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血液测试机

血液测试机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液测试机,包括上料装置、取料装置、配料装置、移料装置和检验装置,血样采集后,采血管以及其他物料被放入所述上料装置内,所述上料装置上料后,所述取料装置夹取所述上料装置上的采血管及其他物料移至所述配料装置内的设定位置,采血管内的血液经所述配料装置取样并添加测试需要的试剂后形成待测标本,所述移料装置将待测标本移至所述检验装置内进行血液测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血液检验的步骤基本自动化,包括标本运送、标本接收及处理、上机检验并保存标本,大大提高了检验的准确率和速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73086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昕迪精密机械(东莞)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027391.6

  • 发明设计人 梁启明;

    申请日2021-01-10

  • 分类号G01N35/00(20060101);G01N35/02(20060101);G01N35/04(20060101);G01N35/10(20060101);G01N33/48(20060101);B67B7/18(20060101);B67B7/15(20060101);B67B7/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435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顾王建

  • 地址 523267 广东省东莞市高埗镇保安围村保安围工业园A2栋1楼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48:0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液测试机,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血液检验的基本步骤为:1、标本采集,临床护士抽取患者静脉血;2、标本运送,采血后立即送到临床检验科;3、标本接收及处理,检验科往标本中加入测试需要的试剂;4、上机检验并保存标本。以上各个环节都需要专业人员的参与,因此血液检验需要大量人员参与。但大量人员的参与也并不能提高检验速度和保证检验的准确率,在标本运送中使用人员运送既浪费了劳动力又不能保证速度;在标本处理时,检验科需要根据每个患者的血检需求来添加试剂,而人为添加很容易出现错加、漏加等错误,导致检验结果异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自动化检验血液的血液测试机。

为实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血液测试机,包括上料装置、取料装置、配料装置、移料装置和检验装置,血样采集后,采血管以及其他物料被放入所述上料装置内,所述上料装置上料后,所述取料装置夹取所述上料装置上的采血管及其他物料移至所述配料装置内的设定位置,采血管内的血液经所述配料装置取样并添加测试需要的试剂后形成待测标本,所述移料装置将待测标本移至所述检验装置内进行血液测试。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上料装置包括若干条上料输送线,所述上料输送线包括上料传送带、上料主动轴和上料从动轴,所述上料传送带套设在所述上料主动轴和所述上料从动轴上,所述上料传送带上固定有定位夹具,所述定位夹具用于放置物料,所述上料主动轴由上料电机驱动。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上料输送线上处于竖直向上状态的定位夹具靠近所述上料主动轴的一端为输入放料端,另一端为输入出料端,所述上料输送线还包括第一出料传感器,所述第一出料传感器与所述输入出料端的定位夹具对应,所述第一出料传感器的感应端位于所述输入出料端的定位夹具的上方。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回收输送线,所述回收输送线也包括上料传送带、上料主动轴、上料从动轴、定位夹具以及上料电机,所述回收输送线上处于竖直向上状态的定位夹具靠近所述上料主动轴的一端为回收出料端,另一端为回收放料端。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回收输送线还包括放料传感器和第二出料传感器,所述放料传感器与所述回收放料端的定位夹具对应,所述第二出料传感器与所述回收出料端的定位夹具对应。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取料装置包括横向取料机构、纵向取料机构、上下取料机构以及取料旋转机构,所述取料旋转机构上设置有第一电动夹爪,所述第一电动夹爪两侧的夹爪活塞杆上均安装有取料夹指,两取料夹指头部相对的一侧均制有取料夹指槽,所述取料夹指槽上下两侧的槽壁上均制有取料夹取缺口,所述取料夹指夹取物料后,所述横向取料机构、纵向取料机构、上下取料机构以及取料旋转机构互相配合将物料移动至设定位置。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横向取料机构包括横向取料导向块,所述横向取料导向块上设置有横向取料滑块,所述横向取料滑块由第一横向驱动机构带动并可沿所述横向取料导向块移动。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横向驱动机构为油缸、气缸、丝杆传动机构、同步轮传动机构、链条传动机构或者复合传动机构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丝杆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丝杆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丝杆包括第一螺杆以及与所述第一螺杆螺纹配合的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通过联轴器相连接,所述横向取料滑块上固定有第一感应杆,所述第一感应杆与所述第一螺母相连接;所述横向取料导向块内制有安装所述丝杆传动机构的第一空腔,其中第一丝杆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横向取料导向块或者血液测试机的机架上,所述横向取料导向块上制有第一滑动孔,所述第一滑动孔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所述第一感应杆穿过所述第一滑动孔并与所述第一螺母相连接。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同步轮传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相连接并且两者的设置方向相同,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均设置有第一同步轮,两所述第一同步轮之间套设有第一皮带,所述第一皮带上固定有第一连接块,所述横向取料滑块上固定有第二感应杆,所述第二感应杆与所述第一连接块相连接;所述横向取料导向块的一端安装有横向取料传动块,所述同步轮传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横向取料传动块和所述横向取料导向块内,其中第一传动轴设置在所述横向取料传动块内,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所述横向取料传动块上并且垂直于所述横向取料导向块设置或者安装在血液测试机的机架上,所述横向取料导向块内制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传动轴位于所述第二空腔远离所述横向取料传动块的一端,所述横向取料导向块内还制有第二滑动孔,所述第二滑动孔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所述第二感应杆穿过所述第二滑动孔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块相连接。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链条传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齿轮轴与所述第三电机的转轴相连接并且两者的设置方向相同,所述第二齿轮的齿轮轴与所述第一齿轮的齿轮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齿轮的齿轮盘和所述第二齿轮的齿轮盘之间套设有链条,所述链条上固定有第二连接块,所述横向取料滑块上固定有第三感应杆,所述第三感应杆与所述第二连接块相连接;所述横向取料导向块的一端安装有横向取料传动块,所述链条传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横向取料传动块和所述横向取料导向块内,其中第一齿轮设置在所述横向取料传动块内,所述第三电机安装在横向取料传动块上并且垂直于所述横向取料导向块设置或者安装在血液测试机的机架上,所述横向取料导向块内制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第三空腔远离所述横向取料传动块的一端,所述横向取料导向块内还制有第三滑动孔,所述第三滑动孔与所述第三空腔连通,所述第三感应杆穿过所述第三滑动孔并与所述第二连接块相连接。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复合传动机构包括第四电机、第二丝杆、第三传动轴和第四传动轴,所述第二丝杆包括第二螺杆以及与所述第二螺杆螺纹配合的第二螺母,所述第三传动轴与所述第四电机内的转轴相连接,所述第四传动轴与所述第二螺杆相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轴和所述第四传动轴上均设置有第二同步轮,两所述第二同步轮之间套设有第二皮带,所述横向取料滑块上固定有第四感应杆,所述第四感应杆与所述第二螺母相连接;所述横向取料导向块上安装有横向取料传动块,所述复合传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横向取料传动块和所述横向取料导向块内,其中第三传动轴和第四传动轴位于所述横向取料传动块内,所述横向取料导向块内制有第四空腔,所述第二丝杆位于所述第四空腔内,所述第四电机安装在所述横向取料传动块上并且平行于所述横向取料导向块设置或者安装在血液测试机的机架上,所述横向取料导向块上制有第四滑动孔,所述第四滑动孔与所述第四空腔连通,所述第四感应杆穿过所述第四滑动孔并与所述第二螺母相连接。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横向取料导向块上安装有第一限位传感器、第一原点传感器和第二限位传感器,所述第一限位传感器、第二限位传感器分别固定在所述横向取料导向块一侧面的两端,所述第一原点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传感器和所述第二限位传感器之间。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纵向取料机构包括通过纵向取料连接板固定在所述横向取料滑块上的纵向取料导向块,所述纵向取料导向块上设置有纵向取料滑块,所述纵向取料滑块由第一纵向驱动机构带动并可沿所述纵向取料导向块移动。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纵向驱动机构为油缸、气缸、丝杆传动机构、同步轮传动机构、链条传动机构或者复合传动机构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纵向取料导向块上安装有第三限位传感器、第二原点传感器和第四限位传感器,所述第三限位传感器、第四限位传感器分别固定在所述纵向取料导向块一侧面的两端,所述第二原点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三限位传感器和所述第四限位传感器之间。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上下取料机构包括通过上下取料连接板固定在所述纵向取料滑块上的上下取料导向块,所述上下取料导向块上设置有上下取料滑块,所述上下取料滑块由第一上下驱动机构带动并可沿所述上下取料导向块移动。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上下驱动机构为油缸、气缸、丝杆传动机构、同步轮传动机构、链条传动机构或者复合传动机构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上下取料导向块上安装有第五限位传感器、第三原点传感器和第六限位传感器,所述第五限位传感器、第六限位传感器分别固定在所述上下取料导向块一侧面的两端,所述第三原点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五限位传感器和所述第六限位传感器之间。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取料旋转机构包括通过旋转连接板固定在所述上下取料滑块底部的取料旋转传动块,所述取料旋转传动块上安装有取料旋转电机,所述取料旋转传动块内水平设置有互相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取料旋转电机的转轴固定,所述第二齿轮上固定有取料旋转感应杆,所述取料旋转感应杆的底部穿过所述取料旋转传动块并固定有取料固定板,所述第一电动夹爪固定在所述取料固定板的底部,所述取料旋转电机带动所述第一电动夹爪旋转。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配料装置包括拧盖机构、翻转机构、静置机构、拔盖扫码机构、吸头定位机构、待测标本转运机构、试剂瓶定位机构、试剂供料机构。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拧盖机构包括拧盖背板,所述拧盖背板的顶部设有用于拧盖的第一配料旋转机构,所述第一配料旋转机构的底部连接有用于夹取试剂管管盖的第二电动夹爪,所述第二电动夹爪上安装有试剂管管盖夹指,所述试剂管管盖夹指上制有管盖凹槽。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拧盖背板上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高度调节装置连接有用于夹取试剂管管身的第三电动夹爪,所述第三电动夹爪上安装有试剂管管身夹指,所述试剂管管身夹指上制有固定槽,所述试剂管管身夹指位于所述试剂管管盖夹指的正下方,所述第一配料旋转机构包括配料旋转电机,所述配料旋转电机带动试剂管管盖夹指以及试剂管的管盖旋转,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拧盖背板背面的试剂管导向块,所述试剂管导向块上设置有高度调节滑块,所述高度调节滑块由第一驱动机构带动并可沿所述试剂管导向块移动,所述高度调节滑块与所述第三电动夹爪相连接。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油缸、气缸、丝杆传动机构、同步轮传动机构、链条传动机构或者复合传动机构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试剂管导向块上安装有第七限位传感器、第四原点传感器和第八限位传感器,所述第七限位传感器、第八限位传感器分别固定在所述试剂管导向块一侧面的两端,所述第四原点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七限位传感器和所述第八限位传感器之间。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部制有翻转孔,所述翻转孔内设有夹指轴,所述夹指轴的一端连接有第四电动夹爪,另一端与翻转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所述第四电动夹爪上安装有翻转夹指,所述翻转夹指上制有小夹指缺口和大夹指缺口,所述翻转电机带动所述翻转夹指翻转。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静置机构包括静置夹具和若干个静置传感器,所述静置夹具上制有若干个试剂管静置槽与若干个采血管静置槽,每个所述试剂管静置槽和所述采血管静置槽均对应设置一个所述静置传感器。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拔盖扫码机构包括拔盖背板,所述拔盖背板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二配料旋转机构、扫码器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拔盖背板上还连接有移液装置,所述第二配料旋转机构底部连接有用于夹取采血管管盖的第五电动夹爪,所述第五电动夹爪上安装有采血管管盖夹指,所述采血管管盖夹指上制有定位腔。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拔盖背板的下部固定有采血管导向块,所述采血管导向块上设置有拔盖滑块,所述拔盖滑块由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带动并可沿所述采血管导向块移动,,所述拔盖滑块上安装有用于夹取采血管管身的第六电动夹爪,所述第六电动夹爪上安装有定位夹爪,所述定位夹爪上制有采血管身夹取槽,所述定位夹爪位于所述采血管管盖夹指的正下方,所述采血管管盖夹指夹取采血管的管盖,所述定位夹爪夹取采血管的管身,所述第二配料旋转机构带动采血管管盖夹指以及采血管的管盖旋转,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带动定位夹爪以及采血管管身上下移动。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油缸、气缸、丝杆传动机构、同步轮传动机构、链条传动机构或者复合传动机构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采血管导向块上安装有第九限位传感器、第五原点传感器和第十限位传感器,所述第九限位传感器、第十限位传感器分别固定在所述采血管导向块一侧面的两端,所述第五原点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九限位传感器和所述第十限位传感器之间。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吸头定位机构包括吸头导向块,所述吸头导向块上设置有吸头滑块,所述吸头滑块由第三驱动机构带动并可沿所述吸头导向块移动,所述吸头滑块上固定有吸头定位板,所述吸头定位板包括吸头定位杆,所述吸头定位杆的端部伸出所述吸头滑块并制有与吸头配合的吸头定位孔。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为油缸、气缸、丝杆传动机构、同步轮传动机构、链条传动机构或者复合传动机构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吸头导向块上安装有第十一限位传感器、第六原点传感器和第十二限位传感器,所述第十一限位传感器、第十二限位传感器分别固定在所述吸头导向块一侧面的两端,所述第六原点传感器位于所述第十一限位传感器和所述第十二限位传感器之间。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待测标本转运机构包括标本导向块,所述标本导向块上设置有标本定位滑块,所述标本定位滑块由第四驱动机构带动并可沿所述标本导向块移动,所述标本定位滑块上设置有标本定位柱,所述标本定位柱的顶部制有测杯定位槽。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四驱动机构为油缸、气缸、丝杆传动机构、同步轮传动机构、链条传动机构或者复合传动机构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标本导向块上安装有第十三限位传感器、第七原点传感器和第十四限位传感器,所述第十三限位传感器、第十四限位传感器分别固定在所述标本导向块一侧面的两端,所述第七原点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五限位传感器和所述第六限位传感器之间。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试剂瓶定位机构包括试剂瓶定位夹具,所述试剂瓶定位夹具包括固定座、位于所述固定座上方的连接柱、以及位于所述连接柱上方的夹具座,所述夹具座包括夹具槽,所述试剂瓶位于所述夹具槽内,所述夹具槽上设有倾斜座块,所述倾斜座块包括座块底,所述座块底的上表面制成斜面,所述座块底位于所述夹具槽的槽底。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试剂供料机构包括供料导向块,所述供料导向块上设置有供料滑块,所述供料滑块由第五驱动机构带动并可沿所述供料导向块移动,所述供料滑块上设置有试剂供料夹具,所述试剂供料夹具的顶部制有用于放置试剂瓶的试剂槽。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五驱动机构为油缸、气缸、丝杆传动机构、同步轮传动机构、链条传动机构或者复合传动机构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供料导向块上安装有第十五限位传感器、第八原点传感器和第十六限位传感器,所述第十五限位传感器、第十六限位传感器分别固定在所述供料导向块一侧面的两端,所述第八原点传感器位于所述第十五限位传感器和所述第十六限位传感器之间。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移料装置包括移料底板,所述移料底板从下往上依此设置有横向移料机构、纵向移料机构、上下移料机构以及移料旋转机构,所述移料旋转机构上安装有第七电动夹爪,所述第七电动夹爪两侧的夹爪活塞杆上均安装有测杯夹指,两所述测杯夹指头部相对的一侧分别制有测杯夹取槽,所述测杯夹取槽下侧的槽壁上制有下夹取缺口,所述下夹取缺口负责夹取测杯,所述横向移料机构、纵向移料机构、上下移料机构以及移料旋转机构互相配合带动所述测杯移动至设定位置。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横向移料机构包括固定在移料底板上的横向移料导向块,所述横向移料导向块上设置有横向移料滑块,所述横向移料滑块由第二横向驱动机构带动并可沿所述横向移料导向块移动。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横向驱动机构为油缸、气缸、丝杆传动机构、同步轮传动机构、链条传动机构或者复合传动机构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横向移料导向块上安装有第十七限位传感器、第九原点传感器和第十八限位传感器,所述第十七限位传感器、第十八限位传感器分别固定在所述横向移料导向块一侧面的两端,所述第九原点传感器位于所述第十七限位传感器和所述第十八限位传感器之间。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纵向移料机构包括通过移料固定板固定在所述横向移料滑块上的纵向移料导向块,所述纵向移料导向块上设置有纵向移料滑块,所述纵向移料滑块由第二纵向驱动机构带动并可沿所述纵向移料导向块移动。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纵向驱动机构为油缸、气缸、丝杆传动机构、同步轮传动机构、链条传动机构或者复合传动机构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纵向移料导向块上安装有第十九限位传感器、第十原点传感器和第二十限位传感器,所述第十九限位传感器、第二十限位传感器分别固定在所述纵向移料导向块一侧面的两端,所述第十原点传感器位于所述第十九限位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十限位传感器之间。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上下移料机构包括通过移料连接板固定在所述纵向移料滑块上的上下移料导向块,所述上下移料导向块上还设置有上下移料滑块,所述上下移料滑块由第二上下驱动机构带动并可沿所述上下移料导向块移动。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上下驱动机构为油缸、气缸、丝杆传动机构、同步轮传动机构、链条传动机构或者复合传动机构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上下移料导向块上安装有第二十一限位传感器、第十一原点传感器和第二十二限位传感器,所述第二十一限位传感器、第二十二限位传感器分别固定在所述上下移料导向块一侧面的两端,所述第十一原点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十一限位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十二限位传感器之间。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移料旋转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上下移料滑块顶部的移料旋转传动块,所述移料旋转传动块上安装有移料旋转电机,所述移料旋转传动块内水平设置有互相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移料旋转电机的转轴固定,所述第二齿轮上固定有移料旋转感应杆,所述移料旋转感应杆的顶部穿过所述移料旋转传动块并固定有旋转杆,所述第七电动夹爪安装在所述旋转杆的顶部,所述移料旋转电机带动所述第七电动夹爪旋转。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检验装置包括血栓弹力图仪,所述血栓弹力图仪上设置有测试头和检验座,所述检验座的两侧均穿有检验连接杆,所述检验连接杆的顶部安装在所述血栓弹力图仪上,所述检验座可沿其两侧的检验连接杆上下移动,所述检验座上制有测杯检验槽,所述检验座的底部制有按钮,所述按钮的下方设置有拨块机构。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拨块机构包括拨块底板,所述拨块底板的中部制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两侧的槽口向内形成拨块挡边,所述滑动槽内设有拨块,所述拨块可以在所述滑动槽内移动,所述拨块上制有拨块槽。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拨块包括顶部的拨块杆、底部的拨块座以及位于所述拨块杆和拨块座之间的梯形块,所述拨块座的边缘与梯形块之间形成拨块台阶,所述拨块座位于所述滑动槽内,所述拨块挡边位于所述拨块台阶上,所述拨块槽位于所述拨块杆的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血液检验的步骤基本自动化,包括标本运送、标本接收及处理、上机检验并保存标本,大大提高了检验的准确率和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前机架以及前机架上各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前机架的立体机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上料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上料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第一采血管回收输送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上料装置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取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A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夹爪电缸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中夹爪活塞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取料装置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中配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中拧盖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中拧盖机构去掉旋转安全罩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中配料旋转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中翻转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中静置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中拔盖扫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中拔盖扫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20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22是本发明中吸头脱离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中采血管管盖夹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中吸头定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中待测标本转运机构和测杯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中杯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中杯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发明中试剂瓶定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发明中试剂瓶定位夹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0是本发明中倾斜座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1是本发明中试剂供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2是本发明中后机架以及后机架上各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3是本发明中移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4是本发明中纵向、上下移料机构及移料旋转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5是本发明中检验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6是本发明中拨块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7是本发明中脚杯组件和脚轮组件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8是本发明中脚杯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9是本发明中脚轮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0是本发明中同步轮传动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1是本发明中复合传动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41所示,血液测试机,包括前机架6上从前往后依次设置的上料装置1、取料装置2、配料装置3以及后机架8上的移料装置4和检验装置5。血样采集后,采血管以及其他物料被放入上料装置1内,上料装置1上料后,取料装置2夹取上料装置1上的采血管及其他物料移至配料装置3内的设定位置,采血管内的血液经配料装置3取样并添加测试需要的试剂后形成待测标本,移料装置4将待测标本移至检验装置5内进行血液测试。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3所示,前机架6包括前机架框61以及位于前机架框61内部的放置柜62,放置柜62的前端设置有开合门,前机架框61的两侧设有第一推拉门611,放置柜62固定在前机架框61的中部,放置柜62的顶面低于前机架框61的顶面,放置柜62与前机架框61的前部之间形成前安装孔63,前安装孔63的下方设置有L型挡板65,放置柜62与前机架框61的尾部之间形成后安装孔64。前机架框61的尾部还制有配合缺口612,上料装置1设置在前安装孔63以及放置柜62的顶面上,L型挡板65对上料装置1起到一定的保护和防掉落的作用,取料装置2与配料装置3设置在后安装孔64内,移料装置4的一部分穿过配合缺口612并与配料装置3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3所示,前机架框6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脚杯组件66和脚轮组件67,脚杯组件66负责定位,脚轮组件67负责移动。前机架框61的底部还固定有脚杯安装板68,脚杯安装板68上制有通孔。如图37、38所示,脚杯组件66包括外壁设置有螺纹的脚杯杆661,脚杯杆661的底部安装有脚杯盘662,脚杯杆661的顶部穿过通孔并可在前机架框61内上下移动。脚杯杆661上固定有调节螺母664,脚杯杆661上还设有定位螺母663,定位螺母663位于调节螺母664的上方,定位时定位螺母663紧贴脚杯安装板68的底部。脚杯盘662上制有脚杯孔6621,脚杯孔6621内设有固定螺丝,固定螺丝将脚杯盘662固定在地面或者操作台的台面上,防止前机架6移动。如图37、39所示,脚轮组件67包括脚轮固定件,本实施例中脚轮固定件固定在脚杯安装板68的底部,脚轮固定件还可以直接固定在前机架框61的底部。脚轮固定件的两侧均向下形成脚轮侧板671。两脚轮侧板671之间设置有滚轮672,脚轮侧板671包括平面部6711和弧面部6712,平面部6711上制有销轴孔,销轴孔内设置有销轴69,销轴69穿过滚轮672并固定在两脚轮侧板671上。销轴69的两端露出销轴孔并与安装螺母610螺纹连接,弧面部6712为滚轮672的滚动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又能防止滚轮672滚动时受到干扰。前机架6固定不动时,用扳手转动定位螺母663将其拧至与脚杯安装板68的底面紧贴,防止脚杯安装板68因前机架6重力下压而下移,保持前机架6整体高度一致,固定螺丝穿过脚杯孔6621并固定在地面或操作台的台面上,防止机架移动;当需要移动前机架6机架时,先将固定螺丝从脚杯孔6621内拧出,再用扳手转动定位螺母663使其离开脚杯安装板68的底面,再用扳手转动调节螺母664,调节螺母664带动脚杯杆661旋转,该过程中脚杯安装板68、前机架框61均在下移,直到滚轮672接触到地面或操作台的台面,停止转动扳手,接着再用扳手将定位螺母663拧至与脚杯安装板68的底面紧贴,推动前机架6即可实现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4所示,上料装置1包括十二条输送线,分别为第一采血管上料输送线(对应图4中的第一采血管进),第一采血管回收输送线(对应图4中的第一采血管出),第二采血管上料输送线(对应图4中的第二采血管进),第二采血管回收输送线(对应图4中的第二采血管出),测杯上料输送线(对应图4中的测杯),第一试剂管上料输送线(对应图4中的第一试剂管),第二试剂管上料输送线(对应图4中的第二试剂管),玻璃瓶P1上料输送线(对应图4中的P1),玻璃瓶P2上料输送线(对应图4中的P2/P3),玻璃瓶P3上料输送线(对应图4中的P2/P3),小吸头上料输送线(对应图4中的小吸头),大吸头上料输送线(对应图4中的大吸头),其中玻璃瓶P2上料输送线和玻璃瓶P3上料输送线可以混用,玻璃瓶P1、P2、P3用于盛放血液测试所需的各种试剂。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4、5所示,上料装置1还包括上料安装面板19,上料安装面板19包括上料顶板191以及位于上料顶板191周围的上料保护板192,上料顶板191上制有十二条长条形的上料口1911,上料顶板191的前部还刻有与各输送线对应的标注字样,上料安装面板19的前端设有启动按钮1921。上料保护板192两侧的底部均固定有上料固定板193;如图5所示,两上料固定板193的底部均固定有侧板194,两侧板194之间固定有电机固定板195,上料装置1通过上料固定板193固定在前机架框61上。侧板194上设置有加强筋,侧板194的底部还固定有辅助块196。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6所示,十二条输送线均包括上料传送带11、上料主动轴12和上料从动轴13,上料传送带11套设在上料主动轴12和上料从动轴13上,两根上料安装轴分别穿过十二个上料主动轴12和十二个上料从动轴13,上料安装轴的两端固定在上料保护板192上,十二条上料传送带11上固定有定位夹具16。上料口1911的正下方还设置有上料限位板14,上料传送带11转动到上料主动轴12和上料从动轴13上方的部分位于上料限位板14上。上料主动轴12上设有传动凸块121,传动凸块121上套设有传动带17,传动带17由上料电机18驱动。上料电机18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上料电机18固定在电机固定板195的两侧,辅助块196对电机固定板195起到辅助保护的作用,如果出现电机固定板195从侧板194上脱落的意外情况,辅助块196此时可以接住电机固定板195防止上料装置1大规模损坏。上料电机18通过传动带17带动上料主动轴12旋转,上料主动轴12与上料从动轴13配合带动上料传送带11以及定位夹具16移动,定位夹具16移动过程中总有一部分是处于竖直向上的状态,只有处于竖直向上状态的定位夹具16才可以放置相应的物料,物料向上穿过上料口1911使得容易被取料装置2夹取。第一采血管上料输送线、第二采血管上料输送线、测杯上料输送线、第一试剂管上料输送线、第二试剂管上料输送线、玻璃瓶P1上料输送线、玻璃瓶P2上料输送线、玻璃瓶P3上料输送线、小吸头上料输送线、大吸头上料输送线这十条上料输送线上处于竖直向上状态的定位夹具16靠近取料装置2的一端为输入出料端,另一端为输入放料端;第一采血管回收输送线、第二采血管回收输送线这两条回收输送线上处于竖直向上状态的定位夹具16靠近取料装置2的一端为回收放料端,另一端为回收出料端。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4、5所示,第一采血管上料输送线、第二采血管上料输送线、测杯上料输送线、第一试剂管上料输送线、第二试剂管上料输送线、玻璃瓶P1上料输送线、玻璃瓶P2上料输送线、玻璃瓶P3上料输送线、小吸头上料输送线、大吸头上料输送线这十条上料输送线还包括第一出料传感器15,第一出料传感器15与输入出料端的定位夹具16位置对应,第一出料传感器15为光纤传感器。第一出料传感器15固定在上料口1911的侧边,十个第一出料传感器15的感应端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出料传感器15的感应端位于输入出料端的定位夹具16的上方,即当该定位夹具16上放置有相应物料时,第一出料传感器15可以立刻接收感应,并传送取料动作指令给取料装置2。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采血管回收输送线、第二采血管回收输送线分别位于上料装置1的两侧,第一采血管回收输送线、第二采血管回收输送线上的定位夹具16还制有感应孔161,第一采血管回收输送线、第二采血管回收输送线还包括放料传感器110和第二出料传感器111,放料传感器110与回收放料端的定位夹具16位置对应,第二出料传感器111与回收出料端的定位夹具16位置对应。如图4所示,放料传感器110固定在上料口1911的侧边并与第一出料传感器15位于同一直线上。如图7所示,第二出料传感器111固定在上料保护板192的内侧面,第二出料传感器111感应端位于回收出料端的定位夹具16上的感应孔161内,第二出料传感器111通过感应孔161感应该定位夹具16内是否放置有物料,一旦感应到物料第二出料传感器111就会传送暂停回收信号给回收输送线的上料电机18。

按动启动按钮1921,十二条输送线的上料电机18开始运作。十条上料输送线上的上料电机18通过传动带17带动上料主动轴12旋转,上料主动轴12与上料从动轴13配合带动上料传送带11以及定位夹具16往取料装置2的方向移动,人工往处于竖直向上状态的定位夹具16上放置物料,当放置有物料的定位夹具16被传送至输入出料端时,第一出料传感器15感应到物料后传送取料动作指令,取料装置2收到该指令后夹取物料,完成上料。

血液取样完毕后,采血管需要回收,当放料传感器110感应到回收放料端的定位夹具16上没有放置物料时传送放料动作指令,取料装置2收到该指令后夹取采血管放置于第一采血管回收输送线与第二采血管回收输送线上的定位夹具16上,两条回收输送线上的上料电机18通过传动带17带动上料主动轴12旋转,上料主动轴12与上料从动轴13配合带动上料传送带11以及定位夹具16往远离取料装置2的方向移动,完成采血管回收。当第二出料传感器111通过感应孔161感应到回收放料端的定位夹具16内的物料时传送暂停回收信号,回收输送线上的上料电机18收到该指令后暂停运行,等待回收放料端的物料被人工取走。

上述技术方案中:取料装置2负责在上料装置1和配料装置3之间转运物料。如图2、8所示,取料装置2包括取料顶板26,取料顶板26的底部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横向取料机构21、纵向取料机构22、上下取料机构23以及取料旋转机构24。取料顶板26底部的两侧固定有立柱25,立柱25固定在前支架6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8、12所示,横向取料机构21包括固定在取料顶板26下方的横向取料导向块211,横向取料导向块211的底部设置有横向取料滑块212,横向取料滑块212由第一横向驱动机构带动并可沿横向取料导向块211移动。第一横向驱动机构为第一复合传动机构,第一复合传动机构包括第三丝杆和横向取料电机213,丝杆的功能是将旋转运动转化成直线运动。横向取料导向块211内制有第五空腔,第三丝杆位于第五空腔内,第三丝杆包括第三螺杆以及与第三螺杆螺纹配合的第三螺母。横向取料导向块211上安装有横向取料传动块214,横向取料电机213安装在横向取料传动块214上或者血液测试机的机架上。本实施例中,横向取料电机213安装在横向取料传动块214上,减少了横向取料电机213工作时受到血液测试机其他零部件的震动影响;同时使得横向取料电机213与横向取料机构21的其它部件组合形成独立的模块,方便安装和拆卸。通过横向取料传动块214使得横向取料电机213平行于横向取料导向块211设置,可以减少横向尺寸,有效利用垂直高度空余的空间,进而可以减少整机的占用空间。横向取料传动块214内设置有第五传动轴和第六传动轴,第五传动轴与横向取料电机213内的转轴固定,第六传动轴与横向取料导向块211内的第三螺杆固定,第五传动轴和第六传动轴上均设置有第三同步轮,两第三同步轮之间套设有第三皮带。横向取料滑块212上固定有第五感应杆,横向取料导向块211上制有第五滑动孔,第五滑动孔与第五空腔连通,第五感应杆穿过第五滑动孔并与第三螺母相连接。横向取料导向块211上安装有用于感应第五感应杆的第一限位传感器、第一原点传感器和第二限位传感器,第一限位传感器、第二限位传感器分别固定在横向取料导向块211一侧面的两端,第一原点传感器位于第一限位传感器和第二限位传感器之间。启动横向取料电机213,横向取料电机213的转轴通过第五传动轴、第三皮带和第六传动轴带动第三螺杆旋转,第三螺杆带动第三螺母沿第三螺杆轴向移动,第三螺母带动横向取料滑块212以及第五感应杆沿着横向取料导向块211移动。横向取料电机213先带动第五感应杆移至与第一原点传感器配合,当第一原点传感器感应到第五感应杆时,横向取料电机213复位至原点。接着横向取料电机213继续带动横向取料滑块212以及第五感应杆移动;上述过程中,当第一限位传感器感应到第五感应杆时,横向取料电机213停止运动;当第二限位传感器感应到第五感应杆时,横向取料电机213停止运动,因此第一限位传感器与第二限位传感器对横向取料滑块212的移动起到限位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8、12所示,纵向取料机构22包括通过纵向取料连接板225固定在横向取料滑块212底部的纵向取料导向块221,纵向取料导向块221的底部设置有纵向取料滑块223,纵向取料滑块223由第一纵向驱动机构带动并可沿纵向取料导向块221移动。第一纵向驱动机构为第二复合传动机构,第二复合传动机构包括第四丝杆和纵向取料电机222,纵向取料导向块221内制有第六空腔,第四丝杆位于第六空腔内,第四丝杆包括第四螺杆以及与第四螺杆螺纹配合的第四螺母。纵向取料导向块221上安装有纵向取料传动块224,纵向取料电机222安装在纵向取料传动块224上或者血液测试机的机架上。本实施例中,纵向取料电机222安装在纵向取料传动块224上,减少了纵向取料电机222工作时受到血液测试机其他零部件的震动影响;同时使得纵向取料电机222与纵向取料机构22的其它部件组合形成独立的模块,方便安装和拆卸。通过纵向取料传动块224使得纵向取料电机222平行于纵向取料导向块221设置,可以减少横向尺寸,有效利用垂直高度空余的空间,进而可以减少整机的占用空间。纵向取料传动块224内设置有第七传动轴和第八传动轴,第七传动轴与纵向取料电机222内的转轴固定,第八传动轴与纵向取料导向块221内的第四螺杆固定,第七传动轴和第八传动轴上均设置有第四同步轮,两第四同步轮之间套设有第四皮带。纵向取料滑块223上固定有第六感应杆,纵向取料导向块221上制有第六滑动孔,第六滑动孔与第六空腔连通,第六感应杆穿过第六滑动孔并与第四螺母相连接。纵向取料导向块221上安装有用于感应第六感应杆的第三限位传感器、第二原点传感器和第四限位传感器,第三限位传感器、第四限位传感器分别固定在纵向取料导向块221一侧面的两端,第二原点传感器位于第三限位传感器和第四限位传感器之间。启动纵向取料电机222,纵向取料电机222的转轴通过第七传动轴、第四皮带和第八传动轴带动第四螺杆旋转,第四螺杆带动第四螺母沿第四螺杆轴向移动,第四螺母带动纵向取料滑块223以及第六感应杆沿着纵向取料导向块221移动。纵向取料电机222先带动第六感应杆移至与第二原点传感器配合,当第二原点传感器感应到第六感应杆时,纵向取料电机222复位至原点。接着纵向取料电机222继续带动纵向取料滑块223以及第六感应杆移动;上述过程中,当第三限位传感器感应到第六感应杆时,纵向取料电机222停止运动;当第四限位传感器感应到第六感应杆时,纵向取料电机222停止运动,因此第三限位传感器与第四限位传感器对纵向取料滑块223的移动起到限位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8、12所示,上下取料机构23包括通过T字型的上下取料连接板28固定在纵向取料滑块223底部的上下取料导向块231,上下取料导向块231的侧边设置有L型的上下取料滑块233,上下取料滑块233由第一上下驱动机构带动并可沿上下取料导向块231移动。第一上下驱动机构为第三复合传动机构,第三复合传动机构包括第五丝杆和上下取料电机232,上下取料导向块231内制有第七空腔,第五丝杆位于第七空腔内,第五丝杆包括第五螺杆以及与第五螺杆螺纹配合的第五螺母。上下取料导向块231上安装有上下取料传动块237,上下取料电机232安装在上下取料传动块237上或者血液测试机的机架上。本实施例中,上下取料电机232安装在上下取料传动块237上,减少了上下取料电机232工作时受到血液测试机其他零部件的震动影响;同时使得上下取料电机232与上下取料机构23的其它部件组合形成独立的模块,方便安装和拆卸。通过上下取料传动块237使得上下取料电机232平行于上下取料导向块231设置,可以减少纵向尺寸,有效利用水平方向空余的空间,进而可以减少整机的占用空间。上下取料传动块237内设置有第九传动轴和第十传动轴,第九传动轴与上下取料电机232内的转轴固定,第十传动轴与上下取料导向块231内的第五螺杆固定,第九传动轴和第十传动轴上均设置有第五同步轮,两第五同步轮之间套设有第五皮带。L型上下取料滑块233的横向部位上固定有第七感应杆,上下取料导向块231上制有第七滑动孔,第七滑动孔与第七空腔连通,第七感应杆穿过第七滑动孔并与第五螺母相连接。上下取料导向块231上安装有用于感应第七感应杆的第五限位传感器234、第三原点传感器235和第六限位传感器236,第五限位传感器234、第六限位传感器236分别固定在上下取料导向块231一侧面的两端,第三原点传感器235位于第五限位传感器234和第六限位传感器236之间。启动上下取料电机232,上下取料电机232的转轴通过第九传动轴、第五皮带和第十传动轴带动第五螺杆旋转,第五螺杆带动第五螺母沿第五螺杆轴向移动,第五螺母带动上下取料滑块233以及第七感应杆沿着上下取料导向块231移动。上下取料电机232先带动第七感应杆移至与第三原点传感器235配合,当第三原点传感器235感应到第七感应杆时,上下取料电机232复位至原点。接着上下取料电机232继续带动上下取料滑块233以及第七感应杆移动;上述过程中,当第五限位传感器234感应到第七感应杆时,上下取料电机232停止运动;当第六限位传感器236感应到第七感应杆时,上下取料电机232停止运动,因此第五限位传感器234与第六限位传感器236对上下取料滑块233的移动起到限位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8、12所示,取料旋转机构24包括通过旋转连接板243固定在上下取料滑块233底部的取料旋转传动块247,取料旋转传动块247上安装有取料旋转电机241,取料旋转传动块247内水平设置有互相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取料旋转电机241的转轴固定,第二齿轮上固定有取料旋转感应杆。取料旋转感应杆的底部穿过取料旋转传动块247并固定有取料固定板242,取料固定板242的底部固定有负责取料的第一电动夹爪10。取料旋转电机241带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旋转,第二齿轮通过取料旋转感应杆带动第一电动夹爪10旋转。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电动夹爪10上设置有第一模拟量传感器,当第一电动夹爪10夹取物料时,第一模拟量传感器可以通过第一电动夹爪10夹取的程度得知该物料的大小,从而得知被夹取的是哪种物料,当第一模拟量传感器判断出第一电动夹爪10夹取的物料不同于程序设置中第一电动夹爪10需要去夹取的物料时,说明人工在上料装置1上放置了错误的物料,程序自动报警,通知人工来处理。本发明中的模拟量传感器为现有技术。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2所示,取料旋转电机241的背面固定有取料原点传感器245,取料固定板242上相应固定有取料原点感应片246。取料旋转电机241带动取料固定板242以及取料原点感应片246旋转的过程中,当取料原点传感器245感应到取料原点感应片246时,取料旋转电机241停止运动,寻找原点成功,取料原点感应片246与取料原点传感器245配合使用以确保每次旋转后取料旋转电机241都能回到原点处。第一电动夹爪10两侧的夹爪活塞杆上均安装有取料夹指244,如图9所示,两取料夹指244头部相对的一侧均制有取料夹指槽2441,取料夹指槽2441上下两侧的槽壁上均制有弧形的取料夹取缺口2442。当需要夹取采血管或者试剂管时,试剂管以及采血管被取料夹取缺口2442夹取;当需要夹取测杯时,下方的取料夹取缺口2442负责夹取测杯的外壁,测杯的头部位于取料夹指槽2441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取料顶板26上还设置有取料拖链盒27,取料顶板26上固定有第一拖链固定板271,纵向取料连接板225的背面固定有第二拖链固定板272,取料拖链盒2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拖链固定板271和第二拖链固定板272相连接。图8与图12上为了使取料拖链盒27不遮挡其他部件,并未将取料拖链盒27与第二拖链固定板272相连接。取料装置2内的电线均位于取料拖链盒27内,取料拖链盒27用于保护和束缚电线以方便其运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3所示,配料装置3包括拧盖机构31、翻转机构32、静置机构33、拔盖扫码机构34、吸头定位机构35、待测标本转运机构36、试剂瓶定位机构37、试剂供料机构38,配料装置3通过底部的配料板301固定在后安装孔64上。如图1所示,配料板301上还固定有配料安全罩306,配料安全罩306的正面制有使上料装置1上的物料通过的的物料孔,配料安全罩306的背面制有与移料装置4配合的移料孔3061,配料安全罩306的一侧面上设置有控制按钮3062以及放料门3063。配料板301上还制有前废料孔,前废料孔上安装有前废料漏斗302,前废料漏斗302的下方连接有前废料通道303,前废料通道303的下方设有前废料滑梯304,前废料滑梯304通过前连接件305固定在配料板301的下方。取料装置2夹取废料放入前废料漏斗302内,废料经过前废料通道303和前废料滑梯304进入到垃圾桶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拧盖机构31负责试剂管的开合盖,试剂管的管盖与管身为螺纹配合。如图14所示,拧盖机构31包括拧盖背板3101,拧盖背板3101背面的两侧固定有拧盖侧板3102,拧盖侧板3102的底部固定在配料板301上,配料板301上制有拧盖移动孔,拧盖背板3101的底部穿过拧盖移动孔,拧盖背板3101的顶部设有配料旋转机构39。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5、16所示,配料旋转机构39包括配料旋转电机391、前同步轴392、后同步轴393、电机顶板394,电机顶板394的一端制有安装孔3941,安装孔3941的两侧制有安装台阶3942,安装台阶3942上制有若干螺栓孔3943,本实施例中每侧安装台阶3942上设有六个螺栓孔3943,安装孔3941内设有电机连接板395,配料旋转电机391固定在电机连接板395的底部,配料旋转电机391的转轴穿过电机连接板395并连接后同步轴393。电机连接板395的两侧制有安装部3951,安装部3951上制有移动条形孔3952,安装部3951位于安装台阶3942上,螺栓穿过移动条形孔3952和螺栓孔3943并与固定螺母配合将电机连接板395安装在电机顶板394上,安装完毕移动条形孔3952内还留有螺栓的移动空间,当电机连接板395需要移动位置时,推动电机连接板395即可,无需将螺栓完全拆卸再移动,螺栓固定在哪个螺栓孔3943内决定了电机连接板395的位置和移动空间。安装孔3941靠近电机顶板394中部的一侧还固定有电机顶块396,电机顶块396防止电机连接板395移动过度。电机顶板394的另一端固定有旋转轴承座397,旋转轴承座397内安装有旋转轴398,旋转轴398与前同步轴392相固定,前同步轴392和后同步轴393之间套设有同步带399,当同步带399需要调节松紧时,移动电机连接板395即可。电机顶板394的中部通过Z字型固定板固定有配料原点传感器3910,旋转轴398的顶部穿过前同步轴392并固定有配料原点感应片3911。配料旋转电机391带动后同步轴393、前同步轴392以及配料原点感应片3911旋转的过程中,当配料原点传感器3910感应到配料原点感应片3911时,配料旋转电机391复位至原点,配料原点感应片3911和配料原点传感器3910配合使用以确保开盖或者合盖后配料旋转电机391都能回到原点处。旋转轴398的顶部还设置有电气滑环3912,旋转轴承座397上通过两根支撑杆支撑有支撑片3913,电气滑环3912位于支撑片3913上。配料旋转机构39上的导线均与电气滑环相连接,旋转时电气滑环固定不动,从而导线的某一段始终不动,避免导线出现缠绕的现象。电机顶板394上还安装有旋转安全罩3914,旋转安全罩3914用于保护电机顶板394上的各部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5所示,旋转轴398的底部穿过电机顶板394并连接有用于夹取试剂管管盖的第二电动夹爪100,第二电动夹爪100两侧的夹爪活塞杆上均安装有试剂管管盖夹指313。每个试剂管管盖夹指313的底部制有半圆柱形的夹取部3131,两夹取部3131相对的一侧均制有弧形的管盖凹槽31311,管盖凹槽31311的顶部还制有管盖感应槽31312。管盖凹槽31311的槽壁上还制有若干条竖直设置的均匀排列的管盖条形槽31313,管盖条形槽31313的槽底为弧形,管盖条形槽31313与试剂管管盖配合,加大摩擦方便拧盖。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4、15所示,拧盖背板3101上还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319,高度调节装置319上连接有用于夹取试剂管管身的第三电动夹爪200,第三电动夹爪200两侧的夹爪活塞杆上均安装有试剂管管身夹指315。试剂管管身夹指315位于试剂管管盖夹指313的正下方,两试剂管管身夹指315头部相对的一侧均制有固定槽3151,固定槽3151内设置有弹性体。当试剂管管身夹指315夹取试剂管管身时,弹性体挤压试剂管管身使得夹取更加牢固,并且由于弹性体具有弹性,不会出现对试剂管管身过度挤压而导致管身破裂的现象。本实施例中该弹性体为优力胶(又称聚氨酯PU弹性体),具有强度好,压缩变形小等优点。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4、15所示,高度调节装置319包括固定在拧盖背板3101正面的导滑滑轨3114,导滑滑轨3114上设有导滑滑块3115,导滑滑块3115上固定有滑动连接板3116,第三电动夹爪200固定在滑动连接板3116上。高度调节装置319还包括固定在拧盖背板3101背面的试剂管导向块3192,试剂管导向块3192的侧边设置有L型的高度调节滑块3193,高度调节滑块3193由第一驱动机构带动并可沿试剂管导向块3192移动。第一驱动机构为第四复合传动机构,第四复合传动机构包括第六丝杆和试剂管移动电机3191,丝杆的功能是将旋转运动转化成直线运动。试剂管导向块3192内制有第八空腔,第六丝杆位于第八空腔内,第六丝杆包括第六螺杆以及与第六螺杆螺纹配合的第六螺母。试剂管导向块3192上安装有试剂管传动块3194,试剂管移动电机3191安装在试剂管传动块3194上或者血液测试机的机架上。本实施例中,试剂管移动电机3191安装在试剂管传动块3194上,减少了试剂管移动电机3191工作时受到血液测试机其他零部件的震动影响;同时使得试剂管移动电机3191与高度调节装置319的其它部件组合形成独立的模块,方便安装和拆卸。通过试剂管传动块3194使得试剂管移动电机3191平行于试剂管导向块3192设置,可以减少纵向尺寸,有效利用水平方向上空余的空间,进而可以减少整机的占用空间。试剂管传动块3194内设置有第十一传动轴和第十二传动轴,第十一传动轴与试剂管移动电机3191内的转轴固定,第十二传动轴与试剂管导向块3192内的第六螺杆固定,第十一传动轴和第十二传动轴上均设置有第六同步轮,两第六同步轮之间套设有第六皮带。高度调节滑块3193上固定有第八感应杆,试剂管导向块3192上制有第八滑动孔,第八滑动孔与第八空腔连通,第八感应杆穿过第八滑动孔并与第六螺母相连接。试剂管导向块3192上安装有用于感应第八感应杆的第七限位传感器、第四原点传感器和第八限位传感器,第七限位传感器、第八限位传感器分别固定在试剂管导向块3192一侧面的两端,第四原点传感器位于第七限位传感器和第八限位传感器之间并且安装在试剂管导向块3192的另一侧面。启动试剂管移动电机3191,试剂管移动电机3191的转轴通过第十一传动轴、第六皮带和第十二传动轴带动第六螺杆旋转,第六螺杆带动第六螺母沿第六螺杆轴向移动,第六螺母带动高度调节滑块3193以及第八感应杆沿着试剂管导向块3192移动。试剂管移动电机3191先带动第八感应杆移至与第四原点传感器配合,当第四原点传感器感应到第八感应杆时,试剂管移动电机3191复位至原点。接着试剂管移动电机3191继续带动高度调节滑块3193以及第八感应杆移动;上述过程中,当第七限位传感器感应到第八感应杆时,试剂管移动电机3191停止运动;当第八限位传感器感应到第八感应杆时,试剂管移动电机3191停止运动,因此第七限位传感器与第八限位传感器对高度调节滑块3193的移动起到限位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呈L型的高度调节滑块3193横向部分的底部安装有固定套3120,固定套3120内设置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套3120内,另一端连接有调节柱3121,调节柱3121可以在固定套3120内上下移动。调节柱3121和压缩弹簧的设置对高度调节的过程起到缓冲的作用,高度调节滑块3193下移时先对压缩弹簧起到压缩的效果,再通过压缩弹簧和调节柱3121传递到第三电动夹爪200上,提高试剂管开合盖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调节柱3121的底部固定U型连接板3117,拧盖背板3101的底部制有两道竖直设置的限位槽31011,U型连接板3117开口穿过限位槽31011并固定在滑动连接板3116的底部,从而实现高度调节装置319带动试剂管管身夹指315内的试剂管管身上下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滑动连接板3116与拧盖背板3101之间还设有两个拉簧3113,滑动连接板3116的背面固定有两个下拉簧杆,拧盖背板3101上固定有两个上拉簧杆,拉簧3113的两端分别与上、下拉簧杆相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拧盖背板3101的正面还固定有试剂管管盖传感器3118与试剂管管身传感器3119,试剂管管盖传感器3118以及试剂管管身传感器3119均为光纤传感器。

试剂管开盖时,取料装置2将试剂管传输至两试剂管管盖夹指313之间,第二电动夹爪100带动试剂管管盖夹指313夹住试剂管的管盖;高度调节装置319带动试剂管管身夹指315上升,第三电动夹爪200带动试剂管管身夹指315夹住试剂管的管身。然后启动配料旋转电机391,后同步轴393通过同步带399带动前同步轴392旋转,从而试剂管管盖夹指313内的试剂管管盖也被带动进行旋转。试剂管开盖的过程中试剂管管盖与管身逐渐分离,但由于试剂管管盖不移动,因此开盖过程对试剂管管身产生向下的作用力,带动试剂管管身下移,该作用力也使得拉簧3113被伸长,拉簧3113同时产生回复形态的对抗力,使得开盖过程中试剂管管身的头部与试剂管管盖始终保持接触而不咬合。配料旋转电机391的运作直到管盖感应槽31312正对于试剂管管盖传感器3118时停止,如果试剂管开盖成功,那么试剂管管盖会被留在试剂管管盖夹指313内,试剂管管盖传感器3118通过管盖感应槽31312感应试剂管管盖夹指313内是否夹取有试剂管管盖,从而检验试剂管开合盖是否成功。配料旋转电机391停止时,试剂管恰好开盖完毕,试剂管管身脱离试剂管管盖。试剂管开盖完毕后,高度调节装置319带动试剂管管身夹指315内的试剂管管身下移,当试剂管管身传感器3119感应到试剂管时,传输夹取指令给取料装置2,试剂管管身等待被取料装置2取走。

试剂管合盖时,取料装置2带动试剂管管身移至两试剂管管身夹指315之间,第三电动夹爪200带动试剂管管身夹指315夹取试剂管管身。高度调节装置319带动试剂管管身上升至管身顶部与试剂管管盖的底部相接触,此时拉簧3113并未回复完毕,拉簧3113的回复力对试剂管管身产生向上的作用力。然后启动配料旋转电机391,后同步轴393通过同步带399带动前同步轴392旋转,从而试剂管管盖夹指313内的试剂管管盖也被带动进行旋转;当试剂管管盖与试剂管管身之间螺纹连接的切入口对准时,试剂管管身旋进试剂管管盖内,同时试剂管管身被拉簧3113的回复力带动上移使其与试剂管管口紧贴,完成试剂管合盖。试剂管合盖完毕后,第三电动夹爪200带动试剂管管身夹指315向两侧运动松开试剂管管身,高度调节装置319带动试剂管管身夹指315下降;当试剂管管身传感器3119感应到试剂管时,传输夹取指令给取料装置2,试剂管等待被取料装置2取走回收。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7所示,翻转机构32通过固定底座328固定在配料板301上,固定底座328上固定有支撑板325,支撑板325和固定底座328之间还固定有翻转加强筋326,支撑板325的上部制有翻转孔,翻转孔内设有夹指轴,夹指轴的一端连接有负责夹取需要翻转的采血管或者试剂管的第四电动夹爪300,第四电动夹爪300两侧的夹爪活塞杆上均安装有翻转夹指322。在本实施例中,夹指轴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轴与翻转电机323上的转轴间接相连;当然,选取较长的夹指轴,夹指轴的另一端也可以与翻转电机323上的转轴直接相连。支撑板325上还固定有翻转轴承座327,翻转轴承座327包括两块轴承座板以及位于两轴承座板之间的空心柱,夹指轴与连接轴位于空心柱内,两块轴承座板分别与翻转电机323和支撑板325固定。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翻转轴承座327,为翻转电机323提供了安装位,使翻转机构整体更具有独立性,方便翻转机构的拆卸和安装,更重要的是减少了翻转电机323工作时受到血液测试机其他零部件的震动影响。当然,翻转电机323也可以安装在血液测试机前机架6的相应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7所示,两翻转夹指322头部相对的一侧均制有弧形的小夹指缺口3221和大夹指缺口3222,翻转夹指322负责夹取采血管和试剂管,通常情况下,由于采血管比试剂管大,因此,本实施例中小夹指缺口3221用于夹取试剂管,大夹指缺口3222用于夹取采血管。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7所示,支撑板325上固定有翻转传感器329,第四电动夹爪300的底部对应固定有翻转感应片3210。翻转电机323带动第四电动夹爪300以及翻转感应片3210旋转的过程中,当翻转传感器329感应到翻转感应片3210时,翻转电机32回到原点,翻转传感器329和翻转感应片3210配合使用以确保每次翻转后翻转电机323都能回到原点处。

需要翻转时,取料装置2移动采血管或试剂管至两翻转夹指322之间,第四电动夹爪300带动翻转夹指322从两侧往中间移动并夹取采血管或者试剂管,接着翻转电机323带动翻转夹指322夹持的采血管或者试剂管进行翻转。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8所示,静置机构33包括静置夹具331和若干个静置传感器332,静置夹具331上制有若干个试剂管静置槽3311与若干个采血管静置槽3312,由于试剂管比采血管要小,所以试剂管静置槽3311槽底高于采血管静置槽3312槽底,每个试剂管静置槽3311和采血管静置槽3312均对应设置一个静置传感器332。试剂管静置槽3311对应的静置传感器332的感应端位于试剂管静置槽3311的上方,采血管静置槽3312对应的静置传感器332的感应端位于采血管静置槽3312的上方。静置夹具331上还制有固定槽3313,固定槽3313的槽底制有固定孔3314,螺丝穿过固定孔3314将静置夹具331固定在配料板301上。本实施例中试剂管静置槽3311共设有三个,均匀分布在静置夹具331的右半部上;采血管静置槽3312共设有三个,均匀分布在静置夹具331的左半部上,固定槽3313也设有三个。静置传感器332用于感应试剂管静置槽3311上是否放置有试剂管,或者感应采血管静置槽3312上是否放置有采血管,只有当静置传感器332没有感应到试剂管或者采血管时,取料装置2才会将试剂管或者采血管放至该静置传感器332对应的试剂管静置槽或者采血管静置槽内。采血管或者试剂管在翻转机构32翻转完毕后,取料装置2将采血管或者试剂管移至静置机构33,采血管和试剂管分别静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3、19、20所示,拔盖扫码机构34负责采血管条形码的扫描以及采血管的开合盖,拔盖扫码机构34包括拔盖背板348以及位于拔盖背板348两侧的拔盖侧板3418,拔盖侧板3418的底部固定在配料板301上。配料板301上制有拔盖移动孔,拔盖背板348的底部穿过拔盖移动孔,拔盖背板348的顶部设置有配料旋转机构39,该配料旋转机构39的旋转轴398底部连接有用于夹取采血管管盖的第五电动夹爪400,第五电动夹爪400两侧的夹爪活塞杆上均安装有采血管管盖夹指343。如图23所示,两采血管管盖夹指343相对的一侧的下部均制有弧形的定位腔3431,定位腔3431的底部制有整体呈弧形的拔盖台阶3432,采血管管盖夹指343夹取采血管管盖时,拔盖台阶3432位于采血管管盖的下方并紧贴采血管管身,定位腔3431内还制有圆孔3433。定位腔3431的顶部还制有弧形的拔盖活动腔3434,拔盖活动腔3434用于容纳采血管管盖顶部。为了更清楚地显示各部件的结构,图13和图19省略了拔盖背板348顶部的配料旋转机构39上的旋转安全罩3914,图20省略了拔盖背板348顶部的配料旋转机构39上的旋转安全罩3914以及其中一侧的拔盖侧板3418。

上述技术方案中:拔盖背板348上固定有扫码器3415,扫码器3415所在高度与被采血管管盖夹指343夹取时的采血管上的条形码所在高度一致,拔盖背板348顶部的配料旋转机构39带动采血管旋转,扫码器3415读取采血管上的条码信息完成扫码。

上述技术方案中:拔盖背板348的一侧通过移液连接板3416还固定有移液装置342,移液装置342包括移液导向块3422以及移液器349,移液导向块3422的侧边固定有移液导轨3423,移液导轨3423上设置有移液滑块3424,移液器349固定在移液滑块3424上。移液滑块3424由第六驱动机构带动并可沿移液导轨3423移动。第六驱动机构为第一丝杆传动机构,第一丝杆传动机构包括第七丝杆和移液电机3421,丝杆的功能是将旋转运动转化成直线运动,第七丝杆包括第七螺杆以及与第七螺杆螺纹配合的第七螺母,第七螺杆与移液电机3421的转轴通过联轴器相连接。移液滑块3424上固定有第九感应杆,第九感应杆与第七螺母相连接。移液导向块3422内制有安装第一丝杆传动机构的第九空腔,其中第七丝杆位于第九空腔内。移液电机3421安装在移液导向块3422或者血液测试机的机架上。本实施例中,移液电机3421安装在移液导向块3422上,减少了移液电机3421工作时受到血液测试机其他零部件的震动影响;同时使得移液电机3421与移液装置342的其它部件组合形成独立的模块,方便安装和拆卸。移液导向块3422上制有第九滑动孔,第九滑动孔与第九空腔连通,第九感应杆穿过第九滑动孔并与第七螺母相连接。第一丝杆传动机构通过移液电机3421驱动,噪声小,第七丝杆与移液电机3421配合实现刚性传动,传动及时迅速。

上述技术方案中:移液器349包括固定在移液滑块3424上的吸头脱离导向块3495,吸头脱离导向块3495的底部固定有吸头固定管3492,吸头固定管3492的底部制有与吸头配合的固定斜面34921,吸头固定管3492上套设有吸头脱离管3493,固定斜面34921露出吸头脱离管3493的底部。吸头脱离导向块3495的底部还设置有传动杆3494。如图21所示,传动杆3494上套设有缓冲弹簧3496,传动杆3494的底部制有上限位块34941和下限位块34942,上、下限位块34941、34942之间形成卡槽。如图21、22所示,吸头脱离管3493的顶部固定有延伸块3497,延伸块3497包括与吸头脱离管3493固定的连接部34971、整体呈C型的卡块部34972以及把手部34973,卡块部34972上还制有弯折槽34974。传动杆3494的底部伸出吸头脱离导向块3495,卡块部34972卡住卡槽,实现传动杆3494与吸头脱离管3493之间的安装。需要拆卸吸头脱离管3493时,手握把手部34973施力使得卡块部34972脱离卡槽,弯折槽34974使得卡块部34972可以被打开一定角度,方便吸头脱离管3493的拆卸。传动杆3494由第七驱动机构带动实现上下移动。第七驱动机构为第二丝杆传动机构,第二丝杆传动机构包括第八丝杆和吸头脱离电机3491,丝杆的功能是将旋转运动转化成直线运动,第八丝杆包括第八螺杆以及与第八螺杆螺纹配合的第八螺母,第八螺杆与吸头脱离电机3491的转轴通过联轴器相连接。本实施例中,传动杆3494上固定有第十感应杆,第十感应杆与第八螺母相连接,当然传动杆3494也可以和第八螺母直接连接。吸头脱离导向块3495内制有安装第二丝杆传动机构的第十空腔,其中第八丝杆位于第十空腔内。吸头脱离电机3491安装在吸头脱离导向块3495或者血液测试机的机架上。本实施例中,吸头脱离电机3491安装在吸头脱离导向块3495上,减少了吸头脱离电机3491工作时受到血液测试机其他零部件的震动影响;同时使得吸头脱离电机3491与移液器349的其它部件组合形成独立的模块,方便安装和拆卸。吸头脱离导向块3495上制有第十滑动孔,第十滑动孔与第十空腔连通,第十感应杆穿过第十滑动孔并与第八螺母相连接。第二丝杆传动机构通过吸头脱离电机3491驱动,噪声小,第八丝杆与吸头脱离电机3491配合实现刚性传动,传动及时迅速。

当需要安装吸头时,取料装置2夹取吸头放置于吸头定位机构35上,吸头定位机构35带动吸头移动至吸头固定管3492的正下方,第六驱动机构带动移液器349往下移动,直到固定斜面34921被压入吸头内,完成吸头的安装。取料装置2移动各物料至吸头正下方进行移液。

移液完毕后,需要将已使用过的吸头自动脱落下来,第七驱动机构带动传动杆3494往下运动,吸头脱离管3493也被带动往下运动,由于吸头脱离管3493的底部与吸头的头部有一定的接触面,从而吸头也被带动下移,固定斜面34921脱离吸头,吸头掉落进入前废料漏斗302。

上述技术方案中:拔盖背板348的下部固定有采血管导向块346,采血管导向块346的侧边设置有L型的拔盖滑块3413,拔盖滑块3413由第二驱动机构带动并可沿采血管导向块346移动。第二驱动机构为第三丝杆传动机构,第三丝杆传动机构包括第九丝杆和采血管移动电机345,丝杆的功能是将旋转运动转化成直线运动,第九丝杆包括第九螺杆以及与第九螺杆螺纹配合的第九螺母,第九螺杆与采血管移动电机345的转轴通过联轴器相连接。拔盖滑块3413上固定有第十一感应杆,第十一感应杆与第九螺母相连接。采血管导向块346内制有安装第三丝杆传动机构的第十一空腔,其中第九丝杆位于第十一空腔内。采血管移动电机345安装在采血管导向块346或者血液测试机的机架上。本实施例中,采血管移动电机345安装在采血管导向块346上,减少了采血管移动电机345工作时受到血液测试机其他零部件的震动影响;同时使得采血管移动电机345与拔盖扫码机构34的其它部件组合形成独立的模块,方便安装和拆卸。采血管导向块346上制有第十一滑动孔,第十一滑动孔与第十一空腔连通,第十一感应杆穿过第十一滑动孔并与第九螺母相连接。第三丝杆传动机构通过采血管移动电机345驱动,噪声小,第九丝杆与采血管移动电机345配合实现刚性传动,传动及时迅速。采血管导向块346上安装有第九限位传感器、第五原点传感器和第十限位传感器,第九限位传感器、第十限位传感器分别固定在采血管导向块346一侧面的两端,第五原点传感器位于第九限位传感器和第十限位传感器之间。第九限位传感器、第五原点传感器和第十限位传感器所在的采血管导向块346上的该侧面并未在图19、20中显示出来,因此第九限位传感器、第五原点传感器和第十限位传感器未出现在图19、20中。第九限位传感器、第五原点传感器和第十限位传感器用来感应第十一感应杆。采血管移动电机345先带动第十一感应杆移至与第五原点传感器配合,当第五原点传感器感应到第十一感应杆时,采血管移动电机345复位至原点。接着采血管移动电机345继续带动拔盖滑块3413以及第十一感应杆移动;上述过程中,当第九限位传感器感应到第十一感应杆时,采血管移动电机345停止运动;当第十限位传感器感应到第十一感应杆时,采血管移动电机345停止运动,因此第九限位传感器与第十限位传感器对拔盖滑块3413的移动起到限位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拔盖滑块3413的纵向部位固定有用于夹取采血管管身的第六电动夹爪500,第六电动夹爪500两侧的夹爪活塞杆上均安装有定位夹指347,定位夹指347位于采血管管盖夹指343的正下方。两定位夹指347头部相对的一侧均制有弧形的采血管身夹取槽3471,采血管身夹取槽3471内设置有弹性体。当定位夹指347夹取采血管管身时,弹性体挤压采血管管身使得夹取更加牢固,并且由于弹性体具有弹性,不会出现对采血管管身过度挤压而导致管身破裂的现象。本实施例中该弹性体为优力胶(又称聚氨酯PU弹性体),具有强度好,压缩变形小等优点。

上述技术方案中:拔盖背板348上还安装有拔盖传感器3414,拔盖传感器3414为光电传感器,拔盖传感器3414与圆孔3433对应。

采血管扫码时,取料装置2夹取采血管先移至拔盖扫码机构34的采血管管盖夹指343之间,第五电动夹爪400带动采血管管盖夹指343夹取采血管;拔盖背板348顶部的配料旋转机构39开始运作,采血管开始旋转,扫码器3415启动并读取采血管上的条码信息;直到扫码完毕,配料旋转电机391停止运动,完成扫码。

采血管拔盖时,取料装置2将采血管移至两个采血管管盖夹指343之间,第五电动夹爪400带动采血管管盖夹指343夹取采血管管盖。第二驱动机构带动采血管导向块346上的拔盖滑块3413上移,拔盖滑块3413带动定位夹指347上移,直至采血管管身夹取槽3471的槽底位于采血管管身的底部,第六电动夹爪500带动定位夹指347夹取采血管管身。接着第二驱动机构带动采血管导向块346上的拔盖滑块3413下移,拔盖滑块3413带动定位夹指347及定位夹指347内部的采血管管身下移,采血管管盖被拔盖台阶3432限位从而脱离采血管管身并保留在采血管管盖夹指343的定位腔3461内,实现采血管开盖。拔盖背板348顶部的配料旋转机构39带动第五电动夹爪400旋转90度,使得拔盖传感器3414正对着圆孔3433,拔盖传感器3414通过圆孔3433感应采血管管盖夹指343内是否保留有采血管管盖,如果拔盖传感器3414感应到采血管管盖说明采血管拔盖成功,可以进行下一个步骤;如果没有说明采血管拔盖没有成功,那么无法进行下一个步骤,系统报警通知人工来处理。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24所示,吸头定位机构35包括固定在配料板301上的吸头导向块352,吸头导向块352上设置有L型的吸头滑块353,吸头滑块353由第三驱动机构带动并可沿吸头导向块352移动。第三驱动机构为第四丝杆传动机构,第四丝杆传动机构包括第十丝杆和吸头电机351,丝杆的功能是将旋转运动转化成直线运动,第十丝杆包括第十螺杆以及与第十螺杆螺纹配合的第十螺母,第十螺杆与吸头电机351的转轴通过联轴器相连接。吸头滑块353上固定有第十二感应杆,第十二感应杆与第十螺母相连接。吸头导向块352内制有安装第四丝杆传动机构的第十二空腔,其中第十丝杆位于第十二空腔内。吸头电机351安装在吸头导向块352或者血液测试机的机架上。本实施例中,吸头电机351安装在吸头导向块352上,减少了吸头电机351工作时受到血液测试机其他零部件的震动影响;同时使得吸头电机351与吸头定位机构35的其它部件组合形成独立的模块,方便安装和拆卸。吸头导向块352上制有第十二滑动孔,第十二滑动孔与第十二空腔连通,第十二感应杆穿过第十二滑动孔并与第十螺母相连接。第四丝杆传动机构通过吸头电机351驱动,噪声小,第十丝杆与吸头电机351配合实现刚性传动,传动及时迅速。吸头导向块352上安装有第十一限位传感器、第六原点传感器和第十二限位传感器,第十一限位传感器、第十二限位传感器分别固定在吸头导向块352一侧面的两端,第六原点传感器位于第十一限位传感器和第十二限位传感器之间。第十一限位传感器、第六原点传感器和第十二限位传感器用来感应第十二感应杆。吸头电机351先带动第十二感应杆移至与第六原点传感器配合,当第六原点传感器感应到第十二感应杆时,吸头电机351复位至原点。接着吸头电机351继续带动吸头滑块353以及第十二感应杆移动;上述过程中,当第十一限位传感器感应到第十二感应杆时,吸头电机351停止运动;当第十二限位传感器感应到第十二感应杆时,吸头电机351停止运动,因此第十一限位传感器与第十二限位传感器对吸头滑块353的移动起到限位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吸头滑块353的纵向部位上固定有吸头定位板354,吸头定位板354包括吸头定位杆3541,吸头定位杆3541的端部伸出吸头滑块353并制有吸头定位孔,取料装置2夹取吸头并放入吸头定位孔内等待与移液装置342配合。当移液器349需要安装吸头时,第三驱动机构带动吸头滑块353、吸头定位板354和吸头移动至移液器349的正下方,等待移液器349下移并与吸头过盈配合,实现吸头与移液器349之间的安装。接着移液器349带动吸头上移,吸头脱离吸头定位孔。第三驱动机构带动吸头滑块353和吸头定位板354往远离移液器349的方向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25所示,待测标本转运机构36包括水平固定在配料板301底部的标本导向块362,标本导向块362的底部设置有标本定位滑块363,标本定位滑块363由第四驱动机构带动并可沿标本导向块362移动。第四驱动机构为第一同步轮机构,第一同步轮传动机构包括标本电机361、第十三传动轴和第十四传动轴,第十三传动轴与标本电机361的转轴相连接并且两者的设置方向相同,第十四传动轴与第十三传动轴平行设置,第十三传动轴和第十四传动轴上均设置有第七同步轮,两第七同步轮之间套设有第七皮带。第七皮带上固定有第三连接块,标本定位滑块363上固定有第十三感应杆,第十三感应杆与第三连接块相连接。标本导向块362的一端安装有标本传动块366,第一同步轮传动机构安装在标本传动块366和标本导向块362内,其中第十三传动轴设置在标本传动块366内,标本电机361安装在标本传动块366或者血液测试机的机架上。本实施例中,标本电机361安装在标本传动块366上,减少了标本电机361工作时受到血液测试机其他零部件的震动影响;同时使得标本电机361与待测标本转运机构36的其它部件组合形成独立的模块,方便安装和拆卸。通过标本传动块366使得标本电机361垂直于标本导向块362设置,可以减少横向尺寸,有效利用垂直高度空余的空间,进而可以减少整机的占用空间。标本导向块362内制有第十三空腔,第十四传动轴位于第十三空腔远离标本传动块366的一端。标本导向块362内还制有第十三滑动孔,第十三滑动孔与第十三空腔连通,第十三感应杆穿过第十三滑动孔并与第三连接块相连接。第一同步轮传动机构通过标本电机361驱动,噪声小,标本电机361与第十三传动轴、第十四传动轴、第七皮带配合实现柔性传动,更安全。标本导向块362上安装有第十三限位传感器、第七原点传感器和第十四限位传感器,第十三限位传感器、第十四限位传感器分别固定在标本导向块362一侧面的两端,第七原点传感器位于第十三限位传感器和第十四限位传感器之间。第十三限位传感器、第七原点传感器和第十四限位传感器用来感应第十三感应杆。标本电机361先带动第十三感应杆移至与第七原点传感器配合,当第七原点传感器感应到第十三感应杆时,标本电机361复位至原点。接着标本电机361继续带动标本定位滑块363以及第十三感应杆移动;上述过程中,当第十三限位传感器感应到第十三感应杆时,标本电机361停止运动;当第十四限位传感器感应到第十三感应杆时,标本电机361停止运动,因此第十三限位传感器与第十四限位传感器对标本定位滑块363的移动起到限位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标本定位滑块363的底部固定有标本定位柱安装板364,标本定位柱安装板364上固定有标本定位柱365,配合板301上制有定位条形孔,标本定位柱365的顶部穿过定位条形孔并制有配合凸块3651,配合凸块3651上制有用于放置测杯7的测杯定位槽。由于检测需要,测杯7需要在配料装置3和检验装置5之间移动数次,但取料装置2和移料装置4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两者不可以直接转运测杯7,因此设置待测标本转运机构36负责测杯7的中转。标本导向块362的两端分别为测试端和加样端,标本定位柱365和测杯7被标本电机361带动在测试端和加样端之间移动。当标本定位柱365移动至加样端时,其上的测杯7由取料装置2夹取;当标本定位柱365移动至测试端时,其上的测杯7由移料装置4夹取,配合凸块3651缩短了移料装置4与测杯7之间的距离,避免移料装置4无法夹取测杯7。

上述技术方案中:测杯7包括杯体71和杯盖72。如图26所示,杯体71为中空结构,杯体71的杯口向外延伸制有一圈挡边711,杯体71内壁开口处制成倾斜的导向坡712。如图27所示,杯盖72包括盖板721以及位于盖板721中心的固定柱722,固定柱722的下部向外凸出,并与上部形成倾斜的杯盖台阶7221,盖板721的中心制有杯盖槽723,杯盖槽723的槽壁上制有配合筋。

上述技术方案中:试剂瓶定位机构37用于放置盛放有血液测试所需的各种试剂的玻璃瓶P1、P2、P3。如图28所示,试剂瓶定位机构37包括定位底座371,定位底座371呈工字型,定位底座371的底部固定在配料板301上,定位底座371上制有卡槽3711,卡槽3711一对槽壁顶部往里凸出形成定位条3712,卡槽3711内设有试剂瓶定位夹具372。如图29所示,试剂瓶定位夹具372包括放置在卡槽3711上的固定座3721、位于固定座3721上方的连接柱3722、以及位于连接柱3722上方的夹具座3723,夹具座3723包括三面夹具座壁37231以及由三面夹具座壁37231围成的夹具槽37232,夹具槽37232上设有倾斜座块373。如图30所示,倾斜座块373包括座块壁3731和座块底3732,座块底3732的上表面制成斜面,座块底3732位于夹具槽37232的槽底,座块壁3731与三面夹具座壁37231配合使得夹具座3723四面封闭,防止玻璃瓶掉落,并且由于玻璃瓶的底部与座块底3732的上表面接触,因此各玻璃瓶均是倾斜放置。取料装置2夹取玻璃瓶移液时夹住连接柱3722,即夹取试剂瓶定位夹具372和试剂同步移液,移液时试剂始终倾斜放置,因为试剂价格较高,通常量比较少,倾斜放置可以充分利用试剂。

上述技术方案中:试剂供料机构38用于放置盛放有血液测试所需的其他试剂的玻璃瓶,如CaCl

上述技术方案中:供料滑块383上固定有供料安装板384,供料安装板384上固定有试剂供料夹具385,试剂供料夹具385的顶部制有试剂槽,试剂槽内放置装有CaCl

上述技术方案中:移料装置4负责在待测标本转运机构36和检验装置5之间传输测杯7。如图32、33所示,移料装置4包括横向移料机构41、纵向移料机构42、上下移料机构43以及移料旋转机构44,移料装置4通过支撑架45放置于后机架8内,支撑架45上固定有移料底板46。

上述技术方案中:横向移料机构41包括固定在移料底板46上的横向移料导向块411,横向移料导向块411上设置有横向移料滑块413,横向移料滑块413由第二横向驱动机构带动并可沿横向移料导向块411移动。第二横向驱动机构为第三同步轮传动机构,第三同步轮传动机构包括横向移料电机412、第十七传动轴和第十八传动轴,第十七传动轴与横向移料电机412的转轴相连接并且两者的设置方向相同,第十八传动轴与第十七传动轴平行设置,第十七传动轴和第十八传动轴上均设置有第九同步轮,两第九同步轮之间套设有第九皮带。第九皮带上固定有第五连接块,横向移料滑块413上固定有第十五感应杆,第十五感应杆与第五连接块相连接。横向移料导向块411的一端安装有横向移料传动块414,第三同步轮传动机构安装在横向移料传动块414和横向移料导向块411内,其中第十七传动轴设置在横向移料传动块414内,横向移料电机412安装在横向移料传动块414或者血液测试机的机架上。本实施例中,横向移料电机412安装在横向移料传动块414上,减少了横向移料电机412工作时受到血液测试机其他零部件的震动影响;同时使得横向移料电机412与横向移料机构41的其它部件组合形成独立的模块,方便安装和拆卸。通过横向移料传动块414使得横向移料电机412垂直于横向移料导向块411设置,可以减少横向尺寸,有效利用垂直高度空余的空间,进而可以减少整机的占用空间。横向移料导向块411内制有第十五空腔,第十八传动轴位于第十五空腔远离横向移料传动块414的一端。横向移料导向块411内还制有第十五滑动孔,第十五滑动孔与第十五空腔连通,第十五感应杆穿过第十五滑动孔并与第五连接块相连接。第三同步轮传动机构通过横向移料电机412驱动,噪声小,横向移料电机412与第十七传动轴、第十八传动轴、第九皮带配合实现柔性传动,更安全。横向移料导向块411上安装有用于感应第十五感应杆的第十七限位传感器、第九原点传感器和第十八限位传感器,第十七限位传感器、第十八限位传感器分别固定在横向移料导向块411一侧面的两端,第九原点传感器位于第十七限位传感器和第十八限位传感器之间。启动横向移料电机412,横向移料电机412的转轴通过第十七传动轴、第十八传动轴之间的配合带动第九皮带移动,从而第九皮带带动横向移料滑块413以及第十五感应杆沿着横向移料导向块411移动。横向移料电机412先带动第十五感应杆移至与第九原点传感器配合,当第九原点传感器感应到第十五感应杆时,横向移料电机412复位至原点。接着横向移料电机412继续带动横向移料滑块413以及第十五感应杆移动;上述过程中,当第十七限位传感器感应到第十五感应杆时,横向移料电机412停止运动;当第十八限位传感器感应到第十五感应杆时,横向移料电机412停止运动,因此第十七限位传感器与第十八限位传感器对横向移料滑块413的移动起到限位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纵向移料机构42包括通过移料固定板48固定在横向移料滑块413上的纵向移料导向块421,纵向移料导向块421上设置有纵向移料滑块423,纵向移料滑块423由第二纵向驱动机构带动并可沿纵向移料导向块421移动。第二纵向驱动机构为第五复合传动机构,第五复合传动机构包括第十一丝杆和纵向移料电机422,纵向移料导向块421内制有第十六空腔,第十一丝杆位于第十六空腔内,第十一丝杆包括第十一螺杆以及与第十一螺杆螺纹配合的第十一螺母。纵向移料导向块421上安装有纵向移料传动块424,纵向移料电机422安装在纵向移料传动块424上或者血液测试机的机架上。本实施例中,纵向移料电机422安装在纵向移料传动块424上,减少了纵向移料电机422工作时受到血液测试机其他零部件的震动影响;同时使得纵向移料电机422与纵向移料机构42的其它部件组合形成独立的模块,方便安装和拆卸。通过纵向移料传动块424使得纵向移料电机422平行于纵向移料导向块421设置,可以减少横向尺寸,有效利用垂直高度空余的空间,进而可以减少整机的占用空间。纵向移料传动块424内设置有第十九传动轴和第二十传动轴,第十九传动轴与纵向移料电机422内的转轴固定,第二十传动轴与纵向移料导向块421内的第十一螺杆固定,第十九传动轴和第二十传动轴上均设置有第十同步轮,两第十同步轮之间套设有第十皮带。纵向移料滑块423上固定有第十六感应杆,纵向移料导向块421上制有第十六滑动孔,第十六滑动孔与第十六空腔连通,第十六感应杆穿过第十六滑动孔并与第十一螺母相连接。纵向移料导向块421上安装有用于感应第十六感应杆的第十九限位传感器、第十原点传感器和第二十限位传感器,第十九限位传感器、第二十限位传感器分别固定在纵向移料导向块421一侧面的两端,第十原点传感器位于第十九限位传感器和第二十限位传感器之间。启动纵向移料电机422,纵向移料电机422的转轴通过第十九传动轴、第十皮带和第二十传动轴带动第十一螺杆旋转,第十一螺杆带动第十一螺母沿第十一螺杆轴向移动,第十一螺母带动纵向移料滑块423以及第十六感应杆沿着纵向移料导向块421移动。纵向移料电机422先带动第十六感应杆移至与第十原点传感器配合,当第十原点传感器感应到第十六感应杆时,纵向移料电机422复位至原点。接着纵向移料电机422继续带动纵向移料滑块423以及第十六感应杆移动;上述过程中,当第十九限位传感器感应到第十六感应杆时,纵向移料电机422停止运动;当第二十限位传感器感应到第十六感应杆时,纵向移料电机422停止运动,因此第十九限位传感器与第二十限位传感器对纵向移料滑块423的移动起到限位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上下移料机构43包括通过T字型的移料连接板49固定在纵向移料滑块423上的上下移料导向块431,上下移料导向块431上还设置有L型的上下移料滑块433,上下移料滑块433由第二上下驱动机构带动并可沿上下移料导向块431移动。第二上下驱动机构位第六复合传动机构,第六复合传动机构包括第十二丝杆和上下移料电机432,上下移料导向块431内制有第十七空腔,第十二丝杆位于第十七空腔内,第十二丝杆包括第十二螺杆以及与第十二螺杆螺纹配合的第十二螺母。上下移料导向块431上安装有上下移料传动块434,上下移料电机432安装在上下移料传动块434上或者血液测试机的机架上。本实施例中,上下移料电机432安装在上下移料传动块434上,减少了上下移料电机432工作时受到血液测试机其他零部件的震动影响;同时使得上下移料电机432与上下移料机构43的其它部件组合形成独立的模块,方便安装和拆卸。通过上下移料传动块434使得上下移料电机432平行于上下移料导向块431设置,可以减少纵向尺寸,有效利用水平方向空余的空间,进而可以减少整机的占用空间。上下移料传动块434内设置有第二十一传动轴和第二十二传动轴,第二十一传动轴与上下移料电机432内的转轴固定,第二十二传动轴与上下移料导向块431内的第十二螺杆固定,第二十一传动轴和第二十二传动轴上均设置有第十一同步轮,两第十一同步轮之间套设有第十一皮带。L型上下移料滑块433的横向部位上固定有第十七感应杆,上下移料导向块431上制有第十七滑动孔,第十七滑动孔与第十七空腔连通,第十七感应杆穿过第十七滑动孔并与第十二螺母相连接。上下移料导向块431上安装有用于感应第十七感应杆的第二十一限位传感器、第十一原点传感器和第二十二限位传感器,第二十一限位传感器、第二十二限位传感器分别固定在上下移料导向块431一侧面的两端,第十一原点传感器位于第二十一限位传感器和第二十二限位传感器之间。启动上下移料电机432,上下移料电机432的转轴通过第二十一传动轴、第十一皮带和第二十二传动轴带动第十二螺杆旋转,第十二螺杆带动第十二螺母沿第十二螺杆轴向移动,第十二螺母带动上下移料滑块433以及第十七感应杆沿着上下移料导向块431移动。上下移料电机432先带动第十七感应杆移至与第十一原点传感器配合,当第十一原点传感器感应到第十七感应杆时,上下移料电机432复位至原点。接着上下移料电机432继续带动上下移料滑块433以及第十七感应杆移动;上述过程中,当第二十一限位传感器感应到第十七感应杆时,上下移料电机432停止运动;当第二十二限位传感器感应到第十七感应杆时,上下移料电机432停止运动,因此第二十一限位传感器与第二十二限位传感器对上下移料滑块433的移动起到限位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移料旋转机构44包括固定在上下移料滑块433顶部的移料旋转传动块448,移料旋转传动块448上安装有移料旋转电机441。移料旋转传动块448内水平设置有互相啮合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第三齿轮与移料旋转电机441的转轴固定,第四齿轮上固定有移料旋转感应杆。移料旋转感应杆的顶部穿过移料旋转传动块448并固定有旋转杆442。移料旋转传动块448的侧边固定有移料原点传感器446,旋转杆442的侧边固定有与移料原点传感器446对应的移料原点感应片447。移料旋转电机441带动旋转杆442以及移料原点感应片447旋转的过程中,当移料原点传感器446感应到移料原点感应片447时,移料旋转电机441复位至原点,移料原点感应片447与移料原点传感器446配合使用以确保每次旋转后移料旋转电机441都能回到原点处。旋转杆442的顶部固定有用于夹取测杯7的第七电动夹爪600,第七电动夹爪600两侧的夹爪活塞杆上均安装有测杯夹指444。两测杯夹指444头部相对的一侧分别制有测杯夹取槽4441,测杯夹取槽4441下侧的槽壁上制有弧形的下夹取缺口4443,下夹取缺口4443用于夹取杯体71的外壁,夹取完毕后,挡边711以及杯盖72均位于测杯夹取槽4441内,防止移动过程中杯盖72脱离杯体71。本实施例中,为了加工方便,测杯夹取槽4441上侧的槽壁上制有弧形的上夹取缺口4442。两测杯夹指444的头部还制有竖直向上的夹指顶块4444。第七电动夹爪600上设置有第二模拟量传感器。当第七电动夹爪600夹取测杯7时,第二模拟量传感器可以通过第七电动夹爪600夹取的程度得知其夹取的具体是测杯7的哪个部位,当第二模拟量传感器判断出第七电动夹爪600夹取的位置不是测杯7的外壁,而是夹住了挡边711或者其他位置,程序自动报警,通知人工来处理,否则在移动过程中测杯7很容易发生掉落,导致测杯7损坏并且测杯7内已处理的血样也无法检测。

上述技术方案中:支撑架45上还设置有移料拖链盒47,移料底板46上固定有第三拖链固定板471,横向移料滑块413的背面固定有第四拖链固定板,移料拖链盒4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三拖链固定板471和第四拖链固定板上,图33上为了使移料拖链盒47不遮挡其他部件,并未将移料拖链盒47与第四拖链固定板相连接。移料装置4内的电线均位于移料拖链盒47内,移料拖链盒47用于保护和束缚电线以方便其运动。支撑架45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个脚杯组件66和脚轮组件67。

作为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复合传动机构的替代方案,第一横向驱动机构、第一纵向驱动机构、第一上下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纵向驱动机构、第二上下驱动机构还可以采用油缸、气缸、丝杆传动机构、同步轮传动机构和链条传动机构中的任意一种。作为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丝杆传动机构的替代方案,第六、第七、第二、第三驱动机构还可以采用油缸、气缸、同步轮传动机构、链条传动机构和复合传动机构中的任意一种。作为上述第一、第二、第三同步轮传动机构的替代方案,第四、第五驱动机构、第二横向驱动机构还可以采用油缸、气缸、丝杆传动机构、链条传动机构和复合传动机构中的任意一种。

由于第一横向驱动机构、第一纵向驱动机构、第一上下驱动机构、第二横向驱动机构、第二纵向驱动机构、第二上下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第四驱动机构、第五驱动机构、第六驱动机构、第七驱动机构内各部件的连接关系相同,在不影响理解技术方案的前提下,为避免说明书出现太多实质上重复的内容,所以在以下描述替代方案的连接关系时,将采用概括性表述,即:横向取料滑块212、纵向取料滑块223、上下取料滑块233、高度调节滑块3193、移液滑块3424、传动杆3494、拔盖滑块3413、吸头滑块353、标本定位滑块363、供料滑块383、横向移料滑块413、纵向移料滑块423、上下移料滑块433统称为滑块;横向取料导向块211、纵向取料导向块221、上下取料导向块231、试剂管导向块3192、移液导向块3422、吸头脱离导向块3495、采血管导向块346、吸头导向块352、标本导向块362、供料导向块382、横向移料导向块411、纵向移料导向块421、上下移料导向块431统称为导向块;横向取料传动块214、纵向取料传动块224、上下取料传动块237、试剂管传动块3194、标本传动块366、供料传动块386、横向移料传动块414、纵向移料传动块424、上下移料传动块434统称为传动块;横向取料电机213、纵向取料电机222、上下取料电机232、试剂管移动电机3191、移液电机3421、吸头脱离电机3491、采血管移动电机345、吸头电机351、标本电机361、供料电机381、横向移料电机412、纵向移料电机422、上下移料电机432统称为电机;第一限位传感器和第二限位传感器、第三限位传感器和第四限位传感器、第五限位传感器234和第六限位传感器236、第七限位传感器和第八限位传感器、第九限位传感器和第十限位传感器、第十一限位传感器和第十二限位传感器、第十三限位传感器和第十四限位传感器、第十五限位传感器和第十六限位传感器、第十七限位传感器与第十八限位传感器、第二十一限位传感器和第二十二限位传感器统称为限位传感器;第一原点传感器、第二原点传感器、第三原点传感器235、第四原点传感器、第五原点传感器、第六原点传感器、第七原点传感器、第八原点传感器、第九原点传感器、第十原点传感器、第十一原点传感器统称为原点传感器。

当由油缸或者气缸替代时,油缸或者气缸安装在导向块上或者血液测试机的机架上,油缸或气缸直接或者间接带动滑块移动,当采用该方案时,可以不需要原点感应器,只需在滑块上安装有与限位传感器配合的感应物。该方案的优点是驱动连接结构简单。

当由丝杆传动机构替代时,丝杆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丝杆和电机,丝杆的功能是将旋转运动转化成直线运动,第一丝杆包括第一螺杆以及与第一螺杆螺纹配合的第一螺母,第一螺杆与电机的转轴通过联轴器相连接。滑块上固定有第一感应杆,第一感应杆与第一螺母相连接。导向块内制有安装丝杆传动机构的第一空腔,其中第一丝杆位于第一空腔内。电机安装在导向块或者血液测试机的机架上。本实施例中,电机安装在导向块上,减少了电机工作时受到血液测试机其他零部件的震动影响;同时使得电机与丝杆传动机构的其它部件组合形成独立的模块,方便安装和拆卸。导向块上制有第一滑动孔,第一滑动孔与第一空腔连通,第一感应杆穿过第一滑动孔并与第一螺母相连接。与上述油缸或者气缸传动相比,丝杆传动机构的优点是通过电机驱动,噪声小,第一丝杆与电机配合实现刚性传动,传动及时迅速。

当由同步轮传动机构替代时,如图40所示,同步轮传动机构包括电机、第一传动轴01和第二传动轴02,第一传动轴01与电机的转轴相连接并且两者的设置方向相同,第二传动轴02与第一传动轴01平行设置,第一传动轴01和第二传动轴02上均设置有第一同步轮,两第一同步轮之间套设有第一皮带03。第一皮带03上固定有第一连接块04,滑块上固定有第二感应杆,第二感应杆与第一连接块04相连接。导向块的一端安装有传动块,同步轮传动机构安装在传动块和导向块内,其中第一传动轴01设置在传动块内,电机安装在传动块或者血液测试机的机架上。本实施例中,电机安装在传动块上并且垂直于导向块设置,减少了电机工作时受到血液测试机其他零部件的震动影响;同时使得电机与同步轮传动机构的其它部件组合形成独立的模块,方便安装和拆卸。导向块内制有第二空腔,第二传动轴02位于第二空腔远离传动块的一端。导向块内还制有第二滑动孔,第二滑动孔与第二空腔连通,第二感应杆穿过第二滑动孔并与第一连接块04相连接。同步轮传动机构的优点与上述的丝杆传动机构一样,通过电机驱动,噪声小;而与丝杆传动机构相比,优点是电机与第一传动轴01、第二传动轴02、第一皮带03配合实现柔性传动,更安全,通过传动块使得电机垂直于导向块设置,可以减少横向尺寸,有效利用垂直高度空余的空间,进而可以减少整机的占用空间。

当由链条传动机构替代时,链条传动机构包括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的齿轮轴与电机的转轴相连接并且两者的设置方向相同,第二齿轮的齿轮轴与第一齿轮的齿轮轴平行设置。第一齿轮的齿轮盘和第二齿轮的齿轮盘之间套设有链条,链条上固定有第二连接块,滑块上固定有第三感应杆,第三感应杆与第二连接块相连接。导向块的一端安装有传动块,链条传动机构安装在传动块和导向块内,其中第一齿轮设置在传动块内,电机安装在传动块或者血液测试机的机架上。本实施例中,电机安装在传动块上并且垂直于导向块设置,减少了电机工作时受到血液测试机其他零部件的震动影响;同时使得电机与链条传动机构的其它部件组合形成独立的模块,方便安装和拆卸。导向块内制有第三空腔,第二齿轮位于第三空腔远离传动块的一端。导向块内还制有第三滑动孔,第三滑动孔与第三空腔连通,第三感应杆穿过第三滑动孔并与第二连接块相连接。链条传动机构的优点与上述的同步轮传动机构一样,通过电机驱动,噪声小,柔性传动,更安全,通过传动块使得电机垂直于导向块设置,可以减少横向尺寸,有效利用垂直高度空余的空间,进而可以减少整机的占用空间;而与同步轮传动机构相比,优点是链条不易磨损。

当由复合传动机构替代时,如图41所示,复合传动机构包括电机、第二丝杆、第三传动轴93和第四传动轴94,丝杆的功能是将旋转运动转化成直线运动。第二丝杆包括第二螺杆91以及与第二螺杆91螺纹配合的第二螺母92,第三传动轴93与电机内的转轴相连接,第四传动轴与第二螺杆91相连接,第三传动轴93和第四传动轴94上均设置有第二同步轮,两第二同步轮之间套设有第二皮带95。拔盖滑块3413上固定有第四感应杆96,第四感应杆96与第二螺母92相连接。导向块上安装有传动块,复合传动机构安装在传动块和导向块内,其中第三传动轴93和第四传动轴94位于传动块内,导向块内制有第四空腔,第二丝杆位于第四空腔内。电机安装在传动块或者血液测试机的机架上。本实施例中,电机安装在传动块上并且平行于导向块设置,减少了电机工作时受到血液测试机其他零部件的震动影响;同时使得电机与复合传动机构的其它部件组合形成独立的模块,方便安装和拆卸。导向块上制有第四滑动孔,第四滑动孔与第四空腔连通,第四感应杆96穿过第四滑动孔并与第二螺母92相连接。启动电机,电机的转轴通过第三传动轴93、第二皮带95和第四传动轴94带动第二螺杆91旋转,第二螺杆91带动第二螺母92沿第二螺杆91轴向移动,第二螺母92带动拔盖滑块3413以及第四感应杆96沿着导向块移动。复合传动机构的优点与上述的链条传动机构一样,通过电机驱动,噪声小;而与链条传动机构相比,优点是通过传动块使得电机平行于导向块设置,可以减少横向尺寸,有效利用垂直高度空余的空间,进而可以减少整机的占用空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电动夹爪10、第二电动夹爪100、第三电动夹爪200、第四电动夹爪300、第五电动夹爪400、第六电动夹爪500、第七电动夹爪600均包括夹爪电缸101以及位于夹爪电缸101两侧的夹爪活塞杆102,其中夹爪电缸101是直接从市场上采购的,夹爪电缸101内部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只是在不同的使用场合对其外部的形状或构造做一些调整。如图10所示,夹爪电缸101一端面制有内凹的夹爪滑槽1011,夹爪滑槽1011两侧的槽壁上制有凸出的导滑条1012,导滑条1012的中间设置有限位杆1013。如图11所示,夹爪活塞杆102的底部制有导滑滑脚1021,导滑滑脚1021的一侧面制有导滑槽1022,导滑槽1022的槽底制有长条形的限位孔1023。两块夹爪活塞杆102的导滑滑脚1021均位于夹爪滑槽1011内,导滑条1012位于导滑槽1022内,限位杆1013穿过限位孔1023。夹爪电缸101带动夹爪活塞杆102移动,该过程中,导滑条1012和导滑槽1022配合起到导滑的作用,限位杆1013和限位孔1023配合起到限位的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32所示,后机架8包括后机架框81和位于后机架框81内的电源箱,后机架框81的两侧设有第二推拉门811,后机架框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左后板82和右后板83,左后板82上还制有后废料孔,后废料孔上安装有后废料漏斗84,后废料漏斗84的下方连接有后废料通道。由于后机架8的废料中含有血液,会出现凝结的现象,通过竖直设置的后废料通道,减少血液凝结粘住后废料通道的情况发生。后机架8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个脚杯组件66和脚轮组件67。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35所示,检验装置5通过检验底板51固定在左后板82和右后板83上,检验底板51上通过螺旋式千斤顶52固定有检验定位板53,检验定位板53上安装有血栓弹力图仪54。血栓弹力图仪54内部的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包括其中的电路板等零部件。血栓弹力图仪54用于监测和分析血样的凝结状态,从而判断其是否具有正常凝血功能。血栓弹力图仪54上设置测试头542和检验座541,检验座541的两侧均穿有检验连接杆543,检验连接杆543的顶部安装在血栓弹力图仪54上,检验座541可沿其两侧的检验连接杆543上下移动,检验座541位于测试头542的正下方,测试头542包括测试轴5421和测试杆5422,测试轴5421露出测试头542的底部,测试轴5421和杯盖72的杯盖槽723配合。测试头542上制有开关槽5423,测试杆5422的一端部穿过开关槽5423,开关槽5423包括竖槽以及与竖槽垂直的横槽,图35所示的测试杆5422处于竖槽和横槽的交界处并为off状态,竖槽的底端为卸载端,横槽的右端为检测端。检验座541上制有测杯检验槽5411,测杯7检验时位于测杯检验槽5411内,检验座541的底部制有按钮5412,挤压按钮5412使得测杯7被弹射出来脱离测杯检验槽5411。

上述技术方案中:检验定位板53上还安装有拨块机构55,拨块机构55位于检验座541的下方。如图36所示,拨块机构55包括拨块底板551,拨块底板551的中部制有滑动槽5511,滑动槽5511两侧的槽口向内形成拨块挡边5512,滑动槽5511内设有拨块,拨块包括顶部的拨块杆5521、底部的拨块座5522以及位于拨块杆5521和拨块座5522之间的梯形块5523,拨块座5522的边缘与梯形块5523之间形成拨块台阶,拨块座5522位于滑动槽5511内并可以在滑动槽5511内移动,拨块挡边5512位于拨块台阶上。血栓弹力图仪54上制有两个拨块孔,拨块杆5521的顶部穿过拨块孔,并且其上制有半圆柱形的拨块槽55211。

检验装置5负责分离空测杯7的杯体71与杯盖721以及负责检验已处理的血样。分离空的测杯7时,取料装置2夹取测杯上料输送线上的空的测杯7,并移至待测标本转运机构36的测杯定位槽内,此时待测定位机构36的标本定位柱365位于加样端,接着第四驱动机构带动标本定位柱365和空测杯7移动至测试端,移料装置4夹取空测杯7移至检验装置5的测杯检验槽5411内。移料装置4的测杯夹指444再移至检验座541的下方,上下移料机构43带动测杯夹指444上移,从而带动检验座541及其内部的空测杯7上移,直至杯盖721与测试头542的底部紧贴,此时测试轴5421位于杯盖槽723内。接着移料装置4的测杯夹指444移至按钮5412的下方,测杯夹指444上移挤压检验座541底部的按钮5412,使得杯盖槽723内的配合筋和测试轴5421过盈配合。测杯夹指444再移至检验座541的上方,上下移料机构43带动测杯夹指444下移,从而检验座541被带动下移,此时杯盖72被留在了测试头542的底部,实现杯盖72和杯体71的分离。测杯夹指444继续下移,直至按钮5412被拨块杆5521的顶部挤压,按钮5412将空的杯体71弹出测杯检验槽5411,测杯夹指444夹取空的杯体71移至待测标本转运机构36的测杯定位槽内,第四驱动机构带动标本定位柱365和空的杯体71移动至加样端。

检验时,取料装置2将已加样的杯体71移至待测标本转运机构36上,第四驱动机构带动已加样的杯体71移动至测试端,同时移料装置4拨动拨块,使得拨块槽55211位于按钮5412的正下方。移料装置4再带动测杯夹指444夹取已加样的杯体71移至检验装置5的测杯检验槽5411内,并压住杯体71的边缘,使杯体71完全位于测杯检验槽5411内。该过程中检验座541以及其底部的按钮5412也会产生向下的位移。拨块槽55211防止按钮5412在下移的过程中与拔块杆5521相抵触,使得按钮5412被挤压而将已加样的杯体71从测杯检验槽5411内弹出,导致杯体71内的液体溅出,使样品受损,无法再进行检测。接着测杯夹指444再移动至检验座541的下方并带动检验座541上移,直至检验座541的上表面与测试头542的底部紧贴,移料装置4再带动夹指顶块4444拨动测试杆5422至检测端,测试开始,血栓弹力图仪54对标本进行分析。分析完毕后,夹指顶块4444拨动测试杆5422至off状态,并下压测试杆5422使其移动至卸载端,使得杯盖72脱离测试轴5421,并落在杯体71上。测杯夹指444拨动拨块,使得拨块槽55211离开按钮5412的正下方,测杯夹指444带动检验座541下移,直至按钮5412被拨块杆5521的顶部挤压,按钮5412将测杯7弹出测杯检验槽5411,完成测试。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进行血样采集,医护人员抽取患者的血液放入采血管内,并将采血管直接放置于第一、第二采血管上料输送线上处于竖直向上状态的定位夹具16内,将其他物料分别放入对应各上料输送线上处于竖直向上状态的定位夹具16内。

接着进行标本运送:按动启动按钮1921,十条上料输送线的上料电机18开始运作,上料电机18通过传动带17带动上料主动轴12旋转,上料主动轴12与上料从动轴13配合带动上料传送带11以及定位夹具16往取料装置2的方向移动,人工继续往处于竖直向上状态的定位夹具16上放置物料;当放置有物料的定位夹具16被传送至输入出料端时,第一出料传感器15感应到物料后并传输取料动作指令,取料装置2收到该指令后夹取输入出料端的物料并移至设定位置,完成上料。

接着进行标本接收:先扫描采血管上的条形码确认该血样要进行哪些检测,从而确认该血样需要添加哪些试剂;取料装置2夹取采血管先移至拔盖扫码机构34的采血管管盖夹指343之间,第五电动夹爪400带动采血管管盖夹指343夹取采血管;拔盖背板348顶部的配料旋转机构39开始运作,采血管开始旋转,扫码器3415启动并读取采血管上的条码信息;直到扫码完毕,配料旋转电机391停止运动,完成扫码。

取料装置2夹取扫码完毕的采血管,第五电动夹爪400带动采血管管盖夹指343向两侧移动,取料装置2带动采血管移至翻转机构32的两翻转夹指322之间,第四电动夹爪300带动翻转夹指322夹取采血管,翻转电机323带动翻转夹指322及采血管颠倒翻转三次,使得其中的血样更加均匀。

取料装置2将翻转后的采血管移至静置夹具331的采血管静置槽3312内,静置一分钟。

采血管拔盖:静置结束后取料装置2夹取采血管移至两个采血管管盖夹指343之间,第五电动夹爪400带动采血管管盖夹指343夹取采血管,第二驱动机构带动采血管导向块346上的拔盖滑块3413上移,拔盖滑块3413带动定位夹指347上移,直至采血管管身夹取槽3471的槽底位于采血管管身的底部,第六电动夹爪500带动定位夹指347夹取采血管管身。接着第二驱动机构带动采血管导向块346上的拔盖滑块3413下移,拔盖滑块3413带动定位夹指347及定位夹指347内部的采血管管身下移,采血管管盖被拔盖台阶3432限位从而脱离采血管管身并保留在采血管管盖夹指343的定位腔3461内,实现采血管开盖。拔盖背板348顶部的配料旋转机构39带动第五电动夹爪400旋转90度,使得拔盖传感器3414正对着圆孔3433,拔盖传感器3414通过圆孔3433感应采血管管盖夹指343内是否保留有采血管管盖,如果拔盖传感器3414感应到采血管管盖说明采血管拔盖成功,可以进行下一个步骤;如果没有说明采血管拔盖没有成功,那么无法进行下一个步骤,系统报警通知人工来处理。

吸取血样:取料装置2夹取输送线上的大吸头移至吸头定位机构35的吸头定位孔内,第三驱动机构带动大吸头移动至吸头固定管3492的正下方,第六驱动机构带动移液器349往下移动,直到吸头固定管3492底部的固定斜面34921被压入大吸头内,完成大吸头的安装。取料装置2夹取已拔盖的采血管并移至大吸头下方,移液器349自动吸取采血管内的血液并保留在大吸头内。

采血管合盖回收:取料装置2将采血管移回拔盖扫码机构34的两块定位夹指347之间,第六电动夹爪500带动定位夹指347夹紧采血管管身,第二驱动机构带动采血管导向块346上的拔盖滑块3413上移,拔盖滑块3413带动定位夹指347及定位夹指347内部的采血管管身上移,使得采血管管身的管口被压回采血管管盖内;当放料传感器110感应到第一、第二采血管回收输送线的回收放料端的定位夹具16上没有放置物料后传送放料动作指令,取料装置2收到该指令后夹取合盖后的采血管放置于第一采血管回收输送线或者第二采血管回收输送线上的定位夹具16上,上料电机18通过传动带17带动上料主动轴12旋转,上料主动轴12与上料从动轴13配合带动上料传送带11以及定位夹具16往远离取料装置2的方向移动,实现采血管回收。

然后对标本进行处理:根据扫码结果在血样中添加测试所需的试剂,该过程用活化凝血检测举例说明,活化凝血检测中需要用到第二试剂管中的试剂。先将第二试剂管开盖,取料装置2将第二试剂管传输至拧盖机构31的两试剂管管盖夹指313之间,第二电动夹爪100带动两试剂管管盖夹指313夹取第二试剂管的管盖。高度调节装置319带动试剂管管身夹指315上升,第三电动夹爪200带动试剂管管身夹指315夹取第二试剂管的管身,夹取好后第二试剂管管身的底部与固定槽3151的槽底紧贴。然后启动拧盖背板3101顶部的配料旋转电机391,试剂管管盖夹指313及其内部的第二试剂管管盖开始旋转,同时试剂管管身逐渐下降,拉簧3113被伸长,直到第二试剂管管身完全脱离第二试剂管管盖,完成第二试剂管开盖,第二试剂管管盖留在试剂管管盖夹指313内。当试剂管管身传感器3119感应到第二试剂管时,传输夹取指令给取料装置2,第二试剂管管身等待被取料装置2取走。

取料装置2将脱盖的第二试剂管移至拔盖扫码机构34的移液器349的下方,移液器349将大吸头内的血样全部移至第二试剂管内。第二试剂管被取料装置2移走后移液器349自动脱出大吸头,第七驱动机构带动传动杆3492往下运动,吸头脱离管3493也被带动往下运动,由于吸头脱离管3493的底部与大吸头的头部有一定的接触面,从而大吸头也被带动下移,固定斜面34921脱离大吸头,大吸头掉落进入前废料漏斗302。

第二试剂管被取料装置2移至拧盖机构31完成合盖,具体过程如下:取料装置2将混入血样的第二试剂管管身移至拧盖机构31的试剂管管身夹指315之间,第三电动夹爪200带动试剂管管身夹指315夹取第二试剂管管身。高度调节装置319带动试剂管管身夹指315上升至管身顶部与第二试剂管管盖的底部相接触,此时拉簧3113并未回复完毕,拉簧3113的回复力对第二试剂管管身产生向上的作用力。启动拧盖背板3101顶部的配料旋转电机391,试剂管管盖夹指313及其内部的第二试剂管管盖开始旋转;当第二试剂管管盖与第二试剂管管身之间螺纹连接的切入口对准时,第二试剂管管身旋进第二试剂管管盖内,同时第二试剂管管身被拉簧3113的回复力带动上移使其与第二试剂管管口紧贴,完成第二试剂管合盖。当试剂管管身传感器3119感应到第二试剂管时,传输夹取指令给取料装置2,第二试剂管等待被取料装置2取走回收。

取料装置2带动合盖后的第二试剂管移至翻转机构32的两翻转夹指322之间,第四电动夹爪300带动翻转夹指322夹取第二试剂管,翻转电机323带动翻转夹指322及第二试剂管颠倒翻转五次,使得其中的血样与试剂完全混合。

取料装置2将翻转后的第二试剂管移至静置夹具331的试剂管静置槽3311内,静置一分钟。

第二试剂管静置的同时,取料装置2夹取测杯上料输送线上的空的测杯7,并移至待测标本转运机构36的测杯定位槽内,此时待测定位机构36的标本定位柱365位于加样端,接着第四驱动机构带动标本定位柱365和空测杯7移动至测试端,移料装置4夹取空测杯7移至检验装置5的测杯检验槽5411内。移料装置4的测杯夹指444再移至检验座541的下方,上下移料机构43带动测杯夹指444上移,从而带动检验座541及其内部的空测杯7上移,直至杯盖721与测试头542的底部紧贴,此时测试轴5421位于杯盖槽723内。接着移料装置4的测杯夹指444移至按钮5412的下方,测杯夹指444上移挤压检验座541底部的按钮5412,使得杯盖槽723内的配合筋和测试轴5421过盈配合。测杯夹指444再移至检验座541的上方,上下移料机构43带动测杯夹指444下移,从而检验座541被带动下移,此时杯盖72被留在了测试头542的底部,实现杯盖72和杯体71的分离。测杯夹指444继续下移,直至按钮5412被拨块杆5521的顶部挤压,按钮5412将空的杯体71弹出测杯检验槽5411,测杯夹指444夹取空的杯体71移至待测标本转运机构36的测杯定位槽内,第四驱动机构带动标本定位柱365和空的杯体71移动至加样端。

取料装置2夹取输送线上的小吸头移至吸头定位机构35的吸头定位孔内,第三驱动机构带动小吸头移动至吸头固定管3492的正下方,第六驱动机构带动移液器349往下移动,直到吸头固定管3492底部的固定斜面34921被压入小吸头内,完成小吸头的安装。取料装置2再夹取试剂供料夹具385上的盛放有CaCl

第二试剂管静置好后,取料装置2夹取第二试剂管移至拧盖机构31内完成开盖,再将脱盖后的第二试剂管移至大吸头下方,大吸头自动吸取第二试剂管内的混合液,取料装置2将第二试剂管移回拧盖机构31内完成合盖,再将第二试剂管移至前废料漏斗302内进行回收。

取料装置2夹取待测标本转运机构36上的杯体71并移至大吸头下方,移液器349将大吸头内的混合液全部移至杯体71内,取料装置2再将其移回待测标本转运机构36上。

最后上机检验:第四驱动机构带动已加样的杯体71移动至测试端,同时移料装置4拨动拨块,使得拨块槽55211位于按钮5412的正下方。测杯夹指444夹取已加样的杯体71移至检验装置5的测杯检验槽5411内,并压住杯体71的边缘,使杯体71完全位于测杯检验槽5411内。测杯夹指444再移动至检验座541的下方并带动检验座541上移,直至检验座541的上表面与测试头542的底部紧贴,移料装置4再带动夹指顶块4444拨动测试杆5422至检测端,测试开始,血栓弹力图仪54对标本进行分析。

分析完毕后,夹指顶块4444拨动测试杆5422至off状态,并下压测试杆5422使其移动至卸载端,使得杯盖72脱离测试轴5421,并落在杯体71上。测杯夹指444拨动拨块,使得拨块槽55211远离按钮5412的正下方,测杯夹指444带动检验座541下移,直至按钮5412被拨块杆5521的顶部挤压,按钮5412将测杯7弹出测杯检验槽5411,测杯夹指444夹取检测完成后的测杯7并移至后废料漏斗84内,至此完成一个测试流程。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