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提高葡萄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

一种提高葡萄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葡萄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壮苗生根培养,(2)驯化炼苗,(3)试管苗预处理,(4)试管苗假植,(5)试管苗移栽。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法简单易行,可显著提高葡萄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移栽成活率可达93%以上,本发明不仅能够快速获得大量葡萄试管苗,且所获得的葡萄试管苗具有高质量的优点,为工厂规模化繁育葡萄无病毒苗木奠定良好的基础。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9-20

    授权

    授权

  • 2017-08-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H4/00 申请日:201704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7-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葡萄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葡萄为葡萄科葡萄属木质藤本植物,葡萄是世界最古老的果树树种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栽培最广泛的果树之一。栽培上,葡萄主要采用枝条扦插、嫁接等无性繁殖为主。由于长期无性繁殖,造成葡萄苗木中积累病毒,导致葡萄原有的种性退化,产量和品质下降。若积累的病毒爆发,势必给葡萄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为此,生产上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培育葡萄的无病毒苗木,恢复其种性。然而,在葡萄组织培养过程中,葡萄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较低,本研究通过优化葡萄试管苗移栽的技术,以达到提高葡萄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目的,为工厂规模化生产葡萄无病毒苗木提供技术支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葡萄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提高葡萄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壮苗生根培养:

将在壮苗培养上培养30~40天、高度5~6cm的葡萄试管苗,切去基部老化的组织,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生根培养25~30天,基部长成粗壮的根系,即可获得壮苗生根后的葡萄试管苗;

步骤(2)驯化炼苗:

将步骤(1)获得的葡萄试管苗,连培养瓶一起移出培养室,置于漫射光的大棚中,于自然温度中放置5~7天,炼苗;后旋开培养瓶瓶盖,每瓶加入20~30mL的无菌水,并将瓶盖轻轻搭在瓶口上,继续放置5~7天,进一步炼苗;后去掉瓶口瓶盖,放置2~3天,即可获得驯化炼苗后的葡萄试管苗;

步骤(3)试管苗预处理:

将步骤(2)所获得的葡萄试管苗,从培养瓶中取出,去除培养基,并小心去掉根上附着的琼脂,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将葡萄试管苗放入0.2%多菌灵的溶液中浸泡10~15min,取出后阴干试管苗叶片水分,获得预处理的葡萄试管苗;

(4)试管苗假植:

将步骤(3)所获得的葡萄试管苗及时的移栽到装有育苗基质的泡沫盒中,浇透水后泡沫盒用保鲜膜封口,并置于漫射光的大棚中培养,经过一系列的肥水管理,假植培养30~35天,葡萄试管苗成活,即可移栽;

(5)试管苗移栽:

将步骤(4)所获得的假植后成活的葡萄试管苗,移栽到基质营养袋中培养,以后按常规的育苗管理,可获得健壮的葡萄苗。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葡萄试管苗假植于泡沫盒中,在大棚中培养7天后,泡沫盒的一角揭开保鲜膜一个小口,大小为2~3cm的等腰三角形;继续培养5~7天后,保鲜膜可揭开1/3左右;继续培养5~7天后,可揭去保鲜膜1/2左右,并给盒中的葡萄试管苗补充适量的叶面肥;继续培养5~7天后,可揭去保鲜膜,并注意基质水分保持,以防葡萄试管苗失水,继续培养7~10天,期间补充一次叶面肥,即可将葡萄试管苗移栽到基质营养袋中,以后按常规的育苗管理,可获得健壮的葡萄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易行,可显著提高葡萄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移栽成活率在93%以上;本发明不仅能够快速获得大量葡萄无病毒试管苗,且所获得的葡萄试管苗具有高质量的优点,是具有良好推广前景的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提高葡萄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葡萄试管苗的壮苗生根培养:将在壮苗培养上培养30~40天、高度5~6cm的葡萄试管苗,切去基部老化的组织,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生根培养25~30天,基部长成粗壮的根系,即可获得壮苗生根后的葡萄试管苗。

步骤2.驯化炼苗:将步骤1所述的葡萄试管苗,连培养瓶一起移出培养室,置于漫射光的大棚中,于自然温度中放置5~7天,炼苗;后旋开培养瓶瓶盖,每瓶加入20~30mL的无菌水,并将瓶盖轻轻扣在瓶口上,继续放置5~7天,进一步炼苗;后去掉瓶口瓶盖,放置2~3天,即可获得驯化炼苗后的葡萄试管苗。

步骤3.试管苗预处理:将步骤2所获得的葡萄试管苗,从培养瓶中取出,去除培养基,并小心去掉根上附着的琼脂,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将葡萄试管苗放入0.2%多菌灵的溶液中浸泡10~15min,取出后阴干试管苗叶片水分,获得预处理的葡萄试管苗;

步骤4.试管苗假植:将步骤3所述的葡萄试管苗及时的移栽到装有育苗基质的45cm×30cm泡沫盒中,浇透水后泡沫盒用保鲜膜封口,并置于漫射光的大棚中培养,经过一系列的肥水管理,假植培养30~35天,葡萄试管苗成活,即可移栽。试管苗假植具体的肥水管理管理方法:葡萄试管苗假植于泡沫盒中,在大棚中培养7天左右后,泡沫盒的一角揭开保鲜膜一个小口,大小为2~3cm的等腰三角形;继续培养5~7天后,保鲜膜可揭开1/3左右;继续培养5~7天后,可揭去保鲜膜1/2左右,并给盒中的葡萄试管苗补充适量的叶面肥;继续培养5~7天后,可揭去保鲜膜,并注意基质水分保持,以防葡萄试管苗失水,继续培养7~10天,期间补充一次叶面肥,即可将葡萄试管苗移栽到基质营养袋中,以后按常规的育苗管理,可获得健壮的葡萄苗。其中叶面肥为市售育苗专用叶面肥。

步骤5.试管苗移栽:将步骤4所述的假植后成活的葡萄试管苗,移栽到基质营养袋中培养,以后按常规的育苗管理,可获得健壮的葡萄苗。

下面详细说明葡萄试管苗移栽过程的影响因素:

1、不同驯化炼苗方式对葡萄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驯化炼苗方式1:根系生长良好的番茄试管苗连培养瓶一起移出培养室,于室内散射的自然光下继续培养5天左右后,进行移栽。驯化炼苗方式2:根系生长良好的番茄试管苗连培养瓶一起移出培养室,于室内散射的自然光下继续培养5天左右,然后旋松培养瓶瓶盖,继续放于5天左右后,进行移栽。驯化炼苗方式3:根系生长良好的番茄试管苗连培养瓶一起移出培养室,于室内散射的自然光下继续培养5d左右,然后旋松培养瓶瓶盖,加入适量无菌水20~30mL,并将瓶盖轻轻扣在瓶口上,继续放置5天左右后,进行移栽。同时设置一组对照:不经炼苗,将番茄试管苗从培养室里移除后,即进行移栽。试验设3次重复。

将炼苗后的试管苗按步骤4的方法假植移栽后,培养35天后观察和统计试管苗的成活情况,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对照组,即不经任何炼苗处理的试管苗直接移栽,其成活率很低,只有32.5%;方式1处理组,即只将瓶苗移出培养室,自然光下放置5天左右的处理方式,其试管苗成活率为45.0%,极显著高于对照组;方式2和方式3处理组,试管苗成活率极显著高于方式1和对照组,成活率分别为85.3%和93.9%,在统计学上,方式2和方式3没有明显差异,但方式3成活率高于方式2,成活率可达93.9%。因此,葡萄试管苗驯化炼苗的方式以方式3为最佳,即根系生长良好的番茄试管苗连培养瓶一起移出培养室,于室内散射的自然光下继续培养5天左右,然后旋松培养瓶瓶盖,,加入适量无菌水20~30mL,并将瓶盖轻轻扣在瓶口上,继续放置5天左右后,进行移栽。

表1:不同驯化炼苗方式对番茄试管苗成活率的影响

注:表中不同字母表示邓肯氏新复极差测验差异显著性,其中大写字母为差异极显著(P<0.01),小写字母为差异显著(P<0.05)。

2、不同假植肥水管理方法对葡萄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将葡萄试管苗按照步骤2所述的方法进行驯化炼苗,经预处理后,进行移栽假植,每盒假植40株试管苗,浇透水后泡沫盒用保鲜膜封口,并置于漫射光的大棚中培养。肥水管理按以下4种方法进行,方法1:葡萄试管苗假植于泡沫盒中,在大棚中培养7天左右后,揭去覆盖的保鲜膜继续培养,并在适当的时间补充叶面肥;方法2:葡萄试管苗假植于泡沫盒中,在大棚中培养7天左右后,保鲜膜揭开1/2,继续培养5~7天后,保鲜膜全部揭去,并在适当的时间补充叶面肥;方法3:葡萄试管苗假植于泡沫盒中,在大棚中培养7天左右后,泡沫盒的一角揭开保鲜膜一个小口,大小为2~3cm的等腰三角形;继续培养5~7天后,保鲜膜可揭开1/3左右;继续培养5~7天后,可揭去保鲜膜1/2左右,并给盒中的葡萄试管苗补充适量的叶面肥;继续培养5~7天后,可揭去保鲜膜,并注意基质水分保持,以防葡萄试管苗失水,继续培养10天左右,期间补充一次叶面肥;对照:泡沫盒不覆盖保鲜膜,只注意保湿和适当的补充叶面肥。试验设3次重复。分别培养35天后,统计试管苗成活情况,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采用方法3的肥水管理,葡萄试管苗成活率为93.9%,极显著高于其它两种方法和对照组,由此可见,葡萄试管苗假植后的肥水管理,以方法3为最佳。

表2:不同肥水管理方法对番茄试管苗成活率的影响

注:表中不同字母表示邓肯氏新复极差测验差异显著性,其中大写字母为差异极显著(P<0.01),小写字母为差异显著(P<0.05)。

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易行,可显著提高葡萄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移栽成活率在93%以上;本发明不仅能够快速获得大量葡萄无病毒试管苗,且所获得的葡萄试管苗具有高质量的优点,是具有良好推广前景的技术。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