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推荐连接验证方法和推荐连接验证装置

推荐连接验证方法和推荐连接验证装置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推荐连接验证方法和一种推荐连接验证装置,其中,推荐连接验证方法包括:接收将被推荐方推荐至接收方的推荐命令;根据所述推荐命令,将所述被推荐方的标识码发送至所述接收方,以供所述接收方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标识码与所述被推荐方建立连接。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既保证了接收方可以顺利联系到被推荐方,也保护了被推荐方的信息安全,提升了用户体验,也就是说,在线上移动医疗中,可以在便于患者与医生建立线上连接的基础上,保证医生的信息安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61111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510697227.0

  • 发明设计人 杨月婷;张立业;

    申请日2015-10-22

  • 分类号G06F21/33;G06F21/44;G06F17/30;

  • 代理机构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尚志峰

  • 地址 100871 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98号方正大厦9层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2:03:5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10-2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6F21/33 专利号:ZL2015106972270 申请日:20151022 授权公告日:20190806

    专利权的终止

  • 2022-06-28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G06F21/33 专利号:ZL2015106972270 登记生效日:20220615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变更后权利人:新方正控股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权利人:100871 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98号方正大厦9层 变更后权利人:519031 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区华金街58号横琴国际金融中心大厦3007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 变更后权利人: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9-08-06

    授权

    授权

  • 2017-05-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F21/33 申请日:201510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5-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推荐连接验证方法和一种推荐连接验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线上移动医疗产品大量涌现。线上移动医疗主要依赖的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互动。患者希望能不需要去医院,就能联系医生得到专业的解答;医生则希望可以和部分患者保持联系,从而获得口碑以及研究资料。而医患之间的互动就意味着需要将双方的信息都展示出来。

线上医疗在拉近医生与患者关系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医生个人信息被曝光的可能性。患者希望可以更直接的得到医生的帮助,医生也愿意去跟踪了解和关心自己的患者,然而另一方面,医生们更在意自己隐私的保护,并不愿意自己的私生活受到打扰。

然而,目前的很多移动医疗平台对此的处理方式两极分化。一种是对医生的信息过渡保护,患者无法正常联系到医生,而医生也没有办法找到自己希望能关注的患者,这样,不仅患者寻医问药有了困难,医生想跟踪了解自己的患者时也是困难重重。另一种则是对医生的信息的保护不周,患者可以随意的打扰医生,而医生的隐私得不到保障,如此一来,患者即使联系了医生也往往得不到满意的回复,而医生则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对待大量的信息,同时也对平台失去了信任感。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可以在便于患者与医生建立线上连接的基础上,保证医生的信息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可以在便于患者与医生建立线上连接的基础上,保证医生的信息安全。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推荐连接验证方法,包括:接收将被推荐方推荐至接收方的推荐命令;根据所述推荐命令,将所述被推荐方的标识码发送至所述接收方,以供所述接收方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标识码与所述被推荐方建立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接收到推荐命令的可以是推荐方,也可以是被推荐方本身,在接收到推荐命令后,推荐方可以将已获取或实时获取的推荐方的标识码发送至接收方,或者,被推荐方可以将自身存储的标识码或实时生成的标识码发送至接收方,这样,接收方就可以凭借收到的标识码接入推荐方了。比如,B医生可以通过向患者C发送A医生的标识码D来推荐A医生,患者C通过收到的标识码D即可连接至A医生,使医生可以单向发起邀请来建立医患关系,避免了患者难以寻找到合适的医生和医生信息易泄露的问题,即可以在便于患者与医生建立线上连接的基础上,保证医生的信息安全。通过该技术方案,既保证了接收方可以顺利联系到被推荐方,也保护了被推荐方的信息安全,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将所述被推荐方的标识码发送至所述接收方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推荐命令,检测已获取的当前标识码是否有效;当检测结果为是时,将所述当前标识码设置为所述标识码;当所述检测结果为否时,从所述被推荐方获取新的标识码作为所述标识码。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保护被推荐方的安全,将被推荐方的标识码为一次性标识码,在使用过一次后即失效,这样,在发送标识码之前,要检测标识码是否有效,若有效则直接发送至接收方,若无效则应获取新的标识码。通过该技术方案,进一步保证了被推荐方的安全,确保了被推荐方与接收方的连接的有效性。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推荐连接验证装置,包括:推荐命令接收单元,接收将被推荐方推荐至接收方的推荐命令;标识码发送单元,根据所述推荐命令,将所述被推荐方的标识码发送至所述接收方,以供所述接收方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标识码与所述被推荐方建立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接收到推荐命令的可以是推荐方,也可以是被推荐方本身,在接收到推荐命令后,推荐方可以将已获取或实时获取的推荐方的标识码发送至接收方,或者,被推荐方可以将自身存储的标识码或实时生成的标识码发送至接收方,这样,接收方就可以凭借收到的标识码接入推荐方了。比如,B医生可以通过向患者C发送A医生的标识码D来推荐A医生,患者C通过收到的标识码D即可连接至A医生,使医生可以单向发起邀请来建立医患关系,避免了患者难以寻找到合适的医生和医生信息易泄露的问题,即可以在便于患者与医生建立线上连接的基础上,保证医生的信息安全。通过该技术方案,既保证了接收方可以顺利联系到被推荐方,也保护了被推荐方的信息安全,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标识码检测单元,在所述将所述被推荐方的标识码发送至所述接收方之前,根据所述推荐命令,检测已获取的当前标识码是否有效,其中,当检测结果为是时,将所述当前标识码设置为所述标识码,当所述检测结果为否时,从所述被推荐方获取新的标识码作为所述标识码。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保护被推荐方的安全,将被推荐方的标识码为一次性标识码,在使用过一次后即失效,这样,在发送标识码之前,要检测标识码是否有效,若有效则直接发送至接收方,若无效则应获取新的标识码。通过该技术方案,进一步保证了被推荐方的安全,确保了被推荐方与接收方的连接的有效性。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推荐连接验证方法,包括:接收来自推荐方的标识码获取命令;根据所述标识码获取命令,将被推荐方的标识码发送至所述推荐方,以供所述推荐方将所述标识码发送至接收方;以及当接收到来自所述接收方的所述标识码时,建立与所述接收方的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被推荐方可根据标识码获取命令将标识码发送至推荐方,推荐方可以将获取的标识码发送至接收方,这样,接收方就可以凭借收到的标识码接入推荐方了。比如,B医生可以通过向患者C发送A医生的标识码D来推荐A医生,患者C通过收到的标识码D即可连接至A医生,使医生可以单向发起邀请来建立医患关系,避免了患者难以寻找到合适的医生和医生信息易泄露的问题,可以在便于患者与医生建立线上连接的基础上,保证医生的信息安全。通过该技术方案,既保证了接收方可以顺利联系到被推荐方,也保护了被推荐方的信息安全,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接收来自推荐方的标识码获取命令之后,还包括:确定所述推荐方是否具有向所述接收方推荐所述被推荐方的权限,其中,当确定所述推荐方具有所述权限时,允许将所述标识码发送至所述推荐方。

在该技术方案中,向推荐方发送标识码之前,需要确认推荐方是否有推荐被推荐方的权限,避免标识码被无权限的推荐方获得,从而可以保证被推荐方的安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建立与所述接收方的连接之后,还包括:将所述标识码的使用状态设置为停用,或删除所述标识码;以及建立新的标准码,以根据所述新的标准码进行推荐连接验证。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保护被推荐方的安全,将被推荐方的标识码为一次性标识码,在使用过一次后即失效,具体地,可将其删除或设置为停用。通过该技术方案,进一步保证了被推荐方的安全,避免因标识码泄露造成的被推荐方信息泄露等问题。

本发明的还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推荐连接验证装置,包括:命令接收单元,接收来自推荐方的标识码获取命令;标识码发送单元,根据所述标识码获取命令,将被推荐方的标识码发送至所述推荐方,以供所述推荐方将所述标识码发送至接收方;以及连接建立单元,当接收到来自所述接收方的所述标识码时,建立与所述接收方的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被推荐方可根据标识码获取命令将标识码发送至推荐方,推荐方可以将获取的标识码发送至接收方,这样,接收方就可以凭借收到的标识码接入推荐方了。比如,B医生可以通过向患者C发送A医生的标识码D来推荐A医生,患者C通过收到的标识码D即可连接至A医生,使医生可以单向发起邀请来建立医患关系,避免了患者难以寻找到合适的医生和医生信息易泄露的问题,可以在便于患者与医生建立线上连接的基础上,保证医生的信息安全。通过该技术方案,既保证了接收方可以顺利联系到被推荐方,也保护了被推荐方的信息安全,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权限确定单元,在所述接收来自推荐方的标识码获取命令之后,确定所述推荐方是否具有向所述接收方推荐所述被推荐方的权限,其中,当确定所述推荐方具有所述权限时,允许将所述标识码发送至所述推荐方。

在该技术方案中,向推荐方发送标识码之前,需要确认推荐方是否有推荐被推荐方的权限,避免标识码被无权限的推荐方获得,从而可以保证被推荐方的安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标识码处理单元,在所述建立与所述接收方的连接之后,将所述标识码的使用状态设置为停用,或删除所述标识码;以及标识码建立单元,建立新的标准码,以根据所述新的标准码进行推荐连接验证。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保护被推荐方的安全,将被推荐方的标识码为一次性标识码,在使用过一次后即失效,具体地,可将其删除或设置为停用。通过该技术方案,进一步保证了被推荐方的安全,避免因标识码泄露造成的被推荐方信息泄露等问题。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既保证了接收方可以顺利联系到被推荐方,也保护了被推荐方的信息安全,提升了用户体验,也就是说,在线上移动医疗中,可以在便于患者与医生建立线上连接的基础上,保证医生的信息安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推荐连接验证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推荐连接验证装置的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推荐连接验证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推荐连接验证装置的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推荐连接验证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推荐连接验证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推荐连接验证方法,包括:

步骤102,接收将被推荐方推荐至接收方的推荐命令;

步骤104,根据所述推荐命令,将所述被推荐方的标识码发送至所述接收方,以供所述接收方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标识码与所述被推荐方建立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接收到推荐命令的可以是推荐方,也可以是被推荐方本身,在接收到推荐命令后,推荐方可以将已获取或实时获取的推荐方的标识码发送至接收方,或者,被推荐方可以将自身存储的标识码或实时生成的标识码发送至接收方,这样,接收方就可以凭借收到的标识码接入推荐方了。比如,B医生可以通过向患者C发送A医生的标识码D来推荐A医生,患者C通过收到的标识码D即可连接至A医生,使医生可以单向发起邀请来建立医患关系,避免了患者难以寻找到合适的医生和医生信息易泄露的问题,即可以在便于患者与医生建立线上连接的基础上,保证医生的信息安全。通过该技术方案,既保证了接收方可以顺利联系到被推荐方,也保护了被推荐方的信息安全,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步骤104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推荐命令,检测已获取的当前标识码是否有效;当检测结果为是时,将所述当前标识码设置为所述标识码;当所述检测结果为否时,从所述被推荐方获取新的标识码作为所述标识码。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保护被推荐方的安全,将被推荐方的标识码为一次性标识码,在使用过一次后即失效,这样,在发送标识码之前,要检测标识码是否有效,若有效则直接发送至接收方,若无效则应获取新的标识码。通过该技术方案,进一步保证了被推荐方的安全,确保了被推荐方与接收方的连接的有效性。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推荐连接验证装置的框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推荐连接验证装置200,包括推荐命令接收单元202和标识码发送单元204,其中,推荐命令接收单元202用于接收将被推荐方推荐至接收方的推荐命令;标识码发送单元204用于根据推荐命令,将被推荐方的标识码发送至接收方,以供接收方根据接收到的标识码与被推荐方建立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接收到推荐命令的可以是推荐方,也可以是被推荐方本身,在接收到推荐命令后,推荐方可以将已获取或实时获取的推荐方的标识码发送至接收方,或者,被推荐方可以将自身存储的标识码或实时生成的标识码发送至接收方,这样,接收方就可以凭借收到的标识码接入推荐方了。比如,B医生可以通过向患者C发送A医生的标识码D来推荐A医生,患者C通过收到的标识码D即可连接至A医生,使医生可以单向发起邀请来建立医患关系,避免了患者难以寻找到合适的医生和医生信息易泄露的问题,即可以在便于患者与医生建立线上连接的基础上,保证医生的信息安全。通过该技术方案,既保证了接收方可以顺利联系到被推荐方,也保护了被推荐方的信息安全,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标识码检测单元206,在将被推荐方的标识码发送至接收方之前,根据推荐命令,检测已获取的当前标识码是否有效,其中,当检测结果为是时,将当前标识码设置为标识码,当检测结果为否时,从被推荐方获取新的标识码作为标识码。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保护被推荐方的安全,将被推荐方的标识码为一次性标识码,在使用过一次后即失效,这样,在发送标识码之前,要检测标识码是否有效,若有效则直接发送至接收方,若无效则应获取新的标识码。通过该技术方案,进一步保证了被推荐方的安全,确保了被推荐方与接收方的连接的有效性。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推荐连接验证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推荐连接验证方法,包括:

步骤302,接收来自推荐方的标识码获取命令;

步骤304,根据所述标识码获取命令,将被推荐方的标识码发送至所述推荐方,以供所述推荐方将所述标识码发送至接收方;

步骤306,当接收到来自所述接收方的所述标识码时,建立与所述接收方的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被推荐方可根据标识码获取命令将标识码发送至推荐方,推荐方可以将获取的标识码发送至接收方,这样,接收方就可以凭借收到的标识码接入推荐方了。比如,B医生可以通过向患者C发送A医生的标识码D来推荐A医生,患者C通过收到的标识码D即可连接至A医生,使医生可以单向发起邀请来建立医患关系,避免了患者难以寻找到合适的医生和医生信息易泄露的问题,可以在便于患者与医生建立线上连接的基础上,保证医生的信息安全。通过该技术方案,既保证了接收方可以顺利联系到被推荐方,也保护了被推荐方的信息安全,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步骤302之后,还包括:确定所述推荐方是否具有向所述接收方推荐所述被推荐方的权限,其中,当确定所述推荐方具有所述权限时,允许将所述标识码发送至所述推荐方。

在该技术方案中,向推荐方发送标识码之前,需要确认推荐方是否有推荐被推荐方的权限,避免标识码被无权限的推荐方获得,从而可以保证被推荐方的安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步骤306之后,还包括:将所述标识码的使用状态设置为停用,或删除所述标识码;以及建立新的标准码,以根据所述新的标准码进行推荐连接验证。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保护被推荐方的安全,将被推荐方的标识码为一次性标识码,在使用过一次后即失效,具体地,可将其删除或设置为停用。通过该技术方案,进一步保证了被推荐方的安全,避免因标识码泄露造成的被推荐方信息泄露等问题。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推荐连接验证装置的框图。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推荐连接验证装置400,包括命令接收单元402、标识码发送单元404和连接建立单元406,其中,命令接收单元402用于接收来自推荐方的标识码获取命令;标识码发送单元404用于根据标识码获取命令,将被推荐方的标识码发送至推荐方,以供推荐方将标识码发送至接收方;以及连接建立单元406用于当接收到来自接收方的标识码时,建立与接收方的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被推荐方可根据标识码获取命令将标识码发送至推荐方,推荐方可以将获取的标识码发送至接收方,这样,接收方就可以凭借收到的标识码接入推荐方了。比如,B医生可以通过向患者C发送A医生的标识码D来推荐A医生,患者C通过收到的标识码D即可连接至A医生,使医生可以单向发起邀请来建立医患关系,避免了患者难以寻找到合适的医生和医生信息易泄露的问题,可以在便于患者与医生建立线上连接的基础上,保证医生的信息安全。通过该技术方案,既保证了接收方可以顺利联系到被推荐方,也保护了被推荐方的信息安全,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权限确定单元408,在接收来自推荐方的标识码获取命令之后,确定推荐方是否具有向接收方推荐被推荐方的权限,其中,当确定推荐方具有权限时,允许将标识码发送至推荐方。

在该技术方案中,向推荐方发送标识码之前,需要确认推荐方是否有推荐被推荐方的权限,避免标识码被无权限的推荐方获得,从而可以保证被推荐方的安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标识码处理单元410,在建立与接收方的连接之后,将标识码的使用状态设置为停用,或删除标识码;以及标识码建立单元412,建立新的标准码,以根据新的标准码进行推荐连接验证。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保护被推荐方的安全,将被推荐方的标识码为一次性标识码,在使用过一次后即失效,具体地,可将其删除或设置为停用。通过该技术方案,进一步保证了被推荐方的安全,避免因标识码泄露造成的被推荐方信息泄露等问题。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推荐连接验证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推荐连接验证方法,包括:

步骤502,医生A生成一次性标识码,该一次性标识码可以为数字、字符或其他字符中的任一种或其组合。

步骤504,医生A将一次性标识码发送至患者C。

步骤506,患者C在医患关系建立界面输入该一次性标识码,连接至医生A。

步骤508,将该一次性标识码的使用状态设置为失效,从而进一步保证了被推荐方的安全,避免因标识码泄露造成的被推荐方信息泄露等问题。

步骤510,完成医生A与患者C的线上医患关系建立。

通过该技术方案,使医生可以单向发起邀请来建立医患关系,避免了患者难以寻找到合适的医生和医生信息易泄露的问题,可以在便于患者与医生建立线上连接的基础上,保证医生的信息安全。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既保证了接收方可以顺利联系到被推荐方,也保护了被推荐方的信息安全,提升了用户体验,也就是说,在线上移动医疗中,可以在便于患者与医生建立线上连接的基础上,保证医生的信息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