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含有苯氧嘧草胺和双甲胺草磷的结合物以及包含该结合物的除草组合物

含有苯氧嘧草胺和双甲胺草磷的结合物以及包含该结合物的除草组合物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草组合物,其含有苯氧嘧草胺和双甲胺草磷,所述苯氧嘧草胺与双甲胺草磷的重量比为5:1至1:50。本发明还涉及含有所述除草组合物防治农业杂草的方法和用途。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71188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711193392.8

  • 发明设计人 邵鸿鸣;陈少亭;李乙军;

    申请日2017-11-24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精金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黄福伟

  • 地址 317016 浙江省台州市化学原料药基地临海园区东海第五大道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4:37:1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7-03

    授权

    授权

  • 2018-03-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N57/30 申请日:201711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2-2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除草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苯氧嘧草胺和双甲胺草磷的除草活性成分结合物及其用于防治农业杂草的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苯氧嘧草胺(CAS登录号为918797-50-9),是一种由上海师范大学研发的一种选择性激素类除草剂,结构式如下。纯品为白色固体,可用于防治苋菜、醴肠、藜、反枝苋等多种阔叶杂草。

中国专利申请CN200510026692.8记载了一类2,4-二氯苯氧乙酰胺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并具体公开了除草剂苯氧嘧草胺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专利申请CN201010257630.9公开了苯氧嘧草胺可制备成悬浮剂,防治多种农田杂草。

双甲胺草磷(H9201,CAS登录号为189517-75-7)属硫化磷酰胺酯类化合物,纯品为淡黄色固体,易溶于丙酮、氯仿等有机溶剂,难溶于水,是一种选择型土壤处理剂,主要通过出土过程中的幼芽、幼根和分蘖节等吸收,抑制植物分生组织的生长而发挥药效,从而达到除草目的。该化合物可用于大豆、水稻、小麦、玉米、蔬菜等作物,防除多种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杀草谱广。

中国专利申请CN200610129469.0公开了一种水旱两用混配除草剂,其包含双甲胺草磷与酰胺类除草剂乙草胺、异丙甲草胺、丁草胺中的一种混配使用,用于防除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

中国专利申请CN200610129468.6公开了一种水旱两用混配除草剂,其包含双甲胺草磷与一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混配使用,用于防除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以及莎草科杂草。

单一农药的使用,往往会存在很多缺陷,例如长期大量单一农药的使用,靶标的抗药性风险大大增加,进而会导致防效降低,用药量增大;又如单一农药的防治谱有限,很难同时防治同时期农田的多种病虫草害。在农业部发布的《到2020年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方案》有关文件中,明确要求精准化施药,提高防治效果和农药利用率。因此,开发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农药组合迫在眉睫,其一方面可以减少农药的施用总量,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药效,延缓靶标抗药性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环境存在的普遍需求,本发明人经过长期的摸索,发现苯氧嘧草胺和双甲胺草磷联合施用可产生明显的增效作用,提高药效,这一增效组合的提出,符合当今农药减量施用行动方案的客观需求,基于此,本发明人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一方面涉及一种除草活性成分结合物,其中,所述除草活性成分结合物含有苯氧嘧草胺和双甲胺草磷,其中苯氧嘧草胺与双甲胺草磷的重量比为5:1至1:50。

优选地,所述苯氧嘧草胺与双甲胺草磷的重量比为1:1至1:40;更优选地,所述苯氧嘧草胺与双甲胺草磷的重量比为1:5至1:3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苯氧嘧草胺与双甲胺草磷的重量比为1:10至1:20,甚至1:15。

本发明另一方面涉及一种除草组合物,其中所述除草组合物含有本发明所述的除草活性成分结合物,以及农业上可接受的助剂和/或载体,制备成农业上可用的剂型。

其中,在所述除草组合物中,所述除草活性成分结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70%,优选5%-60%,更优选8%-30%。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将所述组合物制备成乳油、微乳剂、水乳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优选地,将所述组合物制备成悬浮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各种农业制剂均可以通过常规的农药剂型加工方法制备得到。

在制备本发明所用的农业上可用的剂型所用载体和/或助剂包含但不限于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溶剂、粘合剂、崩解剂、增稠剂、防冻剂、消泡剂、防腐剂、填料和/或载体等等。

其中,

所述乳化剂可以选自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胺盐、苯基酚聚氧乙基醚磷酸酯、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聚氧乙烯脂肪酰胺、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胺盐、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醚、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三苯乙基酚聚氧乙醚磷酸酯胺盐、油酰胺磺酸盐、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二异丙基萘磺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山梨醇脂肪酸酯、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醚、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聚氧化丙二醇单脂肪酸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分散剂可以选自烷基萘磺酸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木质素磺酸盐、对羟苯基木质素磺酸钠、十二烷基三甲基铵盐、烷基二甲基苄基铵盐、甘油脂肪酸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烷基芳基醚、聚氧乙烯羊毛脂醇、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聚氧乙烯甘油基单脂肪酸酯、二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磷酸盐、苯乙烯-马来酸盐共聚物、对甲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对甲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盐、聚氧乙烯山梨聚糖脂肪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醇酰胺和聚氧乙烯烷基胺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润湿剂可以选自烷基苯磺酸钙、乙氧基化十三烷基醇磷酸酯、异辛醇琥珀酸酯磺酸钠、N-甲基-N-油酰牛磺酸钠盐、乙氧基化木质素磺酸酯、乙氧基化壬基酚磷酸酯、乙氧基化壬基酚磷酸酯、木质素磺酸钠盐、三苯乙烯酚硫酸酯、聚氧乙烯月桂基醚羧酸钠、聚氧乙烯烷基芳基醚磷酸酯盐、三硅氧烷聚氧乙烯醚、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二辛基磺基琥珀酸盐、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二丁基萘磺酸盐、十二烷基二苯基醚磺酸盐、异十三烷基硫酸盐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溶剂可以选自苯、甲苯、二甲苯、丙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己二醇、石油醚、乙腈、乙酸丁酯、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乙酸戊酯、三氯甲烷、二氯甲烷、环己烷、环己酮、N-甲基吡咯烷酮、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异丁醇、环己醇、乙基乙二醇醚、四氢化萘、异佛尔酮、大豆油、棉籽油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粘合剂可以选自淀粉、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纤维素、羧乙基纤维素、明胶、阿拉伯胶、黄原胶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崩解剂可以选自碳酸氢钠、硫酸钠、硫酸钙、碳酸氢钠、尿素、氯化镁、硫酸铵、氯化钠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增稠剂可以选自羟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阿拉伯胶、瓜耳胶、黄原胶、明胶、聚乙烯醇、硅酸镁铝、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防冻剂可以选自乙二醇、丙三醇、丙二醇、聚乙二醇或山梨醇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消泡剂可以选自硅油、聚硅氧烷、磷酸丁酯、正-辛醇、磷酸异丁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防腐剂可以选自苯甲酸、苯甲酸钠、苯并异噻唑啉酮、五氯苯酚、对羟基苯甲酸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填料和/或载体可以选自高岭土、膨润土、蒙脱石、叶蜡石、滑石、硅藻土、方解石、碳酸钙、硫酸铵、二氧化钛、硅石、凹凸棒土、粘土、石灰石、蒙脱土、浮石、木粉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另一方面涉及所述的除草活性成分结合物或除草组合物用于防除农业杂草的方法,具体为将所述除草活性成分结合物或除草组合物施用于杂草表面,可以通过茎叶喷雾等方式进行喷雾施药,其施用量为1-50g a.i./亩,优选5-30g a.i./亩。

本发明另一方面涉及所述的除草活性成分结合物或除草组合物用于控制农业杂草的应用,具体为将所述除草活性成分结合物或除草组合物施用于杂草表面,可以通过茎叶喷雾等方式进行喷雾施药,其施用量为5-50g a.i./亩,优选10-40g a.i./亩。

本发明所述的除草活性成分结合物或除草组合物可用于多种禾本科作物田,如水稻田、小麦田、大麦田、高粱田、玉米田等,防治多种农业杂草。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和应用中,其中所述农业杂草包括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以及莎草科杂草等,优选阔叶杂草。本发明所述的除草活性成分结合物或除草组合物优选用于控制鸭舌草、眼子菜、鳢肠、矮慈姑、铁苋菜、水苋菜、陌上菜、空心莲子草、鸭跖草等,其中优选用于控制鸭舌草、鳢肠。

本发明针对单一农药使用存在的诸多缺陷,开发出了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苯氧嘧草胺和双甲胺草磷的农药组合,其一方面可以减少农药的施用总量,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药效,延缓靶标抗药性发展。本发明的除草剂组合,尤其对阔叶杂草如鸭舌草、鳢肠等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应用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如无特别说明,下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下述实施例。

(一)制剂实施例

实施例1水分散粒剂

苯氧嘧草胺2%,双甲胺草磷20%,对羟苯基木质素磺酸钠5%,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6%,碳酸氢钠5%,羧甲基纤维素5%,蒙脱石余量。

制备方法为:将各组分混合均匀,经粉碎,造粒,得到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2水分散粒剂

苯氧嘧草胺1.5%,双甲胺草磷30%,对羟苯基木质素磺酸钠8%,三硅氧烷聚氧乙烯醚5%,碳酸氢钠4%,聚乙烯吡咯烷酮4%,硅藻土余量。

制备方法为:将各组分混合均匀,经粉碎,造粒,得到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3悬浮剂

苯氧嘧草胺2%,双甲胺草磷10%,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乙二醇4%,正-辛醇0.5%,羟甲基纤维素5%,水余量。

制备方法为:将各组分加入水中,混合搅拌,经高速剪切分散、研磨得到悬浮剂。

实施例4悬浮剂

苯氧嘧草胺1%,双甲胺草磷1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6%,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6%,丙二醇5%,磷酸异丁酯0.5%,黄原胶5%,水余量。

制备方法为:将各组分加入水中,混合搅拌,经高速剪切分散、研磨得到悬浮剂。

实施例5水乳剂

苯氧嘧草胺0.5%,双甲胺草磷12.5%,丙酮1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甘油脂肪酸聚氧乙烯醚6%,丙三醇4%,聚硅氧烷0.5%,硅酸镁铝4.5%,水余量。

制备方法为:向水中添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甘油脂肪酸聚氧乙烯醚并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用丙酮溶解的苯氧嘧草胺与双甲胺草磷,随后添加丙三醇、据硅氧烷以及硅酸镁铝,搅拌均匀制得水乳剂。

实施例6水乳剂

苯氧嘧草胺0.25%,双甲胺草磷7.5%,乙腈12%,聚氧乙烯脂肪酰胺6%,异辛醇琥珀酸酯磺酸钠4%,聚乙二醇5%,聚硅氧烷0.5%,羧甲基纤维素钠4%,水余量。

制备方法为:向水中添加聚氧乙烯脂肪酰胺与异辛醇琥珀酸酯磺酸钠并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用乙腈溶解的苯氧嘧草胺与双甲胺草磷,随后添加聚乙二醇、聚硅氧烷以及羧甲基纤维素钠,搅拌均匀制得水乳剂。

(二)联合毒力测定

本发明除草组合物的除草活性通过“NY/T 1155.4-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除草剂第四部分:活性测定试验茎叶喷雾法”进行测定:

供试靶标:鸭舌草、鳢肠;

供试药剂:苯氧嘧草胺原药、双甲胺草磷原药以及二者不同比例的混合物,以及氟噻草胺原药、双甲胺草磷原药以及二者不同比例的混合物。药剂用1%的吐温80水溶液配制。

试验方法:在长60cm、宽20cm的育苗盒中填装土壤,将供试杂草种子播种于育苗盒内并覆土培养。在杂草的3-4叶期,对各处理进行喷雾处理,每育苗盒为一个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每盒喷药液30ml,并设不含药剂的处理作空白对照。待杂草表面药液自然风干后移入温室常规培养。处理后10天调查各处理鲜重防效:

E:鲜重防效;

C:对照杂草地上部分鲜重;

T:处理杂草地上部分鲜重;

然后,通过“NY-T 1155.7-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除草剂第7部分混配的联合作用测定”中的Colby公式计算组合物联合作用的理论防效:

X为当以m的施用量施用活性组分A时的防效,表示为未处理对照组的百分比;

Y为当以n的施用量施用活性组分B时的防效,表示为未处理对照组的百分比;

E为当以m和n的施用量施用活性组分A和B时的防效,表示为未处理对照组的百分比。

若防效的观察值(实际防效)高于理论值(理论仿效),则组合物具有增效效应。

本发明苯氧嘧草胺与双甲胺草磷的除草组合物对鸭舌草、鳢肠的测定结果见下表1-2。

表1苯氧嘧草胺与双甲胺草磷组合对鸭舌草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从表1结果不难看出,苯氧嘧草胺与双甲胺草磷的组合在1:10、1:15、1:20、1:25等的比例范围内测得的对鸭舌草的实际防效均明显大于计算得到的理论防效,苯氧嘧草胺与双甲胺草磷的组合在对鸭舌草的防治中产生了增效作用。

表2苯氧嘧草胺与双甲胺草磷组合对鳢肠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从表2结果不难看出,苯氧嘧草胺与双甲胺草磷的组合在1:5、1:10、1:15、1:20、1:25、1:30等的比例范围内测得的对鳢肠的实际防效均明显大于计算得到的理论防效,苯氧嘧草胺与双甲胺草磷的组合在对鳢肠的防治中产生了增效作用。

综上,从表1-2的测定结果可知,苯氧嘧草胺与双甲胺草磷的组合物在所述比例范围内,对鸭舌草和鳢肠观察到明显的增效作用。

作为对照,本申请还测定了氟噻草胺与双甲胺草磷的除草组合物对鳢肠协同效应,测定结果见下表3。

表3氟噻草胺与双甲胺草磷组合对鳢肠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从表3结果不难看出,氟噻草胺与双甲胺草磷的组合在所述比例范围内对鳢肠无明显的增效作用。

(三)田间试验

试验药剂:本发明实施例1-6制剂,以及20%双甲胺草磷乳油、15%苯氧嘧草胺悬浮剂

供试作物:水稻

防除对象:鸭舌草、鳢肠

选择鸭舌草、鳢肠等杂草发生较为严重的水稻田,划分小区,小区面积约30平方米。在玉水稻4-6叶期,杂草2-3叶期喷雾施用本发明制剂和对比制剂,每亩除草活性成分用量为30g,喷水量为30kg,每处理3次重复,各重复随机排列,并设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药后30d调查处理区域与对照区域相比的杂草防效(各重复取平均值),结果见下表4。

表4本发明制剂的田间防效结果

从上表4不难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6制剂相对于单剂20%双甲胺草磷乳油以及15%苯氧嘧草胺悬浮剂,对鸭舌草和鳢肠的田间防效明显增加,也就是说,在田间防治中,本发明的制剂同样产生了增效作用。

本发明已经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发明的内容来进行适当改变,当相关改变未脱离本发明的内容时,均被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