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OFDMA系统中数据包处理方法及装置

OFDMA系统中数据包处理方法及装置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OFDMA系统中数据包处理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对源数据包进行码块分割获得d个数据块;分别对d个数据块添加循环冗余校验码CRC序列,分别进行纠错编码;对纠错编码后的d个数据块进行分组,得到a个信息数据包;对a个信息数据包进行包编码,得到b个校验数据包;进行星座映射调制得到与a个信息数据包对应的长度为k1的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和与b个校验数据包对应的长度为k2的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将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按照时间顺序映射到连续的Mofdm1个OFDM符号,将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按照时间顺序映射到连续的Mofdm2个OFDM符号;发送Mofdm1个OFDM符号和Mofdm2个OFDM符号。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81210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854764.7

  • 发明设计人 李立广;徐俊;许进;

    申请日2014-12-31

  • 分类号H04L5/00(20060101);H04L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振伟;姚开丽

  • 地址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科技南路中兴通讯大厦法务部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13:4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12-06

    授权

    授权

  • 2018-01-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L5/00 申请日:201412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7-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正交频分多址(OFDMA,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统中数据包传输技术,尤其涉及一种OFDMA系统中数据包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OFDMA多址技术是第四代移动通信长期演进(LTE,LongTermEvolution)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可以结合时空编码技术、符号间干扰和信道间干扰抑制以及智能天线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性能,提高通信吞吐量。在第四代移动通信LTE系统中,下行通信采用多载波的OFDMA技术,上行采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Single-carrier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技术。

OFDMA中的各个子载波之间是相互正交的,每个子载波在一个符号时间内有整数个载波周期,每个载波的频谱零点和相邻载波的零点重叠,这样便没有了子载波间的干扰。并且,由于载波间有部分重叠,所以大大提高了频谱利用率。在OFDMA符号保护间隔内填入循环前缀,以保证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周期内OFDMA符号的时延副本内包含的波形周期个数也是整数。这样时延小于保护间隔的信号就不会在解调过程中产生ISI和ICI。而且,OFDMA系统的一个主要优点是正交的子载波可以利用快速傅利叶变换(FFT/IFFT)实现调制和解调,可显著降低运算复杂度硬件实现简单。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一般都需要对信息数据进行信道纠错编码,提高数据在信道传输过程中的可靠性。当前使用比较多的信道纠错编码有Turbo编码、LDPC编码、卷积编码、RS编码和BCH编码等。其中,LTE系统中的二进制Turbo编码是一种带有内部交织器的并行级联码,一般由两个结构相同的递归系统卷积(RSC)分量码编码器并行级联而成。Turbo码内交织器在第二个分量码编码器之前将输入的二进制信息序列中的比特位置进行随机置换,当交织器充分大时,Turbo码就具有近似随机长码的特性。

低密度校验码(LDPC,lowdensityparitycheckcode)是一种基于稀疏校验矩阵的线性分组码,利用它的校验矩阵的稀疏性,可以实现低复杂度的编译码。由于LDPC码解码简单而且吞吐量都比较高,所以在微波通信或者局域网通信中都有使用。

卷积码也是较为常用的一种前向纠错码,卷积码的特点是当对某一时刻的输入信息进行编码时,不仅与本时刻的输入有关,而且还与本时刻之前多个时刻的输入有关,即码字的产生一共受到多个输入时刻信息的制约。RS码是一种纠错能力很强的特殊的非二进制广播信道(BCH)码,是最短距离最大化的编码方法,RS编码和BCH编码的译码方法一般采用硬判译码。

在信道纠错编码块中一般采用CRC序列进行检错,CRC是循环冗余码校验(CyclicRedundancyCheck),一般是在进行纠错编码之前对信息块添加的冗余信息。循环冗余码校验工作方法是在发送端产生一个冗余信息,添加到信息位后面一起发送到接收端,接收端收到的信息按相同算法对信息块进行校验正确与否。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一般源信息块都是比较大,需要进行码块分割成较小的信息块,然后对这些较小信息块进行信道编码。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如果码长较长的话纠错编码的译码器会非常复杂和延时都会比较大,而且一般源信息块长度都是变化不定的,这样要求设计一个码长大范围变化的纠错码也是相当困难的。对于纠错编码来说,码长越长性能越好,但复杂度越高。而且在现有的OFDMA系统中,有些纠错编码长度比较大,例如LTE系统中可以达到6144比特的长度,那么带来的问题是纠错码的译码时延就比较大,而且复杂度也比较高。

而且,OFDMA系统对相位噪声和载波频偏是十分敏感的,这是OFDMA技术的缺点,整个OFDMA系统对各个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要求格外严格,任何一点小的载波频偏都会破坏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引起ICI;相位噪声也会导致码元星座点的旋转、扩散,形成ICI。这些影响都会降低系统通信的可靠性。而且,OFDMA通信系统在衰落信道下,使得在一个OFDM符号内的不同纠错码块的信道不一样,也会使得最终数据包的误包性能降低。所以亟需一种处理方法提高OFDMA系统在衰落信道下的数据传输可靠性、系统通信鲁棒性和降低译码时延。

遗憾的是,目前尚无相关技术可供参考。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OFDMA系统中数据包处理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OFDMA系统中数据包处理方法,应用于发送端,所述方法包括:

对待传输的源数据包进行码块分割获得d个数据块;

分别对所述d个数据块中每个数据块添加循环冗余校验码CRC序列;

对添加CRC序列后的d个数据块分别进行纠错编码;

对纠错编码后的d个数据块进行分组,得到等长的a个信息数据包;

对所述a个信息数据包进行包编码,得到b个校验数据包;

对所述a个信息数据包和所述b个校验数据包进行星座映射调制,得到长度为k1的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和长度为k2的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所述第一调制符号序列对应a个信息数据包,第二调制符号序列对应b个校验数据包;将所述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按照时间顺序映射到连续的Mofdm1个OFDM符号,将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按照时间顺序映射到连续的Mofdm2个OFDM符号;

发送所述Mofdm1个OFDM符号和Mofdm2个OFDM符号时,所述Mofdm1个OFDM符号中第一个OFDM符号先于所述Mofdm2个OFDM符号中第一个OFDM符号发送;

其中,a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d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b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k1和k2均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Mofdm1和Mofdm2均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一种OFDMA系统中数据包处理方法,应用于接收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包含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的连续Mofdm1个OFDM符号,以及包含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的连续Mofdm2个OFDM符号;所述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包含a个信息数据包,所述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包含b个校验数据包;所述a个信息数据包包含d个纠错编码数据块;使用所述d个纠错编码数据块和b个校验数据包的信息,解码出源数据包;

其中,a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d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b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Mofdm1和Mofdm2均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一种OFDMA系统数据包处理装置,应用于发送端,所述装置包括:

码块分割模块,配置为对待传输的源数据包进行码块分割获得d个数据块;

添加CRC序列模块,配置为分别对所述d个数据块中每个数据块添加循环冗余校验码CRC序列;

纠错编码模块,配置为对添加CRC序列后的d个数据块分别进行纠错编码;

分组模块,配置为对纠错编码后的d个数据块进行分组,得到等长的a个信息数据包;

包编码模块,配置为对所述a个信息数据包进行包编码,得到b个校验数据包;

星座映射调制模块,配置为对所述a个信息数据包和所述b个校验数据包进行星座映射调制,得到长度为k1的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和长度为k2的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所述第一调制符号序列对应a个信息数据包,第二调制符号序列对应b个校验数据包;

OFDM调制模块,配置为将所述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按照时间顺序映射到连续的Mofdm1个OFDM符号,将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按照时间顺序映射到连续的Mofdm2个OFDM符号;

发送模块,配置为所述Mofdm1个OFDM符号和Mofdm2个OFDM符号,其中,所述Mofdm1个OFDM符号中第一个OFDM符号先于所述Mofdm2个OFDM符号中第一个OFDM符号发送;

其中,a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d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b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k1和k2均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Mofdm1和Mofdm2均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一种OFDMA系统中数据包处理装置,应用于接收端,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OFDM符号模块,配置为接收包含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的连续Mofdm1个OFDM符号,以及包含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的连续Mofdm2个OFDM符号;所述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包含a个信息数据包,所述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包含b个校验数据包;所述a个信息数据包包含d个纠错编码数据块;

纠错解码模块,配置为使用所述d个纠错编码数据块和b个校验数据包的信息,解码出源数据包;

其中,a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d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b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Mofdm1和Mofdm2均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OFDMA与数据包编码技术结合起来进行数据传输,使得接收端译码可以采用类流水线方式进行解调译码,译码速度更快,而且接收鲁棒性更强。每接收到一个OFDM符号,在接收下一个OFDM符号的间隙将上一个OFDM符号的所有纠错编码块先进行译码,缩短译码时延,速度比较快,吞吐量高。同时结合数据包编码,所有纠错码块通过包编码方法会多出一些校验数据块,在发送端,这些校验数据块在原始纠错码数据块之后发送,那么在接收端进行译码时,可以先译码原始纠错码块并判断是否正确,如果全都正确就不用再对校验数据块进行译码,从而减少译码操作,降低能量消耗,提高译码速度;而且,如果原始纠错码块译码错误,可以通过包编码译码来重新对所有纠错编码块进行译码,可以提高各个纠错码块的性能,从而提高接收鲁棒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OFDMA系统接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OFDMA系统中的频率维度和时间维度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OFDMA系统中数据包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OFDMA系统中数据包处理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实例1的OFDMA系统资源分配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实例5的OFDMA系统资源分配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实例5的OFDMA系统资源分配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实例6的进行星座映射调制的数据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实例6的OFDMA系统的二维时频资源分配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实例8的OFDMA系统的二维时频资源分配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实例9的OFDMA系统接收译码流程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OFDMA系统中数据包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3为本发明装置实施例二中实例9的OFDMA系统接收译码模块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举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实施例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OFDMA系统中数据包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OFDMA系统数据包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00、对待传输的源数据包进行码块分割获得d个数据块;

301、分别对每个数据块添加CRC序列;

303、对添加CRC序列后的d个数据块分别进行纠错编码,

305、进行分组得到等长的a个信息数据包;

306、对a个信息数据包进行包编码得到b个校验数据包;

307、对所述a个信息数据包进行星座映射调制得到长度为k1的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对所述b个校验数据包进行星座映射调制得到长度为k2的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或者,将a个信息数据包和b个校验数据包进行星座映射调制,其中,包含a个信息数据包的是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长度为k1,其余的是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长度为k2;

308、将所述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按照时间顺序映射到连续的Mofdm1个OFDM符号上,且将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按照时间顺序映射到连续的Mofdm2个OFDM符号上;发送顺序编号中,Mofdm1个OFDM符号中第一个OFDM符号先于Mofdm2个OFDM符号中第一个OFDM符号;如图2所示,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占用情况。

309、按照发送顺序编号,将所述Mofdm1个OFDM符号和Mofdm2个OFDM符号发送至第二传输节点;

其中,a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d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b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k1和k2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Mofdm1和Mofdm2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优选地,发送顺序编号中,Mofdm2个OFDM符号中第一个OFDM符号是Mofdm1个OFDM符号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或者Mofdm1个OFDM符号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之后第x个OFDM符号,其中,x大于等于1。

优选地,所述在添加CRC序列之后且在纠错编码之前,先进行第一次填充,所述第一次填充是对第i块数据块填充m1i比特,其中,m1i是大于等于0的整数,i=0、1、…、d-1,d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

优选地,所述的进行纠错编码之后且在进行分组得到等长的a个信息数据包之前,进行第二次填充,所述第二次填充是在整个纠错编码数据块的首部或者尾部添加m2比特,其中,所述的整个纠错编码数据块包含d个纠错编码块,d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m2是大于等于0的整数。

优选地,所述的分组得到a个等长信息数据包,每个信息数据包的比特数目为k×c,其中,a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k是纠错编码块的比特数,k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c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优选地,所述分别对每个数据块添加CRC序列,每个CRC序列的长度都为h比特,其中,h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优选地,所述对所述a个信息数据包进行星座映射调制得到长度为k1的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进行星座映射调制的所有比特不包括第一次填充和第二次填充比特数据,其中,a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k1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优选地,所述对待传输的源数据包进行码块分割获得d个数据块,每个数据块的长度依赖于以下参数:源数据包的长度、系统分配的用于所述第一传输节点向第二传输节点传输数据的每个OFDM符号上的子载波数目、调制阶数、纠错编码码率、OFDM符号数目、信息数据包中纠错编码块数、每个OFDM符号上承载的纠错编码块数、CRC序列比特数和包编码得到的校验数据包个数,其中,调制阶数是星座映射调制符号携带的比特数,d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调制符号序列的调制阶数为Mod1’,第二调制符号序列的调制阶数为Mod2’,其中,Mod1’和Mod2’是1到16的整数;或者,所述第一调制符号序列包含q1组调制符号子序列,子序列内的调制阶数相同,Modi是第一调制符号序列中第i组调制符号子序列采用的调制阶数,Modi是1到16的整数,i=0、1、…、(q1-1),所述第二调制符号序列包含q2组调制符号子序列,子序列内的调制阶数相同,Modj是第二调制符号序列中第j组调制符号子序列采用的调制阶数,Modj是1到16的整数,j=0、1、…、(q2-1),其中,调制阶数是星座映射调制符号携带的比特数,q1和q2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星座映射调制符号携带的比特数、调制阶数和调制方式的关系表如下表1所示:

表1

优选地,所述对a个信息数据包进行包编码得到b个校验数据包,包括:将所有a个信息数据包中第i比特构成长度为a比特的序列Si,对Si进行单奇偶校验编码、b重比特奇偶校验编码、汉明编码或RS编码,得到长度为b比特的校验序列Ti;将所有校验序列Ti的第j个比特顺序组合,得到长度为n比特的校验数据包Pj;

上述单奇偶校验编码是指:所有输入的a比特为序列Si,对Si进行二进制异或相加,获得1个校验比特。

上述b重比特奇偶校验编码是指:所有输入的a比特为序列Si,对集合Si的一个子集Set1进行二进制异或相加,获得第1个校验比特;对集合S和第1个校验比特组成的新集合的一个子集Set2进行二进制异或相加,获得第2个校验比特;对集合S和第1个校验比特、第2个校验比特组成的新集合的一个子集Set3进行二进制异或相加,获得第3个校验比特;依次类推,对集合S和前b-1个校验比特组成的新集合的一个子集Setb进行二进制异或相加,获得第b个校验比特;

其中,i=0、1、…、n-1,n是纠错编码块集合的长度,n是大于1的整数,j=0、1、…、b-1,b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a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

优选地,所述第一调制符号序列按照时间顺序映射到连续的Mofdm1个OFDM符号,包括,将第一调制符号序列按照先频率后时间映射到Nsc1×Mofdm1的二维时频资源上,其中,频率维度用于OFDM符号内子载波索引编号标识,时间维度用于OFDM符号索引编号标识,所述Nsc1×Mofdm1二维时频资源是由系统分配地且用于第一传输节点向第二传输节点传输数据的时间维度上连续的Mofdm1个OFDM符号,和每个OFDM符号在频率维度上的连续Nsc1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Nsc1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Mofdm1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优选地,所述将第一调制符号序列按照先频率后时间映射到Nsc1×Mofdm1的二维时频资源中,其中向第i个OFDM符号的连续Nsc1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映射方法,包括以下方式之一:

方式1: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1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先进行交织,然后再顺序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1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或者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1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按随机映射关系表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1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或者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1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先顺序映射到逻辑缓存中,然后逻辑缓存中数据按随机映射关系表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1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

方式2: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1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顺序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1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

其中,i=0、1、…、Mofdm1-1,Nsc1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Mofdm1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优选地,若d大于Mofdm1,则按方式1进行操作;否则按方式2进行操作;其中,d是纠错编码块数,d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Mofdm1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优选地,所述第二调制符号序列按照时间顺序映射到连续的Mofdm2个OFDM符号,包括,将第二调制符号序列按照先频率后时间映射到Nsc2×Mofdm2的二维时频资源上,其中,频率维度用于OFDM符号内子载波索引编号标识,时间维度用于OFDM符号索引编号标识,所述Nsc2×Mofdm2二维时频资源是由系统分配地且用于第一传输节点向第二传输节点传输数据的时间维度上连续的Mofdm2个OFDM符号,和每个OFDM符号在频率维度上的连续Nsc2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Nsc2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Mofdm2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优选地,所述将第二调制符号序列按照先频率后时间映射到Nsc2×Mofdm2的二维时频资源中,其中向第i个OFDM符号的连续Nsc2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映射方法,包括以下方式之一,

方式1: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2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先进行交织,然后再顺序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2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或者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2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按随机映射关系表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2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或者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2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先顺序映射到逻辑缓存中,然后逻辑缓存中数据按随机映射关系表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2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

方式2: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2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顺序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2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

其中,i=0、1、…、Mofdm2-1,Nsc2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Mofdm2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优选地,若(b×c)大于Mofdm2,则按方式1进行操作;否则按方式2进行操作;其中,b是校验数据包的个数,b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c是每个信息数据包所包含的纠错编码块块数,c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Mofdm2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调制符号序列和第二调制符号序列向OFDM符号映射过程中,其中向第i个OFDM符号的连续Nsc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映射过程包括以下方式之一:

方式1: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先进行交织,然后再顺序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或者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按随机映射关系表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或者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先顺序映射到逻辑缓存中,然后逻辑缓存中数据按随机映射关系表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

方式2: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顺序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

其中,Nsc是由系统分配地且用于第一传输节点向第二传输节点传输数据的第i个OFDM符号中的非参考信号子载波数目,Nsc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i=0、1、…、Mofdm-1,Mofdm是第一调制符号序列和第二调制符号序列映射的所有OFDM符号数目,Mofdm是大于0的整数。

优选地,若(d+b×c)大于Mofdm,则按方式1进行操作;否则按方式2进行操作;其中,d是纠错编码块数,d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b是校验数据包的个数,b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c是每个信息数据包所包含的纠错编码块块数,c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Mofdm是第一调制符号序列和第二调制符号序列映射的所有OFDM符号数目,Mofdm是大于0的整数。

优选地,所述的交织方法是行进列出的row行、col列分组交织或者随机交织,随机映射关系表是由行进列出的row行、col列分组交织获得的输入输出关系表或随机的输入输出关系表,其中row和col都是大于0的整数。

优选地,所述信息数据包中每块纠错编码块比特长度为e,则e等于m×Nsc1×g,其中,m是每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携带的比特数,m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Nsc1是系统配置地用于所述第一传输节点向第二传输节点传输数据的第i个OFDM符号中的非参考信号子载波数目,i=0、1、…、Mofdm1-1,Nsc1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g的具体数值是1、2、3、4、6或者7,Mofdm1是第一调制符合序列映射到的OFDM符号数目,Mofdm1是大于0的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收端,依照下述方式进行数据包接收:

接收OFDM符号;

解调OFDM符号,依据系统配置的用于从第一传输节点传输到第二传输节点的子载波资源配置情况,获得承载在第i个OFDM符号的Nsc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

解星座映射,将Nsc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解调成为软比特信息;

纠错解码,对解调出的软比特信息进行纠错解码;

去除CRC序列,将所有纠错编码块中CRC序列去除;

数据合并,将去除CRC序列后的所有数据合并得到第一传输节点发送的源数据包;

其中,i=0、1、…、Mofdm-1,Mofdm是所有OFDM符号数,Mofdm是大于1的整数,Nsc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优选地,所述的纠错解码方式至少包括:

校验数据包中的b×c个数据块也属于纠错编码字空间,也可以进行译码,所以纠错编码译码块数为d+b×c个;在所有纠错编码块解码后,根据CRC序列和或纠错编码字空间判断该码字错误,若错误则保存错误纠错编码块的软比特信息,若正确则计算所有正确译码纠错编码块的累计异或结果;依据判断条件:前d个纠错编码块译码正确或者全部d+b×c个纠错编码块译码正确,如果成立则退出;如果不成立,通过包编码译码方法:利用错误纠错编码块的软比特信息、正确纠错编码字的累计异或结果和包编码中所有码块之间的异或关系,解出每个错误纠错编码字的软比特信息,并对错误纠错编码块进行解码,再依据判断条件:前d个纠错编码块译码是否正确或者全部d+b×c个纠错编码块译码是否正确,如果成立则退出;如果不成立,则退出或者继续迭代进行包编码译码,最大迭代次数为MAX次;

其中,d是纠错编码块数,d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b是校验数据包的个数,b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c是每个信息数据包所包含的纠错编码块块数,c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MAX是大于1的整数;

所述的利用错误纠错编码块的软比特信息、正确纠错编码字的累计异或结果和包编码中所有码块之间的异或关系,解出每个错误纠错编码字的软比特信息,具体计算第i个错误纠错编码块的第j比特的软比特信息LLR'err(i,j)表达式如下:

LLR'err(i,j)=LLRerr(i,j)+k0×signerr(i,j)×MSerr(i,j)×Ccrt(j)

其中,参量LLRerr(i,j)是保存的第i个错误纠错编码块的第j比特的软比特信息,参量k0是一个大于0的实数,signerr(i,j)是除了第i个错误纠错编码块以外其他所有错误纠错编码块的第j比特软比特信息的符号位累积结果,MSerr(i,j)是其他所有错误纠错编码块的第j比特软比特信息提供的幅值结果(这里采用最小值算法),Ccrt(j)是所有正确纠错编码块的第j比特软比特信息的符号位累积结果,具体表达式如下:

signerr(i,j)=sign(LLRerr(0,j))×…×sign(LLRerr(i-1,j))×sign(LLRerr(i+1,j))×…×sign(LLRerr(enum,j))

MSerr(i,j)=min(abs(LLRerr(0,j)),…,abs(LLRerr(i-1,j)),abs(LLRerr(i+1,j)),…,abs(LLRerr(enum,j)))

Ccrt(j)=sign(LLRcrt(0,j))×sign(LLRcrt(1,j))×…×sign(LLRcrt(cnum,j))

优选地,所述纠错编码块的纠错编码方法采用Turbo编码、卷积编码、LDPC编码、RS编码、汉明编码、乘积编码或者BCH编码。

以下通过具体示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

实例1

在OFDMA通信系统中,单个OFDM符号有1024个子载波,有效数据子载波数为800。本实例用于第一传输节点为移动用户100向第二传输节点为基站101传输数据,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OFDMA系统中数据包处理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如图3所示:

300、对待传输的1968比特的源数据包进行码块分割获得d=6个数据块,每个数据块长度为328比特;

301、分别对每个数据块添加h=8比特的CRC序列,添加CRC序列后每个数据块长度变为336比特,由于每个数据块的长度相等而且等于母码输入比特为336比特,所以不需要第一次填充;

303、对添加CRC序列后的d=6个数据块分别进行Turbo纠错编码,Turbo纠错编码的码长为672和码率为1/2;

305、进行分组得到等长的a=6个信息数据包,每个信息数据包有1×672比特,每个信息数据包有1个Turbo纠错编码块,由于正好分组6个信息数据包,每个信息数据包有1个Turbo纠错编码数据块,所以不需要第二次填充;

306、对a=6个信息数据包进行包编码得到b=1个校验数据包,校验数据包的长度为672比特,其中所述的包编码采用单奇偶校验编码方法;

307、星座映射调制方式为QPSK,调制阶数为2,对所述a=6个信息数据包进行星座映射调制得到长度为k1=2016的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对所述b=1个校验数据包进行星座映射调制得到长度为k2=336的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或者,将a=6个信息数据包和b=1个校验数据包进行星座映射调制,其中,包含a=6个信息数据包的调制符号为长度为k1=2016的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其余的是长度为k2=336的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

308、将所述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按照时间顺序映射到连续的Mofdm1=6个OFDM符号上,包括,将第一调制符号序列按照先频率后时间映射到(Nsc1=336)×(Mofdm1=6)的二维时频资源上,其中,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1=336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顺序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1=336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i=0、1、…、5;将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按照时间顺序映射到连续的Mofdm2=1个OFDM符号上,包括,将第二调制符号序列按照先频率后时间映射到(Nsc2=336)×(Mofdm2=1)的二维时频资源上,其中,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1=336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顺序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1=336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i=6;其中i是发送顺序编号,编号小的先发送出去;

309、移动用户100按照发送顺序编号,将所述Mofdm1=6个OFDM符号和Mofdm2=1个OFDM符号发送至基站101。

具体所有OFDM符号的发送顺序编号和二维时频资源的映射情况如图5所示,系统配置为移动用户100向基站101传输数据的子载波数为336,移动用户502的数据承载在7个OFDM符号上,第0至第5个OFDM符号承载的是第一调制符号序列500,第6个OFDM符号承载的是第二调制符号序列501。

实例2

实例2与实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305中分组得到的每个信息数据包有2×672比特以及步骤307中第二调制符号序列采用的调制方式为16QAM,如下:

步骤305中,对Turbo纠错编码后的数据进行分组得到等长的a=3个信息数据包,每个信息数据包有2×672比特,每个信息数据包有2个Turbo纠错编码块;则在步骤306中,包编码得到的1个校验数据包长度也为2×672比特;

在步骤307中,第一调制符号序列的长度为k1=2016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调制阶数为Mod1’=2,星座映射调制方式为QPSK,第一调制符号序列的长度为k2=336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调制阶数为Mod2’=4,星座映射调制方式为16QAM;或者,所述第一调制符号序列包含q1=2组调制符号子序列,子序列内的调制阶数相同,第0组调制符号子序列长度为1344,采用的调制方式为BPSK,调制阶数为1,第1组调制符号子序列长度为672,采用的调制方式为16QAM,调制阶数为4,所述第二调制符号序列包含q2=2组调制符号子序列,第0组调制符号子序列长度为168,采用的调制方式为QPSK,调制阶数为2,第1组调制符号子序列长度为168,采用的调制方式为64QAM,调制阶数为6。

实例3

实例3与实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306中包编码方法采用2重奇偶校验编码方法以及步骤307中第二调制符号序列采用的调制方式为16QAM,如下:

步骤306中,对a=6个信息数据包进行包编码得到b=2个校验数据包,每个校验数据包的长度为672比特,其中所述的包编码采用2重奇偶校验编码方法如下:第0个校验数据包P0选择所有6块Turbo纠错编码进行单奇偶校验编码,即P0=C0+C1+…+C5;第1个校验数据包P1选择所有偶数块Turbo纠错编码和P0进行单奇偶校验编码,即P1=C0+C2+C4+P0,其中,C0~C5是6块Turbo纠错编码块,从而获得2个校验数据块P0和P1,长度分别为672比特;

在步骤307中,对所述a=6个信息数据包进行星座映射调制得到长度为k1=2016的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星座映射调制方式为QPSK,调制阶数为2;对所述b=2个校验数据包进行星座映射调制得到长度为k2=336的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星座映射调制方式为16QAM,调制阶数为4。

实例4

实例4与实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308中,如下:

步骤308中,将所述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按照时间顺序映射到连续的Mofdm1=6个OFDM符号上,包括,将第一调制符号序列按照先频率后时间映射到(Nsc1=336)×(Mofdm1=6)的二维时频资源上,其中,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1=336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先进行交织,然后再顺序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1=336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或者,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1=336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按随机映射关系表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1=336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或者,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1=336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先顺序映射到逻辑缓存中,然后逻辑缓存中数据按随机映射关系表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1=336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i=0、1、…、5;

而且,将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按照时间顺序映射到连续的Mofdm2=1个OFDM符号上,包括,将第二调制符号序列按照先频率后时间映射到(Nsc2=336)×(Mofdm2=1)的二维时频资源上,其中,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2=336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先进行交织,然后再顺序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2=336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或者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2=336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按随机映射关系表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2=336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或者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2=336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先顺序映射到逻辑缓存中,然后逻辑缓存中数据按随机映射关系表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2=336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i=6;

其中,i是发送顺序编号,编号小的先发送出去。所述的交织方法是行进列出的row行、col列分组交织或者随机交织,随机映射关系表是由行进列出的row行、col列分组交织获得的输入输出关系表或随机的输入输出关系表,其中row和col都是大于0的整数,row=21,col=16。

实例5

实例5与实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308和步骤309中,如下:

步骤308中,将所述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按照时间顺序映射到连续的Mofdm1=7个OFDM符号上,包括,将第一调制符号序列按照先频率后时间映射到(Nsc1=288)×(Mofdm1=7)的二维时频资源上,其中,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1=288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顺序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1=288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i=0、1、…、6;将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按照时间顺序映射到连续的Mofdm2=7个OFDM符号上,包括,将第二调制符号序列按照先频率后时间映射到(Nsc2=48)×(Mofdm2=7)的二维时频资源上,其中,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2=48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顺序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2=48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i=7、8、…、13;其中i是发送顺序编号,编号小的先发送出去;

在步骤309中,发送过程为:如图6所示,发送完包含第一调制符合序列600的OFDM符号后直接发送包含第二调制符号序列601的OFDM符号;或者,如图7所示,发送完包含第一调制符合序列700的OFDM符号后,等待7个OFDM符号后再发送包含第二调制符号序列701的OFDM符号。

实例6

在OFDMA通信系统中,单个OFDM符号有1024个子载波,有效数据子载波数为800。本实例用于第一传输节点为基站101向第二传输节点为移动用户100传输数据,如图1所示。本发明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如图3所示:

300、对待传输的9620比特的源数据包进行码块分割获得d=20个数据块,每个数据块长度为481比特;

301、分别对每个数据块添加h=8比特的CRC序列,添加CRC序列后每个数据块长度变为489比特;

302,在添加CRC序列之后每个数据块进行第一次填充,所述第一次填充是对第i块数据块填充m1i=15比特,填充比特为‘0’,i=0、1、…、19,使得每个数据块长度达到504比特;

303、对添加CRC序列后的d=20个数据块分别进行Turbo纠错编码,得到总比特数为13440的数据块,Turbo纠错编码的码长为672和码率为3/4;

304、进行Turbo纠错编码之后的总数据块进行第二次填充,所述第二次填充是在整个纠错编码数据块的首部或者尾部添加m2=672比特,填充比特为‘0’;

305、进行分组得到等长的a=7个信息数据包,每个信息数据包有3×672比特;

306、对a=7个信息数据包进行包编码得到b=1个校验数据包,校验数据包的长度为3×672比特,其中所述的包编码采用单奇偶校验编码方法;

307、星座映射调制方式为64QAM,调制阶数为6,所述a=7个信息数据包有效比特数20×657比特(如图8所示,不包含第一次填充的比特800和第二次填充的比特803),进行星座映射调制得到长度为k1=2190的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所述b=1个校验数据包有效比特数3×657比特(如图8所示,不包含包编码方法中进行奇偶校验编码的7比特都属于第一次填充比特和第二次填充比特的结果802),进行星座映射调制得到长度为k2=329的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需填充3比特);

308、将所述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和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按照时间顺序映射到连续的7个OFDM符号上360×7的二维时频资源上,如图9所示,其中,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360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顺序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360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i=0、1、…、6;其中,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映射到第0至6个OFDM符号900,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映射到第6个OFDM符号901(所述二维时频资源中的第6个OFDM符号的最后一个子载波为填充符号902),即在发送顺序编号中,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映射的Mofdm2=1个OFDM符号中第一个OFDM符号是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映射的Mofdm1=7个OFDM符号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

309、基站101按照发送顺序编号,将所述7个OFDM符号发送至移动用户100。

实例7

实例7与实例6的区别在于步骤308中,如下:

步骤308中,将所述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和第二调制符号序列按照时间顺序映射到连续的Mofdm1=7个OFDM符号上的二维时频资源上,其中,d是Turbo码块数(d=20),c是每个信息数据包包含纠Turbo码块数(c=3),b是校验数据包数(b=1),Mofdm是总共需要的OFDM符号数(Mofdm=7),依据判断条件:(d+b×c)是否大于Mofdm,此时判断成立,则: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360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先进行交织,然后再顺序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360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或者,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360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按随机映射关系表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360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或者,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360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先顺序映射到逻辑缓存中,然后逻辑缓存中数据按随机映射关系表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360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i=0、1、…、6;

其中,i是发送顺序编号,编号小的先发送出去。所述的交织方法是行进列出的row行、col列分组交织或者随机交织,随机映射关系表是由行进列出的row行、col列分组交织获得的输入输出关系表或随机的输入输出关系表,其中row和col都是大于0的整数,row=20,col=18。

实例8

实例8与实例6的区别在于步骤308中,如下:

步骤308中,将所述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按照时间顺序映射到连续的Mofdm1=6个OFDM符号上,包括,如图10所示,将第一调制符号序列按照先频率后时间映射到(Nsc1=365)×(Mofdm1=6)的二维时频资源上1000,其中,d是Turbo码块数(d=20),依据判断条件:d是否大于Mofdm1,此时判断成立,则: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1=365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先进行交织,然后再顺序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1=365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或者,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1=365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按随机映射关系表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1=365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或者,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1=365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先顺序映射到逻辑缓存中,然后逻辑缓存中数据按随机映射关系表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1=365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i=0、1、…、5;

而且,将所述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按照时间顺序映射到连续的Mofdm2=6个OFDM符号上,包括,如图10所示,将第二调制符号序列按照先频率后时间映射到(Nsc2=55)×(Mofdm2=6)的二维时频资源上1001(最后一个子载波为填充符号),其中,b是校验数据包数(b=1),c是每个信息数据包包含纠Turbo码块数(c=3),依据判断条件:b×c是否大于Mofdm2,此时判断不成立,则:如图10所示,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2=55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顺序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2=55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i=6、7、…、11;

其中,i是发送顺序编号,编号小的先发送出去,所述的交织方法是行进列出的row行、col列分组交织或者随机交织,随机映射关系表是由行进列出的row行、col列分组交织获得的输入输出关系表或随机的输入输出关系表,其中row和col都是大于0的整数,row=73,col=5。

实例9

实例9是适用于实例6的第二传输节点(移动用户100),如图11所示,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如下:

1100,接收第i个OFDM符号;

1101,解调第i个OFDM符号,依据系统配置的用于传输到本移动用户100子载波资源配置,获得承载在第i个OFDM符号的360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

1102,解星座映射,调制方式为64QAM,调制阶数为6,将360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解调成为360×6个软比特信息;

1103,纠错解码,将属于第i个OFDM符号的所有Turbo码解码;

1104,去除CRC序列,将所有Turbo编码块中CRC序列去除;

1105,数据合并,将去除CRC序列后的所有纯数据合并得到第一传输节点(基站101)发送的源数据包;

如图12所示,每接收完第i个OFDM符号,就可以将属于该第i个OFDM符号内的所有纠错编码块(Turbo码块)进行解码,然后依次译码第i+1个OFDM符号内的纠错码块,采用类似于流水线方式工作,可以提高译码速度;i=0、1、2、…、6。

校验数据包中的3个数据块也属于Turbo码字空间,也可以进行译码,所以Turbo码块数为23个;在所有Turbo码块解码后,根据CRC序列和或Turbo码字空间判断该码字错误,若错误则保存错误Turbo码块的软比特信息,若正确则计算所有正确译码Turbo码块的累计异或结果C,C=C⊕Cj;依据判断条件:前20个Turbo码块译码正确或者全部23个Turbo码块译码正确,如果成立则退出;如果不成立,通过包编码译码方法:利用错误Turbo码块的软比特信息、正确Turbo码字的累计异或结果和包编码中所有码块之间的异或关系,解出每个错误Turbo码字的软比特信息,并对错误Turbo码块进行解码,再依据判断条件:前20个Turbo码块译码正确或者全部23个Turbo码块译码正确,如果成立则退出;如果错误,则退出或者继续迭代进行包编码译码,最大迭代次数为5次。

实例10

在OFDMA通信系统中,单个OFDM符号有1024个子载波,有效数据子载波数为800。本实例用于第一传输节点为基站101向第二传输节点为移动用户100传输数据,如图1所示,OFDM符号数目为Mofdm=6,系统分配的用于所述第一传输节点向第二传输节点传输数据的每个OFDM符号上的子载波数目为Nsc=512,调制阶数为Mu=4,纠错编码码率为R=1/2,信息数据包中纠错编码块数为c=1,每个OFDM符号上承载的纠错编码块数k0=1,CRC序列比特数h=8和包编码得到的校验数据包个数为b=1个。本发明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如图3所示:

300、依据以下参数:源数据包的长度L=5080、系统分配的用于所述第一传输节点向第二传输节点传输数据的每个OFDM符号上的子载波数目Nsc=512、调制阶数Mu=4、纠错编码码率R=1/2、OFDM符号数目Mofdm=6、信息数据包中纠错编码块数c=1、每个OFDM符号上承载的纠错编码块数k0=1、CRC序列比特数h=8和包编码得到的校验数据包数b=1,计算得到数据块数为d=Mofdm×k0-b×c=5,数据块大小为L/d=1016,对待传输的L=5080比特的源数据包进行码块分割,获得d=5个数据块,每个数据块长度为1016比特;

301、分别对每个数据块添加h=8比特的CRC序列,添加CRC序列后每个数据块长度变为1024比特;

302,在添加CRC序列之后每个数据块进行第一次填充,所述第一次填充是对第i块数据块填充m1i=0比特,填充比特为‘0’,i=0、1、…、4,使得每个数据块长度达到1024比特;

303、对添加CRC序列后的d=5个数据块分别进行Turbo纠错编码,得到总比特数10240比特;

304、进行Turbo纠错编码之后进行第二次填充,所述第二次填充是在整个纠错编码数据块的首部或者尾部添加m2=0比特,填充比特为‘0’;

305、进行分组得到等长的a=5个信息数据包,每个信息数据包有2048比特;

306、对a=5个信息数据包进行包编码得到b=1个校验数据包,校验数据包的长度为2048比特,其中所述的包编码采用单奇偶校验编码方法;

307、星座映射调制方式为16QAM,调制阶数为4,所述a=5个信息数据包有效比特数10240比特,进行星座映射调制得到长度为k1=2560的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所述b=1个校验数据包有效比特数2048比特,进行星座映射调制得到长度为k2=512的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

308、将所述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和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按照时间顺序映射到连续的6个OFDM符号上512×6的二维时频资源上,其中,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512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顺序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512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i=0、1、…、5;其中,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映射到第0至4个OFDM符号,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映射到第5个OFDM符号,即i是OFDM符号的发送顺序编号,编号低的先发送;

309、基站101按照发送顺序编号,将所述7个OFDM符号发送至移动用户100。

实例11

实例11与实例1到实例10的区别在于步骤303中,所用纠错编码方法是卷积编码、LDPC编码、RS编码、汉明编码、乘积编码或者BCH编码。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记载了一种OFDMA系统数据包处理装置,适用于发送端,至少包括以下模块:

码块分割模块,配置为对待传输的源数据包进行码块分割获得d个数据块;

添加CRC序列模块,配置为分别对每个数据块添加CRC序列;

纠错编码模块,配置为对添加CRC序列后的d个数据块分别进行纠错编码;

分组模块,配置为对纠错编码后数据进行分组得到等长的a个信息数据包;

包编码模块,配置为对a个信息数据包进行包编码得到b个校验数据包;

星座映射调制模块,配置为对所述a个信息数据包进行星座映射调制得到长度为k1的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对所述b个校验数据包进行星座映射调制得到长度为k2的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或者,将a个信息数据包和b个校验数据包进行星座映射调制,其中,包含a个信息数据包的是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长度为k1,其余的是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长度为k2;

OFDM调制模块,配置为将所述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按照时间顺序映射到连续的Mofdm1个OFDM符号上,且将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按照时间顺序映射到连续的Mofdm2个OFDM符号上;发送顺序编号中,Mofdm1个OFDM符号中第一个OFDM符号先于Mofdm2个OFDM符号中第一个OFDM符号;

发送模块,配置为按照发送顺序编号,将所述Mofdm1个OFDM符号和Mofdm2个OFDM符号发送至第二传输节点;

其中,a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d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b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k1和k2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Mofdm1和Mofdm2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进一步地,发送顺序编号中,Mofdm2个OFDM符号中第一个OFDM符号是Mofdm1个OFDM符号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或者Mofdm1个OFDM符号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之后第x个OFDM符号,其中,x大于等于1。

进一步地,所述添加CRC序列模块之后在纠错编码模块之前,包括第一次填充模块,所述第一次填充模块是对第i块数据块填充m1i比特,其中,m1i是大于等于0的整数,i=0、1、…、d-1,d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的纠错编码模块之后且在分组模块之前,包括第二次填充模块,所述第二次填充模块是在整个纠错编码数据块的首部或者尾部添加m2比特,其中,所述的整个纠错编码数据块包含d个纠错编码块,d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m2是大于等于0的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的分组模块分组得到a个等长信息数据包,每个信息数据包的比特数目为k×c,其中,a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k是纠错编码块的比特数,k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c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添加CRC序列模块分别对每个数据块添加CRC序列,每个CRC序列的长度都为h比特,其中,h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星座映射调制模块对所述a个信息数据包进行星座映射调制得到长度为k1的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进行星座映射调制的所有比特不包括第一次填充模块和第二次填充模块填充的比特数据,其中,a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k1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码块分割模块对待传输的源数据包进行码块分割获得d个数据块,每个数据块的长度依赖于以下参数:源数据包的长度、系统分配的用于所述第一传输节点向第二传输节点传输数据的每个OFDM符号上的子载波数目、调制阶数、纠错编码码率、OFDM符号数目、信息数据包中纠错编码块数、每个OFDM符号上承载的纠错编码块数、CRC序列比特数和包编码得到的校验数据包个数,其中,调制阶数是星座映射调制符号携带的比特数,d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的星座映射调制模块中的第一调制符号序列的调制阶数为Mod1’,第二调制符号序列的调制阶数为Mod2’,其中,Mod1’和Mod2’是1到16的整数;或者,所述第一调制符号序列包含q1组调制符号子序列,子序列内的调制阶数相同,Modi是第一调制符号序列中第i组调制符号子序列采用的调制阶数,Modi是1到16的整数,i=0、1、…、(q1-1),所述第二调制符号序列包含q2组调制符号子序列,子序列内的调制阶数相同,Modj是第二调制符号序列中第j组调制符号子序列采用的调制阶数,Modj是1到16的整数,j=0、1、…、(q2-1),其中,调制阶数是星座映射调制符号携带的比特数,q1和q2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星座映射调制符号携带的比特数、调制阶数和调制方式的关系如下表2所示:

表2

进一步地,所述包编码模块对a个信息数据包进行包编码得到b个校验数据包,包括:将所有a个信息数据包中第i比特构成长度为a比特的序列Si,对Si进行单奇偶校验编码、b重比特奇偶校验编码、汉明编码或RS编码,得到长度为b比特的校验序列Ti;将所有校验序列Ti的第j个比特顺序组合,得到长度为n比特的校验数据包Pj;

其中,i=0、1、…、n-1,n是纠错编码块集合的长度,n是大于1的整数,j=0、1、…、b-1,b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a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OFDM符号调制模块中,第一调制符号序列按照时间顺序映射到连续的Mofdm1个OFDM符号,包括,将第一调制符号序列按照先频率后时间映射到Nsc1×Mofdm1的二维时频资源上,其中,频率维度用于OFDM符号内子载波索引编号标识,时间维度用于OFDM符号索引编号标识,所述Nsc1×Mofdm1二维时频资源是由系统分配地且用于第一传输节点向第二传输节点传输数据的时间维度上连续的Mofdm1个OFDM符号,和每个OFDM符号在频率维度上的连续Nsc1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Nsc1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Mofdm-1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将第一调制符号序列按照先频率后时间映射到Nsc1×Mofdm1的二维时频资源中,其中向第i个OFDM符号的连续Nsc1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映射方法,包括以下方式之一:

方式1: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1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先进行交织,然后再顺序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1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或者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1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按随机映射关系表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1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或者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1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先顺序映射到逻辑缓存中,然后逻辑缓存中数据按随机映射关系表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1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

方式2: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1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顺序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1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

其中,i=0、1、…、Mofdm1-1,Nsc1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Mofdm1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进一步地,若d大于Mofdm1,则按方式1进行操作;否则按方式2进行操作;其中,d是纠错编码块数,d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Mofdm1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OFDM符号调制模块中第二调制符号序列按照时间顺序映射到连续的Mofdm2个OFDM符号,包括,将第二调制符号序列按照先频率后时间映射到Nsc2×Mofdm2的二维时频资源上,其中,频率维度用于OFDM符号内子载波索引编号标识,时间维度用于OFDM符号索引编号标识,所述Nsc2×Mofdm2二维时频资源是由系统分配地且用于第一传输节点向第二传输节点传输数据的时间维度上连续的Mofdm2个OFDM符号,和每个OFDM符号在频率维度上的连续Nsc2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Nsc2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Mofdm-2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将第二调制符号序列按照先频率后时间映射到Nsc2×Mofdm2的二维时频资源中,其中向第i个OFDM符号的连续Nsc2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映射方法,包括以下方式之一,

方式1: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2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先进行交织,然后再顺序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2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或者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2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按随机映射关系表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2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或者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2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先顺序映射到逻辑缓存中,然后逻辑缓存中数据按随机映射关系表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2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

方式2: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2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顺序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2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

其中,i=0、1、…、Mofdm2-1,Nsc2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Mofdm2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进一步地,若(b×c)大于Mofdm2,则按方式1进行操作;否则按方式2进行操作;其中,b是校验数据包的个数,b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c是每个信息数据包所包含的纠错编码块块数,c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Mofdm2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的OFDM符号调制模块中第一调制符号序列和第二调制符号序列向OFDM符号映射过程中,其中向第i个OFDM符号的连续Nsc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映射过程包括以下方式之一:

方式1: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先进行交织,然后再顺序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或者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按随机映射关系表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或者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先顺序映射到逻辑缓存中,然后逻辑缓存中数据按随机映射关系表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

方式2: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顺序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

其中,Nsc是由系统分配地且用于第一传输节点向第二传输节点传输数据的第i个OFDM符号中的非参考信号子载波数目,Nsc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i=0、1、…、Mofdm-1,Mofdm是第一调制符号序列和第二调制符号序列映射的所有OFDM符号数目,Mofdm是大于0的整数。

进一步地,若(d+b×c)大于Mofdm,则按方式1进行操作;否则按方式2进行操作;其中,d是纠错编码块数,d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b是校验数据包的个数,b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c是每个信息数据包所包含的纠错编码块块数,c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Mofdm是第一调制符号序列和第二调制符号序列映射的所有OFDM符号数目,Mofdm是大于0的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的交织方法是行进列出的row行、col列分组交织或者随机交织,随机映射关系表是由行进列出的row行、col列分组交织获得的输入输出关系表或随机的输入输出关系表,其中row和col都是大于0的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纠错编码模块中每块纠错编码块比特长度为e,则e等于m×Nsc1×g,其中,m是每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携带的比特数,m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Nsc1是系统配置地用于所述第一传输节点向第二传输节点传输数据的第i个OFDM符号中的非参考信号子载波数目,i=0、1、…、Mofdm1-1,Nsc1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g的具体数值是1、2、3、4、6或者7,Mofdm1是第一调制符合序列映射到的OFDM符号数目,Mofdm1是大于0的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还记载了另一种OFDMA系统中数据包处理装置,适用于接收端,至少包括:

接收OFDM符号模块,配置为接收OFDM符号;

解调OFDM符号模块,配置为依据系统配置的用于从第一传输节点传输到第二传输节点的子载波资源配置情况,获得承载在第i个OFDM符号的Nsc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

解星座映射模块,配置为将Nsc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解调成为软比特信息;

纠错解码模块,配置为对解调出的软比特信息进行纠错解码;

去除CRC序列模块,配置为将所有纠错编码块中CRC序列去除;

数据合并模块,配置为将去除CRC序列后的所有数据合并得到第一传输节点发送的源数据包;

其中,i=0、1、…、Mofdm-1,Mofdm是所有OFDM符号数,Mofdm是大于1的整数,Nsc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的纠错解码模块至少包括:

校验数据包中的b×c个数据块也属于纠错编码字空间,也可以进行译码,所以纠错编码译码块数为d+b×c个;在所有纠错编码块解码后,根据CRC序列和或纠错编码字空间判断该码字错误,若错误则保存错误纠错编码块的软比特信息,若正确则计算所有正确译码纠错编码块的累计异或结果;依据判断条件:前d个纠错编码块译码正确或者全部d+b×c个纠错编码块译码正确,如果成立则退出;如果不成立,通过包编码译码方法:利用错误纠错编码块的软比特信息、正确纠错编码字的累计异或结果和包编码中所有码块之间的异或关系,解出每个错误纠错编码字的软比特信息,并对错误纠错编码块进行解码,再依据判断条件:前d个纠错编码块译码是否正确或者全部d+b×c个纠错编码块译码是否正确,如果成立则退出;如果不成立,则退出或者继续迭代进行包编码译码,最大迭代次数为MAX次;

其中,d是纠错编码块数,d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b是校验数据包的个数,b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c是每个信息数据包所包含的纠错编码块块数,c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MAX是大于1的整数;

所述的利用错误纠错编码块的软比特信息、正确纠错编码字的累计异或结果和包编码中所有码块之间的异或关系,解出每个错误纠错编码字的软比特信息,具体计算第i个错误纠错编码块的第j比特的软比特信息LLR'err(i,j)表达式如下:

LLR'err(i,j)=LLRerr(i,j)+k0×signerr(i,j)×MSerr(i,j)×Ccrt(j)

其中,参量LLRerr(i,j)是保存的第i个错误纠错编码块的第j比特的软比特信息,参量k0是一个大于0的实数,signerr(i,j)是除了第i个错误纠错编码块以外其他所有错误纠错编码块的第j比特软比特信息的符号位累积结果,MSerr(i,j)是其他所有错误纠错编码块的第j比特软比特信息提供的幅值结果(这里采用最小值算法),Ccrt(j)是所有正确纠错编码块的第j比特软比特信息的符号位累积结果,具体表达式如下:

signerr(i,j)=sign(LLRerr(0,j))×…×sign(LLRerr(i-1,j))×sign(LLRerr(i+1,j))×…×sign(LLRerr(enum,j))

MSerr(i,j)=min(abs(LLRerr(0,j)),…,abs(LLRerr(i-1,j)),abs(LLRerr(i+1,j)),…,abs(LLRerr(enum,j)))

Ccrt(j)=sign(LLRcrt(0,j))×sign(LLRcrt(1,j))×…×sign(LLRcrt(cnum,j))

进一步地,所述纠错编码模块的纠错编码方法采用Turbo编码、卷积编码、LDPC编码、RS编码、汉明编码、乘积编码或者BCH编码。

以下通过具体示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实例1

在OFDMA通信系统中,单个OFDM符号有1024个子载波,有效数据子载波数为800。本实例用于第一传输节点为移动用户100向第二传输节点为基站101传输数据,如图1所示。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OFDMA系统中数据包处理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OFDMA系统中数据包处理装置包括:

码块分割模块400,对待传输的1968比特的源数据包进行码块分割获得d=6个数据块,每个数据块长度为328比特;

添加CRC序列模块401,分别对每个数据块添加h=8比特的CRC序列,添加CRC序列后每个数据块长度变为336比特,由于每个数据块的长度相等而且等于母码输入比特为336比特,所以不需要第一次填充;

纠错编码模块403,对添加CRC序列后的d=6个数据块分别进行Turbo纠错编码,Turbo纠错编码的码长为672和码率为1/2,由于正好分组6个信息数据包,每个信息数据包有1个Turbo纠错编码数据块,所以不需要第二次填充;

分组模块405,进行分组得到等长的a=6个信息数据包,每个信息数据包有1×672比特,每个信息数据包有1个Turbo纠错编码块;

包编码模块406,对a=6个信息数据包进行包编码得到b=1个校验数据包,校验数据包的长度为672比特,其中所述的包编码采用单奇偶校验编码方法;

星座映射调制模块407,星座映射调制方式为QPSK,调制阶数为2,对所述a=6个信息数据包进行星座映射调制得到长度为k1=2016的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对所述b=1个校验数据包进行星座映射调制得到长度为k2=336的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或者,将a=6个信息数据包和b=1个校验数据包进行星座映射调制,其中,包含a=6个信息数据包的调制符号为长度为k1=2016的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其余的是长度为k2=336的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

OFDM调制模块408,将所述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按照时间顺序映射到连续的Mofdm1=6个OFDM符号上,包括,将第一调制符号序列按照先频率后时间映射到(Nsc1=336)×(Mofdm1=6)的二维时频资源上,其中,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1=336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顺序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1=336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i=0、1、…、5;将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按照时间顺序映射到连续的Mofdm2=1个OFDM符号上,包括,将第二调制符号序列按照先频率后时间映射到(Nsc2=336)×(Mofdm2=1)的二维时频资源上,其中,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1=336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顺序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1=336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i=6;其中i是发送顺序编号,编号小的先发送出去;

发送模块409,移动用户100按照发送顺序编号,将所述Mofdm1=6个OFDM符号和Mofdm2=1个OFDM符号发送至基站101。

具体所有OFDM符号的发送顺序编号和二维时频资源的映射情况如图5所示,系统配置为移动用户100向基站101传输数据的子载波数为336,移动用户502的数据承载在7个OFDM符号上,第0至第5个OFDM符号承载的是第一调制符号序列500,第6个OFDM符号承载的是第二调制符号序列501。

实例2

实例2与实例1的区别在于分组模块405中分组得到的每个信息数据包有2×672比特以及星座映射调制模块407中第二调制符号序列采用的调制方式为16QAM,如下:

分组模块405中,对Turbo纠错编码后的数据进行分组得到等长的a=3个信息数据包,每个信息数据包有2×672比特,每个信息数据包有2个Turbo纠错编码块;则在包编码模块406中,包编码得到的1个校验数据包长度也为2×672比特;

在星座映射调制模块407中,第一调制符号序列的长度为k1=2016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调制阶数为Mod1’=2,星座映射调制方式为QPSK,第一调制符号序列的长度为k2=336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调制阶数为Mod2’=4,星座映射调制方式为16QAM;或者,所述第一调制符号序列包含q1=2组调制符号子序列,子序列内的调制阶数相同,第0组调制符号子序列长度为1344,采用的调制方式为BPSK,调制阶数为1,第1组调制符号子序列长度为672,采用的调制方式为16QAM,调制阶数为4,所述第二调制符号序列包含q2=2组调制符号子序列,第0组调制符号子序列长度为168,采用的调制方式为QPSK,调制阶数为2,第1组调制符号子序列长度为168,采用的调制方式为64QAM,调制阶数为6。

实例3

实例3与实例1的区别在于包编码模块406中包编码方法采用2重奇偶校验编码方法以及星座映射调制模块407中第二调制符号序列采用的调制方式为16QAM,如下:

包编码模块406中,对a=6个信息数据包进行包编码得到b=2个校验数据包,每个校验数据包的长度为672比特,其中所述的包编码采用2重奇偶校验编码方法如下:第0个校验数据包P0选择所有6块Turbo纠错编码进行单奇偶校验编码,即P0=C0+C1+…+C5;第1个校验数据包P1选择所有偶数块Turbo纠错编码和P0进行单奇偶校验编码,即P1=C0+C2+C4+P0,其中,C0~C5是6块Turbo纠错编码块,从而获得2个校验数据块P0和P1,长度分别为672比特;

在星座映射调制模块407中,对所述a=6个信息数据包进行星座映射调制得到长度为k1=2016的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星座映射调制方式为QPSK,调制阶数为2;对所述b=2个校验数据包进行星座映射调制得到长度为k2=336的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星座映射调制方式为16QAM,调制阶数为4。

实例4

实例4与实例1的区别在于OFDM调制模块408中,如下:

OFDM调制模块408中,将所述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按照时间顺序映射到连续的Mofdm1=6个OFDM符号上,包括,将第一调制符号序列按照先频率后时间映射到(Nsc1=336)×(Mofdm1=6)的二维时频资源上,其中,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1=336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先进行交织,然后再顺序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1=336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或者,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1=336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按随机映射关系表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1=336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或者,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1=336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先顺序映射到逻辑缓存中,然后逻辑缓存中数据按随机映射关系表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1=336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i=0、1、…、5;

而且,将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按照时间顺序映射到连续的Mofdm2=1个OFDM符号上,包括,将第二调制符号序列按照先频率后时间映射到(Nsc2=336)×(Mofdm2=1)的二维时频资源上,其中,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2=336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先进行交织,然后再顺序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2=336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或者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2=336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按随机映射关系表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2=336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或者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2=336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先顺序映射到逻辑缓存中,然后逻辑缓存中数据按随机映射关系表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2=336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i=6;

其中,i是发送顺序编号,编号小的先发送出去。所述的交织方法是行进列出的row行、col列分组交织或者随机交织,随机映射关系表是由行进列出的row行、col列分组交织获得的输入输出关系表或随机的输入输出关系表,其中row和col都是大于0的整数,row=21,col=16。

实例5

实例5与实例1的区别在于OFDM调制模块408和发送模块409中,如下:

OFDM调制模块408中,将所述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按照时间顺序映射到连续的Mofdm1=7个OFDM符号上,包括,将第一调制符号序列按照先频率后时间映射到(Nsc1=288)×(Mofdm1=7)的二维时频资源上,其中,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1=288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顺序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1=288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i=0、1、…、6;将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按照时间顺序映射到连续的Mofdm2=7个OFDM符号上,包括,将第二调制符号序列按照先频率后时间映射到(Nsc2=48)×(Mofdm2=7)的二维时频资源上,其中,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2=48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顺序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2=48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i=7、8、…、13;其中i是发送顺序编号,编号小的先发送出去;

在发送模块409中,发送过程为:如图6所示,发送完包含第一调制符合序列600的OFDM符号后直接发送包含第二调制符号序列601的OFDM符号;或者,如图7所示,发送完包含第一调制符合序列700的OFDM符号后,等待7个OFDM符号后再发送包含第二调制符号序列701的OFDM符号。

实例6

在OFDMA通信系统中,单个OFDM符号有1024个子载波,有效数据子载波数为800。本实例用于第一传输节点为基站101向第二传输节点为移动用户100传输数据,如图1所示。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OFDMA系统中数据包处理装置至少包括以下模块:

码块分割模块400,对待传输的9620比特的源数据包进行码块分割获得d=20个数据块,每个数据块长度为481比特;

添加CRC序列模块401,分别对每个数据块添加h=8比特的CRC序列,添加CRC序列后每个数据块长度变为489比特;

第一次填充模块402,在添加CRC序列之后每个数据块进行第一次填充,所述第一次填充是对第i块数据块填充m1i=15比特,填充比特为‘0’,i=0、1、…、19,使得每个数据块长度达到504比特;

纠错编码模块403,对添加CRC序列后的d=20个数据块分别进行Turbo纠错编码,得到总比特数为13440的数据块,Turbo纠错编码的码长为672和码率为3/4;

第二次填充模块404,进行Turbo纠错编码之后的总数据块进行第二次填充,所述第二次填充是在整个纠错编码数据块的首部或者尾部添加m2=672比特,填充比特为‘0’;

分组模块405,进行分组得到等长的a=7个信息数据包,每个信息数据包有3×672比特;

包编码模块406,对a=7个信息数据包进行包编码得到b=1个校验数据包,校验数据包的长度为3×672比特,其中所述的包编码采用单奇偶校验编码方法;

星座映射调制模块407,星座映射调制方式为64QAM,调制阶数为6,所述a=7个信息数据包有效比特数20×657比特(如图8所示,不包含第一次填充的比特800和第二次填充的比特803),进行星座映射调制得到长度为k1=2190的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所述b=1个校验数据包有效比特数3×657比特(如图8所示,不包含包编码方法中进行奇偶校验编码的7比特都属于第一次填充比特和第二次填充比特的结果802),进行星座映射调制得到长度为k2=329的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需填充3比特);

OFDM调制模块408,将所述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和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按照时间顺序映射到连续的7个OFDM符号上360×7的二维时频资源上,如图9所示,其中,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360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顺序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360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i=0、1、…、6;其中,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映射到第0至6个OFDM符号900,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映射到第6个OFDM符号901(所述二维时频资源中的第6个OFDM符号的最后一个子载波为填充符号902),即在发送顺序编号中,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映射的Mofdm2=1个OFDM符号中第一个OFDM符号是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映射的Mofdm1=7个OFDM符号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

409、发送模块,基站101按照发送顺序编号,将所述7个OFDM符号发送至移动用户100。

实例7

实例7与实例6的区别在于OFDM调制模块408中,如下:

OFDM调制模块408中,将所述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和第二调制符号序列按照时间顺序映射到连续的Mofdm1=7个OFDM符号上的二维时频资源上,其中,d是Turbo码块数(d=20),c是每个信息数据包包含纠Turbo码块数(c=3),b是校验数据包数(b=1),Mofdm是总共需要的OFDM符号数(Mofdm=7),依据判断条件:(d+b×c)是否大于Mofdm,此时判断成立,则: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360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先进行交织,然后再顺序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360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或者,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360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按随机映射关系表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360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或者,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360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先顺序映射到逻辑缓存中,然后逻辑缓存中数据按随机映射关系表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360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i=0、1、…、6;

其中,i是发送顺序编号,编号小的先发送出去。所述的交织方法是行进列出的row行、col列分组交织或者随机交织,随机映射关系表是由行进列出的row行、col列分组交织获得的输入输出关系表或随机的输入输出关系表,其中row和col都是大于0的整数,row=20,col=18。

实例8

实例8与实例6的区别在于OFDM调制模块408中,如下:

OFDM调制模块408中,将所述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按照时间顺序映射到连续的Mofdm1=6个OFDM符号上,包括,如图10所示,将第一调制符号序列按照先频率后时间映射到(Nsc1=365)×(Mofdm1=6)的二维时频资源上1000,其中,d是Turbo码块数(d=20),依据判断条件:d是否大于Mofdm1,此时判断成立,则: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1=365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先进行交织,然后再顺序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1=365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或者,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1=365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按随机映射关系表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1=365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或者,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1=365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先顺序映射到逻辑缓存中,然后逻辑缓存中数据按随机映射关系表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1=365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i=0、1、…、5;

而且,将所述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按照时间顺序映射到连续的Mofdm2=6个OFDM符号上,包括,如图10所示,将第二调制符号序列按照先频率后时间映射到(Nsc2=55)×(Mofdm2=6)的二维时频资源上1001(最后一个子载波为填充符号),其中,b是校验数据包数(b=1),c是每个信息数据包包含纠Turbo码块数(c=3),依据判断条件:b×c是否大于Mofdm2,此时判断不成立,则:如图10所示,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Nsc2=55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顺序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Nsc2=55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i=6、7、…、11;

其中,i是发送顺序编号,编号小的先发送出去,所述的交织方法是行进列出的row行、col列分组交织或者随机交织,随机映射关系表是由行进列出的row行、col列分组交织获得的输入输出关系表或随机的输入输出关系表,其中row和col都是大于0的整数,row=73,col=5。

实例9

实例9是适用于实例6的接收端(移动用户100),如图11所示,至少包括以下模块,如下:

接收OFDM符号模块1300,接收第i个OFDM符号;

解调OFDM符号模块1301,解调第i个OFDM符号,依据系统配置的用于传输到本移动用户100子载波资源配置,获得承载在第i个OFDM符号的360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

解调星座映射模块1302,调制方式为64QAM,调制阶数为6,将360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解调成为360×6个软比特信息;

纠错解码模块1303,将属于第i个OFDM符号的所有Turbo码解码;

去除CRC序列模块1304,将所有Turbo编码块中CRC序列去除;

数据合并模块1305,将去除CRC序列后的所有纯数据合并得到第一传输节点(基站101)发送的源数据包;

如图12所示,每接收完第i个OFDM符号,就可以将属于该第i个OFDM符号内的所有纠错编码块(Turbo码块)进行解码,然后依次译码第i+1个OFDM符号内的纠错码块,采用类似于流水线方式工作,可以提高译码速度;i=0、1、2、…、6。

校验数据包中的3个数据块也属于Turbo码字空间,也可以进行译码,所以Turbo码块数为23个;在所有Turbo码块解码后,根据CRC序列和或Turbo码字空间判断该码字错误,若错误则保存错误Turbo码块的软比特信息,若正确则计算所有正确译码Turbo码块的累计异或结果C,C=C⊕Cj;依据判断条件:前20个Turbo码块译码正确或者全部23个Turbo码块译码正确,如果成立则退出;如果不成立,通过包编码译码方法:利用错误Turbo码块的软比特信息、正确Turbo码字的累计异或结果和包编码中所有码块之间的异或关系,解出每个错误Turbo码字的软比特信息,并对错误Turbo码块进行解码,再依据判断条件:前20个Turbo码块译码正确或者全部23个Turbo码块译码正确,如果成立则退出;如果错误,则退出或者继续迭代进行包编码译码,最大迭代次数为5次。

实例10

在OFDMA通信系统中,单个OFDM符号有1024个子载波,有效数据子载波数为800。本实例用于第一传输节点为基站101向第二传输节点为移动用户100传输数据,如图1所示,OFDM符号数目为Mofdm=6,系统分配的用于所述第一传输节点向第二传输节点传输数据的每个OFDM符号上的子载波数目为Nsc=512,调制阶数为Mu=4,纠错编码码率为R=1/2,信息数据包中纠错编码块数为c=1,每个OFDM符号上承载的纠错编码块数k0=1,CRC序列比特数h=8和包编码得到的校验数据包个数为b=1个。本发明装置至少包括以下模块,如图4所示:

码块分割模块400,依据以下参数:源数据包的长度L=5080、系统分配的用于所述第一传输节点向第二传输节点传输数据的每个OFDM符号上的子载波数目Nsc=512、调制阶数Mu=4、纠错编码码率R=1/2、OFDM符号数目Mofdm=6、信息数据包中纠错编码块数c=1、每个OFDM符号上承载的纠错编码块数k0=1、CRC序列比特数h=8和包编码得到的校验数据包数b=1,计算得到数据块数为d=Mofdm×k0-b×c=5,数据块大小为L/d=1016,对待传输的L=5080比特的源数据包进行码块分割,获得d=5个数据块,每个数据块长度为1016比特;

添加CRC序列模块401,分别对每个数据块添加h=8比特的CRC序列,添加CRC序列后每个数据块长度变为1024比特;

第一次填充模块402,在添加CRC序列之后每个数据块进行第一次填充,所述第一次填充是对第i块数据块填充m1i=0比特,填充比特为‘0’,i=0、1、…、4,使得每个数据块长度达到1024比特;

纠错编码模块403,对添加CRC序列后的d=5个数据块分别进行Turbo纠错编码,得到总比特数10240比特;

第二次填充模块404,进行Turbo纠错编码之后进行第二次填充,所述第二次填充是在整个纠错编码数据块的首部或者尾部添加m2=0比特,填充比特为‘0’;

分组模块405,进行分组得到等长的a=5个信息数据包,每个信息数据包有2048比特;

包编码模块406,对a=5个信息数据包进行包编码得到b=1个校验数据包,校验数据包的长度为2048比特,其中所述的包编码采用单奇偶校验编码方法;

星座映射调制模块407,星座映射调制方式为16QAM,调制阶数为4,所述a=5个信息数据包有效比特数10240比特,进行星座映射调制得到长度为k1=2560的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所述b=1个校验数据包有效比特数2048比特,进行星座映射调制得到长度为k2=512的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

OFDM调制模块408,将所述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和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按照时间顺序映射到连续的6个OFDM符号上512×6的二维时频资源上,其中,对向第i个OFDM符号映射的512个星座映射调制符号顺序映射到第i个OFDM符号的512个非参考信号子载波上,i=0、1、…、5;其中,第一个调制符号序列映射到第0至4个OFDM符号,第二个调制符号序列映射到第5个OFDM符号,即i是OFDM符号的发送顺序编号,编号低的先发送;

发送模块409,基站101按照发送顺序编号,将所述7个OFDM符号发送至移动用户100。

实例11

实例11与实例1到实例10的区别在于纠错编码模块403中,所用纠错编码方法是卷积编码、LDPC编码、RS编码、汉明编码、乘积编码或者BCH编码。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支持提高通信系统物理层数据包传输性能的方法和装置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所述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

本申请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