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钓线引导件、钓竿、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及引导框的制法

钓线引导件、钓竿、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及引导框的制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能够牢固且准确地装配引导环的钓线引导件、钓竿、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及引导框的制法。该钓线引导件具备:用于引导钓线的引导环(2)、形成有供该引导环(2)装配的环装配孔(10)的引导框(3),在环装配孔(10)的壁面形成有在前侧与后侧分别具有壁面(21a、21b)的凹部(21),以在嵌合面部(20)与引导环(2)的外周面之间形成间隙,该嵌合面部(20)呈沿着中心线(10a)的方向延伸的直筒形状的圆柱状面且与引导环(2)的外周面面接触,在该凹部(21)中注入有用于将引导环(2)粘接于引导框(3)的粘接剂(50)。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23432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岛野;

    申请/专利号CN201610317979.4

  • 发明设计人 谷口一真;神纳芳行;

    申请日2016-05-12

  • 分类号A01K97/00;A01K91/00;A01K87/04;

  • 代理机构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海坤

  • 地址 日本国大阪府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1:07:2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8-06

    授权

    授权

  • 2017-01-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97/00 申请日:201605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12-2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引导钓线的钓线引导件、具备该钓线引导件的钓竿、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以及该引导框的制法。

背景技术

钓线引导件装配在钓竿的外侧的、所谓的外引导方式的钓竿在例如矶竿等中设置成多种样式。该钓线引导件具备:用于引导钓线的引导环、用于保持该引导环的引导框。在引导框上形成有环装配孔,沿着该环装配孔的中心线的方向将引导环插入环装配孔中并且通过粘接剂将其固定。而且,钓线插通钓线引导件的引导环而被引导。由于从钓线对引导环作用有较大的力,因此需要将引导环牢固地粘接于引导框。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结构,即,在引导框上设置有圆筒状的部分,将引导环内嵌于该圆筒状的部分的内周面且通过粘接剂进行固定。在该情况下,在圆筒状的部分的内周面不存在粘接剂存积的部分,因此若欲牢固地粘接而增加粘接剂的涂覆量,则存在粘接剂大幅在引导环的前表面侧或后表面侧露出而导致钓线与该露出的粘接剂接触的顾虑。因此,难以通过增加粘接剂的附着量而牢固地固定引导环。

另外,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从环装配孔的壁面的中间部朝向前侧与后侧分别以锥形状展开的形状。而且,中间部与引导环的外周面通过点或者线接触,另一方面,在其前后两侧的锥形状的部分与引导环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在该间隙中填充有粘接剂。

该结构中,能够向环装配孔的壁面中的前后两侧的锥形状的部分填充粘接剂,但由于采用引导环与环装配孔的壁面的中间部通过点或者线接触的结构,因此在将引导环插入环装配孔中时引导环容易倾斜,而难以将引导环准确地组装于引导框。另外,其结果是,无法将引导环牢固地固定于引导框。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91640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2239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由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牢固且准确地装配引导环的钓线引导件、钓竿、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及引导框的制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所涉及的钓线引导件具备用于引导钓线的引导环、形成有供该引导环装配的环装配孔的引导框,所述钓线引导件的特征在于,在环装配孔的壁面上形成有:嵌合面部,其呈沿着中心线的方向延伸的直筒形状的圆柱状面且与引导环的外周面面接触;以及凹部,其在前侧和后侧分别具有壁面,以在该凹部与引导环的外周面之间形成间隙,在该凹部中注入有用于将引导环粘接于引导框的粘接剂。需要说明的是,将环装配孔的中心线的方向的一端侧的竿头侧作为前侧,而将另一端侧的竿尾侧作为后侧。

在该结构的钓线引导件中,在环装配孔的壁面上形成有嵌合面部且与引导环的外周面面接触,因此能够将引导环准确地装配在环装配孔中。另外,在环装配孔的壁面上形成有凹部,因此能够在该凹部内存积粘接剂,从而能够通过大量的粘接剂将引导环牢固地粘接固定。而且,该凹部呈在前侧与后侧分别具有壁面的形状,因此即使在引导环上作用有外力而欲使引导环从环装配孔向前侧或后侧脱离,凹部内的粘接剂也会成为锚定部而阻止引导环的移动。即,在引导环欲向前侧移动的情况下,凹部的前侧的壁面会阻止该移动,而在引导环欲向后侧移动的情况下,凹部的后侧的壁面会阻止该移动。像这样能够通过一个凹部阻止引导环的前后两侧的移动。因此,能够防止装配后的引导环从引导框意外地脱出。

特别是,优选为,凹部局部地形成在环装配孔的壁面的整周中的引导框的前端侧的部分。凹部也可以遍及整周地形成为环状,然而通过局部地形成能够容易地形成凹部。另外,引导环的整周中特别是引导框的前端侧的部分与基端侧相比更容易从钓线作用有较大的力。因此,优选在环装配孔的壁面的整周中的引导框的前端侧的部分形成有凹部,由此即使从钓线作用有较大的力也可以维持引导环的粘接状态。

另外,优选为,凹部的前后的宽度随着朝向底部而逐渐变窄。也可以使凹部的前后的宽度恒定,然而通过设置成前后的宽度随着朝向底部而逐渐变窄的形状,由此粘接剂的量不会变得过多,能够抑制重量增加,另一方面,与凹部的底部相比在凹部的开口部能够相对较大地确保前后的宽度,因此能够确保凹部的粘接剂与引导环的外周面的接触面积,能够将引导环牢固地粘接。

另外,优选为,在环装配孔的开口边缘部,以使整周中的一部分局部地向外侧扩大的方式形成有缺口部,在该缺口部中注入有粘接剂。不仅凹部,在开口边缘部形成的缺口部内电能够存积粘接剂,因此能够将引导环与引导框更牢固地粘接。

在该情况下,特别是,优选为,凹部形成在环装配孔的整周中的引导框的前端侧的部分,缺口部分别形成在环装配孔的整周中的左右两侧部与引导框的基端侧的部分。如上述那样,通过在环装配孔的壁面的整周中的从钓线作用有较大的力的部分即引导框的前端侧的部分形成有凹部,由此即使作用有较大的力也可以维持引导环的粘接状态。另外,缺口部在前后两侧中的一方具有壁面然而在另一方不具有壁面而成为开放的形状。因此,与缺口部相比凹部的粘接力高,相反与凹部相比缺口部更容易形成。因此,在作用有较大的力的前端侧的部分形成凹部,在除此以外的左右两侧部与基端侧的部分形成缺口部,从而可以确保粘接力并且也容易制造。

另外,优选为,引导框是由合成树脂构成的注射成形件,且具备:具有供竿体插入的竿插入孔的筒状的安装部、从该安装部以前倾姿态立起设置且形成有环装配孔的框主体部,环装配孔的中心线相对于竿插入孔的中心线向前侧接近竿插入孔的中心线的方向倾斜,在注射成形时沿着竿插入孔的中心线的方向在框主体部的后表面形成规定深度的非贯通的锪孔,并且在注射成形后在锪孔的形成部位以保留锪孔的一部分的方式通过孔加工而形成环装配孔,由此在环装配孔的壁面形成由锪孔的痕迹构成的凹部。通过将引导框设置成由合成树脂构成的注射成形件,能够容易使引导框实现轻量化且也能够容易确保强度。而且,通过将框主体部设置成前倾姿态能够防止钓线的缠绕。另一方面,由于竿插入孔与环装配孔是交差的关系,因此优选在注射成形时不形成环装配孔而在注射成形后另行通过孔加工来形成环装配孔,从而容易制造。另外,在注射成形时沿着竿插入孔的中心线的方向在框主体部的后表面通过模具而预先形成锪孔,且保留该锪孔的一部分并且通过孔加工而形成环装配孔,由此能够在环装配孔的壁面的上部形成由锪孔的痕迹构成的凹部,由此能够容易在环装配孔的壁面上形成在前后两侧具有壁面的凹部。另外,能够将引导环更牢固地粘接。

在该情况下,特别是,优选为,引导框由混合有长度为1mm以下的短纤维的合成树脂制成,轻量化,并且容易确保强度。而且,由于混合的纤维是短纤维,因此即使是微小的形状也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形成,因此,也能够准确地形成凹部。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钓竿具备这样的钓线引导件。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具有供用于引导钓线的引导环装配的环装配孔,所述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的特征在于,在环装配孔的壁面上形成有:嵌合面部,其呈沿着中心线的方向延伸的直筒形状的圆柱状面且与引导环的外周面面接触;以及凹部,其在前侧和后侧分别具有壁面,以在该凹部与引导环的外周面之间形成间隙。

另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的制法中,所述引导框由合成树脂制成,且具备:具有供竿体插入的竿插入孔的筒状的安装部、从该安装部以前倾姿态立起设置且形成有环装配孔的框主体部,环装配孔的中心线相对于竿插入孔的中心线向前侧接近竿插入孔的中心线的方向倾斜,所述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的制法的特征在于,通过注射成形形成具有竿插入孔的筒状的安装部和未形成有环装配孔的框主体部,在注射成形时沿着竿插入孔的中心线的方向在框主体部的后表面形成规定深度的非贯通的锪孔,在注射成形后在锪孔的形成部位以保留锪孔的一部分的方式通过孔加工而形成环装配孔,由此在环装配孔的壁面形成由锪孔的痕迹构成的凹部。

根据该制法,在注射成形时不形成环装配孔而仅形成锪孔,在注射成形后形成环装配孔,由此能够容易在环装配孔的壁面上形成前后具有壁面的凹部。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通过锪孔的痕迹来形成上述那样的缺口部。另外,也可以将锪孔设置成整周中的一部分向径向外侧鼓出的形状,而通过该鼓出部的痕迹来形成缺口部。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通过在环装配孔的壁面形成嵌合面部,并且在环装配孔的壁面形成具有前后两侧的壁面的凹部,由此能够将引导环牢固且准确地装配在引导框上。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的立体图。

图2是该引导框的侧视图。

图3是从后方沿着竿体的中心线的方向观察该引导框时的后视图。

图4是该引导框的俯视图。

图5是该引导框的仰视图。

图6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7图6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8是表示该引导框的注射成形后的状态且是与表示孔加工前的状态的图3对应的后视图。

图9是图8的B-B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钓线引导件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1是表示从后方沿着引导环的中心线的方向观察该钓线引导件时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的钓线引导件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2 引导环

3 引导框

4 竿体

10 环装配孔

10a 中心线

11 安装部

11a 前端面

12 框主体部

12a 前表面

12b 后表面

12c 上端面

12d 前侧的曲面

12e 后侧的曲面

13 竿插入孔

13a 中心线

13b 大径部

13c 避让部

14 减轻部

15 倒锥形部

16 减轻用凹部

17 侧部加强壁部

17a 上端

18 锥形部

20 嵌合面部

21 凹部

21a 前侧的壁面

21b 后侧的壁面

22 缺口部

23 缺口部

30 锪孔

30a 壁面

30b 底面

31 鼓出部

50 粘接剂

51 工具

具体实施方式

<整体结构>

以下,参照图1~图11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与使用了该引导框的钓线引导件进行说明。图1~图7中示出了本实施方式中的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图10以及图11中示出了使用了该引导框的钓线引导件。该钓线引导件具备:用于直接引导钓线的引导环2、用于保持该引导环2的引导框3。

钓线引导件装配在竿体4的外侧。如后述那样,引导框3具备:用于向竿体4安装的安装部11、从该安装部11立起设置的框主体部12。安装部11呈筒状,向将竿体4插通在其内侧。需要说明的是,钓线引导件是安装部11相对于竿体4能够移动且通过摩擦而定位在规定位置的浮动式引导件,即,所谓的浮动引导件,也可以是固接在竿体4的前端部等的规定位置的固定式引导件,即,所谓的固定引导件。

需要说明的是,将竿头侧称为前侧,将竿尾侧称为后侧,另外,将框主体部12中的远离安装部11的方向称为上侧,将接近安装部11的方向称为下侧。因此,引导框3的前端侧成为上侧,基端侧成为下侧。

<引导环2>

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引导环2例如呈圆形的环状,其形状是任意的,可以是椭圆形、长圆形等,总之呈环状(ring状)。以下,对引导环2是圆形的情况进行说明。引导环2由例如以SiC(碳化硅)为代表的陶瓷等耐磨损性优异的硬质材料构成,且具有供钓线插通的线插通孔,通过使钓线在内周面上滑动从而直接引导钓线。需要说明的是,引导环2的外周面包括:分别形成于两端的曲面状的倒角部;以及构成两倒角部之间的部分且由直径恒定并沿着中心线的方向延伸的直筒形状的圆柱状面构成的直筒部,直筒部与引导框3的环装配孔10的壁面中的嵌合面部20面接触。需要说明的是,在不通过注射成形而是通过切削加工来形成环装配孔10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嵌合面部20与引导环2的外周面的粘接性。需要说明的是,引导环2的厚度,即,中心线的方向的尺寸比引导框3的框主体部12大。因此,在将引导环2装配于框主体部12时,形成为引导环2从框主体部12的前表面12a以及后表面12b突出的状态。

<引导框3的安装部11>

引导框3具备:用于向竿体4安装的安装部11、从该安装部11立起设置的框主体部12。安装部11形成为筒状,竿体4插入该安装部11的内侧。即,安装部11具有供竿体4插入的竿插入孔13。该竿插入孔13形成两端开口的贯通孔,竿体4插入该竿插入孔13。因此,竿插入孔13的中心线13a与竿体4的中心线一致。本实施方式中的钓线引导件是相对于竿体4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且能够绕轴线旋转、且能够通过与竿体4的外周面之间的摩擦而固定在规定位置的所谓的浮动引导件,然而也可以是通过粘着等而无法移动地固定在竿体4的外周面的规定位置的所谓的固定引导件。另外,在竿插入孔13的前部形成有相对于后部扩大一圈的大径部13b。在将竿头侧的竿体4收纳于竿尾侧的竿体4时,竿头侧的竿体4上安装的钓线引导件的安装部11的后端部与竿尾侧的竿体4的钓线引导件的安装部11的前端面11a抵接。在竿插入孔13的前部设有大径部13b作为避让部,以防止因该抵接导致竿尾侧的竿体4的钓线引导件的安装部¨的竿插入孔13的前端开口边缘部变形。另外,在竿插入孔13的前端开口边缘部的整周中的上部局部地形成有凹状的避让部13c。通过像这样在竿插入孔13的前部设置大径部13b,或者在竿插入孔13的前端开口边缘部的上部形成凹状的避让部13c,从而在将竿头侧的竿体4收纳在竿尾侧的竿体4中时,安装部11的竿插入孔13的前端开口边缘部不易变形,其结果是,能够使作为浮动引导件的钓线引导件准确地移动至竿体4的规定位置,且能够以规定的固定力、摩擦力固定在竿体4上。

安装部11的外周面的形状在前部与后部不同,前部呈直径大致恒定的直筒形状,另一方面,后部呈朝向后侧而逐渐缩径的倒锥形状。具体而言,安装部11的外周面的后部形成为朝向径向外侧呈凸状地弯曲并且随着朝向后侧而缩径的所谓的倒炮弹型。需要说明的是,安装部11的外周面的后端到达竿插入孔13的后端开口边缘部。

另外,框主体部12从安装部11的外周面的前端部朝向上方延伸,而在安装部11的外周面的上部且在比框主体部12靠后侧的部分形成有整周中局部设置成薄壁的减轻部14。该减轻部14呈将安装部11的外周面削掉一定深度而成的形状,且从框主体部12的后表面12b的下端朝向后侧沿着竿体4的中心线的方向以恒定宽度延伸,而安装部11的外周面的后部形成为倒炮弹型,因此延伸至安装部11的外周面的后部的中途。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部11的前端面11a也可以是与竿插入孔13的中心线13a正交的面,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以及图6所示,形成为从上侧朝向下侧向斜后方倾斜的倾斜面。另一方面,安装部11的后端成为竿插入孔13的后端开口边缘部,该后端开口边缘部与竿插入孔13的中心线13a正交。

<引导框3的框主体部12>

框主体部12从安装部11的前端部朝向上方延伸设置,在该框主体部12形成有用于装配引导环2的环装配孔10。该框主体部12呈在前后方向上较薄的板状,其宽度即左右方向的尺寸根据装配的引导环2的外径而有所不同,因此,根据环装配孔10的直径而有所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装配较大的引导环2,因此,如图3所示,框主体部12的宽度朝向上方逐渐扩大至环装配孔10的中心的高度。换言之,框主体部12具有越趋于下侧则宽度变得越窄的倒锥形部15,该倒锥形部15是从环装配孔10的中心的高度至安装部11之间的部分。另外,框主体部12中的比环装配孔10的中心的高度靠上侧的部分形成为沿着环装配孔10以圆弧状绕转半周而成的形状。因此,框主体部12的宽度在环装配孔10的中心的高度的位置最大。

另外,如图2以及图6所示,框主体部12向前侧倾倒规定角度。即,在以框主体部12与竿插入孔13的中心线13a垂直地立起的情况为基准时,以从该基准的状态向前侧倾斜规定角度的状态即前倾姿态立起。从直立状态倾斜的倾斜角度是任意的,例如为45度以下,优选为10~40度,更优选为20~30度。而且,像这样随着板状的框主体部12向前侧倾倒规定角度,沿着框主体部12的厚度方向形成有环装配孔10。因此,环装配孔10的中心线10a不与竿插入孔13的中心线13a平行,而相对于竿插入孔13的中心线13a,向前侧接近竿插入孔13的中心线13a的方向倾斜。框主体部12从起立状态向前侧倾斜的倾斜角度,即是竿插入孔13的中心线13a与环装配孔10的中心线10a之间的角度。需要说明的是,如上述那样,安装部11的前端面11a形成为从上侧朝向下侧而向斜后方倾斜的倾斜面,然而该安装部11的前端面11a的倾斜角度与框主体部12的倾斜角度可以相等。即,安装部11的前端面11a与框主体部12的前表面12a可以处于同一平面,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框主体部12的前表面12a的倾斜角度比安装部11的前端面11a的倾斜角度大。因此,框主体部12的前表面12a相对于安装部11的前端面11a向前侧弯折。

环装配孔10贯通框主体部12。该环装配孔10的壁面包括:沿着中心线10a的方向延伸的直筒形状的圆柱状面即嵌合面部20;在前侧与后侧分别具有壁面的粘接剂存积用的凹部21;以及使环装配孔10的后端开口边缘部的局部向外侧扩大而形成了的粘接剂存积用的缺口部22、23。环装配孔10的壁面主要由嵌合面部20构成,嵌合面部20占据了环装配孔10的壁面的大部分。本实施方式中引导环2是圆形,因此环装配孔10也是圆形,因此,嵌合面部20是直径恒定的圆柱状面。引导环2与环装配孔10嵌合,从而引导环2的外周面与嵌合面部20面接触。因此,嵌合面部20与引导环2的外周面的直径相同。需要说明的是,从环装配孔10的前端至后端形成了嵌合面部20。

粘接剂存积用的凹部21呈从嵌合面部20向径向外侧凹陷的形状。因此,在将引导环2装配在环装配孔10中的状态下,在凹部21处在其与引导环2的外周面之间形成间隙。而且,在凹部21内填充有粘接剂50,通过向凹部21内填充的粘接剂50,在环装配孔10的壁面形成了粘接剂存积处。该凹部21也可以遍及整周地形成,即,形成为环状,然而优选像本实施方式那样,在整周中的一部分局部地形成该凹部21。即,优选将凹部21形成为独立的形状。特别优选凹部21形成在环装配孔10的壁面中的后部且上部的位置。

具体而言,优选凹部21如图7所示那样以与环装配孔10的后端开口部接近的方式而形成,即,优选凹部21以与框主体部12的后表面12b接近的方式形成。另外,优选部21不与框主体部12的后表面12b连续而形成在从其后表面12b略微向前侧分离的位置,因此,优选也在凹部21与框主体部12的后表面12b之间形成有嵌合面部20。像这样,优选凹部21与框主体部12的前表面12a及后表面12b分离而不与它们连续而独立起设置,因此,优选凹部21仅在环装配孔10的中心侧开口而不在框主体部12的前表面12a及后表面12b开口。在像这样凹部21具有从框主体部12的前表面12a及后表面12b分离而独立的结构的情况下,在将引导环2装配在环装配孔10中的状态下,凹部21的开口部被引导环2的外周面密闭而使得凹部21成为密闭空间,如图11所示那样无法从外部目视观察。另外,优选凹部21形成在环装配孔10的壁面中的最上部(顶部)。

凹部21的形状是任意的,然而优选设置成至少在前侧与后侧分别具有壁面21a、21b而在周向的两端部也具有壁面的形状。另外,凹部21的前后的宽度可以在深度方向上恒定,然而优选设为前后的宽度朝向底部逐渐变窄的形状。需要说明的是,凹部21的前侧的壁面21a是与环装配孔10的中心线10a正交的面,而凹部21的后侧的壁面21b是相对于环装配孔10的中心线10a以小于90度的角度倾斜的面。因此,凹部21的最深的部分位于前侧。另外,凹部21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在周向的中央处最大,而从该处起朝向周向两端逐渐变窄。凹部21的深度也可以沿着周向恒定,然而优选在周向的中央处最深,从该处起朝向周向两端逐渐变浅。优选凹部21设置成周向上较长的形状。凹部21的个数也是任意的,本实施方式中形成在一个位置,然而也可以形成在两个以上的位置。

在环装配孔10的后端开口边缘部形成有缺口部22、23。该缺口部22、23以使环装配孔10的后端开口边缘部的整周中的一部分向外侧扩大的方式形成。因此,缺口部22、23在环装配孔10的中心侧开口并且在也后侧开口。在装配有引导环2的状态下,通过缺口部22、23在环装配孔10与引导环2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缺口部22、23在后侧开口,因此未被密闭而处于向后侧开放的状态。另外,缺口部22、23内填充有粘接剂50,通过向缺口部22、23内填充的粘接剂50,从而在环装配孔10的后端开口边缘部形成了粘接剂存积处。如图11所述,在装配有引导环2的状态下也能够从外部目视观察该缺口部22、23。缺口部22、23在环装配孔10的壁面中的左右两侧部相互以180度对置地形成,并且,缺口部22、23形成在环装配孔10的壁面的下部,特别是环装配孔10的壁面的最下部。该最下部的缺口部22与凹部21具有以180度对置的位置关系。像这样本实施方式中共计形成有三个缺口部22、23,然而其个数及配置是任意的。需要说明的是,缺口部22、23都呈周向上较长的形状。另外,缺口部22、23的径向的尺寸在周向的中央部处最大,而从该处起朝向周向的两端部逐渐变小。因此,在缺口部22、23处形成在环装配部10与引导环2之间的间隙也是在周向的中央部处最大,而从该处起朝向周向的两端部逐渐变小。

在框主体部12的上端面12c与前表面12a之间、以及框主体部12的上端面12c与后表面12b之间,如图2以及图6所示,分别形成有倒角用的曲面12d、12e。前后的倒角用的曲面12d、12e都是剖面观察时在前后方向上弯曲的弯曲面,但并未设为彼此相同的曲率半径,后侧的曲面12e的曲率半径比前侧的曲面12d的曲率半径小。即,前侧的曲面12d相对较大,因此,框主体部12的上端面12c与前表面12a之间的边界部分被较大地倒角,另一方面,后侧的曲面12e相对较小,因此,框主体部12的上端面12c与后表面12b之间的边界部分被较小地倒角。

另外,在框主体部12的前表面12a的下部形成有减轻用凹部16。该减轻用凹部16位于框主体部12的前表面12a的下部的左右方向中央部,位于环装配孔10与竿插入孔13的中间,且位于竿插入孔13的避让部13c的正上侧。减轻用凹部16是非贯通的凹部21而非贯通孔,其个数、主视观察时的形状是任意的,但优选在一处设置左右方向上较长的形状的减轻用凹部16。另外,对于以框主体部12的前表面12a为基准的减轻用凹部16的深度也是任意的,可以设为恒定的深度,但优选设为上部深而下部浅的形状,优选形成为深度从上侧向下侧逐渐变浅。即,优选减轻用凹部16的底面不倾斜而与竿插入孔13的中心线13a正交。

另一方面,在框主体部12的后表面12b的下部的左右两侧部别形成有侧部加强壁部17。如图4、图6所示,该侧部加强壁部17形成为将框主体部12的后表面12b与安装部11的外周面之间连结。该侧部加强壁部17的前后方向的尺寸朝向下侧逐渐变大,因此,侧部加强壁部17从框主体部12的后表面12b向斜下方倾斜且延伸至安装部11的外周面,侧部加强壁部17的下端到达安装部11的外周面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另外,如图3所示,在沿着竿插入孔13的中心线13a从后方观察的后视观察时,侧部加强壁部17形成为纵长且越趋于上侧即越远离安装部11则宽度变得越窄,越趋于下侧即越接近安装部11则宽度变得越宽。侧部加强壁部17的上下方向的长度是任意的,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安装部11的外周面延伸至环装配孔10的左右两侧的位置,其上端17a到达环装配孔10的中心的高度。如上述那样,框主体部12具有倒锥形部15,该倒锥形部15的上端为环装配孔10的中心的高度。因此,优选侧部加强壁部17的上端17a的高度设为倒锥形部15的上端的高度,侧部加强壁部17遍及倒锥形部15的整体地形成。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减轻部14形成在左右的侧部加强壁部17之间的位置,与侧部加强壁部17的内侧的侧面平滑地连续。

优选如上的结构的引导框3为合成树脂制,特别优选为纤维强化树脂制。特别优选采用混入有长度为1mm以下的短纤维的合成树脂,优选短纤维的长度是0.5mm以下。引导框3可以通过注射成形一体地形成,且可以设置成由一个构件构成的注射成形件。引导框3的材质可以是适于注射成形的各种热塑性树脂。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短纤维,也可以是碳纤维等。竿插入孔13通过注射成形而形成,环装配孔10并非通过注射成形形成,而通过对成形后的半成品进行孔加工而形成。但是,凹部21与缺口部22、23在注射成形时形成。

对引导框3的注射成形进一步进行说明,引导框3通过未图示的前后两个模具来成形。模具的合模、开模的方向是前后方向,是竿插入孔13的中心线13a的方向。注射成形后,开模并将作为成形品的引导框3的半成品取出。图8以及图9中示出了该引导框3的半成品。像这样在注射成形时未形成环装配孔10。

另一方面,在框主体部12的后表面12b形成有规定深度的非贯通的锪孔30。该锪孔30在注射成形时形成,且形成在形成环装配孔10的部位。锪孔30沿着竿插入孔13的中心线13a的方向在框主体部12的后表面12b以规定深度形成。因此,锪孔30的壁面30a(周面)沿着竿插入孔13的中心线13a的方向。另一方面,锪孔30的底面30b与框主体部12的后表面12b平行。锪孔30相对于框主体部12的后表面12b的深度是框主体部12的厚度的例如1/3~2/3。另外,锪孔30呈在形成基本形状的圆形的左右两侧部分别具有向径向外侧以圆弧状鼓出的鼓出部31的形状。

而且,图9中通过双点划线示出了用于形成环装配孔10的工具51,像这样对引导框3的半成品作为后加工而进行环装配孔10的孔加工。孔加工是例如利用钻孔机等进行的切削加工。在锪孔30的形成部位形成环装配孔10,此时,以保留锪孔30的一部分的方式形成环装配孔10。通过在锪孔30的形成部位形成环装配孔10,从而在环装配孔10的壁面形成由锪孔30的痕迹构成的凹部21与三个缺口部22、23。具体而言,锪孔30的上部成为痕迹而形成凹部21,锪孔30的左右的鼓出部31成为痕迹而形成左右两缺口部23,另外,锪孔30的下部成为痕迹而形成下部的缺口部22。通过像这样通过孔加工在注射成形后的半成品上形成环装配孔10,从而完成最终形态的引导框3。之后,向引导框3的环装配孔10中嵌入引导环2。引导环2例如被压入环装配孔10或者通过粘接剂50而固定在环装配孔10中。

在具有如上的引导框3的钓线引导件中,通过注射成形,引导框3一体地形成且由一个构件构成,因此与引导框3由筒状体和金属板的框这两个构件构成的结构相比能够容易地进行制造。并且,还能够容易地确保引导框3的部件精度,特别是,还能够高精度地形成框主体部12向前侧倾斜的倾斜角度。另外,引导框3一体地形成因此还容易确保强度,特别是,使用混入有短纤维的合成树脂,因此能够容易地确保较大的强度。而且,由于是短纤维,因此即使是微小的形状也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形成。特别是,能够容易一体地成形筒状的安装部11与板状的框主体部12,另外即使是像侧部加强壁部17、减轻用凹部16、减轻部14那样的细小的凹凸形状也能够容易地形成,其结果是,能够对需要的部位进行充分的加强并且实现轻量化。另外,在注射成形时能够准确地形成锪孔30,能够准确地形成由锪孔30的痕迹构成的凹部21及缺口部22、23。

而且,在环装配孔10的壁面上形成有嵌合面部20且与引导环2的外周面面接触,因此能够将引导环2准确地装配在环装配孔10中。另外,在环装配孔10的壁面上形成有凹部21,因此能够在该凹部21内存积粘接剂50而形成粘接剂存积处,能够牢固地固定引导环2。凹部21呈在前侧与后侧分别具有壁面21a、21b的形状,因此即使在引导环2上作用有外力而欲使引导环2从环装配孔10向前侧或后侧脱出,凹部21内的粘接剂50也会成为锚定部而阻止引导环2的位置偏移。即,在引导环2欲向前侧位置偏移的情况下,凹部21的前侧的壁面21a会阻止该移动,而在引导环2欲向后侧位置偏移的情况下,凹部21的后侧的壁面21b会阻止该移动。像这样能够通过一个凹部21阻止引导环2的前后两侧的移动。因此,能够防止装配后的引导环2在使用中从引导框3意外地脱出。另外,由于凹部21并非呈环状,而仅形成在整周中的局部,因此也能够防止引导环2的周向的位置偏移。

特别是,凹部21未在框主体部12的后表面12b开口,因此凹部21内的粘接剂50不会向外部露出。因此,能够抑制向外部露出的粘接剂50的量,形成良好的美感。并且,凹部21形成在环装配孔10的最上部,因此能够牢固地粘接固定容易从钓线作用有较大的力的部位即引导环2的最上部。

另外,凹部21的前后的宽度朝向底部逐渐变窄,因此能够抑制凹部21内存积的粘接剂50的量从而能够抑制过度的重量增加。另一方面,能够较大地确保凹部21的开口面积,因此能够确保凹部21的粘接剂50与引导环2的外周面的接触面积,因此,可以抑制重量增加并且得到较大的粘接力。另外,凹部21的深度并非沿着周向恒定,即在长度方向上不恒定,而是在中央处最深而从该处起朝向两端逐渐变浅,因此能够抑制过度的重量增加并且在引导环2的最上部确保较大的粘接力。

另外,除凹部21以外,在环装配孔10的后端开口边缘部形成有三个缺口部22、23,因此在缺口部22、23内也能够存积粘接剂50,能够形成共计四个粘接剂存积处。因此,能够将引导环2更牢固地粘接在引导框3上。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环装配孔10的后端开口边缘部形成有缺口部22、23,因此与形成在环装配孔10的前端开口边缘部的情况相比更富有美感。

而且,在注射成形时沿着竿插入孔13的中心线13a的方向在框主体部12的后表面12b上形成规定深度的非贯通的锪孔30,在注射成形后以保留锪孔30的一部分的方式形成环装配孔10,从而在环装配孔10的壁面上形成了由锪孔30的痕迹构成的凹部21与缺口部22、23,因此无需在注射成形后另外通过切削加工等形成凹部21及缺口部22、23,从而能够容易地形成凹部21及缺口部22、23。另外,在注射成形时形成锪孔30而在注射成形后形成环装配孔10,由此能够更牢固地粘接固定引导环2。

框主体部12呈板状且向前侧倾倒,因此具有钓线不易缠绕在框主体部12上的优点。另外,框主体部12呈板状,因此与筒状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框主体部12的重量,其结果是,能够使引导框3轻量化。

而且,将框主体部12设置成板状从而实现轻量化,另一方面,在框主体部12的下部的左右两端部分别形成有将框主体部12的后表面12b的左右两侧部与安装部11的外周面连结的侧部加强壁部17,因此能够有效地加强板状的框主体部12。另外,将侧部加强壁部17彼此左右分离地设置,因此与遍及框主体部12的下部的整个宽度而均形成加强部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重量增加,得到有效的加强效果。并且,侧部加强壁部17的宽度不恒定,而是越从安装部11向上方分离而宽度变得越窄,因此能够确保有效的加强效果并且将重量增加抑制在最小限度。

另外,通过设置左右一对侧部加强壁部17,能够延长框主体部12的下部的钓线绕转长度。因此,即使钓线以绕转的方式卷绕在框主体部12的下部,也能够将该钓线向框主体部12的上方顺畅地引导从而能够抑制钓线缠绕。特别是,侧部加强壁部17的前后方向的尺寸朝向下侧变大,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钓线缠绕,另外,能够抑制重量增加并且确保强度。

另外,在框主体部12的倒锥形部15上设置有侧部加强壁部17,因此能够通过侧部加强壁部17补偿或延长倒锥形部15上的钓线绕转长度。因此,通过侧部加强壁部17能够有效地抑制在具有倒锥形部15的框主体部12上特别容易产生的钓线缠绕。

另外,在框主体部12的下部的前表面12a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形成有减轻用凹部16,因此能够防止强度降低并且进一步实现轻量化。特别是,减轻用凹部16仅形成在前表面12a,因此不会发生框主体部12的下部的强度过度降低的情况。

另外,在安装部11的上部且在两侧部加强壁部17之间形成有安装部11的整周中的壁厚局部变薄的减轻部14,因此能够进一步实现轻量化。另外,在减轻部14的左右两侧形成有侧部加强壁部17,因此即使在安装部11的上部设置减轻部14也能够容易地确保所需的强度,能够防止安装部11的强度不足。另一方面,在安装部11的下部未设置减轻部14而设置成比上部厚,由此能够将与安装部11的下部抵接的钓线向下侧引导而防止钓线缠绕。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2所示,也可以使粘接剂50在框主体部12的前表面12a或后表面12b露出。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凹部21从框主体部12的后表面12b向前侧分离而未在框主体部12的后表面12b开口的结构,然而也可以设置成凹部21与框主体部12的后表面12b连续在框主体部12的后表面12b略微地开口的结构。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凹部21也设置成具备后侧的壁面21b的结构。另外,也可以通过切削等方式来形成凹部21及缺口部22、23。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