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亮腹釉小蜂的规模化繁殖方法

一种亮腹釉小蜂的规模化繁殖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亮腹釉小蜂的规模化繁殖方法,所述繁殖方法包括柑橘木虱的虫种管理、柑橘木虱的接种、柑橘木虱若虫的繁育、亮腹釉小蜂的蜂种管理、亮腹釉小蜂的接种、亮腹釉小蜂蜂蛹的繁育以及蜂蛹的收集。本发明提供的亮腹釉小蜂的规模化繁殖方法具有工艺步骤连续循环,可周年繁殖的优点,并且该繁殖方法的繁育周期短、效率高、成本低、能耗小,繁育得到的亮腹釉小蜂品质上乘,解决了农林业防治柑橘木虱供给不足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10637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华南农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610500671.3

  • 发明设计人 邱宝利;沈祖乐;李翌菡;凡泽云;

    申请日2016-06-30

  • 分类号A01K67/033;A01G17/00;

  • 代理机构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林丽明

  •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49:2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6-25

    授权

    授权

  • 2016-12-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7/033 申请日:201606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11-1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林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亮腹釉小蜂的规模化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柑橘木虱(Diaphorinacitri>

长期以来,人们主要是通过喷施化学农药的方法进行防治柑橘木虱的危害,然而,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致使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昆虫的抗药性不断增强。亮腹釉小蜂是柑橘木虱的高度专一性天敌,其将卵产在柑橘木虱若虫胸腹部连接处,亮腹釉小蜂生长时吸食柑橘木虱体内的营养,从而将柑橘木虱消灭。

然而,亮腹釉小蜂成虫难以人工饲养,也不能实现长时间的冷藏室贮藏,不能定量、定时的实现全年供应,难以满足现代农林业绿色生产的实际需要。目前,还未见有亮腹釉小蜂的规模化繁殖工艺。因此,研究探索一种繁育周期短、效率高、成本低、能耗小的亮腹釉小蜂的规模化繁殖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亮腹釉小蜂成虫难以人工饲养,不能实现长时间的冷藏室贮藏,无法定量、定时的实现全年供应,以及难以满足现代农林业绿色生产实际需要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亮腹釉小蜂的规模化繁殖方法,该方法具有工艺步骤连续循环、可周年繁殖的优点,并且繁育周期短、效率高、成本低、能耗小,繁育得到的亮腹釉小蜂品质上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亮腹釉小蜂的规模化繁殖方法。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亮腹釉小蜂的规模化繁殖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柑橘木虱虫种的管理

在养虫室中放入若干可提供柑橘木虱生活的寄主植物释放柑橘木虱成虫并繁育,得柑橘木虱虫种备用;

S2:柑橘木虱的接种、若虫的繁育

将若干可供柑橘木虱生活的寄主植物放入步骤S1的养虫室中完成柑橘木虱的接种,再将接种后的寄主植物置于蜂蛹收集室中并繁育柑橘木虱若虫;或收集步骤S1养虫室内的柑橘木虱成虫并将其释放至蜂蛹收集室中并繁育柑橘木虱若虫;

S3:亮腹釉小蜂蜂种的管理

放置若干步骤S2中若虫繁育完成的供柑橘木虱生长的寄主植物于繁蜂室内并释放亮腹釉小蜂成虫,繁育得亮腹釉小蜂蜂种备用;

S4:亮腹釉小蜂的接蜂、蜂蛹的繁育

将步骤S3中的亮腹釉小蜂蜂种释放至步骤S2繁育完成的蜂蛹收集室中,并繁育亮腹釉小蜂蜂蛹;

S5:亮腹釉小蜂蜂蛹的收集和保存

采集步骤S4中繁育完成的亮腹釉小蜂蜂蛹,制成蜂卡、冷藏备用。

其中,优选地,步骤S1或S2中所述供柑橘木虱生长的寄主植物为去除顶芽、杀虫灭菌预处理后长出侧芽的九里香、柚子、酸橘或黄皮。

更优选地,所述供柑橘木虱生长的寄主植物为无病健壮、高度为40~60cm的九里香苗。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因为九里香苗等寄主植物为多年生植物,需要严格控制其高度,及时修剪。

以下以九里香为例,进一步优化说明本发明的亮腹釉小蜂的规模化繁殖方法。

具体的,在本发明中的九里香苗的培育过程中可首先对九里香苗进行修剪,修剪时要去除顶芽,打破顶端优势,然后用5%的漂白粉水溶液浸泡10分钟,或喷矿物油杀虫剂已清除九里香苗上的昆虫和病菌,将种苗按批次移植到寄主植物培育室中进行盆栽,培育室内温度为22~28℃,湿度为60~75%,光照为L:D=14:10,使九里香苗长出幼嫩侧芽后备用;在移植后每隔20~30天对九里香苗修剪一次或移入新的备用苗,确保一年四季均有九里香苗备用。

优选地,步骤S1中,控制每株九里香苗的柑橘木虱的释放数量为40~60头,繁育至每株九里香苗的柑橘木虱密度不小于300头,即得柑橘木虱虫种。

另外,优选地,在本发明中,在柑橘木虱虫种的管理过程中,每隔20~30天对九里香苗修剪一次,将无法生长新芽的老苗移除养虫室,然后从寄主植物培育室移入长有新芽的备用苗,确保一年四季均有九里香苗饲养柑橘木虱虫种。

优选地,步骤S2中控制接种的柑橘木虱成虫的密度为60~80头/每株九里香苗。

优选地,步骤S2中,繁育至蜂蛹收集室中每株九里香苗上柑橘木虱虫卵密度不小于500粒/每株九里香苗,并有不小于50%的柑橘木虱虫卵发育成为4~5龄若虫,即完成柑橘木虱若虫的繁育。

优选地,步骤S3中,繁蜂室内的亮腹釉小蜂成虫的初始释放密度为不小于100头,繁育至亮腹釉小蜂成虫密度不小于2000头。

作为一种优选的可实施方式,在本发明中,繁蜂室内可摆放多个长100cm、宽50cm、高60cm的寄生蜂羽化收集箱,该收集箱由铝合金框架制成,底部由不透气聚丙烯板覆盖,四周和顶部均由孔径0.87mm的纱网覆盖,保证透光透气;每个收集箱可摆放6盆九里香苗,其上端均有一直径6~8cm的开孔;在每个寄生蜂羽化收集箱内摆放6盆步骤S2中的每株有不小于250头4~5龄柑橘木虱若虫的九里香苗。

该装置可方便亮腹釉小蜂接蜂,将繁蜂室中每个羽化收集箱用不透光的黑色布遮光,保证羽化收集箱内呈黑暗状态,将羽化收集箱上端开孔打开,罩一500ml透明玻璃瓶,利用亮腹釉小蜂的趋光性,收集亮腹釉小蜂的成蜂,将亮腹釉小蜂成蜂释放到步骤S2结束后的蜂蛹收集室(室内九里香苗上带有4~5龄柑橘木虱若虫)中,亮腹釉小蜂的释放数量与柑橘木虱4~5龄若虫的数量比控制在1:10~20,在蜂蛹收集室亮腹釉小蜂完成接蜂。

另外,在亮腹釉小蜂蜂种培育过程中,每隔20~30天对九里香苗修剪一次,将无法生长新芽和已出蜂的老苗移除,补充相同数量步骤S2培育的每株有不小于250头4~5龄柑橘木虱若虫的九里香苗,以确保一年四季均有亮腹釉小蜂蜂种。

优选地,所述步骤S4中控制亮腹釉小蜂蜂种的释放量与柑橘木虱4~5龄若虫的数量比为1:10~20。

优选地,步骤S4中,繁育亮腹釉小蜂蜂蛹至九里香苗上的柑橘木虱若虫70%以上发育为亮腹釉小蜂蜂蛹。

优选地,所述养虫室室内的温度为22~28℃,湿度为60~75%,光照为L:D=14:10。

所述蜂蛹收集室室内的温度为22~28℃,湿度为60~75%,光照为L:D=14:10。

优选地,所述繁蜂室内的温度为25~30℃,湿度为60~75%,光照为L:D=14:10。

优选地,步骤S5中,待蜂蛹收集室中的柑橘木虱若虫发育为亮腹釉小蜂蜂蛹后,摇动树体,让柑橘木虱成虫留在蜂蛹收集室中,后将不小于70%的柑橘木虱若虫发育为蜂蛹的九里香枝条采集下来,用毛笔或电动刷刷下亮腹釉小蜂蜂蛹,制成蜂卡。

优选地,将蜂卡保存于5~6℃,湿度为60~75%的冷藏室中。

另外,在本发明的方法中,所述养虫室中的柑橘木虱每年需要野外采集补充,防止其种群退化。

本发明提供的亮腹釉小蜂的规模化繁殖方法具有工艺步骤连续循环、可周年繁殖的优点,并且繁育周期短、效率高、成本低、能耗小,繁育得到的亮腹釉小蜂品质上乘;克服了亮腹釉小蜂成虫难以人工饲养,不能实现长时间的冷藏室贮藏,无法定量、定时的实现全年供应的不足,解决了农林业防治柑橘木虱供给不足的问题。实现了该项生物防治技术从实验室到大田推广应用的产业化目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亮腹釉小蜂的规模化繁殖方法,通过采用四室繁蜂法在环境可控的棚室中确保了一年四季均有寄主植物九里香、柑橘木虱若虫以及亮腹釉小蜂蜂种的提供;本发明提供的柑橘木虱的接种和繁育技术,以及亮腹釉小蜂的接种和繁育技术均可以确保亮腹釉小蜂全年大批量的供应,具有工艺步骤连续循环,周年繁殖亮腹釉小蜂的优点。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繁育周期短、效率高、成本低、能耗小,且繁育得到的亮腹釉小蜂品质上乘,解决了农林业防治柑橘木虱供给不足的问题,实现了该项生物防治技术从实验室到大田推广应用的产业化目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为本技术领域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

除非特别说明,以下实施例所用试剂和材料均为市购。

实施例1 亮腹釉小蜂的规模化繁殖方法

1、一种亮腹釉小蜂的规模化繁殖方法,该方法主要在寄主植物培育室、养虫室、蜂蛹收集室和繁蜂室四个大棚内分部完成,具体步骤如下:

(1)寄主植物的培育管理

在市场上购买无病健壮、高度40~60cm的九里香苗,首先对九里香苗进行修剪,修剪时要去除顶芽,打破顶端优势;然后用5%的漂白粉水溶液浸泡10分钟,或喷矿物油杀虫剂清除九里香苗上的昆虫和病菌;将九里香种苗按批次移植到寄主植物培育室中进行盆栽,培育室内温度为22~28℃,RH60%~75%,光照L:D=14:10,使九里香苗长出幼嫩侧芽后备用;

在移植后每隔20~30天对九里香苗修剪一次或移入新的备用苗,确保一年四季均有九里香苗备用。

另外,所述寄主植物九里香为多年生植物,要求选用抗病性强、抗虫性弱的品种,严格控制其高度,及时修剪,有利于柑橘木虱的繁育。

(2)柑橘木虱虫种的管理

采集无病体大的柑橘木虱成虫放入养虫室中,在养虫室中放入步骤(1)中备用的九里香苗饲养柑橘木虱,柑橘木虱的放养数量控制在每株盆栽九里香苗40~60头,控制养虫室内温度为22~28℃,RH60%~75%,光照L:D=14:10。饲养20天后,养虫室内柑橘木虱的密度达到每株九里香苗300头以上,得到柑橘木虱的虫种;

每隔20~30天对九里香苗修剪一次,将无法生长新芽的老苗移除养虫室,然后从寄主植物培育室移入长有新芽的备用苗,确保一年四季均有九里香苗饲养柑橘木虱虫种。

(3)柑橘木虱接种

把长有新芽的九里香苗摆放在养虫室,柑橘木虱在九里香苗嫩芽之间的狭缝处产卵,九里香苗在养虫室摆放2~3天后完成柑橘木虱接种,九里香苗接种柑橘木虱虫卵以后,将接种好柑橘木虱虫卵的九里香苗放到蜂蛹收集室中繁育柑橘木虱若虫;

或者在养虫室内用便携式吸虫管收集柑橘木虱的成虫,然后将柑橘木虱成虫释放到蜂蛹收集室,柑橘木虱成虫在蜂蛹收集室中的释放密度为每株九里香苗60~80头,柑橘木虱成虫在蜂蛹收集室中进行产卵繁育柑橘木虱若虫。

(4)柑橘木虱若虫繁育

保持蜂蛹收集室内的温度为22~28℃,RH60%~75%,光照L:D=14:10,加强对九里香苗适宜的水肥管理,及时清除九里香苗上的蜘蛛网和感染煤污病的枝叶,繁育7~10天,使蜂蛹收集室内每株九里香苗上柑橘木虱虫卵密度达到500粒以上,而且有50%以上的柑橘木虱虫卵发育成为4~5龄若虫。

(5)亮腹釉小蜂蜂种管理

在繁蜂室内摆放多个长100cm、宽50cm、高60cm的寄生蜂羽化收集箱,该收集箱由铝合金框架制成,底部由不透气聚丙烯板覆盖,四周和顶部均由孔径0.87mm的纱网覆盖,保证透光透气。每个收集箱可摆放6盆九里香苗,其上端均有一直径6~8cm的开孔。在每个寄生蜂羽化收集箱内摆放6盆步骤(4)中的每株有250头以上4~5龄柑橘木虱若虫的九里香苗;

亮腹釉小蜂成虫原始种群在室外用指形管捕捉,每个收集箱内释放100头以上,保持繁蜂室内的温度为25~30℃,RH60%~75%,光照L:D=14:10,12天以后每个羽化收集箱中亮腹釉小蜂成虫密度达到2000头以上,得到亮腹釉小蜂蜂种;

在亮腹釉小蜂蜂种培育过程中,每隔20~30天对九里香苗修剪一次,将无法生长新芽和已出蜂的老苗移除,补充相同数量(4)步骤培育的每株有250头以上,4~5龄柑橘木虱若虫的九里香苗,确保一年四季均有亮腹釉小蜂蜂种。

(6)亮腹釉小蜂接蜂

将繁蜂室中每个羽化收集箱用不透光的黑色布遮光,保证羽化收集箱内呈黑暗状态,将羽化收集箱上端开孔打开,罩一个500ml透明玻璃瓶,利用亮腹釉小蜂的趋光性,收集亮腹釉小蜂的成蜂,将亮腹釉小蜂成蜂释放到步骤(4)结束后的蜂蛹收集室中,亮腹釉小蜂的释放数量与柑橘木虱4~5龄若虫的数量比控制在1:10~20,在蜂蛹收集室亮腹釉小蜂完成接蜂。

(7)亮腹釉小蜂蜂蛹繁育

亮腹釉小蜂接蜂以后保持蜂蛹收集室的温度为25~30℃,RH60%~75%,光照L:D=14:10,九里香苗适宜水肥管理,培育7~10天;亮腹釉小蜂大量繁殖,九里香苗上的柑橘木虱若虫70%以上发育为亮腹釉小蜂蜂蛹,确保一年四季大批量的繁育得到亮腹釉小蜂蜂蛹或成蜂。

(8)蜂蛹收集和保存

蜂蛹收集室中的柑橘木虱若虫变为亮腹釉小蜂蜂蛹后,摇动树体,让柑橘木虱成虫留在蜂蛹收集室中,后将柑橘木虱若虫70%以上发育为蜂蛹的九里香枝条采集下来,用毛笔或电动刷刷下亮腹釉小蜂蜂蛹,制成蜂卡并将蜂卡保存于5~6℃,RH60%~75%的冷藏室中。

2、在需要对柑橘木虱进行防治时,将蜂卡从冷藏室中取出来,喷洒无菌水,保证一定的湿度,将其投放到柑橘木虱危害的农林地区防治柑橘木虱。

或者直接使用便携式吸虫管从蜂蛹收集室收集亮腹釉小蜂的成蜂,将成蜂释放到柑橘木虱危害的农林地区,即可实现柑橘木虱的防治。

实施例2 寄主植物选择

1、一种亮腹釉小蜂的规模化繁殖方法,该方法主要在寄主植物培育室、养虫室、蜂蛹收集室和繁蜂室四个大棚内分部完成,其具体步骤同实施例1,唯一不同之处在于寄主植物分别为柚子、酸橘、黄皮。

2、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柑橘木虱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适应性参数比较

3、综合比较

表2 不同寄主植物上柑橘木虱生物表

综上所述,九里香苗上柑橘木虱卵-成虫的发育时间相对较短,存活率相对较高,雌雄性比无明显差异。柑橘木虱在九里香苗上的内禀增长率最高,通过综合比较不同寄主植物上柑橘木虱生命表参数可知,九里香苗最适合柑橘木虱种群的发育和繁殖。

实施例3 光照条件优化

1、一种亮腹釉小蜂的规模化繁殖方法,该方法主要在寄主植物培育室、养虫室、蜂蛹收集室和繁蜂室四个大棚内分部完成,其具体步骤同实施例1,唯一不同之处在于柑橘木虱养虫室内的光照条件不同。

2、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柑橘木虱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适应性参数比较(寄主植株为九里香)

3、综合比较

表4 不同光照条件下柑橘木虱生物表(寄主植株为九里香)

综上所述,养虫室内光照条件为L:D=14:10时的柑橘木虱卵-成虫的发育时间相对较短,存活率相对较高,雌雄性比无明显差异。柑橘木虱在L:D=14:10时内禀增长率最高,通过综合比较不同光照条件下柑橘木虱生命表参数可知,L:D=14:10的光照条件最适合柑橘木虱种群的发育和繁殖。

实施例4 小蜂初始释放密度优化

1、一种亮腹釉小蜂的规模化繁殖方法,该方法主要在寄主植物培育室、养虫室、蜂蛹收集室和繁蜂室四个大棚内分部完成,其具体步骤同实施例1,唯一不同之处在于繁蜂室内的亮腹釉小蜂成虫的初始释放密度不同。

2、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亮腹釉小蜂不同释放密度对养殖效果的影响

综上结果表明,繁蜂室内的亮腹釉小蜂成虫的初始释放密度不小于100头时,养殖效果更好。

实施例5 小蜂与柑橘木虱数量比优化

1、一种亮腹釉小蜂的规模化繁殖方法,该方法主要在寄主植物培育室、养虫室、蜂蛹收集室和繁蜂室四个大棚内分部完成,其具体步骤同实施例1,唯一不同之处在于亮腹釉小蜂蜂种的释放量与柑橘木虱4~5龄若虫的数量比不同。

2、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亮腹釉小蜂与柑橘木虱数量比对小蜂养殖效果的影响

综上结果表明,亮腹釉小蜂蜂种的释放量与柑橘木虱4~5龄若虫的数量比为1:10~20时,养殖效果最好。

实施例6 寄主植物处理

另外,发明人还对寄主植物的株高、嫩叶指数等标准进行了优选研究。结果显示,对寄主植物进行去除顶芽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柑橘木虱的虫种和若虫繁育的质量,进而直接影响亮腹釉小蜂的养殖效果。

而同时研究显示,寄主植物的最佳株高为40~60cm。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