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花生防霉剂及其防霉方法

一种花生防霉剂及其防霉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生防霉剂及其防霉方法,属于农作物防霉剂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防霉剂是由复合植物精油、溶剂和稳定剂按照75~88∶9~20∶3~5的重量比混合而成;所述的复合植物精油由肉桂精油、茴香精油、牛至油按10~20∶10~30∶10~30重量比组成。本发明的肉桂精油、茴香精油和牛至油按照20∶10∶10的重量比混合成的复合精油对于抑制黄曲霉菌的生长具有协同作用;将上述复合精油与溶剂和稳定剂制备而成的防霉剂可用于花生储存过程中防止霉菌污染;该防霉剂能够显著降低花生储存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885000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农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810870116.9

  • 申请日2018-08-02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贾文健

  • 地址 266109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7:17:0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1-14

    授权

    授权

  • 2018-12-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N65/24 申请日:201808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11-2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防霉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生防霉剂及其防霉方法。

背景技术

黄曲霉毒素是现今发现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强的天然污染物。它不仅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而且还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黄曲霉毒素不仅污染粮食作物玉米、大米等,对花生、牛奶、食用油等也有污染。

植物精油是一类植物体内的次级代谢物质,是天然存在的活性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威胁。目前,许多研究证明,植物精油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延缓衰老等多种功效。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食品工业和日化产品等领域。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肉桂精油、山苍子油、丁香酚等多种精油能够抑制黄曲霉菌的生长,然而,单一精油对黄曲霉菌的抑制作用差,此外精油易挥发消散,不利于其在农产品或农作物长期储存中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种精油复合而成的并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防霉剂,以及该防霉剂在花生防霉中的应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植物精油,由肉桂精油、茴香精油、牛至油按10~20∶10~30∶10~30重量比组成。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复合植物精油,由肉桂精油、茴香精油、牛至油按20∶10∶10重量比组成。

上述复合植物精油在制备防霉剂中的应用。

一种防霉剂,由复合植物精油、溶剂和稳定剂按照75~88∶9~20∶3~5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所述的复合植物精油由肉桂精油、茴香精油、牛至油按10~20∶10~30∶10~30重量比组成。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复合植物精油由肉桂精油、茴香精油、牛至油按20∶10∶10重量比组成。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溶剂为乙醇。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稳定剂为乙二醇、丙三醇中的一种或两种。

上述防霉剂在防止农作物或农产品中霉菌污染中的应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霉菌为黄曲霉菌。

一种花生防霉方法,将上述防霉剂与花生按照0.5~1.6mL/kg的比例混合均匀,放于密闭容器中,抽真空,35~42℃加热熏蒸24h,采用真空负压和加热相结合的方式使防霉剂以气体方式充分浸入花生仁内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抽真空是使密闭容器中的真空度达到-0.05至-0.15MP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肉桂精油、茴香精油和牛至油按照20∶10∶10的重量比混合成的复合精油对于抑制黄曲霉菌的生长具有协同作用;将上述复合精油与溶剂和稳定剂制备而成的防霉剂可用于花生储存过程中防止霉菌污染;该防霉剂能够显著降低花生储存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真空负压加热有利于本发明的防霉剂充分浸入花生仁内部,溶剂和稳定剂能够改变植物细胞壁的结构,有利于防霉剂进入细胞内部。

附图说明

图1防霉剂的不同添加量对花生防霉效果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术语,除非有另外说明,一般具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数据进一步详细的描述本发明。以下实施例只是为了举例说明本发明,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1、含菌平板的制备

超净工作台上,用移液枪移取活化好的黄曲霉菌液(具体浓度约为107CFU/mL)100μL,接种于察氏培养基,涂布均匀制成含菌平板;将灭菌的滤纸片(d=6mm)贴于含菌平板皿盖中央。

2、植物精油单用时最小抑菌浓度测定

将肉桂精油、茴香精油和牛至油用吐温-80稀释,吸取各稀释液0.2mL于无菌条件下,加入到含菌平板皿盖中央的滤纸片上,使用密封带密封后,倒置培养。使培养皿内空气中精油浓度分别达到5~150mg/L空气系列浓度,于28℃培养5d,以不生长菌的样品的最低浓度为精油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3、复合精油联合抑菌效果评价

将肉桂精油、茴香精油和牛至油分别按照16.67∶16.67∶16.67、20∶10∶10、15∶30∶15、13.75∶13.75∶27.5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并用吐温-80稀释,吸取各稀释液0.2mL于无菌条件下,加入到含菌平板皿盖中央的滤纸片上,使用密封带密封后,倒置培养。使培养皿内空气中精油浓度分别达到5~150mg/L空气系列浓度,于28℃培养5d,以不生长菌的复合精油的最低浓度为复合精油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以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IC)作为复合精油联合抑菌效果的评定依据;其中FIC指数的计算方法为:

其中,当FIC指数≤0.5时为协同作用;0.5<FIC指数≤1为相加作用;1<FIC指数≤2为无关;FIC指数>2时为拮抗作用。

4、结果及分析

各个精油单用和联用对黄曲霉菌气相MIC和FIC如表1所示:

表1各个精油单用和联用对黄曲霉菌气相MIC和FIC

肉桂精油(mg/L)茴香油(mg/L)牛至油(mg/L)FICMIC精油单用65130135MIC精油联合201010MIC精油联合/MIC精油单用0.3080.0770.0740.459MIC精油联合16.6716.6716.67MIC精油联合/MIC精油单用0.2560.1280.1230.507MIC精油联合153015MIC精油联合/MIC精油单用0.2310.2310.1110.573MIC精油联合13.7513.7527.5MIC精油联合/MIC精油单用0.2120.1060.2040.522

由表1可知,当本发明中肉桂精油、茴香精油和牛至油按照20∶10∶10的重量比混合时,它们的FIC指数=0.459<0.5,三者联合表现为协同作用;当肉桂精油、茴香精油和牛至油按照16.67∶16.67∶16.67、15∶30∶15、13.75∶13.75∶27.5的重量比混合时,其0.5<FIC指数≤1为相加作用。

实施例2

一种防霉剂,由复合植物精油、溶剂和稳定剂按照80∶16∶4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所述的复合植物精油由肉桂精油、茴香精油、牛至油按20∶10∶10重量比组成。

所述溶剂为乙醇;

所述稳定剂为乙二醇。

实施例3

一种防霉剂,由复合植物精油、溶剂和稳定剂按照75∶20∶5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所述的复合植物精油由肉桂精油、茴香精油、牛至油按16.67∶16.67∶16.67重量比组成。

所述溶剂为乙醇;

所述稳定剂为丙三醇。

实施例4

一种防霉剂,由复合植物精油、溶剂和稳定剂按照88∶9∶3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所述的复合植物精油由肉桂精油、茴香精油、牛至油按15∶30∶15重量比组成。

所述溶剂为乙醇;

所述稳定剂为乙二醇。

实施例5

一种防霉剂,由复合植物精油、溶剂和稳定剂按照80∶16∶4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所述的复合植物精油由肉桂精油、茴香精油、牛至油按13.75∶13.75∶27.5重量比组成。

所述溶剂为乙醇;

所述稳定剂为乙二醇和丙三醇按2∶2重量比混合。

实施例6

一种花生防霉方法,将实施例2~5的防霉剂与花生按照0.5~1.6mL/kg的比例混合均匀,放于密闭容器中,抽真空,35~42℃加热熏蒸24h,采用真空负压和加热相结合的方式使防霉剂以气体方式充分浸入花生仁内部。

所述的抽真空是使密闭容器中的真空度达到-0.05至-0.15MPa。

一、花生防霉效果

1.1试验分组

1.1.1实施例2的防霉剂;

1.1.2实施例3的防霉剂;

1.1.3实施例4的防霉剂;

1.1.4实施例5的防霉剂;

1.1.5实施例2的复合精油;

1.1.6空白对照组。

1.2实验设计

将实施例2~5的防霉剂与花生按照0.8mL/kg的比例混合均匀,放于密闭容器中,抽真空,40℃加热熏蒸24h,采用真空负压和加热相结合的方式使防霉剂以气体方式充分浸入花生仁内部。所述的抽真空是使密闭容器中的真空度达到-0.10MPa。

实施例2的复合精油与花生按照0.60mL/kg的比例混合均匀,放于密闭容器中,抽真空,40℃加热熏蒸24h,采用真空负压和加热相结合的方式使复合精油以气体方式充分浸入花生仁内部。所述的抽真空是使密闭容器中的真空度达到-0.10MPa。

空白对照组是将乙醇与花生按照0.20mL/kg的比例混合均匀,放于密闭容器中,抽真空,40℃加热熏蒸24h,采用真空负压和加热相结合的方式使乙醇以气体方式充分浸入花生仁内部。所述的抽真空是使密闭容器中的真空度达到-0.10MPa。

1.3结果分析

将上述处理后的花生分别放置在25℃保藏100天后,检测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如表2所示:

表2花生中黄曲霉毒素含量检测

组别黄曲霉毒素B1含量μg/kg实施例2组8.45实施例3组11.71实施例4组15.68实施例5组16.33复合精油组21.56空白对照组45.29

由表2可知,本发明的防霉剂能够有效防止黄曲霉对花生的污染,减少花生储藏过程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不添加溶剂和稳定剂的复合精油处理的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高于本发明实施例2~5组防霉剂处理的花生,这是由于溶剂和稳定剂有利于精油向花生的内部扩散,从而增强对黄曲霉的防除效果。

二、防霉剂的不同添加量对花生防霉效果的影响

将实施例2的防霉剂与花生按照0.05、0.1、0.2、0.4、0.8、1.2、1.6mL/kg的比例混合均匀,放于密闭容器中,抽真空,40℃加热熏蒸24h,采用真空负压和加热相结合的方式使防霉剂以气体方式充分浸入花生仁内部。所述的抽真空是使密闭容器中的真空度达到-0.10MPa。

将上述处理后的花生分别放置在25℃保藏100天后,检测各组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在防霉剂添加量为0.05~0.8mL/kg时,黄曲霉毒素B1含量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当防霉剂的添加量为0.8~1.6mL/kg时,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随着防霉剂的添加量的增加变化不大,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节约成本和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可采用0.8mL/kg的添加量,当保存时间较长时,可适当增加防霉剂的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