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装配式轻钢复合外墙板及其制备方法

装配式轻钢复合外墙板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装配式轻钢复合外墙板,包括第一复合外墙板主体、第二复合外墙板主体和主体钢,所述第一复合外墙板主体和所述第二复合外墙板主体均设置在所述主体钢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复合外墙板主体和所述第二复合外墙板主体内设有竖龙骨和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位于所述竖龙骨的内侧,本发明具有轻质化、高强化、个性化和一体化等特点,能够极大的提高建筑整体性能、提高建筑预制率和工业化程度,较轻的单位重量使得此系统可以完美的和钢结构预制建筑配合,并在和现浇框架结合时可以有效的降低主体荷载,从而达到降低水泥用量及钢筋/钢构件用量,也免去外墙和内墙面的二次装饰工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46098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君道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710731274.1

  • 发明设计人 宋培;

    申请日2017-08-23

  • 分类号E04B2/90(20060101);E04B2/92(20060101);E04B1/684(20060101);E04C2/288(20060101);E04C2/38(20060101);

  • 代理机构31312 上海邦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李阳

  • 地址 201901 上海市宝山区锦伟路438号A厂房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4:02:2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7-23

    授权

    授权

  • 2018-01-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4B2/90 申请日:201708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12-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外墙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装配式轻钢复合外墙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日益提倡建筑工业化的今天,传统的建筑施工工艺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例如,干挂石材外墙,按工序是先砌墙,再装轻钢龙骨,再填充保温材料比如岩棉,再挂石材,装窗,这样做不但工序繁琐周期长,而且安装的平整度和石材胶缝质量都得不到保证,后期会出现板块色差和胶缝老化;同样,贴面砖的外墙也会遇到面砖脱落的风险,涂料外墙更会由于风吹雨打日晒,出现涂料开裂风化的情况,所以一体化外墙系统是趋势和发展方向。

目前建筑工业化领域,配合框架结构的外围护系统主要为混凝土外挂墙板,特别是在华东区域,应用较广的是混凝土夹心外挂墙板,但内外叶混凝土层墙体自重大(300kg/㎡以上),导致主体结构的含钢量增多,而且比幕墙重太多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另外还存在外装饰效果单一,冷桥结露的等薄弱环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装配式轻钢复合外墙板及其制备方法,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装配式轻钢复合外墙板,包括第一复合外墙板主体、第二复合外墙板主体和主体钢,所述第一复合外墙板主体和所述第二复合外墙板主体均设置在所述主体钢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复合外墙板主体和所述第二复合外墙板主体内设有竖龙骨和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位于所述竖龙骨的内侧,所述竖龙骨上设有多个圆头焊钉,所述第一复合外墙板主体和所述第二复合外墙板主体相互连接的一端的所述竖龙骨上设有横龙骨,所述第一复合外墙板主体和所述第二复合外墙板主体向外的一侧设有混凝土面层,所述混凝土面层内设有钢筋网片,所述第一复合外墙板主体和所述第二复合外墙板主体向内的一侧设有抹灰层,所述第一复合外墙板主体内设有脱模点组件,所述第一复合外墙板主体外侧向内的一面上对应所述脱模点组件的位置上设有所述下挂点转接件,所述下挂点转接件的两端上安装有全螺纹螺栓和第一不锈钢螺栓套件,所述下挂点转接件的一端通过所述全螺纹螺栓与所述脱模点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复合外墙板主体内设有钢板连接件,所述钢板连接件上设有四个不锈钢螺栓组件,且四个不锈钢螺栓组件分为两组分别设置装置所述钢板连接件的两端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复合外墙板主体内部的两个不锈钢螺栓组件与所述第二复合外墙板主体之间设有钢方垫片,所述钢板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二复合外墙板主体外部的一端上设有热镀锌角钢转接件,所述热镀锌角钢转接件的一端通过所述不锈钢螺栓组件与所述钢板连接件连接,所述热镀锌角钢转接件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二不锈钢螺栓套件,所述主体钢的两端上分别设有U型钢调节底座和T型钢转接件,所述U型钢调节底座通过所述第一不锈钢螺栓套件与所述下挂点转接件连接,所述T型钢转接件通过所述第二不锈钢螺栓套件与所述热镀锌角钢转接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竖龙骨采用C120*50*20*2型钢,所述横龙骨采用U125*50*2型钢。

优选的,所述全螺纹螺栓采用M20*70型号螺栓,所述第一不锈钢螺栓套件和所述第二不锈钢螺栓套件采用M16*60型号螺栓。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面层设置为50mm厚度,所述抹灰层设置为20mm厚度。

优选的,所述T型钢转接件上设有钢加强肋板,所述钢加强肋板、U型钢调节底座和T型钢转接件均经过热侵镀锌处理。

优选的,所述第一复合外墙板主体和所述第二复合外墙板主体之间设有泡沫条和三元乙丙密封胶条,所述泡沫条采用改性硅酮密封胶。

装配式轻钢复合外墙板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第一步:明确板块外观尺寸和各细节部位尺寸;

第二步:组装竖龙骨(3)和横龙骨(7):

①复核各零件的尺寸;

②准备工具、物料、挂件、挂点、螺柱、焊钉及焊机;

③按照图纸要求对吊点位置划线和钻孔;

④安装挂件,在吊点处挂件;

⑤组装竖龙骨(3)和横龙骨(7);

⑥焊接钢钉和钢筋网片(9);

⑦将竖龙骨(3)和横龙骨(7)整体翻转,将有焊钉面朝下,脱模吊点孔朝上;

⑧安装钢筋网片(9);

第三步支模:

①边模制作;

②芯模制作;对照图纸保证窗桓和外页墙面的定位尺寸准确,芯模包括内窗外页墙;

③安装硅胶条提前制作定位工装,便于划线;

④芯模安装:先外页墙芯模桓安装,窗桓安装,最后安装内页墙芯模,在窗桓的上部;

⑤安装窗桓:窗框与C型钢用Z字型钢连接;

第四步安装龙骨:

①将竖龙骨(3)和横龙骨(7)整体吊起放入支好的边模中;

②移去吊具,安装悬吊支架,支架放在边模上;

③调整尺寸;

第五步浇筑:

①进行配料;

②按照生产需要进行配置;

③浇筑混凝土;

④检查并调整浇筑厚度的均匀性;

⑤向保温层(4)浇筑保温材料并控制浇筑厚度;

⑥在抹灰层(21)进行抹灰:内页墙面30mm的抹灰砂浆,初凝前收光抹平;

⑦保湿养护;

第六步起吊:养护24h后起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具有轻质化:单位外墙重量只有200kg/㎡,比传统外墙平均减少近40%;高强化:外墙ECC高强混凝土板的抗弯强度比普通混凝土的要高,可以抵御更大的风荷载及地震力,安全可靠;个性化:外装饰面完成多种常用外墙硬饰面材料的反打工艺,装饰混凝土外观完成多种差异化装饰效果,一体化,能够极大的提高建筑整体性能、提高建筑预制率和工业化程度,较轻的单位重量使得此系统可以完美的和钢结构预制建筑配合,并在和现浇框架结合时可以有效的降低主体荷载,从而达到降低水泥用量及钢筋/钢构件用量,也免去外墙和内墙面的二次装饰工作,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绿色建筑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是B处放大图。

图中:1-第一复合外墙板主体,2-第二复合外墙板主体,3-竖龙骨、4-保温层、5-脱模点组件、6-全螺纹螺栓、7-横龙骨、8-泡沫条、9-钢筋网片、10-三元乙丙密封胶条、11-混凝土面层、12-圆头焊钉、13-不锈钢螺栓组件、14-钢板连接件、15-钢方垫片、16-热镀锌角钢转接件、17-下挂点转接件、18-第一不锈钢螺栓套件、19-U型钢调节底座、20-主体钢、21-抹灰层、22-第二不锈钢螺栓套件、23-钢加强肋板,24-T型钢转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装配式轻钢复合外墙板,包括第一复合外墙板主体1、第二复合外墙板主体2和主体钢20,所述第一复合外墙板主体1和所述第二复合外墙板主体2均设置在所述主体钢20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复合外墙板主体1和所述第二复合外墙板主体2内设有竖龙骨3和保温层4,所述保温层4位于所述竖龙骨3的内侧,所述竖龙骨3上设有多个圆头焊钉12,所述第一复合外墙板主体1和所述第二复合外墙板主体2相互连接的一端的所述竖龙骨3上设有横龙骨7,所述第一复合外墙板主体1和所述第二复合外墙板主体2向外的一侧设有混凝土面层11,所述混凝土面层11内设有钢筋网片9,所述第一复合外墙板主体1和所述第二复合外墙板主体2向内的一侧设有抹灰层21,所述第一复合外墙板主体1内设有脱模点组件5,所述第一复合外墙板主体1外侧向内的一面上对应所述脱模点组件5的位置上设有所述下挂点转接件17,所述下挂点转接件17的两端上安装有全螺纹螺栓6和第一不锈钢螺栓套件18,所述下挂点转接件17的一端通过所述全螺纹螺栓6与所述脱模点组件5连接,所述第二复合外墙板主体12内设有钢板连接件14,所述钢板连接件14上设有四个不锈钢螺栓组件13,且四个不锈钢螺栓组件13分为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钢板连接件14的两端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复合外墙板主体2内部的两个不锈钢螺栓组件13与所述第二复合外墙板主体2之间设有钢方垫片15,所述钢板连接件14位于所述第二复合外墙板主体2外部的一端上设有热镀锌角钢转接件16,所述热镀锌角钢转接件16的一端通过所述不锈钢螺栓组件13与所述钢板连接件14连接,所述热镀锌角钢转接件16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二不锈钢螺栓套件22,所述主体钢20的两端上分别设有U型钢调节底座19和T型钢转接件24,所述U型钢调节底座19通过所述第一不锈钢螺栓套件18与所述下挂点转接件17连接,所述T型钢转接件24通过所述第二不锈钢螺栓套件22与所述热镀锌角钢转接件16连接。

进一步,所述竖龙骨3采用C120*50*20*2型钢,所述横龙骨7采用U125*50*2型钢。

进一步,所述全螺纹螺栓6采用M20*70型号螺栓,所述第一不锈钢螺栓套件18和所述第二不锈钢螺栓套件22采用M16*60型号螺栓。

进一步,包括混凝土面层11设置为50mm厚度,所述抹灰层21设置为20mm厚度。

进一步,所述T型钢转接件24上设有钢加强肋板23,所述钢加强肋板23、U型钢调节底座19和T型钢转接件24均经过热侵镀锌处理。

进一步,所述第一复合外墙板主体1和所述第二复合外墙板主体2之间设有泡沫条8和三元乙丙密封胶条10,所述泡沫条8采用改性硅酮密封胶。

装配式轻钢复合外墙板制备方法,制备步骤:

第一步仔细读图:明确板块外观尺寸和各细节部位尺寸;

第二步组装竖龙骨3和横龙骨7:

①复核各零件的尺寸;

②同事准备工具、物料、挂件、挂点、螺柱等、焊钉、焊机;

③按照图纸要求对吊点位置划线,钻孔;

④安装挂件:脱模点组件5,吊点:挂件;

⑤组装竖龙骨3和横龙骨7、检查尺寸、复核各挂点、挂件定位尺寸;

⑥焊接钢钉,注意和脱模吊点;

⑦焊接钢筋网片9;

⑧将竖龙骨3和横龙骨7尺寸复核无问题后整体翻转,将有焊钉面朝下,脱模吊点孔朝上;

⑨安装钢筋网片9;

第三步支模:

①边模制作;

②芯模制作;对照图纸对照图纸保证窗桓和外页墙面的定位尺寸准确,芯模包括内窗外页墙等部分;

③安装硅胶条提前制作定位工装,便于划线,建议用双面的粘牢胶条;

④芯模安装:先外页墙芯模桓安装,窗桓安装,最后安装内页墙芯模,在窗桓的上部;

⑤安装窗桓:窗框与C型钢用Z字型钢连接;

⑥检查尺寸:边缝上部不能有上部,防止渗浆;

第四步安装龙骨:

①将竖龙骨3和横龙骨7整体吊起放入支好的边模中;

②移去吊具,安装悬吊支架,支架放在边模上;

③调整尺寸;

第五步浇筑:

①配料,提前按照要求配置小样并取得客户认可颜色;

②按照生产需要配置;

③浇筑混凝土,不能强力振捣,防止胶条位移,最好能用白密石砼,不要一次性浇到要求厚度,分层浇筑便于调整;

④检查浇筑厚度的均匀性,适当调整;

⑤向保温层4浇筑保温材料注意浇筑厚度控制;

⑥在抹灰层21进行抹灰:内页墙面30mm的抹灰砂浆,初凝前收光抹平;

⑦养护:注意保湿,防止失水过快;

第六步起吊:养护24h后可以起吊注意起吊板块时板块下方不能有人,板块调运中手稳,缓慢移动。

具体的:将焊接好的竖龙骨3和横龙骨7整体吊起放入支好的边模中,再向边模内浇筑混凝土,最后在凝固好的墙体内侧进行抹灰即可,这样能够极大的提高建筑整体性能、提高建筑预制率和工业化程度,较轻的单位重量使得此系统可以完美的和钢结构预制建筑配合,并在和现浇框架结合时可以有效的降低主体荷载,从而达到降低水泥用量及钢筋/钢构件用量,也免去外墙和内墙面的二次装饰工作,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绿色建筑要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