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包括破裂部分的气溶胶生成系统

包括破裂部分的气溶胶生成系统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300),所述气溶胶生成系统(300)包括包括加热器元件(72)的气溶胶生成装置(70),和配置成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70)接合的气溶胶生成制品(302)。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302)包括药剂源(18)、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22)和至少一个密封所述药剂源(18)和所述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22)的脆弱屏障(308、310)。所述气溶胶生成系统(300)也包括形成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70)或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302)的一部分的破裂部分(318、320),其中所述气溶胶生成系统(300)配置成允许所述破裂部分(318、320)和所述至少一个脆弱屏障(308、310)之间的相对滑移以使所述至少一个脆弱屏障(308、310)破裂。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71605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242858.9

  • 申请日2016-03-24

  • 分类号A24F40/40(20200101);A24F40/46(20200101);A24F40/50(20200101);A24F40/51(20200101);A61M11/04(20060101);A61M15/00(20060101);A61M15/06(20060101);

  • 代理机构11038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秦振

  • 地址 瑞士纳沙泰尔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51:07

说明书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3月24日、国际申请号为PCT/EP2016/056575、国家申请号为201680014470.0、发明名称为“包括破裂部分的气溶胶生成系统”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用于生成包括药剂的气溶胶。本发明特别适用作生成包括尼古丁盐颗粒的气溶胶的气溶胶生成系统。

背景技术

用于向使用者递送尼古丁或其它药剂的一些装置包括挥发性酸,如丙酮酸,或其它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和尼古丁或其它药剂源。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与尼古丁在气相中反应形成尼古丁盐颗粒的气溶胶,所述气溶胶被使用者吸入。

在室温下,丙酮酸和尼古丁均充分挥发以形成相应蒸气,所述蒸气在气相中彼此反应以形成尼古丁丙酮酸盐颗粒。因此,为防止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和尼古丁的过早蒸发,通常会用一个或多个脆弱密封件密封两种源,使用者必须破坏所述密封件才能使用气溶胶生成系统。但是,可能难以提供可由使用者可靠且一致地破坏以提供一致的用户体验的脆弱密封件。因此,需要提供缓和这些困难的包括尼古丁或其它药剂源和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其包括包括加热器元件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和配置成与气溶胶生成装置接合的气溶胶生成制品。气溶胶生成制品包括药剂源、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和至少一个密封所述药剂源和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的脆弱屏障。气溶胶生成系统也包括形成气溶胶生成装置或气溶胶生成制品的一部分的破裂部分,其中所述气溶胶生成系统配置成允许破裂部分与至少一个脆弱屏障之间的相对滑移以使至少一个脆弱屏障破裂。

如本文所用,术语“气溶胶生成装置”是指与气溶胶生成制品相互作用以生成气溶胶的装置,所述气溶胶可通过使用者的口腔直接吸入使用者的肺内。

如本文所用,术语“气溶胶生成制品”是指包括能够释放可形成气溶胶的挥发性化合物的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制品。气溶胶生成制品可包括能够在加热后释放可形成气溶胶的挥发性化合物的气溶胶形成基质。气溶胶生成制品可完全为可消耗的且主要包括药剂源和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或者,气溶胶生成制品可包括可再用部分,如配置成附接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嘴件;以及消耗性部分,其包括药剂和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且配置成插入到可再用部分中。

如本文所用,术语“气溶胶生成系统”是指气溶胶生成制品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组合。

如本文所用,术语“药剂源”是指意图递送到使用者的肺部的一种或多种挥发性化合物的来源。优选地,药剂源包括尼古丁源。

如本文所用,术语“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是指一种或多种挥发性化合物的来源,所述一种或多种挥发性化合物与药剂源在气相中反应以帮助从药剂源向使用者递送一种或多种化合物。

通过提供一体化破裂部分作为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生成制品中的一个的一部分,根据本发明的气溶胶生成系统可提供使得使用者在使用气溶胶生成系统之前破坏至少一个脆弱屏障的方便且可靠的方法。

在第一组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包括壳体,其中药剂源和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包含于壳体内,且破裂部分可滑动地安装在壳体上且布置成使得沿壳体滑动破裂部分使至少一个脆弱屏障破裂。

在此类实施例中,破裂部分可包括延伸至壳体内部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内部的切割元件。启动元件(如按钮)可连接至切割元件且可延伸穿过壳体中的细长孔,其中在使用中,使用者可推动启动元件以沿壳体中的细长孔滑动破裂部分。切割元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连接至载体元件或与其一体地形成的切割刀片,所述载体元件布置成在壳体中的细长孔内滑动或邻接于所述细长孔。启动元件可与切割元件的全部或一部分一体地形成,或启动元件可分开形成且附接至切割元件。

优选地,药剂源和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串联安排在气溶胶生成制品内且各自包含沿药剂源和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的表面延伸的细长槽,且其中破裂部分的切割元件布置成在破裂部分沿壳体中的细长孔滑动时滑动通过药剂源和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中的细长槽。

在第二组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可包括壳体,其配置成在壳体的上游端附接至气溶胶生成装置,其中药剂源和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包含在壳体内。嘴件可以可滑动地收纳在壳体的下游端内且可包括破裂部分。嘴件可布置成使得将嘴件滑动至壳体中通过破裂部分使至少一个脆弱屏障破裂。

在此类实施例中,加热器元件可包括细长加热器元件,其中气溶胶生成制品包括安置于壳体内的弹性部件。药剂源和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可设置于弹性部件上,且嘴件可配置成使得将嘴件滑动至壳体中使弹性部件在气溶胶生成制品与气溶胶生成装置接合时偏压抵靠细长加热器元件。在这些实施例中,嘴件的单一滑动动作有利地执行双重功能。将嘴件滑动至壳体中可使至少一个脆弱屏障破裂且可使弹性部件偏压抵靠加热器元件。

在第三组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可包括消耗品,其包括其上设置有药剂源和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的第一壁部分,和第二壁部分,所述第二壁部分包括破裂部分且连接至第一壁部分以在第一与第二壁部分之间相对滑移。在此类实施例中,至少一个脆弱屏障可设置于第一与第二壁部分之间。气溶胶生成制品可另外包括配置成附接至气溶胶生成装置且包括用于收纳消耗品的孔的嘴件。气溶胶生成制品可配置成使得将消耗品插入至嘴件中的孔中导致第一与第二壁部分之间的相对移动以使得破裂部分使至少一个脆弱屏障破裂。

在这些实施例中,加热器元件可包括细长加热器元件,其中气溶胶生成制品包括安置于嘴件内的弹性部件。气溶胶生成制品可配置成使得将消耗品插入至嘴件中使弹性部件在嘴件附接至气溶胶生成装置时偏压抵靠细长加热器元件。在这些实施例中,将消耗品滑动至嘴件中的单一动作有利地执行双重功能。将消耗品滑动至嘴件中可使至少一个脆弱屏障破裂且可使弹性部件偏压抵靠加热器元件。

在第四组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可包括壳体和安置于壳体内的刚性元件,所述壳体配置成在壳体的上游端附接至气溶胶生成装置。气溶胶生成制品可另外包括嘴件,其包括从嘴件延伸的载体元件,其中药剂源和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设置于载体元件上。气溶胶生成制品可配置成将载体元件可滑动地收纳在壳体内。将载体元件滑动至壳体中可在载体元件与包括刚性元件和加热器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的破裂部分之间压缩至少一个脆弱屏障以使得至少一个脆弱屏障破裂。举例来说,至少一个脆弱屏障可包括含有药剂的第一泡壳和含有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的第二泡壳。在将载体元件插入至壳体中后,每一泡壳可在载体元件与刚性元件和加热器元件中的一个之间压碎和破裂。

如应了解,任何参看一组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上文所述的特征也可在适当时适用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

如应了解,任何下文所述的特征通常适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一个。

药剂源和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可包括吸附在吸附元件上的液体。至少一个脆弱屏障可由包覆在所述来源中的一个或两个周围或延伸跨越气溶胶生成制品中的开口的薄片材料形成。薄片材料可由金属箔或膜形成。

药剂和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可各自包括泡壳内含有的液体,其中泡壳形成药剂源和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每一泡壳可由非渗透材料,如塑料形成,且每一泡壳可形成密封药剂或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的脆弱屏障。

破裂部分可具有任何适合于使至少一个脆弱屏障破裂的形状和形式。另外或替代地,至少一个破裂部分可由任何适合的材料形成。优选地,至少一个破裂部分由刚性材料,如塑料或金属形成。优选地,至少一个破裂部分足够刚性以使其可在至少一个破裂部分基本上不变形的情况下使至少一个脆弱屏障破裂。

药剂源和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优选串联布置于气溶胶生成制品中。

如本文所用,“串联”意指药剂源和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被布置在气溶胶生成制品中以使得在使用时,抽吸通过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空气流穿过药剂源和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中的一个,且接着穿过药剂源和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中的另一个。

药剂源和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可平行布置于气溶胶生成制品中。

优选地,药剂源为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的上游。在使用这种配置时,优选地,药剂蒸气从药剂源释放至抽吸通过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气流中且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蒸气从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释放至抽吸通过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含药剂空气流中,且药剂蒸气与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蒸气在气相中反应以形成气溶胶,其递送至使用者。

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的蒸气压优选为至少约20Pa,更优选为至少约50Pa,更优选为至少约75Pa,最优选为至少100Pa。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中提及的所有蒸气压均是在25℃下根据ASTM E1194--07测量。

优选地,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在25℃下的蒸气压小于或等于约400Pa,更优选小于或等于约300Pa,甚至更优选小于或等于约275Pa,最优选小于或等于约250Pa。

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在25℃下的蒸气压可在约20Pa与约400Pa之间,更优选在约20Pa与约300Pa之间,甚至更优选在约20Pa与约275Pa之间,最优选在约20Pa与约250Pa之间。

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在25℃下的蒸气压可在约50Pa与约400Pa之间,更优选在约50Pa与约300Pa之间,甚至更优选在约50Pa与约275Pa之间,最优选在约50Pa与约250Pa之间。

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在25℃下的蒸气压可在约75Pa与约400Pa之间,更优选在约75Pa与约300Pa之间,甚至更优选在约75Pa与约275Pa之间,最优选在约75Pa与约250Pa之间。

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在25℃下的蒸气压可在约100Pa与约400Pa之间,更优选在约100Pa与约300Pa之间,甚至更优选在约100Pa与约275Pa之间,最优选在约100Pa与约250Pa之间。

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可包括单一化合物。或者,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可包括两种或更多种不同挥发性化合物。

在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包括两种或更多种不同化合物的情况下,两种或更多种不同化合物的组合在25℃下可具有至少约20Pa的蒸气压。

优选地,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是挥发性液体。

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可包括两种或更多种不同液体化合物的混合物。

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可包括一种或多种化合物的水溶液。或者,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可包括一种或多种化合物的非水性溶液。

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可包括两种或更多种不同挥发性化合物。举例来说,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可包括两种或更多种不同挥发性液体化合物的混合物。

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可包括一种或多种非挥发性化合物和一种或多种挥发性化合物。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可包括一种或多种非挥发性化合物于挥发性溶剂中的溶液,或一种或多种非挥发性液体化合物和一种或多种挥发性液体化合物的混合物。

优选地,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包括酸。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可包括有机酸或无机酸。优选地,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包括有机酸,更优选羧酸,最优选α-酮酸或2-含氧酸。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可包括乳酸。其它适合的酸包括天冬氨酸、谷氨酸、水杨酸、酒石酸、没食子酸、乙酰丙酸、乙酸、苹果酸、柠檬酸、草酸、硫酸、棕榈酸和海藻酸。优选地,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包括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组的酸:3-甲基-2-氧代基戊酸、丙酮酸、2-氧代戊酸、4-甲基-2-氧代戊酸、3-甲基-2-氧代丁酸、2-氧代辛酸以及其组合。优选地,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包括丙酮酸。

优选地,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包括吸附元件和吸附元件上所吸附的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可在制造期间吸附于吸附元件上且可密封吸附元件。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可与吸附元件分开储存,例如储存在吸附元件上或邻近吸附元件的泡壳中。

如本文所用,“吸附”意指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吸附于吸附元件的表面上,或吸收于吸附元件中,或吸附于吸附元件上和吸收于吸附元件中。优选地,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吸附于吸附元件上。

吸附元件可由任何适合的材料或材料组合形成。举例来说,吸附元件可包括玻璃、不锈钢、铝、聚乙烯(PE)、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四氟乙烯(PTFE)、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和

优选地,吸附元件为多孔吸附元件。

举例来说,吸附元件可以是包括一种或多种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组的材料的多孔吸附元件:多孔塑料材料、多孔聚合物纤维和多孔玻璃纤维。

吸附元件优选就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而言是化学惰性的。

吸附元件可具有任何适合的大小和形状。

可选择吸附元件的大小、形状和组成以允许所需量的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吸附于吸附元件上。

优选地,将约20μl与约200μl之间、更优选约40μl与约150μl之间、最优选约50μl与约100μl之间的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吸附于吸附元件上。

吸附元件有利地充当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的储集器。

优选地,药剂的熔点低于约150摄氏度。

优选地,药剂具有低于约300摄氏度的沸点。

优选地,药剂包含一种或多种脂族或芳族、饱和或不饱和含氮碱(含氮的碱性化合物),其中氮原子存在于杂环中或非环链中(取代)。

药剂可包括选自以下组成的群组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尼古丁;7-羟基帽柱木碱;槟榔碱;阿托品;安非他酮;去甲麻黄碱(D-去甲伪麻黄碱);氯苯那敏;地布卡因;二甲啡烷,二甲基色胺,苯海拉明,盐酸麻黄素,大麦芽碱,天仙子胺,异槟榔碱,左啡诺,山梗菜碱,松叶菊碱,帽柱木碱,马斯卡廷(Muscatine),普鲁卡因,伪麻黄碱,吡拉明,雷氯必利,利托君,东莨菪碱,金雀花碱(鹰爪豆碱)和噻氯匹啶;烟草烟雾成分,如1,2,3,4-四氢异喹啉、假木贼碱、新烟草碱、可替宁、麦斯明烟草碱、尼古群(Nicotrine)、降可替宁(Norcotinine)和降尼古丁;抗哮喘药,如奥西那林、普萘洛尔和特布他林;抗心绞痛药,如尼可地尔、氧烯洛尔和维拉帕米;抗心律失常药,如利多卡因;尼古丁激动剂,如地棘蛙素、5-(2R)-吖丁啶基甲氧基)-2-氯吡啶(ABT-594)、(S)-3-甲基-5-(l-甲基-2-吡咯烷基)异噁唑(ABT 418)和(±)-2-(3-吡啶基)-l-氮杂双环[2.2.2]辛烷(RJR-2429);尼古丁拮抗剂,如甲基牛扁亭碱(Methyllycacotinine)和美卡拉明;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加兰他敏、吡斯的明、毒扁豆碱和他克林;和MAO-抑制剂,如甲氧基-N,N-二甲基色胺、5-甲氧基-α-甲基色胺、α-甲基色胺、异丙氯肼、异丙烟肼、异唑肼、利奈唑胺,吗氯贝胺、N,N-二甲基色胺、苯乙肼、苯乙胺、托洛沙酮、反苯环丙胺和色胺。

优选地,药剂源包括尼古丁源。尼古丁源可包括尼古丁、尼古丁碱、尼古丁盐(例如尼古丁盐酸盐、尼古丁酒石酸氢盐或尼古丁二酒石酸盐)或尼古丁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尼古丁源可包括天然尼古丁或合成尼古丁。

尼古丁源可包括纯尼古丁、尼古丁于水性或非水性溶剂中的溶液或液体烟草提取物。

尼古丁源可另外包括电解质形成化合物。电解质形成化合物可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组:碱金属氢氧化物、碱金属氧化物、碱金属盐、碱土金属氧化物、碱土金属氢氧化物以及其组合。

尼古丁源可包括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组的电解质形成化合物: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氧化锂、氧化钡、氯化钾、氯化钠、碳酸钠、柠檬酸钠、硫酸铵以及其组合。f

尼古丁源可包括尼古丁、尼古丁碱、尼古丁盐或尼古丁衍生物和电解质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

尼古丁源可另外包括其它组分,包含(但不限于)天然香料、人工香料和抗氧化剂。

药剂源可包括如上文所述的吸附元件以及吸附元件上所吸附的药剂。药剂可在制造期间被吸附在吸附元件上并且吸附元件可被密封。或者,药剂可与吸附元件分开储存,例如储存在吸附元件上或邻近吸附元件的泡壳中。

气溶胶生成装置可配置成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药剂源和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以使得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药剂源具有比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高的温度。气溶胶生成装置可配置成基本上同时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药剂源和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

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生成制品可配置成将药剂源加热到第一温度且将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加热到第二温度,其中第一温度比第二温度高至少约50摄氏度,优选比第二温度高至少约70摄氏度,最优选比第二温度高至少约80摄氏度。另外或替代地,第一温度优选比第二温度高不超过约100摄氏度。优选地,第一与第二温度之间的温差在约50与约100摄氏度之间,更优选在约60与约100摄氏度之间,最优选在约80与约100摄氏度之间。

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生成制品可配置成将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加热到至少约30摄氏度的温度。另外或替代地,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生成制品可配置成将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加热到低于约100摄氏度,优选低于约70摄氏度的温度。优选地,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生成制品配置成将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加热到约30与约100摄氏度之间,更优选约30与约70摄氏度之间的温度。

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生成制品可配置成将药剂源加热到至少约50摄氏度的温度。另外或替代地,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生成制品可配置成将药剂源加热到低于约150摄氏度,优选低于约100摄氏度的温度。优选地,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生成制品配置成将药剂源加热到约50与约150摄氏度之间,更优选约50与约100摄氏度之间的温度。

气溶胶生成装置可另外包括配置成控制向加热器元件的电力供应的控制器。

气溶胶生成装置可另外包括用于向加热器元件供电的电源和配置成控制从电源向加热器元件的电力供应的控制器。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控制器可配置成控制从外部电源向加热器元件的电力供应。

加热器元件可以是通过电源供电的电加热器元件。在加热器元件是电加热器元件的情况下,气溶胶生成装置可另外包括电源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电子电路,所述电子电路配置成控制从电源向电加热器元件的电力供应。

电源可以是DC电压源。电源可以是电池。电源可以是镍金属氢化物电池、镍镉电池或锂基电池,例如锂钴、磷酸锂铁或锂聚合物电池。电源可以是另一种形式的电荷储存装置,如电容器。电源可能需要再充电且可具有允许足够的能源储存的容量,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与一种或多种气溶胶生成制品。

加热器元件可以是非电加热器,如化学加热构件。

气溶胶生成装置中的加热器元件优选包括单一加热器元件以简化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构造。差温加热药剂源和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可通过使所述源中的至少一种与弹性部件接触、所述弹性部件偏压抵靠加热器元件来实现。

加热器元件可具有任何适合形状。优选地,加热器元件为细长加热器元件。优选地,细长加热器元件的宽度大于所述加热器元件的厚度以使得加热器元件形成加热器刀片。

优选地,加热器元件被电加热。然而,其它加热方案可用于加热所述加热器元件。加热器元件可通过另一热源的传导来加热。加热器元件可包括红外加热器元件、光子源或感应加热器元件。

加热器元件可包括散热片或储热器,所述储热器包括能够吸收和储存热量且随后将热量随时间释放到气溶胶形成制品的材料。散热片可由任何适合的材料(例如适合的金属或陶瓷材料)形成。优选地,所述材料具有高热容量(显热储存材料),或是能够吸收且随后通过可逆过程(如高温相变)释放热量的材料。适合的显热储存材料包括硅胶、氧化铝、碳、玻璃毡、玻璃纤维、矿物质、金属或合金(如铝、银或铅)、和纤维素材料(如纸)。通过可逆相变释放热量的其它适合材料包括石蜡、乙酸钠、萘、蜡、聚氧化乙烯、金属、金属盐、共熔盐的混合物或合金。

加热器元件优选地包括电阻材料。加热器元件可包括非弹性材料,例如陶瓷烧结材料,如氧化铝(Al

其它适合的电阻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半导体,如掺杂陶瓷、电“传导”陶瓷(如二硅化钼)、碳、石墨、金属、金属合金以及由陶瓷材料和金属材料制成的复合材料。此类复合材料可包括掺杂或无掺杂的陶瓷。适合的掺杂陶瓷的实例包括掺杂碳化硅。适合的金属的实例包含钛、锆、钽和铂族金属。适合的金属合金的实例包含不锈钢、含镍合金、含钴合金、含铬合金、含铝合金、含钛合金、含锆合金、含铪合金、含铌合金、含钼合金、含钽合金、含钨合金、含锡合金、含镓合金、含锰合金和含铁合金,以及基于镍、铁、钴、不锈钢、

气溶胶生成装置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配置成感测加热器元件、药剂源和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中的至少一个的温度。控制器可配置成基于感测温度控制向加热器元件的电力供应。

加热器元件可使用具有温度与电阻率之间的界定关系的金属来形成。金属可形成为两层适合绝缘材料之间的迹线。以此方式形成的加热器元件可用作加热器以及温度传感器。

附图说明

本发明现将参照附图,仅通过举例来进一步描述,在附图中:

图1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组实施例的气溶胶生成系统;

图2显示图1的气溶胶生成系统的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的截面图;

图3显示在启动气溶胶生成制品之前,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组实施例的气溶胶生成系统;

图4显示启动气溶胶生成制品之后的图3的气溶胶生成系统;

图5显示图3和图4的气溶胶生成系统的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的截面图;

图6显示图3和图4的气溶胶生成系统的可移动部分的截面图;

图7显示在启动气溶胶生成制品之前,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组实施例的气溶胶生成系统;

图8显示启动气溶胶生成制品之后的图7的气溶胶生成系统;

图9显示图7和图8的气溶胶生成系统的消耗性部分的截面图;

图10显示启动气溶胶生成制品之前和贯通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气流通道呈闭合状态的情况下的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组实施例的气溶胶生成系统;且

图11显示启动气溶胶生成制品之后和贯通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气流通道呈开启状态的情况下的图10的气溶胶生成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相同参考标号将用于表示以下附图描述中的相同部件。

图1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组实施例的气溶胶生成系统300。气溶胶生成系统300包括气溶胶生成制品302与气溶胶生成装置70的组合。气溶胶生成装置70包括呈加热器刀片形式的加热器元件72。加热器元件72经电加热且气溶胶生成装置可包括电源和电子控制器,如本领域中已知。

气溶胶生成制品302包括外壳304和嘴件44。嘴件44可与外壳304一体地形成,或嘴件44可分开形成。外壳304和嘴件44由隔热材料,如塑料形成。

药剂源18和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22设置于第一弹性部件306上。由金属箔形成的脆弱屏障308和310分别密封药剂源18和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22。在外壳304内设置有第二弹性部件312,第一和第二弹性部件306和312各具有上游部分314和下游部分316。第一和第二弹性部件306和312的上游部分314彼此相邻安置且布置成在插入到气溶胶生成制品302中时夹紧气溶胶生成装置70的加热器元件72。第一和第二弹性部件306和312的下游部分316隔开。

在图1中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弹性部件306和312由单块弹性材料形成,以使得弹性部件的下游部分316通过弹性材料的连续部分在其下游端连接。但是,第一和第二弹性部件306和312可替代地分开形成且分开安装在外壳304内。

弹性部件306和312由导热弹性材料,如金属形成,所述材料能够经受系统操作期间接触弹性部件306和312的上游部分314的加热器元件的操作温度。在气溶胶生成装置70的加热器元件72插入到气溶胶生成制品302中的情况下,加热器元件72接触弹性部件306和312的上游部分314以使得上游部分314相对于加热器元件72弹性偏压。

气溶胶生成装置302也包括呈安装在载体元件322上的第一和第二切割刀片318和320形式的破裂部分。载体元件322可滑动地安装在外壳304上且包括延伸穿过外壳304中的细长槽的按钮324。为了启动气溶胶生成制品302,使用者推动按钮324以沿外壳304滑动载体元件322,以使得第一和第二切割刀片318使脆弱屏障308和310破裂。气溶胶生成装置302可另外包括弹性偏压元件,如弹簧,以使载体元件322在使用者松开按钮324时返回到预启动位置。

在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300期间,加热器元件72通过第一弹性部件306加热药剂源18和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22。药剂源18位于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22上游的第一弹性部件306上并且因此更接近加热器元件72。因此,加热器元件72将药剂源18加热到比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22高的温度。

图2显示沿图1中的线1-1获取的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22的横向截面视图。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包括吸附元件326,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吸附到所述吸附元件上。在此实施例中,吸附元件326安装在底板328上且整个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包覆在脆弱屏障310中。V形槽330设置于吸附元件326的上表面332中且沿上表面332的整个长度延伸。在启动气溶胶生成制品302期间,第二切割刀片318沿V形槽330穿行以使脆弱屏障310破裂。在此实施例中,药剂源18以与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22相同的方式构建并且因此也在吸附元件的上表面中包括V形槽。

图3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气溶胶生成系统400。气溶胶生成系统400包括与气溶胶生成装置70组合的气溶胶生成制品402,如关于先前实施例所描述。

气溶胶生成制品402包括连接至气溶胶生成装置70的壳体部分404和可滑动地收纳在壳体部分404的下游端内的插入部分406。

壳体部分404包括外壳408、在下游端连接至外壳408的弹性部件410和在外壳408的上游端中的气流入口411。药剂源18和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22设置于弹性部件410上。与药剂源18和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22中的每一个的每一端相邻设置刚性载体412。由金属箔形成的脆弱屏障414和416分别密封药剂源18和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22。为了易于构建气溶胶生成制品402,优选地,脆弱屏障也环绕刚性载体412,如参看图5在下文更详细地描述。

弹性部件410的上游端弹性地偏压抵靠气溶胶生成装置70的加热器元件72。如关于先前实施例所描述,弹性部件410由能够经受加热器元件72的操作温度的导热弹性材料,如金属形成。

插入部分406包括环形塞418和从环形塞418向下游延伸的如先前所描述的嘴件44。从环形塞418和嘴件44向上游延伸的是破裂部分420,其关于图6在下文更详细地描述。

图5显示沿图3中的线1-1获取的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22的横向截面视图。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包括吸附元件422,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吸附到所述吸附元件上。吸附元件422和吸附元件422的每一端处的刚性载体412安装在底板424和底板424上,刚性载体412和吸附元件422包覆在脆弱屏障416中。刚性载体412的横向截面形状与吸附元件422的横向截面形状相同,且底板424的宽度大于吸附元件422和刚性载体412的宽度。因此,脆弱屏障416的侧边部分426与吸附元件422和刚性载体412隔开。在此实施例中,药剂源18以与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22相同的方式构建。

图6显示沿图3中的线2-2获取的破裂部分420的横向截面视图。如通过比较图5和图6所示,破裂部分420包括纵向切口428,其横向截面形状略微大于吸附元件422和底板424的组合横向截面形状。因此,为了启动气溶胶生成制品402,使用者将插入部分406推动至壳体部分404中直至环形塞418邻接外壳408的下游端。随着插入部分406滑动到壳体部分404中,破裂部分420相对于脆弱屏障414和416的侧边部分426推动并且因此使脆弱屏障414和416破裂。同时,破裂部分420进一步相对于加热器元件72按下弹性部件410以确保弹性部件410与加热器元件72之间的最优接触,如图4中所示。

在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400期间,加热器元件72通过弹性部件410加热药剂源18和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22。药剂源18位于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22上游的弹性部件410上并且因此更接近加热器元件72。因此,加热器元件72将药剂源18加热到比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22高的温度。

图7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气溶胶生成系统500。气溶胶生成系统500包括与气溶胶生成装置70组合的气溶胶生成制品502,如关于先前实施例所描述。

气溶胶生成制品502包括附接至气溶胶生成装置70的消耗性部分504和可再用部分506。消耗性部分504包括药剂源18和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22,其均如先前所描述。与药剂源18和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22中的每一个的每一端相邻设置刚性载体412。药剂源18、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22和刚性载体412安装在共同底板508上。由金属箔形成的脆弱屏障510在药剂源18、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22、刚性载体412和共同底板508周围完全包覆以密封药剂源18和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22。

如显示沿图7中的线1-1获取的消耗性部分504的横向截面的图9中更清晰地显示,消耗性部分504也包括与药剂源18、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22和刚性载体412相邻安置的破裂部分512。破裂部分512通过在破裂部分512的顶部和侧边周围和共同底板508的底部周围包覆的箔片包覆材料514连接至消耗性部分504的其余部分。箔片包覆材料514不延伸跨越消耗性部分504的上游和下游端以通过消耗性部分504建立气流通道。

如图9中所示,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22包括吸附元件516,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吸附到所述吸附元件上。在此实施例中,药剂源18包括具有与吸附元件516相同的横向截面形状的类似吸附元件。刚性载体412的横向截面形状也与吸附元件516的横向截面形状相同,且共同底板508的宽度大于吸附元件和刚性载体412的宽度。因此,脆弱屏障510的侧边部分518与吸附元件和刚性载体412隔开。

如图9中所示,破裂部分512包括纵向切口519,其横向截面形状略微大于吸附元件和共同底板508的组合横向截面形状。因此,为了启动消耗性部分504,使用者朝向药剂源18和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22推动破裂部分512以使得破裂部分512相对于脆弱屏障510的侧边部分518推动且使脆弱屏障510破裂。为了预防消耗性部分504的意外启动,消耗性部分50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位于破裂部分512与共同底板508之间的弹性偏压元件(如一个或多个弹簧)以使破裂部分512远离共同底板508偏压。另外或替代地,消耗性部分50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在已启动消耗性部分504之后相对于共同底板508保留破裂部分512的元件。举例来说,破裂部分512与共同底板508之间的过盈配合可在已启动消耗性部分504之后相对于共同底板508保留破裂部分512。

可再用部分506包括外壳520和外壳520的下游端处的嘴件44,如先前所描述。嘴件44可与外壳520一体地形成,或嘴件44可分开形成且附接到外壳520。位于外壳520上游端的气流入口522建立了从气流入口522贯穿外壳520到嘴件44的气流通道。

弹性部件524在其下游端固定至外壳520的内表面。弹性部件524的上游端弹性偏压抵靠气溶胶生成装置70的加热器元件72。如关于先前实施例所描述,弹性部件524由能够经受加热器元件72的操作温度的导热弹性材料,如金属形成。

为了制备供操作用的气溶胶生成系统500,将消耗性部分504通过外壳520的侧壁中的孔插入到可再用部分506中。将消耗性部分504推入可再用部分506中进一步相对于加热器元件72按下弹性部件524以确保弹性部件524与加热器元件72之间的最优接触,如图8中所示。消耗性部分504可由使用者预启动,或相对于弹性部件524推动消耗性部分504的动作可启动消耗性部分504。

在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500期间,加热器元件72通过弹性部件524和共同底板508加热药剂源18和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22。出于此原因,共同底板508也由导热材料,如金属构建。药剂源18位于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22上游的共同底板508上并且因此更接近加热器元件72。因此,加热器元件72将药剂源18加热到比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22高的温度。

图10和11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气溶胶生成系统800。气溶胶生成系统800包括气溶胶生成制品802和气溶胶生成装置70(如先前所描述)。

气溶胶生成制品802包括管状外壳804,其中安装有上游环形塞806和下游环形塞808。在环形塞806与808之间延伸的是第一破裂部分810和第二破裂部分812,其各自包括具有上游突起部814和下游突起部816的细长板。第一破裂部分810上的突起部814和816各自包括一个或多个气流孔818以允许气流进入第一破裂部分810与第二破裂部分812之间的空间。外壳804中的气流入口819允许空气流入气溶胶生成制品802中。

经成形以插入凹部中,在第一破裂部分810上形成下游突起部816的按钮820延伸穿过外壳804中的孔。按钮820允许使用者选择性地关闭和开启第一破裂部分810的上游突起部中的气流孔818以在启动气溶胶生成制品802之后防止或允许空气流经气溶胶生成制品802。按钮820在图10中显示于关闭位置且在图11中显示于开启位置。

气溶胶生成制品802进一步包括可滑动地收纳在外壳804的下游端内的管状段822。如先前所述,嘴件44从第三管状段822向下游延伸。弹性部件824从管状段822向上游延伸并且位于第一破裂部分810与第二破裂部分812之间。弹性部件824弹性偏压抵靠气溶胶生成装置70的加热器元件72。如关于先前实施例所描述,弹性部件824由能够经受加热器元件72的操作温度的导热弹性材料,如金属形成。

呈药剂泡壳826形式的药剂源设置于弹性部件824上,药剂泡壳826包括含有液体药剂的泡壳。泡壳形成含有液体药剂的脆弱屏障。类似地,呈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泡壳828形式的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设置于弹性部件824上,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泡壳828包括含有液体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的泡壳。泡壳形成含有液体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的脆弱屏障。第一和第二吸附元件830和832设置于弹性部件824上,分别与药剂和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泡壳826和828相邻。

为了启动气溶胶生成制品802,使用者将管状段822滑动到外壳804中直至所述管状段邻接于下游环形塞808。将管状段822滑动到外壳804中还会将弹性部件824进一步滑动到外壳804中,以使得药剂泡壳826和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泡壳828在第一和第二破裂部分810和812的上游和下游突起部814和816之间被挤压和破裂,如图11中所示。泡壳破裂使得药剂和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中的至少一些被分别吸附在第一和第二吸附830和832上。

在操作气溶胶生成系统800期间,加热器元件72通过弹性部件824加热药剂源和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药剂源位于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上游的弹性部件824上并且因此更接近加热器元件72。因此,加热器元件72将药剂源加热到比挥发性递送增强化合物源高的温度。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