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冷却塔的竹栅格网淋水填料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一种用于冷却塔的竹栅格网淋水填料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冷却塔的竹栅格网淋水填料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属于冷却塔淋水填料装置领域,要解决如何通过改善竹栅格网中网口的形状和大小来提高降温效果的技术问题;一种用于冷却塔的竹栅格网淋水填料装置,包括竹栅格网,竹栅格网主要由相互垂直叠放的竹栅组成,每个竹栅包括至少一组竹片组,竹片组主要由多片竹片、多个套管、多根连接件以及多个固定件组成。一种用于冷却塔的竹栅格网淋水填料装置的安装方法,步骤为:(1)、在冷却塔的底层铺设第一层竹栅;(2)、在第一层竹栅上垂直叠放第二层竹栅;(3)、在第二层竹栅上垂直叠放第三层竹栅;(4)、根据冷却塔的高度需求,在第三层竹栅上依次垂直叠放多个竹栅形成竹栅格网。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95363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徐小玉;

    申请/专利号CN201610454342.X

  • 发明设计人 徐小玉;

    申请日2016-06-22

  • 分类号F28F25/08(20060101);

  • 代理机构37100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杜鹃花

  • 地址 271400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启明大药房(吴桥街3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28:5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0-31

    授权

    授权

  • 2016-10-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28F25/08 申请日:201606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9-2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却塔淋水填料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冷却塔的竹栅格网淋水填料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其冷是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装置一般为桶状,故名为冷却塔。冷却塔为工业企业的常备装置,主要用于给工业企业的循环水降温。传统的冷却塔填料通常采用水泥格栅、塑料格栅及高强度树脂等形式,由于循环水水质中钙镁离子较多,极易造成水泥格栅的堵塞,加之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水泥格栅易粉碎,造成循环水下液不畅、堵塞管道等;塑料格栅虽然重量轻但是孔格间隙大,水流呈现水柱形式,降温效果较差,且塑料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易脆化造成填料层的塌陷;且水泥格栅、塑料格栅及高强度树脂制造成本较高。如何提供一种降温效果好、制造成本低的冷却塔填料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000年12月6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2408963Y的中国专利,提出一种冷却塔竹栅格网淋水填料结构,包括竹栅和相互垂直叠放的竹栅形成的竹栅格网,所述竹栅的竹片等距平行设置,在每两片竹片之间设置有套管用以将竹片等距隔开,连接件交替穿设于竹片上的固定通孔和套管,在连接件的另一端固设有固定件用以将竹片平行固定。

上述竹栅中竹片等距隔开,形成的竹栅格网的网口大小一致,水流路径相对较短,降温效果有限。

如何通过改善竹栅格网中网口的形状和大小来提高降温效果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冷却塔的竹栅格网淋水填料装置及其安装方法,来解决如何通过改善竹栅格网中网口的形状和大小来提高降温效果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用于冷却塔的竹栅格网淋水填料装置,包括竹栅格网,竹栅格网主要由相互垂直叠放的竹栅组成,每个竹栅包括至少一组竹片组,竹片组主要由多片竹片、多个套管、多根连接件以及多个固定件组成,每片竹片上均开设有多个固定通孔,上述多片竹片不等间距平行设置,每两片竹片之间均设置有多个用于间隔竹片的套管,套管分布于固定通孔处,多片平行的竹片各个位置对应的固定通孔与相应套管形成贯通的通道,每个通道内均贯穿一根连接件,每根连接件的两端均固定有固定件。

每个竹栅的竹片组依次排列,相邻两个竹片组之间的间距为25~35mm,每个竹片组包括3n个竹片,n为自然数。

每个竹片组包括三片竹片,分别为竹片Ⅰ、竹片Ⅱ和竹片Ⅲ,竹片Ⅰ与竹片Ⅱ之间的间距为45~55mm,竹片Ⅱ与竹片Ⅲ之间的间距为65~75mm。

每个竹片组包括九片竹片,分别为竹片Ⅰ、竹片Ⅱ、竹片Ⅲ、竹片Ⅳ、竹片Ⅴ、竹片Ⅵ、竹片Ⅶ、竹片Ⅷ和竹片Ⅸ,竹片Ⅰ与竹片Ⅱ之间的间距为45~55mm,竹片Ⅱ与竹片Ⅲ之间的间距为65~75mm,竹片Ⅲ与竹片Ⅳ之间的间距为25~35mm,竹片Ⅳ与竹片Ⅴ之间的间距为45~55mm,竹片Ⅴ与竹片Ⅵ之间的间距为65~75mm,竹片Ⅵ与竹片Ⅶ之间的间距为25~35mm,竹片Ⅶ与竹片Ⅷ之间的间距为45~55mm,竹片Ⅷ与竹片Ⅸ之间的间距为65~75mm。

多个竹栅相互垂叠放形成竹栅格网,且竹栅格网中每相间两层竹栅的放置顺序呈反向。

连接件为双头螺柱,固定件为螺母,固定件螺纹连接在连接件上。

套管、连接件和固定件均为塑料结构。

每片竹片的外表面上均涂覆有防腐层。

每片竹片的宽度为35mm~45mm、长度为1600mm~2000mm。

一种用于冷却塔的竹栅格网淋水填料装置的安装方法,将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竹栅格网安装在冷却塔内,安装步骤为:

(1)、在冷却塔的底层铺设一个竹栅,作为第一层竹栅;

(2)、在第一层竹栅上垂直叠放一个竹栅,作为第二层竹栅;

(3)、在第二层竹栅上垂直叠放一个竹栅,作为第三层竹栅,且第三层竹栅的放置顺序和与其相间的第一层竹栅的放置顺序呈反向;

(4)、根据冷却塔的高度需求,在第三层竹栅上依次垂直叠放多个竹栅形成竹栅格网,且竹栅格网中每相间两层竹栅的放置顺序呈反向。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冷却塔的竹栅格网淋水填料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中,竹栅的竹片不等距平行设置,则由相互垂直叠放的竹栅组成的竹栅格网的网口形状和大小不均一,同时竹片的自身结构带有弧形,水流经竹栅填料的路径延长,提高了降温效果;

2、本发明的竹栅由竹片、套管、连接件及固定件构成,具有重量轻、取材方便、支座成本低、结构简单、便于修护的优点;

3、竹片自身柔性较大,水流冲击过程中竹片会产生一定变形,会将水流再次进行分布,布水更加均匀,利于循环水的降温;

4、竹栅具有亲水特性,在竹栅的表层涂覆有防腐层,耐用周期长,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1中竹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实施例1中竹片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实施例1中竹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实施例1中竹栅格网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实施例2中竹片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实施例2中竹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实施例3中竹栅格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竹片,2、固定通孔,3、固定件,4、连接件,5、套管,6、竹片组,7、竹栅,8、第一层竹栅,9、第二层竹栅,10、第三层竹栅。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冷却塔的竹栅格网淋水填料装置及其安装方法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2和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冷却塔的竹栅格网淋水填料装置,包括竹栅格网,竹栅格网主要由相互垂直叠放的竹栅组成,每个竹栅7包括九组竹片组6,上述九个竹片组6依次排列,相邻两个竹片组6之间的间距为30mm;如附图2所示,每个竹片组6包括三片竹片1,由上至下分别为竹片Ⅰ、竹片Ⅱ和竹片Ⅲ,上述三片竹片1不等间距平行设置,竹片Ⅰ与竹片Ⅱ之间的间距为50mm,竹片Ⅱ与竹片Ⅲ之间的间距为70mm。每片竹片1上均开设有四个固定通孔2,每两片竹片1之间均设置有四个用于间隔竹片1的套管5,套管5分布于固定通孔2处,三片平行的竹片1各个位置对应的固定通孔2与相应套管5形成贯通的通道,每个通道内均贯穿一根连接件4,每根连接件4的两端均固定有固定件3。

每片竹片1的宽度为40mm、长度为1800mm,且在每片竹片1的外表面上涂覆有防腐层,可延长竹栅7的耐用周期,防腐层选用蜡油,在实际应用中也可选用木漆等其他防腐物质。

套管5为塑料结构,连接件4为塑料结构的双头螺柱,固定件3为塑料结构的螺母,固定件3螺纹连接在连接件4上。

本实施例中三个竹栅7相互垂叠放形成竹栅格网,且竹栅格网中每相间两层竹栅7的放置顺序呈反向。如附图4所示,第二层竹栅9垂直叠放在第一层竹栅8上,第三层竹栅10垂直叠放在第二层竹栅9上,且第三层竹栅10的放置顺序与第一层竹栅8的放置顺序呈反向,具体地:第一层竹栅8中每个竹片组6包括三片竹片1,上述三片竹片1由左至右分别为别为竹片Ⅰ、竹片Ⅱ和竹片Ⅲ,竹片Ⅰ与竹片Ⅱ之间的间距为50mm,竹片Ⅱ与竹片Ⅲ之间的间距为70mm;第三层竹栅10中每个竹片组6包括三片竹片1,上述三片竹片1由右至左分别为竹片Ⅰ、竹片Ⅱ和竹片Ⅲ,竹片Ⅰ与竹片Ⅱ之间的间距为50mm,竹片Ⅱ与竹片Ⅲ之间的间距为70mm。

竹栅的个数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三个,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冷却塔的需求,选择适当数量的竹栅7,依照每相邻两层竹栅7垂直叠放、每相间两层竹栅7的放置顺序呈反向的方式在冷却塔内叠放一定数量的竹栅7形成竹栅格网,该竹栅格网中网口的形状和大小不均一,便于延长冷却水的水流路径。同时,竹栅7中竹片组6的个数、竹片组6之间的间距、竹片组6内竹片1的个数以及竹片组6内竹片1之间的间距均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数据,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1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如附图5和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每个竹栅7包括三组竹片组6,上述三个竹片组6依次排列,相邻两个竹片组6之间的间距为30mm;如附图5所示,每个竹片组6包括九片竹片1,由上至下分别为竹片Ⅰ、竹片Ⅱ、竹片Ⅲ、竹片Ⅳ、竹片Ⅴ、竹片Ⅵ、竹片Ⅶ、竹片Ⅷ和竹片Ⅸ,上述九片竹片1不等间距平行设置,竹片Ⅰ与竹片Ⅱ之间的间距为50mm,竹片Ⅱ与竹片Ⅲ之间的间距为70mm,竹片Ⅲ与竹片Ⅳ之间的间距为30mm,竹片Ⅳ与竹片Ⅴ之间的间距为50mm,竹片Ⅴ与竹片Ⅵ之间的间距为70mm,竹片Ⅵ与竹片Ⅶ之间的间距为30mm,竹片Ⅶ与竹片Ⅷ之间的间距为50mm,竹片Ⅷ与竹片Ⅸ之间的间距为70mm。每片竹片1上均开设有四个固定通孔2,每两片竹片1之间均设置有四个用于间隔竹片1的套管5,套管5分布于固定通孔2处,九片平行的竹片1各个位置对应的固定通孔2与相应套管5形成贯通的通道,每个通道内均贯穿一根连接件4,每根连接件4的两端均固定有固定件3。

如附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三个竹栅7叠放形成竹栅格网的放置方式与实施例1一致。如附图7所示,第二层竹栅9垂直叠放在第一层竹栅8上,第三层竹栅10垂直叠放在第二层竹栅9上,且第三层竹栅10的放置顺序与第一层竹栅8的放置顺序呈反向,具体地:第一层竹栅8中每个竹片组6包括九片竹片1,上述九片竹片1由左至右分别为竹片Ⅰ、竹片Ⅱ、竹片Ⅲ、竹片Ⅳ、竹片Ⅴ、竹片Ⅵ、竹片Ⅶ、竹片Ⅷ和竹片Ⅸ,竹片Ⅰ与竹片Ⅱ之间的间距为50mm,竹片Ⅱ与竹片Ⅲ之间的间距为70mm,竹片Ⅲ与竹片Ⅳ之间的间距为30mm,竹片Ⅳ与竹片Ⅴ之间的间距为50mm,竹片Ⅴ与竹片Ⅵ之间的间距为70mm,竹片Ⅵ与竹片Ⅶ之间的间距为30mm,竹片Ⅶ与竹片Ⅷ之间的间距为50mm,竹片Ⅷ与竹片Ⅸ之间的间距为70mm;第三层竹栅10中每个竹片组6包括九片竹片1,上述九片竹片1由右至左分别为竹片Ⅰ、竹片Ⅱ、竹片Ⅲ、竹片Ⅳ、竹片Ⅴ、竹片Ⅵ、竹片Ⅶ、竹片Ⅷ和竹片Ⅸ,竹片Ⅰ与竹片Ⅱ之间的间距为50mm,竹片Ⅱ与竹片Ⅲ之间的间距为70mm,竹片Ⅲ与竹片Ⅳ之间的间距为30mm,竹片Ⅳ与竹片Ⅴ之间的间距为50mm,竹片Ⅴ与竹片Ⅵ之间的间距为70mm,竹片Ⅵ与竹片Ⅶ之间的间距为30mm,竹片Ⅶ与竹片Ⅷ之间的间距为50mm,竹片Ⅷ与竹片Ⅸ之间的间距为70mm。

实施例3: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冷却塔的竹栅格网淋水填料装置的安装方法,将实施例1中的竹栅格网安装在冷却塔内,安装步骤为:

(1)、在冷却塔的底层铺设一个竹栅7,作为第一层竹栅8;

(2)、在第一层竹栅8上垂直叠放一个竹栅7,作为第二层竹栅9;

(3)、在第二层竹栅9上垂直叠放一个竹栅7,作为第三层竹栅10,且第三层竹栅10的放置顺序和与其相间的第一层竹栅8的放置顺序呈反向;

(4)、根据冷却塔的高度需求,在第三层竹栅10上依次垂直叠放多个竹栅7形成竹栅格网,且竹栅格网中每相间两层竹栅7的放置顺序呈反向。

在实际应用中,在第三层竹栅10上垂直叠放一个竹栅,作为第四层竹栅,且四层竹栅的放置顺序和与其相间的第二层竹栅9的放置顺序呈反向,依照相邻两层竹栅7垂直叠放、且竹栅格网中每相间两层竹栅7的放置顺序呈反向的原则,在第四层竹栅上依次放置多个竹栅,以达到冷却塔的高度需求。

实施例4: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冷却塔的竹栅格网淋水填料装置的安装方法,将实施例2中的竹栅格网安装在冷却塔内,安装步骤为:

(1)、在冷却塔的底层铺设一个竹栅7,作为第一层竹栅8;

(2)、在第一层竹栅8上垂直叠放一个竹栅7,作为第二层竹栅9;

(3)、在第二层竹栅9上垂直叠放一个竹栅7,作为第三层竹栅10,且第三层竹栅10的放置顺序和与其相间的第一层竹栅8的放置顺序呈反向;

(4)、根据冷却塔的高度需求,在第三层竹栅10上依次垂直叠放多个竹栅7形成竹栅格网,且竹栅格网中每相间两层竹栅7的放置顺序呈反向。

在实际应用中,在第三层竹栅10上垂直叠放一个竹栅,作为第四层竹栅,且四层竹栅的放置顺序和与其相间的第二层竹栅9的放置顺序呈反向,依照相邻两层竹栅7垂直叠放、且竹栅格网中每相间两层竹栅7的放置顺序呈反向的原则,在第四层竹栅上依次放置多个竹栅,以达到冷却塔的高度需求。

通过上面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容易的实现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任意组合不同的技术特征,从而实现不同的技术方案。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