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促进湿地植物狭叶甜茅快速无性繁殖的方法

一种促进湿地植物狭叶甜茅快速无性繁殖的方法

摘要

一种促进湿地植物狭叶甜茅快速无性繁殖的方法,涉及一种狭叶甜茅的繁殖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狭叶甜茅无性繁殖恢复湿地的方法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存在成本高和死亡率高的问题。方法:一、采集湿地上的狭叶甜茅植株,运输途中保持狭叶甜茅植株根部淹水或湿润状态;二、移除狭叶甜茅植株上萎蔫或腐烂的部分;三、在容器内部放置营养液,将狭叶甜茅放置在容器中,每3天更换一次营养液;四、育苗培养后,狭叶甜茅分蘖萌发并长有根,将狭叶甜茅分蘖从狭叶甜茅主体中移除,剩余的狭叶甜茅主体继续培养分蘖。该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廉,育苗时间短,仅7天分蘖率达到了460%。本发明用于繁殖狭叶甜茅。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8-09

    授权

    授权

  • 2017-05-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31/00 申请日:201608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2-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狭叶甜茅的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狭叶甜茅为禾本科甜茅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粗壮匍匐的根茎,有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繁殖方式。狭叶甜茅秆直立,株高可达1m;叶细尖,长10cm~30cm,叶鞘无毛,叶花期收缩;多长圆形小穗,花、果期7~8月;匍匐根茎粗壮发达,具有明显的节和节间,节上通常具有分蘖和不定根,因此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此类根茎可疏通氧气、营养与无性繁殖的作用;多生于沼泽性河流两侧、水边湿地、河漫滩及沼泽中,为重沼泽湿地中的优势种或主要伴生种,广泛分布于中温带与寒温带,在我国狭叶甜茅为长白植物区、蒙古植物区、大兴安岭植物区三个区共有成分的植物种。

现有方法使用狭叶甜茅无性繁殖湿地物种恢复湿地的过程中,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存在成本高和死亡率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狭叶甜茅无性繁殖恢复湿地的方法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存在成本高和死亡率高的问题,提供一种促进湿地植物狭叶甜茅快速无性繁殖的方法。

本发明促进湿地植物狭叶甜茅快速无性繁殖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狭叶甜茅植株的采集:在湿地植物的生长旺季7-9月份采集狭叶甜茅植株,挑选涨势一致、健康粗壮的狭叶甜茅植株,很多湿地植物在土壤里和沼泽里都有分布,选择生长在沼泽中容易获取的植株效果更佳。在狭叶甜茅植株运输途中,注意保持植株根部淹水或湿润状态,以确保后续工作顺利进行。

二、植株前期处理:狭叶甜茅带回育苗场所后,进行前期处理工作。批量植株脱离原生境后,会有部分叶子萎蔫、腐烂或被来回的植株本身具有枯枝烂叶等残体,需进行移除,否则会在育苗过程中腐烂,影响水体质量。

三、育苗过程:

在容器内部放置Hoagland半营养液,Hoagland半营养液的高度为2-3cm,将步骤二处理后的狭叶甜茅放置在容器中,使狭叶甜茅的地上部分露在容器外侧,狭叶甜茅的根茎部分平铺在容器内部,使狭叶甜茅的根茎部分浸泡在Hoagland半营养液中,每3天更换一次营养液;

四、移植幼苗:

经过育苗培养6-8天后,狭叶甜茅萌发分蘖并长有根,将狭叶甜茅根节处的分蘖从狭叶甜茅主体中移除,剩余的狭叶甜茅主体继续培养分蘖。

进一步的,步骤三所述容器为PVC材质的容器

进一步的,步骤三所述容器的尺寸为100cm×60cm×5cm

进一步的,步骤三所述Hoagland半营养液由0.5mmol/L的NH4H2PO4、3mmol/L的KNO3、2mmol/L的Ca(NO3)2·4H2O、1mmol/L的MgSO4·7H2O、23.13μmol/L的H3BO3、4.57μmol/LMnCl2·4H2O、0.382μmol/LZnSO4·7H2O、0.16μmol/LCuSO4·5H2O、0.0695μmol/LMoO3、9μmol/LFe-EDTA和蒸馏水组成。

进一步的,步骤四中从狭叶甜茅主体中移除的狭叶甜茅分蘖作为生态恢复或环境修复使用,将分蘖移栽插入湿润或表面淹水的湿地土壤中,即可长成狭叶甜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狭叶甜茅为禾本科甜茅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此类物种果实多小穗,成活率极低。本发明采用无性繁殖的方法快速繁殖狭叶甜茅。

1、本发明方法简便、易行,而使用传统方法进行育苗费时费力且成效不高;

2、本发明方法成本低廉,使用植物所需的N、P、K等大量营养元素进行育苗平均0.042元/100棵幼苗,成本上优势明显;

3、本发明育苗时间短,仅7天分蘖率达到了460%,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分蘖率继续增高。

本发明的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小叶章、大叶章、芦苇、水茅、菖蒲、野稗等主要湿地物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中狭叶甜茅在容器中的放置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促进湿地植物狭叶甜茅快速无性繁殖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狭叶甜茅植株的采集:

在7-9月份采集湿地上的狭叶甜茅植株,在运输途中,保持狭叶甜茅植株根部淹水或湿润状态;

二、植株前期处理:

移除狭叶甜茅植株上萎蔫或腐烂的部分;

三、育苗过程:

在容器内部放置Hoagland半营养液,Hoagland半营养液的高度为2-3cm,将步骤二处理后的狭叶甜茅放置在容器中,使狭叶甜茅的地上部分露在容器外侧,狭叶甜茅的根茎部分平铺在容器内部,使狭叶甜茅的根茎部分浸泡在Hoagland半营养液中,每3天更换一次营养液;

四、移植幼苗:

经过育苗培养6-8天后,狭叶甜茅萌发分蘖并长有根,将狭叶甜茅分蘖从狭叶甜茅主体中移除,剩余的狭叶甜茅主体继续培养分蘖。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采集湿地上沼泽中的狭叶甜茅植株。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步骤三所述容器为PVC材质的容器。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所述容器的尺寸为100cm×60cm×5c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所述Hoagland半营养液由0.5mmol/L的NH4H2PO4、3mmol/L的KNO3、2mmol/L的Ca(NO3)2·4H2O、1mmol/L的MgSO4·7H2O、23.13μmol/L的H3BO3、4.57μmol/LMnCl2·4H2O、0.382μmol/LZnSO4·7H2O、0.16μmol/LCuSO4·5H2O、0.0695μmol/LMoO3、9μmol/LFe-EDTA和蒸馏水组成。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四中从狭叶甜茅主体中移除的狭叶甜茅分蘖作为生态恢复或环境修复使用。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试验。

试验1:

一、狭叶甜茅植株的采集:在湿地植物的生长旺季8月份采集狭叶甜茅植株,选择生长在沼泽中的狭叶甜茅植株,挑选长势一致、健康粗壮的狭叶甜茅植株,在植株运输途中,注意保持植株根部淹水或湿润状态,以确保后续工作顺利进行。

二、植株前期处理:狭叶甜茅带回育苗场所后,进行前期处理工作。移除狭叶甜茅植株上萎蔫或腐烂的部分。

三、育苗过程:将狭叶甜茅放置在100cm×60cm×5cm的PVC容器中,地上部分放在容器外侧,狭叶甜茅的根茎部分平铺在容器内部。在容器内部放置Hoagland半营养液,使狭叶甜茅保持淹水并使其有充足的营养,Hoagland半营养液的液面高度为3cm,每3天更换一次营养液。狭叶甜茅在容器中的放置方式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中1为狭叶甜茅植株,2为PVC容器,3为狭叶甜茅的地上部分,4为狭叶甜茅的根茎部分。

四、移植幼苗:经过育苗培养,狭叶甜茅萌发分蘖并长有根,将其轻轻从狭叶甜茅主体中移除,不破坏主体继续培养分蘖,分蘖可作为生态恢复或环境修复的选择。

试验2:

本试验与试验1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三,步骤三中采取自来水润湿狭叶甜茅植株的方式,每两天浇一次自来水以保持植株湿润。其他步骤与试验1相同。

试验3:

本试验与试验1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三,步骤三中将狭叶甜茅放置在100cm×60cm×5cm的PVC容器中,在容器内部放置高度为2-3cm的自来水使狭叶甜茅保持淹水状态,模拟自然生境的淹水状态,但水位较低,目的是使其根部接触更多空气,促进根茎萌发的分蘖迅速生长并生根,每3天更换一次自来水。其他步骤与试验1相同。

试验4:

本试验与试验1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三,步骤三中采取土壤+自来水润湿土壤的方式来培养狭叶甜茅分蘖,即将狭叶甜茅分蘖栽培到土壤中,充分吸收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以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选择育苗当地健康肥沃的土壤覆盖狭叶甜茅植株1-2cm即可,每两天在土壤表面浇灌自来水使其土壤湿润。其他步骤与试验1相同。

试验5:

本试验与试验1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三,步骤三中采取土壤覆盖狭叶甜茅植株1-2cm,在容器内部放置自来水,液面高度为高于土壤表面3cm。所用土壤选择育苗当地健康肥沃的土壤,每3天更换自来水重新保持淹水状态。其他步骤与试验1相同。

每组试验处理20棵狭叶甜茅植株。统计所有试验组随培养时间延长分蘖率的变化,因前期狭叶甜茅在适应育苗环境及萌发分蘖等因素,监测时间为试验开始的第7、10、13、16、19天,以下为监测数据。

表1各试验组第7、10、13、16、19天分蘖数目及分蘖率

表2各处理育苗后期(第19天)平均株重、株高、茎粗、叶长

经过19天的培养实验,共检验五种育苗方式来促进狭叶甜茅无性繁殖。从表1数据得出,试验1的效果更佳,第七天分蘖率就达到了460%。育苗也可使用其中的大量元素N、P、K进行育苗,方便、快捷且成本低廉,平均0.042元/100棵。运用土壤进行育苗需要的时间稍长,相比之下更适合生存而非胁迫环境,所以育苗过程较长。但其狭叶甜茅的分蘖更粗壮,平均茎粗实验4为2.08±0.10mm、实验5为1.98±0.13mm,而运用液体来育苗无论是自来水(1.87±0.86mm、1.69±0.64mm)还是营养液(1.89±0.12mm)其平均茎粗相对小一些。

以上分蘖率及主要生态指标数据结果表明,试验1的方法是湿地植物在分蘖率和形态指标上更适合快速繁殖发育的最佳育苗方式,其他四种育苗方法相比之下效果一般,育苗场所可按本身条件选择最佳适合方案。

本发明试验1的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廉,使用其他育苗方式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存在育苗率极低的问题;本发明育苗方式速度快,7天分蘖率可达到460%,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分蘖率持续上升。成本低廉,使用N、P、K进行育苗,方便、快捷且成本低廉,平均0.042元/100棵,在大面积恢复湿地过程中可以作为无性繁殖狭叶甜茅育种方式的最佳选择。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