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飞机前起落架转弯系统

飞机前起落架转弯系统

摘要

本发明涉及飞机前起落架转弯系统。该飞机前起落架转弯系统包括前起落架支柱、球面罩壳、球形轮和承力球,其中,所述球面罩壳可拆卸地安装至所述前起落架支柱的下部,以用于容纳所述球形轮,且所述球面罩壳的下部设计成收紧形式以使得所述球形轮不会掉出,其中,所述前起落架支柱在其底部设有凹槽,所述承力球容纳于所述凹槽中,且所述承力球连接于所述前起落架支柱和所述球形轮之间。本发明的飞机前起落架转弯系统能起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能使飞机有任意的转弯角度、更小的转弯半径。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06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B64C25/36 专利号:ZL2017109481142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变更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20121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杨路25号 变更后:201210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杨路25号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变更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20-07-24

    授权

    授权

  • 2018-03-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4C25/36 申请日:201710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2-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机前起落架转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民用飞机的转弯系统普遍为使用作动器使前轮转动完成。目前前轮转弯系统的核心部件为推拉作动器或齿轮齿条作动器。转弯原理为:通过作动器,使前轮绕前起落架支柱的轴向转动一定角度,实现前轮转弯。

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是:前轮转弯角度有限,不能进行任意角度转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飞机前起落架转弯系统的缺陷,提供一种新的飞机前起落架转弯系统,其能使飞机有任意的转弯角度、更小的转弯半径。

本发明的以上目的通过一种飞机前起落架转弯系统来实现,该飞机前起落架转弯系统包括前起落架支柱、球面罩壳、球形轮和承力球,

其中,所述球面罩壳可拆卸地安装至所述前起落架支柱的下部,以用于容纳所述球形轮,且所述球面罩壳的下部设计成收紧形式以使得所述球形轮不会掉出,

其中,所述前起落架支柱在其底部设有凹槽,所述承力球容纳于所述凹槽中,且所述承力球连接于所述前起落架支柱和所述球形轮之间。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飞机前起落架转弯系统能起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能使飞机有任意的转弯角度、更小的转弯半径。

具体地说,利用球形轮可以任意方向滚动的特性,使飞机前起落架可以进行任意角度转弯,达到更好地操纵飞机的目的。通过使用球形轮转弯,可以使飞机有任意的转弯角度、更小的转弯半径,从而缩短飞机的滑行时间,减小损耗,同时提高乘员舒适性。

较佳的是,所述飞机前起落架转弯系统还包括承力肋和承力轮,其中,所述承力肋固定至所述球面罩壳的外表面上,所述承力轮连接至所述承力肋且设置于所述球面罩壳的内表面和所述球形轮之间。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飞机前起落架转弯系统能起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球形轮的受力更加均匀,从而更好地提高乘员舒适性。

较佳的是,所述凹槽的下部设计成收紧形式以使得所述承力球不会掉出。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飞机前起落架转弯系统能起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承力球不易掉出,从而使得飞机前起落架转弯系统结构更加稳定。

较佳的是,所述球形轮的数量为一个,所述承力球的数量为四个。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飞机前起落架转弯系统能起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较佳的球形轮数量和承力球数量,较好地实现飞机的任意转弯角度、更小转弯半径。

较佳的是,所述承力肋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承力肋相互垂直以构成十字形。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飞机前起落架转弯系统能起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球形轮的受力更加均匀(在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上都受力),从而更好地提高乘员舒适性。

较佳的是,每个承力肋上都连接有相应的承力轮,其中,当需要所述球形轮前后滚动时,左右两侧的承力轮稍微抬起,与所述球形轮脱离接触,当需要所述球形轮左右滚动时,前后两侧的承力轮稍微抬起,与所述球形轮脱离接触。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飞机前起落架转弯系统能起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主动控制相应承力轮的接触或抬起,从而避免在球形轮滚动时阻挡球形轮前后滚动或左右滚动。

较佳的是,所述承力轮借助伸缩式立柱连接至所述承力肋,以实现与所述球形轮的接触或脱离接触。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飞机前起落架转弯系统能起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通过一种较佳的方式,实现承力轮与球形轮的接触或抬起。

较佳的是,所述伸缩式立柱为液压驱动的,高压时伸长,低压时收缩。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飞机前起落架转弯系统能起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通过液压驱动的方式,更好地实现承力轮与球形轮的接触或抬起,而更好地提高乘员舒适性。

较佳的是,所述承力轮能主动转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飞机前起落架转弯系统能起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主动控制球形轮转动,不依靠发动机推力和牵引车,来完成主动的前轮转弯。

较佳的是,所述承力轮能借助电机主动转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飞机前起落架转弯系统能起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通过一种较佳的方式,来实现主动控制球形轮转动。

较佳的是,所述球形轮的表面与所述承力轮的表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大于所述球形轮与跑道路面之间的摩擦系数。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飞机前起落架转弯系统能起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通过合理设置球形轮表面与承力轮表面之间的摩擦系数,能更好地实现刹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飞机前起落架转弯系统的示意图,其中,为了显示内部结构,图中切去了四分之一的球面罩壳。

附图标记列表

1、前起落架支柱

2、球面罩壳

3、承力轮

4、承力球

5、承力肋

6、球形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些实施方式的具体描述过程中,为了进行简明扼要的描述,本说明书不可能对实际的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均作详尽的描述。应当可以理解的是,在任意一种实施方式的实际实施过程中,正如在任意一个工程项目或者设计项目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开发者的具体目标,为了满足系统相关的或者商业相关的限制,常常会做出各种各样的具体决策,而这也会从一种实施方式到另一种实施方式之间发生改变。此外,还可以理解的是,虽然这种开发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可能是复杂并且冗长的,然而对于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相关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设计、制造或者生产等变更只是常规的技术手段,不应当理解为本公开的内容不充分。

除非另作定义,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并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元件,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也不限于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连接。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飞机前起落架转弯系统的示意图,其中,为了显示内部结构,图中切去了四分之一的球面罩壳。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一示例性而非排他性的实施例,飞机前起落架转弯系统包括前起落架支柱1(与飞机机身连接)、球面罩壳2、球形轮6(球形轮6可自由滚动)和承力球4,

其中,球面罩壳2可拆卸地安装至前起落架支柱1的下部,以用于容纳球形轮6,且球面罩壳2的下部设计成收紧形式以使得球形轮6不会掉出,

其中,前起落架支柱1在其底部设有凹槽,承力球4容纳于凹槽中,且承力球4连接于前起落架支柱1和球形轮6之间。

这样,本发明的飞机前起落架转弯系统能使飞机有任意的转弯角度、更小的转弯半径。

具体地说,利用球形轮可以任意方向滚动的特性,使飞机前起落架可以进行任意角度转弯,达到更好地操纵飞机的目的。通过使用球形轮转弯,可以使飞机有任意的转弯角度、更小的转弯半径,从而缩短飞机的滑行时间,减小损耗,同时提高乘员舒适性。

较佳的是,如图1所示,飞机前起落架转弯系统还包括承力肋5和承力轮3,其中,承力肋5固定至球面罩壳2的外表面上,承力轮3连接至承力肋5且设置于球面罩壳2的内表面和球形轮6之间。

这样,球形轮的受力更加均匀,从而更好地提高乘员舒适性。

较佳的是,凹槽的下部设计成收紧形式以使得承力球4不会掉出。

这样,承力球不易掉出,从而使得飞机前起落架转弯系统结构更加稳定。

较佳的是,凹槽内部充分润滑,使得承力球4可以自由滚动。

较佳的是,如图1所示,球形轮6的数量为一个,承力球4的数量为四个。

这样,通过较佳的球形轮数量和承力球数量,较好地实现飞机的任意转弯角度、更小转弯半径。

当然,上述球形轮数量和承力球数量仅仅是本申请飞机前起落架转弯系统的一种较佳形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公开内容的基础上可以理解,也可采用其他合适数量的球形轮和承力球(例如,两个球形轮和八个承力球等),而不脱离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较佳的是,如图1所示,承力肋5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承力肋5相互垂直以构成十字形。

这样,球形轮的受力更加均匀(在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上都受力),从而更好地提高乘员舒适性。

当然,上述承力肋数量仅仅是本申请飞机前起落架转弯系统的一种较佳形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公开内容的基础上可以理解,也可采用其他合适数量的承力肋(例如,六个、八个等),而不脱离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较佳的是,如图1所示,每个承力肋5上都连接有相应的承力轮3,其中,当需要球形轮6前后滚动时,左右两侧的承力轮稍微抬起,与球形轮6脱离接触,不阻挡前后滚动,当需要球形轮6左右滚动时,前后两侧的承力轮稍微抬起,与球形轮6脱离接触,不阻挡左右滚动。

这样,主动控制相应承力轮的接触或抬起,从而避免在球形轮滚动时阻挡球形轮前后滚动或左右滚动。

较佳的是,如图1所示,承力轮3借助伸缩式立柱连接至承力肋5,以实现与球形轮6的接触或脱离接触。

这样,通过一种较佳的方式,实现承力轮与球形轮的接触或抬起。

较佳的是,伸缩式立柱为液压驱动的,高压时伸长,低压时收缩。

较佳的是,伸缩式立柱由大小两个套筒组成,里面充满液压油,高压时伸长,低压时收缩,类似液压缓冲器的构成,通过控制液压压力大小,来控制伸缩长度,从而实现承力轮与球形轮的接触或脱离接触。

这样,通过液压驱动的方式,更好地实现承力轮与球形轮的接触或抬起,而更好地提高乘员舒适性。

较佳的是,承力轮3能主动转动。

较佳的是,承力轮3能借助电机主动转动。也就是说,承力轮3能借助电机(或其它动力)主动转动,从而主动控制球形轮转动,不依靠发动机推力和牵引车,来完成主动的前轮转弯。

较佳的是,承力球与前起落架支柱之间的连接可利用磁悬浮技术,使得承力球与前起落架支柱不直接接触,而是通过电磁力被包容在前起落架支柱的凹槽中。

较佳的是,球形轮6的表面与承力轮3的表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大于球形轮6与跑道路面之间的摩擦系数。

这样,通过合理设置球形轮表面与承力轮表面之间的摩擦系数,能更好地实现刹车。

上面已经描述了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做出各种修改。例如,如果所描述的技术以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如果所描述的系统、架构、设备或电路中的组件以不同方式被组合和/或被另外的组件或其等同物替代或补充,则可以实现合适的结果。相应地,其他实施方式也落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