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高效密封的耐冲蚀球阀

一种高效密封的耐冲蚀球阀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密封的耐冲蚀球阀,包括阀体、设置在所述阀体上的阀杆、设置在所述阀杆上的阀芯、阀座和密封调节块,所述阀座设置在所述阀体的流出通道上,所述密封调节块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阀体的流出通道上,其中,在所述阀座与所述密封调节块之间设有碟形弹簧,还包括外密封圈和内密封装置,所述外密封圈设置在所述阀芯与所述阀座之间,所述内密封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密封圈与所述阀座之间。本发明提供的高效密封的耐冲蚀球阀,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因而使得本发明的密封效果极好。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79570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1711162206.4

  • 发明设计人 吕长征;

    申请日2017-11-21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阳光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赵飞

  •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经济开发区东方南路38号温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器1号楼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4:44:1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5-17

    授权

    授权

  • 2018-04-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16K5/06 申请日:201711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3-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门,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密封的耐冲蚀球阀。

背景技术

球阀,启闭件(球体)由阀杆带动,并绕球阀轴线作旋转运动的阀门。亦可用于流体的调节与控制,球阀广泛的应用于火电、水泥、化工、塑料、粮食和食品等行业。在管道中起截断介质的球阀种类很多,有硬密封偏心半球阀和软密封偏心半球阀。

现有的球阀由于自身结构的限制,使得阀门的阀芯与阀座之间的密封效果并不理想,从而导致了流体介质的泄露,冲蚀了阀芯,缩短了阀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密封的耐冲蚀球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阀芯与阀座之间密封效果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密封的耐冲蚀球阀,包括阀体、设置在所述阀体上的阀杆、设置在所述阀杆上的阀芯、阀座和密封调节块,所述阀座设置在所述阀体的流出通道上,所述密封调节块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阀体的流出通道上,其中,在所述阀座与所述密封调节块之间设有碟形弹簧,还包括外密封圈和内密封装置,所述外密封圈设置在所述阀芯与所述阀座之间,所述内密封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密封圈与所述阀座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阀座上设有密封孔、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所述第一环槽和所述第二环槽内均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的外周抵触在所述阀体的流出通道的内壁上,所述外密封圈和所述内密封装置均容纳在所述密封孔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外密封圈包括密封唇和沉孔,所述密封唇设置在所述沉孔的左侧,所述密封唇的外周与所述密封孔的第二密封面相贴合,所述密封唇的弧形贴合面与所述阀芯的外表面相贴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内密封装置的左端容纳在所述沉孔内,所述内密封装置的右端面与所述密封孔的第一密封面相贴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内密封装置包括第一外壳、若干个第一钢球、弹性圈、若干个第二钢球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设置在所述沉孔内,所述第一外壳的外周与所述沉孔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第一外壳的左端面抵触在所述沉孔的底壁上,所述弹性圈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与所述第一外壳之间,所述第一钢球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弹性圈之间,所述第二钢球设置在所述弹性圈和所述第二外壳之间,所述第二外壳的右端面抵触在所述第一密封面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圈包括第一臂、第二臂、基体和折弯部,所述第一臂的第一滚珠下槽与所述第一钢球的右下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二臂设置在所述基体上,所述第二臂的第二滚珠上槽与所述第二钢球的左上表面相贴合,所述基体套设在所述第二外壳的左端外周上,所述折弯部的前端与所述第一臂的末端相连,所述折弯部的末端与所述第二臂的末端相连。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钢球的左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外壳的第一滚珠上槽相贴合;所述第二钢球的右下表面与所述第二外壳的第二滚珠下槽相贴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臂的右部与所述折弯部以及所述第二臂之间形成一空腔。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臂的左部与所述基体之间的角度为85°~90°。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臂的左部与所述基体之间的角度为87°。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发明设置了外密封圈和内密封装置,因而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使得阀芯与阀座之间的密封效果更好,从而延长了阀芯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延长了本发明的使用寿命;

2.由于本发明设置了内密封装置,内密封装置由第一外壳、第一钢球、弹性圈、第二钢球和第二外壳组成,因而当阀座受到流体介质的冲击作用和蝶形弹簧的张力作用时,阀座会挤压第二外壳,第二外壳挤压第二钢球,第二钢球挤压弹性圈,使弹性圈发生形变,从而使得第二外壳与第一外壳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凑,使得外密封圈与内密封装置之间连接得更加紧密,进一步提升了阀芯与阀座之间的密封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I处的放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阀座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外密封圈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内密封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内密封装置中弹性圈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内密封装置中第一外壳的局部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内密封装置中第二外壳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阀体-11、底盖-12、阀芯-13、密封件-14、阀杆-15、阀座-16、密封孔-161、第一密封面-1611、第二密封面-1612、第一环槽-162、第二环槽-163、碟形弹簧-17、密封调节块-18、外密封圈-20、密封唇-21、弧形贴合面-211、沉孔-22、内密封装置-30、第一外壳-31、第一滚珠上槽-311、第一钢球-32、弹性圈-33、第一臂-331、第一滚珠下槽-3311、第二臂-332、基体-333、第二滚珠上槽-3321、折弯部-334、空腔-335、第二钢球-34、第二外壳-35、第二滚珠下槽-35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下面参考图1至图8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高效密封的耐冲蚀球阀,包括阀体11、设置在所述阀体11上的阀杆15、设置在所述阀杆15上的阀芯13、阀座16和密封调节块18,在所述阀芯13下方的阀杆15的底部设置有一底盖12,所述底盖12将所述阀杆15的底部完全密封,所述阀座16设置在所述阀体11的流出通道上,所述阀座16位于所述阀芯13的右侧,所述密封调节块18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阀体11的流出通道上,具体的,所述密封调节块18位于所述流出通道的右端,所述阀座16与所述密封调节块18之间设有碟形弹簧17,该高效密封的耐冲蚀球阀还包括外密封圈20和内密封装置30,所述外密封圈20设置在所述阀芯13与所述阀座16之间,所述内密封装置30设置在所述外密封圈20与所述阀座16之间,具体的,所述外密封圈20位于所述内密封装置30的左侧,在外密封圈20和内密封装置30的共同作用下,使得阀芯13与阀座16之间的密封效果更好,从而延长了阀芯13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延长了本发明的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所述阀座16上设有密封孔161、第一环槽162和第二环槽163,所述第一环槽162和所述第二环槽163内均设有密封件14,所述密封件14的外周抵触在所述阀体11的流出通道的内壁上,所述外密封圈20和所述内密封装置30均容纳在所述密封孔161内,所述密封件14的设置使得本发明的密封性能更强。

如图4所示,所述外密封圈20包括密封唇21和沉孔22,所述密封唇21设置在所述沉孔22的左侧,所述密封唇21的外周与所述密封孔161的第二密封面1612相贴合,所述密封唇21的弧形贴合面211与所述阀芯13的外表面相贴合。

如图2和图5所示所示,所述内密封装置30的左端容纳在所述沉孔22内,所述内密封装置30的右端面与所述密封孔161的第一密封面1611相贴合,所述内密封装置30包括第一外壳31、若干个第一钢球32、弹性圈33、若干个第二钢球34和第二外壳35,所述第一外壳31设置在所述沉孔22内,所述第一外壳31的外周与所述沉孔22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第一外壳31的左端面抵触在所述沉孔22的底壁上,所述弹性圈33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35与所述第一外壳31之间,所述第一钢球32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31与所述弹性圈33之间,所述第二钢球34设置在所述弹性圈33和所述第二外壳35之间,所述第二外壳35的右端面抵触在所述第一密封面1611上。

如图6所示,所述弹性圈33包括第一臂331、第二臂332、基体333和折弯部334,所述第一臂331的第一滚珠下槽3311与所述第一钢球32的右下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二臂332设置在所述基体333上,所述第二臂332的第二滚珠上槽3321与所述第二钢球34的左上表面相贴合,所述基体333套设在所述第二外壳35的左端外周上,所述折弯部334的前端与所述第一臂331的末端相连,所述折弯部334的末端与所述第二臂332的末端相连,所述第一臂331的右部与所述折弯部334以及所述第二臂332之间形成一空腔335,当受到外力时,第一外壳31和第一钢球32或第二外壳35和第二钢球34会挤压弹性圈33,使弹性圈33变形。

如图5、图7和图8所示,所述第一钢球32的左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外壳31的第一滚珠上槽311相贴合;所述第二钢球34的右下表面与所述第二外壳35的第二滚珠下槽351相贴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臂331的左部与所述基体333之间的角度A为85°~90°,这时,内密封装置30的密封性较好。

优选地,所述第一臂331的左部与所述基体333之间的角度A为87°,这时,内密封装置30的密封性最好。

在上述结构中,在阀芯13进行旋转闭合阀门的过程中,阀座16会受到流体介质的冲击力,在流体介质的冲击作用和碟簧17的张力作用下,阀座16会挤压第二外壳35,第二外壳35挤压第二钢球34,第二钢球34会挤压弹性圈33,使弹性圈33发生形变,从而使得第二外壳35与第一外壳31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凑,使得外密封圈20与内密封装置30之间结合得更加紧密,从而使得阀芯13与阀座16之间的密封效果更好。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