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枣杞养肝组合物、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枣杞养肝组合物、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枣杞养肝组合物、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保健食品及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根据中医药食同源理念,将大枣、枸杞、栀子、垂盆草、三七、山茱萸、五味子、赶黄草、甘草8种药食同源物品,与茵陈、垂盆草2味中药复配,对肝损伤(尤其是药物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治功效。配方中栀子、山茱萸、赶黄草、茵陈、垂盆草为主要原料,具有保肝功效,其他原料次之,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之功效,诸原料合用能防治肝损伤,发挥保肝、护肝和强肝功效。上述药食同源物品、中药与功能性保肝因子玉米肽复配,还能协同增强其保肝、护肝和强肝功效。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91894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610270086.9

  • 申请日2016-04-27

  • 分类号A23L19/00(20160101);A23L33/105(20160101);A23L33/18(20160101);A61K36/815(20060101);A61P1/16(20060101);

  • 代理机构41119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牛爱周

  • 地址 451161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孟庄镇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26:1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12-31

    授权

    授权

  • 2017-12-05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23L19/0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60427

    著录事项变更

  • 2016-10-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23L19/00 申请日:201604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9-0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枣杞养肝组合物,同时还涉及枣杞养肝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保健食品及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肝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大,饮食不健康、饮酒过多等均会造成肝脏损伤,出现面黄消瘦、食欲不振、神疲气短等症状,严重困扰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不加以控制或治疗,进一步恶化将导致严重不可逆的肝损伤。近年来,我国肝损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人体健康带来了严重损害。目前,肝损伤的治疗多须长期用药,这些药物虽疗效确切,但也具有一定的肝毒性,有些甚至会加重肝损伤。

对于肝损伤这类常见病症,临床上尚缺少效果好、毒性低的特效药,并且市场上也缺少相应的辅助治疗肝损伤的保健食品。公布号CN101015669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亚急性重型肝炎的药物,由茵陈、栀子、黄柏、黄芩、泽泻、赤芍、丹参、郁金、白芍、枸杞子、熟地、五味子、山茱萸、地锦草、大枣、甘草、三七粉共17味原料药制成,组方重在泻火解毒、清热燥湿、利湿退黄,对亚急性重型肝炎及慢加急性重型肝炎疗效确切,但是用药过重,不良反应明显,不适于肝损伤的调理和治疗。公布号CN101455819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乙肝的营养保健品,以柴胡、白芍、白术、茯苓、甘草疏肝解郁,茵陈、白花蛇舌草、徐长卿等清热解毒、利湿通络,青皮、郁金疏肝理气,山药、菊花、桑葚、刀豆、枸杞、生地、太子参等补益肝肾、健脾和胃,组方能阻断和清除乙肝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力,恢复肝功,但是用药种类过多、配伍复杂,对肝损伤的疗效不确切。公布号CN1093532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强肝保健茶,由绿茶、五味子、乌梅、山楂、红枣、山药、白芍、郁金、板蓝根、虎杖根、枸杞、柴胡、女贞子、败酱草共14味原料药制成,能养血柔肝、强肝保肝,但是对于肝损伤的调理和养肝功效仍有待提高,且适口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枣杞养肝组合物,用于预防和治疗肝损伤,发挥保肝、护肝和强肝功效。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枣杞养肝颗粒。

最后,本发明再提供一种枣杞养肝颗粒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枣杞养肝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大枣6~8份,枸杞1~2份,茵陈1~2份,栀子1~2份,垂盆草1~2份,三七1~2份,山茱萸1~2份,五味子1~2份,赶黄草1~2份,甘草1~2份。

优选的,枣杞养肝组合物还包括功能性保肝因子,以质量份数计,玉米肽0.1~0.2份。

各原料功效简述如下:

大枣:为鼠李科枣属植物枣的果实;味甘、性温,归心、脾、胃经;果实含生物碱如光千金藤碱、N-去甲基荷叶、八婆碱等,三萜酸类如白桦脂酮酸、齐墩果酸、山楂酸等,皂苷类如大枣皂苷、酸枣皂苷,甾醇类如豆甾醇、链甾醇、有谷甾醇,还含有油酸、多糖、芸香苷、维生素C、核黄素、胡萝卜素、烟酸等活性成分;大枣能补脾胃、益气血、安心神、调营卫、和药性,主治脾胃虚弱、气血不足、食少便溏、倦怠乏力、心悸失眠、营卫不和;现代药理学证明大枣具有中枢抑制、护肝、增强肌力、抗肿瘤、抗氧化及延缓衰老等作用。

枸杞:为茄科枸杞属植物宁夏枸杞的果实;味甘、性平,归肝、肾、肺经;果实含生物碱如甜菜碱、阿托品、天仙子胺、丙烯胺类,多糖如糖肽、多糖LBP-1、LLBP等,还含有脑苷脂、熊果酸、玉蜀黍黄质、酸浆果红素、隐黄质、胡萝卜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C等,以及钾、钙、钠、锌、铁、铜、锰、硒、铬、锶等元素;枸杞能养肝、滋肾、润肺,主治肝肾亏虚、头晕目眩、目视不清、腰膝酸软、虚劳咳嗽、消渴引饮;现代药理学证明枸杞具有延缓衰老、抑菌、降血糖血压、抗肿瘤、降血脂、保肝及抗脂肪肝等作用。

茵陈:为菊科蒿属植物猪毛蒿或茵陈蒿的地上部分;味微苦、微辛,性微寒,归脾、胃、膀胱经;猪毛蒿全草含挥发油,以单萜为主,主要成分有丁香油酚、丁香油酚戊酸酯、丁香油酚异戊酸酯、桉叶素、柠檬烯等,酚酸类成分如咖啡酸、6,7-二甲氧基桂皮酸、绿原酸等,还含有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等,花蕾、花和果实含香豆素类如蒿属香豆素、异泽兰素等;茵陈蒿地上部分含挥发油,萜类如柠檬烯、月桂烯、对聚伞花素等,苯乙炔、双亚乙基类成分如茵陈二炔、茵陈烯酮、茵陈炔醇等,脂肪酸如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油酸等,黄酮类成分如鼠李柠檬素、茵陈蒿黄酮、异茵陈蒿黄酮等,还含有茵陈蒿酸、3,5-二甲氧基烯丙苯等活性成分;茵陈能清热利湿、退黄,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现代药理学证明茵陈具有利胆、保肝、解热镇痛消炎、抗病原微生物、抗肿瘤等作用。

栀子:为茜草科栀子属植物栀子的果实;味苦、性寒,归心、肝、肺、胃、三焦经;果实含环烯醚萜类成分如栀子苷、山栀苷、栀子酮苷、鸡屎藤次苷甲酯等,酚酸类成分如绿原酸、3,4-二-O-咖啡酰基奎宁酸等,还含有类胡萝卜素、藏红花素、藏红花酸、藏红花素葡萄糖苷、芸香苷、熊果酸、多糖等活性成分;栀子能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治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疸、吐血衄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现代药理学证明栀子对消化系统(如肝功、胆汁分泌、胰腺及胃功能)、心血管系统产生作用,还能抗菌、抗炎、抗肿瘤等。

垂盆草:为景天科景天属植物垂盆草的全草;味甘、淡、微酸,性凉,归肝、肺、大肠经;全草含消旋甲基异石榴皮碱、二氢异石榴皮碱、垂盆草苷、β-谷甾醇、甘露醇、氨基酸等活性成分;垂盆草能清热解毒、利湿,主治湿热黄疸、咽喉肿痛、痢疾、水火烫伤、湿疹;现代药理学证明垂盆草具有护肝、抗病毒、抗氧化、免疫抑制等作用。

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的根;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心、大肠经;根主含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类成分如人参皂苷、三七皂苷、绞股蓝苷等,还含有三七素、β-谷甾醇、三七糖苷,以及氨基酸类成分(如田七氨酸、天冬氨酸)、多炔成分(如人参炔三醇)、黄酮类成分(如槲皮素及其苷)、多糖类成分(如三七多糖)等活性成分;三七能止血散瘀、消肿定痛,主治吐血咳血尿血便血、跌扑损伤、胸痹心痛、脘胁久痛、癥瘕积块、疮痈肿痛;现代药理学证明三七能抗凝血、保护脊髓损伤,同时对心血管系统、肾组织、脑组织和神经产生影响。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植物山茱萸的果肉;味酸、性微温,归肝、肾经;果肉含鞣质成分如山茱萸鞣质、丁子香鞣质、路边青鞣质、喜树鞣质、没食子酸等,糖苷成分如山茱萸裂苷、莫罗忍冬苷、马钱子苷、当药苷、山茱萸苷等,还含有顺-四氢呋喃-2,5-二羧酸二甲基酯、7-O-没食子酰-D-景天庚酮糖等活性成分;山茱萸能补益肝肾、收敛固脱,主治头晕目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虚汗不止;现代药理学证明山茱萸具有抗炎、抗心律失常、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同时对免疫系统、血糖、心功能等产生影响。

五味子:为五味子科五味子属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果实;味酸、性温,归肺、心、肾经;五味子果实含木脂素如戈米辛、五味子素、红楠树脂素等,以及挥发油如α及β-蒎烯、α-侧柏烯、α-松油烯醇等活性成分;华中五味子果实含木脂素如右旋-表加巴辛、外消旋-安五脂素、华中五味子酮、华中五味子脂等,还含有安五味子酸、五味子异醇等活性成分;五味子能收敛固涩、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主治久咳虚喘、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心悸失眠;现代药理学证明五味子对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代谢、肝脏等产生作用,还具有抗氧化、抗溃疡、抗癌、抗肾病变等作用。

赶黄草(水泽兰):为虎耳草科扯根菜属植物扯根菜的全草;味苦、微辛,寒;全草含有黄酮类如槲皮素、槲皮素-3-α-L-吡喃鼠李糖苷、生松黄烷酮-7-β-O-D-吡喃葡萄糖苷,还含有没食子酸、2,6-二羟基苯乙酮-4-O-β-D-吡喃葡萄糖苷、β-谷甾醇等活性成分;赶黄草能利水除湿、活血散瘀、止血、解毒,主治水肿、小便不利、黄疸、痢疾、跌打损伤、疮痈肿毒;现代药理学证明赶黄草具有保肝、利胆等作用。

甘草:为豆科甘草属植物甘草、光果甘草、胀果甘草的根及根茎;味甘、性平,归脾、胃、心、肺经;甘草的根及根茎主含三萜皂苷,主要为甘草甜素,其他如乌拉尔甘草皂苷、甘草皂苷等,香豆素类化合物如甘草香豆素、甘草酚、异甘草酚、甘草香豆素-7-甲醚、新甘草酚等,还含有生物碱类、喹啉类、异喹啉类、多糖(如甘草葡聚糖、甘草多糖、β-D-葡聚糖)等活性成分;光果甘草、胀果甘草的化学成分参见中药大辞典;甘草能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灸用治脾胃虚弱、倦怠食少、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心悸、脏躁、肺痿咳嗽,生用治咽喉肿痛、痈疮肿毒、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现代药理学证明甘草具有抗微生物、保肝、抗炎镇咳祛痰、抗肿瘤、抗突变、抗氧化等作用,对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以及脑、肾功能等产生影响。

玉米肽:对四氯化碳和硫代乙酰胺引起的实验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的升高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同时能降低丙二醛含量并增加肝糖原含量,可通过抑制肝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稳定生物膜,使肝细胞变性或坏死减轻,迅速恢复肝细胞功能(孙红等,玉米肽对动物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2)。

枣杞养肝颗粒剂,以质量份数计,原料包括:大枣6~8份,枸杞1~2份,茵陈1~2份,栀子1~2份,垂盆草1~2份,三七1~2份,山茱萸1~2份,五味子1~2份,赶黄草1~2份,甘草1~2份。

优选的,枣杞养肝颗粒剂的原料还包括功能性保肝因子,以质量份数计,玉米肽0.1~0.2份。

枣杞养肝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质量份数准确取各原料,大枣、枸杞为一组,茵陈、栀子、垂盆草、三七、山茱萸、五味子、赶黄草、甘草为一组,分别用乙醇溶液提取,过滤,合并两组提取液,浓缩、喷雾干燥,得到粉末A;

2)取大枣、枸杞组提取后的残渣,干燥、挤压膨化、粉碎,得到粉末B;

3)将粉末A、粉末B、玉米肽与水混合,制粒、干燥,得到颗粒剂。

步骤1)中乙醇溶液的浓度均为50%~80%,加量均为混合物质量的3~10倍。

步骤1)中提取的温度为30~75℃,时间2~5小时。

步骤1)中浓缩可采用真空浓缩技术,浓缩至相对密度1.12~1.15即可。

步骤1)中喷雾干燥的工艺参数为:进风温度180~220℃,出风温度90~120℃。

步骤2)中干燥可采用真空干燥(温度50~80℃)或热风干燥,干燥至水分含量8%~15%。

步骤2)中挤压膨化可采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机,主机频率30~40Hz,挤压温度170~190℃。

步骤2)中粉碎可采用超微粉碎技术,粉碎至500~600目即可。

步骤3)中水的加量为使混合物水分含量达30%~65%。

步骤3)中干燥至水分含量小于5%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根据中医药食同源理念,将大枣、枸杞、栀子、垂盆草、三七、山茱萸、五味子、赶黄草、甘草8种药食同源物品,与茵陈、垂盆草2味中药复配,对肝损伤(尤其是药物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治功效。配方中栀子、山茱萸、赶黄草、茵陈、垂盆草为主要原料,具有保肝功效,其他原料次之,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之功效,诸原料合用能防治肝损伤,发挥保肝、护肝和强肝功效。上述药食同源物品、中药与功能性保肝因子玉米肽复配,还能协同增强其保肝、护肝和强肝功效。

本发明在制备枸杞养肝颗粒剂时,利用大枣、枸杞富含多糖、膳食纤维的特点,将大枣、枸杞提取后的残渣挤压膨化并超微粉碎,一方面降低残渣粉的粗糙度,另一方面直接将该超微粉用作造粒赋形剂,不再添加蔗糖、糊精等辅料。这种针对原料的搭配和重组方式,不仅能改善原料中膳食纤维和多糖特性,赋予产品新的特性,还能对提取残渣进行回收利用,更加安全环保。

本发明中枸杞养肝颗粒剂的制备工艺简单、操作简便,适于大规模生产及应用,且颗粒剂携带方便,冲泡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仅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枣杞养肝组合物,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大枣6份,枸杞2份,茵陈1份,栀子2份,垂盆草1份,三七2份,山茱萸1份,五味子2份,赶黄草1份,甘草2份。

实施例2

枣杞养肝组合物,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大枣7份,枸杞1份,茵陈2份,栀子1.5份,垂盆草2份,三七1.5份,山茱萸2份,五味子1份,赶黄草2份,甘草1份,玉米肽0.1份。

实施例3

枣杞养肝组合物,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大枣8份,枸杞1.5份,茵陈1.5份,栀子1份,垂盆草1.5份,三七1份,山茱萸1.5份,五味子1.5份,赶黄草1.5份,甘草1.5份,玉米肽0.2份。

实施例4

枣杞养肝颗粒剂,以质量份数计,原料包括:大枣8份,枸杞2份,茵陈2份,栀子1份,垂盆草2份,三七1份,山茱萸2份,五味子1份,赶黄草2份,甘草1份,玉米肽0.15份。制备步骤如下:

1)按照质量份数准确取各原料,大枣、枸杞为一组,茵陈、栀子、垂盆草、三七、山茱萸、五味子、赶黄草、甘草为一组,分别加入5倍量浓度65%的乙醇溶液,在温度50℃下提取2.5小时,过滤,合并两组提取液,真空浓缩至相对密度1.12,喷雾干燥(进风温度200℃,出风温度100℃),得粉末A备用;

2)取大枣、枸杞组提取后的残渣,在温度60℃下真空干燥至水分含量为10%,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机挤压,主机频率30Hz,挤压温度180℃,挤压后超微粉碎至500目,得粉末B备用;

3)将粉末A、粉末B和玉米肽混合,在混合粉末中加水至水分含量达45%,用造粒机造粒,所得颗粒真空干燥至水分含量小于5%,包装,即得枣杞养肝颗粒剂。

实施例5

枣杞养肝颗粒剂,以质量份数计,原料包括:大枣7份,枸杞1.5份,茵陈1.5份,栀子1.5份,垂盆草1.5份,三七1.5份,山茱萸1.5份,五味子1.5份,赶黄草1.5份,甘草1.5份,玉米肽0.1份。制备步骤如下:

1)按照质量份数准确取各原料,大枣、枸杞为一组,茵陈、栀子、垂盆草、三七、山茱萸、五味子、赶黄草、甘草为一组,分别加入10倍量浓度50%的乙醇溶液,在温度30℃下提取5小时,过滤,合并两组提取液,真空浓缩至相对密度1.15,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90℃),得粉末A备用;

2)取大枣、枸杞组提取后的残渣,在温度50℃下真空干燥至水分含量为8%,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机挤压,主机频率40Hz,挤压温度170℃,挤压后超微粉碎至600目,得粉末B备用;

3)将粉末A、粉末B和玉米肽混合,在混合粉末中加水至水分含量达60%,用造粒机造粒,所得颗粒真空干燥至水分含量小于5%,包装,即得枣杞养肝颗粒剂。

实施例6

枣杞养肝颗粒剂,以质量份数计,原料包括:大枣6份,枸杞1份,茵陈1份,栀子2份,垂盆草1份,三七2份,山茱萸1份,五味子2份,赶黄草1份,甘草2份,玉米肽0.2份。制备步骤如下:

1)按照质量份数准确取各原料,大枣、枸杞为一组,茵陈、栀子、垂盆草、三七、山茱萸、五味子、赶黄草、甘草为一组,分别加入3倍量浓度80%的乙醇溶液,在温度75℃下提取2小时,过滤,合并两组提取液,真空浓缩至相对密度1.13,喷雾干燥(进风温度220℃,出风温度120℃),得粉末A备用;

2)取大枣、枸杞组提取后的残渣,在温度80℃下热风干燥至水分含量为15%,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机挤压,主机频率40Hz,挤压温度190℃,挤压后超微粉碎至500目,得粉末B备用;

3)将粉末A、粉末B和玉米肽混合,在混合粉末中加水至水分含量达35%,用造粒机造粒,所得颗粒沸腾干燥至水分含量小于5%,包装,即得枣杞养肝颗粒剂。

试验例

1、枣杞养肝颗粒剂对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试验方法:取昆明种健康小鼠,雌雄各半,体重20±2g;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喂养)、模型组(四氯化碳造模,肝损伤)、玉米肽(20mhg/kg小鼠体重)组、实施例5中枣杞养肝颗粒剂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均给予生理盐水(10mL/kg小鼠体重),玉米肽组和枣杞养肝颗粒剂高(40mg/kg小鼠体重)、中(20mg/kg小鼠体重)、低剂量(10mg/kg小鼠体重)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液。小鼠于首日上、下午和次日下午各灌胃给药1次,以后每天给药1次,连续7天。末次给药后小鼠禁食不禁水4h,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分别口服0.1%CCl4>

表1枣杞养肝颗粒剂对肝损伤小鼠血清ALT活性、肝脏MDA含量和SOD活性的影响

组别(x±s,n=10)ALT(U/L)SOD(NU/mL)MDA(nmol/mL)对照组39.4±1.624.8±4.05154.9±2.58模型组176.1±18.5a35.1±2.98a108.9±3.8a玉米肽组155.7±28.3*31.3±8.01*141.2±1.42*低剂量组154.7±29.1*30.1±8.09*140.7±1.65*中剂量组113.3±18.1**bb26.4±5.71**bb157.6±4.82*bb高剂量组101.5±18.2**bb25.3±6.72**bb168.1±4.9**bb

注: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a P<0.05;与玉米肽组相比,bb P<0.01。

从表1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ALT活性明显升高,给予玉米肽或枣杞养肝颗粒剂可明显抑制血清ALT水平的升高。试验还显示CCl4损伤后,小鼠肝匀浆MDA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而给予玉米肽或枣杞养肝颗粒剂后小鼠肝匀浆MDA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升高。表明玉米肽和枣杞养肝颗粒剂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增加肝细胞抗损伤能力,增加膜结构的稳定性,对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与玉米肽组相比,枣杞养肝颗粒剂中、高剂量组对肝损伤具有更强的预防作用。

2、枣杞养肝颗粒剂对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

试验对象:某医院住院治疗的药物性肝损伤60例(均符合药物性肝损伤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治疗组男、女各15例,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1岁;对照组男、女各15例,年里22~46岁,平均年龄31.5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试验方法:对照组、治疗组均停用致肝损伤药物,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20mg/kg,购自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治疗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20mg/kg,购自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和枣杞养肝颗粒剂(0.25g/kg),每天分3次冲服,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服用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结果见下表2。

疗效判定标准为:

显效:肝功能正常,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

有效:肝功能恢复>50%,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

无效:肝功能恢复<50%,临床症状及体征未消失。

表2枣杞养肝颗粒剂对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效果

组别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总有效率(%)治疗组1212680%对照组481840%

从表2可以看出,在服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基础上增服枣杞养肝颗粒剂,治疗总有效率达8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枣杞养肝颗粒剂对药物性肝损伤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