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LTE网络中物理小区标识的评估方法和装置

LTE网络中物理小区标识的评估方法和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LTE网络中物理小区标识的评估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在对扫频数据中某个频点的PCI更新前,分别获取各个采样点中频点的第一PCI以及第二PCI,在对扫频数据中所述频点的PCI更新后,分别获取各个采样点中频点的第三PCI以及第四PC,然后获得第一mod冲突采样点和第二mod冲突采样点,最终获得mod冲突提升比例;根据MR数据获取PCI更新后频点的PCI干扰值提升幅度;根据mod冲突提升比例和PCI干扰值提升幅度评估更新后的PCI相比于更新前的PCI的优劣。本发明不依赖于MR采样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关注路网质量和全网质量,具有普遍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21123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怡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610525071.2

  • 发明设计人 谭景文;莫景画;何海珊;刘湘明;

    申请日2016-07-04

  • 分类号H04W24/08;H04W24/10;H04B17/345;

  • 代理机构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周清华

  • 地址 510627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海安路13号财富世纪广场A1栋19楼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1:04:3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9-06

    授权

    授权

  • 2019-08-30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H04W24/0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60704

    著录事项变更

  • 2017-01-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W24/08 申请日:201607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12-0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TE(Long Term Evolution,通用移动通信技术的长期演进)网络中物理小区标识的评估方法和一种LTE网络中物理小区标识的评估装置。

背景技术

LTE是由3GPP(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组织制定的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标准的长期演进。LTE系统引入了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和MIMO(Multi-Input&Multi-Output,多输入多输出)等关键技术,显著增加了频谱效率和数据传输速率;支持多种带宽分配,并且支持全球主流2G(第二代手机通信技术规格)/3G(第二代手机通信技术规格)频段和一些新增频段,因而频谱分配更加灵活,系统容量和覆盖也显著提升。LTE系统网络架构更加扁平化简单化,减少了网络节点和系统复杂度,从而减小了系统时延,也降低了网络部署和维护成本。

PCI(physical-layer Cell identity,物理小区标识)用于区分不同小区的无线信号,取值范围为0-503。随着LTE网络逐渐发展庞大,PCI全网自动规划(翻频)的需求日益突显。在对翻PCI方案优劣进行评估时,传统的方案根据PCI干扰值提升幅度实现,如下式所示:

PCI干扰总值基于MR(Measurement Report,测量报告)数据通过干扰系数和同频小区相关系数获得。若PCI干扰值提升幅度达到20%以上,可以考虑进行翻PCI优化提升,即采用更新后的PCI;若PCI干扰值提升幅度小于15%,建议先对网络区域进行结构优化后再进行翻PCI优化提升。

但是,根据PCI干扰值提升幅度评估翻PCI方案优劣的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1)PCI干扰总值由MR采数计算得出,所以该评估方法完全依赖于MR采样建立的模型是否准确和完整,当MR采数质量过低时会影响PCI干扰总值的准确性,不利于评估翻PCI方案的优劣;

(2)即使MR采样高度准确和完整,建立的干扰模型完全和网络实际环境符和,但是PCI干扰值提升幅度提升代表着全网总体质量提升,然而未能代表重点关注的路网质量是否提升,翻PCI方案完全有可能通过牺牲路网质量来达到全网质量的提升;

(3)在计算PCI干扰总值时,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厂家均有各自的私密算法,所以计算出来的PCI干扰总值并不一致,各厂家得到的PCI干扰值提升幅度没有可比性,通过PCI干扰值的提升幅度并不能明确提升幅度达到多少可以实施。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LTE网络中物理小区标识的评估方法和装置,关注路网质量和全网质量,统一翻PCI方案评估的标准,具有普遍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LTE网络中物理小区标识的评估方法,包括步骤:

在对扫频数据中某个频点的PCI更新前,分别获取各个采样点中所述频点的第一最强信号强度对应的第一PCI以及所述频点的第二信号强度对应的第二PCI,所述第一最强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

在对扫频数据中所述频点的PCI更新后,分别获取各个采样点中所述频点的第三最强信号强度对应的第三PCI以及所述频点的第四信号强度对应的第四PCI,所述第三最强信号强度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的差值在所述预设范围内;

根据所述第一PCI和所述第二PCI获得所有采样点中第一mod冲突采样点,根据所述第三PCI和所述第四PCI获得所有采样点中第二mod冲突采样点;

根据所述第一mod冲突采样点与总采样点的比值以及所述第二mod冲突采样点与所述总采样点的比值的差值,获得mod冲突提升比例;

根据MR数据获取PCI更新后所述频点的PCI干扰值提升幅度;

根据所述mod冲突提升比例和所述PCI干扰值提升幅度评估更新后的PCI相比于更新前的PCI的优劣。

一种LTE网络中物理小区标识的评估装置,包括:

数据更新前PCI获取模块,用于在对扫频数据中某个频点的PCI更新前,分别获取各个采样点中所述频点的第一最强信号强度对应的第一PCI以及所述频点的第二信号强度对应的第二PCI,所述第一最强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

数据更新后PCI获取模块,用于在对扫频数据中所述频点的PCI更新后,分别获取各个采样点中所述频点的第三最强信号强度对应的第三PCI以及所述频点的第四信号强度对应的第四PCI,所述第三最强信号强度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的差值在所述预设范围内;

冲突采样点获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PCI和所述第二PCI获得所有采样点中第一mod冲突采样点,根据所述第三PCI和所述第四PCI获得所有采样点中第二mod冲突采样点;

冲突提升比例获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mod冲突采样点与总采样点的比值以及所述第二mod冲突采样点与所述总采样点的比值的差值,获得mod冲突提升比例;

干扰值提升幅度获得模块,用于根据MR数据获取PCI更新后所述频点的PCI干扰值提升幅度;

PCI评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mod冲突提升比例和所述PCI干扰值提升幅度评估更新后的PCI相比于更新前的PCI的优劣。

本发明LTE网络中物理小区标识的评估方法和装置,与现有技术相互比较时,具备以下优点:

(1)不完全依赖于MR采样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发明评估的数据来源于实测的扫频数据,通过翻频(更新)前后的PCI,直接代入实测的扫频数据模型(mod冲突提升比例公式),获得mod冲突提升比例,综合mod冲突提升比例和PCI干扰值提升幅度来衡量翻PCI方案的优劣,摆脱了传统评估方案中完全依赖于MR采样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的问题;

(2)反映路网质量:本发明评估的数据来源于实测的扫频数据,通过翻频(更新)前后的PCI,直接代入实测的扫频数据模型(mod冲突提升比例公式),获得mod冲突提升比例,综合mod冲突提升比例和PCI干扰值提升幅度来衡量翻PCI方案的优劣,根据扫频数据获得的mod冲突提升比例直接体现路网的质量,当路网的质量和全网的质量均提升时,才能算是一套好的方案;

(3)具有普遍性:本发明评估的数据来源于实测的扫频数据,通过翻频(更新)前后的PCI,直接代入实测的扫频数据模型(mod冲突提升比例公式),获得mod冲突提升比例,综合mod冲突提升比例和PCI干扰值提升幅度来衡量翻PCI方案的优劣,统一了提升幅度值的标准,具有普遍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LTE网络中物理小区标识的评估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LTE网络中物理小区标识的评估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数据更新前PCI获取模块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数据更新后PCI获取模块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冲突采样点获得模块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冲突提升比例获得模块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PCI评估模块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取得的效果,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和完整的描述。

除非上下文另有特定清楚的描述,本发明中的元件和组件,数量既可以单个的形式存在,也可以多个的形式存在,本发明并不对此进行限定。本发明中的步骤虽然用标号进行了排列,但并不用于限定步骤的先后次序,除非明确说明了步骤的次序或者某步骤的执行需要其他步骤作为基础,否则步骤的相对次序是可以调整的。本发明中的第一、第二、第一次和第二次等文字仅用于区别同一技术特征,并不对技术特征的顺序和数量等加以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LTE网络中物理小区标识的评估方法,包括步骤:

S110、在对扫频数据中某个频点的PCI更新前,分别获取各个采样点中所述频点的第一最强信号强度对应的第一PCI以及所述频点的第二信号强度对应的第二PCI,所述第一最强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

S120、在对扫频数据中所述频点的PCI更新后,分别获取各个采样点中所述频点的第三最强信号强度对应的第三PCI以及所述频点的第四信号强度对应的第四PCI,所述第三最强信号强度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的差值在所述预设范围内;

S130、根据所述第一PCI和所述第二PCI获得所有采样点中第一mod冲突采样点,根据所述第三PCI和所述第四PCI获得所有采样点中第二mod冲突采样点;

S140、根据所述第一mod冲突采样点与总采样点的比值以及所述第二mod冲突采样点与所述总采样点的比值的差值,获得mod冲突提升比例;

S150、根据MR数据获取PCI更新后所述频点的PCI干扰值提升幅度;

S160、根据所述mod冲突提升比例和所述PCI干扰值提升幅度评估更新后的PCI相比于更新前的PCI的优劣。

在步骤S110和步骤S120中,对PCI进行更新即对PCI进行翻频。考虑到评估的准确性,需要分区间对翻PCI方案进行评估。所以,在一个实施例中,分别获取各个采样点中所述频点的第二信号强度对应的第二PCI的步骤可以包括:

S1101、在各个采样点中,分别确定与第一最强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一次信号强度,以及与第一最强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的第二次信号强度,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

若某一个采样点中频点的最强信号强度小于一定的值,则说明该采样点的信号强度太弱,可以直接将该采样点丢弃。所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最强信号强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可以设置为-110dBm(分贝毫X)等。

第一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例如可以将第一预设阈值设置为3dB,将第二预设阈值设置为6dB。第一次信号强度和第二次信号强度仅用于区别第二信号强度中的不同信号强度。

S1102、获取所述第一次信号强度对应的第一次PCI以及所述第二次信号强度对应的第二次PCI;

第一次PCI和第二次PCI仅用于区别第二PCI中不同的PCI。根据扫频数据可以直接获得第一次信号强度对应的PCI和第二次信号强度对应的PCI。

同样,在一个实施例中,分别获取各个采样点中所述频点的第四信号强度对应的第四PCI的步骤可以包括:

S1201、在各个采样点中,分别确定与第三最强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三次信号强度,以及与第三最强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的第四次信号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最强信号强度大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可以设置为-110dBm等。

为了保证评估的准确性,该步骤中的第一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阈值为步骤S1101中的第一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阈值。第三次信号强度和第四次信号强度仅用于区别第四信号强度中的不同信号强度。

S1202、获取所述第三次信号强度对应的第三次PCI以及所述第四次信号强度对应的第四次PCI;

第三次PCI和第四次PCI仅用于区别第四PCI中不同的PCI。根据扫频数据可以直接获得第三次信号强度对应的PCI和第四次信号强度对应的PCI。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虽然对两个区间的情况进行了示例,但是本发明并不对此做出限定。例如,用户可以寻找与最强信号强度相差3dB内的信号强度对应的PCI,也可以寻找与最强信号强度相差3dB内和6dB内的信号强度分别对应的PCI,还可以寻找与最强信号强度相差3dB内、6dB和9dB内的信号强度分别对应的PCI。为了保证评估的效率以及准确性,本发明优选为寻找两个区间内的PCI,例如寻找与最强信号强度相差3dB内和6dB内的信号强度分别对应的PCI。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获得PCI的过程,下面结合一个具体的扫频数据进行说明。

如表1所示,为PCI更新前实测的扫频数据的一部分数据,H列为扫频的信号强度。可以根据时间及经纬度获得各个采样点,如表1所示,有采样点1和采样点2这两个采样点。对某频点的PCI更新即保持表格中其他数据不变,对E列中该频点对应的PCI进行更新。

以频点38400为例,该频点在采样点1中的最强信号强度为-95.94dBm,满足信号强度大于-110dBm,对应的PCI值为137。最强信号强度3dB内的同频邻区的信号强度为-98.43dBm,-98.43dBm对应的PCI为374。

表1 PCI更新前部分扫频数据

在步骤S130中,mod冲突采样点一般包括mod3冲突采样点、mod6冲突采样点和mod30冲突采样点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等。mod3冲突即mod(PCI1,3)=mod(PCI2,3);mod6冲突即mod(PCI1,6)=mod(PCI2,6);mod30冲突即mod(PCI1,30)=mod(PCI2,30)。第一mod冲突采样点的冲突点类型与第二mod冲突采样点的冲突点类型一般相同,即如果获得的第一mod冲突采样点为mod3冲突采样点,则同样获得的第二mod冲突采样点也为mod3冲突采样点。

由于mod3冲突一般即可以准确描述道路质量,所以可以获得所有采样点中mod3冲突采样点。为了更准确的评估,也可以获得所有采样点中mod3冲突采样点和mod6冲突采样点,或者同时获得所有采样点中mod3冲突采样点、mod6冲突采样点以及mod30冲突采样点,本发明并不对此做出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一PCI和所述第二PCI获得所有采样点中第一mod冲突采样点的步骤可以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PCI与所述第一次PCI获得所有采样点中第一次mod冲突采样点;

根据所述第一PCI与所述第二次PCI获得所有采样点中第二次mod冲突采样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三PCI和所述第四PCI获得所有采样点中第二mod冲突采样点的步骤可以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PCI与所述第三次PCI获得所有采样点中第三次mod冲突采样点;

根据所述第三PCI与所述第四次PCI获得所有采样点中第四次mod冲突采样点。

以mod3冲突和表1中最强信号强度3dB内的PCI为例,由于Mod(137,3)=Mod(374,3),所以采样点1为3dB的mod冲突采样点。获得6dB的mod冲突采样点的方法类似,在此不予赘述。

在步骤S140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一mod冲突采样点与总采样点的比值以及所述第二mod冲突采样点与所述总采样点的比值的差值,获得mod冲突提升比例的步骤可以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次mod冲突采样点与所述总采样点的比值以及所述第三次mod冲突采样点与所述总采样点的比值的差值,获得第一次mod冲突提升比例;

根据所述第二次mod冲突采样点与所述总采样点的比值以及所述第四次mod冲突采样点与所述总采样点的比值的差值,获得第二次mod冲突提升比例。

为了更好地理解mod冲突提升比例,下面结合mod3冲突提升比例、mod6冲突提升比例以及mod30冲突提升比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1)mod3冲突提升比例

3dB的mod3冲突提升比例

=原3dB内mod3冲突比例-新3dB内mod3冲突比例

6dB的mod3冲突提升比例

=原6dB内mod3冲突比例-新6dB内mod3冲突比例

(2)mod6冲突提升比例

3dB的mod6冲突提升比例

=原3dB内mod6冲突比例-新3dB内mod6冲突比例

6dB的mod6冲突提升比例

=原6dB内mod6冲突比例-新6dB内mod6冲突比例

(3)mod30冲突提升比例

3dB的mod30冲突提升比例

=原3dB内mod30冲突比例-新3dB内mod30冲突比例

6dB的mod30冲突提升比例

=原6dB内mod30冲突比例-新6dB内mod30冲突比例

在步骤S150中,可以根据现有技术中已有的方式获得翻PCI方案的PCI干扰值提升幅度,即根据下述表达式获得PCI干扰值提升幅度:

PCI干扰总值基于MR数据通过干扰系数和同频小区相关系数获得。

在步骤S160中,评估翻PCI方案的优劣即评估翻PCI方案是否可实施。在评估时,可以检测mod冲突提升比例是否满足对应的条件,PCI干扰值提升幅度是否满足对应的条件,如果均满足,则说明更新的PCI可以实施,即可以进行翻PCI的优化提升,否则,需要对区域网络进行结构优化后再进行翻PCI优化提升。由于需要综合mod冲突提升比例和PCI干扰值提升幅度进行评估,所以本发明即考虑了道路质量又兼顾了全网质量,得到的翻PCI方案为真正意义上好的方案。

考虑到为了评估准确性而分区间实施的方案,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mod冲突提升比例和所述PCI干扰值提升幅度评估更新后的PCI相比于更新前的PCI的优劣的步骤可以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次mod冲突提升比例、所述第二次mod冲突提升比例和所述PCI干扰值提升幅度是否均满足对应的预设条件;

若均满足,则确定更新后的PCI优于更新前的PCI,PCI优化可实施,否则确定更新后的PCI劣于更新前的PCI,PCI优化不可实施。

假设设置的预设条件如下:

(1)mod3冲突提升比例达第一预设比例以上,例如15%;

(2)mod6冲突提升比例达第二预设比例以上,例如25%;

(3)mod30冲突提升比例达第三预设比例以上,例如35%。

(4)PCI总干扰值提升幅度大于第四预设比例,例如20%。

如果计算的是mod3冲突提升比例,判断mod3冲突提升比例和PCI总干扰值提升幅度是否满足各自的条件。如果计算的是mod3冲突提升比例和mod6冲突提升比例,判断mod3冲突提升比例、mod6冲突提升比例和PCI总干扰值提升幅度是否满足各自的条件。如果计算的是mod3冲突提升比例、mod6冲突提升比例和mod30冲突提升比例,判断mod3冲突提升比例、mod6冲突提升比例、mod30冲突提升比例和PCI总干扰值提升幅度是否满足各自的条件。其它情况类似,不予一一示例。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评估条件,下面以考虑mod3冲突提升比例、mod6冲突提升比例、mod30冲突提升比例以及分区间(例如3dB和6dB)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判断翻PCI方案是否可实施时,需要判断以下条件是否同时满足:

评估条件1:3dB的mod3冲突提升比例及6dB的mod3冲突提升比例达15%以上;

评估条件2:3dB的mod6冲突提升比例及6dB的mod6冲突提升比例达25%以上;

评估条件3:3dB的mod30冲突提升比例及6dB的mod30冲突提升比例达35%以上;

评估条件4:PCI总干扰值提升幅度大于20%。

如果以上四个评估条件同时满足,则确定更新后的PCI优于更新前的PCI,该次翻PCI方案可实施,否则确定更新后的PCI劣于更新前的PCI,该次翻PCI方案不能实施。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下面结合一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1)在对频点1进行PCI更新前,在采样点1中,根据扫频数据获取最强信号强度对应的PCI1,检测PCI1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110dBm,如果大于,获取最强信号强度3dB内存在的同频邻区的信号强度对应的PCI2,以及最强信号强度6dB内存在的同频邻区的信号强度对应的PCI3,否则将采样点1舍弃。判断PCI1和PCI2是否存在mod3冲突,若存在,采样点1为3dB的mod3冲突采样点。判断PCI1和PCI3是否存在mod3冲突,若存在,采样点1为6dB的mod3冲突采样点。判断PCI1和PCI2是否存在mod6冲突,若存在,采样点1为3dB的mod6冲突采样点。判断PCI1和PCI3是否存在mod6冲突,若存在,采样点1为6dB的mod6冲突采样点。判断PCI1和PCI2是否存在mod30冲突,若存在,采样点1为3dB的mod30冲突采样点。判断PCI1和PCI3是否存在mod30冲突,若存在,采样点1为6dB的mod30冲突采样点。采样点2、采样点3……均执行类似的操作,直至获取所有采样点中的mod冲突采样点。

在对频点1进行PCI更新后获得所有采样点中的mod冲突采样点的过程与PCI更新前获得所有采样点中的mod冲突采样点的过程类似,在此不予赘述。

(2)根据下述表达式分别获得PCI更新前和PCI更新后的3dB的mod3冲突比例

根据下述表达式获得3dB的mod3冲突提升比例,公式中的原即为更新前,新即为更新后:

3dB的mod3冲突提升比例

=原3dB内mod3冲突比例-新3dB内mod3冲突比例

(3)根据下述表达式获得PCI更新前的6dB的mod3冲突比例

根据下述表达式获得6dB的mod3冲突提升比例

6dB的mod3冲突提升比例

=原6dB内mod3冲突比例-新6dB内mod3冲突比例

(4)根据下述表达式获得PCI更新前和更新后的3dB的mod6冲突比例

根据下述表达式获得3dB的mod6冲突提升比例

3dB的mod6冲突提升比例

=原3dB内mod6冲突比例-新3dB内mod6冲突比例

(5)根据下述表达式获得PCI更新前和更新后的6dB的mod6冲突比例

根据下述表达式获得6dB的mod6冲突提升比例

6dB的mod6冲突提升比例

=原6dB内mod6冲突比例-新6dB内mod6冲突比例

(6)根据下述表达式获得PCI更新前和更新后的3dB的mod30冲突比例

根据下述表达式获得3dB的mod30冲突提升比例

3dB的mod30冲突提升比例

=原3dB内mod30冲突比例-新3dB内mod30冲突比例

(7)根据下述表达式获得PCI更新前和更新后的6dB的mod30冲突比例

根据下述表达式获得6dB的mod30冲突提升比例

6dB的mod30冲突提升比例

=原6dB内mod30冲突比例-新6dB内mod30冲突比例

(8)判断以下条件是否均同时满足,如均满足,则更新的PCI可实施,否则更新后的PCI不可实施。

评估条件1:3dB的mod3冲突提升比例及6dB的mod3冲突提升比例达15%以上;

评估条件2:3dB的mod6冲突提升比例及6dB的mod6冲突提升比例达25%以上;

评估条件3:3dB的mod30冲突提升比例及6dB的mod30冲突提升比例达35%以上;

评估条件4:PCI总干扰值提升幅度大于20%。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LTE网络中物理小区标识的评估装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一种LTE网络中物理小区标识的评估装置,包括:

数据更新前PCI获取模块110,用于在对扫频数据中某个频点的PCI更新前,分别获取各个采样点中所述频点的第一最强信号强度对应的第一PCI以及所述频点的第二信号强度对应的第二PCI,所述第一最强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

数据更新后PCI获取模块120,用于在对扫频数据中所述频点的PCI更新后,分别获取各个采样点中所述频点的第三最强信号强度对应的第三PCI以及所述频点的第四信号强度对应的第四PCI,所述第三最强信号强度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的差值在所述预设范围内;

冲突采样点获得模块13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PCI和所述第二PCI获得所有采样点中第一mod冲突采样点,根据所述第三PCI和所述第四PCI获得所有采样点中第二mod冲突采样点;

冲突提升比例获得模块14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mod冲突采样点与总采样点的比值以及所述第二mod冲突采样点与所述总采样点的比值的差值,获得mod冲突提升比例;

干扰值提升幅度获得模块150,用于根据MR数据获取PCI更新后所述频点的PCI干扰值提升幅度;

PCI评估模块160,用于根据所述mod冲突提升比例和所述PCI干扰值提升幅度评估更新后的PCI相比于更新前的PCI的优劣。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数据更新前PCI获取模块110包括:

第一信号强度确定单元1101,用于在各个采样点中,分别确定与第一最强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一次信号强度,以及与第一最强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的第二次信号强度,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

第一PCI获取单元1102,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次信号强度对应的第一次PCI以及所述第二次信号强度对应的第二次PCI。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数据更新后PCI获取模块120可以包括:

第二信号强度确定单元1201,用于在各个采样点中,分别确定与第三最强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三次信号强度,以及与第三最强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的第四次信号强度;

第二PCI获取单元1202,用于获取所述第三次信号强度对应的第三次PCI以及所述第四次信号强度对应的第四次PCI。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冲突采样点获得模块130可以包括:

第一次mod冲突采样点获得单元1301,用于根据所述第一PCI与所述第一次PCI获得所有采样点中第一次mod冲突采样点;

第二次mod冲突采样点获得单元13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PCI与所述第二次PCI获得所有采样点中第二次mod冲突采样点;

第三次mod冲突采样点获得单元13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三PCI与所述第三次PCI获得所有采样点中第三次mod冲突采样点;

第四次mod冲突采样点获得单元1304,用于根据所述第三PCI与所述第四次PCI获得所有采样点中第四次mod冲突采样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冲突提升比例获得模块140可以包括:

第一次mod冲突提升比例获得单元1401,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次mod冲突采样点与所述总采样点的比值以及所述第三次mod冲突采样点与所述总采样点的比值的差值,获得第一次mod冲突提升比例;

第二次mod冲突提升比例获得单元1402,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次mod冲突采样点与所述总采样点的比值以及所述第四次mod冲突采样点与所述总采样点的比值的差值,获得第二次mod冲突提升比例。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PCI评估模块160可以包括:

检测单元1601,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次mod冲突提升比例、所述第二次mod冲突提升比例和所述PCI干扰值提升幅度是否均满足对应的预设条件;

判断单元1602,用于在所述第一次mod冲突提升比例、所述第二次mod冲突提升比例和所述PCI干扰值提升幅度均满足对应的预设条件时,确定更新后的PCI优于更新前的PCI,在所述第一次mod冲突提升比例、所述第二次mod冲突提升比例和所述PCI干扰值提升幅度中的任一项或多项不满足对应的预设条件时,确定更新后的PCI劣于更新前的PCI。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互比较时,具备以下优点:

(1)不完全依赖于MR采样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发明评估的数据来源于实测的扫频数据,通过翻频(更新)前后的PCI,直接代入实测的扫频数据模型(mod冲突提升比例公式),获得mod3冲突提升比例和/或mod6冲突提升比例和/或mod30冲突提升比例,综合mod3冲突提升比例、mod6冲突提升比例、mod30冲突提升比例和PCI干扰值提升幅度来衡量翻PCI方案的优劣,摆脱了传统评估方案中完全依赖于MR采样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的问题;

(2)反映路网质量:本发明评估的数据来源于实测的扫频数据,通过翻频(更新)前后的PCI,直接代入实测的扫频数据模型(mod冲突提升比例公式),获得mod3冲突提升比例和/或mod6冲突提升比例和/或mod30冲突提升比例,综合mod3冲突提升比例、mod6冲突提升比例、mod30冲突提升比例和PCI干扰值提升幅度来衡量翻PCI方案的优劣,根据扫频数据获得的mod冲突提升比例直接体现路网的质量,当路网的质量和全网的质量均提升时,才能算是一套好的方案;

(3)具有普遍性:本发明评估的数据来源于实测的扫频数据,通过翻频(更新)前后的PCI,直接代入实测的扫频数据模型(mod冲突提升比例公式),获得mod3冲突提升比例和/或mod6冲突提升比例和/或mod30冲突提升比例,综合mod3冲突提升比例、mod6冲突提升比例、mod30冲突提升比例和PCI干扰值提升幅度来衡量翻PCI方案的优劣,统一了提升幅度值的标准,具有普遍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