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户关系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一种用户关系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户关系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采集配件最新更换的日期;S20:将所述最新更换的日期与所述配件的损耗周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获取所述配件下次更换的日期;S30:根据所获取的下次更换的日期进行配件更换提醒。本发明提供的用户关系的管理方法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因产品故障而给使用者带来的影响,给使用者带来良好的体验。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54159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910831203.8

  • 发明设计人 马壮;刘炽明;陈梓鹏;彭琪;

    申请日2019-09-04

  • 分类号G06Q10/00(20120101);G06Q30/00(20120101);

  • 代理机构11372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吴大建;何娇

  • 地址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前山金鸡西路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21:1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质量实时监控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户关系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用户越来越注重服务水平,他们可能因为服务水平好而选择购买某家公司的产品,也会因为服务水平差而选择其他公司的产品。为了留住用户,每家公司都在想方设法地提高服务水平。

产品的使用都是有周期的,产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不同的配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到达一定程度时,会导致产品无法正常工作,而用户总是在产品出现障碍后才能意识到,并对产品进行修理,在产品出现问题后再对产品进行修理,会给用户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同时,目前对于服务工人上门服务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服务态度差,工作行为不当的问题,公司很难监管。

因此,需要设置一个有效的提醒方式和监督办法,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户关系的管理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户关系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采集配件最新更换的日期;

S20:将所述最新更换的日期与所述配件的损耗周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获取所述配件下次更换的日期;

S30:根据所获取的下次更换的日期进行配件更换提醒。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S30包括:根据所获取的下次更换的日期设定所述配件的使用周期,并根据所述使用周期进行配件更换提醒;或者

直接发送所获取的下次更换的日期进行配件更换提醒。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直接发送所获取的下次更换的日期进行配件更换提醒时,

在下次更换的日期当天发送或者在下次更换的日期之前发送。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多次发送所述配件下次更换的日期,且距离所述下次更换的日期越近,发送频率越高。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根据所述使用周期进行配件更换提醒时,距离使用周期的到期日越近,提醒的频率越高。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S10之后还包括步骤S100:采集配件更换的满意度评价信息。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满意度包括所更换掉的配件的使用满意度以及维修人员的服务满意度。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S100包括:

对所更换掉的配件的使用满意度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与预定的使用满意度进行对比;

在所述分析结果低于预定的使用满意度时,对所更换掉的配件进行升级或者淘汰。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S100还包括:

对维修人员的服务满意度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与预定的服务满意度进行对比;

在所述分析结果低于预定的服务满意度时,对所述维修人员进行培训或淘汰。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户关系的管理系统,包括

采集单元,其用于采集配件最新更换的日期;

处理单元,其用于将所述最新更换的日期与所述配件的损耗周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获取配件下次更换的日期;

提醒单元,其用于根据所述下次更换的日期进行配件更换提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用户关系的管理方法会在配件更换完成后,由系统计算出一个更换配件的理论使用寿命,并计算出该配件损耗到必须进行更换的时间日期,然后根据该更换日期进行提醒。这样使用者可以在产品发生故障前提前得知产品可能出现故障的日期,从而做好相关的应对措施,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因产品故障而给使用者带来的影响,给使用者带来良好的体验。此外,本申请的方法还向客户发送满意度评价短信,从而对更换掉的配件以及服务人员形成间接的远程监管,对配件的质量进行监控和了解,对服务人员形成约束,有效的提升了服务水平。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关系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上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上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关系的管理方法主要包括如下的步骤:

第一步:采集配件最新更换的日期。

该日期为配件最近一次进行更换的日期。

第二步:将最新更换的日期与配件的损耗周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获取配件下次更换的日期。

第三步:根据所获取的下次更换的日期进行配件更换提醒。

其中,根据所获取的下次更换的日期设定所述配件的使用周期,并根据所述使用周期进行配件更换提醒;或者直接发送所获取的下次更换的日期进行配件更换提醒。

在直接发送所获取的下次更换的日期进行配件更换提醒时,在下次更换的日期当天发送或者在下次更换的日期之前发送。且距离下次更换的日期越近,发送频率越高。在根据使用周期进行配件更换提醒时,距离使用周期的到期日越近,提醒的频率越高。特别是在临近更换日期时,用户若还没及时进行更换或者联系厂家,可以适量的增大发送提醒的频率,以提升用户对该问题的关注度。

举例而言,在用户使用的相关产品的相关配件出现问题,需要进行更换时,由专门的服务人员进行上门服务,对问题配件进行更换,在将配件更换好后,由服务人员将该配件的相关数据输入系统中,该数据主要包括配件的种类、型号以及更换的日期,系统在接受到服务人员输入的数据后,在系统内检索配对与之相对应的产品种类和型号,然后根据服务人员输入的更换日期,与该配件的损耗周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出该配件的理论使用寿命,并计算出该配件损耗到必须进行更换的时间日期,然后将该更换日期发送给用户,这样用户可以在产品发生故障前提前得知产品可能出现故障的日期,从而做好相关的应对措施,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因产品故障而给用户带来的影响,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

此外,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还包括:采集配件更换的满意度评价信息。

其中,满意度包括所更换掉的配件的使用满意度以及维修人员的服务满意度。在一个实施例中,对所更换掉的配件的使用满意度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与预定的使用满意度进行对比;在分析结果低于预定的使用满意度时,对所更换掉的配件进行升级或者淘汰。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对维修人员的服务满意度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与预定的服务满意度进行对比;在分析结果低于预定的服务满意度时,对维修人员进行培训或淘汰。

举例而言,在服务人员将配件更换完毕,并对产品修复完善后,系统会自动向用户发送满意度评价短信,该短信中主要包含一些预设的满意度问题。其中,包括所更换掉的配件的质量和使用体验,以及服务人员在整个上门服务的过程中的服务态度等,系统在收到用户反馈的评价后,系统对用户的反馈进行分析,该分析结果作为配件质量、使用体验,以及服务人员一段周期内的考核依据,并将分析结果与预定的满意度标准进行对比,若该分析结果的分数低于预定的满意度标准,则需要对配件进行升级改造或者淘汰,并对服务人员进行再次的培训,若该分析结果的分数远远大于满意度标准的分数,则可以对配件进行扩大生产或加大宣传等,以更多更好的服务用户;也可以对相关服务人员进行一些奖励,以促使相关服务人员能提供更好的服务以使用户满意度增加。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关系管理系统,包括采集单元、处理单元和提醒单元。采集单元用于采集配件最新更换的日期;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最新更换的日期与所述配件的损耗周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获取配件下次更换的日期;提醒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下次更换的日期进行配件更换提醒。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方法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