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楼宇控制系统及用于楼宇控制系统的数据分析方法、装置

楼宇控制系统及用于楼宇控制系统的数据分析方法、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楼宇控制系统及用于楼宇控制系统的数据分析方法、装置,所述楼宇控制系统包括N个用电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N个用电设备中每个用电设备所辐射空间的用户驻留信息,包括驻留开始时间和驻留结束时间;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对每个用电设备所辐射空间的用户驻留信息进行分析以获得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对每个用电设备所辐射空间的对应区域进行功能标记,以获得每个区域的功能标记信息;根据每个区域的功能标记信息生成每个区域对应的用电设备的开启时间和关闭时间。该方法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来获得用电设备的使用规律,以根据这些规律对用电设备进行调节,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02488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710340897.6

  • 发明设计人 李元阳;杨永西;谭志军;

    申请日2017-05-15

  • 分类号G05B19/042(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01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张润

  • 地址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蓬莱路工业大道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2:58:0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12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G05B19/042 专利号:ZL2017103408976 登记生效日:20220629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上海美控智慧建筑有限公司 变更后权利人:广东美控智慧建筑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权利人:200080 上海市虹口区塘沽路309号14层C室(集中登记地) 变更后权利人: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北滘社区工业大道美的全球创新中心6栋2楼A区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变更后权利人:上海美控智慧建筑有限公司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9-07-02

    授权

    授权

  • 2017-09-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5B19/042 申请日:201705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8-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楼宇控制系统的数据分析方法、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种用于楼宇控制系统的数据分析装置以及一种具有该数据分析装置的楼宇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代楼宇中,照明、空调及各种机电设备的用电是楼宇耗电的主要组成部分,而楼宇耗电的服务对象是人,为了保证这些设备能够时刻服务于人,在对这些设备控制时都是默认一直保持运行状态。但是很多情况下,人并非一定会经常使用这些设备,导致很多资源没有用在给人服务上,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楼宇控制系统的数据分析方法,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来获得用电设备的使用规律,以根据这些规律对用电设备进行调节,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楼宇控制系统的数据分析装置。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楼宇控制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楼宇控制系统的数据分析方法,所述楼宇控制系统包括N个用电设备,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所述N个用电设备中每个用电设备所辐射空间的用户驻留信息,所述用户驻留信息包括驻留开始时间和驻留结束时间;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对所述每个用电设备所辐射空间的用户驻留信息进行分析以获得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根据所述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对所述每个用电设备所辐射空间的对应区域进行功能标记,以获得每个区域的功能标记信息;根据所述每个区域的功能标记信息生成每个区域对应的用电设备的开启时间和关闭时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楼宇控制系统的数据分析方法,首先获取N个用电设备中每个用电设备所辐射空间的用户驻留信息,然后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对每个用电设备所辐射空间的用户驻留信息进行分析以获得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并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对每个用电设备所辐射空间的对应区域进行功能标记,以获得每个区域的功能标记信息。最后,根据每个区域的功能标记信息生成每个区域对应的用电设备的开启时间和关闭时间。由此,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来获得用电设备的使用规律,以根据这些规律对用电设备进行调节,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包括长时间驻留信息、无人驻留信息和频繁短时间驻留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对所述每个用电设备所辐射空间的对应区域进行功能标记,包括:当所述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为所述长时间驻留信息时,根据所述时间顺序将所述长时间驻留信息对应的区域标记为工作区或者休息区;当所述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为所述无人驻留信息时,将所述无人驻留信息对应的区域标记为空置区;当所述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为所述频繁短时间驻留信息时,将所述频繁短时间驻留信息对应的区域标记为道路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人感传感器获取所述每个用电设备所辐射空间的用户驻留信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应用程序,所述应用程序用于执行上述的数据分析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执行上述的数据分析方法,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来获得用电设备的使用规律,以根据这些规律对用电设备进行调节,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楼宇控制系统的数据分析装置,所述楼宇控制系统包括N个用电设备,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N个用电设备中每个用电设备所辐射空间的用户驻留信息,所述用户驻留信息包括驻留开始时间和驻留结束时间;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元与所述获取单元相连,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对所述每个用电设备所辐射空间的用户驻留信息进行分析以获得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并根据所述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对所述每个用电设备所辐射空间的对应区域进行功能标记,以获得每个区域的功能标记信息,以及根据所述每个区域的功能标记信息生成每个区域对应的用电设备的开启时间和关闭时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楼宇控制系统的数据分析装置,通过获取模块获取N个用电设备中每个用电设备所辐射空间的用户驻留信息,处理单元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对每个用电设备所辐射空间的用户驻留信息进行分析以获得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并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对每个用电设备所辐射空间的对应区域进行功能标记,以获得每个区域的功能标记信息,以及根据每个区域的功能标记信息生成每个区域对应的用电设备的开启时间和关闭时间。由此,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来获得用电设备的使用规律,以根据这些规律对用电设备进行调节,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包括长时间驻留信息、无人驻留信息和频繁短时间驻留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对所述每个用电设备所辐射空间的对应区域进行功能标记时,其中,当所述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为所述长时间驻留信息时,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时间顺序将所述长时间驻留信息对应的区域标记为工作区或者休息区;当所述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为所述无人驻留信息时,所述处理单元将所述无人驻留信息对应的区域标记为空置区;当所述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为所述频繁短时间驻留信息时,所述处理单元将所述频繁短时间驻留信息对应的区域标记为道路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获取单元通过人感传感器获取所述每个用电设备所辐射空间的用户驻留信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楼宇控制系统,其包括上述的数据分析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楼宇控制系统,通过上述的数据分析装置,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来获得用电设备的使用规律,以根据这些规律对用电设备进行调节,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楼宇控制系统的数据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人感传感器的布置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依据人感传感器检测的用户驻留信息按照时间顺序形成的人感数据分析图;以及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楼宇控制系统的数据分析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用于楼宇控制系统的数据分析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楼宇控制系统的数据分析装置和具有该数据分析装置的楼宇控制系统。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楼宇控制系统的数据分析方法的流程图。其中,楼宇控制系统包括N个用电设备,N为大于1的整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楼宇控制系统的数据分析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N个用电设备中每个用电设备所辐射空间的用户驻留信息,用户驻留信息包括驻留开始时间和驻留结束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通过人感传感器获取每个用电设备所辐射空间的用户驻留信息。

举例而言,对于写字楼这样的楼宇来说,除了办公电脑外(由用户自行控制),用电设备主要包括空调器和照明灯。为了能够使得用电设备按需控制,可通过获取用户的行为习惯来获得用电设备的使用规律,然后根据该使用规律反馈调节用电设备,从而有效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其中,为了有效获得每个用电设备(或者每群用电设备)对应的用户的行为习惯,可在用电设备的附近设置人感传感器(如红外传感器),并将该人感传感器的编号与其管理的用电设备对应存储,然后通过对人感传感器获取的一段时间内的数据信息分析获得用户的行为习惯。

具体地,如图2所示,可在空调器1和照明灯1的附近位置处设置人感传感器1,在空调器2和照明灯2的附近位置处设置人感传感器2、…,并且每个空调器、照明灯及人感传感器都有唯一的编号,且人感传感器的编号与相应的空调器和照明灯的编号对应存储在楼宇管理系统中。人感传感器实时检测空调器和照明灯下方是否有人,如果有人,则上传该位置处的用户驻留信息至楼宇管理系统中。楼宇管理系统记录每个编号的用电设备对应的人感传感器下用户出现和离开的时间,即用户的驻留开始时间和驻留结束时间,以形成该编号用电设备下用户行为习惯的大数据信息。

S2,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对每个用电设备所辐射空间的用户驻留信息进行分析以获得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包括长时间驻留信息、无人驻留信息和频繁短时间驻留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举例而言,如图2所示,在周一至周五的早上8h至中午12h,下午14h至18h为工作时间,工作人员将长时间处于工作室内,所以在此期间,对于工作室内的用电设备而言,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为长时间驻留信息;在周一至周五的中午12h至下午14h为午休时间,工作人员长时间处于休息室,所以在此期间,对于休息室内的用电设备而言,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也为长时间驻留信息;在周一至周五8h至下午18h,由于走廊内有人短时间走动,所以对于走廊内的用电设备而言,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为频繁短时间驻留信息;对于储物室,由于储物室内放置的物品不经常使用,工作人员很少甚至几乎不去储物室,所以对于储物室内的用电设备而言,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为无人驻留信息。

也就是说,在获取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时,可根据用户驻留时间的长短及概率来确定,如果驻留时间较长,则确定为长时间驻留信息;如果驻留时间短但驻留频繁,则确定为频繁短时间驻留信息;如果驻留时间短且驻留频率很低,则确定为无人驻留信息。

S3,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对每个用电设备所辐射空间的对应区域进行功能标记,以获得每个区域的功能标记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对每个用电设备所辐射空间的对应区域进行功能标记,包括:当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为长时间驻留信息时,根据时间顺序将长时间驻留信息对应的区域标记为工作区或者休息区;当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为无人驻留信息时,将无人驻留信息对应的区域标记为空置区;当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为频繁短时间驻留信息时,将频繁短时间驻留信息对应的区域标记为道路区。

具体而言,仍以上述示例为例。虽然从上述分析可知,周一至周五的早上8h至中午12h、下午14h至下午18h、以及中午的12h至下午14h,对于工作室的用电设备和休息室的用电设备而言,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均为长时间驻留信息,但是各自所起到的作用实质是不同的。其中,在周一至周五的早上8h至中午12h,下午14h至下午18h为工作时间,所以根据时间顺序可以确定该长时间驻留信息对应的区域实质为工作区,而在周一至周五的中午12h至下午14h为午休时间,根据时间顺序确定该长时间驻留信息对应的区域为休息区。而对于走廊,在周一至周五的早上8h至下午18h,用户频繁短时间驻留,所以确定该区域为道路区,对于储物室,由于周一至周五期间用户几乎未进入储物室,所以该区域为空置区。

也就是说,如果图2中的人感传感器1至人感传感器7只有在早上8h至中午12h、下午14h至下午18h检测到有人,则楼宇管理系统自动将人感传感器1至人感传感器7(群用电设备)所辐射空间的对应区域标记为工作区;人感传感器8只有在中午12h至下午14h检测到有人,则楼宇管理系统自动将人感传感器8所辐射空间的对应区域标记为休息区;人感传感器9全天都未检测到人,则楼宇管理系统推测人感传感器9所辐射空间的对应区域为空置区;人感传感器10和人感传感器11有频繁人感信号出现和消失,则楼宇管理系统推测人感传感器10和人感传感器11所辐射空间的对应区域为道路区,具体如图3所示。

即言,在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确定用电设备的使用规律时,可先按照每个用电设备所辐射空间的用户驻留时间及概率来确定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然后按照每天24小时制或12小时制,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确定用电设备辐射空间的对应区域的功能用途,根据功能用途即可确定用电设备的使用规律。

S4,根据每个区域的功能标记信息生成每个区域对应的用电设备的开启时间和关闭时间。

具体而言,在确定每个区域的功能用途后,开始按照每个区域的功能用途确定用电设备的开启时间和关闭时间。例如,早上8h至中午12h,自动控制工作室的空调器和照明灯处于开启状态,并控制休息室内的空调器和照明灯处于关闭状态,以及控制储物室内的照明灯处于关闭状态;在中午12h至下午14h,控制休息室内的空调器和照明灯处于开启状态。考虑到,空调器制冷或制热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在需要空调器开启时,可提前控制空调器开启。例如,在早上7:50控制工作室的空调器开启,并在11:50控制休息室的空调器开启。从而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对用电设备进行调节,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自适应用户行为习惯的改变,如春夏作息改为秋冬作息,可通过自学习获得,而无需人工更改系统设置。例如,楼宇管理系统每隔一段时间对自学习得到的各用电设备所对应区域的用户行为习惯进行学习,重新检测用电设备所对应区域的功能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有,则根据变化后的功能对用电设备进行控制,否则,对用电设备的控制保持不变。如此,通过大数据学习得到各用电设备所对应空间用户的使用时间和概率,并根据使用时间和概率对用电设备进行控制,保证控制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由于每个用电设备或组合都有相应的人感传感器与之对应,所以对于整个楼宇来说,无论是靠窗位置、黑暗的仓库,还是餐厅、过道,都可以被系统自动分析学习,以获取其使用时间和概率,并根据这些数据标记该区域的使用功能,从而根据区域的使用功能对相应区域的用电设备进行控制,实现了依据人行为习惯的大数据对用电设备的智能控制,有效解决了因用电设备长时间处于开启状态导致的能源浪费问题,达到了能源节约的目的。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楼宇控制系统的数据分析方法,首先获取N个用电设备中每个用电设备所辐射空间的用户驻留信息,然后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对每个用电设备所辐射空间的用户驻留信息进行分析以获得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并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对每个用电设备所辐射空间的对应区域进行功能标记,以获得每个区域的功能标记信息。最后,根据每个区域的功能标记信息生成每个区域对应的用电设备的开启时间和关闭时间。由此,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来获得用电设备的使用规律,以根据这些规律对用电设备进行调节,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应用程序,所述应用程序用于执行上述的数据分析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执行上述的数据分析方法,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来获得用电设备的使用规律,以根据这些规律对用电设备进行调节,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楼宇控制系统的数据分析装置的方框示意图。其中,楼宇控制系统包括N个用电设备,N为大于1的整数。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楼宇控制系统的数据分析装置可包括:获取单元10和处理单元20。

其中,获取单元10用于获取N个用电设备中每个用电设备所辐射空间的用户驻留信息,用户驻留信息包括驻留开始时间和驻留结束时间;处理元20与获取单元10相连,处理单元20用于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对每个用电设备所辐射空间的用户驻留信息进行分析以获得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并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对每个用电设备所辐射空间的对应区域进行功能标记,以获得每个区域的功能标记信息,并根据每个区域的功能标记信息生成每个区域对应的用电设备的开启时间和关闭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包括长时间驻留信息、无人驻留信息和频繁短时间驻留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处理单元20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对每个用电设备所辐射空间的对应区域进行功能标记时,其中,当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为长时间驻留信息时,处理单元20根据时间顺序将长时间驻留信息对应的区域标记为工作区或者休息区;当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为无人驻留信息时,处理单元20将无人驻留信息对应的区域标记为空置区;当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为频繁短时间驻留信息时,处理单元20将频繁短时间驻留信息对应的区域标记为道路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获取单元10可通过人感传感器获取每个用电设备所辐射空间的用户驻留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楼宇控制系统的数据分析装置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楼宇控制系统的数据分析方法中所披露的细节,具体这里不再详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楼宇控制系统的数据分析装置,通过获取模块获取N个用电设备中每个用电设备所辐射空间的用户驻留信息,处理单元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对每个用电设备所辐射空间的用户驻留信息进行分析以获得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并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信息对每个用电设备所辐射空间的对应区域进行功能标记,以获得每个区域的功能标记信息,以及根据每个区域的功能标记信息生成每个区域对应的用电设备的开启时间和关闭时间。由此,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来获得用电设备的使用规律,以根据这些规律对用电设备进行调节,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楼宇控制系统,其包括上述的数据分析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楼宇控制系统,通过上述的数据分析装置,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来获得用电设备的使用规律,以根据这些规律对用电设备进行调节,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另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