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改进型管型消化道吻合器

一种改进型管型消化道吻合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型管型消化道吻合器,包括固定手柄、活动手柄、钉仓、过渡管、抵钉座,所述固定手柄经套管体连接有注射机构,所述注射机构包括注射筒、注射推杆和位于注射筒前端的注射管,所述注射管穿过固定手柄和过渡管延伸至钉仓外,所述注射管的出液口朝向注射管的侧方,所述注射筒的顶部设置有与注射筒相连通的转筒,所述注射管通入转筒内并且固定在转筒上,所述注射筒上开设有与转筒相匹配的转动槽,所述转筒配合在转动槽内。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注射管通过圆形的喷药轨迹进行给药,从而能够使得药液能够和缝合的病变部位进行全面接触,从而大幅提高了给药的均匀度,加快了伤口的愈合,保证了给药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69307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无锡贝恩外科器械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711054201.X

  • 发明设计人 胥炜栋;

    申请日2017-10-31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向文

  • 地址 214192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山经济开发区芙蓉中三路9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4:34:2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12-03

    授权

    授权

  • 2018-03-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B17/115 申请日:201710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2-1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管型消化道吻合器。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消化道手术一般通过吻合器进行病变组织切除和缝合,传统的吻合器功能单一,手术后需要另外给药,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专利号为201420196135.5,公开了一种设置有注射结构,能够在手术中和手术完成后,通过注射机构可以对病变部位进行给药,但是这种注射结构通过注射管给病变部位进行给药,由于在给药时,无法控制注射管中药液的喷射方向,使得病变部位的给药十分不均匀,给药的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快速给药且给药十分均匀的改进型管型消化道吻合器。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型管型消化道吻合器,包括固定手柄、活动手柄、钉仓、过渡管、抵钉座,所述固定手柄经套管体连接有注射机构,所述注射机构包括注射筒、注射推杆和位于注射筒前端的注射管,所述注射管穿过固定手柄和过渡管延伸至钉仓外,所述注射管的出液口朝向注射管的侧方,所述注射筒的顶部设置有与注射筒相连通的转筒,所述注射管通入转筒内并且固定在转筒上,所述注射筒上开设有与转筒相匹配的转动槽,所述转筒配合在转动槽内,所述转筒能够在转动槽内转动,所述套管体上开设有圆形开口,所述转筒上设置有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通过圆形开口向外延伸,所述套管体位于圆形开口两端的部分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设计原理为:注射管向侧方喷出药液,并且在喷药的过程中,匀速转动转动把手,从而使得转筒沿着转动槽转动,转筒的转动带动注射管也发生转动,从而形成了注射管圆形的喷药轨迹,从而能够使得药液能够和缝合的病变部位进行全面接触,提高给药的均匀度。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把手垂直设置在转筒上。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把手的转动轨迹不会接触到活动手柄。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手柄上设有四个依次相连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抵钉座包括半圆球状的头部体和与头部体为一体的前小后大的喇叭部。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注射管通过圆形的喷药轨迹进行给药,从而能够使得药液能够和缝合的病变部位进行全面接触,从而大幅提高了给药的均匀度,加快了伤口的愈合,保证了给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注射机构和套管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注射管俯视图;

图4为套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型管型消化道吻合器,包括固定手柄5、活动手柄6、钉仓3、过渡管10、抵钉座1,所述固定手柄5经套管体7连接有注射机构,所述注射机构包括注射筒8、注射推杆9和位于注射筒前端的注射管4,所述注射管4穿过固定手柄5和过渡管10延伸至钉仓3外,所述注射管4的出液口朝向注射管4的侧方,所述注射筒8的顶部设置有与注射筒8相连通的转筒81,所述注射管4通入转筒81内并且固定在转筒81上,所述注射筒8上开设有与转筒81相匹配的转动槽83,所述转筒81配合在转动槽83内,所述转筒81能够在转动槽83内转动,所述套管体7上开设有圆形开口71,所述转筒81上设置有转动把手82,所述转动把手82通过圆形开口71向外延伸,所述套管体7位于圆形开口71两端的部分通过连接块72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把手82垂直设置在转筒81上,所述活动手柄6上设有四个依次相连的凹槽61,所述抵钉座1包括半圆球状的头部体11和与头部体11为一体的前小后大的喇叭部12。

药液在注射推杆9的作用下从注射筒8的出筒口84进入到转筒81,然后进入到注射管4,最后从注射管4喷出,在喷药的过程中,及时转动转动把手82,使得转筒81带动注射管4同时转动,从而使得注射管4能够呈圆周轨迹向缝合的病变部位进行喷药。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