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可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可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由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5209的酿酒酵母固体培养物25‑35份、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5722的黑曲霉固体培养物15‑25份、菌种编号为CICC 2174的米曲霉固体培养物15‑25份、保藏号为CCTCC M 2010150的植物乳杆菌固体培养物25‑35份和保藏号为CCTCC M 2010260的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制粒而成。本发明还公开该颗粒型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既可以很好地解决微生态饲料添加剂在饲料制粒中活性损失的问题,以及粉剂型饲料添加剂与颗粒型饲料不能混匀的问题;又可以为动物提供很好地营养及发挥微生态制剂的有益效果,具有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功效。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9-17

    授权

    授权

  • 2016-12-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23K50/10 申请日:201606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11-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微生态饲料添加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粉料是指谷物磨粉后加上糠款、鱼粉、矿物质粉末及各种添加剂等混合而成的粉状饲料。粉料的优点是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动物不易挑食;但粉料适口性差一些,而且容易飞散,造成浪费。颗粒饲料是将已配合好的粉料用颗粒机制成直径为2.5-5.0毫米的颗粒。这种颗粒饲料相对于粉料来说优点是营养完善,饲料消化吸收利用率高,适口性强,可以避免偏食,防止浪费,便于机械化喂料,节省劳力,更适于现代化、机械化的要求。

目前颗粒饲料已广泛应用于仔猪、肉鸡、鱼虾和实验动物生产上。随着加工设备日益改进,加工工艺水平的日益提高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这项饲料加工技术应用的范围将越来越大。用颗粒饲料饲养奶牛、肉牛及其它反刍动物在欧美一些国家相当普遍。应用颗粒料日粮适应了当前反刍动物养殖业向集约化、规模化、优质高效经营发展的需要,有利于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应用现代反刍动物营养调控理论和技术生产商品化日粮,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反刍动物饲料生产相对滞后的局面,缩小与畜牧发达国家的差距。因此,颗粒料饲养技术无疑是当今我国反刍动物饲养技术和体制改进的一个方向。

在我国,由于技术、成本等原因,反刍动物主要采用传统的精粗分饲的饲养模式。目前,在一些地区的反刍动物饲养过程中,已广泛采用颗粒型的饲料,而由于目前的微生态饲料添加剂中的益生菌除芽孢杆菌外均因不能耐受颗粒型饲料生产过程中的高温熟化而死亡,所以目前的微生态饲料添加剂均为粉剂,而粉剂型的饲料添加剂在与颗粒型饲料混匀使用时会通过颗粒料缝隙落到下层,因而无法与颗粒型饲料混匀使用。因此,开发一种适用于反刍动物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根据反刍动物的生理特点,提供一种可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将酵母培养物、曲霉培养物、乳酸菌培养物及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复方配伍,既可以很好地解决微生态饲料添加剂在饲料制粒中的活性损失、以及粉剂型饲料添加剂与颗粒型饲料不能混匀的问题;又可以为动物提供很好地营养及发挥微生态制剂的有益效果,具有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功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可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由酿酒酵母固体培养物25-35份、黑曲霉固体培养物15-25份、米曲霉固体培养物15-25份、乳酸菌固体培养物25-35份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制粒而成;

所述可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中,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不低于5×108cfu/g。

优选的,上述可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是由酿酒酵母固体培养物30份、黑曲霉固体培养物20份、米曲霉固体培养物20份、乳酸菌固体培养物30份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制粒而成。

优选的,上述可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中,所述枯草芽孢杆菌为保藏号CCTCC M 2010260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B7348。可以以菌粉或发酵液的形式加入。

上述可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中,所述酿酒酵母固体培养物是由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5209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BLNJ03经固体发酵生产得到。

上述固体发酵生产的方法为:将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BLNJ03的液体种子按4%-6%(体积分数)的接种量接种于固体发酵培养基中,发酵温度为28-30℃,有氧发酵时间为20-36h,厌氧发酵时间为72-96h。

所述固体发酵培养基是由基质和水按1g:(0.5-0.7)mL组成;其中,基质的组成为:按质量百分比计,麸皮90%、玉米面3%、豆粕7%。

上述可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中,所述黑曲霉固体培养物是由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5722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BLCC6-0009经固体发酵生产得到。

上述固体发酵生产的方法为:将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BLCC6-0009的孢子按0.01%-0.02%(质量分数)的接种量接种于固体发酵培养基中,发酵温度为28-30℃,有氧发酵20-28h。

所述固体发酵培养基是由基质和水按1g:(0.5-0.7)mL组成;其中,基质的组成为麸皮100%。

上述可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中,所述米曲霉固体培养物是由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CICC 2174(购自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经固体发酵生产得到。

上述固体发酵生产的方法为: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CICC 2174的孢子按0.01%-0.02%(质量分数)的接种量接种于固体发酵培养基中,发酵温度为28-30℃,有氧发酵20-28h。

所述固体发酵培养基是由基质和水按1g:(0.5-0.7)mL组成;其中,基质为麸皮。

上述可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中,所述乳酸菌固体培养物是由保藏号为CCTCC M 2010150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经固体发酵生产得到。

上述固体发酵生产的方法为:将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的冻干粉种子按0.1%-0.2%(质量分数)的接种量接种于固体发酵培养基中,发酵温度为20-37℃,厌氧发酵20~72h。

所述固体发酵培养基是由基质和水按1g:(0.5-0.7)mL组成;其中,基质的组成为:按质量百分比计,麸皮60%、稻壳粉30%、DDGS(酒糟蛋白饲料)10%。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上述可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方法,步骤为:按比例称取各种原料,所有固体原料均粉碎成可通过20目筛(0.85mm筛孔)的细粉,搅拌均匀,加入25kg~40kg/吨的水,用饲料制粒机15℃~50℃制粒即可。

本发明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是由多种益生菌的固体培养物和耐高温的枯草芽孢杆菌复配而成,其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其活性成分不会因颗粒型微生态制剂的高温制粒过程而损失;其中:

酵母固体培养物是利用液固态结合的发酵工艺,即利用液态制菌种,固态曲池发酵,经过干燥工艺之后得到的。其主要功能来源于产品中的大量酵母代谢产物,在反刍动物瘤胃环境及饲料制粒升温条件下可以保持代谢活性,酵母培养物中有一百多种代谢物质,有些是人们较为熟知的,比如芳香物质、增味物质、氨基酸、寡糖、有机酸、肽等,还有些不常见的代谢营养物质,主要应用于反刍动物及水产养殖,起营养和保健双重作用。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证明,酵母培养物在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预防疾病、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改善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制备酵母固体培养物所用的菌株的不同会影响酵母培养物的使用效果,由于酵母菌是一大类菌,不同菌株之间的性能差异非常显著,本发明对生产酵母固体培养物的菌株进行了优化筛选,结合菌株自身的生产性能以及与其他菌株之间的配合作用,确定以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5209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BLNJ03作为生产酵母固体培养物的菌株。该菌株已于2015年04月08日保藏于中国武汉市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记载在申请人的另一项专利申请“一株用于固体发酵的酿酒酵母及其应用”(CN105062905A)中。

米曲霉和黑曲霉是产复合酶的菌株,能产生稳定性较高的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植酸酶等,可耐受较高的温度,其培养物是在专用的发酵设备中经严格控制发酵条件加工制得的真菌制剂,饲料中添加米曲霉培养物和黑曲霉培养物可通过刺激纤维素分解菌的生长,提高纤维素酶的产量,提高纤维消化率,稳定瘤胃pH值,改善反刍动物瘤胃功能,从而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及改善体况、降低代谢疾病。曲霉培养物所用菌株不同同样会影响其使用效果,为加强曲霉培养物的作用,需要选用优良菌株。本发明中生产的米曲霉培养物所用菌株为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该菌株购自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其菌种编号为CICC 2174;生产黑曲霉培养物所用菌株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BLCC6-0009,该菌株已于2015年12月04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CTCCNO:M 2015722,记载在申请人的另一项专利申请“一株高产葡萄糖氧化酶的黑曲霉及其应用”(CN105385609A)中。

乳酸菌是动物微生态制剂中使用最多的益生菌之一,均是以活菌形式添加,利用菌体的益生作用,而乳酸菌的固体发酵培养物可以产生大量的有益代谢产物,如产生特殊的酶系,包括产生有机酸的酶系、合成多糖的酶系、分解乳酸菌生长因子的酶系、分解亚硝胺的酶系、降低胆固醇的酶系、控制内毒素的酶系、分解脂肪的酶系、合成各种维生素的酶系和分解胆酸的酶系等。这些酶不仅能加速乳酸菌的生长,而且能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此外,还可产生大量的有机酸、细菌素、过氧化氢等,从而具有调节pH值、抑制致病菌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效。就乳酸菌培养物的功效来说,选择菌株不同会明显影响其使用效果,本发明中生产乳酸菌培养物所用的乳酸菌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该菌株已于2010年06月2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0150,记载在申请人的另一项发明专利“一株可用于生物防腐保鲜的乳酸菌及其应用”(CN101914475B)中。

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可形成芽孢的好氧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耐温度变化、快速复活和可产生多种酶活等特点,枯草芽孢杆菌产品以内生孢子的形式存在,对干燥、高温、高压、氧化等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可以耐受饲料制粒过程中的高温而不受损失,枯草芽孢杆菌进入消化道后能分泌活性很强的蛋白酶、纤维素酶、脂肪酶、淀粉酶等消化酶类,这些活性酶可以直接提高饲料中营养成分的消化率,降低料肉比,还可以间接刺激机体本身酶的活性,从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另外芽孢杆菌为好氧菌,能通过生物夺氧扶持瘤胃内厌氧菌生长,维持瘤胃内微生态平衡,减少腹泻和预防疾病,刺激瘤胃内碳水化合物(草料)发酵,产生大量的挥发性脂肪酸,其中乙酸和丁酸含量最多,而丁酸和乙酸是构建奶脂中大多数短链脂肪酸的主要原料。本发明中添加的枯草芽孢杆菌为菌株Bacillus subtilisB7348,该菌株已于2010年10月12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CTCCM 2010260,记载在申请人的另一项发明专利“一株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CN102120975B)中。

本发明人经过深入的研究和创造性的劳动,从大量的试验菌株中经优化筛选得到本发明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的原料组方。其中,一方面考虑了不同类型菌株及培养产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另一方面还考虑了同一类菌中不同菌株之间生产性能及培养产物活性的差异。在研发过程中,通过对大量不同菌株及其培养产物进行组合,研究其组合后得到的产品配方的制粒性能,以及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以酿酒酵母固体培养物、黑曲霉固体培养物、米曲霉固体培养物、乳酸菌固体培养物和枯草芽孢杆菌进行组合,其制粒性能、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均要优于其他不同类型菌株及其培养产物的组合。在此基础上,发明人进一步的分别对酿酒酵母、黑曲霉、米曲霉、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这类菌中的不同菌株进行了优化筛选,由于同一类菌的不同菌株之间的生产性能及培养产物的活性也均存在差异,因此,其组合后得到的产品的性能也差异显著。结果发现:由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5209的酿酒酵母固体培养物25-35份、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5722的黑曲霉固体培养物15-25份、菌种编号为CICC 2174的米曲霉固体培养物15-25份、保藏号为CCTCC M 2010150的植物乳杆菌固体培养物25-35份和保藏号为CCTCC M 2010260的枯草芽孢杆菌,经混合制粒后得到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其酶活和芽孢杆菌的活菌数在制粒前后基本上没有损失,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微生态添加剂在制粒过程中的活性成分的损失;经动物实验验证,以上述特定的菌及其培养产物制备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改善效果最优。对本发明产品组方中的原料进行删减或替换,其效果明显减弱;而在此基础上再增加原料,其对产品效果的改进不明显,在试验过程中甚至发现整体效果有所减弱。因此,本发明的可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的配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非是常规的原料替换所能得到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可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中,酿酒酵母固体培养物、黑曲霉固体培养物、米曲霉固体培养物和乳酸菌固体培养物之间能够相互协调促进,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能够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反刍动物瘤胃功能,从而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及改善体况,降低代谢疾病;再结合耐高温的枯草芽孢杆菌活菌的益生作用,有效维持了反刍动物瘤胃内微生态平衡,减少了腹泻的发生。

(2)本发明的可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既可以很好地解决微生态饲料添加剂在饲料制粒中活性损失及粉剂型饲料添加剂与颗粒型饲料不能混匀的问题,又可以为动物提供很好的营养及发挥微生态制剂的有益效果,具有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应该说明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

实施例1:可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的制备

1.配方:酿酒酵母固体培养物30份、黑曲霉固体培养物20份、米曲霉固体培养物20份、乳酸菌固体培养物30份、枯草芽孢杆菌菌粉。

其中,酿酒酵母固体培养物是由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5209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BLNJ03经固体发酵生产得到;

固体发酵生产的方法为:将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BLNJ03的液体种子按5%(体积分数)的接种量接种于固体发酵培养基中,发酵温度为30℃,有氧发酵时间为30h,厌氧发酵时间为80h。

所述固体发酵培养基是由基质和水按1g:0.6mL组成;其中,基质的组成为:按质量百分比计,麸皮90%、玉米面3%、豆粕7%。

黑曲霉固体培养物是由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5722的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BLCC6-0009经固体发酵生产得到。

固体发酵生产的方法为:将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BLCC6-0009的孢子按0.01%(质量分数)的接种量接种于固体发酵培养基中,发酵温度为30℃,有氧发酵24h。

所述固体发酵培养基是由基质和水按1g:0.6mL组成;其中,基质的组成为麸皮100%。

米曲霉固体培养物是由菌种编号为CICC 2174的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经固体发酵生产得到。

固体发酵生产的方法为:将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CICC 2174的孢子按0.01%(质量分数)的接种量接种于固体发酵培养基中,发酵温度为30℃,有氧发酵24h。

所述固体发酵培养基是由基质和水按1g:0.6mL组成;其中,基质的组成为麸皮100%。

乳酸菌固体培养物是由保藏号为CCTCC M 2010150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经固体发酵生产得到;

固体发酵生产的方法为:将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的冻干粉种子按0.2%(质量分数)的接种量接种于固体发酵培养基中,发酵温度为30℃,厌氧发酵36h。

所述固体发酵培养基是由基质和水按1g:0.6mL组成;其中,基质的组成为:按质量百分比计,麸皮60%、稻壳粉30%、DDGS 10%。

枯草芽孢杆菌菌粉为保藏号CCTCC M 2010260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 B7348经液体发酵后喷雾干燥得到。

液体发酵生产的方法为: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B7348的液体三角瓶种子接种于种子罐,37℃有氧发酵15h,转接到发酵罐中37℃有氧发酵36h后放罐。

2.制备方法:将所有固体原料均粉碎成可通过20目筛(0.85mm筛孔)的细粉,搅拌均匀,加入25kg~40kg/吨的水(即每吨原料中加入25kg~40kg的水),用饲料制粒机25℃制粒即可,制备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中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5.40×108cfu/g。

实施例2:可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的制备

配方:酿酒酵母固体培养物25份、黑曲霉固体培养物25份、米曲霉固体培养物15份、乳酸菌固体培养物35份、枯草芽孢杆菌菌粉。

其中,酿酒酵母固体培养物、黑曲霉固体培养物、米曲霉固体培养物、乳酸菌固体培养物及枯草芽孢杆菌菌粉的生产方法同实施例1。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制备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中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5.10×108cfu/g。

实施例3:可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的制备

配方:酿酒酵母固体培养物35份、黑曲霉固体培养物15份、米曲霉固体培养物25份、乳酸菌固体培养物25份、枯草芽孢杆菌菌粉。

其中,酿酒酵母固体培养物、黑曲霉固体培养物、米曲霉固体培养物、乳酸菌固体培养物及枯草芽孢杆菌菌粉的生产方法同实施例1。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制备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中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5.60×108cfu/g。

对比例1:

配方:酿酒酵母固体培养物30份、黑曲霉固体培养物20份、米曲霉固体培养物20份、乳酸菌固体培养物30份、枯草芽孢杆菌菌粉。

其中,酿酒酵母固体培养物是由保藏号为CICC 1355的饲料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经固体发酵生产得到;

黑曲霉固体培养物是由保藏号为CICC 40273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经固体发酵生产得到;

米曲霉固体培养物是由保藏号为CICC 41383的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经固体发酵生产得到;

乳酸菌固体培养物是由保藏号为CICC 21790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经固体发酵生产得到;

枯草芽孢杆菌菌粉为保藏号CCTCC M 2010260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 B7348经液体发酵后喷雾干燥得到。

其中,酿酒酵母固体培养物、黑曲霉固体培养物、米曲霉固体培养物、乳酸菌固体培养物及枯草芽孢杆菌菌粉的生产方法同实施例1。

制备方法同实施1,制备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中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5.16×108cfu/g。

对比例2:

配方:酿酒酵母固体培养物30份、黑曲霉固体培养物20份、米曲霉固体培养物20份、乳酸菌固体培养物30份、枯草芽孢杆菌菌粉。

其中,酿酒酵母固体培养物是由保藏号为CICC 1421的饲料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经固体发酵生产得到;

黑曲霉固体培养物是由保藏号为CICC 40970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经固体发酵生产得到;

米曲霉固体培养物是由保藏号为CICC 40188的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经固体发酵生产得到;

乳酸菌固体培养物是由保藏号为CICC 21818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经固体发酵生产得到;

枯草芽孢杆菌为保藏号CCTCC M 2010260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7348。

其中,酿酒酵母固体培养物、黑曲霉固体培养物、米曲霉固体培养物、乳酸菌固体培养物及枯草芽孢杆菌菌粉的生产方法同实施例1。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制备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中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5.29×108cfu/g。

对比例3:

配方:酿酒酵母固体培养物30份、黑曲霉固体培养物20份、米曲霉固体培养物20份、乳酸菌固体培养物30份、枯草芽孢杆菌菌粉。

其中,酿酒酵母固体培养物是由保藏号为CICC1562的饲料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经固体发酵生产得到;

黑曲霉固体培养物是由保藏号为CICC 41125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经固体发酵生产得到;

米曲霉固体培养物是由保藏号为CICC 41478的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经固体发酵生产得到;

乳酸菌固体培养物是由保藏号为CICC 21822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经固体发酵生产得到;

枯草芽孢杆菌为保藏号CCTCC M 2010260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7348。

其中,酿酒酵母固体培养物、黑曲霉固体培养物、米曲霉固体培养物、乳酸菌固体培养物及枯草芽孢杆菌菌粉的生产方法同实施例1。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制备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中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5.33×108cfu/g。

比较实施例1与各对比例制粒前后酶活活性的变化,结果见表1。

表1各对比例与实施例1制粒前后酶活活性变化

表1显示,不同的酿酒酵母、黑曲霉、米曲霉、乳酸菌菌株固体发酵产生的中性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活力不同,实施例1的各酶活活力均最高,且经过制粒加工后其各酶活活力基本没有损失,而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各酶活活力在制粒加工后其损失率均在50%以上;芽孢杆菌由于其本身抗性很强,故在制粒前后活菌数基本没有损失。试验结果证明,实施例1所用各益生菌菌株的固体培养物酶活及芽孢杆菌活菌数在制粒加工前后基本没有损失,表明其有效活性成分得到很好的保持,从而可以保证其在动物生产中的益生效果。

效果验证:

应用例1:在肉羊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动物及分组

试验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小尾寒羊养殖基地进行,所有育肥羔羊采用舍饲方式饲养,在光照通风等环境条件一致的条件下进行。选择体况良好、体重接近(20.45±0.77)kg的健康无疾病的育肥期小尾寒羊360只,公母各半,按每组育肥羔羊40只(20♀+20♂)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Ⅰ组和试验Ⅱ组,每组各设3个重复。对照组育肥羔羊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50g/只·天的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试验Ⅱ组饲喂市场上购买的竞品微生态制剂产品,添加量为50g/只·天。试验用育肥羔羊选定后设预试期5d,正式试验期为30d。育肥羔羊自由采食和饮水,其他日常管理按常规进行。

1.2测定指标及方法

1.2.1生长性能试验期间每天记录添加的饲料量,每日清晨清理料槽1次,称取剩余料重,计算日采食量。试验开始和结束当天于清晨空腹称重,计算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

1.2.2日粮养分表观消化率于正试期第11至15天采用全收粪法测定日粮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等养分表观消化率。

1.2.3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试验结束时于清晨空腹颈静脉采血,每组4只,每只抽取血液10mL左右,1500r/min离心15min,取血清分装于1.5mL离心管,于-20℃冰箱保存备用,用于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包括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血糖(Glu)的含量。

TP含量的测定采用双缩脲比色法,ALB含量的测定采用溴甲酚绿法,BUN含量的测定采用紫外—谷氨酸脱氢酶法,TG、TC、Glu含量的测定采用氧化酶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KHB卓越330,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测定,试剂盒均购自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3统计分析试验数据经Excel处理,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One-Way ANOVA进行方差分析,LSD法进行组间差异显著性检验,试验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以P<0.05作为差异显著判断标准。

2结果与分析

2.1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分别增加12.88%和7.36%,其中试验Ⅰ组的平均日增重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平均日采食量较对照组分别增加5.52%和4.29%,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料重比较对照组分别降低6.50%和2.83%,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组的平均日增重高于试验Ⅱ组,同时试验Ⅰ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试验Ⅱ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料重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可一定程度上提高育肥羔羊的日增重,降低其料重比,表明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对育肥羔羊的生长性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效果优于竞品组。

表2对育肥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注:同行数据肩标不同大写字母者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肩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肩标相同字母或无字母标注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

2.2对日粮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由表3可知,试验30天后,OM、NDF的表观消化率试验Ⅰ、Ⅱ组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DM的表观消化率试验Ⅰ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高于试验Ⅱ组;CP的表观消化率试验Ⅰ、Ⅱ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Ⅰ组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ADF表观消化率试验Ⅰ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与试验Ⅰ组、对照组相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

表3对日粮养分在育肥羔羊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2.3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由表4可知,试验30d后,试验Ⅰ、Ⅱ组的血清Glu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Ⅰ组的血清Glu含量高于试验Ⅱ组;试验Ⅰ、Ⅱ组血清的BUN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Ⅰ组的血清BUN含量低于试验Ⅱ组;TC、TG、TP、ALB含量各试验组相比及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不显著,但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TP和ALB含量均较对照组有增高的趋势。

表4对育肥羔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讨论

3.1对生长性能的影响微生态制剂是将益生菌经人工筛选培育,再经现代生物工程工厂化生产,专门用于动物营养保健的产品,添加于畜禽日粮中能改善日粮适口性,提高日粮转化率,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本试验结果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由于本试验所用颗粒型微生态制剂,含有大量的益生菌及消化酶等代谢产物,应用于育肥羔羊生产,可提高其日增重,降低料重比,从而提高生长性能。

3.2对饲料消化吸收利用率的影响本试验中添加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的试验组能极显著提高日粮DM、OM、NDF和ADF在育肥羔羊全消化道的表观消化率(P<0.01),显著提高日粮CP在育肥羔羊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P<0.05),从而有利于提高其生产性能。

3.3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血清尿素氮与日粮的蛋白利用率有关(Stanley等,2002),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尿素氮含量与体内氮沉积率、蛋白质或氨基酸利用率呈负相关(董志岩等,2010)。本试验中,试验组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日粮的CP消化率显著提高。据报道,动物血糖浓度不应超过6.1mmol/L,在正常浓度范围内高产动物血糖含量高于低产动物(李建国等,2006;Stanley等,2002),本试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试验组的血糖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可更好地满足机体对葡萄糖合成的需要,从而利于育肥羔羊的生长。本试验各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均差异不显著,但试验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较对照组有增高的趋势,这与生长性能的表现基本一致。

4结论

日粮中添加本发明制备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可降低育肥羔羊的血清尿素氮含量,在正常浓度范围内提高血糖浓度,改善但不影响血清中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提高日粮中DM、OM、CP、NDF、ADF的表观消化率,提高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提高生长性能,且各项指标均优于市场竞争产品。

应用例2:在奶牛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动物与分组

试验在山东省肥城市亚奥特奶牛生产基地进行。试验选取年龄、胎次、泌乳天数、产奶量相近的经产泌乳奶牛45头,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Ⅰ组和试验Ⅱ组,每组1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500g/(头·天)的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试验Ⅱ组饲喂市场上购买的竞品微生态制剂产品,添加量为500g/(头·天),奶牛日喂两次,日挤奶2次。试验设预试期7天,正式试验期15天,奶牛的日常管理按照常规进行。

1.2测定指标

试验期间每天凌晨和傍晚记录每组每头奶牛的产奶量,计算试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每天每头奶牛的产奶量,每7天的产奶量做一次汇总比较分析。

2试验结果

2.1对产奶量的影响

表5产奶量试验结果

由表5可见,饲喂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后,每头奶牛每天可增加产奶量7%以上(同期对照组下降2%以上),同期市场竞争产品每头奶牛每天可增加产奶量4%以上(同期对照组下降2%以上)。试验结果证实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在奶牛上的增产效果好于市场竞争产品。

应用例3:在肉牛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动物与分组

试验在泰安市梨园肉牛场进行,选择平均体重近180kg、6~8月龄的断奶杂交公牛36头,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Ⅰ组和试验Ⅱ组,每组12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200g/(头·天)的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试验Ⅱ组饲喂市场上购买的竞品微生态制剂产品,添加量为200g/(头·天)。试验期间各组牛只每天饲喂相同质量的精补料及粗饲料,试验期45天。

1.2测定指标

试验前及试验后称取各组牛只体重,计算肉牛的日增重指标。

2试验结果

表6对肉牛生产性能指标的影响

由表6可见,饲喂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组肉牛较对照组增产0.11kg/头·天,较对照组增产13.92%,竞品组肉牛较对照组增产0.06kg/头·天,较对照增产7.59%,饲喂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颗粒型微生态制剂组肉牛较竞品组增产0.05kg/头·天,增产5.88%。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