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高强度高韧性铸态QT800-5球墨铸铁及其生产方法

一种高强度高韧性铸态QT800-5球墨铸铁及其生产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高韧性铸态QT800‑5球墨铸铁及利用普通粘土砂成型该球墨铸铁的方法,该方法以球墨铸铁用生铁、碳素废钢及回炉料为原材料,加入适量的铜、钼、镍、锑或锡等合金,采用感应电炉熔炼铁液,以稀土镁硅铁合金为球化剂,利用硅铁、硅钡和硅铋进行孕育处理,在微震压实造型机上以普通粘土砂造型,浇注30~60min后脱箱即得。本发明可满足市场对高强高韧铸态QT800‑5球墨铸铁件的需求,特别是汽车行业对铸件轻量化的需求。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12-27

    授权

    授权

  • 2018-06-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22C37/10 申请日:201712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5-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铸造及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高韧性铸态QT800-5球墨铸铁及利用普通粘土砂成型该球墨铸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球墨铸铁件自1947年问世以来,因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铸造性能得以迅速发展,已成为重要的工程材料,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家标准GB/T1348-2009《球墨铸铁件》规定的球墨铸铁件共有14个牌号,这些牌号的产品一般具有低强度高延伸率或高强度低延伸率的特点,虽然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并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商用车向着重载、高速、低能耗方向发展,汽车空载轻量化的需求不断增加,催生了汽车零部件对高强度高韧性铸态球墨铸铁件的需求。

对于要求高强度、高韧性及高疲劳性能的铸件,传统国标的球墨铸铁材料性能已不能满足要求。提高球墨铸铁的综合力学性能,使其具有较高强度的同时又具有高的伸长率,增加产品可靠性的同时为扩大球墨铸铁的应用范围创造了条件,从而满足汽车零部件轻量化需求。因此,高强度、高伸长率铸态球墨铸铁的研究与技术开发,一直备受关注。目前国外该类产品的研发仅有瑞士的GF公司形成系列化产品,正处于推广应用阶段。我国对高强度高韧性铸态球墨铸铁的研究刚刚起步,目前还没有能满足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标准工艺。

申请人为适应市场需求,积极开拓高端球墨铸铁件市场,通过产学研合作致力于高强高韧铸态球墨铸铁件的研究与开发。本发明利用合金元素调控基体组织、微量元素复合增韧技术,在不同冷却速度下控制球墨铸铁微观组织,实现了在铸态条件下工业化稳定、生产高强度高韧性铸态QT800-5球墨铸铁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高韧性铸态QT800-5球墨铸铁材料及其工业化稳定生产方法,该工艺能够在普通造型线上利用普通粘土砂造型,工业化稳定的生产高强度高韧性铸态QT800-5球墨铸铁件,满足汽车零部件轻量化的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强度高韧性铸态QT800-5球墨铸铁,其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 3.40%~3.90%,Si 2.30%~3.0%,Mn<0.30%,P<0.04%,S≤0.02%,Cu 0.50%~1.20%,Mo<0.30%,Sb<0.02%,Bi<0.01%,余量为铁及少量杂质。

按照上述方案,该铸态球墨铸铁中还包括0.50%~1.50%的Ni和低于0.03%的Sn。

利用普通黏土砂成型上述高强度高韧性铸态QT800-5球墨铸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以生铁、碳素废钢及球铁回炉料为原材料进行熔炼,待接近出铁温度时分析调整配料使成分合格,在1500℃~1520℃静置5~8min,扒渣出铁液;

(b)向堤坝式浇包的凹坑内加入FeSiMg8Re5球化剂、硅铁、钼铁及纯铜棒,每层捣平实后覆盖珍珠岩,将炉内符合要求的铁液冲入球化包中,球化反应完毕后造渣除渣,随后倒包孕育处理,在倒包过程中加入SiBa和Sb或SiBa和Sn复合孕育剂,充分搅拌铁液加盖珍珠岩后待用;

(c)利用普通粘土砂造型,将球化孕育后的纯净铁液吊入浇注位置进行浇注,期间随流加入SiBi孕育剂,最后开箱。

按照上述方案,步骤(a)中所使用的生铁具体为Q12生铁,其成分为:C 3.60%~3.90%,Si 2.30%~2.8%,Mn<0.30%,P<0.04%,S≤0.02%,Cu 0.50%~1.20%,Mo<0.30%,Sb<0.02%,余量为铁。

按照上述方案,步骤(b)中依次加入1.2%-1.6%的FeSiMg8Re5球化剂、0.5%-1.1%的75硅铁、0.42%的60钼铁以及0.7%-1%的纯铜棒。

按照上述方案,步骤(b)复合孕育剂中SiBa的加入量为0.35%,Sb或Sn的加入量低于0.03%,SiBi孕育剂的加入量为0.25%。

按照上述方案,步骤(b)中在加入球化剂、硅铁、钼铁、纯铜棒的同时还加入了0.50%~1.50%的纯Ni。

按照上述方案,步骤(c)中将普通粘土砂装入砂箱后在微震压实造型机上造型,型腔的硬度控制在75-85,浇铸完成后30-60min开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制备得到的高强度高韧性铸态球墨铸铁抗拉强度Rm≥800MPa,延伸率A≥5%,金相组织为:球化等级1~2级,球径大小6~7级,珠光体含量60%~80%。

(2)利用普通粘土砂进行造型,适用范围广,单件、小批量和大批量生产均能满足;生产节拍长,从浇注到脱箱需要45min以上,且砂型保温能力强,能充分利用余热淬火实现铸态生产。

(3)使用Si元素调控铁素体含量,并利用Si的合金化作用强化铁素体基体,从而提高球铁的强韧性;利用Cu-Mo-Ni合金化调控珠光体含量,稳定并细化珠光体组织,强化基体组织,提高球铁的强度;使用微量元素Sb、Sn、Bi复合细化石墨球,利用开箱时间控制铸件的冷却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3制得的高强度高韧性铸态球墨铸铁的显微组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将普通粘土湿型砂填入砂箱后在微震压实造型机上造型,砂型的硬度平均值控制在82左右。原材料采用Q12生铁,其成分为(质量分数,下同):C 3.60%~3.90%,Si 2.30%~2.8%,Mn<0.30%,P<0.04%,S≤0.02%,Cu 0.50%~1.20%,Mo<0.30%,Sb<0.02%,余量为铁。采用感应电炉熔炼,期间分析调整配料使成分合格,最后升温至1520℃静置5~8min扒渣出炉。在球化包内依次加入1.3%的FeSiMg8Re5球化剂、0.65%的75硅铁、0.42%的60钼铁及0.8%的纯铜棒,每层捣平实后覆盖珍珠岩,然后将炉内铁液冲入球化包内,造渣除渣后进行倒包孕育处理,在倒包过程中加入由SiBa、Sb组成的复合孕育剂(SiBa加入量0.35%,Sb加入量0.025%),充分搅拌铁液扒净浮渣后加盖珍珠岩待用。将球化孕育后的纯净铁液吊入浇注位置进行浇注,浇注时加入SiBi孕育剂(加入量0.25%)进行随流孕育,经30min冷却后脱箱清理。

本实施例生产的附铸Y型试块检测所得技术指标为:球化等级2级,石墨大小6~7级,珠光体含量为65~70%;力学性能:抗拉强度Rm 816~829MPa,延伸率A 5.8~7.2%。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其他步骤、参数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将转包孕育剂中的Sb用Sn替代,且Sn<0.03%;球化剂的加入量有所改变:1.4%的FeSiMg8Re5球化剂、0.76%的75硅铁、0.42%的60钼铁及0.7%的纯铜棒。

本实施例生产的附铸Y型试块技术指标为:球化等级2级,石墨大小6~7级,珠光体含量为65~70%;力学性能:抗拉强度Rm814~816MPa,延伸率A5.6~6.8%。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其他步骤、参数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将转包孕育剂中的Sb用Sn替代,且Sn<0.03%;球化剂的加入量有所改变:1.5%的FeSiMg8Re5球化剂、0.95%的75硅铁、0.42%的60钼铁、1%的纯铜棒以及1%的Ni。

本实施例生产的附铸Y型试块技术指标为:球化等级2级,石墨大小6~7级(见附图1右),珠光体含量为65~70%(见附图1左);力学性能:抗拉强度Rm 809~829MPa,延伸率A5.4~7.0%。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