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印刷用毯及该毯的制造方法

印刷用毯及该毯的制造方法

摘要

本说明书涉及一种印刷用毯及该毯的制造方法,所述印刷用毯包括:支撑层;设置在支撑层上的垫层,以及设置在垫层上的表面印刷层,并且所述印刷用毯的特征在于,所述垫层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层上的第一垫层和设置在该第一垫层上的第二垫层,并且整个垫层的至少90%的空的内部空间分布在第一垫层中。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99269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LG化学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480064025.6

  • 发明设计人 金姝延;具范谟;李承宪;明志恩;

    申请日2014-11-19

  • 分类号B41N10/04(20060101);

  • 代理机构11327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李静;黄丽娟

  • 地址 韩国首尔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32:5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2-19

    授权

    授权

  • 2016-11-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41N10/04 申请日:201411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10-0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11月29日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3-0147803的优先权及权益,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在此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说明书涉及一种印刷用毯及该毯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装置诸如液晶显示器和半导体装置,通常是通过在基底上形成多个图案层来制造。为了形成这种图案,目前主要采用光刻工艺。然而,光刻工艺存在的问题在于,需要制备规定的图案掩模,制造过程因为需要重复进行化学蚀刻和剥离工艺而较复杂,并且产生大量的对环境有害的化学废物。这情形很快会关联到制造成本的增加并且降低产品竞争力。为了解决光刻工艺的这些缺点,已经提出使用印刷辊的辊印刷方法作为一种新的图案形成方法。

所述辊印刷方法包括多种方法,但主要分为凹版印刷法和反向胶版印刷法这两种方法。

凹版印刷法是将油墨涂布在铜板上,并刮除多余的油墨然后印刷的印刷方法,已知其适合于如出版、包装、玻璃纸、乙烯树脂及聚乙烯等各种领域的印刷,并且已经进行了将凹版印刷法应用于制备显示装置中使用的主动元件或电路图案的研究。凹版印刷法使用转印辊转移基底上的油墨,因此,即使对于大面积显示装置而言,也可以通过使用对应于显示装置的目标面积的转印辊以一次转印形成图案。这样的凹版印刷法不仅在基底上形成抗蚀剂的油墨图案,而且用来图案化显示装置的各种图案,例如在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图案化TFT的金属图案,以及图案化与TFT连接的栅极线、数据线、像素电极、电容器。

然而,凹版印刷法中通用的毯是通过在硬质主模中浇铸有机硅类树脂制备的,如上制备的毯在被制成具有均匀厚度方面存在限制,并且难以在中试 规模上大规模生产。因此,通常采用反向胶版印刷法来形成精确的微图案。

涉及反向胶版印刷法及印刷设备的现有技术可以参考由本说明书的申请人申请及公布的专利文献1至3。

文献1至3说明书的全部内容作为对现有技术的描述包括于本发明的说明书中。

反向胶版印刷法在节约成本和提高形成图案的生产率方面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技术,然而,为了获得精确的图案需要高质量的毯。此外,毯中包括的垫层具有扩大印刷压力边际(pressure margin)的优点,但是存在由泡沫粒径不均匀引起的垫层厚度变化变大从而导致毯厚度变化变大的问题。

[先前技术文献]

韩国专利申请特许公开公告第10-2008-0090890号

韩国专利申请特许公开公告第10-2009-0020076号

韩国专利申请特许公开公告第10-2009-0003883号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根据本说明书,本发明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印刷用毯及该毯的制造方法。

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印刷用毯,包括:支撑层;设置在所述支撑层上的垫层;和设置在所述垫层上的表面印刷层,其中所述垫层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层上的第一垫层和设置在该第一垫层上的第二垫层,并且整个垫层的90%以上的空的内部空间分布在第一垫层中。

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印刷用毯,包括:第一单元,该第一单元包括支撑层和设置在该支撑层上的垫层;和第二单元,该第二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垫层上的额外支撑层和设置在该额外支撑层上的表面印刷层,其中所述垫层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层上的第一垫层和设置在该第一垫层上的第二垫层,并且整个垫层的90%以上的空的内部空间分布在第一垫层中。

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制造所述印刷用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制备支撑层;在所述支撑层上形成第一垫层;在所述第一垫层上形成 第二垫层;以及在所述第二垫层上形成表面印刷层。

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制造所述印刷用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制备支撑层;在所述支撑层上形成第一垫层;通过在所述第一垫层上形成第二垫层来形成第一单元;制备额外支撑层;通过在所述额外支撑层上形成表面印刷层来形成第二单元;以及将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结合。

有益效果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印刷用毯包括具有大孔隙率的第一垫层,从而能够扩大印刷压力边际,并且尽管包括所述第一垫层,但是可以通过包括几乎不具有孔隙率的第二垫层使印刷用毯的表面变化最小化。因此,当采用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印刷用毯进行印刷时,可以实现精确图案的印刷。

另外,在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印刷用毯中,其中包括垫层的第一单元和包括表面印刷层的第二单元各自在不同的支撑层上制备然后被结合,因此,所述包括表面印刷层的第二单元可以很容易地更换,因此具有节约更换成本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是表示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印刷用毯的一个实例的图。

图3是表示制造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印刷用毯的一个实例的图。

图4表示实施例1中制备的包括第一垫层和第二垫层的垫层表面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的测量结果,所述垫层表面的面积为1,000mm×1,600mm。

图5表示比较例1中制备的垫层表面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的测量结果,所述垫层表面的面积为1,000mm×1,600mm。

具体实施方案

下文中,将更详细地详细说明本说明书。

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印刷用毯,包括:支撑层;设置在 所述支撑层上的垫层;和设置在所述垫层上的表面印刷层,其中所述垫层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层上的第一垫层和设置在该第一垫层上的第二垫层,并且整个垫层的90%以上的空的内部空间分布在第一垫层中。

图1是表示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印刷用毯的一个实例的图。具体地,图1是表示一种印刷用毯的图,其中第一垫层201和第二垫层301设置在支撑层101上,表面印刷层401设置在第二垫层301上。

另外,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印刷用毯,该毯包括第一单元,该第一单元包括支撑层和设置在该支撑层上的垫层;以及第二单元,该第二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垫层上的额外支撑层和设置在该额外支撑层上的表面印刷层,其中所述垫层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层上的第一垫层和设置在该第一垫层上的第二垫层,并且整个垫层的90%以上的空的内部空间分布在第一垫层中。

在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印刷用毯中,可以分别地制备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然后将它们结合。

图2是表示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印刷用毯的一个实例的图。具体地,图2是表示一种印刷用毯的图,其中,第一垫层201和第二垫层301设置在支撑层101上,额外支撑层501设置在第二垫层301上,而且表面印刷层401设置在额外支撑层501上。

图3是表示制造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印刷用毯的一个实例的图。具体地,图3是表示通过以下方法制造印刷用毯的图:分别制备其中第一垫层201和第二垫层301设置在支撑层101上的第一单元,和其中表面印刷层401设置在额外支撑层501上的第二单元,然后将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结合。

所述空的内部空间可以指在所述垫层内部代替形成垫层的材料由气体形成的区域。特别地,所述空的内部空间可以指在所述垫层内部的多孔区域。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当通过包括空的内部空间印刷时,所述第一垫层可以起到扩大毯的印刷压力边际区域的作用,并且相应地,起到提高表面印刷层使用寿命的作用。特别是,当通过包括空的内部空间印刷时,所述第一垫层可以起到缓冲产生的压力的作用,因此可以吸收印刷毯时所产生的压力。

然而,如上所述,由于空的内部空间,第一印刷层具有可避免的表面厚度变化的问题。这样的表面厚度变化对表面印刷层的表面图案有很大的影响,导致印刷缺陷。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印刷用毯具有设置在第一垫层上的第二垫层,该第二垫层几乎不包括空的内部空间,因此,垫层的表面变化几乎不会发生,从而防止印刷质量的下降。也就是说,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印刷用毯通过包括所述第二垫层,具有使由第一垫层引起的印刷用毯的厚度变化最小化的优点。此外,由于所述垫层表面低的厚度变化,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印刷用毯具有可以进行更精确的图案印刷的优点,并且可以使图案缺陷最小化。

由于印刷性能的下降,例如使用造成的磨损,所述印刷用毯的表面印刷层需要更换,然而,所述垫层可以半永久性地使用而不需要频繁地更换。为了节约这种毯更换成本,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印刷用毯可以通过结合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来制备。特别是,在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印刷用毯中,包括表面印刷层的第二单元和包括垫层的第一单元可以在不同的支撑层上分别制备,然后被结合,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包括表面印刷层的第二单元被容易地更换,可以节约更换整个毯的成本。

另外,当所述垫层被分开制备时,由于中空微球或内部细孔,垫层表面的厚度发生变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印刷用毯在所述第一垫层上形成所述第二垫层,可以使垫层的表面厚度变化最小化,并且相应地,可以使表面印刷层的表面不均匀性最小化。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第一垫层和所述第二垫层可以设置为物理上邻接彼此。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与邻接所述第一垫层的第二垫层表面相反的表面的表面厚度变化可以大于或等于0μm且小于或等于100μm。特别是,第二垫层具有的离表面印刷层最近的表面的表面厚度变化大于或等于0μm且小于或等于100μm。

特别是,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与邻接所述第一垫层的第二垫层表面相反的表面的表面厚度变化可以大于或等于0μm且小于或等于50μm。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垫层的表面厚度变化可以与所述第 二垫层的表面厚度变化相同。

所述印刷用毯的表面厚度变化取决于第二垫层表面的厚度变化。特别是,当不设置第二垫层时,垫层表面的厚度变化变得很大,并且印刷用毯的表面厚度变化也变得很大。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本说明书的印刷用毯通过在第一垫层上设置第二垫层使表面印刷层的表面厚度变化最小化。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印刷用毯的表面厚度变化可以大于或等于0μm且小于或等于100μm。具体地,所述印刷用毯的表面厚度变化可以大于或等于0μm且小于或等于50μm。

所述印刷用毯的表面厚度变化可以是所述表面印刷层的表面厚度变化。具体地,所述表面印刷层的表面厚度变化可以指该表面印刷层每一个图案单元和非图案单元的表面厚度变化。

由于如上的低厚度变化,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印刷用毯能够印刷精确的图案。具体地,当使用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印刷用毯形成图案时,可以印刷线宽度大于或等于1μm且小于或等于5μm的微图案。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第一垫层的孔隙率可以大于或等于5%且小于或等于50%。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第二垫层的孔隙率可以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5%。特别地,所述第二垫层可以具有实质上不包括空的内部空间的密实结构。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垫层的空的内部空间可以是中空微球或内部细孔。

具体地,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第一垫层可以制备成人为地形成空的内部空间。另外,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第二垫层制备成不产生空的内部空间,然而,在制造过程中可能部分地形成空的内部空间。不管怎样,所述第二垫层可以实质上不包括空的内部空间。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第一垫层可以包括中空微球或内部细孔。

作为所述中空微球,可以使用那些在美国专利No.4700928中公开的那些。具体地,可以使用包括空的内部空间的聚合物,并且可以使用在整个中空微球体积中空的空间大于或等于50体积%且小于或等于95体积%的那些聚合 物。特别是,当考虑到避免由油墨引起的垫层膨胀,优选使用壳由聚合物单体诸如偏二氯乙烯和(甲基)丙烯腈的单一聚合物形成的中空微球,或者壳由包括这些单体中的两种或更多种的共聚物形成的中空微球。所述中空微球的粒径没有特别限制,然而,为了有利地显示出通过垫层控制印刷压力的效果,平均粒径可以大于或等于10μm且小于或等于200μm,或者大于或等于40μm且小于或等于150μm。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液体有机硅类树脂,所述中空微球可以以大于或等于1重量份且小于或等于30重量份的比例混合。当所述中空微球的混合比例小于上述范围时,通过垫层控制印刷压力的效果不会显示出来。此外,当所述中空微球的混合比例大于上述范围时,垫层变软,且印刷精确度下降。并且,混合物的粘度高且混合物不能够均匀地涂布至目标厚度。

所述内部细孔可以由泡沫粒子形成。具体地,当包括泡沫粒子的液体有机硅类树脂固化时可以形成细孔。所述泡沫粒子的尺寸没有特别限制,然而,为了有利地显示出控制印刷压力的效果,可以使用粒径大于或等于50μm且小于或等于150μm的泡沫粒子。通过在所述第一垫层中加入这样的泡沫粒子,印刷时可以进一步扩大毯的印刷压力边际区域,即均匀图案印刷的印刷压力范围,并且也会提高毯的表面印刷层的耐久性。

所述泡沫粒子可以使用那些在本技术领域已知的,并且具体而言,可以使用通过有机硅类树脂中包括的非泡沫粒子连同藉由热固化使有机溶剂蒸发而引起的有机溶剂发泡来形成细孔的那些泡沫粒子,或者使用已形成细孔的泡沫粒子包括在有机硅类树脂中的那些泡沫粒子。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为了避免由所述第一印刷层表面产生的大的厚度变化引起的印刷质量下降,设置第二垫层。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第二垫层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一印刷层相同类型的材料。具体地,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第二垫层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一印刷层相同的材料,更具体地说,所述第二垫层可以由与所述第一印刷层相同的材料制备。通过这样,可以增加厚度平坦化层和印刷层之间的界面粘合强度。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第一垫层和所述第二垫层可以各自包括有机硅类树脂。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第一垫层和所述第二垫层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硅油。具体地,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有机硅类树脂,所述硅油的含量可以大于或等于1重量份且小于或等于10重量份。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有机硅类树脂的邵氏A硬度可以大于或等于20且小于或等于40。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第二垫层的邵氏A硬度可以比所述第一垫层的邵氏A硬度大5至15。具体地,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第二垫层的邵氏A硬度可以比所述第一垫层的邵氏A硬度大5至15,并且第一垫层的邵氏A硬度大于或等于20且小于或等于30,且第二垫层的邵氏A硬度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35。

所述邵氏A硬度是测量橡胶硬度的通用方法,依照JIS K 6301(弹簧A型)标准,且测试弹簧重量是从539mN至8,379mN。

在上述范围之内时,硅油在有机硅类树脂链之间的空间包括油,这有效地防止了溶剂渗透。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第一垫层和所述第二垫层可以包括同样的有机硅类树脂。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有机硅类树脂可以是包括硅树脂的聚合物。具体地,所述有机硅类树脂可以表现出热可固化、室温可固化和催化剂可固化性质。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有机硅类树脂可以使用那些在本技术领域已知的,更具体地说,可以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酸(PDMS)。具体地,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有机硅类树脂可以是PDMS。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第一垫层和所述第二垫层的厚度比可以为从2:1至3:1。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第一垫层的厚度可以大于或等于200μm且小于或等于2,800μm。具体地,所述第一垫层的厚度可以大于或等于400μm且小于或等于2,000μm。更具体地,所述第一垫层的厚度可以大于或等于1,000μm且小于或等于1,500μm。

所述第一垫层的厚度可以指该第一垫层从下表面到上表面的距离的平均 值。

当所述第一垫层的厚度在上述范围内时,该第一垫层具有优异的印刷压力控制效果,并起到支撑印刷用毯的各层的作用,因此,可以获得印刷用毯的极佳的效率。也就是说,当所述第一垫层的厚度小于200μm时,该第一垫层的印刷压力效果可能不能充分地展现,并且当厚度大于2,800μm时,相比于其他层,可能存在相对厚度减少的效果下降的问题。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第二垫层的厚度可以大于或等于200μm且小于或等于700μm。具体地,所述第二垫层的厚度可以大于或等于400μm且小于或等于600μm。

所述第二垫层的厚度可以指该第二垫层从下表面到上表面的距离的平均值。

当所述第二垫层的厚度在上述范围内时,通过覆盖第一垫层的表面厚度变化,所述垫层可能几乎没有表面厚度变化。此外,当所述第二垫层的厚度小于200μm时,垫层中可能存在表面台阶(surface step),且当所述第二垫层的厚度大于700μm时,第一垫层中可能出现印刷压力边际降低的问题。

所述第二垫层可以起到缓解垫层的区压压力(nip pressure)和分布压力的作用。具体地,所述第二垫层可以由与形成表面印刷层相同的材料来形成,并且可以由具有PDMS作为基础材料的有机硅橡胶来形成。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第二垫层的厚度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二单元总厚度的5%且小于或等于第二单元总厚度的50%。具体地,当所述第二垫层的厚度大于第二单元总厚度的50%时,印刷用毯的效率可能降低,并且当第二垫层的厚度小于第二单元总厚度的5%时,第二垫层的作用可能无法发挥。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垫层的总厚度可以大于或等于400μm且小于或等于3,000μm。具体地,所述垫层的总厚度可以大于或等于1,000μm且小于或等于2,000μm。更具体地,所述垫层的总厚度可以大于或等于1,500μm且小于或等于1,900μm。

所述垫层的总厚度可以指所述第一垫层和所述第二垫层的总厚度。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支撑层和所述额外支撑层可以各自由聚合物或金属板形成。另外,所述支撑层和所述额外支撑层可以是具有小 弹性的薄膜,以便抑制与其邻接的层的弹性并提高印刷精确度。具体地,可以使用室温下的拉伸模量是1,000MPa以上,尤其是从2,000MPa到5,000MPa的树脂薄膜。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支撑层和所述额外支撑层可以是相对挠性的薄膜,各自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聚乙烯和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类型。此外,除热塑性薄膜以外,也可以使用能够盘绕在辊上而没有褶痕的挠性材料,如铜板、不锈钢(SUS)箔等。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支撑层和所述额外支撑层可以各自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聚乙烯、聚丙烯、铜板或SUS箔来形成。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支撑层和所述额外支撑层可以各自包括其中聚氨酯类化合物涂覆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上的材料。在PET用作所述支撑层和所述额外支撑层的情况下,未处理的普通PET有时经等离子和电晕处理等,以便提高与底漆的粘合强度。然而,所述处理不会永久有效,并且表面处理效果不显著,因此,本发明可以使用其上涂有聚氨酯类化合物的PET。

另外,当有机硅树脂热固化时,PET在接近玻璃化温度(Tg)时也经历膨胀,因此,如果可能的话,使用具有高的热稳定性级别的PET比使用普通级别的PET更优选。此外,普通的PET在用作支撑层之前,要充分暴露在高温下以充分除去热历史,以便进一步增加尺寸和位置稳定性。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支撑层和所述额外支撑层的厚度可以各自大于或等于100μm且小于或等于400μm。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表面印刷层的使用没有限制,只要是本技术领域内使用的表面印刷层均可。

具体而言,所述表面印刷层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并且所述表面印刷层可以用已知材料制备。所述表面印刷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但是可以大于或等于0.2mm且小于或等于1mm,并且可以大于或等于0.4mm且小于或等于0.7mm。为了形成厚度小于上述范围的表面印刷层,液体有机硅树脂的涂布量需要非常少,因此,会有降低流平性和破坏表面印刷层厚度的均匀性的 担心。此外,当厚度大于上述范围时,会有可能不能获得通过垫层控制印刷压力的充分效果的担心。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在所述支撑层和所述垫层之间可以进一步包括底漆层。该底漆层可以包含用于有机硅粘合的底漆,并且可以提供支撑层和垫层之间优异的粘合强度。

另外,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在所述垫层和所述额外支撑层之间可以进一步包括底漆层。该底漆层可以包含用于有机硅粘合的底漆,并且可以提供垫层和额外支撑层之间优异的粘合强度。

另外,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在所述额外支撑层和所述表面印刷层之间可以进一步包括底漆层。该底漆层可以包含用于有机硅粘合的底漆,并且可以提供额外支撑层和表面印刷层之间优异的粘合强度。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在所述第二垫层上可以进一步包括滑动涂层。该滑动涂层减小所述第二垫层的粘度,并且可以起到使额外支撑层容易安装到第一单元上的作用。此外,该滑动涂层是非粘性的且具有适当的表面粗糙度,因此使所述第二单元容易安装。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可以通过在第二垫层上涂布滑动涂层液来形成所述滑动涂层。所述滑动涂层液可以通过混合选自有机硅树脂、硅油、末端被氢取代的硅氧烷和二氧化硅粒子中的一种或多种制得。该滑动涂层液可以使用迈耶棒(meyer bar)或贝克涂布器(baker applicator)来涂布。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滑动涂层的厚度可以大于或等于1μm且小于或等于10μm。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印刷用毯可以用于胶版印刷。

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制造所述印刷用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制备支撑层;在所述支撑层上形成第一垫层;在所述第一垫层上形成第二垫层;以及在所述第二垫层上形成表面印刷层。

另外,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制造所述印刷用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制备支撑层;在所述支撑层上形成第一垫层;通过在所述第一垫层上形成第二垫层来形成第一单元;制备额外支撑层;通过在所述额外支撑层上形成表面印刷层来形成第二单元;以及将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结合。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形成第一垫层的步骤可以在支撑层上涂布混合有中空微球或泡沫粒子的液体有机硅类树脂。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形成第一垫层的步骤可以用间隙涂布法进行。

所述间隙涂布法是使用逗号型刀片的方法,并且是如下的方法:将待涂布的流体如有机硅类树脂涂布在刀片前进方向的顶部,将刀片以恒定距离(间隙)放置在支撑层上,通过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刀片,在支撑层上前进方向的宽度方向上进行恒定且均匀厚度的涂布。当使用所述间隙涂布法时,涂布以恒定的间隙进行,因此,具有可以实现稳定涂布并可以获得重复性结果的优点。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形成第二垫层的步骤可以使液体有机硅类树脂消泡,并将该液体有机硅类树脂涂布到第一垫层上。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形成第一垫层的步骤和所述形成第二垫层的步骤可以各自在室温下进行。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形成第一垫层的步骤和所述形成第二垫层的步骤可以各自进一步包括加热固化或UV固化。

在本说明书中,所述室温是指大于或等于15℃且小于或等于25℃的温度。

在下文中,将参照实施例详细描述本说明书。然而,根据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可以修改为各种其他形式,并且本说明书的范围不解释为局限于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提供本发明的实施例,以便为在本技术领域具有普通知识的技术人员更完整地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1

通过真空吸附固定支撑层之后,涂布并干燥底漆层。为了形成第一垫层,将泡沫粒子(Expancel 920DET,AkzoNobel制造)(0.58重量份)加到液体有机硅类树脂(100重量份)并均匀地分散在其中,并且向其中进一步加入固化剂(10重量份)来形成第一垫层形成混合物。将该混合物涂布在所述底漆层上,将所得物固化大约2天,制得厚度为1,200μm的第一垫层。之后,为了形成第二垫层,制备与用于形成第一垫层的液体有机硅类树脂相同的树脂(100重量份),并且在其中混合固化剂(10重量份),然后进行消泡,将所 得物涂布在所述第一垫层上,固化24小时,形成厚度为500μm的第二垫层。此外,用迈耶棒在所述第二垫层上涂布滑动涂层液,将所得物在室温下干燥大约4小时,形成厚度为5μm的滑动涂层。

图4显示了实施例1中制备的包括所述第一垫层和所述第二垫层的垫层表面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厚度差的测量结果,所述垫层表面的面积为1,000mm×1,600mm。

比较例1

垫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不包括所述第二垫层。

图5显示了比较例1中制备的垫层表面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厚度差的测量结果,所述垫层表面的面积为1,000mm×1,600mm。

通过比较图4和图5,可以发现,不包括第二垫层的比较例1中,垫层表面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厚度差大约为200μm,而包括第二垫层的实施例1中的垫层表面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厚度差只有大约30μm。印刷用毯的表面厚度变化取决于垫层表面的厚度变化,因此,可以推断,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印刷用毯,由于具有小的厚度变化而能够印刷更精确的图案。

[附图标记说明]

101:支撑层

201:第一垫层

301:第二垫层

401:表面印刷层

501:额外支撑层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