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区域生态文化规划系统

一种区域生态文化规划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区域生态文化规划系统,包括一信息采集模块,通过遥感技术收集指定区域内的信息,并利用R2V软件将空间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得到数据;一存储模块,用于储存所述信息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一传输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信息采集模块收集的数据并传输至所述存储模块;一生态文化规划模块,用于查询和调用所述存储模块的数据,建立区域生态文化规划框架。所述传输模块包括加密单元和解密单元,所述加密单元和解密单元对其传输的原始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提高整个系统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48563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师范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610935954.0

  • 发明设计人 苏美蓉;徐琳瑜;杨志峰;郝岩;

    申请日2016-11-01

  • 分类号G06Q50/26;

  • 代理机构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闫冬

  • 地址 100875 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1:42:4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6-09

    授权

    授权

  • 2017-04-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Q50/26 申请日:201611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3-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规划与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区域生态文化规划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关于区域生态文化规划多集中于对指导思想、建设途径、实施主体的探讨。例如,从高效、持续、特色等角度总结区域生态文化的指导思想;从政府决策、技术支撑、价值观念养成等方面提出区域生态文化建设途径;从宏观层次上提高政府决策者的生态意识、中观层次上强化企业生态意识、微观层次上普及市民的生态意识等方面,提出针对不同主体的建设途径。这些研究虽然都对区域生态文化的内涵、重点建设内容有所考虑,并提出了相应可能的建设途径,但还多局限于理论层面宽泛的分析,没有结合区域内具体的信息建立统领性指导理论框架,因此亟待开发一种集信息采集与区域生态文化规划于一体的区域生态文化规划系统。

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区域生态文化规划系统,包括:

一信息采集模块,通过遥感技术收集指定区域内的信息,并利用R2V软件将所述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得到数据;

一存储模块,用于储存所述信息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

一传输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信息采集模块收集的数据并传输至所述存储模块;

一生态文化规划模块,用于查询和调用所述存储模块的数据,建立区域生态文化规划框架。

较佳的,所述传输模块包括加密单元和解密单元,所述加密单元通过加密公式对其传输的原始数据x进行加密;在数据传输的起始端,所述加密单元产生一随机参数A,加密后的伪随机数据为y,所述加密公式为:

y=(2k1-1)ln(A)x+1-k2ln>

加密完成的数据传输至终端,所述解密单元对y进行处理,得到特征参数B;若B满足判定公式,则所述解密单元将y还原成x,数据传输完成,若B不满足判定公式,则加密信息y无法解密;

所述判定公式是:

公式中,x为初始数据,y为加密后伪随机数据,A为随机参数,k1、k2为常数,B为特征参数。

较佳的,所述信息采集模块还包括信号发射器,所述信号发射器将所述信息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传输至所述传输模块。

较佳的,所述传输模块包括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接收器经由通讯网络接收所述信号发射器的数据,并传输至所述存储模块存储。

较佳的,所述生态文化规划模块包括分析子模块和规划子模块;

所述分析子模块,将景观生态学理论引入到区域生态文化规划中,进行对比分析;

所述规划子模块,根据所述分析子模块的对比分析结果,构建区域生态文化规划框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遥感技术采集区域内的信息,结合景观生态学中的“基质—斑块—廊道”理论有序统筹区域生态文化规划各要素,提升区域生态文化规划的系统性,为区域生态文化建设指导理论框架,同时促进对区域生态文化内涵的发掘与提炼。

(2)所述传输模块使用加密解密单元对信息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传输,增加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且加密解密方法快速简单,提高了整个系统的速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区域生态文化规划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存储模块,传输模块,生态文化规划模块。

所述信息采集模块,通过遥感技术收集指定区域内的信息,并利用R2V软件将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

遥感技术是指各种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和信息获取技术,主要指从远距离、高空,以至外层空间的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探测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从而识别地面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现代化技术系统。

通过所述遥感技术从远距离或者高空收集指定区域内的地面各种景物进行探测和识别。而通过所述遥感技术采集的信息为图像信息,因此需要利用所述R2V软件将空间图像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R2V数字化地图与手工的数字化板相比,输入方便、快捷,且结果更加准确,且还可以通过控制点的编辑校正地图,使用方便。

所述信息采集模块还包括信号发射器,所述信号发射器将所述信息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传输至所述传输模块。

所述传输模块包括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接收器经由通讯网络接收所述信号发射器的数据,并传输至所述存储模块存储。所述通讯网络为无线射频技术、WIFI技术或者ZigBee技术。所述通讯网络为无线通讯网络,减少了布线等花费,降低了整个系统的成本。

为了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所述传输模块设置加密单元和解密单元,所述传输模块包括加密单元和解密单元,所述加密单元通过加密公式对其传输的原始数据x进行加密;在数据传输的起始端,所述加密单元产生一随机参数A,加密后的伪随机数据为y,所述加密公式为:

y=(2k1-1)ln(A)x+1-k2ln>

加密完成的数据传输至终端,所述解密单元对y进行处理,得到特征参数B;若B满足判定公式,则所述解密单元将y还原成x,数据传输完成,若B不满足判定公式,则加密信息y无法解密;

所述判定公式是:

公式中,x为初始数据,y为加密后伪随机数据,A为随机参数,k1、k2为常数,B为特征参数。

所述加密单元首先在起始端对需要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通过生成随机参数A对所述原始数据x进行加密处理,即加密公式,得到加密后的伪随机数据y,所述伪随机数据y与原始数据x相关性较小,很难破解,提高该加密过程的安全性,将数据加密传输转换为定量的关系,能够较快地进行数据加密,且k1、k2为常数,可以根据情况定期变换,进一步提高数据加密的安全性。

然后在数据传输的终端对所述伪随机数据y进行解密,得到特征参数B。所述随机参数A与特征参数B与加密前后的数据x、y之间存在定量的关系,即所述判定公式。所述特征参数B满足所述判定公式的时候,说明数据传输正常,则可以顺利获得数据;而当所述特征参数B不满足该判定公式时,说明数据传输过程可能出现信息传输错误或者泄漏等情况出现,此时该数据无法解密,数据获取失败。通过所述判定公式能够快速判定数据的真实性,将错误或者其他不安全数据直接排除,使得所述存储模块所得到的数据都是安全的和有效的,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节约系统资源。

所述加密公式和所述判定公式通过加密过程和判定过程对数据进行加密传输,实现数据传输的双重加密,不易破解,提高了整个系统数据传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且所述加密过程和判定过程简单有效,能够快速得到结果,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度,节约了计算资源,进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速度。

通过所述传输模块的所述加密单元和所述解密单元可以将数据安全的传输至所述存储模块存储。

所述生态文化规划模块,通过查询和调用所述存储模块的数据,建立区域生态文化规划框架。

所述生态文化规划模块包括分析子模块和规划子模块。

所述分析子模块,将景观生态学“基质—斑块—廊道”理论引入到区域生态文化规划中,进行对比分析,为所述规划子模块提供理论分析指导。

所述规划子模块,根据所述分析子模块的对比分析结果,构建区域生态文化规划框架。

所述生态文化规划模块通过所述信息采集模块采集区域内的信息,结合景观生态学中的“基质—斑块—廊道”理论有序统筹区域生态文化规划各要素,提升区域生态文化规划的系统性;构建区域生态文化规划框架,为区域生态文化建设指导理论框架,同时促进对区域生态文化内涵的发掘与提炼。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以中国武夷山市的生态文化规划为例,具体阐述本发明。

所述信息采集模块,通过所述遥感技术采集武夷山市的信息,包括中国武夷山市的环境气候条件、地形、土壤类型、景源分布、交通及基础设施等。然后通过所述R2V软件将所述遥感技术采集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得到数据,所述数据通过所述信号发射器发送到所述传输模块的所述信号接收器,然后通过所述传输模块将所述数据传输到所述存储模块,数据传输过程中所述加密单元与所述解密单元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传输过程中出现信息传输错误或者泄漏等问题的出现,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为建立武夷山市建立生态文化规划框架提供完整详细可靠的数据。

所述生态文化规划模块中的利用所述数据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建立生态文化规划框架。

首先,根据所述数据建立空间上的基质,所述基质是指分布最广、连续性也最大的地域结构。进一步,根据所述空间上的基质发掘和提炼其生态文化基底,建立其武夷山市生态文化基质。

其次,根据所述数据建立空间上的斑块,所述斑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但又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部分。所述空间上的斑块一般也是各种特色文化的聚集地,散布于武夷山市版图的各部分,包括星村镇曹墩闽北风格古街区、兴田镇城村古文化区、五夫镇兴贤朱子文化区、下梅村南方水乡古街区、风景名胜区综合文化区、桐木村生态住宅区等,即武夷山市生态文化斑块。文化内涵上,它包括了建筑文化、朱子文化、宗教文化、闽越文化、茶文化、人居文化等,体现对武夷山市特色文化的保护、注重各种文化的融合与和谐。

最后,根据所述数据建立空间上的廊道,所述廊道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然后根据所述空间上的廊道建立武夷山市生态文化廊道。所述武夷山市生态文化廊道就是各斑块间的联系通道,具体指所述武夷山市生态文化斑块间道路、绿化、交通以及景观等的建设,以保持和促进各斑块间的联系,为文化的传播和沟通提供良好平台。

通过区域生态文化规划系统,结合景观生态学中的“基质—斑块—廊道”理论,对武夷山市生态文化建立了生态文化规划框架,有序统筹武夷山市生态文化中基质、斑块和廊道间的关系,提升区域生态文化规划的系统性,同时促进对区域生态文化内涵的发掘与提炼。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