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联动式电梯外呼控制系统及电梯控制器

一种联动式电梯外呼控制系统及电梯控制器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联动式电梯外呼控制系统,以及该系统中具备联动式的电梯控制器方案,其借助安装于各个楼层的电梯外呼面板的呼梯指令和信号探测装置的探测结果,甚至还可以借助各个电梯的载重信息,对于各不同楼层的候梯人员情况,结合对个电梯运行情况以及对候梯人员的接纳要求的考量,进行综合的信息判定以及电梯运行控制,从而在不影响电梯系统运行功能并结合考量对候梯人员的停靠接纳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避免了冗余停靠指令的产生而导致电梯系统运行效率降低的问题,能够有效达到帮助提升电梯系统运行效率的目的。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808304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迈高电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711461991.3

  • 申请日2017-12-28

  • 分类号B66B1/06(20060101);B66B1/34(20060101);B66B5/00(20060101);

  • 代理机构50212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黄河

  • 地址 401520 重庆市合川工业园区核心区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5:29:5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4-07

    授权

    授权

  • 2018-06-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6B1/06 申请日:201712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5-2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运行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联动式电梯外呼控制系统及电梯控制器。

背景技术

电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显得日益重要,在小高层居民用楼和写字楼中,电梯被广泛使用,成为了不可缺少的设备之一。电梯的运行和停靠是依靠电梯外呼控制系统加以控制的,在很多居民用楼和写字楼中,都安装有多台电梯以供使用,且多台电梯都分别由电梯外呼控制系统进行运行控制。目前的电梯外呼控制系统中,除了被控制运行的电梯之外,还包括分别安装于各个楼层的电梯外呼面板,以及电梯控制器;各个电梯外呼面板分别与电梯控制器进行信号通信连接,通常通过串行通讯与电梯控制器进行信号通信,也有个别的系统中电梯外呼面板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与电梯控制器进行信号通信;电梯控制其通常安装在电梯控制主板或主控机上,由电梯控制器根据各电梯外呼面板上的呼梯指令分别控制各台电梯的运行和停靠楼层。

然而,在目前的电梯外呼控制系统中,对于电梯的运行和停靠控制方式较为简单,一般是电梯在向上或向下运行中经过的某楼层的电梯外呼面板上被输入有相应运行方向的呼梯指令时,电梯便会在该楼层停靠。这样以来,便容易在很多情况下产生冗余的停靠指令。例如,候梯人员因其它缘故不需再乘坐电梯而离开或者已乘坐其它台电梯离开,但由于电梯外呼面板上被输入的呼梯指令没有被取消,因此电梯依然会在该楼层停靠。又例如,梯外候梯人员较多,同时即将到达的电梯内承载人员已经较多而无法满足候梯人员数量的承载要求,但电梯到达相应楼层后依然会停靠。再例如,6周岁以下的儿童单独乘坐电梯容易发生危险,但目前的电梯外呼控制系统并不能够防止6周岁以下儿童单独乘梯的风险,即便儿童单独控制电梯外呼面板乘梯,电梯依然会停靠。这些情况所产生的冗余停靠指令,导致电梯容易出现不必要的楼层停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梯系统的运行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供一种联动式电梯外呼控制系统,使其能够实现多台电梯的联动运行控制,从而帮助提高电梯系统的运行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手段:

一种联动式电梯外呼控制系统,包括多台电梯,分别安装于各个楼层的电梯外呼面板,以及电梯控制器;各个所述电梯外呼面板分别与电梯控制器进行信号通信连接,由电梯控制器根据各电梯外呼面板上的呼梯指令分别控制各台所述电梯的运行和停靠楼层;还包括分别安装于各个楼层的信号探测装置,且各个信号探测装置分别与电梯控制器的探测输出端进行信号通信连接;

所述信号探测装置用于探测其所在楼层是否存在候梯人员,并将探测结果发送至电梯控制器;

所述电梯控制器用于根据各个电梯外呼面板输入的呼梯指令状态以及各个信号探测装置的探测结果,判定是否响应电梯外呼面板的呼梯指令,从而联动控制各台电梯运行的停靠楼层。

上述的联动式电梯外呼控制系统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梯控制器的信息判定和电梯运行控制方式包括:

若电梯外呼面板被输入有呼梯指令,且其所在楼层的信号探测装置的探测结果为不存在候梯人员,则取消各台电梯对相应楼层电梯外呼面板上呼梯指令的响应,控制各台电梯不停靠运行经过相应楼层。

上述的联动式电梯外呼控制系统中,作为改进方案,所述信号探测装置还用于探测所在楼层的候梯人员数量。

上述的联动式电梯外呼控制系统中,作为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述电梯控制器还用于采集各个电梯的载重信息。

上述的联动式电梯外呼控制系统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梯控制器的信息判定和电梯运行控制方式包括:

若电梯外呼面板被输入有呼梯指令,且其所在楼层的信号探测装置的探测结果为存在候梯人员,则根据相应信号探测装置的探测结果所指示的候梯人员数量以及各个电梯的载重信息,在能够承载相应候梯人员数量的各电梯之中进行选择,控制在相应楼层电梯外呼面板上呼梯指令的运行方向上优先运行至该楼层的一个电梯停靠,并取消其它各电梯对相应楼层电梯外呼面板上该呼梯指令的响应。

上述的联动式电梯外呼控制系统中,作为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信号探测装置还用于探测所在楼层的候梯人员最高身高。

上述的联动式电梯外呼控制系统中,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梯控制器的信息判定和电梯运行控制方式包括:

若电梯外呼面板被输入有呼梯指令,且其所在楼层的信号探测装置的探测结果为存在候梯人员,则判断相应信号探测装置的探测结果所指示的候梯人员最高身高是否超过预设定的乘梯人员身高限值;若超过,则控制在相应楼层电梯外呼面板上呼梯指令的运行方向上优先运行至该楼层的一个电梯停靠,并取消其它各电梯对相应楼层电梯外呼面板上该呼梯指令的响应;否则,取消各台电梯对相应楼层电梯外呼面板上呼梯指令的响应,控制各台电梯不停靠运行经过相应楼层。

上述的联动式电梯外呼控制系统中,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梯控制器的信息判定和电梯运行控制方式包括:

若电梯外呼面板被输入有呼梯指令,且其所在楼层的信号探测装置的探测结果为存在候梯人员,则判断相应信号探测装置的探测结果所指示的候梯人员最高身高是否超过预设定的乘梯人员身高限值;若超过,则根据相应信号探测装置的探测结果所指示的候梯人员数量以及各个电梯的载重信息,在能够承载相应候梯人员数量的各电梯之中进行选择,控制在相应楼层电梯外呼面板上呼梯指令的运行方向上优先运行至该楼层的一个电梯停靠,并取消其它各电梯对相应楼层电梯外呼面板上该呼梯指令的响应;若未超过,则根据各个电梯的载重信息,在载重重量不为零的各电梯之中进行选择,控制在相应楼层电梯外呼面板上呼梯指令的运行方向上优先运行至该楼层的一个电梯停靠,并取消其它各电梯对相应楼层电梯外呼面板上该呼梯指令的响应;若相应信号探测装置的探测结果所指示的候梯人员最高身高超过预设定的乘梯人员身高限值,且各电梯的载重重量均为零,则取消各台电梯对相应楼层电梯外呼面板上呼梯指令的响应,控制各台电梯不停靠运行经过相应楼层。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能够用于所述联动式电梯外呼控制系统的联动式的电梯控制器;为此,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联动式的电梯控制器,包括存储信息判定和电梯运行控制指令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分别安装于各个楼层的电梯外呼面板的呼梯指令和信号探测装置的探测结果,所述信号探测装置的探测结果用于指示其所在楼层是否存在候梯人员;

根据各个电梯外呼面板输入的呼梯指令状态以及各个信号探测装置的探测结果,判定是否响应电梯外呼面板的呼梯指令,从而联动控制各台电梯运行的停靠楼层。

上述的联动式的电梯控制器中,作为优先方案,所述“判定是否响应电梯外呼面板的呼梯指令,从而联动控制各台电梯运行的停靠楼层”的方式包括:

若电梯外呼面板被输入有呼梯指令,且其所在楼层的信号探测装置的探测结果为不存在候梯人员,则取消各台电梯对相应楼层电梯外呼面板上呼梯指令的响应,控制各台电梯不停靠运行经过相应楼层。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联动式电梯外呼控制系统,以及该系统中具备联动式的电梯控制器方案,借助安装于各个楼层的电梯外呼面板的呼梯指令和信号探测装置的探测结果,甚至还可以借助各个电梯的载重信息,对于各不同楼层的候梯人员情况,结合对个电梯运行情况以及对候梯人员的接纳要求的考量,进行综合的信息判定以及电梯运行控制,从而在不影响电梯系统运行功能并结合考量对候梯人员的停靠接纳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避免了冗余停靠指令的产生而导致电梯系统运行效率降低的问题,能够有效达到帮助提升电梯系统运行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联动式电梯外呼控制系统的构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联动式电梯外呼控制系统中信号探测装置的一种具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联动式电梯外呼控制系统中信号探测装置的另一种具体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于因一些特殊情况产生冗余的停靠指令而导致降低电梯系统运行效率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联动式电梯外呼控制系统,使其能够实现多台电梯的联动运行控制,用以在不影响电梯系统运行和停靠功能的情况下帮助提高电梯系统的运行效率。

本发明的联动式电梯外呼控制系统构架如图1所示,包括多台电梯,分别安装于各个楼层的电梯外呼面板,以及电梯控制器;各个所述电梯外呼面板分别与电梯控制器进行信号通信连接,由电梯控制器根据各电梯外呼面板上的呼梯指令分别控制各台所述电梯的运行和停靠楼层;除此之外,本发明联动式电梯外呼控制系统中还包括分别安装于各个楼层的用以进行候梯人员探测的信号探测装置,且各个信号探测装置分别与电梯控制器的探测输出端进行信号通信连接。其中,信号探测装置用于探测其所在楼层是否存在候梯人员,并将探测结果发送至电梯控制器;具体而言,信号探测装置可以在每个楼层安装一个,用于同时探测相应楼层的各个电梯口是否存在候梯人员,或者,信号探测装置也可以在每个楼层的每个电梯口安装一个,用于分别探测相应楼层上其所在位置的一个电梯口是否存在候梯人员。而电梯控制器用于根据各个电梯外呼面板输入的呼梯指令状态以及各个信号探测装置的探测结果,判定是否响应电梯外呼面板的呼梯指令,从而联动控制各台电梯运行的停靠楼层。由此以来,本发明的联动式电梯外呼控制系,就能够在控制各台电梯运行的过程中,根据来自信号探测装置的探测结果来分别判断每个楼层是否存在候梯人员,从而能够针对于电梯外呼面板输入了呼梯指令但不存候梯人员的楼层取消对其呼梯指令的响应,避免各个电梯在不存在候梯人员的楼层停靠而影响电梯系统的运行效率,达到帮助提升电梯系统运行效率的目的。

在本发明的联动式电梯外呼控制系统中,信号探测装置是实现候梯人员感测的关键器件,电梯控制器是执行信息判定和电梯运行控制的关键器件。

作为具体技术实现而言,信号探测装置的具体实现方式有很多。例如,可以采用移动物体检测传感器、超声波探测器、红外探测器等电子设备安装在每个楼层上能够检测电梯口方位空间的位置处,作为系统中的信号探测装置,来检测相应楼层是否存在候梯人员,并且这些电子设备技术成熟、硬件成本低,非常易于实现。而作为信号探测装置一种优选的实现方案,如图2所示,信号探测装置可以设计为包括红外探测器1,以及能够带动所述红外探测器横向移动执行横向扫描探测的横向移动扫描控制机构2,且信号探测装置在其所在楼层的布置位置使得红外探测器1在横向移动扫描控制机构2的带动下能够横向扫描探测相应楼层的各个电梯口位置,这样可以通过控制横向移动扫描控制机构带动红外探测器横向扫描探测所在楼层的各个电梯口是否存在候梯人员,进而将探测结果发送至电梯控制器,以供电梯控制器根据探测结果结合执行各台所述电梯的运行和停靠控制。采用红外探测器执行对候梯人员的探测,其探测工作原理是,红外探测器向其红外发送探测方向发射红外光射线并接收被物体表面反射的红外光,从而能够探测其红外发送探测方向上是否存在物体,而利用红外探测器进行扫描探测,则能够探测到其扫描路径上朝向红外发送探测方向的方位空间内是否存在物体。因此,通过横向移动扫描控制机构带动红外探测器横向扫描探测电梯口位置,便能够用于探测到相应电梯口位置处所存在的候梯人员。并且红外探测器是技术成熟的红外电子器件产品,购置成本低廉,且利用红外光反射原理进行探测不受到环境可见光的影响。由此实现的信号探测装置,其结构简单、硬件成本低,且具备较为可靠的扫描探测能力。在具体实现时,横向移动扫描控制机构2可以设计为包括横向设置的呈直线或弧线形的横向轨道21,能够沿所述横向轨道滑动的横向滑块22,以及能够控制所述横向滑块在横向轨道上往返滑动的横向移动驱动器23;红外探测器1安装在横向滑块22上,由横向滑块22带动红外探测器1横向移动执行横向扫描探测。

至于信号探测装置与电梯控制器之间的信号通信连接方式,可以是信号探测装置单独通过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的方式与电梯控制器进行信号通信连接,也可以是信号探测装置与电梯外呼面板之间建立信号传输、或者信号探测装置直接集成安装在电梯外呼面板上,进而通过电梯外呼面板与电梯控制器进行信号通信连接。

作为具体技术实现而言,电梯控制器可以设计为包括存储信息判定和电梯运行控制指令的处理器,通过编程技术将该处理器配置为电梯控制器所需的控制功能;具体而言,电梯控制器的处理器可以被设计配置为:接收分别安装于各个楼层的电梯外呼面板的呼梯指令和信号探测装置的探测结果,信号探测装置的探测结果用于指示其所在楼层是否存在候梯人员;根据各个电梯外呼面板输入的呼梯指令状态以及各个信号探测装置的探测结果,判定是否响应电梯外呼面板的呼梯指令,从而联动控制各台电梯运行的停靠楼层。而在具体应用中,电梯控制器的信息判定和电梯运行控制方式可以设计为包括如下形式:若电梯外呼面板被输入有呼梯指令,且其所在楼层的信号探测装置的探测结果为不存在候梯人员,则取消各台电梯对相应楼层电梯外呼面板上呼梯指令的响应,控制各台电梯不停靠运行经过相应楼层。由此来实现针对于电梯外呼面板输入了呼梯指令但不存候梯人员的楼层取消对其呼梯指令的响应,帮助提升电梯系统运行效率。

此外,如果采用红外探测器的方式来实现信号探测装置功能,则还可以进一步的利用红外探测成像或者红外热成像的方式结合现有的人体轮廓图像识别技术(人体轮廓识别已经是现有技术中非常成熟的图像处理识别技术),来进一步的实现对于候梯人数的识别感测。红外热成像技术是已经较为成熟的技术了,能够直接通过红外热成像结合人体轮廓图像识别技术,来达到候梯人数识别感测的目的。而如果要实现红外探测成像,则信号探测装置需要在前述的具备红外探测器和横向移动扫描控制机构的方案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如图2所示,增设能够带动所述红外探测器1竖向移动执行竖向扫描探测的竖向移动扫描控制机构3,由此,可以利用横向移动扫描控制机构2和竖向移动扫描控制机构3相联合,带动红外探测器1进行横向、竖向的二维红外扫描探测,从而可以通过记录该二维的红外扫描探测数据,构成二维的红外扫描探测图像,则该红外扫描探测图像则会包含有所感测到的候梯人员的人体轮廓边界信息。在具体实现时,竖向移动扫描控制机构3可以设计为包括竖向设置的呈直线或弧线形的竖向轨道31,能够沿所述竖向轨道滑动的竖向滑块32,以及能够控制所述竖向滑块在竖向轨道上往返滑动的竖向移动驱动器33。同时具备了横向移动扫描控制机构和竖向移动扫描控制机构的信号探测装置,与红外探测器之间则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联合带动扫描控制方式。例如,作为设计方式一,如图2所示,可以设计红外探测器1安装在横向滑块22上,横向轨道21安装在竖向移动扫描控制机构3中的竖向滑块32上,从而使得红外探测器1通过横向移动扫描控制机构2安装在竖向滑块32上,并能够通过横向滑块22带动红外探测器1横向移动执行横向扫描探测,能够通过竖向滑块32带动横向移动扫描控制机构2和红外探测器1一起竖向移动执行竖向扫描探测。又例如,作为设计方式二,如图3所示,可以设计红外探测器1安装在竖向滑块32上,竖向轨道31安装在横向移动扫描控制机构2中的横向滑块22上,从而使得红外探测器1通过竖向移动扫描控制机构3安装在横向滑块22上,并能够通过竖向滑块32带动红外探测器1竖向移动执行竖向扫描探测,能够通过横向滑块22带动竖向移动扫描控制机构3和红外探测器1一起横向移动执行横向扫描探测。这两种设计方式,都能够使得竖向移动扫描控制机构和横向移动扫描控制机构带动红外探测器在竖直平面内的横向、竖向二维联动扫描控制,并且便于控制红外探测器对竖向平面上任意的指定位置点进行红外扫描探测。而针对于上述的设计方式二,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如图3所示,可以设计横向移动扫描控制机构2中的横向轨道21设置在建筑物楼层中的楼层地面上,竖向移动扫描控制机构3中的第一直线形轨道21通过其底端安装在横向移动扫描控制机构2中的横向滑块22上,这样的布置和连接结构,相当于使得横向移动扫描控制机构中的横向轨道和横向滑块为竖向移动扫描控制机构中的竖向轨道和竖向滑块提供了重力支撑,从而有助于更好的保证竖向移动扫描控制机构和横向移动扫描控制机构联动运行的支撑稳定性。此外,如果为了更好的保证信号探测装置带动红外探测器执行红外扫描探测的平稳性,如图3所示,还可以进一步增设一个与横向轨道21平行设置的第三轨道11,在第三轨道11上设置有能够沿其滑动的第三滑块12,且第一轨道21还安装在所述第三滑块12上,进而在通过横向移动驱动器23驱动横向滑块22带动竖向轨道31沿横向轨道21横向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同时借助第三滑块12和第三直线形轨道11的组合结构对竖向轨道31提供辅助支撑,减少竖向轨道31在横向移动过程中的抖动现象,进而提升信号探测装置带动红外探测器1执行红外扫描探测的平稳性。

在上述具备了横向移动扫描控制机构2和竖向移动扫描控制机构3的信号探测装置中,则可以进一步的设置红外扫描探测图像存储模块4和人体轮廓图像识别模块5;红外探测器1的探测信号输出端与红外扫描探测图像存储模块4的扫描探测数据输入端进行电信号连接,用以将进行横向、竖向二维红外扫描探测的数据传输给红外扫描探测图像存储模块,以存储成为二维的红外扫描探测图像,则该红外扫描探测图像就包含有所感测到的候梯人员的人体轮廓边界信息;而红外扫描探测图像存储模块4的红外扫描探测图像输出端与人体轮廓图像识别模块5的图像数据输入端进行电信号连接,用以从二维的红外扫描探测图像中经过图像处理而识别出人体轮廓信息。而后,还可以在信号探测装置中进一步的增设数量统计模块6,让人体轮廓图像识别模块5的人体轮廓识别结果输出端与数量统计模块6的统计数据输入端进行电信号连接,由数量统计模块6统计人体轮廓图像识别模块输出的人体轮廓数量,则能够达到识别出候梯人员数量的目的。

基于上述技术,可以设计信号探测装置还能够用于探测所在楼层的候梯人员数量。同时,由于电梯系统自身具备安全防护和检测功能,电梯能够检测其自身的载重信息并在载重超过其自身承载限制时进行报警,且这些载重信息和报警信息都能够被电梯控制器采集到。因此,电梯控制器基于各个信号探测装置所探测到的候梯人员数量以及各个电梯的载重信息,其电梯控制器的信息判定和电梯运行控制方式则可以进一步的设计包括:若电梯外呼面板被输入有呼梯指令,且其所在楼层的信号探测装置的探测结果为存在候梯人员,则根据相应信号探测装置的探测结果所指示的候梯人员数量以及各个电梯的载重信息,在能够承载相应候梯人员数量的各电梯之中进行选择,控制在相应楼层电梯外呼面板上呼梯指令的运行方向上优先运行至该楼层的一个电梯停靠,并取消其它各电梯对相应楼层电梯外呼面板上该呼梯指令的响应。这里的“电梯外呼面板上呼梯指令的运行方向”是一个相对概念,如果电梯外呼面板上呼梯指令是下行停靠,则“电梯外呼面板上呼梯指令的运行方向”是指电梯向下运行方向,如果电梯外呼面板上呼梯指令是上行停靠,则“电梯外呼面板上呼梯指令的运行方向”是指电梯向上运行方向。这样以来,在电梯运行控制过程中,如果在一个楼层的梯外候梯人员较多,电梯控制器则会通过信息判断,避免电梯载重较重(表明电梯内承载人员已经较多)而无法满足候梯人员数量承载要求的电梯取消对相应楼层电梯外呼面板上呼梯指令的响应,而仅控制在相应楼层电梯外呼面板上呼梯指令的运行方向上优先运行至该楼层的一个能够承载相应候梯人员数量的电梯进行停靠,以避免载重较重的电梯停靠而无法承载全部候梯人员数量、导致多个电梯在相应楼层频繁停靠而降低电梯系统整体运行效率的问题。当然,如果在电梯控制器采集到电梯外呼面板被输入有呼梯指令,且其所在楼层的信号探测装置的探测结果为存在候梯人员,且根据相应信号探测装置的探测结果所指示的候梯人员数量以及各个电梯的载重信息,判断到系统中各台电梯均不能够承载相应候梯人员数量时,为了更好的确保系统对候梯人员的接纳要求,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可以先控制相应楼层电梯外呼面板上呼梯指令的运行方向上即将运行至该楼层的载重最轻的一个电梯停靠在该楼层,以先装载尽可能多的候梯人员离开,而后再通过相应楼层的信号探测装置探测候梯人员数量,供电梯控制器进行后续的信息判定和电梯运行控制。这样的控制方式,虽然在各台电梯均不能够承载相应候梯人员数量时,电梯控制器依然会控制多台电梯在相应楼层停靠,但能够优先装载尽可能多的候梯人员离开,从而尽可能的减少电梯停靠的次数,对于系统中各台电梯整体运行效率的提升是有帮助的,并且也尽快的满足了对候梯人员的接纳要求。

与此同时,在本发明联动式电梯外呼控制系统的信号探测装置中,如图2所示,在具备上述的横向移动扫描控制机构2、竖向移动扫描控制机构3、红外扫描探测图像存储模块4和人体轮廓图像识别模块5的基础上,信号探测装置能够具备对候梯人员的人体轮廓识别能力,而人体轮廓能够表征出人体身高,因此,可以在信号探测装置中进一步增设身高统计模块7,而人体轮廓图像识别模块5的人体轮廓识别结果输出端与身高统计模块7的统计数据输入端进行电信号连接,用以将识别出的各个人体轮廓信息传输至身高统计模块,由身高统计模块7分别统计得出每个人体轮廓信息所表征的人体身高信息,从而便能够统计出候梯人员最高身高。或者,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由于人体轮廓信息所表征出的人体身高信息,是来自红外探测器在竖向移动扫描控制机构带动下执行的竖向扫描探测数据,因此,本发明联动式电梯外呼控制系统的信号探测装置中,如图2所示,在具备红外探测器1、横向移动扫描控制机构2和竖向移动扫描控制机构3的基础上,也可以进一步的增设身高统计模块7,且红外探测器1的探测信号输出端与身高统计模块7的统计数据输入端进行电信号连接,由此,身高统计模块7可以通过接收红外探测器1分别在各不同横向扫描位置上执行竖向扫描探测得到的探测结果数据,统计出其中竖向探测高度最高的值,则也能够实现对候梯人员最高身高的探测。

可见,基于上述技术,可以设计信号探测装置还能够用于探测所在楼层的候梯人员最高身高。因此,作为又一技术改进,电梯控制器基于各个信号探测装置所探测到的候梯人员最高身高,电梯控制器的信息判定和电梯运行控制方式则可以进一步的设计包括:若电梯外呼面板被输入有呼梯指令,且其所在楼层的信号探测装置的探测结果为存在候梯人员,则判断相应信号探测装置的探测结果所指示的候梯人员最高身高是否超过预设定的乘梯人员身高限值,这里的乘梯人员身高限值可以被设定为我国6岁儿童的平均升高值,用以作为判断候梯人员是否均为6岁以下儿童的判定基准依据;若超过,可以判定认为候梯人员之中存在年龄6岁以上的乘梯者,表明可以停梯,则控制在相应楼层电梯外呼面板上呼梯指令的运行方向上优先运行至该楼层的一个电梯停靠,并取消其它各电梯对相应楼层电梯外呼面板上该呼梯指令的响应;否则,表明候梯人员均为6岁以下儿童,为了避免其单独乘梯,则取消各台电梯对相应楼层电梯外呼面板上呼梯指令的响应,控制各台电梯不停靠运行经过相应楼层。这样的控制方式,可以避免6岁以下儿童单独乘梯而造成危险,同时也尽可能的保证了系统内各电梯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此外,作为另一种技术改进方向,若结合各个信号探测装置所探测到的候梯人员数量、候梯人员最高身高、以及各个电梯的载重信息,电梯控制器的信息判定和电梯运行控制方式则可以进一步的设计包括:若电梯外呼面板被输入有呼梯指令,且其所在楼层的信号探测装置的探测结果为存在候梯人员,则判断相应信号探测装置的探测结果所指示的候梯人员最高身高是否超过预设定的乘梯人员身高限值;若超过,可以判定认为候梯人员之中存在年龄6岁以上的乘梯者,表明可以停梯,则根据相应信号探测装置的探测结果所指示的候梯人员数量以及各个电梯的载重信息,在能够承载相应候梯人员数量的各电梯之中进行选择,控制在相应楼层电梯外呼面板上呼梯指令的运行方向上优先运行至该楼层的一个电梯停靠,并取消其它各电梯对相应楼层电梯外呼面板上该呼梯指令的响应;若未超过,表明候梯人员均为6岁以下儿童,为避免这些6岁以下儿童单独乘梯,则根据各个电梯的载重信息,在载重重量不为零(表明电梯内有允许乘梯人)的各电梯之中进行选择,控制在相应楼层电梯外呼面板上呼梯指令的运行方向上优先运行至该楼层的一个电梯停靠,并取消其它各电梯对相应楼层电梯外呼面板上该呼梯指令的响应;若相应信号探测装置的探测结果所指示的候梯人员最高身高超过预设定的乘梯人员身高限值,且各电梯的载重重量均为零(表明各电梯内均无人),为了避免6岁以下儿童单独乘梯,则取消各台电梯对相应楼层电梯外呼面板上呼梯指令的响应,控制各台电梯不停靠运行经过相应楼层,防止6岁以下儿童单独乘梯造成危险。这样的控制方式,既能够避免6岁以下儿童单独乘梯而造成危险,同时还兼顾了对于候梯人员数量的考量,以尽可能的提高系统内各电梯的运行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联动式电梯外呼控制系统,以及该系统中具备联动式的电梯控制器方案,其借助安装于各个楼层的电梯外呼面板的呼梯指令和信号探测装置的探测结果,甚至还可以借助各个电梯的载重信息,对于各不同楼层的候梯人员情况,结合对个电梯运行情况以及对候梯人员的接纳要求的考量,进行综合的信息判定以及电梯运行控制,从而在不影响电梯系统运行功能并结合考量对候梯人员的停靠接纳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避免了冗余停靠指令的产生而导致电梯系统运行效率降低的问题,能够有效达到帮助提升电梯系统运行效率的目的。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