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湖泊重污染底泥原位生物生态修复方法

一种湖泊重污染底泥原位生物生态修复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湖泊重污染底泥原位生物生态修复方法,方法包括:获取待修复区的水质信息和底泥的属性信息,依据水质信息和属性信息,确定复合酵素和微生物制剂、底栖动物、鱼类的投加比例;提取待修复区的泥水混合物,激活泥水混合物中的有益微生物,投放确定量的复合酵素和微生物制剂进行培养并导入待修复区;监测待修复区中各预设的理化指标,在各理化指标的波动小于预设的波动阈值后,向待修复区投放所述投加比例的底栖动物;监测投放底栖动物后的待修复区中各预设的理化指标,在各理化指标的波动小于预设的波动阈值后,向待修复区投放所述投加比例的鱼类,所述鱼类为滤食性鱼类。可以提高污染底泥的修复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49992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申请/专利号CN202011355985.1

  • 申请日2020-11-26

  • 分类号C02F11/02(20060101);C02F3/34(20060101);C02F3/32(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37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张仲波

  • 地址 100012 北京市朝阳区大羊坊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16:3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湖泊重污染底泥原位生物生态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底泥是流入河流湖泊并沉入湖底的水体物质,经过长期的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形成的沉积物。其中,水体物质中包含的污染物,例如,通过农田退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途径排放进入水体的污染物,一部分随着水体的自净能力被去除。但随着水体负荷达到最大容量,水体自净能力达到最大限度,无法通过自净作用去除的污染物,通过生物吸收、絮凝、沉淀等作用,沉积积累到底泥中,从而造成底泥的严重污染,使得底泥作为污染物迁移转化的载体、归宿和沉积物,最终成为河流湖泊的内源性污染的源头。因而,污染底泥的生态修复是亟待治理和解决的世界性环境问题。

污染底泥的生态修复是指运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降解底泥中的污染物,阻止污染物在生态系统迁移,降低污染物的浓度并将其转化为无害化物质,或者将污染底泥进行移除或隔离,从而实现底泥修复治理,达到净化水体生态环境的目的。目前,污染底泥的生态修复技术一般包括:异位底泥生态修复技术和原位底泥生态修复技术,其中,原位底泥生态修复技术由于对生态环境的副作用小,应用较为广泛。

但目前的原位底泥生态修复技术,一般采用微生物修复或植物修复技术的单一修复技术,对底泥的修复效果不明显,修复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湖泊重污染底泥原位生物生态修复方法,以提高污染底泥的修复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湖泊重污染底泥原位生物生态修复方法,包括:

获取待修复区的水质信息和底泥的属性信息,依据所述水质信息和底泥的属性信息,确定用于底泥修复的复合酵素和微生物制剂、底栖动物、鱼类的投加比例;

提取待修复区的泥水混合物,送入预设的复合酵素与微生物菌床培养一体化组合设备,以在复合酵素触媒催化作用下激活泥水混合物中的有益微生物,投放确定量的复合酵素和微生物制剂进行培养,并将培养的有益微生物导入待修复区;

监测待修复区中各预设的理化指标,在各理化指标的波动小于预设的波动阈值后,向待修复区投放所述投加比例的底栖动物;

监测投放底栖动物后的待修复区中各预设的理化指标,在各理化指标的波动小于预设的波动阈值后,向待修复区投放所述投加比例的鱼类,所述鱼类为滤食性鱼类。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依据所述水质信息和底泥的属性信息,确定用于底泥修复的复合酵素和微生物制剂、底栖动物、鱼类的投加比例,包括:

预先选取不同水质信息和属性信息的试验区,针对每一试验区,将该试验区拆分为多个子实验区,各子实验区内的水体之间相互围隔;

为每一子实验区设置对应的复合酵素和微生物制剂、底栖动物、鱼类的投加比例;

按照预先设置的投放策略,针对每一子实验区,对该子实验区内的浮游植物进行处理,依据为该子实验区设置的投加比例,投放对应的复合酵素和微生物制剂、底栖动物、鱼类,以对该子试验区进行污染底泥修复;

获取各子实验区的底泥修复结果,依据修复结果,选取修复效率最优的子试验区对应的投加比例,得到该子试验区所属的试验区的水质信息和属性信息对应的投加比例。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在将培养的有益微生物导入待修复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导入有益微生物的待修复区进行微孔曝气、表面曝气、触媒导流。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投放鱼类预定时间后,获取待修复区的水质修复信息和底泥的属性修复信息;

依据水质修复信息、底泥的属性修复信息、水质信息和属性信息,评估待修复区的原位生态修复效果。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利用复合酵素和微生物制剂,通过发酵工艺对底泥中的好氧微生物及厌氧微生物进行混合培养。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湖泊重污染底泥原位生物生态修复装置,包括:

投加比例确定模块,用于获取待修复区的水质信息和底泥的属性信息,依据所述水质信息和底泥的属性信息,确定用于底泥修复的复合酵素和微生物制剂、底栖动物、鱼类的投加比例;

微生物投放模块,提取待修复区的泥水混合物,送入预设的复合酵素与微生物菌床培养一体化组合设备,以在复合酵素触媒催化作用下激活泥水混合物中的有益微生物,投放确定量的复合酵素和微生物制剂进行培养,并将培养的有益微生物导入待修复区;

底栖动物投放模块,用于监测待修复区中各预设的理化指标,在各理化指标的波动小于预设的波动阈值后,向待修复区投放所述投加比例的底栖动物;

鱼类投放模块,用于监测投放底栖动物后的待修复区中各预设的理化指标,在各理化指标的波动小于预设的波动阈值后,向待修复区投放所述投加比例的鱼类,所述鱼类为滤食性鱼类。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投加比例确定模块包括:

拆分单元,用于预先选取不同水质信息和属性信息的试验区,针对每一试验区,将该试验区拆分为多个子实验区,各子实验区内的水体之间相互围隔;

设置单元,用于为每一子实验区设置对应的复合酵素和微生物制剂、底栖动物、鱼类的投加比例;

修复单元,用于按照预先设置的投放策略,针对每一子实验区,对该子实验区内的浮游植物进行处理,依据为该子实验区设置的投加比例,投放对应的复合酵素和微生物制剂、底栖动物、鱼类,以对该子试验区进行污染底泥修复;

选取单元,用于获取各子实验区的底泥修复结果,依据修复结果,选取修复效率最优的子试验区对应的投加比例,得到该子试验区所属的试验区的水质信息和属性信息对应的投加比例。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湖泊重污染底泥原位生物生态修复方法,通过获取待修复区的水质信息和底泥的属性信息,依据所述水质信息和底泥的属性信息,确定用于底泥修复的复合酵素和微生物制剂、底栖动物、鱼类的投加比例;提取待修复区的泥水混合物,送入预设的复合酵素与微生物菌床培养一体化组合设备,以在复合酵素触媒催化作用下激活泥水混合物中的有益微生物,投放确定量的复合酵素和微生物制剂进行培养,并将培养的有益微生物导入待修复区;监测待修复区中各预设的理化指标,在各理化指标的波动小于预设的波动阈值后,向待修复区投放所述投加比例的底栖动物;监测投放底栖动物后的待修复区中各预设的理化指标,在各理化指标的波动小于预设的波动阈值后,向待修复区投放所述投加比例的鱼类,所述鱼类为滤食性鱼类。这样,通过构建微生物-底栖动物-鱼类的底泥修复的生态系统食物链,从而利用生态系统食物链进行底泥修复,达到削减底泥污染,有效提升了污染底泥的修复效率。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湖泊重污染底泥原位生物生态修复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湖泊重污染底泥原位生物生态修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30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目前采用微生物修复或植物修复技术的原位底泥单一生态修复技术,对底泥的修复效果不明显,修复效率较低。即使是将微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技术进行结合来修复污染底泥,由于微生物修复技术和植物修复技术是相对独立的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污染底泥的修复效率,但由此也会带来底泥修复中的一些其他问题,使得底泥修复的成本较高。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启示,将微生物修复、底栖动物修复、鱼类修复等生物修复技术进行有机组合,构建微生物-底栖动物-鱼类的底泥修复的生态系统食物链,从而利用生态系统食物链达到削减底泥污染,改善水质以及降低底泥修复成本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微生物对底泥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和氧化,减少水体中的耗氧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从而减轻水体溶氧负荷,达到削减底泥污染的目的;利用底栖动物较强的过滤能力、耐污能力、富集能力和分解能力,有效吸收和转化水体和底泥中的重金属、氮磷及其它水体污染物;利用鲢和草等鱼类群落结构稳定的滤食性鱼类吸食浮游植物,控制水体中浮游植物的凋亡,避免浮游植物腐烂分解产生的污染物沉积到底泥中,以及为微生物、底栖动物提供养分,从而有效将底泥中各类污染物进行转移、吸收、转化及降解,消除、降低或无害化底泥中的污染物毒性,降低底泥表层沉积物中的总氮及有机质等污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湖泊重污染底泥原位生物生态修复方法,下面通过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湖泊重污染底泥原位生物生态修复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待修复区的水质信息和底泥的属性信息,依据所述水质信息和底泥的属性信息,确定用于底泥修复的复合酵素和微生物制剂、底栖动物、鱼类的投加比例;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待修复区的污染程度一般较为严重,浮游植物生长较为旺盛,因而,在后续流程中,控制这些浮游植物并使之能为鱼类提供食物来源。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水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水温、pH、溶解氧(DO)、COD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先以小试验区为样本,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进行底泥的原位生态修复,并依据原位生态修复效果,最终确定不同水质信息和属性信息条件下的生物量的最优投加比例。因而,作为一可选实施例,依据所述水质信息和底泥的属性信息,确定用于底泥修复的复合酵素和微生物制剂、底栖动物、鱼类的投加比例,包括:

A11,预先选取不同水质信息和属性信息的试验区,针对每一试验区,将该试验区拆分为多个子实验区,各子实验区内的水体之间相互围隔;

A12,为每一子实验区设置对应的复合酵素和微生物制剂、底栖动物、鱼类的投加比例;

A13,按照预先设置的投放策略,针对每一子实验区,对该子实验区内的浮游植物进行处理,依据为该子实验区设置的投加比例,投放对应的复合酵素和微生物制剂、底栖动物、鱼类,以对该子试验区进行污染底泥修复;

A14,获取各子实验区的底泥修复结果,依据修复结果,选取修复效率最优的子试验区对应的投加比例,得到该试验区所属的试验区的水质信息和属性信息对应的投加比例。

本发明实施例中,试验区可以包括多个子试验区,针对每一子试验区,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置对应的复合酵素和微生物制剂、底栖动物、鱼类的投加比例,依据投加比例对子试验区进行污染底泥修复,最后依据修复后进行检测得到的修复结果,选取修复效率最优的子试验区的投加比例,作为该试验区的投加比例。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试验区,通过围隔水体建形成多个相对封闭的子实验区,使得各子实验区内的水体之间相互围隔,隔绝与周围水体的交换。

本发明实施例中,作为另一可选实施例,还可以依据水质信息和属性信息,计算各试验区的富营养化评价综合指数,依据富营养化评价综合指数对实验区进行分级,针对每一分级,选取多个试验区进行不同投加比例的底泥修复,并针对修复结果选取最优得到分级的复合酵素和微生物制剂、底栖动物、鱼类的投加比例,从而可以降低进行底泥修复的试验区数量,后续中,在获取待修复区的水质信息和属性信息后,确定其所属的分级,依据预先得到的分级的复合酵素和微生物制剂、底栖动物、鱼类的投加比例进行底泥修复。作为一可选实施例,利用下式计算富营养化评价综合指数:

式中,

EI为富营养化评价综合指数;

W

x

α、β为常数。

其中,

式中,

C

C

本发明实施例中,作为一可选实施例,以某一待修复区的水质信息和属性信息为例,确定的复合酵素和微生物制剂、底栖动物、鱼类的投加比例为:复合酵素和微生物制剂为月20kg/亩、底栖动物为0.5kg/亩、鱼类为2.3kg/亩,其中,底栖动物包括:蚌类以及螺类。其中,蚌类包括但不限于:河蚌,平均重量约为90g,螺类包括但不限于:螺蛳,平均重量约为3.5g,鱼类平均重量约为800g。

步骤102,提取待修复区的泥水混合物,送入预设的复合酵素与微生物菌床培养一体化组合设备,以在复合酵素触媒催化作用下激活泥水混合物中的有益微生物,投放确定量的复合酵素和微生物制剂进行培养,并将培养的有益微生物导入待修复区;

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复合酵素与微生物菌床培养一体化组合设备,在复合酵素触媒催化作用下激活从不同区域提取的泥水混合物(将从待修复区提取的底泥与水样,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得到的混合液)中的有益微生物,并投放确定量的复合酵素和微生物制剂,对有益微生物进行曝气培养,从而促进有益微生物在泥水混合物中大量增殖,并由复合酵素与微生物菌床培养一体化组合设备排入至待修复区中,以利用激活的有益微生物对待修复区的底泥进行修复净化。

本发明实施例中,作为一可选实施例,通过设置复合酵素触媒,利用复合酵素触媒的催化作用、复合酵素以及微生物制剂,实现有益微生物在泥水混合物中的复合发酵,激活泥水混合物中的有益微生物,提升有益微生物的激活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作为一可选实施例,利用复合酵素和微生物制剂,通过发酵工艺对底泥中的好氧微生物及厌氧微生物进行混合培养,使各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产生有用物质及分泌物,从而形成相互生长的基质和原料。这样,通过相互共生增值关系形成一个结构稳定的具有多种微生物群落的生物菌群,协同发挥作用。

本发明实施例中,微生物可以将底泥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并通过自身的生长繁殖吸收底泥和水体中的有机物。

本发明实施例中,作为一可选实施例,在将培养的有益微生物导入待修复区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对导入有益微生物的待修复区进行微孔曝气、表面曝气、触媒导流。

本发明实施例中,表层水体风浪大溶解氧高,但底层水体受扰动小,使得底层水体易缺氧,因而,利用微孔曝气、表面曝气、触媒导流等多种组合手段,促进有益微生物的增殖,从而对待修复区的污染底泥进行快速的修复净化。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微孔曝气和表面曝气,可以实现待修复区中水体的曝气增氧和搅拌。作为一可选实施例,对于近岸易于供电的区域,可利用表面曝气机进行表面暴气,而对于水流速较大不易固定曝气设备、远离岸边不易供电的区域,采用微孔曝气。触媒导流可以规范水体的流向,为微生物提供附着点位,从而在触媒导流墙上增殖形成生物膜,通过生物膜效应降解水体中的污染物。

本发明实施例中,作为另一可选实施例,也可以利用推流式太阳能曝气机进行微孔曝气和表面曝气,推流式太阳能曝气机以太阳能作为设备运转的直接动力,通过转盘叶轮旋转拨动水循环,将水体横向推流至远端,使得底部缺氧水体向上补充,消除水体自然分层,减少上下温差,提高底层水体溶解氧含量,富氧水流能够改善水体底质,激发底泥生物活性,抑制磷释放,实现循环推流、混合和富氧等多重功效。

步骤103,监测待修复区中各预设的理化指标,在各理化指标的波动小于预设的波动阈值后,向待修复区投放所述投加比例的底栖动物;

本发明实施例中,底栖动物一般具有较强的过滤能力、耐污能力、富集能力和分解能力,能有效吸收和转化重金属、氮磷及其它水体污染物。底栖动物能通过食物链摄食藻类、沉水植物等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等,从而间接地降低水体及底泥中的污染物含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作为一可选实施例,在将泥水混合物排入至待修复区之后,按照预设的监测周期监测待修复区中各预设的理化指标,在各理化指标的波动小于预设的波动阈值,即各理化指标达到一个稳定状态,开始投放底栖动物。

本发明实施例中,理化指标考虑待修复区的当地自然环境,如温度、溶解氧等因素。例如,在温度和溶解氧适合底栖动物存活生长的季节,在将泥水混合物排放至待修复区后一个星期左右,待修复区的各理化指标能够达到一个稳定状态,此时,可以投放底栖动物如贝类。若当前处于不适合底栖动物等存活生长的季节,可持续进行微生物修复,待条件适宜再向待修复区投放底栖动物。

本发明实施例中,作为一可选实施例,在投放底栖动物之前,还可以用原水稳定培养河蚌和螺蛳预定时长,例如3d后,以使均匀投放至待修复区。

步骤104,监测投放底栖动物后的待修复区中各预设的理化指标,在各理化指标的波动小于预设的波动阈值后,向待修复区投放所述投加比例的鱼类,所述鱼类为滤食性鱼类。

本发明实施例中,投放的鱼类为滤食性鱼类,包括:鲢鱼和草鱼。采用鲢鱼和草鱼等鱼类群落结构稳定的滤食性鱼类,利用其摄食浮游藻类、沉水植物等浮游植物的特性、消化机制,从而控制待修复区中浮游植物的凋亡以及腐烂分解产生的污染物沉积到底泥中的污染物量,降低待修复区表层沉积物中总氮及有机质等污染。

本发明实施例中,作为一可选实施例,在投加底栖动物后的两到三星期后,待修复区的各理化指标又可以达到一个相对的稳定状态,此时,可以向待修复区投加鱼类进行修复。其中,微生物分解水体中腐烂的生物及排泄物供自身生长,浮游动物(鱼类)摄取微生物及浮游植物作为食物,浮游植物生长繁殖吸取水体中的有机物,底栖动物摄取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及水生植物供自身生长繁殖。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投放鱼类后,每10d(天)左右测定取样,从而测定水质及底泥,观察蚌类的数量、鱼类生长情况,鉴定优势菌种及藻种的变化情况,评估总体修复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原位生态修复技术以及生态系统食物链摄取原理,通过改变水体的生物群落结构,将微生物修复、底栖动物、鱼类等生物修复技术与曝气充氧等原位修复技术进行有机组合,利用生态系统食物链摄取原理,通过微生物-底栖动物-鱼类的生态系统食物链的构建,削减底泥污染,改善水质,达到恢复水体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的目的,可以应用于重污染湖泊河流的底泥内源污染治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作为一可选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

在投放鱼类预定时间后,获取待修复区的水质修复信息和底泥的属性修复信息;

依据水质修复信息、底泥的属性修复信息、水质信息和属性信息,评估待修复区的原位生态修复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依据修复前后待修复区的总氮、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pH值、溶解氧等相关指标,评价底泥的原位生态修复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投放鱼类后,依据鱼类的生长周期,对鱼类进行适度捕捞并进行相应补充。

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某一待修复区,进行204天的底泥原位生态修复,对该待修复区内的上覆水中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COD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湖泊重污染底泥原位生物生态修复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

投加比例确定模块201,用于获取待修复区的水质信息和底泥的属性信息,依据所述水质信息和底泥的属性信息,确定用于底泥修复的复合酵素和微生物制剂、底栖动物、鱼类的投加比例;

本发明实施例中,水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水温、pH、溶解氧、COD

本发明实施例中,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投加比例确定模块201包括:

拆分单元(图中未示出),用于预先选取不同水质信息和属性信息的试验区,针对每一试验区,将该试验区拆分为多个子实验区,各子实验区内的水体之间相互围隔;

设置单元,用于为每一子实验区设置对应的复合酵素和微生物制剂、底栖动物、鱼类的投加比例;

修复单元,用于按照预先设置的投放策略,针对每一子实验区,对该子实验区内的浮游植物进行处理,依据为该子实验区设置的投加比例,投放对应的复合酵素和微生物制剂、底栖动物、鱼类,以对该子试验区进行污染底泥修复;

选取单元,用于获取各子实验区的底泥修复结果,依据修复结果,选取修复效率最优的子试验区对应的投加比例,得到该子试验区所属的试验区的水质信息和属性信息对应的投加比例。

本发明实施例中,作为一可选实施例,确定的复合酵素和微生物制剂、底栖动物、鱼类的投加比例为:复合酵素和微生物制剂为月20kg/亩、底栖动物为0.5kg/亩、鱼类为2.3kg/亩,其中,底栖动物包括:蚌类以及螺类。其中,蚌类包括但不限于:河蚌,平均重量约为90g,螺类包括但不限于:螺蛳,平均重量约为3.5g,鱼类平均重量约为800g。

微生物投放模块202,用于提取待修复区的泥水混合物,送入预设的复合酵素与微生物菌床培养一体化组合设备,以在复合酵素触媒催化作用下激活泥水混合物中的有益微生物,投放确定量的复合酵素和微生物制剂进行培养,并将培养的有益微生物导入待修复区;

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复合酵素和微生物制剂,通过发酵工艺对底泥中的好氧微生物及厌氧微生物进行混合培养。

底栖动物投放模块203,用于监测待修复区中各预设的理化指标,在各理化指标的波动小于预设的波动阈值后,向待修复区投放所述投加比例的底栖动物;

本发明实施例中,作为一可选实施例,在投放底栖动物之前,还可以用原水稳定培养河蚌和螺蛳预定时长,例如3d后,以使均匀投放至待修复区。

鱼类投放模块204,用于监测投放底栖动物后的待修复区中各预设的理化指标,在各理化指标的波动小于预设的波动阈值后,向待修复区投放所述投加比例的鱼类,所述鱼类为滤食性鱼类。

本发明实施例中,作为一可选实施例,该装置还包括:

曝气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对导入有益微生物的待修复区进行微孔曝气、表面曝气、触媒导流。

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推流式太阳能曝气机进行微孔曝气和表面曝气。

本发明实施例中,作为另一可选实施例,该装置还包括:

评估模块,用于在投放鱼类预定时间后,获取待修复区的水质修复信息和底泥的属性修复信息;依据水质修复信息、底泥的属性修复信息、水质信息和属性信息,评估待修复区的原位生态修复效果。

如图3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300,用于执行图1中的湖泊重污染底泥原位生物生态修复方法,该设备包括存储器301、处理器302及存储在该存储器301上并可在该处理器3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处理器302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湖泊重污染底泥原位生物生态修复方法的步骤。

具体地,上述存储器301和处理器302能够为通用的存储器和处理器,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当处理器302运行存储器301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能够执行上述湖泊重污染底泥原位生物生态修复方法。

对应于图1中的湖泊重污染底泥原位生物生态修复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湖泊重污染底泥原位生物生态修复方法的步骤。

具体地,该存储介质能够为通用的存储介质,如移动磁盘、硬盘等,该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能够执行上述湖泊重污染底泥原位生物生态修复方法。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系统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系统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