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木结构柱‑PC保温板墙导槽式节点连接施工方法

木结构柱‑PC保温板墙导槽式节点连接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结构柱‑PC保温板墙导槽式节点连接施工方法,施工流程包括:(1)加工柱身凹槽;(2)钢导槽嵌入、固定;(3)构件运输与进场验收;(4)柱吊装、固定;(5)柱安装误差调整;(6)涂刷防锈润滑剂;(7)PC保温板墙吊装;(8)节点密封处理;(9)PC保温板墙就位后顶面处理;(10)梁吊装。本发明结构合理,工厂化定制,现场快速吊装,节省工期,节约大量的劳动力,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4-30

    授权

    授权

  • 2017-08-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4B1/38 申请日:201703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7-0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结构板墙的施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木结构柱-PC保温板墙导槽式节点连接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预制装配式结构在国内外发展速度非常快,但在我国预制装配式结构施工技术成熟度还不是很高,尤其是在PC结构构件连接节点构造设计上,加强对构件连接节点构造设计、施工是当前急需攻克的一个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合理,工厂化定制,现场快速吊装,节省工期,节约大量的劳动力,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的木结构柱-PC保温板墙导槽式连接施工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木结构柱-PC保温板墙导槽式节点连接施工方法,施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1)加工柱身凹槽:木结构柱及柱身凹槽在工厂集中加工处理,柱身凹槽的尺寸设计要能够满足后期钢制导槽的嵌入与固定要求,其误差值要严格控制;

(2)钢导槽嵌入、固定:钢制导槽采用槽钢制作,导槽内壁应平整光滑,不得出现翘曲变形等缺陷,同时导槽的刚度要满足一定的要求,在导槽嵌入过程中不至于出现过大的变形,导槽与木结构柱采用螺纹成型自攻螺丝沿柱身固定;

(3)构件运输与进场验收:已加工好的木结构柱从工厂运输至工程现场过程中应加强构件的保护,尤其是对已嵌入凹槽内的钢制导槽进行成品保护,同时对由于运输造成的偏差超过规范要求的木结构柱成品构件,严禁进场;

(4)柱吊装、固定:柱的吊装要按照规范要求严格控制柱的平面、垂直度和标高误差,并做好预制柱安装后的临时固定工作,误差不能超过规范要求,否则后期保温板墙的就位会比较困难;

(5)柱安装误差调整:在进行PC保温板墙吊装前,需对每根柱的就位误差进行检查与调整,一旦误差较大,直接影响PC保温板墙吊装效率;

(6)涂刷防锈润滑剂:在导槽内侧涂刷防锈润滑剂有助于对节点构造的保护,同时还可以减少PC保温板墙就位过程中与导槽之间的摩擦力,方便就位;

(7)PC保温板墙吊装:在柱与柱之间的导槽内将PC保温板墙沿着导槽从上至下安装就位,在板墙设计尺寸符合要求前提下,若出现就位困难,应采用缆风绳或斜向可调支架适当调整柱的垂直度,以便于就位;若就位时出现柱间尺寸过大,板墙就位后不牢,应采用钢垫片适当调整;

(8)节点密封处理:PC保温板墙吊装完毕,在板墙与钢制导槽夹缝内采用密封胶进行密封处理,当出现注胶困难的情况时,应采用压力注胶,密封处理应保证连接节点处不出现气密性不良等现象;

(9)PC保温板墙就位后顶面处理:柱墙全部就位固定后,应校核板墙顶面标高,并做适当的处理,板墙顶面标高应小于梁底设计标高10-20mm,以便于整体结构受力合理;

(10)梁吊装:梁吊装前,应在PC保温板墙顶面与梁底面留有的10-20mm缝隙处设置一层橡胶板条,再进行梁体的吊装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木结构柱的凹槽成型尺寸要比钢制导槽的尺寸略大1-2mm,以便于钢制导槽的安装就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钢制导槽壁厚为5-8mm为宜,导槽嵌入木结构柱内的深度为木结构柱该方向尺寸的1/3为宜,钢制导槽外包设计宽度为[B+2t+2×(2-3)],其中B为PC保温板墙厚度,t为钢制导槽的壁厚。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螺纹成型自攻螺丝沿柱身设置,间距不大于350mm,螺纹成型自攻螺丝通过钢制导槽上的预留孔实现固定操作,螺纹成型自攻螺丝最终固定后的螺丝顶面应伸入钢制导槽内1-2mm,以便于后期保温板墙的快速就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步骤(4)或(5)中的柱吊装误差控制:平面误差不超过2mm,标高误差不超过3mm,垂直度偏差不超过0.3%。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8)中的板墙与钢制导槽夹缝内采用硅酮类密封胶进行密封处理。

进一步的,步骤(10)中橡胶板条的厚度为10-30mm。

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合理,工厂化定制,现场快速吊装,节省工期,节约大量的劳动力,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木结构柱-PC保温板墙导槽式节点连接施工方法,施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1)加工柱身凹槽:木结构柱及柱身凹槽在工厂集中加工处理,柱身凹槽的尺寸设计要能够满足后期钢制导槽的嵌入与固定要求,其误差值要严格控制,木结构柱的凹槽成型尺寸要比钢制导槽的尺寸略大1mm,以便于钢制导槽的安装就位;

(2)钢导槽嵌入、固定:钢制导槽采用槽钢制作,钢制导槽壁厚为5mm为宜,导槽嵌入木结构柱内的深度为木结构柱该方向尺寸的1/3为宜,钢制导槽外包设计宽度为[B+2t+2×(2-3)],(其中B为PC保温板墙厚度,t为钢制导槽的壁厚),导槽内壁应平整光滑,不得出现翘曲变形等缺陷,同时导槽的刚度要满足一定的要求,在导槽嵌入过程中不至于出现过大的变形,导槽与木结构柱采用螺纹成型自攻螺丝沿柱身固定,螺纹成型自攻螺丝沿柱身设置,间距不大于350mm,螺纹成型自攻螺丝通过钢制导槽上的预留孔实现固定操作,螺纹成型自攻螺丝最终固定后的螺丝顶面应伸入钢制导槽内1mm,以便于后期保温板墙的快速就位;

(3)构件运输与进场验收:已加工好的木结构柱从工厂运输至工程现场过程中应加强构件的保护,尤其是对已嵌入凹槽内的钢制导槽进行成品保护,同时对由于运输造成的偏差超过规范要求的木结构柱成品构件,严禁进场;

(4)柱吊装、固定:柱的吊装要按照规范要求严格控制柱的平面、垂直度和标高误差,并做好预制柱安装后的临时固定工作,误差不能超过规范要求,否则后期保温板墙的就位会比较困难,柱吊装误差控制:平面误差不超过2mm,标高误差不超过3mm,垂直度偏差不超过0.3%;

(5)柱安装误差调整:在进行PC保温板墙吊装前,需对每根柱的就位误差进行检查与调整,一旦误差较大,直接影响PC保温板墙吊装效率;

(6)涂刷防锈润滑剂:在导槽内侧涂刷防锈润滑剂有助于对节点构造的保护,同时还可以减少PC保温板墙就位过程中与导槽之间的摩擦力,方便就位;

(7)PC保温板墙吊装:在柱与柱之间的导槽内将PC保温板墙沿着导槽从上至下安装就位,在板墙设计尺寸符合要求前提下,若出现就位困难,应采用缆风绳或斜向可调支架适当调整柱的垂直度,以便于就位;若就位时出现柱间尺寸过大,板墙就位后不牢,应采用钢垫片适当调整;

(8)节点密封处理:PC保温板墙吊装完毕,在板墙与钢制导槽夹缝内采用密封胶进行密封处理,板墙与钢制导槽夹缝内采用硅酮类密封胶进行处理,当出现注胶困难的情况时,应采用压力注胶,密封处理应保证连接节点处不出现气密性不良等现象;

(9)PC保温板墙就位后顶面处理:柱墙全部就位固定后,应校核板墙顶面标高,并做适当的处理,板墙顶面标高应小于梁底设计标高10mm,以便于整体结构受力合理;

(10)梁吊装:梁吊装前,应在PC保温板墙顶面与梁底面留有的10mm缝隙处设置一层橡胶板条,橡胶板条的厚度为10mm,再进行梁体的吊装工作。

实施例2

一种木结构柱-PC保温板墙导槽式节点连接施工方法,施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1)加工柱身凹槽:木结构柱及柱身凹槽在工厂集中加工处理,柱身凹槽的尺寸设计要能够满足后期钢制导槽的嵌入与固定要求,其误差值要严格控制,木结构柱的凹槽成型尺寸要比钢制导槽的尺寸略大1.5mm,以便于钢制导槽的安装就位;

(2)钢导槽嵌入、固定:钢制导槽采用槽钢制作,钢制导槽壁厚为6mm为宜,导槽嵌入木结构柱内的深度为木结构柱该方向尺寸的1/3为宜,钢制导槽外包设计宽度为[B+2t+2×(2-3)],(其中B为PC保温板墙厚度,t为钢制导槽的壁厚),导槽内壁应平整光滑,不得出现翘曲变形等缺陷,同时导槽的刚度要满足一定的要求,在导槽嵌入过程中不至于出现过大的变形,导槽与木结构柱采用螺纹成型自攻螺丝沿柱身固定,螺纹成型自攻螺丝沿柱身设置,间距不大于350mm,螺纹成型自攻螺丝通过钢制导槽上的预留孔实现固定操作,螺纹成型自攻螺丝最终固定后的螺丝顶面应伸入钢制导槽内1.5mm,以便于后期保温板墙的快速就位;

(3)构件运输与进场验收:已加工好的木结构柱从工厂运输至工程现场过程中应加强构件的保护,尤其是对已嵌入凹槽内的钢制导槽进行成品保护,同时对由于运输造成的偏差超过规范要求的木结构柱成品构件,严禁进场;

(4)柱吊装、固定:柱的吊装要按照规范要求严格控制柱的平面、垂直度和标高误差,并做好预制柱安装后的临时固定工作,误差不能超过规范要求,否则后期保温板墙的就位会比较困难,柱吊装误差控制:平面误差不超过2mm,标高误差不超过3mm,垂直度偏差不超过0.3%;

(5)柱安装误差调整:在进行PC保温板墙吊装前,需对每根柱的就位误差进行检查与调整,一旦误差较大,直接影响PC保温板墙吊装效率;

(6)涂刷防锈润滑剂:在导槽内侧涂刷防锈润滑剂有助于对节点构造的保护,同时还可以减少PC保温板墙就位过程中与导槽之间的摩擦力,方便就位;

(7)PC保温板墙吊装:在柱与柱之间的导槽内将PC保温板墙沿着导槽从上至下安装就位,在板墙设计尺寸符合要求前提下,若出现就位困难,应采用缆风绳或斜向可调支架适当调整柱的垂直度,以便于就位;若就位时出现柱间尺寸过大,板墙就位后不牢,应采用钢垫片适当调整;

(8)节点密封处理:PC保温板墙吊装完毕,在板墙与钢制导槽夹缝内采用密封胶进行密封处理,板墙与钢制导槽夹缝内采用硅酮类密封胶进行处理,当出现注胶困难的情况时,应采用压力注胶,密封处理应保证连接节点处不出现气密性不良等现象;

(9)PC保温板墙就位后顶面处理:柱墙全部就位固定后,应校核板墙顶面标高,并做适当的处理,板墙顶面标高应小于梁底设计标高15mm,以便于整体结构受力合理;

(10)梁吊装:梁吊装前,应在PC保温板墙顶面与梁底面留有的15mm缝隙处设置一层橡胶板条,橡胶板条的厚度为20mm,再进行梁体的吊装工作。

实施例3

一种木结构柱-PC保温板墙导槽式节点连接施工方法,施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1)加工柱身凹槽:木结构柱及柱身凹槽在工厂集中加工处理,柱身凹槽的尺寸设计要能够满足后期钢制导槽的嵌入与固定要求,其误差值要严格控制,木结构柱的凹槽成型尺寸要比钢制导槽的尺寸略大2mm,以便于钢制导槽的安装就位;

(2)钢导槽嵌入、固定:钢制导槽采用槽钢制作,钢制导槽壁厚为8mm为宜,导槽嵌入木结构柱内的深度为木结构柱该方向尺寸的1/3为宜,钢制导槽外包设计宽度为[B+2t+2×(2-3)],(其中B为PC保温板墙厚度,t为钢制导槽的壁厚),导槽内壁应平整光滑,不得出现翘曲变形等缺陷,同时导槽的刚度要满足一定的要求,在导槽嵌入过程中不至于出现过大的变形,导槽与木结构柱采用螺纹成型自攻螺丝沿柱身固定,螺纹成型自攻螺丝沿柱身设置,间距不大于350mm,螺纹成型自攻螺丝通过钢制导槽上的预留孔实现固定操作,螺纹成型自攻螺丝最终固定后的螺丝顶面应伸入钢制导槽内2mm,以便于后期保温板墙的快速就位;

(3)构件运输与进场验收:已加工好的木结构柱从工厂运输至工程现场过程中应加强构件的保护,尤其是对已嵌入凹槽内的钢制导槽进行成品保护,同时对由于运输造成的偏差超过规范要求的木结构柱成品构件,严禁进场;

(4)柱吊装、固定:柱的吊装要按照规范要求严格控制柱的平面、垂直度和标高误差,并做好预制柱安装后的临时固定工作,误差不能超过规范要求,否则后期保温板墙的就位会比较困难,柱吊装误差控制:平面误差不超过2mm,标高误差不超过3mm,垂直度偏差不超过0.3%;

(5)柱安装误差调整:在进行PC保温板墙吊装前,需对每根柱的就位误差进行检查与调整,一旦误差较大,直接影响PC保温板墙吊装效率;

(6)涂刷防锈润滑剂:在导槽内侧涂刷防锈润滑剂有助于对节点构造的保护,同时还可以减少PC保温板墙就位过程中与导槽之间的摩擦力,方便就位;

(7)PC保温板墙吊装:在柱与柱之间的导槽内将PC保温板墙沿着导槽从上至下安装就位,在板墙设计尺寸符合要求前提下,若出现就位困难,应采用缆风绳或斜向可调支架适当调整柱的垂直度,以便于就位;若就位时出现柱间尺寸过大,板墙就位后不牢,应采用钢垫片适当调整;

(8)节点密封处理:PC保温板墙吊装完毕,在板墙与钢制导槽夹缝内采用密封胶进行密封处理,板墙与钢制导槽夹缝内采用硅酮类密封胶进行处理,当出现注胶困难的情况时,应采用压力注胶,密封处理应保证连接节点处不出现气密性不良等现象;

(9)PC保温板墙就位后顶面处理:柱墙全部就位固定后,应校核板墙顶面标高,并做适当的处理,板墙顶面标高应小于梁底设计标高20mm,以便于整体结构受力合理;

(10)梁吊装:梁吊装前,应在PC保温板墙顶面与梁底面留有的20mm缝隙处设置一层橡胶板条,橡胶板条的厚度为30mm,再进行梁体的吊装工作。

本发明结构合理,工厂化定制,现场快速吊装,节省工期,节约大量的劳动力,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