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自升式钻井平台的生产立管的安装方法

自升式钻井平台的生产立管的安装方法

摘要

一种自升式钻井平台的生产立管的安装方法,采用以下安装步骤:一:预制生产立管;二:提升生产立管底部,将其吊至自升式钻井平台的舷侧固定;三:下放牵引缆,并在舷侧与生产立管底部相连;四:将生产立管底部牵引至平台桩腿上的预留滑轨中;五:提升其底部;六:下放并使其上的卡子主体就位于立管悬挂装置上,然后安装卡子限位结构;七:起吊其主体分段,将其吊装至预留滑轨内,完成与生产立管底部的对接,并连接生产立管主体的分段和生产立管底部;八:提升生产立管底部,直至生产立管主体上的下一个卡子主体就位于立管悬挂装置上。本发明不仅解决了自升式平台具有较大位移的问题;而且,还解决了自升式钻井平台需要不定期就位和撤离的问题。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5-31

    授权

    授权

  • 2018-10-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21B19/02 申请日:201803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9-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产立管,尤其涉及一种自升式钻井平台的生产立管的安装方法。属于海洋石油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海底管道是深水油气田开发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海上生产立管装置通常安装在固定式导管架平台上。

目前,为了进一步拓展自升式钻井平台的功能,在自升式平台钻井功能基础上增加一定的生产能力,为此需要设计一套适用于自升式钻井平台的生产立管装置。由于自升式钻井平台整体结构、桩腿系统结构与导管架结构在构造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导致其平台位移相对固定式导管架的平台要大。且由于自升式钻井平台具有可移动功能,需要进行不定期的就位和撤离操作。因此,现有的生产立管结构形式已经不适用在自升式平台上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自升式钻井平台的生产立管的安装方法,其利用自升式钻井平台整体结构和桩腿系统结构的特殊性,不仅能够在自升式平台上使用,解决了自升式平台具有较大位移的问题;而且,还解决了自升式钻井平台需要不定期就位和撤离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升式钻井平台的生产立管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安装步骤:

第一步:在自升式钻井平台的临时作业空间内,预制生产立管底部,并在生产立管底部的设定位置上安装卡子主体;

第二步:采用吊机提升生产立管底部,将生产立管底部吊至自升式钻井平台的舷侧,并临时固定;

第三步:通过平台桩腿上的预留滑轨下放一牵引缆,并在自升式钻井平台的舷侧与生产立管底部相连;

第四步:下放生产立管底部至自升式钻井平台的底部以下高度,将生产立管底部牵引至平台桩腿上的预留滑轨中;

第五步:旋转立管悬挂装置至竖直位置,采用牵引缆提升生产立管底部,并穿过立管悬挂装置;

第六步:旋转立管悬挂装置至水平位置,下放生产立管底部,使生产立管底部上的卡子主体就位于立管悬挂装置上;然后,安装卡子限位结构;

第七步:由吊机起吊预制好的生产立管主体的分段,并将生产立管主体的分段吊装至预留滑轨内,完成与生产立管底部的对接,并连接生产立管主体的分段和生产立管底部;

第八步:由吊机提升连接好的生产立管底部和生产立管主体的分段,旋转立管悬挂装置至竖直位置,并由吊机下放连接好的生产立管底部和生产立管主体的分段至设定位置,旋转立管悬挂装置至水平位置,继续下放生产立管主体和生产立管底部直至生产立管主体上的下一个卡子主体就位于立管悬挂装置上;

第九步:重复第七步和第八步,再下放下一段生产立管主体的分段,直至整个生产立管下放至设定位置,旋转立管悬挂装置至水平位置,并锁定,完成整个生产立管的下放。

一种为实现上述方法的生产立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刚性立管和与刚性立管连接的软管膨胀弯,其中,刚性立管通过立管管卡进行限位,并通过立管悬挂装置安装在自升式钻井平台上。

所述刚性立管是由生产立管主体和生产立管底部连接构成,其中,生产立管主体是由数个分段立管连接组成;立管管卡是由卡子主体和卡子限位结构连接构成。

所述软管膨胀弯是通过法兰与生产立管底部连接,卡子主体安装在生产立管主体的设定位置上,卡子限位结构和卡子主体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利用自升式钻井平台整体结构和桩腿系统结构的特殊性,不仅能够在自升式平台上使用,解决了自升式平台具有较大位移的问题;而且,还解决了自升式钻井平台需要不定期就位和撤离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生产立管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生产立管布置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生产立管在自升式钻井平台的主甲板高度的布置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生产立管底部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生产立管与卡子连接主视图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生产立管与卡子连接俯视图示意图。

图中主要标号说明:

1.生产立管主体、2.生产立管底部、3.软管膨胀弯、4.立管管卡、5.立管悬挂装置、6.卡子主体、7.卡子限位结构、8.平台桩腿、9.自升式钻井平台、10.预留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包括:一刚性立管和与刚性立管连接的软管膨胀弯3,其中,刚性立管是通过立管管卡4进行限位,并通过立管悬挂装置5安装在自升式钻井平台9上。

上述刚性立管是由生产立管主体1和生产立管底部2连接构成,其中,生产立管主体1是由数个分段立管连接组成;立管管卡4是由卡子主体6和卡子限位结构7连接构成。

上述软管膨胀弯3是通过法兰与生产立管底部2连接,卡子主体6采用焊接方式安装在生产立管主体1的设定位置上,卡子限位结构7采用螺栓连接方式和卡子主体6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安装时,采用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自升式钻井平台9的临时作业空间内,预制生产立管底部2,并在生产立管底部2的设定位置上安装卡子主体6;

第二步:采用自升式钻井平台9的吊机提升生产立管底部2,并旋转吊机,将生产立管底部2吊至自升式钻井平台9的舷侧,并临时固定;

第三步:通过自升式钻井平台9的平台桩腿8上的预留滑轨10下放一牵引缆,并在自升式钻井平台9的舷侧与生产立管底部2相连;

第四步:下放生产立管底部2至自升式钻井平台9的底部以下高度,将生产立管底部2牵引至自升式钻井平台9的平台桩腿8上的预留滑轨10中;

第五步:旋转立管悬挂装置5至竖直位置,采用牵引缆提升生产立管底部2,并穿过立管悬挂装置5;

第六步:旋转立管悬挂装置5至水平位置,下放生产立管底部2,使其上的卡子主体6就位于立管悬挂装置5上;然后,安装卡子限位结构7;

第七步:由吊机起吊预制好的生产立管主体1的分段,并将生产立管主体1的分段吊装至平台桩腿8上的预留滑轨10内,完成与生产立管底部2的对接,并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生产立管主体1的分段和生产立管底部2;

第八步:由吊机提升连接好的生产立管底部2和生产立管主体1的分段,旋转立管悬挂装置5至竖直位置,并由吊机下放连接好的生产立管底部2和生产立管主体1的分段至设定位置,旋转立管悬挂装置5至水平位置,继续下放生产立管主体1和生产立管底部2直至生产立管主体1上的下一个卡子主体6就位于立管悬挂装置5上;

第九步:重复第七步和第八步,再下放下一段生产立管主体1的分段,直至整个生产立管下放至设定位置,旋转立管悬挂装置至水平位置并锁定,完成整个生产立管的下放。

上述立管管卡、立管悬挂装置、卡子主体、卡子限位结构为现有技术,未做说明的技术为现有技术,故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