适配的电机罩;所述搅拌电机固定安装在电机罩的内部;所述过滤板固定安装在相适配的搅拌软化箱下端。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成品空腔的上端与搅拌软化箱的下端相连通;所述成品空腔下端整体呈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的中部位置开设有出料孔;所述出料孔与出料管道的上端相连通;所述出料管道外表面的一侧活动安装有流量控制阀;所述观察窗口活动安装在处理箱外表面的一侧。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的有益效果是:该橡胶生产用废旧橡胶软化装置:

(1)在处理箱顶端的中部位置上设置有入料口和密封盖,密封盖可以在废旧橡胶通过入料口进入到处理箱后,通过转动密封盖使密封垫与入料口连接固定;从而使处理箱内部形成一个密封安全的工作环境,使得燃烧后的废旧橡胶不会将有毒气体散发到空气中,使附近工作人员能够保持较好的工作状态,从而提升处理箱整体的环保安全性能;

(2)该粉碎电机在废旧橡胶通过入料口进入到处理箱后,使得粉碎刀片在粉碎装置的转动杆作用下,进行初步的粉碎动作,从而使初步粉碎的废旧橡胶能够稳定有序的通过导流口的倾斜结构和导流斜板进入到搅拌软化箱内,通过搅拌装置的搅拌杆和搅拌刀片对进入到搅拌软化箱内的废旧橡胶进行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搅拌切割工作,切割刀片能够对软化后的橡胶进行最后的精加工动作,从而使软化的废旧橡胶安全稳定的通过过滤板到成品空腔内,整个过程由初步粉碎、再粉碎到精粉碎,三步循序渐进的粉碎过程,通过在搅拌软化箱内进行再粉碎和精粉碎,使得废旧橡胶能够达到充分的粉碎效果,通过过滤板能够避免未完全粉碎的软化废旧橡胶堵塞出料口的现象发生,能够提升粉碎效率,增加软化橡胶质量,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从而提升废旧橡胶软化装置的实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橡胶生产用废旧橡胶软化装置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橡胶生产用废旧橡胶软化装置的整体的正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橡胶生产用废旧橡胶软化装置的密封盖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橡胶生产用废旧橡胶软化装置的粉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橡胶生产用废旧橡胶软化装置的处理箱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橡胶生产用废旧橡胶软化装置的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橡胶生产用废旧橡胶软化装置的出料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中: 处理箱1, 入料口2,固定轴套201,密封盖3,密封垫301,转动板302,粉碎电机4,粉碎装置5,粉碎刀片501,导流口6,导流斜板601,搅拌软化箱7,加热板8,搅拌装置9,切割刀片901,过滤板10,搅拌电机11,成品空腔12,出料孔1201,出料管道13,流量控制阀1301,承重柱14,观察窗口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专利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所示,本专利提供一种橡胶生产用废旧橡胶软化装置;包括处理箱1、密封盖3、粉碎装置5、搅拌装置9和承重柱14,处理箱1的顶端开设有入料口2;密封盖3设置在入料口2的一侧;入料口2的下端安装有粉碎电机4;粉碎装置5连接在粉碎电机4的一端;粉碎装置5的下端设置有导流口6。

处理箱1的内部安装有搅拌软化箱7;搅拌软化箱7的两侧均设置有加热板8;搅拌装置9安装在搅拌软化箱7的内部;搅拌装置9的下端连接有过滤板10;过滤板10的下端设置有搅拌电机11。

处理箱1的下端开设有成品空腔12;成品空腔12的下端连接有出料管道13;承重柱14安装在处理箱1的下底面;处理箱1的一侧设置观察窗口15。

作为本专利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入料口2开设在处理箱1顶端的中部位置,入料口2的一端连接有固定轴套201;密封盖3的内侧壁固定有与入料口2相适配的密封垫301,密封盖3的一端对称固定有两个转动板302;两个转动板302的一端固定有与固定轴套201相适配的转动销轴;固定轴套201的一端与转动销轴活动连接;固定轴套201的另一端与入料口2外侧的一端适配固定;密封盖3通过固定轴套201与入料口2转动连接,通过转动密封盖3可以使密封垫301与入料口2进行安全可靠的连接固定动作,使处理箱1内部形成一个密封安全的工作环境,使得燃烧后的废旧橡胶不会将有毒气体散发到空气中;通过固定轴套201和转动板302,能够使密封盖3的打开关闭动作方便快捷的进行,避免密封盖3随意掉落的情况出现,增加了处理箱1的安全性能。

作为本专利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粉碎电机4固定安装在处理箱1内部上端的一侧;粉碎装置5包括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一端与粉碎电机4的输出轴适配固定;转动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相适配的限位板;限位板与处理箱1内部上端的另一侧适配固定;转动杆上均匀分布有粉碎刀片501;粉碎刀片501对称固定在转动杆的两侧,使通过入料口2进入处理箱1的废旧橡胶能够直接进行初步高效的粉碎动作。

作为本专利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导流口6开设在粉碎装置5一端的下方;导流口6的一端呈倾斜结构;倾斜结构的下端固定有与导流口6相适配的导流斜板601;导流斜板601呈倾斜结构,使进行过初步粉碎动作的废旧橡胶能够稳定有序的进入到下一步动作;导流口6的下端与搅拌软化箱7相连通;搅拌软化箱7固定安装在处理箱1内部的中部位置;两个加热板8均固定安装在处理箱1内部中部位置的两侧,使初步粉碎动作的废旧橡胶能够拥有一个安全保温的软化环境,能够使废旧橡胶的软化工作更加稳定有效的进行,增加了处理箱1的使用效果。

作为本专利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搅拌装置9包括有搅拌杆;搅拌杆的外表面固定有相适配的搅拌刀片;搅拌刀片呈螺旋状结构,能够对进行软化工作废旧橡胶进行再粉碎动作,避免废旧橡胶没有粉碎完成,导致软化效率大打折扣的问题发生;搅拌杆的下端固定有相适配的切割刀片901;搅拌杆的下端贯穿连接在相适配的过滤板10中部位置,切割刀片901,对底部沉淀的废旧橡胶进行最后的精粉碎动作,能够更好的对软化的废旧橡胶进行充分的粉碎软化动作,提升了废旧橡胶的软化效率和质量。

作为本专利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搅拌杆的下端与搅拌电机11的输出轴适配固定;过滤板10的下底面固定有与搅拌电机11相适配的电机罩;搅拌电机11固定安装在电机罩的内部;过滤板10固定安装在相适配的搅拌软化箱7下端,使进行充分粉碎软化动作的废旧橡胶能够更好的过滤到成品空腔12内,避免未完全粉碎的软化废旧橡胶堵塞出料口的现象发生,增加废旧橡胶软化质量,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作为本专利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成品空腔12的上端与搅拌软化箱7的下端相连通;成品空腔12下端整体呈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中部位置开设有出料孔1201;出料孔1201与出料管道13的上端相连通;出料管道13外表面的一侧活动安装有流量控制阀1301,使废旧橡胶软化成品能够更好的进行运输和拿取工作,;观察窗口15活动安装在处理箱1外表面的一侧,通过观察窗口15能够实时的观察处理箱1内部各个环节的情况,从而避免出现处理箱1内部物料堵塞和其他意外情况无法及时进行维护和检修的情况发生,增加了废旧橡胶软化装置的实用性能。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橡胶生产用废旧橡胶软化装置时,如图1和图4所示,通过入料口2将废旧橡胶加入到处理箱1内部后,由转动板302配合密封盖3的密封垫301来对入料口2进行封闭动作,然后通过粉碎电机4来对粉碎装置5的转动杆进行转动动作,可以通过粉碎刀片501来对废旧橡胶进行初步的粉碎动作,在进行初步粉碎动作后的废旧橡胶通过导流口6的倾斜结构和导流斜板601自动稳定有序的进入到搅拌软化箱7内,如图1所示,两个对加热板8对搅拌软化箱7一直进行加热保温工作,当废旧橡胶进入到搅拌软化箱7后,如图6所示,通过搅拌电机11控制搅拌装置9的搅拌杆和搅拌刀片进行转动,对进行软化工作废旧橡胶进行再粉碎动作,然后通过切割刀片901,对底部沉淀的废旧橡胶进行最后的精粉碎动作,进行充分粉碎软化动作的废旧橡胶通过过滤板10过滤到成品空腔12内进行储存和保温工作。

如图2和图7所示,当需要使用废旧橡胶软化成品时,通过出料管道13的流量控制阀1301进行废旧橡胶软化成品的运输和拿取工作即可,弧形结构的成品空腔12,使废旧橡胶软化成品能够更加安全可靠的流处出料管道13;如图2所示,通过观察窗口15能够实时的观察处理箱1内部各个环节的情况,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的对处理箱1进行维护和检修工作,以上便是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