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及包括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的制冷装置

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及包括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的制冷装置

摘要

BS单元(70)配置于室外单元(110)与室内单元(120)之间,并包括第一部分(R1)、第二部分(R2)、第三部分(R3)、液体连通单元(73)、第一电动阀(Ev1)及第二电动阀(Ev2)。第一部分(R1)与吸入气体连通管(12)连接。第二部分(R2)与高低压气体连通管(13)连接。第三部分(R3)与第一部分(R1)、第二部分(R2)、朝室内单元(120)延伸的气体管(GP)连接。液体连通单元(73)的一端与液体连通管(11)连接,另一端与液体管(LP)连接。第一电动阀(Ev1)配置于第一部分(R1)。第二电动阀(Ev2)配置于第二部分(R2)。在第二电动阀(Ev2)上形成有即便其开度为最小开度时也供制冷剂流动的微小流路(rp)。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82980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480067231.2

  • 发明设计人 江口晃弘;神谷成毅;

    申请日2014-12-02

  • 分类号F24F1/32(20060101);F25B5/02(20060101);F25B41/00(20060101);F25B41/04(20060101);

  • 代理机构31100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沈捷

  • 地址 日本大阪府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15:0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5-07

    授权

    授权

  • 2016-08-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24F1/32 申请日:201412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8-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对制冷剂的流动进行切换的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及包括制冷剂流 路切换单元的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存在一种制冷装置,该制冷装置包括:热源单元;利用单元;以及制冷剂流路 切换单元,该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配置于热源单元与利用单元之间以对制冷剂的流动进行 切换。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39276)中公开的空调系统包括热源单元、多个 利用单元及多个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

此处,在图1中示意地示出了现有的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的一例即制冷剂流路切 换单元1的制冷剂回路。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1具有与延伸至利用单元2的制冷剂配管3连接 的两个切换阀4及5。切换阀4及5是为了对制冷剂的流动进行切换而设置的,一般而言,为了 抑制制冷剂流过声音而采用电动阀,并不采用电磁阀。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电动阀在其结构上与电磁阀不同,在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即便施加 了逆压,也不会形成打开状态。鉴于此,在现有的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中,为了避免因形成 液体密封回路而降低安全性,通常会另行配置用于供制冷剂释放的旁通回路。在制冷剂流 路切换单元1中,为了防止制冷剂配管3成为液体密封回路,配置毛细管6及7而形成旁通回 路8及9。

另一方面,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一般配置于狭小的天花板里等空间中,因此,要求 构成得紧凑。但是,在现有的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中,需要确保设置上述旁通回路的空间, 限制了紧凑化。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抑制制冷剂流过声音、且紧凑性及安全 性优异的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及制冷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技术方案的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配置于形成制冷剂回路的热源单元 与利用单元之间以对制冷剂的流动进行切换,其包括第一制冷剂配管、第二制冷剂配管、第 三制冷剂配管、第四制冷剂配管、第一电动阀及第二电动阀。第一制冷剂配管与从热源单元 延伸出的吸入气体连通管连接。第二制冷剂配管与从热源单元延伸出的高低压气体连通管 连接。第三制冷剂配管与第一制冷剂配管、第二制冷剂配管及气体管连接,该气体管朝利用 单元延伸。第四制冷剂配管的一端与从热源单元延伸出的液体连通管连接。第四制冷剂配 管的另一端与朝利用单元延伸的液体管连接。第一电动阀配置于第一制冷剂配管。第二电 动阀配置于第二制冷剂配管。在第一电动阀或第二电动阀上形成有即便其开度为最低开度 时也供制冷剂流动的微小流路。

在本发明第一技术方案的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中,抑制了制冷剂流过声音,确保 了安全性,并提高了紧凑性。即,在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中,根据情况不同,可能会出现电动 阀处于完全关闭状态而形成液体密封回路的情形,其中,上述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不配置 旁通回路,且包括未形成有微小流路的一般的电动阀以代替第一电动阀及第二电动阀,并 进行控制,以根据状况调节电动阀的开度来形成制冷剂的旁通流路。但是,在本发明第一技 术方案的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中,在第一电动阀或第二电动阀上形成有即便其开度为最低 开度时也供制冷剂流动的微小流路。藉此,并不另行配置用于抑制液体密封的旁通回路,抑 制了在制冷剂回路内形成液体密封回路。由此,即便在采用了电动阀以作为切换阀的情况 下,也抑制了液体密封回路的形成,并提升了紧凑化。因此,抑制了制冷剂流过声音,确保了 安全性,并提高了紧凑化。

本发明第二技术方案的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是在第一技术方案的制冷剂流路切 换单元的基础上,微小流路形成于第二电动阀。

在本发明第二技术方案的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中,微小流路形成于第二电动阀。 藉此,进一步确保了安全性。

即,若高压气体制冷剂在高低压气体连通管中流动,则高低压气体连通管内的制 冷剂比存在于吸入气体连通管内的制冷剂多,容易滞留于高低压气体连通管内。但是,在第 二电动阀上形成有微小流路,因此,存在于高低压气体连通管内的制冷剂和与制冷剂相溶 的冷冻机油可经由微小流路被引导至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内。因此,制冷剂和冷却机油不 易滞留于高低压气体连通管。藉此,进一步确保了安全性。

本发明第三技术方案的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是在第一技术方案或第二技术方案 的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的基础上,微小流路是形成于阀座的槽。

在本发明第三技术方案的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中,微小流路是形成于阀座的槽。 藉此,能以简单的结构形成微小流路。由此,抑制了成本增大。

本发明第四技术方案的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是在第一技术方案或第二技术方案 的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的基础上,微小流路是形成于阀座的孔。

在本发明第四技术方案的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中,微小流路是形成于阀座的孔。 藉此,能以简单的结构形成微小流路。由此,抑制了成本增大。

本发明第五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包括热源单元、利用单元、高低压气体连通管、吸 入气体连通管、液体连通管、气体管、液体管以及第一技术方案至第四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 方案的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热源单元及利用单元形成制冷剂回路。高低压气体连通管、吸 入气体连通管及液体连通管与热源单元连接。气体管及液体管与利用单元连接。

在本发明第五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中,包括第一技术方案至第四技术方案中任一 技术方案的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藉此,抑制了制冷剂流过声音,确保了制冷装置的安全 性,并提高了施工性。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第一技术方案的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中,即便在采用了电动阀以作为切 换阀的情况下,也抑制了液体密封回路的形成,并提升了紧凑化。因此,抑制了制冷剂流过 声音,确保了安全性,并提高了紧凑性。

在本发明第二技术方案的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中,进一步确保了安全性。

在本发明第三技术方案及第四技术方案的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中,抑制了成本增 大。

在本发明第五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中,抑制了制冷剂流过声音,确保了制冷装置 的安全性,并提高了施工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的制冷剂回路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图3是室外单元内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4是室内单元及中间单元内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中间单元的立体图。

图6是中间单元的右视图。

图7是中间单元的俯视图。

图8是中间单元的主视图。

图9是中间单元的后视图。

图10是图5的IX-IX线剖视图。

图11是BS单元集合体的立体图。

图12是BS单元集合体的仰视图。

图13是图11的A部分所示的BS单元的放大图。

图14是第一单元的立体图。

图15是第二单元的立体图。

图16是BS单元集合体的分解图。

图17是表示第二电动阀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8是图17的B部分的放大图。

图19是表示变形例F的微小流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100进行说明。另外,以下的实施 方式是本发明的具体示例,并不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范围内能适 当地进行变更。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上、下、左、右、前(正面)和后(背面)这样的方向 是指图5至图15所示的方向。

(1)空调系统100

图2是空调系统100的整体结构图。空调系统100设置于高楼、工厂等以实现对象空 间的空气调节。空调系统100是制冷剂配管方式的空调系统,其通过进行蒸汽压缩方式的制 冷循环运转进行对象空间的制冷、制热等。

空调系统100主要包括:作为热源单元的一台室外单元110;作为利用单元的多个 室内单元120;以及对制冷剂朝各室内单元120的流动进行切换的中间单元130。另外,空调 系统100包括:液体连通管11、吸入气体连通管12及高低压气体连通管13,该液体连通管11、 吸入气体连通管12及高低压气体连通管13将室外单元110和中间单元130连接在一起;以及 液体管LP及气体管GP,该液体管LP及气体管GP将中间单元130和室内单元120连接在一起。

在空调系统100中,进行以下制冷循环运转:封入至制冷剂回路内的制冷剂被压缩 并被冷却或冷凝,然后被减压并被加热或蒸发,之后,再次被压缩。另外,空调系统100是能 按每个室内单元120自由地进行制冷运转及制热运转的所谓冷热自由类型(cooling/ heatingfreetype)空调系统。

以下,对空调系统100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2)空调系统100的详细情况

(2-1)室外单元110

图3是室外单元110内的制冷剂回路图。室外单元110例如设于建筑物的屋顶、阳台 等室外、地下。在室外单元110内配置有各种设备,上述设备经由制冷剂配管连接在一起而 构成热源侧制冷剂回路RC1。热源侧制冷剂回路RC1经由液体连通管11、吸入气体连通管12 及高低压气体连通管13与中间单元130内的气体制冷剂回路RC3(后述)及液体制冷剂回路 RC4(后述)连接。

热源侧制冷剂回路RC1主要是通过将气体侧第一截止阀21、气体侧第二截止阀22、 液体侧截止阀23、储罐24、压缩机25、第一流路切换阀26、第二流路切换阀27、第三流路切换 阀28、室外热交换器30、第一室外膨胀阀34、第二室外膨胀阀35经由多个制冷剂配管连接在 一起而构成的。另外,在室外单元110内配置有室外风扇33、未图示的室外单元控制部等。

以下,对配置于室外单元110内的设备进行说明。

(2-1-1)气体侧第一截止阀21、气体侧第二截止阀22、液体侧截止阀23

气体侧第一截止阀21、气体侧第二截止阀22及液体侧截止阀23是在制冷剂的填 充、制冷剂回收等时打开关闭的手动的阀。气体侧第一截止阀21的一端与吸入气体连通管 12连接,另一端与延伸至储罐24的制冷剂配管连接。

气体侧第二截止阀22的一端与高低压气体连通管13连接,另一端与延伸至第二流 路切换阀27的制冷剂配管连接。液体侧截止阀23的一端与液体连通管11连接,另一端与延 伸至第一室外膨胀阀34或第二室外膨胀阀35的制冷剂配管连接。

(2-1-2)储罐24

储罐24是用于将吸入至压缩机25的低压制冷剂暂时贮存并加以气液分离的容器。 在储罐24的内部,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被分离为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储罐24配置 于气体侧第一截止阀21与压缩机25之间。从气体侧第一截止阀21延伸出的制冷剂配管与储 罐24的制冷剂流入口连接。延伸至压缩机25的吸入配管251与储罐24的制冷剂流出口连接。

(2-1-3)压缩机25

压缩机25具有供压缩机用电动机内置的密闭式的结构。压缩机25是例如涡旋方 式、旋转方式等容积式的压缩机。另外,压缩机25在本实施方式中仅为一台,但并不限定于 此,也可以并列地连接两台以上的压缩机25。吸入配管251与压缩机25的吸入口(未图示)连 接。压缩机25在将经由吸入口吸入的低压制冷剂压缩之后,经由排出口(未图示)排出。压缩 机25的排出口与排出配管252连接。

(2-1-4)第一流路切换阀26、第二流路切换阀27、第三流路切换阀28

第一流路切换阀26、第二流路切换阀27及第三流路切换阀28(以下将上述流路切 换阀统称为流路切换阀SV)是四通切换阀,根据状况切换制冷剂的流动(参照图3的实线及 虚线)。排出配管252或从排出配管252延伸出的分支管与流路切换阀SV的制冷剂流入口连 接。另外,流路切换阀SV在运转时切断一个制冷剂流路中的制冷剂的流动,事实上,作为三 通阀起作用。

(2-1-5)室外热交换器30、室外风扇33

室外热交换器30是交叉翅片式、微通道式的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30包括第一 热交换部31和第二热交换部32。第一热交换部31设于室外热交换器30的上部,第二热交换 部32设于比第一热交换部31靠下部的位置。

和第三流路切换阀28连接的制冷剂配管与第一热交换部31的一端连接,延伸至第 一室外膨胀阀34的制冷剂配管与第一热交换部31的另一端连接。和第一流路切换阀26连接 的制冷剂配管与第二热交换部32的一端连接,延伸至第二室外膨胀阀35的制冷剂配管与第 二热交换部32的另一端连接。流过第一热交换部31及第二热交换部32的制冷剂与由室外风 扇33生成的气流进行热交换。

室外风扇33是例如螺旋桨,并与室外风扇用电动机(未图示)联动地进行驱动。当 室外风扇33驱动时,生成流入室外单元110内、流过室外热交换器30且朝室外单元110外流 出的气流。

(2-1-6)第一室外膨胀阀34、第二室外膨胀阀35

第一室外膨胀阀34及第二室外膨胀阀35是例如能进行开度调节的电动阀。第一室 外膨胀阀34的一端与从第一热交换部31延伸出的制冷剂配管连接,另一端与延伸至液体侧 截止阀23的制冷剂配管连接。第二室外膨胀阀35的一端与从第二热交换部32延伸出的制冷 剂配管连接,另一端与延伸至液体侧截止阀23的制冷剂配管连接。第一室外膨胀阀34及第 二室外膨胀阀35根据状况调节开度,并根据其开度对流过内部的制冷剂进行减压。

(2-1-7)室外单元控制部

室外单元控制部是由CPU、存储器等构成的微型计算机。室外单元控制部经由通信 线(未图示)与室内单元控制部(后述)及中间单元控制部132(后述)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 室外单元控制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等对压缩机25及室外风扇33的启停、转速进行控制,并 对各种阀的打开关闭、开度调节进行控制。

(2-2)室内单元120

图4是室内单元120及中间单元130内的制冷剂回路图。室内单元120是设置于天花 板里等的所谓天花板埋入型或天花板悬挂型室内单元、或设置于室内的内壁等的挂壁型室 内单元。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100中,包括多个室内单元120,具体而言,配置有十六台 室内单元(120a-120p)。

在各室内单元120内,构成了利用侧制冷剂回路RC2。在利用侧制冷剂回路RC2中, 配置有室内膨胀阀51和室内热交换器52,上述室内膨胀阀51和室内热交换器52利用制冷剂 配管连接在一起。另外,在各室内单元120内,配置有室内风扇53及室内单元控制部(未图 示)。

室内膨胀阀51是能进行开度调节的电动阀。室内膨胀阀51的一端与液体管LP连 接,另一端与延伸至室内热交换器52的制冷剂配管连接。室内膨胀阀51根据其开度对流过 的制冷剂进行减压。

室内热交换器52是例如交叉翅片式、微通道式的热交换器,其具有导热管(未图 示)。室内热交换器52的一端与从室内膨胀阀51延伸出的制冷剂配管连接,另一端与气体管 GP连接。流入室内热交换器52的制冷剂在流过导热管时与由室内风扇53生成的气流进行热 交换。

室内风扇53例如是横流风扇、西洛克风扇。室内风扇53与室内风扇用电动机(未图 示)联动地驱动。当室内风扇53驱动时,生成从室内空间流入室内单元120内部、流过室内热 交换器52、然后朝室内空间流出的气流。

室内单元控制部是由CPU、存储器等构成的微型计算机。室内单元控制部经由远程 控制器(未图示)接收用户的指示,根据该指示对室内风扇53、室内膨胀阀51进行驱动。另 外,室内单元控制部经由通信线(未图示)与室外单元控制部及中间单元控制部132(后述) 连接,并相互地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

(2-3)中间单元130

以下,对中间单元130进行说明。图5是中间单元130的立体图。图6是中间单元130 的右视图。图7是中间单元130的俯视图。图8是中间单元130的主视图。图9是中间单元130的 后视图。图10是图5的IX-IX线剖视图。

中间单元130配置于室外单元110与各室内单元120之间,并对朝室外单元110及各 室内单元120流入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切换。中间单元130具有金属制的壳体131。壳体131 呈大致长方体状,在该壳体131的底部以能装拆的方式配置有泄水盘(未图示)。在壳体131 内主要收容有BS单元集合体60和中间单元控制部132。

(2-3-1)BS单元集合体60

图11是BS单元集合体60的立体图。图12是BS单元集合体60的仰视图。

如图11及图12等所示,BS单元集合体60是通过多个制冷剂配管、电动阀等组合在 一起而构成的。BS单元集合体60在概念上是将多个如图13所示的BS单元70集合而成为一体 的。在本实施方式中,BS单元集合体60包括多个集管(第一集管55、第二集管56、第三集管57 及第四集管58);以及数量与室内单元120的数量相同的BS单元70(具体而言为十六组BS单 元70a~70p)(参照图4等)。

(2-3-1-1)第一集管55、第二集管56、第三集管57、第四集管58

第一集管55与高低压气体连通管13连接并连通。第一集管55在与高低压气体连通 管13连接的连接部分的附近包括第一集管用过滤器55a,该第一集管用过滤器55a将流过的 制冷剂中含有的异物去除(参照图11)。第一集管55与后述的第一单元71的第八配管P8大致 垂直地连接。

第二集管56与吸入气体连通管12连接并连通。第二集管56在与吸入气体连通管12 连接的连接部分的附近包括第二集管用过滤器56a,该第二集管用过滤器56a将流过的制冷 剂中含有的异物去除(参照图11)。另外,第二集管56与后述的第一单元71的第六配管P6大 致垂直地连接。

另外,第二集管56在左右两侧具有与第四集管58的第二连接部581(后述)连接的 第一连接部561。第二集管56经由第一连接部561与第四集管58连通(参照图12及图16)。第 一连接部561从第二集管56朝上方平缓地延伸,然后弯曲而朝下方延伸(参照图6及图10)。 这样第一连接部561从第二集管56先朝上方延伸的原因是为了形成捕集部(trap),该捕集 部抑制在空调系统100停止时等存在于第二集管56的制冷剂和与制冷剂相溶的冷冻机油流 入第一连接部561。

第三集管57与液体连通管11连接并连通。第三集管57与后述的液体连通单元73的 第一配管P1大致垂直地连接。

第四集管58与后述的旁通单元74的第九配管P9大致垂直地连接。另外,第四集管 58在左右两侧具有与第二集管56的第一连接部561连接的第二连接部581。第四集管58经由 第二连接部581与第四集管58连通(参照图12及图16)。

第一集管55、第二集管56、第三集管57及第四集管58沿着左右方向(水平方向)延 伸。第一集管55、第二集管56及第三集管57通过形成于壳体131的左侧面的通孔露出至外 部。另外,关于各集管的高度关系,从上方朝下方依次排列着第一集管55、第四集管58、第二 集管56、第三集管57(参照图6及图10)。另外,关于各集管的前后关系,从背面侧朝正面侧依 次排列着第四集管58、第一集管55、第二集管56、第三集管57(参照图6及图10)。

另外,第一集管55、第二集管56、第三集管57及第四集管58大致平行地延伸。

(2-3-1-2)BS单元70

各BS单元70对应于室内单元120中的各个室内单元。例如,BS单元70a对应于室内 单元120a,BS单元70b对应于室内单元120b,BS单元70p对应于室内单元120p。在后述的“(3) BS单元70的详细情况”中对BS单元70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2-3-2)中间单元控制部132

中间单元控制部132是由CPU、存储器等构成的微型计算机。中间单元控制部132经 由通信线接收来自室内单元控制部或室外单元控制部的信号,并根据该信号对后述的第一 电动阀Ev1、第二电动阀Ev2及第三电动阀Ev3的开度进行控制。

(3)BS单元70的详细情况

以下,对BS单元70(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的详细情况 进行说明。图13是图11的A部分中所示的BS单元70的放大图。

BS单元70在室外单元110与室内单元120之间切换制冷剂的流动。BS单元70主要由 如图14所示的第一单元71和如图15所示的第二单元72构成。

(3-1)第一单元71

图14是第一单元71的立体图。第一单元71是在BS单元70内构成气体制冷剂回路 RC3的单元。

第一单元71经由第一集管55与高低压气体连通管13连接,经由第二集管56与吸入 气体连通管12连接,并经由气体管GP与利用侧制冷剂回路RC2连接。第一单元71在高低压气 体连通管13或吸入气体连通管12与利用侧制冷剂回路RC2之间主要连通气体制冷剂。

第一单元71包括作为切换阀的第一电动阀Ev1及第二电动阀Ev2。另外,第一单元 71包括第一过滤器Fl1。另外,第一单元71包括作为制冷剂配管的第三配管P3、第四配管P4、 第六配管P6、第七配管P7及第八配管P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抑制第一单元71内的 制冷剂流过声音,切换阀采用了电动阀(第一电动阀Ev1及第二电动阀Ev2),而未采用电磁 阀。

第一单元71主要被划分为第一部分R1(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一制冷剂配 管”)、第二部分R2(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二制冷剂配管”)以及第三部分R3(相当于 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三制冷剂配管”)。第一单元71是用连接部J1连接第一部分R1、第二部 分R2及第三部分R3而构成的。

(3-1-1)第一部分R1

第一部分R1的一端经由第二集管56与吸入气体连通管12连接,另一端经由连接部 J1与第二部分R2及第三部分R3连接。具体而言,第一部分R1是包括第一电动阀Ev1、第五配 管P5和第六配管P6的部分。另外,当改变观点时,也能将第一部分R1视为与吸入气体连通管 12连接的一个制冷剂配管(即,第一部分R1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一制冷剂配管”)。

第一电动阀Ev1是例如能进行开度调节的电动阀,根据开度使制冷剂流过或切断 制冷剂而切换制冷剂的流动。如图14所示,第一电动阀Ev1呈大致圆柱状的形状,并被配置 成上下方向(铅垂方向)为长边方向的姿势(在图14中省略了第一电动阀Ev1的驱动部)。第 一电动阀Ev1的一端与第五配管P5连接,另一端与第六配管P6连接。

第五配管P5的一端与连接部J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电动阀Ev1连接。更详细而言, 第五配管P5从一端(与连接部J1连接的连接部分)朝前方(水平方向)延伸,另一端与第一电 动阀Ev1连接(参照图13及图14)。

第六配管P6的一端与第二集管56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电动阀Ev1连接。更详细而 言,第六配管P6从一端(即与第二集管56连接的连接部分)朝上方平缓地延伸,然后弯曲而 朝下方延伸,之后弯曲而朝前方(水平方向)延伸,由此处进一步弯曲而朝上方(铅垂方向) 延伸,另一端与第一电动阀Ev1连接(参照图6、图10、图13及图14)。这样第六配管P6从与第 二集管56连接的连接部分先朝上方延伸的原因是为了形成捕集部(trap),该捕集部抑制在 空调系统100停止时等存在于第二集管56的制冷剂和与制冷剂相溶的冷冻机油流入第六配 管P6。另外,第六配管P6与第二集管56大致垂直地连接。

(3-1-2)第二部分R2

第二部分R1的一端经由第二集管55与高低压气体连通管13连接,另一端经由连接 部J1与第一部分R1及第三部分R3连接。具体而言,第二部分R2是包括第二电动阀Ev2、第七 配管P7和第八配管P8的部分。另外,当改变观点时,也能将第二部分R2视为与高低压气体连 通管13连接的一个制冷剂配管(即,第二部分R2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二制冷剂配 管”)。

第二电动阀Ev2是例如能进行开度调节的电动阀。更具体而言,即便第二电动阀 Ev2处于最小开度(最低开度)时,也在第二电动阀Ev2的内部形成有供制冷剂流动的微小流 路rp(未图示),即便开度最小时,也不会完全关闭。如图14所示,第二电动阀Ev2呈大致圆柱 状的形状,并被配置成上下方向(铅垂方向)为长边方向的姿势(在图14中省略第二电动阀 Ev2的驱动部90)。第二电动阀Ev2的一端与第七配管P7连接,另一端与第八配管P8连接。另 外,如图10等所示,第二电动阀Ev2在比第一电动阀Ev1靠背面侧的位置配置于比第一电动 阀Ev1靠上方(更高)的位置。另外,在后述的“(6)第二电动阀Ev2的详细情况”中,对第二电 动阀Ev2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第七配管P7的一端与连接部J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电动阀Ev2连接。更详细而言, 第七配管P7从一端(即与连接部J1连接的连接部分)朝上方(铅垂方向)延伸,另一端与第二 电动阀Ev2连接(参照图13及图14)。

第八配管P8的一端与第二电动阀Ev2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集管55连接。更详细而 言,第八配管P8从一端(即与第二电动阀Ev2连接的连接部分)朝后方(水平方向)延伸,另一 端与第一集管55大致垂直地连接(参照图13及图14)。

(3-1-3)第三部分R3

第三部分R3的一端与气体管GP连接,另一端经由连接部J1与第一部分R1及第二部 分R2连接。具体而言,第三部分R3是包括第一过滤器Fl1、第三配管P3、第四配管P4及连接部 J1的部分。另外,当改变观点时,也能将第三部分R3视为与气体管GP连接的一个制冷剂配管 (即,第三部分R3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三制冷剂配管”)。

第一过滤器Fl1起到了将流过的制冷剂中含有的异物去除的作用。如图14所示,第 一过滤器Fl1呈大致圆柱状的形状,并被配置成前后方向(水平方向)为长边方向的姿势。第 一过滤器Fl1的一端与第三配管P3连接,另一端与第四配管P4连接。

第三配管P3的一端与气体管GP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过滤器Fl1连接。另外,第三配 管P3的一端从壳体131的背面朝外部露出(参照图6及图10等)。

第四配管P4的一端与第一过滤器Fl1连接,另一端与连接部J1连接。更详细而言, 第四配管P4在从一端(与第一过滤器Fl1连接的连接部分)朝正面侧朝斜下方倾斜地延伸之 后,在水平方向上(朝前方)延伸,另一端与连接部J1连接(参照图10等)。

连接部J1是制冷剂配管用的接头,并呈倒T字形的形状。连接部J1能通过在上方、 前方及后方分别形成的开口连接三根配管。连接部J1通过扩口式配管(flarefittings)、 钎焊等与第四配管P4的另一端连接。第三部分R3经由连接部J1与第一部分R1的第五配管P5 及第二部分R2的第七配管P7连接

(3-2)第二单元72

图15是第二单元72的立体图。第二单元72主要被划分为液体连通单元73(相当于 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四制冷剂配管”)和旁通单元74。

(3-2-1)液体连通单元73

液体连通单元73是在BS单元70内构成液体制冷剂回路RC4的单元。

液体连通单元73的一端经由第三集管57与液体连通管11连接,另一端与液体管LP 连接。也就是说,液体连通单元73是在液体连通管11与液体管LP之间主要连通液体制冷剂 的制冷剂配管。当改变观点时,也能将液体连通单元73视为一端与液体连通管11连接、另一 端与液体管LP连接的一个制冷剂配管(即,液体连通单元73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四 制冷剂配管”)。

液体连通单元73主要包括过冷却热交换部59和作为制冷剂配管的第一配管P1及 第二配管P2。

(3-2-1-1)过冷却热交换器59

过冷却热交换部59是例如套管型热交换器。过滤器热交换部59呈大致筒状的形 状,在该过滤器热交换部59的内部形成有第一流路591及第二流路592。更详细而言,过冷却 热交换部59具有能使在第一流路591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在第二流路592中流动的制冷剂进 行热交换的结构。具体而言,第一流路591的一端与第一配管P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配管P2 连接。第二流路592的一端与第九配管P9连接,另一端与第十配管P10连接。

过冷却热交换部59被配置成沿着前后方向(水平方向)延伸的姿势。另外,在BS单 元集合体60中,过冷却热交换部59与第三配管P3及第四配管P4等大致平行地延伸。

(3-2-1-2)液体连通单元73内的制冷剂配管

第一配管P1的一端与第三集管57连接,另一端与过冷却热交换部59的第一流路 591连接。具体而言,第一配管P1从一端(即与第三集管57连接的连接部分)朝上方(铅垂方 向)延伸,另一端与过冷却热交换部59连接(参照图13及图15)。另外,第一配管P1与第三集 管57大致垂直地连接。

第二配管P2的一端与过冷却热交换部59的第一流路591连接,另一端与液体管LP 连接。具体而言,第二配管P2在从一端(即与过冷却热交换部59连接的连接部分)朝后方(水 平方向)延伸之后,弯曲而朝上方(铅垂方向)延伸,并由此处进一步弯曲而朝后方(水平方 向)延伸(参照图13及图15)。另外,第二配管P2的另一端从壳体131的背面朝外部露出(参照 图6及图10等)。

(3-2-2)旁通单元74

旁通单元74是将制冷剂从第四集管58旁通至液体连通单元73的单元。具体而言, 旁通单元74的一端与第四集管58连接,另一端与液体连通单元73的第一配管P1连接。旁通 单元74将气体制冷剂旁通至液体连通单元73的第一配管P1,其中,气体制冷剂是流过第一 单元71的第六配管P6并经由第二集管56流入第四集管58的气体制冷剂。

旁通单元74主要包括第三电动阀Ev3、第二过滤器Fl2、作为制冷剂配管的第九配 管P9、第十配管P10、第十一配管P11及第十二配管P12。

(3-2-2-1)第三电动阀Ev3

第三电动阀Ev3是例如能进行开度调节的电动阀,根据开度使制冷剂流过或切断 制冷剂而切换制冷剂的流动。如图15所示,第三电动阀Ev3呈大致圆柱状的形状,并被配置 成上下方向(铅垂方向)为长边方向的姿势(在图15中省略第三电动阀Ev3的驱动部)。具体 而言,第三电动阀Ev3的一端与第十配管P10连接,另一端与第十一配管P11连接。

(3-2-2-2)第二过滤器Fl2

第二过滤器Fl2起到了将流过的制冷剂中含有的异物去除的作用。如图15所示,第 二过滤器Fl2呈圆柱状的形状,并被配置成上下方向(铅垂方向)为长边方向的姿势。具体而 言,第二过滤器Fl2的一端与第十一配管P11连接,另一端与第十二配管P12连接。

(3-2-2-3)旁通单元74内的制冷剂配管

第九配管P9的一端与第四集管58连接,另一端与过冷却热交换部59的第二流路 592连接。具体而言,第九配管P9在从一端(即与第四集管58连接的连接部分)朝上方(铅垂 方向)延伸之后,弯曲而朝前方(水平方向)延伸,从而与过冷却热交换部59连接(参照图13 及图15)。另外,第九配管P9与第四集管58大致垂直地连接。

第十配管P10的一端与过冷却热交换部59的第二流路592连接,另一端与第三电动 阀Ev3连接。具体而言,第十配管P10从一端(即与过冷却热交换部59连接的连接部分)朝上 方(铅垂方向)延伸,另一端与第三电动阀Ev3连接(参照图13及图15)。

第十一配管P11的一端与第三电动阀Ev3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过滤器Fl2连接。具体 而言,第十一配管P11从与第三电动阀Ev3连接的连接部分朝下方(铅垂方向)延伸,另一端 与第二过滤器Fl2连接(参照图13及图15)。

第十二配管P12的一端与第二过滤器Fl2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配管P1连接。具体而 言,第十二配管P12在从一端(即与第二过滤器Fl2连接的连接部分)朝下方(铅垂方向)延伸 之后,弯曲而朝后方(水平方向)延伸,另一端与第一配管P1连接(参照图13及图15)。

(4)空调系统100运转中的制冷剂的流动

以下,以室内单元120a及120b处于运转中的情况为例,按各个状况说明空调系统 100运转中的制冷剂的流动。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简化说明,假设其它室内单元120(120c~120p)处于 停止状态。由此,除了室内单元120a及120b之外的室内单元120的室内膨胀阀51处于完全关 闭状态,除了BS单元70a及70b之外的BS单元70(70c~70p)内的第一电动阀及第三电动阀 Ev3被完全关闭。另外,BS单元70c~70p内的第二电动阀Ev2处于最小开度。

(4-1)室内单元120a及120b这两个室内单元进行制冷运转时

在上述状况下,在BS单元70a及70b中,第一电动阀Ev1被完全打开,第二电动阀Ev2 处于最小开度。另外,室内单元120a及120b的各室内膨胀阀51以恰当的开度打开,第一室外 膨胀阀34及第二室外膨胀阀35被完全打开。

当压缩机25在上述状态下驱动时,由压缩机25压缩后的高压气体制冷剂经由排出 配管252、第一流路切换阀26及第三流路切换阀28等流入室外热交换器30并冷凝。在室外热 交换器30中冷凝后的制冷剂流过液体侧截止阀23等而流入液体连通管11。流入液体连通管 11的制冷剂不久到达中间单元130的第三集管57,并流入BS单元70a或70b(第二单元72a或 72b)的第一配管P1。

流入第一配管P1的制冷剂经由第二配管P2、液体管LP等而到达室内单元120a或 120b,并流入室内膨胀阀51而被减压。减压后的制冷剂流入各室内热交换器52并蒸发。蒸发 后的制冷剂经由气体管GP而流入BS单元70a或70b(第一单元71a或71b)的第三配管P3。

流入第三配管P3的制冷剂流过第四配管P4、第五配管P5及第六配管P6等而到达第 二集管56。到达第二集管56的制冷剂经由吸入气体连通管12流入室外单元110,并被吸入至 压缩机25。

另外,当室内单元120a或室内单元120b通过热关闭(thermooff)等停止运转时, 存在于第二部分R2(第八配管P8及第七配管P7)的制冷剂经由第二电动阀Ev2的微小流路等 而旁通至第一部分R1(第五配管P5及第六配管P6)。

(4-2)室内单元120a及120b这两个室内单元进行制热运转时

在上述状况下,在BS单元70a及70b中,第一电动阀Ev1被完全关闭,第二电动阀Ev2 被完全打开。另外,室内单元120a及120b的室内膨胀阀51被完全打开,第一室外膨胀阀34及 第二室外膨胀阀35以恰当的开度打开。

当压缩机25在上述状态下驱动时,由压缩机25压缩后的高压气体制冷剂经由排出 配管252及第二流路切换阀27等流入高低压气体连通管13。流入高低压气体连通管13的制 冷剂不久到达中间单元130的第一集管55。到达第一集管55的制冷剂流入BS单元70a或70b (第一单元71a或71b)的第八配管P8,并流过第七配管P7、第四配管P4及第三配管P3等而流 入气体管GP。

流入气体管GP的制冷剂到达室内单元120a或120b,并流入各室内热交换器52而冷 凝。冷凝后的制冷剂经由液体管LP而流入BS单元70a或70b(第二单元72a或72b)的第二配管 P2。

流入第二配管P2的制冷剂经由第一配管P1等而到达第三集管57。到达第三集管57 的制冷剂经由液体连通管11流入室外单元110。

流入室外单元110的制冷剂在第一室外膨胀阀34或第二室外膨胀阀35中被减压。 减压后的制冷剂流入室外热交换器30,并在流过室外热交换器30时蒸发。蒸发后的制冷剂 经由第一流路切换阀26或第三流路切换阀28等而被吸入至压缩机25。

(4-3)室内单元120a及120b中的任意一方进行制冷运转并且另一方进行制热运 转时

在上述状况下,在BS单元70a及70b中的与进行制冷运转的室内单元120(以下记为 “一方室内单元120”)相对应的BS单元70(以下记为“另一方BS单元70”)中,第一电动阀Ev1 被完全打开,并且第二电动阀Ev2处于最小开度,第三电动阀Ev3以恰当的开度打开。另外, 一方室内单元120的室内膨胀阀51以恰当的开度打开。与此相对,在BS单元70a及70b中的与 进行制热运转的室内单元120(以下记为“另一方室内单元120”)相对应的BS单元70(以下记 为“另一方BS单元70”)中,第一电动阀Ev1被完全关闭,并且第二电动阀Ev2被完全打开。另 外,另一方室内单元120的室内膨胀阀51被完全打开。另外,第一室外膨胀阀34及第二室外 膨胀阀35以恰当的开度打开。

当压缩机25在上述状态下驱动时,由压缩机25压缩后的高压气体制冷剂经由排出 配管252及第二流路切换阀27等流入高低压气体连通管13。流入高低压气体连通管13的制 冷剂不久到达中间单元130的第一集管55。到达第一集管55的制冷剂流入另一方BS单元70 内的第一单元71,并流过第八配管P8、第七配管P7、第四配管P4及第三配管P3等而流入气体 管GP。

流入气体管GP的制冷剂到达另一方室内单元120,并流入室内热交换器52而冷凝。 冷凝后的制冷剂经由液体管LP而流入另一方BS单元70内的液体连通单元73的第二配管P2。 流入第二配管P2的制冷剂经由第一配管P1等而到达第三集管57。

到达第三集管57的制冷剂到达一方BS单元70内的液体连通单元73,并流入第一配 管P1。流入第一配管P1的制冷剂流过过冷却热交换部59的第一流路591,并经由第二配管P2 及液体管LP而到达一方室内单元120。

到达一方室内单元120的制冷剂流入室内膨胀阀51而被减压。减压后的制冷剂流 入室内热交换器52并蒸发。蒸发后的制冷剂经由气体管GP到达一方BS单元70的第一单元 71,并流入第三配管P3。流入第三配管P3的制冷剂流过第四配管P4、第五配管P5及第六配管 P6等而到达第二集管56。

到达第二集管56的一部分制冷剂经由吸入气体连通管12流入室外单元110,并被 吸入至压缩机25。另一方面,到达第二集管56的其它制冷剂经由第一连接部561及第二连接 部581流入第四集管58。即,第一连接部561及第二连接部581起到了作为连接配管的作用, 该连接配管将第二集管56和第四集管58连接,并将第二集管56内的制冷剂输送至第四集管 58。

流入第四集管58的制冷剂到达一方BS单元70内的旁通单元74,并流入第九配管 P9。流入第九配管P9的制冷剂流入过冷却热交换部59的第二流路592。流入第二流路592的 制冷剂在流过第二流路592时与流过第一流路591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以对流过第一流路 591的制冷剂进行冷却。藉此,在第一流路591中流动的制冷剂处于过冷却的状态。

流过第二流路592的制冷剂经由第十配管P10、第十一配管P11及第十二配管P12而 与在第一配管P1内流动的制冷剂合流。

另外,当一方室内单元120通过热关闭等停止运转时,存在于一方BS单元70内的第 二部分R2(第八配管P8及第七配管P7)的制冷剂经由第二电动阀Ev2的微小流路等而旁通至 第一部分R1(第五配管P5及第六配管P6)。

(5)中间单元130的制造方法

此处,对中间单元13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16是BS单元集合体60的分解图。

中间单元130主要是通过在生产线上将分别制作出的壳体131、中间单元控制部 132、包括多个BS单元70在内的BS单元集合体60组合在一起而制造出的。

具体而言,在通过板金加工制造出的壳体131的底面上设置BS单元集合体60,并用 螺钉等恰当地加以固定。然后,收容中间单元控制部132,并与第一电动阀Ev1、第二电动阀 Ev2及第三电动阀Ev3进行配线连接等。最后,在配置完泄水盘等之后,用螺钉等固定壳体 131的顶面、前表面部分。

另外,如图16所示,BS单元集合体60是通过组合第一组装件81和第二组装件82并 利用固定件601(参照图6及图12)加以固定而制作出的,其中,上述第一组装件80是将多个 第一单元71(71a~71p)集合在一起而形成一体的,上述第二组装件90是将多个第二单元72 (72a~72p)集合在一起而形成一体的。

(6)第二电动阀Ev2的详细情况

此处,对第二电动阀Ev2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图17是表示第二电动阀Ev2的主要 部分的剖视图(未图示驱动部90)。图18是图17的B部分的放大图。

第二电动阀Ev2是将内置于驱动部90的电动机(未图示)的输出经由小齿轮及齿轮 等传递至阀芯93以使阀芯93上下驱动的所谓齿轮式的电动阀。第二电动阀Ev2具有驱动部 90(参照图6及图10)和供驱动部90驱动的阀主体91,在阀主体91的内部收容有输出轴93、阀 芯93及阀座94。

输出轴92与同固定于电动机的轴的小齿轮卡合的齿轮(未图示)一体构成。输出轴 92与电动机的驱动联动地旋转,并上下移动。阀芯93与输出轴92连接,并伴随着输出轴92的 移动而上升或下降。另外,当阀芯93最大程度地下降时,第二电动阀Ev2的开度处于最小开 度。

阀座94呈与阀芯93嵌合的形状。如图18所示,在阀座94上通过形成多个狭槽(槽) s1而构成微小流路rp。即,当第二电动阀Ev2处于最小开度的状态时,存在于第八配管P8内 的制冷剂流过狭槽s1而流入第七配管P7。

藉此,当第二电动阀Ev2处于最小开度的状态时,抑制了在利用侧制冷剂回路RC2 及气体制冷剂回路RC3中形成液体密封回路(liquidsealcircuit)。另外,即便在第二电 动阀Ev2处于最小开度的状态时,存在于高低压气体连通管13、第八配管P8等的制冷剂及冷 冻机油也会流过微小流路rp而被旁通,因此,不易滞留。

(7)特征

(7-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二电动阀Ev2上形成有即便其开度为最小开度时也供制 冷剂流动的微小流路rp。

藉此,不用另行配置用于抑制液体密封的旁通管等,也可抑制在利用侧制冷剂回 路RC2及气体制冷剂回路RC3中形成液体密封回路。由此,抑制了制冷剂流过声音,确保了安 全性,并提升了紧凑化。即,即便在使用电动阀(第一电动阀Ev1及第二电动阀Ev2)以作为切 换阀的情况下,也无需另行配置用于抑制液体密封的旁通回路,能紧凑地构成BS单元70及 中间单元130的尺寸。

另外,若高压气体制冷剂在高低压气体连通管13中流动,则高低压气体连通管13 内的制冷剂比存在于吸入气体连通管12内的制冷剂多,容易滞留于高低压气体连通管13 内。但是,在第二电动阀Ev2上形成有微小流路rp,因此,存在于高低压气体连通管13内的制 冷剂和与制冷剂相溶的冷冻机油可经由微小流路rp被引导至BS单元70内,制冷剂和冷冻机 油不易滞留于高低压气体连通管13中。

(7-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二电动阀Ev2的阀座94上形成有作为微小流路rp的狭槽 s1。即,第二电动阀Ev2的微小流路rp是形成于阀座94的狭槽s1。藉此,以简单的结构形成微 小流路rp。由此,抑制了成本增大。

(7-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空调系统100包括BS单元70及中间单元130,该BS单元70及中 间单元130因可以不另行配置用于抑制液体密封的旁通管等而相应地紧凑构成。藉此,即便 在狭小的空间中,也容易对BS单元70及中间单元130进行施工。由此,提高了空调系统100的 施工性。

(8)变形例

(8-1)变形例A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空调系统100具有一个室外单元110,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 存在多个室外单元110。另外,空调系统100具有十六台室内单元120,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 以存在任意台数的室内单元120。

(8-2)变形例B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中间单元130(BS单元集合体60)具有十六组BS单元70,但并不 限定于此,也可以有任意数量的BS单元70。例如,配置于中间单元130(BS单元集合体60)的 BS单元70的数量可以是四组、六组或八组,或者也可以是二十四组。

(8-3)变形例C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中间单元130(BS单元集合体60)中,第一单元71和第二单元 72(液体连通单元73)沿水平方向交替排列。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第一单元71和第二单 元72(液体连通单元73)被配置成沿铅垂方向交替地排列。

(8-4)变形例D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BS单元70在集成有多个BS单元70以作为BS单元集合体60的状 态下收容于壳体131。但是,并不限定于此,BS单元70也可以不与其它BS单元70一起被集成 为BS单元集合体,而是个别地收容于各个壳体。在上述情况下,也可以省略第一集管55、第 二集管56或第三集管57,将第一部分R1(第六配管P6)、第二部分R2(第八配管P8)或液体连 通单元73(第一配管71)与高低压气体连通管13、吸入气体连通管12或液体连通管11直接连 接。

(8-5)变形例E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了齿轮式的电动阀以作为第二电动阀Ev2。但是,并不限 定于此,只要形成微小流路,第二电动阀Ev2也可以是其它方式的阀。例如,也可采用所谓直 动式的电动阀以作为第二电动阀Ev2。

(8-6)变形例F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电动阀Ev2的微小流路rp以如图18所示的形态形成。但 是,并不限定于此,微小流路rp也可如图19所示的微小流路rp’那样形成。

在图19中,在第二电动阀Ev2的阀座94上形成连通孔h1以代替形成狭槽s1,从而构 成微小流路rp’。即,当形成有作为上述微小流路rp’的连通孔h1的第二电动阀Ev2处于最小 开度的状态时,存在于第八配管P8内的制冷剂流过连通孔h1而流入第七配管P7。换言之,微 小流路rp’是形成于阀座94的连通孔h1。藉此,能以简单的结构形成微小流路。

(8-7)变形例G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二电动阀Ev2上形成有微小流路rp。但是,也可不在第二 电动阀Ev2上形成微小流路rp,而是在第一电动阀Ev1上形成微小流路rp。另外,也可在第二 电动阀Ev2上形成微小流路rp,并且也在第一电动阀Ev1上形成微小流路rp。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用于对制冷剂的流动进行切换的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及包括制冷剂流 路切换单元的制冷装置。

符号说明

11液体连通管

12吸入气体连通管

13高低压气体连通管

55第一集管

55a第一集管用过滤器

56第二集管

56a第二集管用过滤器

57第三集管

58第四集管

59过冷却热交换部

60BS单元集合体

70BS单元(制冷剂流路切换单元)

71第一单元

72第二单元

73液体连通单元(第四制冷剂配管)

74旁通单元

81第一组装件

82第二组装件

90驱动部

91阀主体

92输出轴

93阀芯

94阀座

100空调系统

110室外单元(热源单元)

120室内单元(利用单元)

130中间单元

131壳体

132中间单元控制部

561第一连接部

581第二连接部

591第一流路

592第二流路

601固定件

Ev1第一电动阀

Ev2第二电动阀

Ev3第三电动阀

Fl1第一过滤器

Fl2第二过滤器

GP气体管

h1连通孔(孔)

J1连接部

LP液体管

P1~P12第一配管~第十二配管

R1第一部分(第一制冷剂配管)

R2第二部分(第二制冷剂配管)

R3第三部分(第三制冷剂配管)

RC1热源侧制冷剂回路

RC2利用侧制冷剂回路

RC3气体制冷剂回路

RC4液体制冷剂回路

rp微小流路

s1狭槽(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39276号公报。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