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智能打开邮箱附件的方法及装置

一种智能打开邮箱附件的方法及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打开邮箱附件的方法及装置,此方法包括:收到邮件附件保存请求后,保存所述附件,在此邮件的描述结构中增加附件保存属性,在此附件保存属性中记录此附件的保存状态为本地保存和此附件的本地保存位置;收到邮件附件打开请求后,判断此附件的保存属性的状态为本地保存,获取所述附件的本地保存位置,从所述本地保存位置打开所述附件。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附件与本地保存文件相互独立、无法自动判断附件是否已保存,不能判断保存位置的问题,智能的将附件与本地保存的文件建立了关联,实现了附件操作与本地保存文件的联动,减少了用户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07077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710116448.3

  • 发明设计人 尹德帅;

    申请日2017-03-01

  • 分类号H04L12/58(20060101);

  • 代理机构11453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白莹;李冬梅

  • 地址 100086 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06号太平洋国际大厦6层601-606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3:07:5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3-06

    授权

    授权

  • 2017-09-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L12/58 申请日:201703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8-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打开邮箱附件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户想要存储邮件附件时,需要手动另存附件,用户想要打开已保存的附件时,必须找到存储的位置再打开。

如果用户点击附件执行打开操作,只能打开附件的临时文件,临时文件只可单次修改保存,下次再执行打开操作时,打开的依然是未修改的临时文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打开邮箱附件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智能打开邮箱附件的方法,包括:

收到邮件附件保存请求后,保存所述附件,在此邮件的描述结构中增加附件保存属性,在此附件保存属性中记录此附件的保存状态为本地保存和此附件的本地保存位置;

收到邮件附件打开请求后,判断此附件的保存属性的状态为本地保存,获取所述附件的本地保存位置,从所述本地保存位置打开所述附件。

上述智能打开邮箱附件的方法还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方法还包括:收到邮件附件打开请求后,判断此附件的保存属性的状态为非本地保存时,从服务器下载所述附件并打开。

上述智能打开邮箱附件的方法还具有以下特点:

本地保存位置所述保存所述附件包括以下方式中的一种:

将所述附件保存在预先设置的本地保存位置;

接收用户输入的保存位置,将所述附件保存到此保存位置本地保存位置。

上述智能打开邮箱附件的方法还具有以下特点:所述方法还包括:实时检测保存状态为本地保存的各邮件附件的本地保存位置中是否存在相应的邮件附件,在检测到不存在相应邮件附件时,将相应附件的保存状态为非本地保存。

上述智能打开邮箱附件的方法还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所述本地保存位置打开所述附件后,接收用户的编辑,根据编辑时间将编辑后的附件重命名后存储至所述本地保存位置,在所述邮件的描述结构中增加附件版本属性,在此附件版本属性中增加此次编辑的编辑标识,在收到邮件附件打开请求后,显示此邮件的附件版本属性中的各编辑标识,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用户选择编辑标识的操作时,在所述本地保存位置打开用户选择的编辑标识对应的编辑后的附件,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用户选择编辑标识的操作时,在所述本地保存位置打开未编辑的附件。

本发明提供的智能打开邮箱附件的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邮件附件保存请求和邮件附件打开请求;

保存模块,用于在接收模块收到邮件附件保存请求后,保存所述附件;

设置模块,用于在保存模块保存所述附件后,在此邮件的描述结构中增加附件保存属性,在此附件保存属性中记录此附件的保存状态为本地保存;

记录模块,用于保存模块保存所述附件后,记录此附件的本地保存位置;

判断模块,用于在接收模块收到邮件附件打开请求后,判断此附件的保存属性的状态是否为本地保存;

处理模块,用于在判断模块判断此附件的保存属性的状态为本地保存时,获取所述附件的本地保存位置,从所述本地保存位置打开所述附件。

上述智能打开邮箱附件的装置还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判断模块判断此附件的保存属性的状态为非本地保存时,从服务器下载所述附件并打开。

上述智能打开邮箱附件的装置还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保存模块,用于将所述附件保存在预先设置的本地保存位置;

或者,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保存位置;

所述记录模块,用于将所述附件保存到此保存位置。

上述智能打开邮箱附件的装置还具有以下特点:

还包括检测模块: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实时检测保存状态为本地保存的各邮件附件的本地保存位置中是否存在相应的邮件附件;

所述设置模块,用于在检测模块检测到不存在相应邮件附件时,将相应附件的保存状态为非本地保存。

上述智能打开邮箱附件的装置还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用户对附件的编辑;还用于接收用户选择编辑标识的操作;

所述保存模块,还用于根据编辑时间将编辑后的附件重命名后存储至所述本地保存位置;

所述设置模块,还用于在所述邮件的描述结构中增加附件版本属性,在此附件版本属性中增加此次编辑的编辑标识;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接收模块接收到邮件附件打开请求后,显示此邮件的附件版本属性中的各编辑标识,在预设时长内获知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用户选择编辑标识的操作后,在所述本地保存位置打开用户选择的编辑标识对应的编辑后的附件,在预设时长内获知所述接收模块未接收到用户选择编辑标识的操作后,在所述本地保存位置打开未编辑的附件。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附件与本地保存文件相互独立、无法自动判断附件是否已保存,不能判断保存位置的问题,智能的将附件与本地保存的文件建立了关联,实现了附件操作与本地保存文件的联动,减少了用户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发明还可以智能保存用户对邮件中附件的编辑后的文件,使用户在打开邮件时方便的查询未编辑或各次编辑后的文件,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实施例中智能打开邮箱附件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实施例中智能打开邮箱附件的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图1是智能打开邮箱附件的方法的流程图,此方法包括:

步骤101,收到邮件附件保存请求后,保存所述附件,在此邮件的描述结构中增加附件保存属性,在此附件保存属性中记录此附件的保存状态为本地保存和此附件的本地保存位置;

步骤102,收到邮件附件打开请求后,判断此附件的保存属性的状态为本地保存,获取所述附件的本地保存位置,从所述本地保存位置打开所述附件。

其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收到邮件附件打开请求后,判断此附件的保存属性的状态为非本地保存时,从服务器下载所述附件并打开。一般情况下,从服务器将附件下载到临时文件夹,并从临时文件夹打开此附件。

所述保存所述附件包括以下方式中的一种:

将所述附件保存在预先设置的保存位置;

接收用户输入的保存位置,将所述附件保存到此保存位置。

所述方法还包括:实时检测保存状态为本地保存的各邮件附件的本地保存位置中是否存在相应的邮件附件,在检测到不存在相应邮件附件时,将相应附件的保存状态为非本地保存。

本方法还包括:从本地保存位置打开附件后,接收用户的编辑,根据编辑时间将编辑后的附件重命名后存储至本地保存位置,在所述邮件的描述结构中增加附件版本属性,在此附件版本属性中增加此次编辑的编辑标识。在收到邮件附件打开请求后,显示此邮件的附件版本属性中的各编辑标识,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用户选择编辑标识的操作时,在所述本地保存位置打开用户选择的编辑标识对应的编辑后的附件,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用户选择编辑标识的操作时,在所述本地保存位置打开未编辑的附件。

图2是实施例中智能打开邮箱附件的装置的结构图,此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邮件附件保存请求和邮件附件打开请求;

保存模块,用于在接收模块收到邮件附件保存请求后,保存所述附件;

设置模块,用于在保存模块保存所述附件后,在此邮件的描述结构中增加附件保存属性,在此附件保存属性中记录此附件的保存状态为本地保存;

记录模块,用于保存模块保存所述附件后,记录此附件的本地保存位置;

判断模块,用于在接收模块收到邮件附件打开请求后,判断此附件的保存属性的状态是否为本地保存;

处理模块,用于在判断模块判断此附件的保存属性的状态为本地保存时,获取所述附件的本地保存位置,从所述本地保存位置打开所述附件。

其中,

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判断模块判断此附件的保存属性的状态为非本地保存时,从服务器下载所述附件并打开。

保存模块用于将所述附件保存在预先设置的本地保存位置;或者,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保存位置;记录模块用于将所述附件保存到此保存位置。

此装置还包括检测模块,检测模块用于实时检测保存状态为本地保存的各邮件附件的本地保存位置中是否存在相应的邮件附件;设置模块用于在检测模块检测到不存在相应邮件附件时,将相应附件的保存状态为非本地保存。

为了使用户方便的编辑附件并记录编辑后的附件,此装置还具有以功能:

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用户对附件的编辑;还用于接收用户选择编辑标识的操作。

保存模块还用于根据编辑时间将编辑后的附件重命名后存储至所述本地保存位置。

设置模块还用于在所述邮件的描述结构中增加附件版本属性,在此附件版本属性中增加此次编辑的编辑标识。

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接收模块接收到邮件附件打开请求后,显示此邮件的附件版本属性中的各编辑标识,在预设时长内获知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用户选择编辑标识的操作后,在所述本地保存位置打开用户选择的编辑标识对应的编辑后的附件,在预设时长内获知所述接收模块未接收到用户选择编辑标识的操作后,在所述本地保存位置打开未编辑的附件。

本发明能智能识别附件是否已保存,并且根据保存的位置,直接通过邮件打开本地文件,如果用户仅仅是查看则直接在邮件附件中打开,如果用户在查看之前存储过,则打开用户存储的文件而不是邮件附件,这样用户可以对附件进行直接编辑修改。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附件与本地保存文件相互独立、无法自动判断附件是否已保存,不能判断保存位置的问题,智能的将附件与本地保存的文件建立了关联,实现了附件操作与本地保存文件的联动,减少了用户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发明还可以智能保存用户对邮件中附件的编辑后的文件,使用户在打开邮件时方便的查询未编辑或各次编辑后的文件,提高了用户体验。

上面描述的内容可以单独地或者以各种方式组合起来实施,而这些变型方式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仅仅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