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立井提升系统的主提升绳调整装置及其调节方法

一种立井提升系统的主提升绳调整装置及其调节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矿井提升设备的维护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井提升系统的主提升绳调整装置及其调节方法,提升系统的提升容器通过多个悬挂油缸吊挂在多根主提升绳上,各悬挂油缸的缸体通过多通管道相互连通,每个悬挂油缸与多通管道之间各设有一个能够单独开闭的阀门,且每个悬挂油缸上还连有能够单独开闭的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各主提升绳通过绳卡两两卡设在一起。本发明通用性强,适用于所有落地式绞车;无需卡固绳器及留绳;无需登高作业,及反复挂设手拉葫芦及搭设临时施工平台;施工强度适中;施工速度较快。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81931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610414201.5

  • 发明设计人 肖燕前;孙树亮;王先军;

    申请日2016-06-06

  • 分类号B66B15/00(20060101);B66B7/06(20060101);

  • 代理机构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丁瑞瑞

  • 地址 232001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洞山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12:2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1-09

    授权

    授权

  • 2016-08-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6B15/00 申请日:201606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8-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井提升设备的维护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井提升系统的 主提升绳调整装置及其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主提升绳是立井提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落地摩 擦式绞车主提升绳每2年为一更换周期。而在这两年内,主提升绳由于使用会发 生形变——直径变细、长度拉升,这样会导致主提升绳两端的两个提升容器无法 准确停在预定位置,即其中一个提升容器停到位时,另一个提升容器必然低于原 来设定的停留位置。此时就需要对主提升绳的长度进行调整。现有技术中主提升 绳调整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卡固绳器挂滑车调整

此种方法一般用于主提升绳更换以后使用,主要由于在主提升绳更换以后, 主绳的伸长量很大,有的矿井达到8m以上。

首先利用主绳将滑车组打运至井口套架防撞梁处,然后将提升容器顶部停止 合适做悬挂的位置,并将滑车组连接至提升容器,在另一侧安装固绳梁及固绳器, 并在套架横梁上或井架利用钢丝绳将提升容器上方的主绳留住。开动稳车(回柱 绞车)按主提升绳调整量提升容器至指定高度后,对悬挂卸压,拆除悬挂楔形环, 将主提升绳调整至指定长度后,对悬挂打压是主绳受力后,落滑车组,拆除滑车 组,留绳及固绳梁、固绳器。

该方法的缺陷在于:需要挂设挂车组,滑车组及千斤绳一般选用较大(需要 承受提升容器和尾绳的总重量),滑车组挂设难度较大;需要投入稳车(回柱绞 车)的使用;提升容器时,主绳悬挂会出现倒伏现象,钢丝绳调整量过长时,由 于钢丝绳的内应力可能造成钢丝绳出现打鼻现象。

2、卡固绳器利用悬挂油缸调整

首先将提升容器停在指定位置,在另一侧安装固绳梁及固绳器,同时在套架 横梁上或井架利用钢丝绳将提升容器上方的主绳留住。然后利用打压泵对主绳悬 卸压--拆除楔形环--调整主绳--装楔形环--对主绳悬挂打压的步骤,并反复此套 程序,直至将主绳悬挂调整至指定长度后,拆除留绳、固绳器及固绳梁。

该方法的缺陷在于:固绳梁及固绳器安装以后,绞车无法动作,提升容器会 随着主绳调整会升高,此时主绳调整的位置可能会影响主绳调整;受到悬挂油缸 行程的限制,一次主绳调整量较小,需要重复步骤施工,劳动强度较大。

3、利用设备调整

利用调绳机调整主绳:首先将提升容器停在指定位置,在另一侧安装固绳器 及固绳梁并在调绳机上方的横梁上利用钢丝绳将主绳留住,然后开动调绳机将提 升容器提升至指定高度后,利用调绳机松开需要调整的主绳后,利用打压泵将主 绳悬挂油缸卸压,然后拆除楔形环,调整主绳、安装楔形环、主绳悬挂打压。按 此方法将其他的主绳调整到位。关闭调绳机,拆除固绳梁及固绳器。

该方法的缺点在于:投入成本高;设备需要经常养护;设备要求空间大, 部分矿井无法安装快速调绳机;设备安装的平台施工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施工效率高的立井 提升系统的主提升绳调整装置及其调节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立井提升系统的主提升绳调整装置,提升系统的提升容器通过多个悬 挂油缸吊挂在多根主提升绳上,各悬挂油缸的缸体通过多通管道相互连通,每 个悬挂油缸与多通管道之间各设有一个能够单独开闭的阀门,且每个悬挂油缸 上还连有能够单独开闭的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各主提升绳通过绳卡两两卡设 在一起。

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调整装置调整主提升绳长度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开动提升机,将立井提升系统的其中一个提升容器提升至靠近井口 位置处;

步骤2:采用绳卡将所述提升容器上方的主提升绳两两卡设在一起,并在每 组绳卡下方卡设一副通长卡板,保持两主提升绳间距;

步骤3:将其中一根主提升绳下方的悬挂油缸与多通管道断开,同时对该悬 挂油缸泄压;主油路工作,驱动该悬挂油缸伸长,使该悬挂油缸上方到绳卡之 间的主提升绳变得松弛;

步骤4:将松弛的主提升绳的绳头从悬挂油缸上拆下,调整主提升绳长度, 直至主提升绳拉直,然后将主提升绳重新与悬挂油缸相连;

步骤5:主油路工作,将悬挂油缸缩短,使调整后的主提升绳再次绷紧;

步骤6:重复步骤3至步骤5,调整与步骤3相固定的主提升绳的长度;

步骤7:重复步骤3至步骤6,对其他各组主提升绳进行调整。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通用性强,适用于所有落地式绞车;无需卡固 绳器及留绳;无需登高作业,及反复挂设手拉葫芦及搭设临时施工平台;施工 强度适中;施工速度较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提升绳调整过程初始阶段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提升绳调整过程第一阶段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主提升绳调整过程第二阶段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主提升绳调整过程第三阶段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主提升绳调整过程第四阶段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绳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立井提升系统的主提升绳调整装置,提升系统的 提升容器通过多个悬挂油缸10吊挂在多根主提升绳11上,各悬挂油缸10的缸 体101通过多通管道13相互连通,每个悬挂油缸10与多通管道13之间各设有 一个能够单独开闭的阀门,且每个悬挂油缸10上还连有能够单独开闭的进油管 路和回油管路;各主提升绳11通过绳卡12两两卡设在一起。将两根主提升绳 11卡固在一起,当其中一根主提升绳11松开时,另一根主提升绳11能够将松 开的主提升绳11拉住,确保该松开的主提升绳11能够持续牵引另一端的提升 容器。

优选的,所述悬挂油缸10的缸体101与主提升绳11相连,悬挂油缸10的 活塞杆102与提升容器相连,所述多通管道13与各悬挂油缸10的有杆腔连通。

优选的,每个悬挂油缸10的有杆腔进油口分别与一个三通换向阀15相连, 三通换向阀15的另外两个接口分别与多通管道13和悬挂油缸10的主油路14 相连,三通换向阀15能够使悬挂油缸10的有杆腔单独与多通管道13或所述主 油路14连通。该三通换向阀15优选采用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以便于实现悬 挂油缸10的自动控制,无需手动开闭,简化了油路结构。三通换向阀15设置 在主油路14的五通进口处,配以人工操作即可完成悬挂油缸10的动作切换。

优选的,所述提升容器停在井口以下15m位置处,给操作人员留有足够的 操作空间。

优选的,每两根主提升绳11之间分别通过8副绳卡12相互固定。

优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绳卡12包括U型卡环121,U型卡环121的两 端设有外螺纹122,U型卡环121的开口处设有压板123,所述压板123套装在 U型卡环121两端,并用螺母124锁紧;所述主提升绳11夹在U型卡环121与 压板123之间。

进一步的,每组绳卡12下方还设有用于保持两主提升绳11间距的通长卡 板。

一种采用所述调整装置调整主提升绳11长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开动提升机,将立井提升系统的其中一个提升容器提升至靠近井口 位置处;

步骤2:如图1所示,采用绳卡12将所述提升容器上方的主提升绳11两两 卡设在一起,并在每组绳卡12下方卡设一副通长卡板,保持两主提升绳11间 距;

步骤3:如图2所示,将其中一根主提升绳11下方的悬挂油缸10与多通管 道13断开,同时对该悬挂油缸10泄压;主油路14工作,驱动该悬挂油缸10 伸长,使该悬挂油缸10上方到绳卡12之间的主提升绳11变得松弛;

步骤4:将松弛的主提升绳11的绳头从悬挂油缸10上拆下,调整主提升绳 11长度,直至主提升绳11拉直,然后将主提升绳11重新与悬挂油缸10相连;

步骤5:如图3所示,主油路14工作,将悬挂油缸10缩短,使调整后的主 提升绳11再次绷紧;

步骤6:如图4、图5所示,重复步骤3至步骤5,调整与步骤3相固定的 主提升绳11的长度;

步骤7:重复步骤3至步骤6,对其他各组主提升绳11进行调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 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 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