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田地打埂机械

一种田地打埂机械

摘要

本发明田地打埂机械,包括圆杆状的中心杆,还包括支撑管,第一螺旋接在中心杆上;底座设置在第一螺管的下侧;导杆设置在底座的下部;第一翻耕刀具固定在其中一个导杆的下端;第二翻耕刀具固定在另一个导杆的下端;第一翻耕刀具包括翻耕板,还包括安装座,切割部设置在翻耕板的底部且沿着其轴向延伸;第二翻耕刀具包括矩形的刮板;侧板枢接在刮板的后端;覆盖件设置在侧板的上端;安装棱固定在刮板的外侧壁上且沿着其长度方向延伸;第二螺杆旋接在安装棱上;挖掘部设置在刮板的下端且沿着其轴向延伸;调节件分别连接在刮板和侧板上;田地打埂机械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根据需要将田埂进行成型。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40037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魏忠群;

    申请/专利号CN202011296970.2

  • 发明设计人 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日2020-11-18

  • 分类号A01B49/02(20060101);

  • 代理机构33286 慈溪夏远创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陈伯祥

  • 地址 657000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团结路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03:3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田地打埂机械。

背景技术

在农业种植过程中,根据种植的农作物的不同需要在田地内大埂,以便于不同类型的农作物的种植。现有的在田地内进行打田埂的设备大多是固定,即只是用结构固定的耕犁在田地内犁地。但是,对于不同类型的土地和不同类型的农作物的种植的需要,需要将田埂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但是,现有的耕犁只是进行简单的土地翻耕,不能根据需要将田埂成型。例如,不能控制田埂的高度,在犁地挖土时不能控制刀具伸入到土地内的深度。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田地打埂机械,其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根据需要将田埂进行成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田地打埂机械,用以解决现在的耕犁不能根据需要进行田埂成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田地打埂机械,包括圆杆状的中心杆,还包括:

支撑管,其旋接在中心杆上;

第一螺管,其旋接在中心杆上;两个第一螺管分别连接到支撑管的两端;

底座,其设置在第一螺管的下侧;

导杆,其设置在底座的下部;

第一翻耕刀具,其固定在其中一个导杆的下端;

第二翻耕刀具,其固定在另一个导杆的下端;

所述第一翻耕刀具包括翻耕板,还包括:

安装座,其设置在翻耕板的侧壁上;

切割部,其设置在翻耕板的底部且沿着其轴向延伸;

所述第二翻耕刀具包括:

刮板,其是矩形的薄板;

侧板,其枢接在刮板的后端;

覆盖件,其设置在侧板的上端;

安装棱,其固定在刮板的外侧壁上且沿着其长度方向延伸;

第二螺杆,其旋接在安装棱上;

挖掘部,其设置在刮板的下端且沿着其轴向延伸;

调节件,其分别连接在刮板和侧板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管包括圆管状的管子;锁紧管用螺纹旋接在管子上;阻挡环用旋接在管子上且连接到锁紧管的端部;

所述锁紧管包括:

管体,其是圆管状的;

第一安装孔,其沿着管体的轴向于其内;多个第一安装孔沿着管体的圆周方向分布;

第一弹簧,其绑定在第一安装孔内。

优选地,所述导杆包括:

第二杆体,其是长方体状的;

第一杆体,其是长方体状的且一体成型的固定在第二杆体的下端;

导向槽,其是凹设于第二杆体的下部的侧壁内的矩形凹槽。

优选地,所述安装座包括:

第一本体,其是长方体状的;

第一安装孔,其是凹设于第一本体内的长方体状凹槽;

第一连接板,其是长方体状的且固定在第一本体的侧壁上;

第一橡胶板,其是矩形的且铰接在第一本体的一侧;

承载块,其沿着第一本体的宽度方向滑动的穿设于其内;

端板,其设置在第一本体的另一侧;

第一螺杆,其旋接在端板上且端部连接到承载块上;

第二弹簧,其套设在第一螺杆上且挤压在承载块和端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翻耕板包括:

第一板体,其是矩形的;

第一挖掘槽,其是凹设在第一板体的一侧的侧壁内的矩形凹槽;

弹簧板,其固定在第一板体的另一侧的侧壁上;

连接架,其固定在第一板体的下部且处于弹簧板的下方;

所述连接架包括:

第二本体,其由两个三棱柱状的结构组成;

第二橡胶板,其是凹设在第二本体的上部的矩形凹槽;

挡块,其是长方体状的且沿着第二本体的轴向固定在其侧壁上;

调节槽,其是凹设在第二本体的下部的矩形凹槽;

调节板,其枢接在调节槽内;

第二螺杆,其旋接在挡块内且端部连接到调节板的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切割部包括:

第三本体,其是长方体状的;

切割刃,其是楔形的且固定在第三本体的一侧边缘处;

第二挖掘槽,其是凹设在第三本体的顶部的半圆柱状凹槽;多个第二挖掘槽沿着第三本体的轴向排列;

安装槽,其是凹设在第三本体的下部的矩形凹槽。

优选地,所述挖掘部包括:

挡板,其是长方体状的;

切割部,其设置在挡板的下部的一侧;切割部的端部是圆柱曲面,侧壁是楔形结构;

第一切割棱,其是三棱柱状的且固定在挡板的下端;

调节座,其设置在挡板的另一侧且连接到切割部;

第二切割棱,其是三棱柱状的且固定在切割部的外壁上;多个第二切割棱沿着切割部的轴向分布。

优选地,所述调节件包括:

固定块,其是长方体状的;

调节杆,其是圆杆状的且旋接在固定块内;

承载杆,其是矩形杆且设置在调节杆的背离固定块的一端;

第二连接板,其设置在承载杆上;

所述第二连接板包括:

框架,其是长方体状的且内部是矩形的减震腔;

第一弹簧板,其是矩形的且铰接在框架的顶部;多个第一弹簧板沿着框架的长度方向排列;

橡胶壳,其是四棱台状的且固定在减震腔内;

橡胶柱,其是半圆柱状的且穿设于橡胶壳内;

第四弹簧,其绑定在减震腔内且顶部连接到第一弹簧板的下侧。

优选地,所述侧板包括:

第二板体,其是长方体状的;

升降板,其是矩形薄板且沿着第二板体的高度方向滑动的穿设于其上部;

安装框,其设置在升降板的顶端;在安装框内穿设有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覆盖件包括:

横板,其是矩形的;

第三橡胶板,其是矩形的且设置在横板的背离安装框的一端的上部;

压板,其是圆弧状的且铰接在横板的一端的下侧;

第一螺栓,其旋接在第三橡胶板上且下端连接到压板的上侧;

第三弹簧,其套设在第一螺栓上;

调节块,其设置在横板的端部且其下端连接到压板的端部的上侧。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第一连接板用螺栓固定在导向槽内。根据使用需要,将第一连接板沿着导向槽上升或下降,在将第一连接板调整到目标位置之后用螺栓固定。第一连接板上升或下降带动翻耕板和切割部上升或下降。通过调整切割部的高度,控制切割部到地面的距离,控制切割部切入到土地内的深度。

(2)旋转第一螺杆,第一螺杆沿着第一本体的宽度方向伸缩且带动第一橡胶板,第一橡胶板出现倾斜且带动翻耕板,翻耕板在纵向上倾斜,从而调整翻耕板的倾斜角度,便于在多种情况下将翻耕板切入到土壤内,满足多种情况下使用需要。

(3)旋转第二螺杆,第二螺杆转动且带动调节板,调节板旋转且带动切割部转动,切割部转动则其倾斜角度改变。通过调整切割部的倾斜角度将其转动到合适位置,便于从多个角度切入到土地内,满足多种情况下土地翻耕和刮土的需要。

(4)在使用时,调节板用螺栓固定在安装槽内。当调节板转动时带动切割刃和第三本体转动,从而调整切割刃的倾斜角度,便于将切割刃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以便于切入土地,实现土地翻耕和推土操作。

(5)将升降板沿着第二板体上升或下降,带动安装框上升或下降,安装框带动覆盖件上升或下降,从而调整覆盖件的高度。覆盖件用于对田埂上土进行刮擦成型,通过调整覆盖件的纵向上的高度,控制田埂的高度。当覆盖件在纵向上上升时,则盖件在较高的位置刮土,成型后的田埂比较高。相反,当覆盖件在纵向上下降后,则盖件在纵向上刮擦的田埂高度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田地打埂机械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支撑管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锁紧管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导杆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翻耕刀具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安装座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翻耕板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连接架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切割部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二翻耕刀具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挖掘部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调节件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二连接板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侧板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覆盖件的示意图。

1-支撑管;11-管子;12-锁紧管;121-第一弹簧;122-第一安装孔;123-管体;13-阻挡环;2-第一螺管;3-底座;4-导杆;41-第一杆体;42-导向槽;43-第二杆体;5-第一翻耕刀具;51-安装座;511-第一安装孔;512-第一连接板;513-第一本体;514-端板;515-第一螺杆;516-第二弹簧;517-承载块;518-第一橡胶板;52-翻耕板;521-第一板体;522-弹簧板;523-连接架;5231-第二橡胶板;5232-第二螺杆;5233-挡块;5234-第二本体;5235-调节板;5236-调节槽;524-第一挖掘槽;53-切割部;531-切割刃;532-第三本体;533-第二挖掘槽;534-安装槽;6-第二翻耕刀具;61-覆盖件;611-横板;612-第一螺栓;613-第三弹簧;614-第三橡胶板;615-压板;616-调节块;62-刮板;63-第二螺杆;64-安装棱;65-挖掘部;651-切割部;652-第一切割棱;653-调节座;654-挡板;655-第二切割棱;66-调节件;661-承载杆;662-第二连接板;6621-框架;6622-第一弹簧板;6623-第四弹簧;6624-橡胶柱;6625-橡胶壳;663-固定块;664-调节杆;67-侧板;671-安装框;672-升降板;673-第二板体;7-中心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结合图1至图15本发明的田地打埂机械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田地打埂机械,包括圆杆状的中心杆7,还包括支撑管1,支撑管1用螺纹旋接在中心杆7上。第一螺管2用螺纹旋接在中心杆7上。两个第一螺管2用螺栓分别连接到支撑管1的两端。底座3用螺栓连接在第一螺管2的下侧。导杆4用螺栓固定在底座3的下部。第一翻耕刀具5用螺栓固定在其中一个导杆4的下端。第二翻耕刀具6用螺栓固定在另一个导杆4的下端。

所述支撑管1包括圆管状的管子11。锁紧管12用螺纹旋接在管子11上。锁紧管12是圆管状的,两个锁紧管12分别处于管子11的两端。阻挡环13是圆环状的,阻挡环13用螺纹旋接在管子11上,阻挡环13铰接到锁紧管12的端部。所述锁紧管12包括管体123,管体123是圆管状的。第一安装孔122是圆形孔,第一安装孔122沿着管体123的轴向于管体123内。多个第一安装孔122沿着管体123的圆周方向分布。第一弹簧121沿着第一安装孔122的轴向绑定在第一安装孔122内。

在使用时,第一螺管2用螺栓连接到阻挡环13的端部,且处于阻挡环13的相互背离的一侧。在使用过程中,第一翻耕刀具5和第二翻耕刀具6将土刮起,土堆施加反作用力到第一翻耕刀具5和第二翻耕刀具6,反作用力进一步传递到第一螺管2、底座3和导杆4。第一螺管2受到反作用力后会沿着支撑管1的轴向出现滑动或者沿着在支撑管1的轴向出现横向震动。阻挡环13将第一螺管2固定,避免第一螺管2出现较大位置偏移,确保第一螺管2、底座3、导杆4、第一翻耕刀具5和第二翻耕刀具6安装后其结构稳定。在出现横向震动时,第一螺管2将横向挤压力传递到阻挡环13,阻挡环13挤压锁紧管12,其中第一弹簧121受到挤压产生变形以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挤压力太大导致自身结构损坏。

所述导杆4包括第二杆体43,第二杆体43是长方体状的。第一杆体41是长方体状的,第一杆体41一体成型的固定在第二杆体43的下端且沿着第二杆体43的轴向延伸。导向槽42是凹设于第二杆体43的下部的侧壁内的矩形凹槽。两个导向槽42都沿着第二杆体43的轴向延伸且相互平行。

所述第一翻耕刀具5包括翻耕板52,还包括安装座51,安装座51用螺栓固定在翻耕板52的侧壁上。切割部53用螺栓固定在翻耕板52的底部,切割部53沿着翻耕板52的轴向延伸。

所述安装座51包括第一本体513,第一本体513是长方体状的。第一安装孔511是凹设于第一本体513内的长方体状凹槽。第一连接板512是长方体状的,第一连接板512用螺栓固定在第一本体513的侧壁上。第一连接板512沿着第一本体513的高度方向延伸。

在使用时,第一杆体41沿着第一安装孔511的轴向穿设于其内且用螺栓固定。根据需要将第一杆体41沿着第一安装孔511的高度方向向上或向下移动,以调整第一翻耕刀具5在纵向上的高度。

在安装后,第一连接板512用螺栓固定在导向槽42内。根据使用需要,将第一连接板512沿着导向槽42上升或下降,在将第一连接板512调整到目标位置之后用螺栓固定。第一连接板512上升或下降带动翻耕板52和切割部53上升或下降。通过调整切割部53的高度,控制切割部53到地面的距离,控制切割部53切入到土地内的深度。

第一橡胶板518是矩形的,第一橡胶板518铰接在第一本体513的一侧。承载块517是长方体状的,承载块517沿着第一本体513的宽度方向滑动的穿设于第一本体513内。端板514是矩形的,端板514用螺栓固定在第一本体513的另一侧。第一螺杆515用螺纹旋接在端板514上,第一螺杆515的端部铰接到承载块517上。第二弹簧516套设在第一螺杆515上,第二弹簧516挤压在承载块517和端板514之间。

第一橡胶板518采用橡胶材料制备成的。在使用时,当翻耕板52推动田地里的土时,翻耕板52受到反方向上的挤压阻力,翻耕板52受到挤压后将挤压力传递到第一橡胶板518,第一橡胶板518受到挤压产生变形以吸收挤压力,起到缓冲保护作用。同时,第一橡胶板518将挤压力传递到承载块517,承载块517滑动且挤压第二弹簧516,第二弹簧516受到挤压产生变形以缓和挤压力,起到很好的缓冲保护作用,避免挤压力太大导致自身结构损坏。

在使用时,旋转第一螺杆515,第一螺杆515沿着第一本体513的宽度方向伸缩且带动第一橡胶板518,第一橡胶板518出现倾斜且带动翻耕板52,翻耕板52在纵向上倾斜,从而调整翻耕板52的倾斜角度,便于在多种情况下将翻耕板52切入到土壤内,满足多种情况下使用需要。

所述翻耕板52包括第一板体521,第一板体521是矩形的。第一挖掘槽524是凹设在第一板体521的一侧的侧壁内的矩形凹槽。第一挖掘槽524沿着第一板体521的长度方向延伸。弹簧板522是矩形的,弹簧板522用螺栓固定在第一板体521的另一侧的侧壁上。连接架523用螺栓固定在第一板体521的下部,连接架523处于弹簧板522的下方。

所述连接架523包括第二本体5234,第二本体5234由两个三棱柱状的结构组成。第二橡胶板5231是凹设在第二本体5234的上部的矩形凹槽。挡块5233是长方体状的,挡块5233沿着第二本体5234的轴向用螺栓固定在第二本体5234的侧壁上。调节槽5236是凹设在第二本体5234的下部的矩形凹槽。调节板5235是矩形的,调节板5235枢接在调节槽5236内。第二螺杆5232用螺纹旋接在挡块5233内,第二螺杆5232的端部铰接到调节板5235的侧壁上。多个第二螺杆5232沿着挡块5233的轴向排列。

在使用时,第一板体521的下部用螺栓连接到第二橡胶板5231上。在推土时,土被刮入到第一挖掘槽524内,第一板体521推动土,第一板体521受到方向作用力挤压,挤压力传递到第二橡胶板5231,第二橡胶板5231受到挤压产生变形以起到缓冲保护作用。横向挤压力传递到弹簧板522,弹簧板522采用弹簧钢制备成,其具备弹性,在受到挤压时产生变形以吸收挤压力,起到缓冲保护作用。同时,弹簧板522的强度比一般的橡胶材料大,在受到挤压时承载能力强,避免因为挤压力太大导致结构严重变形,提高结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在使用时,旋转第二螺杆5232,第二螺杆5232转动且带动调节板5235,调节板5235旋转且带动切割部53转动,切割部53转动则其倾斜角度改变。通过调整切割部53的倾斜角度将其转动到合适位置,便于从多个角度切入到土地内,满足多种情况下土地翻耕和刮土的需要。

所述切割部53包括第三本体532,第三本体532是长方体状的。切割刃531是楔形的,切割刃531用螺栓固定在第三本体532的一侧边缘处。切割刃531沿着第三本体532的长度方向排列。第二挖掘槽533是凹设在第三本体532的顶部的半圆柱状凹槽。多个第二挖掘槽533沿着第三本体532的轴向排列。在第二挖掘槽533的侧壁内凹设有螺旋的切割槽,多个切割槽沿着第二挖掘槽533的轴向分布。安装槽534是凹设在第三本体532的下部的矩形凹槽。

在使用时,调节板5235用螺栓固定在安装槽534内。当调节板5235转动时带动切割刃531和第三本体532转动,从而调整切割刃531的倾斜角度,便于将切割刃531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以便于切入土地,实现土地翻耕和推土操作。

所述第二翻耕刀具6包括刮板62,刮板62是矩形的薄板。侧板67枢接在刮板62的后端。覆盖件61用螺栓固定在侧板67的上端。安装棱64是长方体状的,安装棱64用螺栓固定在刮板62的外侧壁上,安装棱64沿着刮板62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螺杆63用螺纹旋接在安装棱64上。多个第二螺杆63沿着安装棱64的长度方向排列。挖掘部65用螺栓固定在刮板62的下端,挖掘部65沿着安装棱64的轴向延伸。调节件66分别用螺栓连接在刮板62和侧板67上。

在使用时,第二螺杆63用螺纹旋接在导杆4的下端。通过旋转第二螺杆63带动安装棱64、挖掘部65上升或下降,调整挖掘部65的纵向上的高度,从而实现在多个高度上刮土。

旋转调节件66带动侧板67,侧板67转动且调整其倾斜角度。当侧板67向内转动时,侧板67能将更多的土推动,实现土的堆积,便于田埂成型。

所述挖掘部65包括挡板654,挡板654是长方体状的。切割部651设置在挡板654的下部的一侧。切割部651的端部是圆柱曲面,切割部651的侧壁是楔形结构。第一切割棱652是三棱柱状的,第一切割棱652用螺栓固定在挡板654的下端;第一切割棱652沿着挡板654的轴向延伸。调节座653是长方体状的,调节座653用螺栓固定在挡板654的另一侧,调节座653铰接到切割部651。第二切割棱655是三棱柱状的,且第二切割棱655用螺栓固定在切割部651的外壁上。多个第二切割棱655沿着切割部651的轴向分布。

在使用时,切割部651的侧壁是楔形面,当切割部651切入到土地内时楔形的斜面结构能较小土地对其阻力,便于切割部651切入到土地内。在切入土地的过程中,当遇到较大或比较硬的土块时,第二切割棱655是三棱柱结构,第二切割棱655的侧边棱能够有效的撞击到土块上,从而将土块粉碎,便于切割部651切入到土地内,从而提高切割部651切入土地的效率。

调节座653包括矩形的固定板,在固定板上用螺纹旋接有圆杆状的第一调整杆。第一调整杆用螺纹旋接到固定板和挡板654内。第一调整杆的端部铰接到切割部651的圆柱曲面的一端。旋转第一调整杆带动切割部651转动,从而调整切割部651的倾斜角度。通过将切割部651转动到合适的倾斜角度,便于切割部651切割到土地内,实现快速高效的将土刮起,提高田埂成型效率。

在使用时,第一切割棱652在挡板654的带动下向下切入到土地内,从而将地面切开。第一切割棱652是三棱柱状的,其下侧的棱能有效的将地面上的硬质土块挤压粉碎,便于高效快速的切入到土地内,提高田埂成型效率。

所述调节件66包括固定块663,固定块663是长方体状的。调节杆664是圆杆状的,调节杆664用螺纹旋接在固定块663内。承载杆661是矩形杆,承载杆661螺栓固定在调节杆664的背离固定块663的一端。第二连接板662是矩形的,第二连接板662用螺栓固定在承载杆661上。

所述第二连接板662包括框架6621,框架6621是长方体状的,且框架6621内部是矩形的减震腔。第一弹簧板6622是矩形的,第一弹簧板6622铰接在框架6621的顶部。多个第一弹簧板6622沿着框架6621的长度方向排列。橡胶壳6625是四棱台状的,橡胶壳6625用螺栓固定在减震腔内。橡胶柱6624是半圆柱状的,橡胶柱6624穿设于橡胶壳6625内。第四弹簧6623绑定在减震腔内,第四弹簧6623的顶部连接到第一弹簧板6622的下侧。

在使用时,当侧板67推动土时受到挤压,挤压力传递到调节件66。第一弹簧板6622采用弹簧板制备成,第一弹簧板6622受到挤压产生变形以缓和挤压力,起到缓冲保护作用。第一弹簧板6622将挤压力传递到第四弹簧6623,第四弹簧6623产生变形缓冲挤压力。

橡胶壳6625和橡胶柱6624均采用橡胶材料制备成,在受到挤压时产生变形以吸收挤压力,起到缓冲作用。橡胶壳6625和橡胶柱6624采用分体结构,且橡胶柱6624和橡胶壳6625接触的一侧是圆柱曲面。在受到挤压时,橡胶壳6625和橡胶柱6624之间出现相对滑动,避免了整体式结构在受到挤压时在外力作用下导致结构损坏的情况。提高了自身结构稳定性。

所述侧板67包括第二板体673,第二板体673是长方体状的。升降板672是矩形薄板,升降板672沿着第二板体673的高度方向滑动的穿设于第二板体673的上部。安装框671是长方体状的,安装框671用螺栓固定在升降板672的顶端。在安装框671内穿设有矩形的安装孔。

在使用时,将升降板672沿着第二板体673上升或下降,带动安装框671上升或下降,安装框671带动覆盖件61上升或下降,从而调整覆盖件61的高度。覆盖件61用于对田埂上土进行刮擦成型,通过调整覆盖件61的纵向上的高度,控制田埂的高度。当覆盖件61在纵向上上升时,则盖件61在较高的位置刮土,成型后的田埂比较高。相反,当覆盖件61在纵向上下降后,则盖件61在纵向上刮擦的田埂高度降低。

所述覆盖件61包括横板611,横板611是矩形的。第三橡胶板614是矩形的,且第三橡胶板614用螺栓固定在横板611的背离安装框671的一端的上部。压板615是圆弧状的,压板615铰接在横板611的一端的下侧。第一螺栓612用螺纹旋接在第三橡胶板614上,第一螺栓612的下端用螺纹旋接到压板615的上侧。第三弹簧613套设在第一螺栓612上。调节块616是楔形的,调节块616铰接在横板611的端部,且调节块616的下端铰接到压板615的端部的上侧。

在使用时,将横板611沿着安装框671内的安装孔的滑动,当横板611滑动到目标位置之后用螺栓固定。通过调整横板611从安装框671伸出的长度,调整覆盖件61的横向上的位置。当覆盖件61从安装框671伸出的长度较小时,覆盖件61在移动是其在横向上覆盖的范围较小,相反覆盖件61在移动是其在横向上覆盖的范围较大。覆盖件61在横向覆盖的范围大,则田埂顶面宽度较大,相反则田埂顶面宽度较小。通过调整覆盖件61从安装框671伸出的长度调整田埂顶面的宽度。

在横板611覆盖到田埂的顶部时,压板615从田埂的顶面滑过。压板615是圆弧状的。旋转第一螺栓612,第一螺栓612带动压板615绕着第三橡胶板614转动。当第一螺栓612向下时带动压板615向下转动,压板615向下贴近田埂的顶面,则田埂顶面被刮擦之后圆弧度更大。相反,田埂顶面圆弧度较小。通过调整压板615的倾斜角度,控制田埂成型后的形状。

在操作过程中,压板615、横板611、第三橡胶板614受到纵向上的挤压力,挤压力传递到第三弹簧613,第三弹簧613产生变形以起到缓冲保护作用。

调节块616对压板615起到支撑作用。在压板615受到向上的挤压力时,压板615向下支撑压板615的端部,避免压板615因为受到较大的纵向挤压力且缺少支撑点出现弯折。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