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水环境生态修复的生物曝气组合装置

一种用于水环境生态修复的生物曝气组合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环境生态修复的生物曝气组合装置,包括三个相互嵌套的空心棱台、曝气组件、进水口、排水通道、排气通道和排水口;其中每个空心棱台的内部相切设置有半球形壳,空心棱台和半球形壳底部均连接一连接板,外侧的半球形壳与中间的空心棱台形成第一净水区和第三气室,中间的半球形壳与内部的空心棱台形成第二净水区和第二气室,内侧的半球形壳形成第三净水区和第一气室;从进水口进入的水在排水通道内能依次在第一净水区、第二净水区按着梯形的轨道流动并最终进入到第三净水区;进入第一气室的气体在排气通道内能依次在所述第二气室和第三气室内与流水作相反的流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提高氧气利用率的的生物曝气装置。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81162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110206098.6

  • 申请日2021-02-24

  • 分类号C02F7/00(20060101);C02F9/14(20060101);

  • 代理机构41176 郑州豫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李天丽

  • 地址 475000 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金明校区生命科学学院A409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03:4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环境生态修复的生物曝气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生态修复就是利用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减少污染环境中有毒有害物的浓度或使其无害化,从而使污染了的环境能够部分的或完全的恢复到原初状态的过程。按被修复的污染环境,可分为土壤生物修复、大气生物修复、水体生物修复。

目前市场上的用于水环境生态修复的生物曝气组合装置不仅结构复杂,而且气泡在水中的存在时间比较短,氧的利用率很低,因此导致对污水的修复能力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水环境生态修复的生物曝气组合装置,提供了一种能提高氧气利用率的的生物曝气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水环境生态修复的生物曝气组合装置,包括:

包括三个相互嵌套的空心棱台,每个空心棱台的内部相切设置有半球形壳,空心棱台和半球形壳底部均连接一连接板,外侧的半球形壳与中间的空心棱台形成第一净水区和第三气室,中间的半球形壳与内部的空心棱台形成第二净水区和第二气室,内侧的半球形壳形成第三净水区和第一气室。

曝气组件,设置在连接板的底部,曝气组件能将空气通入第一气室。

进水口,设置在最外侧的空心棱台底部。

排水通道,从进水口进入的水在排水通道内能依次在第一净水区、第二净水区按着梯形的轨道流动并最终进入到所述第三净水区。

排气通道,进入第一气室的气体在排气通道内能依次在第二气室和第三气室内与流水作相反的流动。

排水口,设置在连接板上,排水口上连接有出水管道。

排水通道包括第一排水管,第一排水管设置在中间的空心棱台底部且远离进水口的一侧,第一排水管穿过中间的空心棱台和半球形壳,第一排水管上还设置有第一排水单向阀,还有第二排水管,第二排水管设置最内侧的空心棱台底部且远离第一排水管的一侧,第二排水管穿过最内侧的空心棱台和半球形壳,第二排水管上设置有第二单向排水阀。

排气通道包括设置在最内侧的所述空心棱台底部且与第二排水管对应设置的第一排气管,第一排气管穿过最内侧的空心棱台和半球形壳,第一排气管上设置有第一单向排气阀,还包括设置在中间的空心棱台底部且与第一排水管对应设置的第二排气管,第二排气管穿过中间的空心棱台和半球形壳,第二排气管上还设置有第二单向排气阀。

曝气组件包括设置在最外侧的空心棱台外部的曝气机,曝气机的一侧下方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的末端位于连接板的底部位置处连接有分流管,分流管上连接有多个布气管,每个布气管上安装有多个曝气盘,曝气盘均穿过连接板且曝气盘上的出气口朝向第一气室。

布气管设置有3-4根。

第一净水区内两侧分别设置有粗率床和细滤床,粗率床和细滤床等体积设置,粗率床设置在靠近进水口的一侧,细滤床设置在靠近第一排水管的一侧。

第二净水区内设置有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

第三净水区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微生物填料层和生物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公开的用于水环境生态修复的生物曝气组合装置,通过曝气组件使气体经过进气管进入到分流管,最后再经过布气管进入曝气盘内曝气,通过曝气组件增加了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而且气体进入到第一气室,然后经过第一排气管进入到第二气室,之后再通过第二排气管进入到第三气室,增加了气泡在水中的停留之间,让气体能充分溶解于废水中,解决了氧气利用率低的现状;

本发明公开的用于水环境生态修复的生物曝气组合装置,气体的流经路径恰好与水体的流动的方向相反,因此使得每个角落的污水都能与溶解氧充分混合,提高了氧气的利用率,从而达到了水环境生态修复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用于水环境生态修复的生物曝气组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用于水环境生态修复的生物曝气组合装置上曝气组件的连接的示意图。

图中,1.空心棱台,2.半球形壳,3.第一净水区,4.第二净水区,5.第三净水区,6.第一气室,7.第二气室,8.第三气室,9.进水口,10.第一排水管,11.第一排水单向阀,12.连接板,13.排水口,14.出水管道,15.第二排水管,16.第二单向排水阀,17.第一排气管,18.第一单向排气阀,19.第二排气管,20.第二单向排气阀,21.曝气机,22.进气管,23.分流管,24.布气管,25.曝气盘,26.粗率床,27.细滤床,28.活性炭吸附层,29.微生物填料层,30.生物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方案。

实施例1

本发明公开的用于水环境生态修复的生物曝气组合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三个相互嵌套的空心棱台1、曝气组件、进水口、排水通道、排气通道和排水口;其中每个空心棱台1的内部相切设置有半球形壳2,空心棱台1和半球形壳2底部均连接一连接板12,外侧的所述半球形壳2与中间的空心棱台1形成第一净水区3和第三气室8,中间的所述半球形壳2与内部的空心棱台1形成第二净水区4和第二气室7,内侧的半球形壳2形成第三净水区5和第一气室6;曝气组件设置在连接板12的底部,曝气组件能将空气通入所述第一气室6;进水口9设置在最外侧的空心棱台底部;从进水口9进入的水在排水通道内能依次在第一净水区3、第二净水区4按着梯形的轨道流动并最终进入到第三净水区5;进入第一气室6的气体在排气通道内能依次在所述第二气室7和第三气室8内与流水作相反的流动;排水口13设置在连接板12上,排水口13上连接有出水管道14。

进一步的,排水通道包括第一排水管10,第一排水管10设置在中间的空心棱台1底部且远离进水口9的一侧,第一排水管10穿过中间的空心棱台1和半球形壳2,第一排水管10上还设置有第一排水单向阀11,还有第二排水管15,第二排水管15设置最内侧的空心棱台1底部且远离第一排水管10的一侧,第二排水管15穿过最内侧的空心棱台1和半球形壳2,第二排水管15上设置有第二单向排水阀16。

排气通道包括设置在最内侧的空心棱台1底部且与第二排水管15对应设置的第一排气管17,第一排气管17穿过最内侧的空心棱台1和半球形壳2,第一排气管17上设置有第一单向排气阀18,还包括设置在中间的空心棱台1底部且与第一排水管10对应设置的第二排气管19,第二排气管19穿过中间的空心棱台1和半球形壳2,第二排气管19上还设置有第二单向排气阀20。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曝气组件包括设置在最外侧的空心棱台1外部的曝气机21,曝气机21的一侧下方连接有进气管22;进气管22的末端位于连接板12的底部位置处连接有分流管23,分流管23上连接有多个布气管24,每个布气管24上安装有多个曝气盘25,曝气盘25均穿过连接板12且曝气盘25上的出气口朝向第一气室6,一般情况下,布气管24设置有3-4根。通过曝气组件能够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使得溶解氧与水中的黑臭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提高水环境的生态修复能力。

实施例2

进一步的,在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净水区3内两侧分别设置有粗率床26和细滤床27,粗率床26和细滤床27等体积设置,粗率床26设置在靠近进水口9的一侧,细滤床27设置在靠近第一排水管10的一侧;第二净水区4内设置有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28;第三净水区5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微生物填料层29和生物膜30。水经过进水口9进入后首先经第一净化区的初步过滤,然后流入第二净化区4,经过活性炭吸附层进行吸附净化后进入第三净水区5的微生物填料层29内进行分解处理,最后生物膜30能够拦截微生物,防止微生物流出,经过第一净水区3、第二净水区4和第三净水区5后能够充分吸收水体内的细菌、有机物等污物,实现水体的净化,达到水环境生态修复的目的。

本发明公开的用于水环境生态修复的生物曝气组合装置在使用时,首先通过进水口9往装置内抽入一定量的污水,污水进入到第一净水区后通过第一排水管10进入到第二净水区4,接着再通过第二排水管15进入到第三净水区5;同时通过曝气组件使气体经过进气管22进入到分流管23,最后再经过布气管24进入曝气盘25内曝气,通过曝气组件增加了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之后气体进入到第一气室6,然后经过第一排气管17进入到第二气室7,之后再通过第二排气管19进入到第三气室8,气体的流经路径恰好与水体的流动的方向相反,因此使得每个角落的污水都能与溶解氧充分混合,提高了氧气的利用率,从而达到了水环境生态修复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的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者等效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