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钼多金属氧酸盐的环氧增塑剂合成方法

一种基于钼多金属氧酸盐的环氧增塑剂合成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钼多金属氧酸盐的环氧增塑剂的合成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甲酸或乙酸与原料油脂混合,阴离子为Mo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14127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710485903.7

  • 发明设计人 周明东;白雪;门楠;王景芸;

    申请日2017-06-23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金春华

  • 地址 113001 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丹东路西段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3:16:1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7-26

    授权

    授权

  • 2017-10-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D303/42 申请日:201706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9-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钼多金属氧酸盐的环氧增塑剂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增塑剂以其在塑料加工中的必要性一直是世界产量、消费量最大的塑料加工助剂之一,到2020年全球市场预期将超过195亿美元。近年来,中国已成为亚太地区增塑剂生产量与消费量最多的国家。种类含括邻苯二甲酸酯类(DOP或DEHP)、苯多酯类、环氧类、脂肪族二元酸酯类、柠檬酸酯类、烷基磺酸苯酯类、磷酸酯类、聚酯类、氯化石蜡类等,其中DEHP使用最为广泛,但随着世界各国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发现邻苯类增塑剂存在潜伏的致癌性。所以研发新型增塑剂及优化改进现有环保增塑剂合成工艺迫在眉睫。

环氧增塑剂是在分子结构中带有环氧基团的化合物,在工业聚氯乙烯树脂加工工业中,它不仅对PVC有增塑作用,而且可使聚氯乙烯链上的活泼氯原子稳定,结构中的环氧基团可以吸收因光和热降解出来的氯化氢,从而阻止了PVC的连续分解作用,起到稳定剂的作用,可延长PVC制品的使用寿命。环氧增塑剂具有优良的耐水性、耐油性,同时还是良好的辅助稳定剂。根据所用催化剂的不同,环氧增塑剂合成方法主要有硫酸法、离子交换树脂催化法、固体超强酸催化氧化法等。此类酸催化生产方法,工艺流程长且复杂,产品质量不稳定,环氧值在5%左右,生产成本高,设备多,“三废”处理量大,溶剂苯具有毒性,目前该方法已经被淘汰。而采用无溶剂方法合成环氧大豆油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尽管无溶剂法克服了溶剂法的许多不足之处,但也存在反应稳定性差,成品环氧值较低,产品色泽深,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钼多金属氧酸盐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方法简单、催化剂用量较少且绿色环保、增塑剂环氧值高的基于钼多金属氧酸盐的环氧增塑剂合成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钼多金属氧酸盐的环氧增塑剂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一定量的有机羧酸与原料油脂混合,以阴离子为Mo8O264-的钼多金属氧酸盐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将催化剂溶于H2O2中,然后逐滴加入到有机羧酸与原料油脂的混合体系中,在30~60℃反应2~6h,反应结束后,离心分离出催化剂,反应液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干燥,得目标产物。

上述的一种基于钼多金属氧酸盐的环氧增塑剂合成方法,所述的有机羧酸为甲酸或乙酸。

上述的一种基于钼多金属氧酸盐的环氧增塑剂合成方法,所述的原料油脂是不饱和植物油或脂肪酸甲酯。优选的,所述的不饱和植物油是大豆油。

上述的一种基于钼多金属氧酸盐的环氧增塑剂合成方法,所述的阴离子为Mo8O264-的钼多金属氧酸盐是:四烷基铵类钼多金属氧酸盐、咪唑类钼多金属氧酸盐或吡啶类钼多金属氧酸盐。

优选的,所述的四烷基铵类钼多金属氧酸盐的结构式如下:

其中,R1、R2、R3和R4为甲基、乙基、正丁基或正十六烷基。

优选的,所述的咪唑类钼多金属氧酸盐的结构式如下:

其中,n=1~8。

优选的,所述的吡啶类钼多金属氧酸盐的结构式如下:

其中,n=1~8。

上所述的一种基于钼多金属氧酸盐的环氧增塑剂合成方法,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油脂质量的1~20%,有机羧酸用量为原料油脂质量的10~50%,H2O2用量为原料油脂质量的10~1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将基于Mo8O264-阴离子的钼多金属氧酸盐首次用于环氧增塑剂的合成,催化剂活性高、用量少。

2.本发明,催化剂可溶于氧化剂H2O2中,反应过程中随着H2O2的消耗,钼多金属氧酸盐催化剂逐渐从反应体系中析出,反应结束后离心即可分离出催化剂,分离方法简单。催化剂用乙醚洗涤、干燥后即可重复使用。

3.本发明,反应结束后离心分离出催化剂,油相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减压蒸馏即可得到环氧产物,后处理过程简单。

4.本发明,合成方法采用无溶剂法,避免了有机溶剂的使用。

5.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环氧增塑剂的合成反应,所得环氧化物品质较好,环氧值>5.5%,酸值<1mg KOH/g。该发明不仅环氧化催化效果好,而且催化剂易回收使用,不污染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基于1-己基-3-甲基咪唑钼酸盐([Hmim]4Mo8O26)的环氧大豆油增塑剂

[Hmim]4Mo8O26结构式如下式所示:

(一)合成方法

称取0.5g[Hmim]4Mo8O26催化剂溶解于5g>2O2(30%)中,在装有回流冷凝管、温度计的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0g精制大豆油和7g甲酸(88%),在搅拌条件下,缓慢滴加溶有催化剂的H2O2溶液,并缓慢升温至60℃,在60℃恒温搅拌6h。反应结束后,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离心分离出催化剂,反应液用水洗涤至中性,干燥,即得黄色油状产品,即为目标产物。

根据GB/T 1677-2008测定,目标产物环氧值为6.22%,根据GB/T 1668-2008测定,目标产物酸值为0.36mg KOH/g。

分离出的催化剂用乙醚洗涤、干燥后可重复使用。使用五次目标产物的环氧值分别为6.12%、6.10%、6.05%、6.01%和5.98%。

实施例2基于1,2-二甲基-3-己基咪唑钼酸盐([DHmim]4Mo8O26)的环氧大豆油增塑剂

[DHmim]4Mo8O26结构式如下式所示:

(一)合成方法

称取0.5g[DHmim]4Mo8O26催化剂溶解于5g>2O2(30%)中,在装有回流冷凝管、温度计的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0g精制大豆油和7g甲酸(88%),在搅拌条件下,缓慢滴加溶有催化剂的H2O2溶液,并缓慢升温至60℃,在60℃恒温搅拌6h。反应结束后,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离心分离出催化剂,反应液用水洗涤至中性,干燥,即得黄色油状产品,即为目标产物。

根据GB/T 1677-2008测定,目标产物环氧值为6.18%,根据GB/T 1668-2008测定,目标产物酸值为0.41mg KOH/g。

分离出的催化剂用乙醚洗涤、干燥后可重复使用。使用五次目标产物的环氧值分别为6.10%、6.05%、6.00%、6.96%和5.93%。

实施例3基于1,2-二甲基-3-己基咪唑钼酸盐([DHmim]4Mo8O26)的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

[DHmim]4Mo8O26结构式如下式所示:

(一)合成方法

称取0.5g[DHmim]4Mo8O26催化剂溶解于5g>2O2(30%)中,在装有回流冷凝管、温度计的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0g脂肪酸甲酯和7g甲酸(88%),在搅拌条件下,缓慢滴加溶有催化剂的H2O2溶液,并缓慢升温至60℃,在60℃恒温搅拌6h。反应结束后,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离心分离出催化剂,反应液用水洗涤至中性,干燥,即得黄色油状产品,即为目标产物。

根据GB/T 1677-2008测定,目标产物环氧值为6.47%,根据GB/T 1668-2008测定,目标产物酸值为0.39mg KOH/g。

分离出的催化剂用乙醚洗涤、干燥后可重复使用。使用五次目标产物的环氧值分别为6.45%、6.40%、6.31%、6.24%和6.16%。

实施例4基于1-己基吡啶钼酸盐([Hpy]4Mo8O26)的环氧大豆油增塑剂

[Hpy]4Mo8O26结构式如下式所示:

(一)合成方法

称取0.5g[Hpy]4Mo8O26催化剂溶解于5g>2O2(30%)中,在装有回流冷凝管、温度计的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0g精制大豆油和7g甲酸(88%),在搅拌条件下,缓慢滴加溶有催化剂的H2O2溶液,并缓慢升温至60℃,在60℃恒温搅拌6h。反应结束后,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离心分离出催化剂,反应液用水洗涤至中性,干燥,即得黄色油状产品,即为目标产物。

根据GB/T 1677-2008测定目标产物环氧值为6.39%,根据GB/T 1668-2008测定目标产物酸值为0.38mg KOH/g。

分离出的催化剂用乙醚洗涤、干燥后可重复使用。使用五次目标产物的环氧值分别为6.35%、6.29%、6.21%、6.14%和6.06%。

实施例5基于1-己基吡啶钼酸盐([Hpy]4Mo8O26)的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

[Hpy]4Mo8O26结构式如下式所示:

(一)合成方法

称取0.5g[Hpy]4Mo8O26催化剂溶解于5g>2O2(30%)中,在装有回流冷凝管、温度计的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0g脂肪酸甲酯和7g甲酸(88%),在搅拌条件下,缓慢滴加溶有催化剂的H2O2溶液,并缓慢升温至60℃,在60℃恒温搅拌6h。反应结束后,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离心分离出催化剂,反应液用水洗涤至中性,干燥,即得黄色油状产品,即为目标产物。

根据GB/T 1677-2008测定目标产物环氧值为6.45%,根据GB/T 1668-2008测定目标产物酸值为0.44mg KOH/g。

分离出的催化剂用乙醚洗涤、干燥后可重复使用。使用五次目标产物的环氧值分别为6.38%、6.32%、6.25%、6.17%和6.11%。

实施例6基于四丁基铵钼酸盐([(C4H9)4N]4Mo8O26)的环氧大豆油增塑剂

[(C4H9)4N]4Mo8O26结构式如下式所示:

(一)合成方法

称取0.5g[Hpy]4Mo8O26催化剂溶解于5g>2O2(30%)中,在装有回流冷凝管、温度计的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0g精制大豆油和7g甲酸(88%),在搅拌条件下,缓慢滴加溶有催化剂的H2O2溶液,并缓慢升温至60℃,在60℃恒温搅拌6h。反应结束后,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离心分离出催化剂,反应液用水洗涤至中性,干燥,即得黄色油状产品,即为目标产物。

根据GB/T 1677-2008测定目标产物环氧值为6.34%,根据GB/T 1668-2008测定目标产物酸值为0.41mg KOH/g。

分离出的催化剂用乙醚洗涤、干燥后可重复使用。使用五次目标产物的环氧值分别为6.28%、6.22%、6.15%、6.07%和6.02%。

实施例7基于四丁基铵钼酸盐([(C4H9)4N]4Mo8O26)的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

[(C4H9)4N]4Mo8O26结构式如下式所示:

(一)合成方法

称取0.5g[Hpy]4Mo8O26催化剂溶解于5g>2O2(30%)中,在装有回流冷凝管、温度计的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0g环氧脂肪酸甲酯和7g甲酸(88%),在搅拌条件下,缓慢滴加溶有催化剂的H2O2溶液,并缓慢升温至60℃,在60℃恒温搅拌6h。反应结束后,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离心分离出催化剂,反应液用水洗涤至中性,干燥,即得黄色油状产品,即为目标产物。

根据GB/T 1677-2008测定目标产物环氧值为6.42%,根据GB/T 1668-2008测定目标产物酸值为0.43mg KOH/g。

分离出的催化剂用乙醚洗涤、干燥后可重复使用。使用五次目标产物的环氧值分别为6.37%、6.30%、6.25%、6.19%和6.12%。

上述实例表明,采用本发明一种基于钼多金属氧酸盐的环氧增塑剂合成方法,可以使大豆油等不饱和植物油和脂肪酸甲酯在H2O2氧化下进行环氧化反应,获得具有较高环氧值和较低酸值得环氧增塑剂产物。在反应过程中钼多金属氧酸盐催化剂溶解于氧化剂H2O2,随着反应得进行,催化剂可自行从反应体系中析出,反应结束后催化剂易于回收和重复使用。该催化过程避免使用传统的强酸催化剂,反应过程简单易操作,为环氧增塑剂的合成提供了一条新的工艺路线。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