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楔形件压铆装置及方法

一种楔形件压铆装置及方法

摘要

一种楔形件压铆装置及方法,压铆装置的上、下压头组件由上至下安装在弓形架上;上压头组件包括角度自适应上压头机构及压下缸,压下缸竖直固装在弓形架上,角度自适应压头机构设在压下缸活塞杆底端;下压头组件包括角度自适应下压头机构及下压头高度调整机构,下压头高度调整机构设在弓形架上,角度自适应下压头机构设在下压头高度调整机构顶端。方法步骤为:松开上、下压头定位螺栓;启动压下缸,使活塞杆下行到最大行程位置;放置楔形件,下压头自适应转动,其上表面与楔形件下表面严密贴合;抬升下压头,使楔形件上表面与上压头下表面严密贴合;旋紧上、下压头定位螺栓;压下缸活塞杆退回到初始位;安放铆钉;启动压下缸对铆钉施压,完成铆接。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69478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611208587.0

  • 申请日2016-12-23

  • 分类号B21J15/12;

  • 代理机构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梁焱

  • 地址 110136 辽宁省沈阳市道义经济开发区道义南大街37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2:12:1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7-27

    授权

    授权

  • 2017-06-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1J15/12 申请日:201612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5-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铆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楔形件压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铆接作为一种最为常规的机械连接方式,诸多行业内都在广泛应用,而常规铆接的工件多为平面件,传统的压铆装置完全可以适用。但是,当工件为楔形件时,由于楔形件的上下表面不平行且具有夹角,在利用传统的压铆装置对楔形件进行铆接时,压铆装置的上压头存在刮碰楔形件上表面的情况,易导致楔形件上表面出现破损,从而影响到楔形件表面完整性。另外,在对楔形件进行双面沉头铆接过程中,还会出现铆钉无法填满墩头窝的情况。

因此,传统的压铆装置已经难以胜任楔形件的铆接工作,必须针对楔形件来设计一种全新的压铆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楔形件压铆装置及方法,能够有效避免压铆装置的上压头刮碰楔形件上表面,保证楔形件表面完整性,在对楔形件进行双面沉头铆接过程中,能够有效保证铆钉填满墩头窝。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楔形件压铆装置,包括弓形架、上压头组件及下压头组件,上压头组件和下压头组件由上至下安装在弓形架上;其特点是:所述上压头组件包括角度自适应上压头机构及压下缸,压下缸竖直固装在弓形架上,所述角度自适应压头机构设置在压下缸的活塞杆底端;所述下压头组件包括角度自适应下压头机构及下压头高度调整机构,下压头高度调整机构设置在弓形架上,所述角度自适应下压头机构设置在下压头高度调整机构的顶端,且角度自适应下压头机构位于角度自适应上压头机构正下方。

所述压下缸为液压缸或气缸。

所述角度自适应上压头机构包括上压头安装座、上压头转接块及上压头;所述上压头安装座固连在压下缸的活塞杆底端,在上压头安装座的下端面开设有第一圆弧形凹槽,所述上压头转接块位于第一圆弧形凹槽内,上压头转接块在第一圆弧形凹槽内具有转动自由度;所述上压头固连在上压头转接块上;在所述上压头安装座与上压头转接块之间连接有上压头定位螺栓。

在所述上压头转接块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凹槽,所述上压头定位螺栓与第一定位凹槽相对应。

所述角度自适应下压头机构包括下压头安装座及下压头;所述下压头安装座固装在下压头高度调整机构的顶端,在下压头安装座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二圆弧形凹槽,所述下压头位于第二圆弧形凹槽内,下压头在第二圆弧形凹槽内具有转动自由度;在所述下压头安装座与下压头之间连接有下压头定位螺栓。

在所述下压头安装座与下压头之间连接有限位螺栓,在下压头上开设有圆弧形限位槽,圆弧形限位槽与第二圆弧形凹槽同心设置,所述限位螺栓的螺杆端部位于圆弧形限位槽内。

在所述下压头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凹槽,所述下压头定位螺栓与第二定位凹槽相对应。

所述下压头高度调整机构包括调高螺杆、螺纹套管、螺杆锁紧螺母及套管锁紧螺母;所述螺纹套管通过套管锁紧螺母竖直固装在弓形架上,所述调高螺杆位于螺纹套管内,调高螺杆的顶端与下压头安装座相连接;所述螺杆锁紧螺母位于螺纹套管下方的调高螺杆上。

在所述上压头安装座与弓形架之间设有上压头自动抬升机构,所述上压头自动抬升机构包括导向杆及复位弹簧,在弓形架上开设有导向杆通过孔,导向杆竖直穿过导向杆通过孔且下端固连在上压头安装座;所述复位弹簧有两种安装方式,当复位弹簧为推力弹簧时,在导向杆顶端设有杆帽,复位弹簧套在杆帽与弓形架之间的导向杆上;当复位弹簧为拉力弹簧时,复位弹簧套在弓形架与上压头安装座之间的导向杆上,复位弹簧一端与弓形架相固连,复位弹簧另一端与上压头安装座相固连。

一种楔形件压铆方法,采用了所述的楔形件压铆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上压头定位螺栓和下压头定位螺栓分别调整到松开状态;

步骤二:启动压下缸,使压下缸的活塞杆下行到最大行程位置;

步骤三:将楔形件放置到下压头上表面,下压头将自适应转动,使下压头上表面与楔形件下表面严密贴合;

步骤四:旋拧调高螺杆,使下压头及其上楔形件逐渐抬升,当楔形件上表面与上压头下表面接触后,上压头将随着上压头转接块自适应转动,直到上压头下表面与楔形件上表面严密贴合;

步骤五:分别旋紧上压头定位螺栓和下压头定位螺栓,使上压头和下压头分别实现固定;

步骤六:控制压下缸的活塞杆退回到初始位置;

步骤七:将铆钉安放到楔形件的铆钉孔内,调整楔形件位置,使铆钉处于上压头的正下方;

步骤八:再次启动压下缸,控制压下缸的活塞杆下行,直到上压头完成对铆钉的施压,当压下缸的活塞杆下行到最大行程位置后,继续保压一段时间;

步骤九:控制压下缸的活塞杆退回到初始位置,铆接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避免压铆装置的上压头刮碰楔形件上表面,保证楔形件表面完整性,在对楔形件进行双面沉头铆接过程中,能够有效保证铆钉填满墩头窝,有效提升楔形件的铆接质量和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楔形件压铆装置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楔形件压铆装置侧视图;

图3为图1中I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II部放大图;

图5为上压头转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下压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弓形架,2—角度自适应上压头机构,3—压下缸,4—角度自适应下压头机构,5—下压头高度调整机构,6—上压头安装座,7—上压头转接块,8—上压头,9—上压头定位螺栓,10—下压头安装座,11—下压头,12—下压头定位螺栓,13—调高螺杆,14—螺纹套管,15—螺杆锁紧螺母,16—套管锁紧螺母,17—导向杆,18—复位弹簧,19—杆帽,20—第一定位凹槽,21—限位螺栓,22—圆弧形限位槽,23—第二定位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6所示,一种楔形件压铆装置,包括弓形架1、上压头组件及下压头组件,上压头组件和下压头组件由上至下安装在弓形架1上;其特点是:所述上压头组件包括角度自适应上压头机构2及压下缸3,压下缸3竖直固装在弓形架1上,所述角度自适应压头机构2设置在压下缸3的活塞杆底端;所述下压头组件包括角度自适应下压头机构4及下压头高度调整机构5,下压头高度调整机构5设置在弓形架1上,所述角度自适应下压头机构4设置在下压头高度调整机构5的顶端,且角度自适应下压头机构4位于角度自适应上压头机构2正下方。

所述压下缸3为液压缸或气缸。

所述角度自适应上压头机构2包括上压头安装座6、上压头转接块7及上压头8;所述上压头安装座6固连在压下缸3的活塞杆底端,在上压头安装座6的下端面开设有第一圆弧形凹槽,所述上压头转接块7位于第一圆弧形凹槽内,上压头转接块7在第一圆弧形凹槽内具有转动自由度,本实施例中,设定上压头转接块7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15°;所述上压头8固连在上压头转接块7上;在所述上压头安装座6与上压头转接块7之间连接有上压头定位螺栓9。

在所述上压头转接块7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凹槽20,所述上压头定位螺栓9与第一定位凹槽20相对应。

所述角度自适应下压头机构4包括下压头安装座10及下压头11;所述下压头安装座10固装在下压头高度调整机构5的顶端,在下压头安装座10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二圆弧形凹槽,所述下压头11位于第二圆弧形凹槽内,下压头11在第二圆弧形凹槽内具有转动自由度,本实施例中,设定下压头11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15°;在所述下压头安装座10与下压头11之间连接有下压头定位螺栓12。

在所述下压头安装座10与下压头11之间连接有限位螺栓21,在下压头11上开设有圆弧形限位槽22,圆弧形限位槽22与第二圆弧形凹槽同心设置,所述限位螺栓21的螺杆端部位于圆弧形限位槽22内。

在所述下压头11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凹槽23,所述下压头定位螺栓12与第二定位凹槽23相对应。

所述下压头高度调整机构5包括调高螺杆13、螺纹套管14、螺杆锁紧螺母15及套管锁紧螺母16;所述螺纹套管14通过套管锁紧螺母16竖直固装在弓形架1上,所述调高螺杆13位于螺纹套管14内,调高螺杆13的顶端与下压头安装座10相连接;所述螺杆锁紧螺母15位于螺纹套管14下方的调高螺杆13上。

在所述上压头安装座6与弓形架1之间设有上压头自动抬升机构,所述上压头自动抬升机构包括导向杆17及复位弹簧18,在弓形架1上开设有导向杆通过孔,导向杆17竖直穿过导向杆通过孔且下端固连在上压头安装座6;所述复位弹簧18有两种安装方式,当复位弹簧18为推力弹簧时,在导向杆17顶端设有杆帽19,复位弹簧18套在杆帽19与弓形架1之间的导向杆17上;当复位弹簧18为拉力弹簧时,复位弹簧18套在弓形架1与上压头安装座6之间的导向杆17上,复位弹簧18一端与弓形架1相固连,复位弹簧18另一端与上压头安装座6相固连。

一种楔形件压铆方法,采用了所述的楔形件压铆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上压头定位螺栓9和下压头定位螺栓12分别调整到松开状态;

步骤二:启动压下缸3,使压下缸3的活塞杆下行到最大行程位置;

步骤三:将楔形件放置到下压头11上表面,下压头11将自适应转动,使下压头11上表面与楔形件下表面严密贴合;

步骤四:旋拧调高螺杆13,使下压头11及其上楔形件逐渐抬升,当楔形件上表面与上压头8下表面接触后,上压头8将随着上压头转接块7自适应转动,直到上压头8下表面与楔形件上表面严密贴合;

步骤五:分别旋紧上压头定位螺栓9和下压头定位螺栓12,使上压头8和下压头11分别实现固定;

步骤六:控制压下缸3的活塞杆退回到初始位置;

步骤七:将铆钉安放到楔形件的铆钉孔内,调整楔形件位置,使铆钉处于上压头8的正下方;

步骤八:再次启动压下缸3,控制压下缸3的活塞杆下行,直到上压头8完成对铆钉的施压,当压下缸3的活塞杆下行到最大行程位置后,继续保压一段时间;

步骤九:控制压下缸3的活塞杆退回到初始位置,铆接完成。

实施例中的方案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