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龙脑樟种苗工厂化育苗方法

一种龙脑樟种苗工厂化育苗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龙脑樟种苗工厂化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炼苗;(2)移栽;(3)换盘/上袋;(4)养护管理。本发明一种龙脑樟种苗工厂化育苗方法,采用组培瓶苗经过炼苗后转移至128目穴盘或者105目穴盘种植1.5~2.5个月,再换成50目林木穴盘或营养袋继续种植2.5~4个月,这样加快了龙脑樟种苗的育苗速度,同时也降低了龙脑樟的运输成本,使龙脑樟树在山上种植时易于搬运,也提高了龙脑樟种苗的种植成活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878195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泉州市泉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810392570.8

  • 发明设计人 简丽观;李雪;王端宵;陈秀慨;

    申请日2018-04-27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孙振玲

  • 地址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双阳镇朝阳村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7:09:3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6-26

    授权

    授权

  • 2018-12-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7/00 申请日:201804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11-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龙脑樟种苗工厂化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龙脑樟为樟科樟属植物,常绿大乔木,原产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群岛,是一种珍贵的富含芳香油类的药用香料树种和园林绿化树种,亦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冰片(右旋龙脑)的天然植物资源(天然冰片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和高级香料,亦是一种有效的透皮促进剂,其具有抗炎、抗心肌缺血、抗菌、止疼、防腐等作用)(程必强等,1997)。长期以来对龙脑樟的开发利用多以提取精油为主,过度采伐导致其资源严重破坏,尤其是优树资源趋于枯竭。近年来龙脑樟人工林发展规模急剧扩大,市场上对于龙脑樟优质苗木的需求不断增长。但是龙脑樟树苗的运输成本高、无法直接运到山上种植以及种植成活率低等问题,制约着龙脑樟种苗产业的发展开发。如何改变龙脑樟种苗的种植方式,是降低龙脑樟种苗的运输成本、提高种植成活率的关键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龙脑樟种苗工厂化育苗方法,能降低龙脑樟种苗的运输成本,使龙脑樟树在山上种植时易于搬运,也能提高龙脑樟种苗的种植成活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龙脑樟种苗工厂化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炼苗:将龙脑樟的组培瓶苗置于温室内的苗床上不开盖炼苗10~15天,炼苗光照控制在3000~5000lux,湿度控制在60~80%,温度控制在18~30℃,得到幼苗;

(2)移栽:移栽前洗去幼苗上残留的培养基,将幼苗转移至装有基质的穴盘内种植,加盖遮荫网及无纺布或者遮荫网及薄膜进行保湿遮荫,所述穴盘为128目穴盘或者105目穴盘,生长温度控制在16~20℃,幼苗未长根前湿度控制在80~90%,种植1.5~2.5个月,得到带基质的筛苗;

(3)换盘/上袋:换盘或者上袋前7天内浇灌或喷洒一次杀虫杀菌剂,换盘或者上袋前停止浇水,换盘时,先将基质装满50目林木穴盘并在基质表面挖孔,然后把128目穴盘或者105目穴盘内的带基质的筛苗放在50目林木穴盘内基质表面对应的孔里,带基质的筛苗的种植深度以盖住茎基部为准,然后将表面基质压紧实;或者,上袋时,先在营养袋袋底垫2~3cm厚的基质,然后把128目穴盘或者105目穴盘内带基质的筛苗放在营养袋内的基质上,再加基质的同时轻压,使得基质填充营养袋至七分~九分满;

(4)养护管理:带基质的筛苗未长新根恢复前继续进行保湿遮荫,光照7000~10000lux,长新根恢复后撤去荫网,光照9000~20000lux,生长温度控制在16~20℃,养护管理2.5~4.0个月,即可达到工厂化育苗的标准。

步骤(2)中,所述基质为进口泥炭土(0~10mm):珍珠岩的体积比=3:1的基质。

步骤(2)中,移栽前先用清水洗去幼苗上残留的培养基,再用2000倍液的农用链霉素与2000倍液的青霉素钠的混合液浸泡3~5min,捞起幼苗滴水后进行移栽。

步骤(2)中,所述种植的过程为,幼苗未长根前每天雾喷幼苗4次叶面水,幼苗长根后每周施一次肥料,遇低温季节由每周施一次肥料改为每15~20天施一次肥料;每7~10天喷一次叶面肥。

步骤(3)中,所述基质为进口泥炭土:珍珠岩的体积比=3:1的基质、进口泥炭土:红壤土:珍珠岩的体积比=3:2:1的基质或者进口泥炭土:田园土:珍珠岩的体积比=3:2:1的基质,所述营养袋为6cm×6cm营养袋、8cm×8cm营养袋或者12cm×12cm营养袋。

步骤(4)中,所述养护管理的过程为,带基质的筛苗长新根恢复后每周施一次肥料,遇低温季节由每周施一次肥料改为每15~20天施肥一次;每7~10天喷一次叶面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一种龙脑樟种苗工厂化育苗方法,其优点如下:

(1)将组培瓶苗置于设施温室内的苗床上不开盖炼苗10~15天,控制适宜生长的光照强度、湿度和温度,移栽种植后加盖遮荫网及无纺布(或薄膜)进行保湿遮荫,有效地提高了龙脑樟组培瓶苗的种植成活率;

(2)对龙脑樟组培瓶苗种植1.5~2.5个月后换成在50目林木穴盘苗或着营养袋内种植,每车可以装5-6万株,而常规的扦插苗每车只能装3-4万株,这样增加了每车装货数量,降低了运输成本;

(3)本发明采用50目林木穴盘或营养袋的种植方式,解决了龙脑樟树苗在山上种植时难携带的问题,提高了种植效率;

(4)本发明采用50目林木穴盘苗或营养袋的种植方式,得到的龙脑樟种苗根系完整,能形成土球,提高了龙脑樟种苗下地种植的种植成活率。

因此,本发明一种龙脑樟种苗工厂化育苗方法,采用组培瓶苗经过炼苗后转移至128目穴盘或者105目穴盘种植1.5~2.5个月,再换成50目林木穴盘或营养袋继续种植2.5~4个月,这样加快了龙脑樟种苗的育苗速度(传统的育苗周期是7~8个月),同时也降低了龙脑樟的运输成本,使龙脑樟树在山上种植时易于搬运,也提高了龙脑樟种苗的种植成活率。

进一步,所述种植的过程为,幼苗未长根前每天用喷壶雾喷幼苗4次叶面水,有效提高了龙脑樟组培瓶苗的种植成活率。

进一步,步骤(3)中的所述基质为进口泥炭土:珍珠岩的体积比=3:1的基质、进口泥炭土:红壤土:珍珠岩的体积比=3:2:1的基质或者进口泥炭土:田园土:珍珠岩的体积比=3:2:1的基质,这些基质为轻便基质,便于龙脑樟树苗在山上种植时的搬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一种龙脑樟种苗工厂化育苗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炼苗:

(1)组培瓶苗的筛选:

单株,2.5片叶以上,根据高度分为:小苗:30~55mm;大苗:55~80mm,有根,根长15~20mm。

(2)炼苗:

将龙脑樟的组培瓶苗置于温室内的苗床上不开盖炼苗10~15天,炼苗光照控制在3000~5000lux,湿度控制在60~80%,温度控制在18~30℃,得到幼苗。

2、移栽:

(1)容器:128目穴盘(规格:长54cm、宽28cm、高4.5cm)或105目穴盘(规格:长54cm、宽28cm、高4.5cm)。

(2)基质:进口泥炭土(0~10mm):珍珠岩的体积比=3:1的基质,基质提前1~2天准备并浇透水。

(3)清洗:

移栽前先用清水洗去幼苗上残留的培养基,再用2000倍液的农用链霉素与2000倍液的青霉素钠的混合液浸泡3~5min,捞起幼苗滴水后进行移栽。

(4)移栽:

将幼苗转移至装有基质的128目穴盘或者105目穴盘内种植,加盖遮荫网及无纺布或者遮荫网及薄膜进行保湿遮荫,生长温度控制在16~20℃,幼苗未长根前湿度控制在80~90%,每天用喷壶雾喷幼苗4次叶面水,幼苗长根后每周施一次肥料,肥料有两种,其中一种肥料为1000倍液美瑞莱13-2-13+6Ca+3Mg或者1000倍液美瑞莱20:10:20和5000倍液硝酸钙的混合肥料,另一种肥料为1000倍液美瑞莱20:20:20和2000倍液硫酸镁的混合肥料,两种肥料每周轮流交替使用,遇低温季节由每周施一次肥料改为每15~20天施一次肥料;每7~10天喷一次叶面肥,叶面肥可选用1000倍液的美瑞莱20:10:20(也可选用花无缺20:10:20或者美瑞莱30:10:10)或者2000倍液的硫酸镁与硝酸钾的混合液,种植1.5~2.5个月,得到带基质的筛苗,育苗成活率95%以上,成品率96%以上,即可达到换盘或上袋标准,得到株高50~70mm、4片叶以上的完整植株,与品种特性一致,根系完整,形成土球。

3、换盘/上袋:

(1)容器:50目林木穴盘(规格:长54cm、宽28cm、高11.5cm)、6cm×6cm营养袋、8cm×8cm营养袋或者12cm×12cm营养袋。

(2)基质:进口泥炭土:珍珠岩的体积比=3:1的基质、进口泥炭土:红壤土:珍珠岩的体积比=3:2:1的基质或者进口泥炭土:田园土:珍珠岩的体积比=3:2:1的基质。

(3)控肥:

换盘或者上袋前7天内对128目穴盘或者105目穴盘内的带基质的筛苗浇灌或喷洒一次杀虫杀菌剂,可采用800倍液50%多菌灵和1000倍液乐斯本,防止已有病虫害的扩散,换盘或者上袋前停止浇水,让筛苗的基质稍干,便于基质与穴盘分离,减少伤根,提高成活率。

(4)换盘/上袋

换盘时,先将基质装满50目林木穴盘并在基质表面挖孔,然后把128目穴盘或者105目穴盘内的带基质的筛苗放在50目林木穴盘内基质表面对应的孔里,带基质的筛苗的种植深度以盖住茎基部为准,然后将表面基质压紧实;或者,上袋时,先在营养袋袋底垫2~3cm厚的基质,然后把128目穴盘或者105目穴盘内带基质的筛苗放在营养袋的基质上,再继续加基质的同时轻压,使得基质填充营养袋至九分满。

4、养护管理:

经过换盘/上袋后的带基质的筛苗未长新根恢复前继续进行遮荫,光照7000~10000lux,浇水保证基质湿润,长新根恢复后撤去荫网,光照9000~20000lux,生长温度控制在16~20℃,长新根恢复后每周施一次肥料,肥料有两种,其中一种肥料为1000倍液美瑞莱13-2-13+6Ca+3Mg或者1000倍液美瑞莱20:10:20和5000倍液硝酸钙的混合肥料,另一种肥料为1000倍液美瑞莱20:20:20和2000倍液硫酸镁的混合肥料,两种肥料每周轮流交替使用,遇低温季节由每周施一次肥料改为每15~20天施一次肥料;每7~10天喷一次叶面肥,叶面肥可选用1000倍液的美瑞莱20:10:20(也可选用花无缺20:10:20或者美瑞莱30:10:10)或者2000倍液的硫酸镁与硝酸钾的混合液,种植2.5~4.0个月,即可达到工厂化育苗的标准,育苗成活率98%以上,成品率96%以上,得到株高80mm以上,4片叶以上的完整植株,与品种特性一致,根系完整,形成土球。病虫害防治,主要预防为主,常规预防即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一种龙脑樟种苗工厂化育苗方法,其优点如下:

(1)将组培瓶苗置于设施温室内的苗床上不开盖炼苗10~15天,控制适宜生长的光照强度、湿度和温度,移栽种植后加盖遮荫网及无纺布(或薄膜)进行保湿遮荫,未长根前每天用喷壶雾喷4次叶面水,有效地提高了龙脑樟组培瓶苗的种植成活率;

(2)对龙脑樟组培瓶苗种植1.5~2.5个月后换成在50目林木穴盘苗或着营养袋内种植,每车可以装5-6万株,而常规的扦插苗每车只能装3-4万株,这样增加了每车装货数量,降低了运输成本;

(3)本发明采用50目林木穴盘或营养袋的种植方式,并采用轻便基质种植,解决了龙脑樟树苗在山上种植时难携带的问题,提高了种植效率;

(4)本发明采用50目林木穴盘苗或营养袋的种植方式,得到的龙脑樟种苗根系完整,能形成土球,提高了龙脑樟种苗下地种植的种植成活率。

因此,本发明一种龙脑樟种苗工厂化育苗方法,采用组培瓶苗经过炼苗后转移至128目穴盘或者105目穴盘种植1.5~2.5个月,再换成50目林木穴盘或营养袋继续种植2.5~4个月,这样加快了龙脑樟种苗的育苗速度,同时也降低了龙脑樟的运输成本,使龙脑樟树在山上种植时易于搬运,也提高了龙脑樟种苗的种植成活率。

本发明中,所用的美瑞莱13-3-13+6Ca+3Mg、美瑞莱20:20:20、美瑞莱20:10:20和美瑞莱30:10:10购买于广州大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美瑞莱13-3-13+6Ca+3Mg也可用上海永通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花无缺20:10:20或其它主要成分相同的产品来替代。

上述美瑞莱20:20:20的成分和重量百分比为:全氮20%,其中:铵态氮3.9%、硝态氮6.2%,酰铵态9.9%,水溶性磷(P2O5)20%,水溶性氧化钾20%,鳌合态的铜0.025%,鳌合态的铁0.10%,鳌合态的锰0.05%,硼0.025%,钼0.01%,鳌合态的锌0.05%。

上述美瑞莱13-2-13+6Ca+3Mg的成分和重量百分比为:全氮13%,其中:铵态氮0.6%、硝态氮12.8%,水溶性磷(P2O5)2%,水溶性氧化钾13%,鳌合态的铁3%,鳌合态的钙6%,鳌合态的铜0.016%,鳌合态的铁0.065%,鳌合态的锰0.032%,硼0.016%,钼0.006%,鳌合态的锌0.032%。

上述美瑞莱20:10:20的成分和重量百分比为:全氮20%,其中:铵态氮8%、硝态氮12%;水溶性磷(P2O5)10%,水溶性氧化钾20%,鳌合态的铜0.025%,鳌合态的铁0.10%,鳌合态的锰0.05%,硼0.025%,钼0.01%,鳌合态的锌0.05%。

上述美瑞莱30:10:10的成分和重量百分比为:全氮30%,其中:铵态氮2.2%、硝态氮3.2%,酰铵态氮24.7%;水溶性磷(P2O5)10%,水溶性氧化钾10%,鳌合态的铜0.037%,鳌合态的铁0.15%,鳌合态的锰0.075%,硼0.037%,钼0.015%,鳌合态的锌0.075%。

上述花无缺20:10:20的成分和重量百分比为:全氮20%,其中:铵态氮7.86%、硝态氮12.14%;水溶性磷(P2O5)10%,水溶性氧化钾20%,鳌合态的铜0.05%,鳌合态的铁0.10%,鳌合态的锰0.10%,硼0.15%,鳌合态的锌0.10%。

上述实施例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