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髓腔病灶刮洗装置

髓腔病灶刮洗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髓腔病灶刮洗装置,包括刮洗管本体、第一操作杆和第二操作杆,刮洗管本体的下方连接有导向端,且刮洗管本体靠近所述导向端开设有刮洗窗口;刮洗管本体内设有中央隔板将内部腔体均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且所述中央隔板与所述导向端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第一腔体连接吸引器且第一腔体形成吸引通道,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偏心隔板将其分为注水通道和摄像通道。有益效果为:1、通过该刮洗装置,便于观察髓腔内病灶位置以及是否刮除干净;2、由于髓腔两侧宽中间窄的结构,现有技术伸入髓腔内,不易摆动,因此刮不到一些病灶,该刮洗装置便于伸入至骨髓腔内,所述刮洗板能够伸出刮洗窗口,刮到现有工具刮不到的位置。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1796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110003394.6

  • 申请日2021-01-04

  • 分类号A61B17/22(20060101);

  • 代理机构41193 郑州知劲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韩松;黄龙

  • 地址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启明南路82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35:2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科领域,具体涉及髓腔病灶刮洗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上常常遇到四肢长骨骨髓腔内感染患者,特别是四肢长骨骨折行髓内针固定术后的感染,这类病人骨髓腔内感染节段较长,甚至弥漫整个骨髓腔。在针对骨髓炎的治疗时,治疗方式为:先由特定髓腔钻头沿骨髓腔扩髓,进入到坏死部位,对病灶彻底清除、反复冲洗,使用吸引器对病灶进行抽取,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达到控制感染,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目的。

目前清除骨髓腔内的病灶多采用刮勺盲探式搔刮,再用吸引器吸出脓液及刮除物,但是骨髓腔刮取一方面盲探搔刮很难彻底清除病灶,另一方面搔刮动作很容易导致炎症在骨髓腔内上下扩散,造成清除的坏死组织不彻底,且刮匙长度有限,刚性物,清理范围受限,使得感染控制不佳,治疗周期增加,反复复发,以及各种治疗费用的上升,达不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目前的病灶刮除装置在探到到病灶位置时,由于骨髓腔内中间窄,两头宽,因此,一些病灶难以刮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髓腔病灶刮洗装置,能够便于刮除髓腔内病灶,并且便于收集、冲洗病灶,降低感染播散风险,避免炎症的扩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髓腔病灶刮洗装置,包括刮洗管本体、第一操作杆和第二操作杆,所述刮洗管本体的下方连接有导向端,且所述刮洗管本体靠近所述导向端开设有刮洗窗口;所述刮洗管本体内设有中央隔板将内部腔体均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且所述中央隔板与所述导向端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第一腔体连接吸引器且第一腔体形成吸引通道,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偏心隔板将其分为注水通道和摄像通道,所述偏心隔板的长度小于所述中央隔板的长度,所述注水通道连接水源,所述摄像通道的端部安装有镜头倾斜设置的摄像头;

所述第一操作杆伸入注水通道内并延伸至刮洗窗口处与刮洗板铰接,所述刮洗板的底部与中央隔板的端部铰接,且通过第一操作杆推拉刮洗板,拉动所述刮洗板与摄像头主体接触时两者恰好贴合,往复拉推刮洗板能够使刮洗板伸出所述刮洗窗口对髓腔内壁的病灶刮除;

所述第二操作杆为螺纹杆,该螺纹杆与吸引通道外端的吸引器连接头螺纹连接,并第二操作杆伸入吸引通道至接近所述导向端,所述吸引通道的内壁连接有具有弹性的封挡板;所述第二操作杆靠近端部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通过牵引杆与封挡板连接,且所述牵引杆的两端分别与移动块和封挡板铰接;旋转所述第二操作杆,所述移动块沿着所述第二操作杆移动能过通过牵引杆驱使所述封挡板撑开与骨髓腔内壁贴合。

作为本案重要的技术方案,所述中央隔板靠近所述刮洗板的位置还倾斜设置有导流板,且导流板与中央隔板之间的夹角为50°-70°;并所述偏心隔板的端部与导流板之间具有间隙;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操作杆滑动穿过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宽度小于刮洗板的宽度。

作为优选,所述刮洗板采用钢板制成,且与骨髓腔内壁接触的部位为弧形唇片,该弧形唇片的两侧设有斜平面,所述斜平面上设有多条与刮灶方向垂直的摩擦楞。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挡板上均匀设有多个用于排骨屑的镂空孔;

所述镂空孔为圆形或条形孔。

作为优选,所述封挡板为弧形弹片,且弧形弹片舒展与骨髓腔内壁接触时,该弧形弹片形成一个弧形的骨屑收集槽,该收集槽与吸引通道连通;

并所述弧形弹片收缩时,该弧形弹片能够覆盖所述刮洗窗口。

作为优选,所述封挡板的宽度与所述刮洗窗口的宽度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端为锥形,且所述导向端的头部为圆弧形。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端的外表面设有若干根刮楞,这些刮楞的长度方向与锥形母线方向一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初始状态下,拉动第一操作杆使刮洗板接触摄像头位置,即刮洗板隐藏在刮洗窗口内,旋转第二操作杆使封挡板压缩覆盖刮洗窗口,这时所述刮洗管本体即为最大直径;此时伸入骨髓腔内至病灶位置,旋转第二操作杆撑开所述封挡板,使封挡板与骨髓腔内壁接触并压紧,然后往复推拉第一操作杆使所述刮洗板往复摆动,将病灶刮除,刮除的病灶渣落在刮洗板以及封挡板形成的收集槽中,在刮除病灶的同时,所述刮洗管本体的上端,所述注水通道通过水管接头连接水源,所述吸引通道通过吸尘器连接头连接吸尘器,所述注水通道不断供水对病灶处进行冲洗,并且能够将刮洗板上的病灶冲至所述封挡板形成的收集槽内,然后吸尘器通过吸引通道将收集槽内的病灶渣吸走,避免病灶渣飞溅至骨髓腔的其他位置,从而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该刮洗装置,便于观察髓腔内病灶位置以及是否刮除干净;2、由于髓腔两侧宽中间窄的结构,现有技术伸入髓腔内,不易摆动,因此刮不到一些病灶,该刮洗装置便于伸入至骨髓腔内,所述刮洗板能够伸出刮洗窗口,刮到现有工具刮不到的位置。3、冲洗、收集以及吸引病灶渣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初始状态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刮除病灶状态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刮洗板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刮洗管本体;1a、中央隔板;1b、偏心隔板;1c、吸引通道;1d、注水通道;1e、摄像通道;2、导向端;3、第一操作杆;4、第二操作杆;5、封挡板;6、刮洗板;7、导流板;8、刮洗窗口;8a、弧形唇片;8b、斜平面;8c、摩擦楞;8d、镂空孔;9、摄像头;10、牵引杆;11、移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髓腔病灶刮洗装置,包括刮洗管本体1、第一操作杆3和第二操作杆4,所述刮洗管本体1的下方连接有导向端2,所述导向端2有利于该刮洗装置进入髓腔内,并且在伸入髓腔的过程中避免髓腔受到伤害。所述刮洗管本体1靠近所述导向端2开设有刮洗窗口8,该刮洗窗口8即为在刮洗管本体1靠近导向端2的位置开设的缺口;所述刮洗管本体1内设有中央隔板1a将内部腔体均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且所述中央隔板1a与所述导向端2之间具有间距,中央隔板1a与刮洗管本体1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腔体连接吸引器且第一腔体形成吸引通道1c,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偏心隔板1b将其分为注水通道1d和摄像通道1e,所述吸引通道1c的空间大于注水通道1d,所述注水通道1d的空间大于摄像通道1e,该结构便于吸引通道1c能够顺畅的将病灶渣吸走,摄像通道1e仅仅由摄像头9的连接线穿出摄像通道1e即可,连接线连接可视终端,便于通过摄像头9采集骨髓腔内病灶位置,还便于观察病灶是否刮除干净。

所述偏心隔板1b的长度小于所述中央隔板1a的长度,所述注水通道1d连接水源,所述摄像通道1e的端部安装有镜头倾斜设置的摄像头9,倾斜角度为45°-60°。所述第一操作杆3伸入注水通道1d内并延伸至刮洗窗口8处与刮洗板6铰接,所述刮洗板6的底部与中央隔板1a的端部铰接,且通过第一操作杆3推拉刮洗板6,拉动所述刮洗板6与摄像头9主体接触时两者恰好贴合,往复拉推刮洗板6能够使刮洗板6伸出所述刮洗窗口8对髓腔内壁的病灶刮除。使用时,所述摄像头9倾斜设置便于观察骨髓腔内壁上的病灶,在该刮洗装置进入髓腔的过程中,所述刮洗板6与摄像头9主体接触两者恰好贴合,该结构能够使刮洗装置此时最大宽度为刮洗管主体的直径,便于通过骨髓腔内最窄位置(参考图2所示)。

所述第二操作杆4为螺纹杆,该螺纹杆与吸引通道1c外端的吸引器连接头螺纹连接,并第二操作杆4伸入吸引通道1c至接近所述导向端2,所述吸引通道1c的内壁连接有具有弹性的封挡板5;所述第二操作杆4靠近端部螺纹连接有移动块11,所述移动块11通过牵引杆10与封挡板5连接,且所述牵引杆10的两端分别与移动块11和封挡板5铰接;旋转所述第二操作杆4,所述移动块11沿着所述第二操作杆4移动能过通过牵引杆10驱使所述封挡板5撑开与骨髓腔内壁贴合,所述封挡板5撑开与骨髓腔内壁贴合时,所述刮洗板6来回刮除病灶,并与病灶收集在封挡板5形成的收集槽内。

作为本案重要的技术方案,也是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中央隔板1a靠近所述刮洗板6的位置还倾斜设置有导流板7,所述导流板7具有一定弹性,且导流板7与中央隔板1a之间的夹角为50°-70°;并所述偏心隔板1b的端部与导流板7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操作杆3滑动穿过导流板7,所述导流板7的宽度小于刮洗板6的宽度。首先,导流板7具有一定的弹性,有利于初始位置刮洗板6与摄像通道1e贴合,其次,导流板7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减少注水时水花的飞溅。进一步的,在使用时,注水通道1d注入的水,一部分由导流板7阻挡能够飞射至摄像头9的位置,避免刮洗板6刮除的病灶飞溅至摄像头9上造成摄像不清晰,而且能够将这些水流冲洗至骨髓腔的内壁上,另一部分水从导流板7的两侧喷射至刮洗板6上能够将刮洗板6上的病灶渣冲至封挡板5形成的收集槽内,然后通过吸引通道1c能够快速将病灶渣吸出,能够避免病灶渣在髓腔内飞散,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并且由于刮洗板6能够摆动,当需要大量水对髓腔内壁冲洗时,拉动刮洗板6使其与中央隔板1a呈锐角,注水通道1d内的水能够大量喷射至髓腔内壁上,当需要冲洗刮洗板6时,可以推动刮洗板6使其与中央隔板1a呈钝角,能够将刮洗板6上的病灶渣迅速冲至封挡板5上,使用方便(参考图1所示)。

更进一步的,所述刮洗板6采用钢板制成,且与骨髓腔内壁接触的部位为弧形唇片8a,该弧形唇片8a的两侧设有斜平面8b,所述斜平面8b上设有多条与刮灶方向垂直的摩擦楞8c。该结构能够提高刮洗板6与病灶接触面,从而提高刮除病灶的效率以及质量。

参考图4,所述移动挡板上均匀设有多个用于排骨屑的镂空孔8d,所述镂空孔8d为圆形或条形孔,该镂空孔8d结构便于在刮除病灶时病灶渣穿过镂空孔8d排到封挡板5上。

具体的,所述封挡板5为弧形弹片,该弧形弹片的端部与吸引通道1c的内壁铰接,且弧形弹片舒展与骨髓腔内壁接触时,该弧形弹片形成一个下凹弧形的骨屑收集槽,该收集槽与吸引通道1c连通;并所述弧形弹片收缩时,该弧形弹片能够覆盖所述刮洗窗口8,能够将大量的病灶渣收集到收集槽内,便于吸引通道1c快速将病灶渣吸走。所述封挡板5的宽度与所述刮洗窗口8的宽度相等。

所述导向端2为锥形,且所述导向端2的头部为圆弧形。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刮除髓腔底部的病灶,所述导向端2的外表面设有若干根与锥形母线方向一致的刮楞,能够有效的将髓腔底部的病灶刮除。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初始状态下,拉动第一操作杆3使刮洗板6接触摄像头9位置,即刮洗板6隐藏在刮洗窗口8内,旋转第二操作杆4使封挡板5压缩覆盖刮洗窗口8,这时所述刮洗管本体1即为最大直径;此时伸入骨髓腔内至病灶位置,旋转第二操作杆4撑开所述封挡板5,使封挡板5与骨髓腔内壁接触并压紧,然后往复推拉第一操作杆3使所述刮洗板6往复摆动,将病灶刮除,刮除的病灶渣落在刮洗板6以及封挡板5形成的收集槽中,在刮除病灶的同时,所述刮洗管本体1的上端,所述注水通道1d通过水管接头连接水源,所述吸引通道1c通过吸尘器连接头连接吸尘器,所述注水通道1d不断供水对病灶处进行冲洗,并且能够将刮洗板6上的病灶冲至所述封挡板5形成的收集槽内,然后吸尘器通过吸引通道1c将收集槽内的病灶渣吸走,避免病灶渣飞溅至骨髓腔的其他位置,从而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