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语音呼叫方法及系统、拜访位置寄存器、归属位置寄存器

语音呼叫方法及系统、拜访位置寄存器、归属位置寄存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语音呼叫方法及系统、拜访位置寄存器、归属位置寄存器,该语音呼叫方法包括:漫入无权用户的当前所属拜访位置寄存器建立本地网络手机号码和归属网络手机号码的对应关系;在漫入无权用户以本地网络手机号码进行呼叫时,当前所属拜访位置寄存器判断漫入无权用户所呼叫的被叫号码是否为境外号码;若判断出漫入无权用户所呼叫的被叫号码为境外号码时,则当前所属拜访位置寄存器将呼叫信令中的主叫号码替换为归属网络手机号码。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在漫入无权作为主叫进行呼叫时,境外被叫终端上显示的主叫号码为漫入无权用户的归属网络手机号码,可有效提升被叫用户的体验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10542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710183790.5

  • 发明设计人 张伦泳;

    申请日2017-03-24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彭瑞欣

  • 地址 100033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2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3:07:5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5-22

    授权

    授权

  • 2017-09-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W8/04 申请日:201703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8-2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语音呼叫方法及系统、拜访位置寄存器、漫入无权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

背景技术

目前,漫入无权用户(漫游出境但未事先开通国际漫游权限的用户)不能通过其归属网络授权在漫游地实现漫游。即便在获取了漫游地本地网络手机号码的情况下,由于漫游地网络中没有其在归属地的归属网络手机号码,因此当该漫入无权用户作为主叫时,被叫方显示的将是一个未知号码,造成了不良的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语音呼叫方法及系统、拜访位置寄存器、归属位置寄存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语音呼叫方法,包括:

漫入无权用户的当前所属拜访位置寄存器从漫入无权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中获取所述漫入无权用户的本地网络手机号码和归属网络手机号码,并建立所述本地网络手机号码和所述归属网络手机号码的对应关系;

在所述漫入无权用户以所述本地网络手机号码进行呼叫时,所述当前所属拜访位置寄存器判断所述漫入无权用户所呼叫的被叫号码是否为境外号码;

若判断出所述漫入无权用户所呼叫的被叫号码为境外号码时,则所述当前所属拜访位置寄存器将呼叫信令中的主叫号码由所述本地网络手机号码替换为所述归属网络手机号码,并将修改后的呼叫信令发送给被叫号码所归属的拜访位置寄存器。

可选地,所述漫入无权用户的当前所属拜访位置寄存器从漫入无权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中获取所述漫入无权用户的本地网络手机号码和归属网络手机号码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漫入无权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接收漫入无权用户的注册请求,并为所述漫入无权用户分配本地网络手机号码,所述注册请求包括漫入无权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

所述漫入无权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向所述漫入无权用户的归属地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号码查询请求,所述号码查询请求包括所述身份标识信息,以供所述归属地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接收到所述号码查询请求之后,从所述身份标识信息所属的归属网络归属位置寄存器中查询出所述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归属网络手机号码;

所述漫入无权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接收所述归属地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反馈的与所述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归属网络手机号码,并将接收到的所述归属网络手机号码和分配给所述漫入无权用户的本地网络手机号码发送至所述漫入无权用户的当前所属拜访位置寄存器。

可选地,所述身份标识信息包括:所述漫入无权用户在归属网络中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

可选地,若判断出所述漫入无权用户所呼叫的被叫号码为境内号码时,则所述当前所属拜访位置寄存器将呼叫信令发送给被叫号码所归属的拜访位置寄存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拜访位置寄存器,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从漫入无权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中获取所述漫入无权用户的本地网络手机号码和归属网络手机号码,并建立所述本地网络手机号码和所述归属网络手机号码的对应关系;

号码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漫入无权用户以所述本地网络手机号码进行呼叫时,判断所述漫入无权用户所呼叫的被叫号码是否为境外号码;

修改模块,用于若号码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漫入无权用户所呼叫的被叫号码为境外号码时,将呼叫信令中的主叫号码由所述本地网络手机号码替换为所述归属网络手机号码,

发送模块,用于将修改后的呼叫信令发送给被叫号码所归属的拜访位置寄存器。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号码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漫入无权用户所呼叫的被叫号码为境内号码时,将呼叫信令发送给被叫号码所归属的拜访位置寄存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漫入无权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包括:

注册模块,用于接收漫入无权用户的注册请求,并为所述漫入无权用户分配本地网络手机号码,所述注册请求包括漫入无权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

查询模块,用于向所述漫入无权用户的归属地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号码查询请求,所述号码查询请求包括所述身份标识信息,以供所述归属地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接收到所述号码查询请求之后,从所述身份标识信息所属的归属网络归属位置寄存器中查询出所述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归属网络手机号码;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归属地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反馈的与所述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归属网络手机号码,并将接收到的所述归属网络手机号码和分配给所述漫入无权用户的本地网络手机号码发送至所述漫入无权用户的当前所属拜访位置寄存器。

可选地,所述身份标识信息包括:所述漫入无权用户在归属网络中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语音呼叫系统,包括:如上述的拜访位置寄存器。

可选地,还包括:如上述的漫入无权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语音呼叫方法及系统、拜访位置寄存器、漫入无权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其中,语音呼叫方法包括:漫入无权用户的当前所属拜访位置寄存器从漫入无权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中获取漫入无权用户的本地网络手机号码和归属网络手机号码,并建立本地网络手机号码和归属网络手机号码的对应关系;在漫入无权用户以本地网络手机号码进行呼叫时,当前所属拜访位置寄存器判断漫入无权用户所呼叫的被叫号码是否为境外号码;若判断出漫入无权用户所呼叫的被叫号码为境外号码时,则当前所属拜访位置寄存器将呼叫信令中的主叫号码由本地网络手机号码替换为归属网络手机号码,并将修改后的呼叫信令发送给被叫号码所归属的拜访位置寄存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在漫入无权作为主叫进行呼叫时,境外被叫终端上显示的主叫号码为漫入无权用户的归属网络手机号码,可有效提升被叫用户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语音呼叫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语音呼叫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拜访位置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漫入无权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语音呼叫方法及系统、拜访位置寄存器、漫入无权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进行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归属地”是指用户的开户注册地,“归属网络”是指用户开户注册的移动服务网络,“归属网络手机号码”是指用户在开户注册的移动服务网络中的手机号码。本发明中涉及到的“归属地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和“归属网络归属位置寄存器”均设置于“归属地”侧。

本发明中的“本地”是指用户离开开户注册地后所进入区域,即当前所处区域。“本地网络”是指用即当前处于区域的移动服务网络,即用户当前所属的移动服务网络。“本地网络手机号码”是指用户在当前所属移动服务网络中的手机号码。本发明中涉及到的“漫入无权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和“当前所属拜访位置寄存器”均设置于“本地”侧。

本发明中的“境内”是指本地所对应的区域,“境外”是指本地之外的其他区域。

由于漫入无权用户事先未开通国际漫游业务,因此在其离开其归属网络的服务区域后,其手机无法直接登录至本地网络中。在本发明中,漫入无权用户可注册到本地专为漫入无权用户手机设置的漫入无权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Home Location Register,简称HLR)中,本地的漫入无权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接收漫入无权用户的注册请求,并为漫入无权用户分配一个本地网络手机号码,漫入无权用户可以使用该本地网络手机号码正常使用语音、短信、数据流量等业务。此时,该本地网络手机号码也会在本地存在一个对应的当前所属拜访位置寄存器(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简称VLR)。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语音呼叫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S1、漫入无权用户的当前所属拜访位置寄存器从漫入无权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中获取漫入无权用户的本地网络手机号码和归属网络手机号码,并建立本地网络手机号码和归属网络手机号码的对应关系。

在本发明中,本地的漫入无权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在为漫入无权用户分配本地网络手机号码时,还会根据漫入无权用户提供的身份标识信息从漫入无权用户的归属地的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中获取该漫入无权用户的归属网络手机号码。

在漫入无权用户进行语言呼叫之前,漫入无权用户的当前所属拜访位置寄存器从漫入无权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中获取漫入无权用户的本地网络手机号码和归属网络手机号码,并建立本地网络手机号码和归属网络手机号码的对应关系。

当然,针对众多不同的漫入无权用户,可建立一个本地网络手机号码-归属网络号码对应关系表,该对应关系表记载有不同的本地网络手机号码及其对应的归属网络手机号码。

在漫入无权用户以本地网络手机号码进行呼叫时,则漫入无权用户会与本地的当前所属拜访位置寄存器进行连接,并向该属拜访位置寄存器发送呼叫信令。该呼叫信令中包含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其中主叫号码为漫入无权用户的本地网络手机号码,被叫号码为被呼叫的用户的号码。

步骤S2、当前所属拜访位置寄存器判断漫入无权用户所呼叫的被叫号码是否为境外号码。

在收到漫入无权用户发出的呼叫信令之后,当前所属拜访位置寄存器会根据呼叫信令中的被叫号码的号码规则来判断该被叫号码是否为境外号码。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可采用现有技术中任一存在的识别境外号码或境内号码的方法来判断被叫号码是否为境外号码,具体过程此处不进行详细描述。

若步骤S2中判断出漫入无权用户所呼叫的被叫号码为境外号码时,则执行步骤S3;若步骤S2中判断出漫入无权用户所呼叫的被叫号码为境内号码时,则执行步骤S5。

步骤S3、当前所属拜访位置寄存器将呼叫信令中的主叫号码由本地网络手机号码替换为归属网络手机号码。

在步骤S2判断出漫入无权用户所呼叫的被叫号码为境外号码时,表明用户进行非本地呼叫,当前所属拜访位置寄存器首先从对本地网络手机号码-归属网络号码对应关系表中查询出呼叫信令的主叫号码(本地网络手机号)所对应的归属网络手机号码,然后将呼叫信令中的主叫号码由本地网络手机号码替换为归属网络手机号码。

步骤S4、当前所属拜访位置寄存器将修改后的呼叫信令发送给被叫号码所归属的拜访位置寄存器。

当前所属拜访位置寄存器将修改后的呼叫信令发送给被叫号码所归属的拜访位置寄存器,被叫号码所归属的拜访位置寄存器与被叫终端连接,且被叫终端上显示的主机号码为漫入无权用户的归属网络手机号码。

步骤S5、当前所属拜访位置寄存器将呼叫信令发送给被叫号码所归属的拜访位置寄存器。

在步骤S2判断出漫入无权用户所呼叫的被叫号码为境内号码时,则表明用户进行本地呼叫。被叫号码所归属的拜访位置寄存器与被叫终端连接,且被叫终端上显示的主叫号码为漫入无权用户的本地网络手机号码。

在本发明中,考虑到境内用户熟悉境内的移动服务网络的号码规则,因此让境内用户的终端上显示漫入无权用户的漫入无权用户的本地网络手机号码,此时境内用户的体验感会相对较佳。而对于境外用户,其不熟悉境内的移动服务网络的号码规则,让境内外户的终端上显示漫入无权用户的漫入无权用户的归属网络手机号码,此时境外用户的体验感会相对较佳。

由上述内容可见,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实现境外被叫终端上显示的主叫号码为漫入无权用户的归属网络手机号码,境内被叫终端上显示的主叫号码为漫入无权用户的本地网络手机号码,其可有效提升被叫用户的体验感。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语音呼叫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其不但包括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步骤S1~步骤S5,还包括步骤S01~步骤S03,对于步骤S1~步骤S5的内容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下面仅对步骤S01~步骤S03进行描述。

步骤S01、漫入无权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接收漫入无权用户的注册请求,并为漫入无权用户分配本地网络手机号码。

漫入无权用户在向本地的漫入无权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注册时,会向该漫入无权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相应的注册请求,该注册请求中包括有漫入无权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可选地,该身份标识信息包括:漫入无权用户在归属网络中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简称IMSI),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由15位的十进制数构成,其具体包括三个部分:移动国家码(Mobile Country Code,简称MCC)、移动网络号码(Mobile Network Code,简称MNV)和移动用户识别号码(Mobile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简称MSIN)。

漫入无权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接收漫入无权用户的注册请求,并为漫入无权用户分配本地网络手机号码。在完成注册后,漫入无权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向漫入无权用户返回注册成功信令。

步骤S02、漫入无权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向漫入无权用户的归属地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号码查询请求。

在步骤S02中,漫入无权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根据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中的移动国家码和移动网络号码查找到漫入无权用户归属运营商的归属地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并向该归属地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号码查询请求,以查询漫入无权在归属网络中的手机号码。其中,号码查询请求中包括漫入无权用户在归属网络中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

归属地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接收到号码查询请求之后,再根据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中的移动用户识别号码,查找到该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对应的归属网络归属位置寄存器,并将该号码查询请求转发至归属网络归属位置寄存器。

归属网络归属位置寄存器接收到号码查询请求之后,检测号码查询请求中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是否未在其归属网络中登记以及是否发生过漫游注册失败事件(漫入无权用户进入本地后的第一次开机操作,会出现漫游注册失败,无法登记于归属网络中)。若检测出该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未在其归属网格中登记且发生过漫游注册失败,则归属网络归属位置寄存器根据该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查询出对应的归属网络手机号码(即为该漫入无权用户的本地网络手机号码归属网络手机号码),并将该归属网络手机号码发送给归属地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

归属地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将接收到的归属网络手机号码反馈至漫入无权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

步骤S03、漫入无权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接收归属地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反馈的与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归属网络手机号码,并将接收到的归属网络手机号码和分配给漫入无权用户的本地网络手机号码发送至漫入无权用户的当前所属拜访位置寄存器。

漫入无权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在接收到漫入无权用户的归属网络手机号码之后,将归属网络手机号码和分配给漫入无权用户的本地网络手机号码一起发送至漫入无权用户的当前所属拜访位置寄存器,以供当前所属拜访位置寄存器建立本地网络手机号码和归属网络手机号码的对应关系。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拜访位置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拜访位置寄存器即为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当前所属拜访位置寄存器”,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步骤S1~步骤S5。具体地,该拜访位置寄存器包括:

获取模块1,用于从漫入无权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中获取漫入无权用户的本地网络手机号码和归属网络手机号码,并建立本地网络手机号码和归属网络手机号码的对应关系;

号码判断模块2,用于在漫入无权用户以本地网络手机号码进行呼叫时,判断漫入无权用户所呼叫的被叫号码是否为境外号码;

修改模块3,用于若号码判断模块判断出漫入无权用户所呼叫的被叫号码为境外号码时,将呼叫信令中的主叫号码由本地网络手机号码替换为归属网络手机号码。

发送模块4,用于将修改后的呼叫信令发送给被叫号码所归属的拜访位置寄存器,以及在号码判断模块判断出漫入无权用户所呼叫的被叫号码为境内号码时,将呼叫信令发送给被叫号码所归属的拜访位置寄存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获取模块1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步骤S1,号码判断模块2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步骤S2,修改模块3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步骤S3,发送模块4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步骤S4和步骤S5。具体描述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相应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漫入无权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漫入无权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二中的步骤S01~步骤S03。具体地,该漫入无权专用拜访位置寄存器包括:

注册模块5,用于接收漫入无权用户的注册请求,并为漫入无权用户分配本地网络手机号码,注册请求包括漫入无权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

可选地,身份标识信息包括:漫入无权用户在归属网络中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

查询模块6,用于向漫入无权用户的归属地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号码查询请求,号码查询请求包括身份标识信息,以供归属地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接收到号码查询请求之后,从身份标识信息所属的归属网络归属位置寄存器中查询出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归属网络手机号码。

收发模块7,用于接收归属地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反馈的与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归属网络手机号码,并将接收到的归属网络手机号码和分配给漫入无权用户的本地网络手机号码发送至漫入无权用户的当前所属拜访位置寄存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注册模块5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二中的步骤S01,查询模块6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二中的步骤S02,收发模块7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二中的步骤S03。具体描述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二中的相应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了一种语音呼叫系统,其中该语音呼叫系统包括:拜访位置寄存器,该拜访位置寄存器采用上述实施例三提供的拜访位置寄存器,具体内容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三中的描述。

可选地,该语言呼叫系统还包括:漫入无权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该漫入无权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采用上述实施例四中的漫入无权专用归属位置寄存器,具体内容可参见上述实施例四中的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