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梯子组合单元及多功能梯子

一种梯子组合单元及多功能梯子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梯子组合单元及多功能梯子,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梯子组合单元两端设有连接通孔,多个梯子组合单元可以实现相连,以达到使用者需要的长度。在不需要使用梯子时,可将梯子拆成数个梯子组合单元,便于存放。多功能梯子在采用梯子组合单元结构的基础上,具有五种不同的连接形态,因此具备了多种不同的功能,实现了一物多用,为使用者节约了生活成本和储物空间。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33764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方民族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611025266.7

  • 申请日2016-11-21

  • 分类号E06C1/18;E06C1/12;E06C1/383;E06C1/39;E06C1/397;E06C7/06;E06C7/08;E06C7/16;A47C12/02;

  • 代理机构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吴开磊

  • 地址 750000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文昌北街204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1:22:5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9-11

    授权

    授权

  • 2017-02-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6C1/18 申请日:201611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1-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用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梯子组合单元及多功能梯子。

背景技术

梯子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日常家用工具,但现实中的梯子,功能太过单一,实际使用时间偏少,同时又存在着笨重、占用空间大的缺陷,不利于存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梯子组合单元和多功能梯子,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梯子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梯子组合单元,包括梯子本体、连接通孔和卡固部;所述连接通孔设于所述梯子本体两端,所述连接通孔用于连接两个所述梯子组合单元;所述卡固部用于使两个相连的所述梯子组合单元的相对位置固定。

在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固部包括活动件,所述活动件与所述梯子本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卡固部设有卡接槽,所述活动件可与所述卡接槽配合。

在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梯子组合单元还包括置物部,所述置物部与所述第一梯柱相连。

在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置物部为带有通孔的板状结构。

在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一梯柱相对的表面上开有容置槽。

一种多功能梯子,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连接组件;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第一梯段、第二梯段、第一枢轴和卡固部;所述第一梯段包括梯子本体、连接通孔和卡固部,所述连接通孔设于所述梯子本体两端;所述第一枢轴穿过所述连接通孔使所述第一梯段与所述第二梯段相连,并可通过所述卡固部实现所述第一梯段与所述第二梯段的相对位置的固定;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第三梯段、第四梯段、第二枢轴和所述卡固部;所述第三梯段包括梯子本体、连接通孔和卡固部,所述连接通孔设于所述梯子本体两端;所述第二枢轴穿过所述连接通孔使所述第三梯段与所述第四梯段相连,并可通过所述卡固部实现所述第三梯段与所述第四梯段的相对位置的固定;所述第一梯段与所述第三梯段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可旋转地相连,并可通过卡固部实现所述第一梯段与所述第三梯段的相对位置的固定。

在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梯子还包括承载板和置板槽,所述承载板可通过所述容置槽置于所述第一梯段和所述第三梯段中,也可置于所述置板槽中。

在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板上设有多个通孔。

在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梯子还包括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第三凸起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所述第一杆段为中空结构且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杆段设有外螺纹,可通过旋转所述第一杆段或所述第二杆段调节所述连接杆长度;所述连接杆用于使所述多功能梯子的连接状态固定。

在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梯段和所述第四梯段上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可与所述连接杆配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梯子组合单元,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将不同数量的梯子组合单元组合在一起,以达到使用者需要的长度。在不需要使用梯子时,可将梯子拆成数个梯子组合单元,便于存放。

本发明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多功能梯子,使用时,具有五种不同的结构形态,因此具备了多种不同的功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梯子,既具有家庭生活中必备但使用频率不高的人字型梯、一字型梯、拖车功能,也具有家庭生活中常用的晾衣架、马凳功能,实现了一物多用,为使用者节约了生活成本和储物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梯子组合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脚踏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卡固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置物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梯子组合单元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多功能梯子用作人字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卡板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置板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多功能梯子用作一字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多功能梯子用作晾衣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多功能梯子用作马凳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多功能梯子用作拖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梯子组合单元;100-多功能梯子;10-第一支撑部;20-第二支撑部;30-连接组件;40-承载板;50-连接杆;123-连接凸块;1231-连接通孔;102-脚踏板;1022-防滑凸起;12-第一梯段;14-第二梯段;16-第一枢轴;18-卡固部;120-第一梯柱;122-容置槽;124-置物部;142-第一凸起;182-第一卡固部;184-第二卡固部;186-卡接件;1820-固定件;1822-活动件;1821-滑槽;1823-滑块;1824-卡接板;1825-第一卡接孔;1842-卡接槽;1844-第二卡接孔;22-第三梯段;24-第四梯段;26-第二枢轴;242-第二凸起;244-卡板柱;246-置板槽;2442-柱体;2444-抵挡部;2462-承接部;2464-限位部;11-安装部;342-第三凸起;42-通孔;52-杆本体;54-连接环;522-第一杆段;524-第二杆段;140-第二梯柱;220-第三梯柱;240-第四梯柱;56-限位件;32-连接轴;34-握持部;36-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梯子组合单元1。请参阅图1,这种梯子组合单元1包括两个第一梯柱120和两个脚踏板102,两个第一梯柱120相对设置。两个脚踏板102分别架设于两个第一梯柱120之间并与两个第一梯柱120固定相连。两个第一梯柱120和两个脚踏板102组成梯子本体。

脚踏板102上设有数个防滑凸起1022(请参阅图2)。其中任意一个第一梯柱120与另一第一梯柱120相对的一侧设有容置槽122。其中一个第一梯柱120上还设有置物部124。第一梯柱120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凸块123,连接凸块123上开有连接通孔1231。当两个梯子组合单元1拼接到一起时,两个梯子组合单元1上相邻的连接凸块123吻合且可使两个梯子组合单元1上的连接通孔1231同轴(请参阅图5)。

请参阅图3,卡固部18包括第一卡固部182、第二卡固部184和卡接件186。第一卡固部182包括固定件1820和活动件1822。固定件1820设有滑槽1821。活动件1822包括滑块1823和卡接板1824,滑块1823凸设于卡接板1824,卡接板1824上还设有第一卡接孔1825。卡接板1824设于固定件1820中,滑块1823穿过滑槽1821置于固定件1820外侧。滑块1823可带动卡接板1824在固定件1820中滑动。第二卡固部184设有卡接槽1842。第二卡固部184设有第二卡接孔1844。卡接件186依次穿过第一卡接孔1825和第二卡接孔1844,可实现卡接。

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置物部124为板状结构。置物部124上设有数个大小不一的通孔42,用于将作业中需要的工具插接到通孔42中。置物部124具有与第一梯柱120重合的第一位置和与第一梯柱120呈一定角度的第二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梯子组合单元1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将不同数量的梯子组合单元1组合在一起,以达到使用者需要的长度。在不需要使用梯子时,可将梯子拆成梯子组合单元1,便于存放。除此之外,在使用梯子组合单元1进行作业时,使用者可以通过置物部124方便地取换作业工具,避免了上下梯子造成的不便;在不需要使用梯子组合单元1时,使用者可以在容置槽122中放置板状物,用于放置日常生活用品。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梯子100,请参阅图6,这种多功能梯子100包括第一支撑部10、第二支撑部20、连接组件30、承载板40和连接杆50。

第一支撑部10包括第一梯段12、第二梯段14、第一枢轴16和卡固部18。第一梯段12与第二梯段14通过第一枢轴16相连,并可通过卡固部18将第一梯段12与第二梯段14固定在夹角为180°的位置。

第一梯段12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梯子组合单元1的结构相同。第一梯段12包括两个第一梯柱120和两个脚踏板102,两个第一梯柱120相对设置。两个脚踏板102分别架设于两个第一梯柱120之间并与两个第一梯柱120固定相连。脚踏板102上设有数个防滑凸起1022。其中任意一个第一梯柱120与另一第一梯柱120相对的一侧设有容置槽122。其中一个第一梯柱120上还设有置物部124。

请参阅图3,卡固部18包括第一卡固部182、第二卡固部184和卡接件186。第一卡固部182包括固定件1820和活动件1822。固定件1820设有滑槽1821。活动件1822包括滑块1823和卡接板1824,滑块1823凸设于卡接板1824,卡接板1824上还设有第一卡接孔1825。卡接板1824设于固定件1820中,滑块1823穿过滑槽1821置于固定件1820外侧。滑块1823可带动卡接板1824在固定件1820中滑动。第二卡固部184设有卡接槽1842。第二卡固部184设有第二卡接孔1844。卡接件186依次穿过第一卡接孔1825和第二卡接孔1844,可实现卡接。

第一卡固部182设于第一梯柱120远离第二梯段14的一端,第二卡固部184设于第一梯柱120靠近第二梯段14的一端。

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置物部124为板状结构。置物部124上设有数个大小不一的通孔42,用于将作业中需要的工具插接到通孔42中。置物部124具有与第一梯柱120重合的第一位置和与第一梯柱120呈一定角度的第二位置。

第二梯段14包括两个第二梯柱140和两个脚踏板102,两个第二梯柱140相对设置。两个脚踏板102分别架设于两个第二梯柱140之间并与两个第二梯柱140固定相连。其中任意一个第二梯柱140远离另一个第二梯柱140的一侧设有第一凸起142。第二梯柱140靠近第一梯柱120的一端与第一梯柱120可以通过卡固部18实现卡接。

第一梯段12与第二梯段14通过第一枢轴16相连,并通过卡固部18实现稳定连接。

第二支撑部20包括第三梯段22、第四梯段24、第二枢轴26和卡固部18。第三梯段22与第四梯段24通过第二枢轴26相连,并可通过卡固部18将第三梯段22与第四梯段24固定在夹角为180°的位置。

第三梯段22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梯子组合单元1的结构相同。第三梯段22包括两个第三梯柱220和两个脚踏板102,两个第三梯柱220相对设置。两个脚踏板102分别架设于两个第三梯柱220之间并与两个第三梯柱220固定相连。脚踏板102上设有数个防滑凸起1022。其中任意一个第三梯柱220与另一第三梯柱220相对的一侧设有容置槽122。其中一个第三梯柱220上还设有置物部124。

第一卡固部182设于第三梯柱220靠近第四梯段24的一端,第二卡固部184设于第三梯柱220远离第四梯段24的一端。

第四梯段24包括两个第四梯柱240和两个脚踏板102,两个第四梯柱240相对设置。两个脚踏板102分别架设于两个第四梯柱240之间并与两个第四梯柱240固定相连。其中任意一个第四梯柱240远离另一个第四梯柱240的一侧设有第二凸起242。第四梯柱240上还设有卡板柱244和置板槽246(请参阅图7及图8)。两个卡板柱244分别设于两个第四梯柱240上。两个卡板槽分设于两个第四梯柱240上。

卡板柱244包括柱体2442和抵挡部2444。抵挡部2444凸设于柱体2442的一端,柱体2442远离抵挡部244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四梯柱240。其中任意一个卡板柱244上的抵挡部2444向另一卡板柱244的方向延伸。

卡板槽包括形状为矩形的承接部2462。承接部2462的两条相邻边上凸设有限位部2464,承接部2462的另一边固定连接于第四梯柱240。两个承接部2462的自由边相对设置。

第一支撑部10和/或第二支撑部20上还包括用于安装万向轮的安装部11(请参阅图13)。

连接组件30包括连接轴32、握持部34和伸缩杆36(请参阅图13)。伸缩杆36的数量为两根,两根伸缩杆36固定连接于连接轴32上。伸缩杆36内包括多根中空套杆,以实现伸缩杆36的长度调节功能。两根伸缩杆36远离连接轴32的一端连接于握持部34。连接轴32两端设有第三凸起342。第一梯柱120远离第二梯柱140的一端与第三梯柱220远离第四梯柱240的一端通过连接轴32相连。

承载板40为矩形结构,承载板40上设有数个通孔42。

请参阅图9,连接杆50包括杆本体52和连接环54。杆本体52包括第一杆段522和第二杆段524,第一杆段522为中空杆,第一杆段522内设有内螺纹,第二杆段524外设有外螺纹。第一杆段522的内螺纹可与第二杆段524的外螺纹配合。旋转第一杆段522和第二杆段524,可实现对连接杆50长度的调节。两个连接环54分设于杆本体52两端,其中一个连接环54设于第一杆段522的一端,另一个连接环54设于第二杆段524的一端。连接环54可以与第一凸起142、第二凸起242和第三凸起342配合。第二梯柱140和第四梯柱240的两侧设有限位件56,限位件56可与连接杆50配合。在不使用连接杆50时,可以使连接杆50与限位件56配合,从而使连接杆50的位置固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梯子100具有多种结构形态,不同的结构形态具有不同的功能。

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梯子100用作人字梯时,其连接方式为:第一支撑部10与第二支撑部20呈人字形设置。第一梯段12与第二梯段14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梯段12与第二梯段14间的相对位置通过卡固部18固定。第三梯段22与第四梯段24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三梯段22与第四梯段24间的相对位置通过卡固部18固定。连接杆50一端的连接环54固定地套设于第一凸起142,连接杆50另一端的连接环54固定地套设于第二凸起242。用作人字梯时不需要使用承载板40,可将承载板40置于卡板柱244和置板槽246所围成的空间中。用人字梯进行作业时,可使置物部124位于工作位置,使用者即可在人字梯上工作的过程中,使用置物部124放置作业工具等,避免了在人字梯上不断上下取换工具带来的不便。

请参阅图10,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梯子100用作一字梯时,其连接方式为:第一梯段12、第二梯段14、第三梯段22和第四梯段24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第二梯段14与第一梯段12之间、第一梯段12与第三梯段22之间、第三梯段22与第四梯段24之间的相对位置均通过卡固部18固定。

请参阅图11,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梯子100用作晾衣架时,其连接方式为:第一梯段12与第三梯段22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二梯段14与第一梯段12垂直。第四梯段24与第三梯段22垂直。调节连接杆50的长度,使得其中一根连接杆50的一端套设于第一凸起142,另一端套设于第三凸起342;另一个连接杆50的一端套设于第二凸起242,另一端套设于第三凸起342。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梯子100用作晾衣架时,不需要使用承载板40,可将承载板40置于卡板柱244与置板槽246围成的空间中。

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梯子100用作马凳时,其连接方式为:第一梯段12与第三梯段22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二梯段14与第一梯段12垂直。第四梯段24与第三梯段22垂直。调节连接杆50的长度,使得其中一根连接杆50的一端套设于第一凸起142,另一端套设于第三凸起342;另一个连接杆50的一端套设于第二凸起242,另一端套设于第三凸起342。承载板40置于第一梯段12与第三梯段22上设置的容置槽122中并覆盖第一梯段12和第三梯段22上的脚踏板102。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梯子100用作拖车时,其连接方式为:使第一支撑部10与第二支撑部20重叠,直至卡板柱244和置板槽246抵接到第二梯柱140上。抽出伸缩杆36并使连接组件30向远离第一支撑部10和第二支撑部20的一侧延伸。在安装部11上装上万向轮,在第三梯段22的容置槽122中放置承载板4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梯子100具有五种不同的结构形态,因此具备了多种不同的功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梯子100,既具有家庭生活中必备但使用频率不高的人字型梯、一字型梯、拖车功能,也具有家庭生活中常用的晾衣架、马凳功能,实现了一物多用,为使用者节约了生活成本和储物空间。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梯子100的脚踏板102上设有数个防滑凸起1022,可以有效防止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脚下打滑,提高了安全性能;本发明中的承载板40上设有多个通孔42,减轻了整个多功能梯子100的质量,提高了多功能梯子100的便携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用于使各梯段的相对位置固定的卡固部18,可以是如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示的结构,也可以是其他结构,如销钉等;本发明中的置物部124,可以是如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示的带有开孔的板状结构,也可以是其他结构,如工具箱。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