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智能周转箱操作方法、控制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智能周转箱操作方法、控制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周转箱操作方法,包括:智能周转箱接收用户锁定信息;智能周转箱生成第一标识,并将第一标识向终端发送;智能周转箱在收到终端返回的第一确认信息后,生成解锁信息;智能周转箱向终端发送解锁信息,以供终端根据解锁信息进行解锁。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控制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周转箱在解锁信息传达时均需要将加密的密码进行口头、书面等方式送达才能使对方满足解码开锁的条件的缺陷,有效防止解锁信息的丢失,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84469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艺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711030373.3

  • 发明设计人 邹源;林子冠;

    申请日2017-10-30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肖平安

  •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吉山坑尾路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4:51: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12-13

    授权

    授权

  • 2018-04-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F21/44 申请日:201710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3-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周转箱操作方法、控制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周转箱,也称为物流箱,广泛用于机械、汽车、家电、轻工、电子等行业,能耐酸耐碱、耐油污,无毒无味,可用于盛放食品等,清洁方便,零件周转便捷、堆放整齐,便于管理。其合理的设计,优良的品质,适用于工厂物流中的运输、配送、储存、流通加工等环节。周转箱可与多种物流容器和工位器具配合,用于各类仓库、生产现场等多种场合,在物流管理越来越被广大企业重视的今天,周转箱帮助完成物流容器的通用化、一体化管理,是生产及流通企业进行现代化物流管理的必备品。

目前传统的塑料周转箱只具备基本储物功能,只是一个普通的储物的塑料制品,不具备任何的锁,即使采用锁具,一般也为机械锁或普通电子锁,存在安全性不高,易被盗的缺点,其对于保存保密物品时,均需要提前进行加密,在运输或转交带有该种密码锁的周转箱时,依然需要将加密的密码进行口头、书面等方式送达才能使对方满足解码开锁的条件,这种方式存在密码易丢失、安全性差的缺陷。而且不论密码的加密级别多高,只要中间出现密码丢失,则任何人均可在带有该电子密码锁的周转箱的运输过程中随意打开该周转箱,提走周转箱内的重要的货物,给用户安全带来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带锁的周转箱均需要将加密的密码进行口头、书面等方式送达才能使对方满足解码开锁的条件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周转箱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关闭智能周转箱并对所述智能周转箱进行锁定后,所述智能周转箱获取用户锁定信息;

所述智能周转箱根据所获取到的所述用户锁定信息生成第一标识,并发送所述第一标识至预设已经配对的终端;所述第一标识包括定位信息和时间信息;

所述智能周转箱接收所述终端返回的第一确认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确认信息生成与所述终端对应的解锁信息;

所述智能周转箱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解锁信息,并进入待解锁状态,以供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解锁信息对所述智能周转箱进行解锁开箱操作。

优选地,所述智能周转箱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解锁信息,并进入待解锁状态之后,还包括:

所述智能周转箱接收所述终端的即时标识请求;

所述智能周转箱在接收到所述即时标识请求后,获取当前定位信息和当前时间信息,并根据所述当前定位信息和当前时间信息生成第二标识;

将所述第二标识向所述终端发送。

优选地,所述当关闭智能周转箱并对所述智能周转箱进行锁定后,所述智能周转箱获取用户锁定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智能周转箱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配对请求信息;

所述智能周转箱根据所述配对请求信息生成配对秘钥,并将所述配对秘钥向所述终端发送;其中,

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配对秘钥,并向所述智能周转箱发送第二确认信息;

所述智能周转箱接收到所述第二确认信息后,建立与所述终端的连接并提示配对成功。

优选地,所述智能周转箱接收所述终端返回的第一确认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确认信息生成与所述终端对应的解锁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第一标识后,获取用户确认指令;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用户确认指令生成与所述用户确认指令匹配的第二确认信息;

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二确认信息向所述智能周转箱发送,以供所述智能周转箱生成所述解锁信息。

优选地,所述解锁信息包括解锁密码或二维码。

优选地,所述配对请求信息包括终端设备信息、网络连接协议、连接时间和/或连接地点。

此外,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周转箱控制器,所述智能周转箱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智能周转箱操作程序,所述智能周转箱操作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所述智能周转箱操作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智能周转箱操作程序,所述智能周转箱操作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所述智能周转箱操作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周转箱操作方法、控制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在智能周转箱接收用户锁定信息后,将生成的与已配对的终端相对应的第一标识发送至终端,在收到终端返回的确认信息后生成解锁信息并将其发送至终端,以供终端根据解锁信息对该智能周转箱进行解锁,从而完成了智能周转箱的操作。在对智能周转箱进行运输过程中,首先将该周转箱与目标终端进行配对,并将生成的与该终端对应的解锁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在解锁时可通过终端接收到的解锁信息进行解锁或直接采用所述终端进行解锁,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周转箱在解锁信息传达时均需要将加密的密码进行口头、书面等方式送达才能使对方满足解码开锁的条件的缺陷,有效防止解锁信息的丢失,大大提高了周转箱运送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智能周转箱操作方法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智能周转箱操作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智能周转箱操作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智能周转箱操作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智能周转箱操作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实施例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

当关闭智能周转箱并对所述智能周转箱进行锁定后,所述智能周转箱获取用户锁定信息;

所述智能周转箱根据所获取到的所述用户锁定信息生成第一标识,并发送所述第一标识至预设已经配对的终端;所述第一标识包括定位信息和时间信息;

所述智能周转箱接收所述终端返回的第一确认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确认信息生成与所述终端对应的解锁信息;

所述智能周转箱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解锁信息,并进入待解锁状态,以供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解锁信息对所述智能周转箱进行解锁开箱操作。

由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技术中的周转箱在解锁信息传达时均需要将加密的密码进行口头、书面等方式送达才能使对方满足解码开锁的条件的缺陷,严重影响周转箱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周转箱操作方法、控制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在智能周转箱接收用户锁定信息后,将生成的与已配对的终端相对应的第一标识发送至终端,在收到终端返回的确认信息后生成解锁信息并将其发送至终端,以供终端根据解锁信息对该智能周转箱进行解锁,从而完成了智能周转箱的操作。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周转箱在解锁信息传达时均需要将加密的密码进行口头、书面等方式送达才能使对方满足解码开锁的条件的缺陷,有效防止解锁信息的丢失,大大提高了周转箱运送过程中的安全性。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控制端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智能周转箱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数据接口1003,存储器1004,通信总线1002和智能周转箱控制装置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数据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遥控器,可选数据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存储器1004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4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智能周转箱控制装置1005用于对智能周转箱的运行电流值进行获取。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智能周转箱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4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数据接口控制程序、网络连接程序以及智能周转箱操作程序。

在图1所示的智能周转箱中,数据接口1003主要用于接收输入单元的指令并与其他外设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4中存储的智能周转箱操作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当关闭智能周转箱并对所述智能周转箱进行锁定后,所述智能周转箱获取用户锁定信息;

所述智能周转箱根据所获取到的所述用户锁定信息生成第一标识,并发送所述第一标识至预设已经配对的终端;所述第一标识包括定位信息和时间信息;

所述智能周转箱接收所述终端返回的第一确认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确认信息生成与所述终端对应的解锁信息;

所述智能周转箱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解锁信息,并进入待解锁状态,以供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解锁信息对所述智能周转箱进行解锁开箱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周转箱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解锁信息,并进入待解锁状态之后,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4中存储的智能周转箱操作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智能周转箱接收所述终端的即时标识请求;

所述智能周转箱在接收到所述即时标识请求后,获取当前定位信息和当前时间信息,并根据所述当前定位信息和当前时间信息生成第二标识;

将所述第二标识向所述终端发送。

进一步地,所述当关闭智能周转箱并对所述智能周转箱进行锁定后,所述智能周转箱获取用户锁定信息之前,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4中存储的智能周转箱操作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智能周转箱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配对请求信息;

所述智能周转箱根据所述配对请求信息生成配对秘钥,并将所述配对秘钥向所述终端发送;其中,

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配对秘钥,并向所述智能周转箱发送第二确认信息;

所述智能周转箱接收到所述第二确认信息后,建立与所述终端的连接并提示配对成功。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周转箱接收所述终端返回的第一确认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确认信息生成与所述终端对应的解锁信息之前,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4中存储的智能周转箱操作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第一标识后,获取用户确认指令;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用户确认指令生成与所述用户确认指令匹配的第二确认信息;

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二确认信息向所述智能周转箱发送,以供所述智能周转箱生成所述解锁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4中存储的智能周转箱操作程序中,所述解锁信息包括解锁密码或二维码。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4中存储的智能周转箱操作程序中,所述配对请求信息包括终端设备信息、网络连接协议、连接时间和/或连接地点。

参照图2,本发明智能周转箱操作方法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周转箱操作方法,所述智能周转箱操作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S10,当关闭智能周转箱并对所述智能周转箱进行锁定后,所述智能周转箱获取用户锁定信息;

智能周转箱包括智能锁相关组件和锁具,锁具与所述智能锁相关组件电连接,锁具包括锁定组件,其锁定组件可以为手动锁定方式进行锁定,也可通过电子方式控制马达从而进行锁定,在本实施例中,为手动锁定的机关,通过用户进行手动拉动锁定开关,从而实现带有本发明中智能周转箱的锁定。在用户进行手动拉动锁定开关后,锁具向智能周转箱发送锁定信息,提示该智能周转箱已经达到锁定状态,同时,可进一步通过语音系统或其他提示方式对周转箱的状态进行提示。在智能周转箱获取到上述锁定信息时,该智能周转箱完成锁定过程。

上述,终端可以为移动通讯设备,例如智能手机等,平板电脑、PC、或其他可设备,终端可以通过智能APP以实现与智能周转箱的连接和控制。

步骤S20,所述智能周转箱根据所获取到的所述用户锁定信息生成第一标识,并发送所述第一标识至预设已经配对的终端;所述第一标识包括定位信息和时间信息;

智能周转箱在与相应的终端进行配对后,存储有终端的相关信息,例如终端的定位信息,时间信息、型号、mac地址、网络连接协议、手机号码、用户账户ID等标识用户身份的唯一信息,在智能周转箱的智能锁完成锁定后,智能周转箱根据锁定信息和终端相关的信息,生成与终端向匹配的对应的第一标识,并向终端进行发送,该步骤用于确认智能周转箱与终端对应的唯一性,进而提高安全性。

步骤S30,所述智能周转箱接收所述终端返回的第一确认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确认信息生成与所述终端对应的解锁信息;

在终端对第一标识进行确认后,返回第一确认信息,该信息可以包含有用于智能周转箱进行再次确认的终端的唯一设备信息,例如终端的设备型号、MAC连接地址等信息。在智能周转箱获取到第一确认信息后,确认终端可以接受解锁信息,此时根据第一确认信息生成解锁信息,用于智能周转箱的解锁。

步骤S40,所述智能周转箱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解锁信息,并进入待解锁状态,以供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解锁信息对所述智能周转箱进行解锁开箱操作。

其中,所述解锁信息包括解锁密码或二维码。

智能周转箱在生成解锁信息后,向终端进行发送该信息,以便于终端在需要解锁时对智能周转箱进行解锁。

上述终端与智能周转箱的连接方式可以为通过移动网络、蓝牙、红外等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上述,如果智能周转箱与终端连接方式为移动网络,则主要可以通过2G、3G、4G、5G和NB-LOT网络协议和后台系统进行连接通信。

此外,利用终端对智能周转箱的解锁,可以为近程的操作解锁,例如,通过输入匹配的密码、近距离扫码开箱等等操作,也可以通过远程的方式进行异地解锁,例如通过终端的APP进行输入相应解锁信息进行远程解锁该智能周转箱。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周转箱操作方法通过在智能周转箱接收用户锁定信息后,将生成的与已配对的终端相对应的第一标识发送至终端,在收到终端返回的确认信息后生成解锁信息并将其发送至终端,以供终端根据解锁信息对该智能周转箱进行解锁,从而完成了智能周转箱的操作流程。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周转箱在解锁信息传达时均需要将加密的密码进行口头、书面等方式送达才能使对方满足解码开锁的条件的缺陷,有效防止解锁信息的丢失,大大提高了周转箱运送过程中的安全性。

参照图3,本发明智能周转箱操作方法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周转箱操作方法,所述智能周转箱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解锁信息,并进入待解锁状态之后,所述智能周转箱操作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S50,所述智能周转箱接收所述终端的即时标识请求;

当智能周转箱在处于待解锁状态时,可能会随物流在任何时间下运输至任何地点,如果此时需要通过终端对该智能周转箱进行解锁则需要进行智能周转箱的找寻,这就需要对智能周转箱的相关信息进行获取,在获取时首先要对智能周转箱发送即时标识请求,以获取相关信息。

步骤S60,所述智能周转箱在接收到所述即时标识请求后,获取当前定位信息和当前时间信息,并根据所述当前定位信息和当前时间信息生成第二标识;

步骤S70,将所述第二标识向所述终端发送。

智能周转箱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即时标识请求后,通过控制模块获取当前定位信息和当前时间信息,该控制模块可以包含计时器、GPS定位系统、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水平仪传感器、海拔传感器以及网络基站定位系统等等可获取表示智能周转箱当前所处环境的信息的相关设备,通过获取相关的即时信息,例如当前的定位位置和定位时间,可获知在当前时间下智能周转箱所处地理位置,进而可进一步通过终端的寻径功能对该智能周转箱进行定位追踪,从而找到该周转箱。

参照图4,本发明智能周转箱操作方法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周转箱操作方法,所述当关闭智能周转箱并对所述智能周转箱进行锁定后,所述智能周转箱获取用户锁定信息之前,所述智能周转箱操作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S80,所述智能周转箱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配对请求信息;

其中,所述配对请求信息包括终端设备信息、网络连接协议、连接时间和/或连接地点。

在智能周转箱进行锁定之前,需要要进行智能周转箱与终端的配对过程,通过终端与智能周转箱的配对,从而实现终端与智能周转箱的一对一的解锁,从而提高了用于接收解锁信息的终端的安全性,防止解锁信息在交互过程中容易丢失的问题。首先,终端在需要进行配对时,向智能周转箱发送请求信息,这一过程也可以由智能周转箱进行发出,例如,由智能周转箱通过网络进行广播配对信息,再比如,智能周转箱设置为局域网的发射端,当需要进行配对时,由终端与智能周转箱进行连接,即为发出配对请求信息。配对请求信息中可以包括终端相关的信息,例如:设备信息、网络连接协议、连接时间和/或连接地点等信息。

步骤S90,所述智能周转箱根据所述配对请求信息生成配对秘钥,并将所述配对秘钥向所述终端发送;其中,

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配对秘钥,并向所述智能周转箱发送第二确认信息;

智能周转箱生成配对秘钥,该秘钥可以为连接密码,也可以为一对一的二维码操作,需要进行配对的手机进行连接时扫码才可进行下一步的配对连接。通过二次确认信息,提高了对于终端的识别度,提高了安全性。

步骤S100,所述智能周转箱接收到所述第二确认信息后,建立与所述终端的连接并提示配对成功。

在智能周转箱接收到第二确认信息后,确认智能周转箱与终端可以进行配对连接,随即进行与终端的配对,提示连接成功。

参照图5,本发明智能周转箱操作方法第四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周转箱操作方法,所述智能周转箱接收所述终端返回的第一确认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确认信息生成与所述终端对应的解锁信息之前,所述智能周转箱操作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S110,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第一标识后,获取用户确认指令;

终端在智能周转箱发送第一标识后,对第一标识进行接收。

步骤S120,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用户确认指令生成与所述用户确认指令匹配的第二确认信息;

步骤S130,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二确认信息向所述智能周转箱发送,以供所述智能周转箱生成所述解锁信息。

终端在获取到确认指令后,根据确认指令生成与确认指令向匹配的第一确认信息,该信息证明终端与确认指令的对应性同时具有唯一性。上述步骤为,终端与智能周转箱进行数据交互时,确认终端数据的唯一性的步骤,通过终端向智能周转箱返回第一确认信息,从而证明终端可以进行接收解锁信息,从而提高了数据交互的安全性。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智能周转箱操作程序,所述智能周转箱操作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操作:

当关闭智能周转箱并对所述智能周转箱进行锁定后,所述智能周转箱获取用户锁定信息;

所述智能周转箱根据所获取到的所述用户锁定信息生成第一标识,并发送所述第一标识至预设已经配对的终端;所述第一标识包括定位信息和时间信息;

所述智能周转箱接收所述终端返回的第一确认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确认信息生成与所述终端对应的解锁信息;

所述智能周转箱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解锁信息,并进入待解锁状态,以供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解锁信息对所述智能周转箱进行解锁开箱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周转箱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解锁信息,并进入待解锁状态之后,所述智能周转箱操作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操作:

所述智能周转箱接收所述终端的即时标识请求;

所述智能周转箱在接收到所述即时标识请求后,获取当前定位信息和当前时间信息,并根据所述当前定位信息和当前时间信息生成第二标识;

将所述第二标识向所述终端发送。

进一步地,所述当关闭智能周转箱并对所述智能周转箱进行锁定后,所述智能周转箱获取用户锁定信息之前,所述智能周转箱操作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操作:

所述智能周转箱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配对请求信息;

所述智能周转箱根据所述配对请求信息生成配对秘钥,并将所述配对秘钥向所述终端发送;其中,

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配对秘钥,并向所述智能周转箱发送第二确认信息;

所述智能周转箱接收到所述第二确认信息后,建立与所述终端的连接并提示配对成功。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周转箱接收所述终端返回的第一确认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确认信息生成与所述终端对应的解锁信息之前,所述智能周转箱操作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操作:

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第一标识后,获取用户确认指令;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用户确认指令生成与所述用户确认指令匹配的第二确认信息;

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二确认信息向所述智能周转箱发送,以供所述智能周转箱生成所述解锁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周转箱操作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所述第一标识包括定位信息和时间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周转箱操作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所述解锁信息包括解锁密码或二维码。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周转箱操作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所述配对请求信息包括终端设备信息、网络连接协议、连接时间和/或连接地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