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轴状态限位的锁紧组件

一种用于轴状态限位的锁紧组件

摘要

本发明属于轴限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轴状态限位的锁紧组件,本用于轴状态限位的锁紧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磁悬浮底部轴系锁紧装置,适于固定底部轴系;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磁悬浮中部轴系锁紧装置,适于固定中部轴系;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磁悬浮顶部轴系锁紧装置,适于固定顶部轴系;其中:所述磁悬浮底部轴系锁紧装置包括设置于底座上的底部永磁悬浮座和设置于底部永磁悬浮座上通过磁悬浮漂浮的底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本用于轴状态限位的锁紧组件具有能够固定不同高度轴系,并且调整不同角度进行固定的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49864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2011422236.6

  • 发明设计人 陶东波;何超;韩慧仙;

    申请日2020-12-08

  • 分类号B63H23/35(20060101);

  • 代理机构43236 长沙大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伍志祥

  • 地址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万家丽北路一段35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18:0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轴系固定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轴状态限位的锁紧组件。

背景技术

在船舶建造过程中,在不同船舱中加入支撑轴或其他轴系以增加强度的做法非常普遍,以提升船舱的强度和最大限度的减少船体的重量。

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109625230A的一种船舶轴系锁紧装置,包括法兰、圆头螺栓、锁紧板、旋转销和底座,所述圆头螺栓均布在法兰的圆周上,所述锁紧板通过旋转销连接在底座上,所述锁紧板上设有可插入圆头螺栓的槽孔。本发明船舶轴系锁紧装置,结构简单,安装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对轴系的锁定和解除锁定方便快捷,而且锁紧板由止动销固定,锁紧板不易滑动,使用可靠性好;对推进轴系设计没有特殊要求,不需增大轴系法兰直径或在法兰边缘开槽,直接利用锁紧连接螺栓的方式实现对轴系的锁紧。

这种船舶轴系锁紧装置虽然结构简单,安装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对轴系的锁定和解除锁定方便快捷,但是仅限于一根轴系的固定,当出现多个不同高度,不同方向的轴系需要固定结构更为复杂,能够固定不同方向,不同高度的轴系限位的锁紧组件。

基于上述问题,需要设计一种用于轴状态限位的锁紧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轴状态限位的锁紧组件,以解决不同高度,不同方向的轴系固定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轴状态限位的锁紧组件,包括:底座;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磁悬浮底部轴系锁紧装置,适于固定底部轴系;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磁悬浮中部轴系锁紧装置,适于固定中部轴系;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磁悬浮顶部轴系锁紧装置,适于固定顶部轴系;其中:

所述磁悬浮底部轴系锁紧装置包括设置于底座上的底部永磁悬浮座和设置于底部永磁悬浮座上通过磁悬浮漂浮的底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

所述底部永磁悬浮座上设置有永磁体,且底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的两侧设置有连接底部永磁悬浮座的连接带,其中:

永磁体适于将底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浮起,且通过连接带固定漂浮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永磁悬浮座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底部方向调整组件;

所述底部方向调整组件包括设置于底座上的底部角度调整座和角度调整座上的底部万向轴,所述底部万向轴连接底部永磁悬浮座。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万向轴的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上部固定杆,所述角度调整座设置有与上部固定杆相对的下部固定杆,所述上部固定杆与下部固定杆的相对处外侧分别设置有螺纹方向相反的调节螺纹,所述上部固定杆与下部固定杆相对处螺纹连接有调节套筒。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内设置有用于固定轴系的锁紧组件;

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底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内两侧设置有的固定弧形块和螺纹连接于底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上的推动螺栓,所述推动螺栓穿过底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抵接于固定弧形块,所述推动螺栓的朝外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磁悬浮中部轴系锁紧装置包括设置在底部的内侧环形轨道、与内侧环形轨道滑动连接的推动油缸和设置在推动油缸的活塞杆末端的中部永磁悬浮座;

所述中部永磁悬浮座上设置有中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适于固定轴系。

进一步的,所述磁悬浮顶部轴系锁紧装置包括设置在底部的外侧环形轨道、与外侧环形轨道滑动连接的推动油缸和设置在推动油缸的活塞杆末端的顶部永磁悬浮座;

所述顶部永磁悬浮座上设置有顶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适于固定轴系。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两侧设置有侧边修复轴系固定机构;

所述侧边修复轴系固定机构包括内伸缩杆和套设于内伸缩杆上端外侧的外伸缩杆,所述内伸缩杆同轴连接于底座的下端,所述内伸缩杆和外伸缩杆之间通过固定组件固定;

所述外伸缩杆的上端设置有修复轴系固定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穿设于内伸缩杆和外伸缩杆上插辊;所述内伸缩杆和外伸缩杆均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供插辊插入的固定孔;

所述插辊凹陷有卡在内伸缩杆上的弹性内凹槽和卡在外伸缩杆上的弹性外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修复轴系固定组件包括修复轴永磁悬浮座和漂浮于修复轴永磁悬浮座的修复轴系放置环,所述修复轴系固定环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修复轴系的固定抱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底部永磁悬浮座和底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能够将位置偏下的轴系固定,如果轴系方向不同,使用者通过转动调节套筒,调节上部固定杆和下部固定杆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底部万向轴调整底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的方向,再将轴系放入底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中。

2、通过锁紧组件的推动螺栓推动固定弧形块抵接在轴系上,从而将轴系进行固定。

3、通过磁悬浮中部轴系锁紧装置的内侧环形轨道,能够周向运动中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从而调整中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的位置和角度,实现对中部高度的轴系进行固定。

4、通过磁悬浮顶部轴系锁紧装置的内侧环形轨道,能够周向运动顶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从而调整顶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的位置和角度,实现对顶部高度的轴系进行固定。

5、通过侧边上的侧边修复轴系固定机构能够对修复轴同时进行固定,从而提升修复轴的牢固性。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轴状态限位的锁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内侧环形轨道和外侧环形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侧边修复轴系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座;

2、磁悬浮底部轴系锁紧装置;201、底部永磁悬浮座;202、底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203、永磁体;204、连接带;

3、磁悬浮中部轴系锁紧装置;301、内侧环形轨道;302、中部永磁悬浮座;303、中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

4、磁悬浮顶部轴系锁紧装置;401、外侧环形轨道;402、顶部永磁悬浮座;403、顶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

5、底部方向调整组件;501、底部角度调整座;502、底部万向轴;503、上部固定杆;504、下部固定杆;505、调节套筒;506、气动气缸;

6、锁紧组件;601、固定弧形块;602、推动螺栓;603、固定螺母;

7、侧边修复轴系固定机构;701、内伸缩杆;702、外伸缩杆;

8、固定组件;801、上插辊;802、固定孔;803、弹性内凹槽;804、弹性外凹陷槽;

9、修复轴系固定组件;901、修复轴永磁悬浮座;902、修复轴系放置环;903、固定抱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轴状态限位的锁紧组件,包括:底座1;在底座1上设置有磁悬浮底部轴系锁紧装置2,适于固定底部轴系磁悬浮底部轴系锁紧装置2包括设置于底座1上的底部永磁悬浮座201和设置于底部永磁悬浮座201上通过磁悬浮漂浮的底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202。使用者将轴系放置在底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202内,底部永磁悬浮座201和漂浮及固定的底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202之间的磁悬浮来实现轴系的撑起和固定底部的轴系。

其中,底部永磁悬浮座201上设置有永磁体203,且底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202的两侧设置有连接底部永磁悬浮座201的连接带204:永磁体203适于将底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202浮起,且通过连接带204固定漂浮区域。在本实施例中,底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202和永磁体203形成系统自稳的被动悬浮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固定不同角度的轴系,在底部永磁悬浮座201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底部方向调整组件5;底部方向调整组件5包括设置于底座1上的底部角度调整座501和角度调整座上的底部万向轴502,底部万向轴502连接底部永磁悬浮座201。通过底部万向轴502能够调整不同角度的底部角度调整座501。

在本实施例中,底部万向轴502的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上部固定杆503,角度调整座设置有与上部固定杆503相对的下部固定杆504,上部固定杆503与下部固定杆504的相对处外侧分别设置有螺纹方向相反的调节螺纹,上部固定杆503与下部固定杆504相对处螺纹连接有调节套筒505。使用者转动调节套筒505,因为上部固定杆503与下部固定杆504的相对处的螺纹方向相反,所以上部固定杆503与下部固定杆504之间的距离拉近或远离,拉动底部角度调整座501的倾斜角度,以此调节底部角度调整座501的角度。

其中,底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202内设置有用于固定轴系的锁紧组件6;锁紧组件6包括底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202内两侧设置有的固定弧形块601和螺纹连接于底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202上的推动螺栓602,推动螺栓602穿过底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202抵接于固定弧形块601,推动螺栓602的朝外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603。使用者转动推动螺栓602,推动螺栓602推动固定弧形块601抵接在轴系上,并且通过固定螺母603固定推动螺栓602,从而将轴系进行固定。

如图2所示,为了能够固定中段的轴系,在底座1上设置有磁悬浮中部轴系锁紧装置3;磁悬浮中部轴系锁紧装置3包括设置在底部的内侧环形轨道301、与内侧环形轨道301滑动连接的推动油缸和设置在推动油缸的活塞杆末端的中部永磁悬浮座302;中部永磁悬浮座302上设置有中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303,适于固定轴系。通过内侧环形轨道301,移动推动油缸,将推动油缸移动到需要固定的轴系下方,并且通过中部永磁悬浮座302托起中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303,通过中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303固定轴系。同时,推动油缸能够上下升降中部永磁悬浮座302,以适应不同高度的轴系。

同样的,底座1上设置有磁悬浮顶部轴系锁紧装置4,磁悬浮顶部轴系锁紧装置4包括设置在底部的外侧环形轨道401、与外侧环形轨道401滑动连接的推动油缸和设置在推动油缸的活塞杆末端的顶部永磁悬浮座402;顶部永磁悬浮座402上设置有顶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403,适于固定轴系。使用者在外侧环形轨道401,移动推动油缸,将推动油缸移动到需要固定的轴系下方,并且通过顶部永磁悬浮座402托起顶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403,通过顶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403固定轴系,同时,推动油缸能够上下升降顶部永磁悬浮座402,以适应不同高度的轴系。

如图1和图3所示,底座1的两侧设置有侧边修复轴系固定机构7;侧边修复轴系固定机构7包括内伸缩杆701和套设于内伸缩杆701上端外侧的外伸缩杆702,内伸缩杆701同轴连接于底座1的下端,内伸缩杆701和外伸缩杆702之间通过固定组件8固定;固定组件8包括穿设于内伸缩杆701和外伸缩杆702上插辊801;内伸缩杆701和外伸缩杆702均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供插辊插入的固定孔802;插辊凹陷有卡在内伸缩杆701上的弹性内凹槽803和卡在外伸缩杆702上的弹性外凹槽。通过插辊插入固定孔802中,固定外伸缩杆702和内伸缩杆701之间的位置。

在实施例中,外伸缩杆702的上端设置有修复轴系固定组件9;修复轴系固定组件9包括修复轴永磁悬浮座901和漂浮于修复轴永磁悬浮座901的修复轴系放置环902,修复轴系固定环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修复轴系的固定抱箍903。通过固定抱箍903固定需要修复的轴系。

在本实施例中,磁悬浮中部轴系锁紧装置3、磁悬浮顶部轴系锁紧装置4和侧边修复轴系固定机构7均设置有类似于永磁体203结构以托起轴系结构。

综上:通过底部永磁悬浮座201和底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202,能够将位置偏下的轴系固定,如果轴系方向不同,使用者通过转动调节套筒505,调节上部固定杆503和下部固定杆504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底部万向轴502调整底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202的方向,再将轴系放入底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202中。通过锁紧组件6的推动螺栓602推动固定弧形块601抵接在轴系上,从而将轴系进行固定。通过磁悬浮中部轴系锁紧装置3的内侧环形轨道301,能够周向运动中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303,从而调整中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303的位置和角度,实现对中部高度的轴系进行固定。通过磁悬浮顶部轴系锁紧装置4的外侧环形轨道401,能够周向运动顶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403,从而调整顶部轴系固定偏心套筒403的位置和角度,实现对顶部高度的轴系进行固定。通过侧边上的侧边修复轴系固定机构7能够对修复轴同时进行固定,从而提升修复轴的牢固性。

实施例2:

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一种用于轴状态限位的锁紧组件,如图4所示,在磁悬浮中部轴系锁紧装置3和磁悬浮顶部轴系锁紧装置4中,采用底座1周向设置的内侧驱动环304和外侧驱动环404,并且内侧驱动环304和底座周向滑动连接,外侧驱动环404和内侧驱动环304滑动连接,适于整体带动推动油缸前进,取代轨道的实施方式,改为整体带动式运转。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升整体自动化操作,内侧驱动环304和外侧驱动环404均由驱动机构驱动转动,驱动机构可以采用但不限于步进电机。

综上所述:通过内侧驱动环304和外侧驱动环404的滑动连接,使原来由人工放置并驱动的运动方式改为由驱动机构驱动转动的内侧驱动环304和外侧驱动环404实现,对于轴状态限位的锁紧组件的整体的自动化有显著提升,并且采用步进电机,对于电脉冲信号转化成相应的角位移或线位移,对于小角度的移动控制精度提升,从而对于驱动控制的精密度提升,也使轴状态限位的锁紧组件的整体的运动精密度提升。

实施例3:

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一种用于轴状态限位的锁紧组件,如图5所示,底部方向调整组件5采用气动气缸506,推动上部底部永磁悬浮座201,实现自动化调整底部永磁悬浮座201的角度,在气动气缸506的活塞杆的推出方向设置有推动距离控制件,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气动气缸506的活塞杆上的卡块和设置在上部底部永磁悬浮座201上的卡环,通过卡块抵接卡环从而限制气动气缸506的活塞杆的推出距离,从而限制自动化调整底部永磁悬浮座201的角度范围。

综上所述:调整方向组件5原来由人工操作,操作精度不高,并且每次调节角度都需要人工调节,采用气动气缸506,从而推动上部底部永磁悬浮座201,实现自动化调整底部永磁悬浮座201的角度,减少人工参与,并且气缸推动能够控制推动角度,提升转动角度的精密度,使轴状态限位的锁紧组件的整体的运动精密度提升。

本申请中选用的各个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