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吡咯‑香豆素双腙衍生物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基于吡咯‑香豆素双腙衍生物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吡咯‑香豆素双腙衍生物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吡咯‑香豆素双腙衍生物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38298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理工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710543190.5

  • 申请日2017-07-05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庞庆芳

  • 地址 454150 河南省焦作市高新区世纪大道200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3:51:2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6-1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7D 405/12 专利号:ZL2017105431905 申请日:20170705 授权公告日:20200407

    专利权的终止

  • 2020-04-07

    授权

    授权

  • 2017-12-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D405/12 申请日:201707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11-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吡咯-香豆素双腙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Cu2+在植物、人类及活细胞的生物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高浓度铜会引起神经系统紊乱等疾病。到目前为止,基于分子化学传感器的荧光方法,因为其操作简单和低检测极限这些优异特性,已成为识别金属离子的最重要的工具。针对Cu2+离子的测定,大量荧光探针已被报导。因此,Cu2+荧光探针的研究具有潜在的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通常情况下吡咯亚胺衍生物能与金属铜离子能够形成稳定的配合物。此外,香豆素衍生物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质。故含吡咯-香豆素双腙衍生物具有较好的铜离子识别性能。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检测铜离子的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金属离子荧光探针;另一目的是提供该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吡咯-香豆素双腙衍生物的荧光探针,所述吡咯-香豆素双腙衍生物具有如下结构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基于吡咯-香豆素双腙衍生物的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S1:将原料3,5-二甲基吡咯-2-甲醛首先用醇溶液溶解,再加入原料4-羟基-3-乙酰香豆素腙,形成悬浮液;

S2:将S1所得悬浮液在常压下回流,滴入2滴催化剂冰醋酸,反应时间3h,形成黄色溶液;

S3:将S2所得溶液冷却至室温后,有黄色固体析出,减压过滤,取滤渣;

S4:将S3所得滤渣用醇溶液洗涤,得到基于所述吡咯-香豆素双腙衍生物的荧光探针。

优选地,上述方法中3,5-二甲基吡咯-2-甲醛和4-羟基-3-乙酰香豆素腙的摩尔比为1:1。

优选地,将0.001-0.03mol的3,5-二甲基吡咯-2-甲醛溶于0.01-0.3L醇溶液再加入0.001-0.03mol的4-羟基-3-乙酰香豆素腙,滴入2-5滴冰醋酸催化,常压下回流搅拌2-4h,冷却至室温后析出大量固体,减压过滤,将滤渣用无水乙醇洗涤得到所述吡咯-香豆素双腙衍生物的荧光探针。

优选地,所述醇溶液为无水乙醇或浓度为95%的乙醇溶液或浓度为75%的乙醇溶液。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吡咯-香豆素双腙衍生物的荧光探针一种用途,即在作为铜离子荧光探针方面的应用,特别是在作为检测细胞内铜离子的荧光探针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细胞内铜离子的荧光探针,所述荧光探针主要由上述吡咯-香豆素双腙衍生物组成。

本发明通过用缩合反应制备吡咯-香豆素双腙衍生物荧光探针,合成简单,原料易得,在多种常见金属离子中,对铜离子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荧光识别性能,使含有铜离子的溶液荧光显著淬灭。更为重要的是也可用于生物组织,来检测细胞微环境中铜离子的荧光成像检测,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的特点,以及广泛的潜在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荧光探针的1HNMR谱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荧光探针的质谱谱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荧光探针的DMSO/HEPES(体积比1:9)溶液(10-5mol/L)对不同金属离子(Ag+,Al3+,Ca2+,Cd2+,Co2+,Cr3+,Cu2+,Fe3+,Hg2+,K+,Mg2+,Mn2+,Na+,Ni2+,Pb2+,Zn2+10-5mol/L)的荧光光谱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荧光探针的DMSO/HEPES(体积比1:9)溶液(10-5mol/L)滴定不同浓度Cu2+的荧光光谱光图;

图5在HeLa细胞中,荧光探针与Cu2+的荧光成像图;HeLa细胞用10-5mol/L荧光探针培育30分钟后加入3×10-5mol/L>2+,继续培育30分钟后使用Olympus>

其中:a为荧光探针荧光成像图;b为荧光探针明场成像图;c为荧光探针荧光图和明场图叠加后的图片;d为荧光探针+Cu2+荧光成像图;e为荧光探针+Cu2+明场成像图;f为荧光探针+Cu2+荧光图和明场图叠加后的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试剂和原料为常规市场购买得到。

实施例1:

吡咯-香豆素双腙衍生物的合成

将195mg 3,5-二甲基吡咯-2-甲醛溶于10mL无水乙醇中,再加入218mg4-羟基-3-乙酰香豆素腙,并滴入2滴冰醋酸,常压下回流搅拌3h,冷却至室温后析出大量固体,减压过滤,将滤渣用无水乙醇洗涤得到黄色固体即为目标产物,目标产物的产率为68%。

采用核磁共振仪对制得的吡咯-香豆素双腙衍生物进行核磁共振分析,结果如下:

1H>6),δ(ppm):16.36(s,1H,OH),11.22(s,1H,NH),8.41(s,1H,CH=N),7.96-7.98(d,1H,Aryl-H),7.62-7.66(t,1H,Aryl-H),7.27-7.34(q,1H,Aryl-H),5.83(s,1H,CH),2.93(s,3H,CH3),2.19(s,3H,CH3),2.24(s,3H,CH3),具体核磁图谱见图1;

质谱:ESI-MS:m/z=324.1235for[M+H]+.具体质谱谱图见图2。

实施例2

将390mg 3,5-二甲基吡咯-2-甲醛溶于20mL95%乙醇中,再加入436mg4-羟基-3-乙酰香豆素腙,滴入2滴冰醋酸,常压下回流搅拌3h,冷却至室温后析出大量固体,减压过滤,将滤渣用95%乙醇洗涤得到黄色固体即为目标产物,目标产物的产率为72%。

实施例3

将195mg 3,5-二甲基吡咯-2-甲醛溶于10mL75%乙醇中,再加入218mg4-羟基-3-乙酰香豆素腙,滴入2滴冰醋酸,常压下回流搅拌3h,冷却至室温后析出大量固体,减压过滤,将滤渣用75%乙醇洗涤得到黄色固体即为目标产物,目标产物的产率为78%。

实施例4

吡咯-香豆素双腙衍生物对铜离子的光学性质测定

将上述实施例1制得的吡咯-香豆素双腙衍生物作为荧光探针在DMSO/HEPES(体积比1:9)介质中配制成摩尔浓度为10-5mol/L的溶液,分别在含摩尔浓度为10-5mol/L的Ag+,Al3+,Ca2+,Cd2+,Co2+,Cr3+,Cu2+,Fe3+,Hg2+,K+,Mg2+,Mn2+,Na+,Ni2+,Pb2+,Zn2+等金属离子的溶液中加入等量的上述荧光探针溶液,采用荧光光谱仪对其分别进行荧光光谱分析(激发波长为450nm),记录585nm处的荧光强度值,所得的荧光光谱图见图3。通过图3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吡咯-香豆素双腙衍生物作为荧光探针对铜离子的响应时间短,强度高,可用于铜离子的快速检测。365nm紫外灯激发下,铜离子反应液中桔黄色荧光快速淬灭,而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吡咯-香豆素双腙衍生物对其它金属离子如Ag+,Al3+,Ca2+,Cd2+,Co2+,Cr3+,Cu2+,Fe3+,Hg2+,K+,Mg2+,Mn2+,Na+,Ni2+,Pb2+等无明显荧光响应。

DMSO/HEPES(体积比1:9)溶液中,摩尔浓度为10-5mol/L的吡咯-香豆素双腙衍生物荧光探针对铜离子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响应。通过图4荧光滴定光谱可以计算得到Cu2+检出限达3.28×10-8mol/L,线性范围为5×10-6-1.4×10-5mol/L,因此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吡咯-香豆素双腙衍生物可用于铜离子的荧光定量检测。

实施例5

吡咯-香豆素双腙衍生物荧光探针在细胞内铜离子的检测实验

HeLa细胞用10-5M的上述实施例1制得的吡咯-香豆素双腙衍生物荧光探针培育0.5小时后加入Cu2+,继续培育0.5小时后使用Olympus>2+荧光成像图;e为荧光探针+Cu2+明场成像图;f为荧光探针+Cu2+荧光图和明场图叠加后的图片。HeLa细胞中加入上述吡咯-香豆素双腙衍生物有强荧光,而再加入铜离子后,荧光强度明显减弱,故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吡咯-香豆素双腙衍生物可用于细胞中铜离子的荧光探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其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