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防抱走的儿童用安全小推车

一种防抱走的儿童用安全小推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抱走的儿童用安全小推车,包括推车底盘,所述推车底盘的顶部设置有儿童座,所述儿童座的顶部设置有矩形的固定边框,所述固定边框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相对平行的第一轨道槽,两组所述第一轨道槽的内部均设置有滑动块,一组所述滑动块的顶部延伸至第一轨道槽的外侧并连接有水平的第一固定架,另一组所述滑动块的顶部延伸至第一轨道槽的外侧,并连接有水平的第二固定架。本发明设计合理,布局紧凑,功能性较为多样化,在可以对儿童座进行旋转查看儿童状态的同时,无需担心儿童在户外时,被人抱走,导致丢失的现象,使用时更加安全方便,给使用者带来更大的便利。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808225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新昌县泰如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711401719.6

  • 发明设计人 俞子乙;赵德英;

    申请日2017-12-22

  • 分类号B62B9/00(20060101);B62B9/10(20060101);

  • 代理机构33246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赵炎英

  • 地址 312500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七星街道上礼泉村大道西路213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5:28:3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5-22

    授权

    授权

  • 2018-06-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2B9/00 申请日:201712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5-2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推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抱走的儿童用安全小推车。

背景技术

儿童推车是儿童学步前所使用的玩具,使用对象是无自主能力的学步前儿童。

儿童推车作为现代生活中照顾儿童不可或缺的工具,在照顾儿童方面,七折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有的儿童推车技术中,虽然儿童推车给有小孩的佳通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仍旧存在着一下两点缺陷:

1、大多数的儿童推车上的儿童座是固定设置的,且大多数儿童推车上安装有帐篷,在推动过程中需要查看儿童的状态时,必须停止推动儿童,并绕道儿童推车的前侧进行查看儿童是否需要更换尿布或者喂食等,在查看时十分不方便;

2、现有的儿童推车大多数都是在户外进行使用,从而导致在户外时,大人经常会因为别的事情导致不能时刻看护儿童,从而存在很容易导致儿童被抱走,导致丢失的现象;

根据以上所存在的问题,为此我们设计出了一种防抱走的儿童用安全小推车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推动过程中需要查看儿童的状态时,查看时十分不方便,且在户外进行使用时,儿童存在很容易被抱走,导致丢失的现象,而提出的一种防抱走的儿童用安全小推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抱走的儿童用安全小推车,包括推车底盘,所述推车底盘的顶部设置有儿童座,所述儿童座的顶部设置有矩形的固定边框,所述固定边框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相对平行的第一轨道槽,两组所述第一轨道槽的内部均设置有滑动块,一组所述滑动块的顶部延伸至第一轨道槽的外侧并连接有水平的第一固定架,另一组所述滑动块的顶部延伸至第一轨道槽的外侧,并连接有水平的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轨道槽,两组所述第二轨道槽的内部均设置有驱动块,所述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相对平行的第一推杆电机,所述第一推杆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水平的第一推动杆,所述第一推动杆的另一侧与驱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上的两个驱动块的另一侧连接有水平的第一限位架,所述第二固定架上的两个驱动块的另一侧连接有水平的第二限位架,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架远离驱动块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块,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架远离驱动块的一侧设置有与定位块相适配的定位槽;

所述固定边框的两侧侧边上均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水平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另一侧与固定边框之间设置有第一转动轮,所述转动轴与第一转动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容纳腔的内部另一侧与固定边框之间设置有第二转动轮,所述第一转动轮与第二转动轮之间设置有传动带,所述第一转动轮与第二转动轮的另一侧均设置有水平的螺杆,两个所述螺杆的另一侧均延伸至第一轨道槽的内部,并与第一轨道槽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滑动块均套接在螺杆上;

所述推车底盘的底部设置有水平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中心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竖直向上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延伸至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水平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与推车底盘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内部均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均设置有水平的延伸杆,两个所述延伸杆的另一端均延伸至固定板的外侧设置有竖直的定位板,两个所述定位板相互靠近的一侧上方均设置有固定卡块,所述推车底盘的两侧均设置有与固定卡块相适配的固定卡槽,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水平的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的两侧内部均设置有第二推杆电机,两组所述第二推杆电机的输出端均设置有第二推动杆,两组所述第二推动杆均延伸至固定杆的外侧设置有倾斜向上的第一支撑架,两组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部之间连接有水平的第三推杆电机,两个所述第三推杆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水平的第三推动杆,所述固定边框的两侧中部均设置有与第三推动杆相适配的固定槽;

两个所述第三推杆电机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倾斜向上的第二支撑架,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顶部之间连接有水平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内部活动镶嵌有控制手环,所述控制手环的中部内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第一限位架与第二限位架远离驱动块的一侧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架与第二限位架的截面均为圆弧形结构。

优选的,两个所述滑动块的内部均设置有与螺杆相适配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设置有与螺杆相适配的内螺纹。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远离第二支撑架的一端设置有推动把手。

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杆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倾斜向下的第三支撑架,两组所述第三支撑架的底部均设置有滚动轮。

优选的,所述儿童座的外部一侧设置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推杆电机、第二推杆电机、第三推杆电机均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的型号为DATA-7311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延伸杆延伸至放置槽的内部一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放置槽内部之间的延伸杆上套接有缓冲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转动杆延伸至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水平的连接板,连接板的顶部与推车底盘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的设计,有利于在使用时,想要对儿童的状态进行查看时,通过控制手环控制第二电机进行工作,让第二电机带动转动杆顶部的连接板进行转动,连接板转动时,带动推车底盘上的儿童座进行转动,便于对儿童座进行旋转,方便查看儿童;

2、推车底盘的两侧均设置有与固定卡块相适配的固定卡槽,且固定边框的两侧中部均设置有与第三推动杆相适配的固定槽的设计,有利于在儿童座在转动前或转动后,通过固定卡块与固定卡槽之间相卡接,控制手环控制第三推动杆与固定槽相卡接,对儿童座进行限位固定;

3、通过第一固定架上的两个驱动块的另一侧连接有水平的第一限位架,第二固定架上的两个驱动块的另一侧连接有水平的第二限位架,的设计,有利于儿童推车在使用时,对儿童身体的两侧进行限位固定,通过两个滑动块均套接在螺杆上,有利于在使用时,通过驱动螺杆上的滑动块进行水平移动,带动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对儿童的前后两侧进行限位固定;

4、第一限位架与第二限位架远离驱动块的一侧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的设计,有利于在别人想要抱走儿童时,儿童的身体对压力传感器进行施力,压力传感器传递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驱动报警器进行报警提醒;

本发明设计合理,布局紧凑,功能性较为多样化,在可以对儿童座进行旋转查看儿童状态的同时,无需担心儿童在户外时,被人抱走,导致丢失的现象,使用时更加安全方便,给使用者带来更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抱走的儿童用安全小推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抱走的儿童用安全小推车的。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抱走的儿童用安全小推车的固定边框的顶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抱走的儿童用安全小推车的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抱走的儿童用安全小推车的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推车底盘、2儿童座、3固定板、4报警器、5固定槽、6固定杆、7容纳槽、8固定边框、9压力传感器、10第一限位架、11安装板、12定位块、13第二限位架、14第二电机、15控制手环、16支撑板、17第一轨道槽、18螺杆、19滑动块、20第一转动轮、21第一电机、22传动带、23第一推杆电机、24第二轨道槽、25驱动块、26第一推动杆、27定位槽、28第二转动轮、29第一固定架、30第二固定架、31连接板、32延伸杆、33定位板、34固定卡块、35固定卡槽、36第二推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两个第三推杆电机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倾斜向上的第二支撑架,两个第二支撑架的顶部之间连接有水平的支撑板16,支撑板16的顶部设置有容纳槽7,容纳槽7的内部活动镶嵌有控制手环15,控制手环15的中部内侧设置有控制器,第一限位架10与第二限位架13远离驱动块25的一侧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9,压力传感器9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在使用该推车时,首先容纳槽7内部活动镶嵌的控制手环15取出,并把控制手环带上手腕上,便于随时对该推车进行控制。

实施例二

参照图1、2、3与4,一种防抱走的儿童用安全小推车,包括推车底盘1,推车底盘1的顶部设置有儿童座2,儿童座2的顶部设置有矩形的固定边框8,固定边框8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相对平行的第一轨道槽17,两组第一轨道槽17的内部均设置有滑动块19,一组滑动块19的顶部延伸至第一轨道槽17的外侧并连接有水平的第一固定架29,另一组滑动块19的顶部延伸至第一轨道槽17的外侧,并连接有水平的第二固定架30,第一固定架29与第二固定架30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轨道槽24,两组第二轨道槽24的内部均设置有驱动块25,第一固定架29与第二固定架30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相对平行的第一推杆电机23,第一推杆电机23的输出端设置有水平的第一推动杆26,第一推动杆26的另一侧与驱动块25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把儿童置入儿童座2的内部后,通过手腕上的控制手环15,控制第一推杆电机23进行工作,第一推杆电机23带动第一推动杆26控制驱动块25进行移动,通过第一固定架29上的两个驱动块25的另一侧连接有水平的第一限位架10,第二固定架30上的两个驱动块25的另一侧连接有水平的第二限位架13,两个第二限位架13远离驱动块25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块12,两个第一限位架10远离驱动块25的一侧设置有与定位块12相适配的定位槽27,在第一推杆电机23带动第一推动杆26控制驱动块25进行移动时,两组驱动块25均带动第一限位架10与第二限位架13进行移动,第一限位架10与第二限位架13移动到儿童两侧的位置,然后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推杆电机23停止工作,对儿童身体的两侧进行限位固定;

固定边框8的两侧侧边上均设置有安装板11,安装板11的内部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21,第一电机21的输出端设置有水平的转动轴,转动轴的另一侧与固定边框8之间设置有第一转动轮20,转动轴与第一转动轮20的一侧固定连接,容纳腔的内部另一侧与固定边框8之间设置有第二转动轮28,第一转动轮20与第二转动轮28之间设置有传动带22,第一转动轮20与第二转动轮28的另一侧均设置有水平的螺杆18,两个螺杆18的另一侧均延伸至第一轨道槽17的内部,并与第一轨道槽17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两个滑动块19均套接在螺杆18上,在第一限位架10与第二限位架13移动到儿童两侧的位置后,通过控制手环15上的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21进行工作,让第一电机21带动第一转动轮20和第二转动轮28进行工作,通过第一转动轮20和第二转动轮28转动,驱动螺杆18进行转动,并驱动螺杆18上的滑动块进行水平移动,带动第一固定架29与第二固定架30对儿童的前后两侧进行限位固定;

实施例三

参照图1与5,通过推车底盘1的底部设置有水平的固定板3,固定板3的底部中心设置有第二电机14,第二电机14的输出端设置有竖直向上的转动杆,转动杆延伸至固定板3的顶部设置有水平的连接板31,连接板31的顶部与推车底盘1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便于在使用时,想要对儿童的状态进行查看时,通过控制手环15控制第二电机14进行工作,让第二电机14带动转动杆顶部的连接板31进行转动,连接板31转动时,带动推车底盘1上的儿童座2进行转动,便于对儿童座2进行旋转,方便查看儿童,固定板3的两侧内部均设置有放置槽,放置槽的内部均设置有水平的延伸杆32,两个延伸杆32的另一端均延伸至固定板3的外侧设置有竖直的定位板33,两个定位板33相互靠近的一侧上方均设置有固定卡块34,推车底盘1的两侧均设置有与固定卡块34相适配的固定卡槽35,固定板3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水平的固定杆6,两个固定杆6的两侧内部均设置有第二推杆电机,两组第二推杆电机的输出端均设置有第二推动杆36,两组第二推动杆36均延伸至固定杆6的外侧设置有倾斜向上的第一支撑架,两组第一支撑架的顶部之间连接有水平的第三推杆电机,两个第三推杆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水平的第三推动杆,固定边框8的两侧中部均设置有与第三推动杆相适配的固定槽5,便于在儿童座2在转动前或转动后,通过固定卡块34与固定卡槽35之间相卡接,控制手环15控制第三推动杆与固定槽5相卡接,对儿童座2进行限位固定。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