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改善运动间隙的旋转座椅机构

一种改善运动间隙的旋转座椅机构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运动间隙的旋转座椅机构,滑轨机构固定连接在车身上,转盘固定连接在座椅骨架上,滑轨机构与转盘通过连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形成的三个铰接点铰接,第一和第二支架分别具有供铰接件滑动的曲线开槽,弹簧系统包括第一弹簧组件、第二弹簧组件和第三弹簧组件中的至少一个,其中,第一弹簧组件连接在连杆和转盘之间以消除第一支架和第一铰接件之间的间隙,第二弹簧组件连接在第一支架和转盘之间以消除第一支架和第一铰接件之间的间隙,第三弹簧组件连接在第二支架和转盘之间以消除第二支架和第二铰接件之间的间隙。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座椅机构,通过第一弹簧组件、第二弹簧组件和第三弹簧组件中的至少一个来消除间隙。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17262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延锋安道拓座椅机械部件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057636.1

  • 发明设计人 胡海拉;倪洪斌;

    申请日2020-09-30

  • 分类号B60N2/14(20060101);

  • 代理机构31002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宋丽荣

  • 地址 201315 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镇叠桥路45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27:3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改善运动间隙的旋转座椅机构。

背景技术

现在,越来越多的汽车座椅具有旋转迎宾功能,从而配备有旋转座椅机构。现有的旋转座椅机构通常存在噪音问题,因为其转盘容易发生晃动而存在间隙问题。

另外,现有的旋转座椅机构由于取消了马达支架,两根滑轨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小角度旋转,导致无法保证其始终处于初始位置(设计位置),从而给装配过程带来一定的麻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旋转座椅机构存在的间隙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座椅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座椅机构,其包括滑轨机构、连接支架、转盘和弹簧系统,其中,滑轨机构固定连接在车身上,转盘固定连接在座椅骨架上,连接支架连接在滑轨机构和转盘之间以使得转盘相对于滑轨机构可旋转,连接支架包括连杆、第一支架(对应于实施例中的左后支架)和第二支架(对应于实施例中的右前支架),其中,滑轨机构与转盘通过连杆形成的第一铰接点、第一支架形成的第二铰接点和第二支架形成的第三铰接点铰接,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滑轨机构和转盘,第一支架具有供形成第二铰接点的第一铰接件滑动的第一曲线开槽,第二支架具有供形成第三铰接点的第二铰接件滑动的第二曲线开槽,弹簧系统包括第一弹簧组件、第二弹簧组件和第三弹簧组件中的至少一个,其中,第一弹簧组件连接在连杆和转盘之间以消除第一支架和第一铰接件之间的间隙,第二弹簧组件连接在第一支架和转盘之间以消除第一支架和第一铰接件之间的间隙,第三弹簧组件连接在第二支架和转盘之间以消除第二支架和第二铰接件之间的间隙。

优选地,旋转座椅机构还包括安装在连接支架和转盘之间以相对固定连接支架和转盘的定位销组件。

优选地,定位销组件包括第一定位销、第二定位销和第三定位销中的至少两个,其中,第一定位销插入转盘和连杆以相对固定连杆和转盘,第二定位销插入转盘和第一支架中以相对固定第一支架和转盘,第三定位销插入转盘和第二支架中以相对固定第二支架和转盘。

优选地,第一定位销、第二定位销和第三定位销分别包括大直径部段、中直径部段和小直径部段,其中,大直径部段和中直径部段形成第一层台阶以实现对转盘的定位,中直径部段和小直径部段形成第二层台阶以实现对连接支架的定位。

优选地,第一定位销、第二定位销和第三定位销均带有第一倒角,连杆、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转盘的定位孔均带有第二倒角。

优选地,每个铰接点由台阶螺栓提供。

优选地,第一弹簧组件和/或第二弹簧组件作用于转盘以使得第一铰接件抵触第一曲线开槽的一端,第三弹簧组件作用于转盘以使得第二铰接件抵触第二曲线开槽的一端。

优选地,第一弹簧组件、第二弹簧组件和第三弹簧组件分别包括弹簧和两安装柱,安装柱固定连接在弹簧的相对两端,每个安装柱包括螺柱,螺柱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对应于实施例中的光轴端)和第二端(对应于实施例中的螺纹端),第一端与弹簧固定连接,第二端与转盘固定连接。

优选地,第一弹簧组件、第二弹簧组件和第三弹簧组件还分别包括衬套、垫片和螺钉,其中,衬套为围绕着第一端可旋转的非金属件,垫片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端的末端。

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座椅机构,通过第一弹簧组件、第二弹簧组件和第三弹簧组件中的至少一个来消除第一/第二支架与其铰接件之间的间隙,避免了转盘晃动的问题。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座椅机构,通过第一定位销、第二定位销和第三定位销中的至少两个来相对固定连接支架和转盘,保证滑轨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小角度旋转而始终处于初始位置,以利于整椅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旋转座椅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图;

图3是图2的第一弹簧组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的第一弹簧组件的消间隙机理;

图5示出了图2的第二弹簧组件的消间隙机理;

图6示出了图2的第三弹簧组件的消间隙机理;

图7示出了安装定位销组件之前的滑轨小角度旋转;

图8示出了安装定位销组件之后的相对固定;

图9示出了图2的第一定位销的定位机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旋转座椅机构包括滑轨机构1、连接支架2、转盘3、弹簧系统4和定位销组件5,其中,滑轨机构1固定连接在车身(图未示)上,转盘3固定连接在座椅骨架(图未示)上,连接支架2连接在滑轨机构1和转盘3之间以使得转盘3能够相对于滑轨机构1转动,从而通过转盘3来实现座椅的旋转,弹簧系统4连接在连接支架2和转盘3之间以消除间隙,具体地,弹簧系统4作用于转盘3使其沿其旋转反向拉紧来消除间隙,定位销组件5安装在连接支架2和转盘3之间以相对固定连接支架2和转盘3。

如图2所示,滑轨机构1包括彼此间隔开设置的左滑轨11和右滑轨12,连接支架2包括连杆21、左后支架22和右前支架23,其中,连杆21的两端分别铰接于左滑轨11的前端和转盘3的左前侧(第一处铰接点),左后支架22固定连接在左滑轨11的后端并铰接于转盘3的左后侧(第二处铰接点),右前支架23固定连接在右滑轨12的前端并铰接于转盘3的右前侧(第三处铰接点),从而实现转盘3的平稳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每处铰接点均由台阶螺栓来实现。其中,台阶螺栓61形成第二铰接点的第一铰接件,左后支架22具有供台阶螺栓61滑动的第一曲线开槽221,台阶螺栓62形成第三铰接点的第二铰接件,右前支架23具有供台阶螺栓62滑动的第二曲线开槽231。具体地,本发明通过弹簧系统4作用于转盘3的弹性力,配合第一曲线开槽221和第二曲线开槽231来实现旋转座椅机构在设计位置的自锁,从而减小机构运动时的自由间隙(free play)。

如图2所示,弹簧系统4包括第一弹簧组件41、第二弹簧组件42和第三弹簧组件43,其中,第一弹簧组件41连接在连杆21和转盘3之间以消除左后支架22和台阶螺栓61之间的间隙,第二弹簧组件42连接在左后支架22和转盘3之间以消除左后支架22和台阶螺栓61之间的间隙,第三弹簧组件43连接在右前支架23和转盘3之间以消除右前支架23和台阶螺栓62之间的间隙。

第一弹簧组件41、第二弹簧组件42和第三弹簧组件43的具体结构相同,以下以第一弹簧组件41为例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第一弹簧组件41包括弹簧4a和两安装柱4b,安装柱4b固定连接在弹簧4a的相对两端,每个安装柱4b包括螺柱4b1、衬套4b2、垫片4b3和螺钉4b4,其中,螺柱4b1具有相对的光轴端4b11和螺纹端4b12,衬套4b2为围绕着光轴端4b11可旋转的非金属件,在耐久运动中,可消除弹簧4a直接碰撞金属所发出的异响,垫片4b3通过螺钉4b4固定在光轴端4b11的末端以与弹簧4a固定连接,螺纹端4b12与转盘3(参见图2)螺纹连接。

如图4所示,通过连接在连杆21和转盘3之间第一弹簧组件41,在弹簧自身弹性力作用下,使转盘3具有沿图示F1方向运动的趋势,从而使台阶螺栓61抵触左后支架22的第一曲线开槽221的左端,起到消除机构的运动间隙的作用。

如图5所示,通过连接在左后支架22和转盘3之间第二弹簧组件42,在弹簧自身弹性力作用下,使转盘3具有沿图示F2方向运动的趋势,从而使台阶螺栓61抵触左后支架22的第一曲线开槽221的左端,起到消除机构的运动间隙的作用。

如图6所示,通过连接在右前支架23和转盘3之间第三弹簧组件43,在弹簧自身弹性力作用下,使转盘3具有沿图示F3方向运动的趋势,从而使台阶螺栓62抵触右前支架23的第二曲线开槽231的右端,起到消除机构的运动间隙的作用。

应该理解,第一弹簧组件41、第二弹簧组件42和第三弹簧组件43中任选其一就可实现消除机构的运动间隙的目的。

在安装第一弹簧组件41、和/或第二弹簧组件42和/或第三弹簧组件43后,以安装第二弹簧组件42为例,自由状态下,左滑轨11和右滑轨12会因弹簧弹性力发生偏转,如图7所示,无法保持相对平行姿态,造成骨架装配困难。定位销组件5被用来解决该问题。如图1-图2和图8所示,定位销组件5包括第一定位销51、第二定位销52和第三定位销53,其中,第一定位销51插入转盘3和连杆21中以相对固定连杆21和转盘3,第二定位销52插入转盘3和左后支架22中以相对固定左后支架22和转盘3,第三定位销53插入转盘3和右前支架23中以相对固定右前支架23和转盘3,从而将左滑轨11和右滑轨12的相对位置锁定,便于产品的运输以及整椅的安装。

第一定位销51、第二定位销52和第三定位销53的具体结构相同,以下以第一定位销51为例进行说明。如图9所示,第一定位销51包括大直径部段511、中直径部段512和小直径部段513,其中,大直径部段511和中直径部段512形成第一层台阶以实现对转盘3的定位,中直径部段512和小直径部段513形成第二层台阶以实现对连杆21的定位,从而确保连杆21和转盘3基准位置一致。特别地,第一定位销51带有第一倒角50,连杆21的定位孔具有第二倒角20,便于定位销插入定位孔安装。同理,第二定位销52、第三定位销53、左后支架22的定位孔、右前支架23的定位孔和转盘3的定位孔均具有倒角。应该理解,第一定位销51、第二定位销52和第三定位销53中任选其两就可实现装配和运输中定位需要。

如此,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座椅机构,通过第一定位销51、第二定位销52和第三定位销53将转盘3与连杆21,转盘3与左后支架22,转盘3与右前支架23相对固定,配合第一弹簧组件41、第二弹簧组件42和第三弹簧组件43,使旋转座椅机构保持在设计位置姿态,待整椅装配到车身之后,取下第一定位销51、第二定位销52和第三定位销53即可。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即凡是依据本发明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落入本发明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发明未详尽描述的均为常规技术内容。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