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钢筋桁架楼承板与劲性钢混梁搭接结构及其搭接施工方法

钢筋桁架楼承板与劲性钢混梁搭接结构及其搭接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与劲性钢混梁搭接结构及其搭接施工方法,所述搭接结构包括设于劲性钢混梁与钢筋桁架楼承板之间转接件及连接件,其中,转接件的第一端与劲性钢混梁内部型钢的上翼部焊接以并排地设于所述型钢一侧,转接件的第二端与预设的梁体侧面交集;连接件沿劲性钢混梁的梁体长度方向设置,连接件具有位于侧边的连接面以及位于顶部的搭接面,连接件通过连接面与转接件的第二端连接;令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底面周缘通过搭接于与所述连接件的搭接面上以获得支撑。是以,通过从劲性钢混梁的型钢翼部设置所述搭接结构,从而使钢筋桁架楼承板能够在获得劲性钢混梁的支撑,且不与劲性钢混梁的腰筋碰撞亦不影响劲性钢混梁的施工。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59284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611206174.9

  • 申请日2016-12-23

  • 分类号E04B5/10;E04B5/38;

  • 代理机构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曾耀先

  • 地址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世纪大道1568号27层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1:59:3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3-29

    授权

    授权

  • 2017-05-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4B5/10 申请日:201612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4-2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与劲性钢混梁搭接结构及其搭接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劲性混凝土(又称型钢混凝土或劲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件由混凝土、型钢、纵向钢筋和箍筋组成,亦即在原有的钢筋混凝土梁、柱等构件里添加型钢,以有效提高构件承载能力,减小构件轴压比,多为高层、超高层结构采用。

其中,劲性钢混梁由于比常规混凝土梁有更好的受力,而适合作为结构中受弯梁、超高层巨型型钢混凝土柱或核心筒间连接梁等形态的梁体。在超高层施工过程中,外框筒往往由钢梁、钢骨柱(或钢柱)及钢筋桁架楼承板构成;如图1所示,显示劲性钢混梁10的纵剖面结构,所述劲性钢混梁10具有设于内部的型钢11及腰筋12以及浇筑于外部的混凝土结构13,所述劲性钢混梁10的梁顶标高由混凝土结构13的顶面131界定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劲性钢混梁10与钢筋桁架楼承板14搭接的位置处,所述混凝土结构13的顶面131需要与楼板面齐平,且施工过程中,劲性钢混梁10是通过其内部型钢11的顶端翼部111作为楼承板14的支撑结构,再将型钢11与楼承板14内部的钢筋桁架一起浇筑混凝土以完成劲性钢混梁10的施工;然而,如图1所示,楼承板14的钢筋桁架直接搭接于型钢11的翼部111时,将与劲性钢混梁10的腰筋12(钢筋)发生碰撞,而无法在劲性钢混梁10施工过程中进行劲性钢混梁10与楼承板14的搭接施工。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与劲性钢混梁搭接结构及其搭接施工方法,以解决了钢筋桁架楼承板直接铺设在劲性钢混梁的型钢上时,所导致的与劲性钢混梁的腰筋碰撞及影响劲性钢混梁施工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从劲性钢混梁的型钢翼部设置延伸穿出腰筋的搭接结构,从而使钢筋桁架楼承板能够在获得劲性钢混梁的支撑,且不与劲性钢混梁的腰筋碰撞亦不影响劲性钢混梁的施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与劲性钢混梁搭接结构,所述劲性钢混梁包括设于内部的型钢,所述型钢顶部成形有上翼部;所述劲性钢混梁具有预设的梁体侧面;其中,所述搭接结构包括:转接件,成形为长条状结构,所述转接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型钢的上翼部焊接以并排地设于所述型钢一侧,所述第二端与所述预设梁体侧面交集;连接件,成形为长条状结构,所述连接件沿所述劲性钢混梁的梁体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连接件具有位于侧边的连接面以及位于顶部的搭接面,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连接面与所述转接件的第二端连接;令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底面周缘通过搭接于与所述连接件的搭接面上以获得支撑。

本发明钢筋桁架楼承板与劲性钢混梁搭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劲性钢混梁更包括浇筑于所述型钢外部的混凝土结构;所述劲性钢混梁通过所述混凝土结构界定出梁体侧面;所述转接件位在所述混凝土结构内部,且所述转接件的第二端和所述梁体侧面齐平或略凸出于所述梁体侧面外。

本发明钢筋桁架楼承板与劲性钢混梁搭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劲性钢混梁的型钢上翼部焊接,且所述焊接处另焊设有一加强钢筋,令所述加强钢筋一端与所述型钢的上翼部焊固,所述加强钢筋的另一端与所述转接件的第一端焊固。

本发明钢筋桁架楼承板与劲性钢混梁搭接结构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强钢筋通过双边角焊以焊固于所述转接件与所述型钢的焊接处。

本发明钢筋桁架楼承板与劲性钢混梁搭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接件是横截面呈ㄇ形的槽钢结构,所述转接件之间以间隔1500至3000mm的距离并排地沿着所述劲性钢混梁的梁体长度方向设置在劲性钢混梁的型钢两侧。

本发明钢筋桁架楼承板与劲性钢混梁搭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件是横截面呈L形的角钢结构,所述连接件成形有纵向部及横向部,所述连接面成形于所述纵向部的外侧上,所述搭接面成形于所述横向部的外侧上。

本发明钢筋桁架楼承板与劲性钢混梁搭接结构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劲性钢混梁设于剪力墙与巨柱之间;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设于剪力墙上的角钢连接,另一端与巨柱上的角钢搭接。

此外,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前述钢筋桁架楼承板与劲性钢混梁搭接结构的搭接施工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包括:

安装内包型钢的劲性钢混梁;

根据劲性钢混梁的预设梁体侧面进行定位,以在所述型钢的上翼部焊接并排设置的多根槽钢,且所述槽钢的长度相当于所述型钢上翼部的翼缘至所述梁体侧面的长度;

在位于型钢同侧的所述多根槽钢末端端面上焊接沿劲性钢混梁的梁体长度方向设置的角钢;

将钢筋桁架楼承板放置在所述角钢上以获得支撑。

进一步地,前述搭接施工方法中,所述多杆槽钢的之间以间隔1500至3000mm的距离并排地沿着所述劲性钢混梁的梁体长度方向设置在劲性钢混梁的型钢两侧。

进一步地,前述搭接施工方法中,所述劲性钢混梁在搭接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后进行箍筋及主筋绑扎作业、封模板作业及混凝土浇筑作业。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劲性钢混梁的型钢至预设梁体侧面之间设置转接件,以在梁体侧面之外进一步焊接连接件,从而能够在劲性钢混梁完成施工前,即形成能够提供钢筋桁架楼承板支撑的搭接结构,同时由于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梁体侧面之外,使得劲性钢混梁在搭接钢筋桁架楼承板后,仍然可以进行箍筋及主筋绑扎作业、封模板作业及混凝土浇筑作业等施工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劲性钢混梁与楼承板搭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钢筋桁架楼承板与劲性钢混梁搭接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上部虚线方框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下部虚线方框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钢筋桁架楼承板与劲性钢混梁搭接结构立面示意图。

图6是图5中虚线圆框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与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

劲性钢混梁10;型钢11;翼部111;腰筋12;混凝土结构13;顶面131;楼承板14;劲性钢混梁20;型钢21;腹板部211;上翼部212;下翼部213;混凝土结构23;梁体顶面231;梁体侧面232;钢筋桁架楼承板30;底面31;转接件40;第一端41;第二端42;底板部43;侧板部44;连接件50;纵向部501;横向部502;连接面51;搭接面52;加强钢筋60;转接件40的间隔距离D1;转接件40的长度距离D2。

具体实施方式

为利于对本发明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2至图6,说明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与劲性钢混梁搭接结构的具体实施例,所述劲性钢混梁20通过设置转接件40及连接件50以形成劲性钢混梁20与钢筋桁架楼承板30之间的搭接结构,通过所述搭接结构,达到在不影响劲性钢混梁20的箍筋及主筋绑扎作业、封模板作业及混凝土浇筑作业等施工状态下,完成钢筋桁架楼承板30的搭接作业,以提供钢筋桁架楼承板30支撑。

如图2至图6所示,所述劲性钢混梁20在形成完整梁体时,是内部设有型钢21以及设于所述型钢21相对两侧的腰筋(图未示,可参阅图1)且外部浇筑有混凝土结构23的梁体结构,所述劲性钢混梁20并通过混凝土结构23界定出梁体顶面231以及梁体侧面232。于本发明中,所述型钢21是沿劲性钢混梁20的梁体长度方向设置于其内部,所述型钢21较佳为H型钢或工字钢,是以,所述型钢21具体成形有腹板部211以及位于所述腹板部211顶底两侧的上翼部212及下翼部213。

其中,如图2、图5所示,所述转接件40成形为长条状结构且并排地设于所述型钢21一侧,所述转接件4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41及第二端42,所述第一端41与所述型钢21的上翼部212焊接以并排地设于所述型钢21一侧,所述第二端42与所述施工中劲性钢混梁20的预设梁体侧面232交集。所述连接件50成形为长条状结构,所述连接件50沿所述劲性钢混梁20的梁体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连接件50具有位于侧边的连接面51以及位于顶部的搭接面52,所述连接件50通过所述连接面51与所述转接件40的第二端42焊接;藉此,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30的底面31周缘通过搭接于与所述连接件50的搭接面52上以闪过所述劲性钢混梁20的腰筋,避免与腰筋碰撞地被所述搭接结构支撑。

具体地,如图4及图6,所述转接件40是横截面呈ㄇ形的槽钢结构,所述转接件40成形有一底板部43以及位于所述底板部43相对两侧的二侧板部44。所述转接件40可以视劲性钢混梁20及钢筋桁架楼承板30的施工需求,并排地设于所述型钢21的一侧或者两侧。此外,如图4、图6所示,所述转接件40是以底板部43呈竖立状、侧板部44呈水平状的形态与型钢21进行焊接,通过如此设置,能够在浇筑混凝土后,通过其二侧板部44增加转接件40与混凝土结构23的结合结构强度。

于本发明中,如图2,所述转接件40有多个且并排地沿着所述劲性钢混梁20的梁体长度方向设置,并通过其第二端42和劲性钢混梁20的型钢21上翼部212的两侧缘连接结合,较佳地,所述转接件40之间以间隔1500至3000mm的距离D1并排设置在劲性钢混梁20的型钢21两侧;更佳地,所述间隔距离D1为3000mm;藉此,通过前述避免影响箍筋及主筋绑扎。更具体地,所述转接件40可以是规格为8#的槽钢,且所述转接件40的长度主要是根据劲性钢混梁20的型钢21翼缘至劲性钢混梁20的梁边混凝土结构23的距离D2而定,以令所述转接件40的第二端42端面与梁体侧面232大致齐平;藉此,在所述转接件40与连接件50焊接之后,达到在型钢21已搭接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30的情况下,进行劲性钢混梁20的封模板作业及其后续混凝土浇筑作业。

进一步地,在所述劲性钢混梁20施工形成完整梁体后将包括设于所述型钢21相对两侧的腰筋以及浇筑于所述型钢21及腰筋外部的混凝土结构23,且通过所述混凝土结构23界定出梁体侧面232;此时,所述转接件40将被包设于混凝土结构23内部,且所述转接件40的第二端42穿置超出至所述腰筋的外侧,以和所述梁体侧面232齐平或略凸出于所述梁体侧面232外,使第二端42与梁体侧面232形成交集,进一步保证了连接件50与转接件40焊接后的结构能够顺利进行设置用以浇筑混凝土结构的封模板。

此外,如图2、图4所示,所述转接件40的第一端41与所述劲性钢混梁20的型钢21上翼部212焊接处,另焊设有一加强钢筋60。具体地,所述加强钢筋60可以是规格为200mm长、型号为Ф16的钢筋,通过双边角焊以焊固于所述转接件40与所述型钢21的焊接处,用以进一步强化转接件40与腰筋12的结合结构。

具体地,如图4及图6,所述连接件50是横截面呈L形的角钢结构,所述连接件50成形有纵向部501及横向部502,所述连接面51成形于所述纵向部501的外侧上,所述搭接面52成形于所述横向部502的外侧上;藉此,所述连接件50具体通过其纵向部501与所述转接件40焊接,并通过其横向部502与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30搭接。

于本发明中,所述连接件50在沿梁体长度方向与各转接件40的第二端42固接后,所述连接件50的一端与设于剪力墙上的角钢连接(图未示),所述连接件50的另一端则与巨柱上的角钢搭接(图未示)。其中,具体地,所述连接件50可以是规格为L75*7的角钢,且所述连接件50的长度具体是视剪力墙与巨柱之间的距离而定。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钢筋桁架楼承板与劲性钢混梁搭接结构的具体结构组态,以下请复配合参阅图2至图6,说明前述搭接结构的施工方法步骤。

本发明钢筋桁架楼承板与劲性钢混梁搭接施工方法的方法步骤包括:

安装内包型钢21的劲性钢混梁20;

根据劲性钢混梁20的预设梁体侧面232进行定位,以在所述型钢21的上翼部212焊接并排设置的多根槽钢,且所述槽钢的长度相当于所述型钢21上翼部212的翼缘至所述梁体侧面232的长度;

在位于型钢21同侧的所述多根槽钢末端端面上焊接沿劲性钢混梁20的梁体长度方向设置的角钢;

将钢筋桁架楼承板30放置在所述角钢上以获得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多杆槽钢的之间以间隔1500至3000mm的距离D1并排地沿着所述劲性钢混梁20的梁体长度方向设置在劲性钢混梁20的型钢21两侧。

再进一步,所述劲性钢混梁20在搭接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30后进行箍筋及主筋绑扎作业、封模板作业及混凝土浇筑作业。

综上,本发明通过前述钢筋桁架楼承板与劲性钢混梁搭接结构及其搭接施工方法,利用槽钢及角钢构成的转接件40及连接件50进行转接,达到使钢筋桁架楼承板30能够在获得劲性钢混梁20支撑的情况下,不与劲性钢混梁20的腰筋碰撞亦不影响劲性钢混梁20的后续施工。

以上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