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膏剂、膏药贴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膏剂、膏药贴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膏剂、膏药贴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上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膏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中药材和药膏基质:海桐皮10‑30份、伸筋草10‑30份、透骨草10‑30份、威灵仙10‑30份、红花10‑20份、川芎10‑20份、羌活5‑10份、独活5‑10份、乳香5‑10份、没药5‑10份和药膏基质50‑120份。本发明上述中药膏剂以多种特定的中药材、按特定配比制备而成,各中药材之间配伍得当,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制成的中药膏剂能够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且具有起效快、疗程短和治愈率高的优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23339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梁晶;

    申请/专利号CN201710646193.1

  • 发明设计人 梁晶;

    申请日2017-08-01

  • 分类号A61K36/716(20060101);A61K36/758(20060101);A61K9/06(20060101);A61K9/70(20060101);A61K47/44(20170101);A61P19/08(20060101);A61P19/02(20060101);A61P29/00(20060101);A61K35/36(20150101);A61K35/55(20150101);

  • 代理机构11371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李双艳

  • 地址 100000 北京市朝阳区十里堡北里19号楼5层1门502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3:31:3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7-24

    授权

    授权

  • 2017-11-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716 申请日:201708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10-1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膏剂、膏药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它主要因椎间盘劳损变性,纤维环破裂或髓核脱出等,刺激或压迫脊神经,脊髓等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群。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主要是腰椎盘本身的返变,加上某种外因,如外伤、慢性劳损、风寒湿邪侵袭等因素,致使腰椎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马尾神经、产生腰腿痛症状口。成年人椎间盘发生返行性改变,纤维环中的纤维变粗,变脆以致最后断裂,使椎间盘失去原有的弹性,不能担负原来承担的压力口在过度劳损,体位骤变,猛力动作或暴力撞击下,纤维环即可向外膨出,从而髓核也可经过破裂的纤维环的裂隙向外突出。

目前该病治疗方法纷繁复杂,通常可采取中药熏蒸、牵引疗法、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手法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西药治疗和中药治疗。目前,西药大多采用脱水剂(如甘露醇)、激素(如地塞米松)、抗炎止痛药(如阿司匹林)等。甘露醇既是有效的脱水剂,又能清除因神经根缺氧而增多的自由基;地塞米松有很好的清除无菌性炎症的作用,两药合用可产生很好的消炎、消肿作用;抗炎止痛药除了止痛作用,还能够减轻炎症对神经根的刺激,从而缓解患者的症状。但是西药治疗多数只能缓解症状,无法消除病灶,达到治愈的目的。中药治疗主要包括内服、外用两种方法。中药治疗多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采用具有温经散寒、祛风通络、活血止痛作用的中药,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现有的中药疗法具有有效率不高,见效慢,治疗疗程较长,效果差,容易复发等缺陷。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膏剂,所述中药膏剂能够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具有起效快、疗程短和治愈率高的优点。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通过简单的调和即得所述中药膏剂,操作简单,便于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膏药贴,所述膏药贴具有使用方便、贴附牢固、避免药膏污染衣物等优点。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膏药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将中药膏涂覆在裱褙材料上并贴有保护层即得,具有简单易行,便于操作的优点。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膏剂,按重量份计,所述中药膏剂包括以下中药材和药膏基质:海桐皮10-30份、伸筋草10-30份、透骨草10-30份、威灵仙10-30份、红花10-20份、川芎10-20份、羌活5-10份、独活5-10份、乳香5-10份、没药5-10份和药膏基质50-120份。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膏剂,特定选用海桐皮、伸筋草、透骨草、威灵仙、红花、川芎、羌活、独活、乳香和没药制成,并以特定的配比配制而成,各中药材之间配伍得当,具有协同增强作用,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时,在外敷1个疗程,即10天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症状即得明显缓解,少数患者甚至可以痊愈,而在外敷2个疗程之后,即20天后,绝大部分患者达到痊愈或疗效显著。因此,本发明所述中药膏剂具有起效快、疗程短和治愈率高的优点。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按重量份计,所述中药膏剂还包括当归10-20份、防风10-20份、元胡10-20份、甘草5-10份和川椒5-10份。

本发明所述中药膏剂还进一步包括当归、防风、元胡、甘草和川椒,通过加入上述中药材可以进一步增强所述中药膏剂的治疗作用,其不但能够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还能够治疗颈椎病和椎间管狭窄。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按重量份计,所述中药膏剂还包括当归10-20份、防风10-20份、穿山甲5-20份和麝香1-2份。

本发明所述中药膏剂还进一步包括当归、防风、穿山甲和麝香,上述药材的加入可以进一步增强所述中药膏剂的治疗作用,其不但能够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还能够治气血淤阻型关节炎。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按重量份计,所述中药膏剂还包括元胡10-20份、甘草5-10份和川椒5-10份。

本发明所述中药膏剂还进一步包括元胡、甘草和川椒,上述药材的加入可以进一步增强所述中药膏剂的治疗作用,其不但能够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还能够治疗关节腔积液。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按重量份计,所述药膏基质选自植物油、动物油、蜜、蜡、羊毛脂、凡士林、单硬脂酸甘油酯和十八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基质选自植物油,所述植物油选自大豆油、菜籽油或麻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最优选地,所述基质为大豆油。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用药膏基质将粉碎后的所述中药材调和成膏状,即得所述中药膏剂。所述方法通过药膏基质与中药材之间的简单调和即可获得上述中药膏剂,其制备方法简单,容易操作,适合规模化生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中药材通过以下方法粉碎制成:当所述中药材不包括麝香时,将中药材粉碎后过筛即得,优选的,过200目筛;当所述中药材包括麝香时,通过研钵将经密封干燥的麝香研磨成细粉,剩余中药材粉碎后过筛即得,优选地,过200目筛。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膏药贴,所述膏药贴包括裱褙材料、涂覆在所述裱褙材料上的上述中药膏剂、以及保护层。患者将膏药贴的保护层撕开后可以直接贴在患处,且中药膏剂不会污染衣物,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裱褙材料为布、牛皮纸或塑料。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膏药贴的制备方法,将上述中药膏剂涂覆在裱褙材料上并贴上保护层即得。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具有简单易行,便于操作的优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所述中药膏剂中,各中药材之间配伍得当,具有协同增强作用,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时具有起效快、疗程短和治愈率高的优点。

2)本发明上述中药膏剂进一步与当归、防风等配伍使用,还具有治疗颈椎病、椎间管狭窄、气血淤阻型关节炎和关节腔积液的作用。

3)本发明还提供由上述中药膏剂制成的膏药贴,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

4)本发明还提供上述中药膏剂和膏药贴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具有简单易行、便于操作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按照以下方法制备中药膏剂:

1、称取以下重量的中药材:海桐皮30g,伸筋草30g,透骨草30g,威灵仙30g,红花20g,川芎20g,羌活10g,独活10g,乳香10g和没药10g。

2、称取大豆油120g。

3、在常温下将上述中药材在粉碎机中进行细粉碎,达到200目。

4、通过大豆油将上述中药材细粉调和成膏状,即得中药膏剂。

实施例2

按照以下方法制备中药膏剂:

1、称取以下重量的中药材:海桐皮23g,伸筋草23g,透骨草12g,威灵仙12g,红花20g,川芎10g,羌活7g,独活7g,乳香4g和没药3g。

2、称取大豆油90g

2、在常温下将上述中药材在大型粉碎机中进行细粉碎,达到200目。

4、通过大豆油将上述中药材细粉调和成膏状,即得中药膏剂。

实施例3

按照以下方法制备中药膏剂:

1、称取以下重量的中药材:海桐皮10g,伸筋草10g,透骨草10g,威灵仙10g,红花10g,川芎10g,羌活5g,独活5g,乳香5g和没药5g。

2、称取大豆油50g。

3、在常温下将上述中药材在大型粉碎机中进行细粉碎,达到200目。

4、通过大豆油将上述中药材细粉末调和成膏状,即得中药膏剂。

实施例4

按照以下方法制备中药膏剂:

1、称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海桐皮30g,伸筋草30g,透骨草30g,威灵仙30g,红花20g,川芎20g,当归20g,防风20g,元胡20g,羌活10g,独活10g,乳香10g,没药10g,甘草10g和川椒10g。

2、称取大豆油120g。

3、在常温下将上述中药材在大型粉碎机中进行细粉碎,达到200目。

4、将上述中药材细粉通过大豆油调和成膏状,即得中药膏剂。

实施例5

按照以下方法制备中药膏剂:

1、称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海桐皮30g,伸筋草30g,透骨草30g,威灵仙30g,红花20g,川芎20g,当归20g,防风20g,穿山甲20g,羌活10g,独活10g,乳香10g,没药10g和麝香1g。

2、称取大豆油120g。

3、常温下麝香通过干燥剂密闭干燥7天,之后使用玛瑙研钵将其研磨成细粉,密封保存。

4、在常温下将其余的药物在大型粉碎机中进行细粉碎,达到200目。

5、将麝香细粉和其他中药材细粉通过大豆油调和成膏状,即得中药膏剂。

实施例6

按照以下方法制备中药膏剂:

1、称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海桐皮30g,伸筋草30g,透骨草30g,威灵仙30g,红花20g,川芎20g,当归20g,防风20g,穿山甲20g,元胡20g,羌活10g,独活10g,乳香10g,没药10g,甘草10g,川椒10g和麝香1g。

2、称取大豆油120g。

3、常温下麝香通过干燥剂密闭干燥7天,之后使用玛瑙研钵将其研磨成细粉,密封保存。

4、在常温下将其余的药物在大型粉碎机中进行细粉碎,达到200目。

5、将麝香细粉和其他中药材细粉通过大豆油调和成膏状,即得中药膏剂。

实施例7

按照以下方法制备膏药贴:将实施例1制成的中药膏剂涂覆在膏药布上,再贴上聚乙烯薄膜覆盖层即得所述膏药贴。

对比例1-6

参照实施例1制备中药膏剂,区别仅在于,制备过程中使用的中药材如下表所示。

表1对比例1-6中使用的中药材

实验例1

通过以下方式评估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5制备的中药膏剂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方面的疗效:

(1)召集伴有神经根水肿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名,随机分为10组;

(2)分别采用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5制备的中药膏剂敷于患处,每天敷用1次,每次外敷中药膏剂10g,连续外敷10天,为第一疗程;

(3)分别采用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5制备的中药膏剂继续外敷于患处,每天敷用1次,每次外敷中药膏剂10g,连续外敷10天,为第二疗程;

(4)第二疗程结束后,评定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5所述中药膏的治疗效果。

疗效评价标准如下所示:

1、治愈:要退疼症消失,腰部活动功能正常,直腿抬高试验阴性,能恢复正常活动及工作;2、显效:腰腿疼痛症状明显减轻,腰部活动功能基本正常,直腿抬高>70°,能恢复正常活动及工作;3、有效:腰腿疼痛症状减轻,腰部活动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直腿抬高>60°,生活可自理;4、无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无好转。

表1、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5中药膏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疗效

实验例2

通过以下临床病例评估实施例1、4-6制备的中药膏剂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膝关节炎和关节腔积液方面的疗效:

1、张某,女,34岁,2016年8月19日就诊,主诉:腰痛伴有双下肢放射疼痛2年余,活动不利,久坐及负重后疼痛明显,局部恶寒,无红肿,先后经中、西医各种治疗,疼痛无明显缓解。MR检查报告:腰4/5椎间盘脱出。腰5/骶1椎间盘突出。腰4/5椎体终板炎。临床诊断:腰椎间盘突。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膏剂在患处进行外敷治疗,每天外敷1次,10g/次,连续外敷10天,10天结束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可以连续坐1小时,但仍有腰部及双下肢轻度疼痛。继续外敷治疗10天,外敷1次/天,10g/次,10天结束后,患者已经可以正常工作,腰部及双下肢无疼痛。

2、刘某,女,79岁,2016年11月3日就诊,主诉:腰痛伴有双下肢麻木4年余,活动不利,久坐及劳累后麻木明显加重,双下肢无力,行走困难,一次性行走不能超过200米,经中医针灸、艾灸、拔罐、理疗、按摩等保守治疗,效果不佳。MR检查报告:腰椎增生退变,曲度变直,椎管狭窄,腰4/5终板变性,间隙变窄,间盘退变脱出,硬膜囊前缘重度受压,腰3/4间盘突出。临床诊断:腰椎间盘突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膏剂在患处进行外敷治疗,每天外敷1次,10g/次,连续外敷10天,10天结束后,患者腰痛略有缓解,双下肢麻木无改善。继续外敷治疗10天,外敷1次/天,10g/次,10天结束后,患者腰痛明显减轻,双下肢麻木较前明显好转,一次性行走超过500米。

3、张某,女,45岁,2016年10月15日就诊。主述:颈部疼痛10余年,就诊时,颈椎病复发,颈项僵直,甚疼,兼有头晕。MRI示:颈4-5椎间盘膨出,颈5-6椎间盘突出。颈压痛(++)。Hoffmann氏征:(一)。诊断:颈椎病(神经根型)。使用本发明实施例4制备的中药膏剂在患处进行外敷治疗,每天外敷1次,10g/次,连续外敷10天,10天结束后颈部疼痛和头晕的症状有显著改善。继续外敷治疗10天,外敷1次/天,10g/次,10天结束后症状得到基本缓解。

4、王某,男,61岁,2017年2月16日就诊。主述:近1个月来颈部疼痛,活动不灵,近1周来,症状更明显。颈椎CT显示:颈6-7椎间孔狭窄。临床诊断:椎间孔狭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4制备的中药膏剂在患处进行外敷治疗,每天外敷1次,10g/次,连续外敷10天,10天结束后颈部疼痛减轻。继续外敷治疗10天,外敷1次/天,10g/次,10天结束后做颈椎CT复查,颈6-7椎间孔狭窄明显改善。

5、陈某,男,55岁。2017年1月23日就诊。主述:全身小关节疼痛,前臂及腕部呈放射状疼痛,持物困难或握物无力。关节变形、僵硬、肿胀、疼痛明显。临床诊断:患气血淤阻型关节炎。使用本发明实施例5制备的中药膏剂在患处进行外敷治疗,每天外敷1次,10g/次,连续外敷10天,10天结束后症状明显减轻。继续外敷治疗10天,外敷1次/天,10g/次,10天结束后关节肿胀明显减轻,基本恢复了正常人的生活。

6、王某,男,54岁,2016年10月29日就诊。主述:左膝关节不明原因肿胀,疼痛,行动不便,影响工作。临床诊断为:左膝关节腔积液。使用本发明实施例6制备的中药膏剂在患处进行外敷治疗,每天外敷1次,10g/次,连续外敷10天,10天结束后关节肿痛明显减轻。继续外敷治疗10天,外敷1次/天,10g/次,10天结束后关节腔积液基本消失,基本恢复正常生活。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