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可数字曝光的柔版印刷元件和制造柔版印刷版的方法

可数字曝光的柔版印刷元件和制造柔版印刷版的方法

摘要

用于制造柔版印刷版的可数字成像的柔版印刷元件,其包含有机可溶的凸纹形成层、水溶性氧阻隔层和水溶性可激光烧蚀掩模层。使用这样的柔版印刷元件制造柔版印刷版的方法,其包括使用水性和有机冲洗介质的两级冲洗程序。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7-21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G03F 7/20 专利号:ZL2014800627393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富林特集团德国有限公司 变更后:恩熙思德国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德国斯图加特 变更后:德国威尔斯泰特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8-04-06

    授权

    授权

  • 2016-10-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3F7/20 申请日:201409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7-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柔版印刷版的可数字成像的柔版印刷元件(flexographic printingelement),其包含有机可溶性凸纹形成层(relief-forminglayer)、水溶性氧阻 隔层和水溶性可激光烧蚀掩模层。本发明还涉及使用这样的柔版印刷元件制造柔版印刷版 的方法,其包括使用水性和有机冲洗介质的两级冲洗程序。

可数字成像的柔版印刷元件原则上是已知的。它们至少包含尺寸稳定的载体、可 光聚合层和可数字成像层。可数字成像层可以例如是可激光烧蚀层、可使用喷墨印刷机写 入的层或热敏层;可激光烧蚀层最常见。

可激光烧蚀层,也称作LAMS(可激光烧蚀掩模系统)层在光化光的波长下不透明并 通常包含粘合剂以及至少一种红外吸收剂,例如炭黑。炭黑也使该层不透明。利用红外激 光,可以将掩模写入该可激光烧蚀层中;换言之,在其被激光束射中的位置,该层分解并暴 露出下方的可光聚合层。可激光烧蚀掩模层可直接施加到可光聚合层上,或在可光聚合层 与可激光烧蚀掩模层之间可存在其它层,如阻隔层。例如,在US5,262,275或EP-A1069 475中公开了具有IR烧蚀掩模的柔版印刷元件的成像的实例。

由可光聚合、可数字成像的柔版印刷元件开始,如下制造柔版印刷版:在已将掩模 写入可数字成像层中后,用紫外线辐射或UV/VIS辐射经掩模曝光该柔版印刷元件。在不再 被掩模遮盖的区域中,可光聚合层发生聚合,而在被遮盖区域中不存在聚合。在曝光后,除 去掩模的残留物以及可光聚合层的未聚合部分。这可以使用一种或多种溶剂或借助热进 行。如果使用溶剂,存在后续干燥步骤,且所得柔版印刷版通常还要后处理,例如通过用UVA 和/或UVC光曝光。

在可数字成像的柔版印刷元件的情况下,主曝光借助UV或UV/VIS辐射进行,通常 在大气氧存在下。

主曝光中的氧气的存在已知对印刷凸纹元件的形式,尤其是对细网目(halftone) 元件的形式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众所周知,分子氧是双自由基,因此能与其它自由基反 应。由于分子氧在紫外线引发的自由基聚合过程中的存在,该氧中断可光聚合层表面上的 自由基链反应,结果凸纹元件的表面不再充分聚合。位于该表面更下方的可光聚合层的区 域受到较少影响。在聚合后该层的显影过程中,尚未充分聚合的层也被除去。该凸纹元件因 此小于它们实际上应有的大小并具有圆角。例如,在EP2128702A1,第15页,图1中图解 这一效应。

应该从根本上消除在柔版印刷元件的曝光过程中氧气的破坏性影响,以使想要的 凸纹元件完全聚合至表面并因此可以成像该版上的相对精细细节,并可以在实心区中成像 非常精细结构。这特别有助于改进墨水转移和墨水铺设(inklay)。

因此已提议在主曝光过程中保护可光聚合层免受氧气影响。

原则上可以在惰性气体下或使用真空晒版架进行曝光,但是这种程序需要额外的 装置费用和/或复杂性,因此通常要避免。

还已提议借助附加阻隔层保护柔版印刷元件中的可光聚合层免受大气氧影响。这 样的阻隔层意在防止或至少最大限度减少氧气扩散到可光聚合层中。

US5,262,275公开了用于制造柔版印刷版的柔版印刷元件,其包含载体、可光聚 合层、施加在其上的阻隔层和施加在其上的可激光烧蚀掩模层。该阻隔层一方面意在防止 组分,如单体,从可光聚合层迁移到可激光烧蚀层中,另一方面在柔版印刷元件的曝光过程 中保护可光聚合层免受大气氧影响。提出可光聚合和不可光聚合的阻隔层。为不可光聚合 阻隔层提出的材料包括水溶性粘合剂和可溶于有机粘合剂的粘合剂,此类粘合剂是聚酰 胺、聚乙烯醇、羟烷基纤维素、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两性互聚物及其组合。该阻隔层的 厚度为0.25微米至76微米,优选0.38至64微米。

WO2012/145111A1公开了用于制造柔版印刷版的可光聚合的柔版印刷元件,其 包含载体、可光聚合层、施加在其上的阻隔层和施加在其上的可激光烧蚀层。该阻隔层具有 小于6.9*10-9m2/s的O2扩散系数和至少50%,优选至少75%的光学透明度。该阻隔层的厚度 为1至100微米,优选1至20微米。为该阻隔层提出的材料包括水溶性粘合剂和可溶于有机粘 合剂的粘合剂,此类粘合剂是聚酰胺、聚乙烯醇、羟烷基纤维素、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两性互聚物、乙酸丁酸纤维素、烷基纤维素、缩丁醛、环化橡胶或其组 合。

US2012/0164584A1公开了使用具有可激光烧蚀层的可数字成像的柔版印刷元 件制造柔版印刷版的方法。在已将掩模写入可激光烧蚀层后,在柔版印刷元件的上表面施 加阻隔层,意味着其不仅覆盖可光聚合层的暴露区,还覆盖可激光烧蚀层本身仍存在的那 些区域。此后暴露在紫外光下。为该阻隔层提出的材料包括水溶性粘合剂和可溶于有机溶 剂的粘合剂,此类粘合剂是聚酰胺、聚乙烯醇、羟烷基纤维素、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乙 酸乙烯酯共聚物、两性互聚物、乙酸丁酸纤维素、烷基纤维素、缩丁醛、环化橡胶或其组合。 油是另一选项。该阻隔层的厚度为1至100微米,优选1至20微米。阻隔层的施加意味着在成 像和曝光之间的额外方法步骤,和因此额外的成本和复杂性。

US8,492,074B2公开了使用具有可激光烧蚀层的可数字成像的柔版印刷元件制 造柔版印刷版的方法。在此也在已将掩模写入可激光烧蚀层后,在柔版印刷元件的正面施 加阻隔层,因此不仅覆盖可光聚合层上的暴露位置,还覆盖可激光烧蚀层本身仍存在的区 域。此后进行紫外线曝光。该阻隔层包含至少两种不同树脂,该树脂优选选自聚乙烯基吡咯 烷酮、紫胶、聚乙烯醇缩丁醛、聚偏二氯乙烯或氯乙烯共聚物。该阻隔层的O2扩散系数优选 小于6.9*10-9m2/s。US8,492,074B2进一步公开了在可光聚合层和可激光烧蚀掩模层之间 也施加这种类型的阻隔层的可能性。

EP2284612A1公开了可数字成像的柔版印刷元件,其包含载体、水显影性可光 聚合层、具有0.2微米至2微米厚度的氧阻隔层和可借助激光写入并具有0.5微米至5微米厚 度的热敏掩模层。在已将掩模写入热敏层后并在已发生依图像曝光后,已曝光的柔版印刷 元件在单级操作中使用水性冲洗介质显影。该氧阻隔层可以是水溶性或非水溶性的。用冲 洗设备的刷子机械除去非水溶性层。热敏层中的粘合剂也可以是水溶性或非水溶性的。

WO2005/101130A1公开了用于制造柔版印刷版的多层掩模薄膜。该掩模薄膜包 含载体、红外敏感层、例如红外烧蚀层,以及任选其它层,例如阻隔层或释放层(release layer)。该掩模薄膜可以用激光成像,随后层压到可光聚合的柔版印刷元件上,该掩模薄膜 的载体层构成最上层。该掩模层组装件随后在其整个面积上曝光,存在经载体层曝光或在 曝光前除去载体层的选项。在曝光后,适当地可以与或不与掩模层本身一起除去载体膜(如 果尚未除去),并且已曝光的柔版印刷元件可照常显影。

层压工艺,如阻氧膜的后续施加或预先曝光的掩模薄膜的后续施加不可取,因为 在各层压过程中可能由于例如粉尘粒子夹杂或空气夹杂而出现缺陷。任何缺陷,无论多小, 都会使柔性版不可用。此外,层压或阻隔层的后续施加是柔版印刷元件加工中的附加工作 步骤,因此从使用者的角度看极不合意。

此外,在现有技术中,例如从WO2012/010459A1或WO2008/135865A2中获知专 业曝光技术,其中使用强UVA-LED辐射使柔版印刷元件曝光。高曝光能量和随后的快速聚合 使破坏性的氧气的作用最小化,并甚至可以成像柔版印刷版上的精细表面结构。但是,该曝 光装置比标准商业UVA管曝光装置昂贵得多。此外,精细细节的成像需要相对较长的曝光时 间,因此进一步阻碍这种技术的市场接受度。

根据现有技术的具有阻隔层的常规可数字成像的柔版印刷元件通常包含可溶于 有机冲洗介质的可光聚合的凸纹形成层。已曝光的柔版印刷元件通常用有机溶剂混合物一 步冲洗,在此除去可数字成像层的残留物、阻隔层和凸纹形成层的未聚合部分。所用冲洗介 质的主要组分通常包含非极性烃作为溶剂,和一种或多种中等极性醇作为助溶剂。添加醇 的目的是也溶解阻隔层和可激光烧蚀层的略微更极性的组分。

在持续进行的操作中,由于醇比烃高的挥发性,该冲洗介质的组成改变,对冲洗结 果的质量有害。因此必须不断监测冲洗溶液的组成。当冲洗溶液失效并通过蒸馏再生时,必 须重新配制该组合物。此外,冲洗溶液的气味通常令人不快,这主要由中等极性醇造成。此 外,在冲洗设备的运行过程中,来自可激光烧蚀掩模层的炭黑造成逐渐沾污,这造成频繁的 设备清洗。非常希望提供仅使用烃冲洗介质并且需要很少维护工作和成本的冲洗程序。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制造提供高分辨率、高色调值范围和表面结构化可能性并可 容易和在短时间内加工成柔版印刷版的可数字成像的柔版印刷元件。

已经令人惊讶地发现,如果在可数字成像的柔版印刷元件中将可溶于有机溶剂或 溶剂混合物的可光聚合层与水溶性阻隔层和水溶性LAMS层组合并借助两级程序冲洗已曝 光的柔版印刷元件,可以满足所述要求。

已经相应地发现用于制造柔版印刷版的可数字成像的可光聚合柔版印刷元件,其 包含至少-以指定顺序彼此叠加布置的-

(A)尺寸稳定的载体,

(B)至少一个可光聚合的凸纹形成层,其可分散或可溶于有机溶剂并具有300微米 至6000微米的层厚度,其包含至少一种弹性体粘合剂、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和光引发剂或光 引发剂体系,

(C)对于氧的阻隔层,其为UVA光可透的并具有0.3微米至5微米的层厚度,

(D)具有0.3微米至5微米的层厚度的可激光烧蚀掩模层,其包含至少一种弹性体 粘合剂和吸收UV/VIS光的材料,层厚度和/或所述吸光材料的量使得所述层对UVA辐射的光 学密度为2至5,和

(E)任选可移除顶膜,

其中阻隔层(C)和可激光烧蚀掩模层(D)都是水溶性或水分散性的。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发现使用所述柔版印刷元件制造柔版印刷版的方法,所 述方法包含至少下列方法步骤:

(0)如果存在,除去顶膜(E),

(1)借助IR激光器将掩模写入可激光烧蚀掩模层(D)中,

(2)用UVA辐射经形成的掩模曝光所述成像的柔版印刷元件,

(3)使用包含至少90重量%水的水性冲洗介质除去可激光烧蚀掩模层(D)的残留 物和阻隔层(C),

(4)使用有机冲洗介质除去凸纹形成层(B)的未聚合部分,

(5)干燥所得柔版印刷版,和

(6)用UVA和/或UVC光进行后处理。

在该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该柔版印刷元件是平坦元件且方法步骤(3)和 (4)使用双区洗涤器进行。

附图索引:

图1双区洗涤器的图示

图2来自对比例1的柔性版的显微图像

图3来自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柔性版的显微图像

图4来自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柔性版的显微图像

图5来自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柔性版的显微图像

关于本发明,特别可以观察到下列:

在下文中,对已发生交联的准备好印刷的印刷模版(form)使用术语“柔版印刷 版”、“柔性版”或“版”。术语“柔版印刷元件”照惯例用于制造柔版印刷版或模版用的可光聚 合原材料。

本发明的柔版印刷元件包含彼此叠加布置的至少下列层:尺寸稳定的载体(A)、凸 纹形成层(B)、阻隔层(C)和可激光烧蚀掩模层(D)。当然也可能存在其它层。实例包括顶膜 (E)以及粘结层。

本发明的柔版印刷元件也可以是筒形柔版印刷元件(套筒)或板形柔版印刷元件。

尺寸稳定的载体(A)

本发明的柔版印刷元件以原则上已知的方式包含尺寸稳定的载体。载体的性质取 决于柔版印刷元件的性质。

如果本发明的柔版印刷元件包含用于制造柔版印刷版的片状结构,尺寸稳定的载 体(A)以原则上已知的方式包含通常具有50微米至300微米的厚度的尺寸稳定的载体片。该 载体片的材料可包含例如钢或铝或塑料,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 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碳酸酯。尤其合适的是具有100至200微米厚度的PET片。

如果本发明的柔版印刷元件是筒形板(套筒),合适的尺寸稳定的载体不仅包括圆 形聚酯套筒,还包含玻璃纤维增强的聚酯套筒或其它圆形载体材料。尺寸稳定的载体(A)可 任选已用常规增粘层处理。

凸纹形成层(B)

该柔版印刷元件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可光聚合的凸纹形成层(B),其可分散或可 溶于有机溶剂并具有300微米至6000微米的层厚度,包含至少一种弹性体粘合剂、烯键式不 饱和单体和光引发剂或光引发剂体系。除指定组分外,还可任选存在其它组分,例如增塑 剂。该弹性体粘合剂可以例如是热塑性-弹性体嵌段共聚物,例如苯乙烯-丁二烯或苯乙烯- 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物或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用于凸纹形成层的有机溶剂可溶或至少可 分散的组合物原则上是根据柔版印刷版的所需性质选择适当组合物的技术人员已知的。

本发明的柔版印刷元件当然也可包含彼此叠加的多个可光聚合的凸纹形成层,这 些层可分散或可溶于有机溶剂。具有可光聚合的凸纹形成层的多层构造的柔版印刷元件也 是技术人员已知的。

可以借助所谓的溶解度参数以原则上已知的方式描述有机溶剂的极性(Hansen solubilityparameters,J.Appl.Polym.Sci,5(15),339(1961))。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 施方案中,凸纹形成层(B)是以<11(cal/cm3)1/2的溶解度参数可溶于有机溶剂或溶剂混合 物的层。

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凸纹形成层(B)包含可溶于纯烃或烃混合物的层。

所述至少一个凸纹形成层(B)可以直接施加在尺寸稳定的载体(A)上。在凸纹形成 层(B)与尺寸稳定的载体(A)之间可任选布置其它层。实例包括粘结或粘合层,以及可压缩 的和弹性底层。

对于氧的水溶性阻隔层(C)

在可光聚合的凸纹形成层(B)上施加UVA光可透的水溶性或水分散性氧阻隔层。

术语“UVA光可透的”不当然排除会吸收UVA光的某些部分的可能性。但是,必须确 保在柔版印刷元件的UVA曝光过程中仍可实现凸纹形成层(B)的聚合。

阻隔层(C)的功能是在柔版印刷元件的全面积曝光过程中防止氧气随后扩散到凸 纹形成层(B)中。该阻隔层的透氧率应优选小于100,优选小于20(cm3x100μm)/(m2xdx bar)。

阻隔层(C)包含至少一种水溶性或水分散性粘合剂。当然也可以使用两种或更多 种不同粘合剂的混合物。原则上可以使用可用于实现低透氧率并更特别可以使透氧率低于 上示值的任何水溶性粘合剂。阻隔层(C)的粘合剂可以与掩模层(D)的粘合剂相同或其可以 是不同粘合剂。

本发明的柔版印刷元件的数字成像通常使用包含转鼓以容纳柔版印刷元件的激 光装置进行。如果该柔版印刷元件为板形,则其在安装到激光鼓中时必须弯曲。依图像曝光 通常使用平板曝光装置进行,因此该柔版印刷元件在成像后必须再弯直。在安装到转鼓中 的过程中,阻隔层(C)绝不能破裂,并且在卸下并弯直后绝不能形成任何折痕、波纹或其它 破坏性结构。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阻隔层(C)中的水溶性或水分散性粘合剂因此是弹性体 粘合剂。

合适的弹性体粘合剂的实例包括聚乙烯醇、部分水解和高度水解的聚乙酸乙烯 酯,尤其是部分水解和高度水解的聚(环氧乙烷-乙酸乙烯酯)接枝共聚物或水溶性聚(乙 烯-乙烯醇)共聚物。

“部分水解”对本发明而言是对包含乙酸乙烯酯单元且其中最初存在的乙酸乙烯 酯单元的40摩尔%至70摩尔%已水解形成乙烯醇单元的均聚物和共聚物的用语。“高度水 解”对本发明而言意在表示包含乙酸乙烯酯单元且其中最初存在的乙酸乙烯酯单元的超过 70摩尔%已水解产生乙烯醇单元的均聚物和共聚物。

作为粘合剂,可以有利地使用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实例是高度水解的聚乙酸乙 烯酯或聚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该粘合剂是具有40摩尔%至90摩尔%的 水解度的聚乙酸乙烯酯。这种聚合物含有乙酸乙烯酯单元和由乙酸乙烯酯单元通过水解形 成的乙烯醇单元,并可以以各种水解度购得。如果水解度大于90摩尔%,该层通常太脆。如 果水解度小于40摩尔%,阻氧作用通常太低或获得足够阻氧作用所需的层厚度太高,由此 降低本发明的柔版印刷元件的分辨率。

除一种或多种水溶性粘合剂外,阻隔层(C)还可包含其它组分。实例包括增塑剂、 稳定剂、染料-条件是它们不过度降低在UV范围内的透光度-或填料。通过使用增塑剂,可以 改进阻隔层(C)的弹性。如果存在,填料量通常为阻隔层(C)的所有组分的总量的5至20重 量%。

阻隔层(C)的厚度通常为0.3微米至5微米。在低于0.3微米的层厚度下,难以实现 均匀一致的施加和足够一致的阻隔作用。在高于5微米的层厚度下,可能由于UVA光的提高 的散射效应而降低成像精度。层厚度优选为0.5微米至3微米,更优选1微米至2微米。可以例 如借助剖面的显微图像测量层厚度,或它们可以由涂施速率和涂施材料的密度计算。

水溶性可激光烧蚀掩模层(D)

在阻隔层(C)上施加水溶性可激光烧蚀掩模层(D)。使用合适的激光将待印刷的信 息写入可激光烧蚀掩模层(D)。

掩模层(D)包含至少一种水溶性或水分散性弹性粘合剂。当然也可以使用两种或 更多种不同粘合剂的混合物。

合适的水溶性或水分散性粘合剂的实例包括部分水解或高度水解的聚乙烯基酯, 例如部分水解的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衍生物,如部分水解的乙酸乙烯酯/环氧烷接枝共 聚物,例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马来酸酐共聚物,例如马来酸酐和异丁烯或马来酸酐和乙 烯基甲基醚的共聚物,乙酸乙烯酯和巴豆酸的共聚物、水溶性聚酯、水溶性聚醚、乙烯基吡 咯烷酮的均聚物和共聚物、乙烯基己内酰胺、乙烯基咪唑、水溶性聚丙烯酰胺、水溶性聚氨 酯、水溶性聚酰胺或所述聚合物的混合物。

关于掩模层(D)的机械性质,必要的要求与阻隔层(C)基本相同。上文已略述了细 节。因此,关于掩模层(D),弹性体粘合剂仍是优选的。特别合适的粘合剂的实例包括部分水 解或高度水解的聚乙酸乙烯酯和部分水解或高度水解的乙酸乙烯酯/环氧烷接枝共聚物、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或水溶性聚酰胺。

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可有利地用作粘合剂,例如高度水解的聚乙酸乙烯酯或聚乙 酸乙烯酯共聚物。

可激光烧蚀掩模层(D)不仅包含粘合剂,还包含UV/VIS吸收材料,层厚度和/或所 述吸光材料的量使得所述层对UVA辐射的光学密度为1至5。UVA辐射范围包括波长为300纳 米至400纳米的光。光学密度是该层在这一波长范围内的阻光率(light intransmissibility)的对数系数。因此,在测量光学密度时,不测量在特定波长下的阻光 率的独立值;而是测量在指定波长范围内的阻光率的平均值。通常使用市售密度计(例如来 自x-rite)测量光学密度,在测量前选择波长范围。对本发明而言,对该光学密度引述的所 有测量值涉及UVA范围,即300至400纳米的范围。

掩模层(D)的优选光学密度为2至5。高光学密度确保被掩模覆盖的凸纹形成层的 区域在全面积暴露在UVA光下的过程中不发生聚合。

细碎炭黑、石墨或炭黑纳米粒子尤其适合作为吸光材料。它们在近IR范围内极好 吸收,因此在用IR激光器,例如IR激光二极管(830纳米)或Nd-YAG激光器(1064纳米)曝光 时,它们确保快速成像。但是,当然,可激光烧蚀掩模层(D)还可包含其它颜料基UV或IR吸收 剂或可溶染料。可用的染料的实例是酞菁和取代酞菁衍生物、花青染料和部花青染料或多 次甲基染料或偶氮染料。

吸光材料的量通常为可激光烧蚀掩模层的所有组分的量的10重量%至50重量%。

可激光烧蚀掩模层(D)可任选进一步包含增塑剂、稳定剂或其它辅助剂,例如乳化 剂、流动控制助剂或UV吸收剂。

当使用基于聚乙烯醇的粘合剂时,可以有利地通过添加合适的增塑剂,如二醇或 聚乙二醇或其它多元醇来稳定该掩模层。对交联而言,非常合适的稳定剂的实例包括 Xyligen-钾或相应的铝盐。

为了改进掩模层(D)的操作质量,也可以对其施以化学或物理部分交联。如果例如 使用聚乙烯醇基粘合剂,可以通过与乙二醛反应提高耐指性(fingerresistance)。该层借 助电子束的部分交联也可以实质性改进该层的操作质量或其粘合特征。

可激光烧蚀掩模层(D)的厚度通常优选为0.3微米至5微米。在低于0.3微米的层厚 度下,难以实现足够的光学密度。在大于5微米的层厚度下,该元件的激光灵敏度太低,需要 长激光成像时间。掩模层的激光灵敏度(作为烧蚀1平方厘米的层所需的能量测量)应该为 0.5至4mJ/cm2。该层厚度优选为1微米至3微米。

顶膜(E)

作为最上层,本发明的柔版印刷元件可任选包含可移除顶膜(E),其尤其用于保护 该柔版印刷元件。在该柔版印刷元件用于制造柔版印刷版之前剥离该顶膜。特别合适的可 移除顶膜(E)包括具有中等或低粗糙度的PET膜。典型的Rz值应该低于1微米。例如,可以使 用APET膜。

在板形柔版印刷元件的情况下,通常存在顶膜(E)。在筒形柔版印刷元件的情况 下,通常不存在顶膜(E),即本发明的筒形柔版印刷元件的最上层是可激光烧蚀掩模层(D)。

本发明的柔版印刷元件的制造

本发明的平坦柔版印刷元件以原则上已知的方式通过在挤出机中熔融可光聚合 层的组分、混合它们并将可光聚合材料的熔体经狭缝模头排出到压延机的辊隙(nip)中制 造。在一个压延辊上传送载体片,其任选被其它层,例如被粘结层涂覆,在另一压延辊上传 送预制顶部元件。通过压延将尺寸稳定的载体片(A)、可光聚合层(B)和顶膜(E)的层压件与 层(C)和(D)接合在一起。

该顶部元件包含已被可激光烧蚀掩模层(D)和阻隔层(C)涂覆的顶膜(E)。在该顶 部元件的制造中,首先将可激光烧蚀掩模层(D)施加到顶膜(E)上。这种施加可以由溶液、由 熔体或通过喷涂进行。随后在已接合到顶膜(E)上的可激光烧蚀掩模层(D)上外覆阻隔层 (C)。

为了防止首先施加的掩模层(D)在被阻隔层外覆时的初期溶解(incipient dissolution),可能必须改变浇铸溶液的溶剂组成或在其被外覆之前通过交联稳定可激光 烧蚀掩模层(D),以防止外覆过程中的破坏。这可以例如通过使用聚乙烯醇作为可激光烧蚀 掩模层(D)的粘合剂和通过添加乙二醛以使其轻微交联实现。

在一个备选实施方案中,掩模层(D)和阻隔层(C)也可以各自单独涂布到片材上。 在这种情况下将掩模层(D)施加到稍后的顶膜(E)上,而阻隔层(C)施加到临时辅助片材上。 在已涂布后,这两个片材经层侧(layersides)彼此层压,并移除临时辅助片材。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可以将阻隔层(C)施加到临时辅助片材上,引入上述挤出程序 中的压延机中并相应地接合到可光聚合层上。随后,从所得元件上剥离临时辅助片材,阻隔 层留在可光聚合层上。随后层压上涂有掩模层(D)的顶膜。

如果本发明的柔版印刷元件是筒形柔版印刷元件,首先将可光聚合层施加到圆筒 载体上,优选无缝施加。相应程序是技术人员已知的。随后,在该可光聚合层上施加阻隔层 (C)和可激光烧蚀掩模层(D)。这可以例如以原则上已知的方式通过辊涂、环形涂布或喷涂 进行。

将本发明的柔版印刷元件加工成柔版印刷版

使用所述可数字成像的柔版印刷元件制造柔版印刷版的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方法 步骤(1)至(6)。该方法当然也可任选包含其它方法步骤。如果存在顶膜(E),在方法步骤(1) 前的方法步骤(0)中从该柔版印刷元件上移除顶膜。

方法步骤(1)

在方法步骤(1)中,以原则上已知的方式,借助IR激光器将掩模写入可激光烧蚀掩 模层(D)中。用于写入掩模的激光装置是技术人员已知的并可购得。原则上可以使用所有常 规市售激光器,主要是外鼓式激光器,以及平板曝光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方法步骤(1)可以使用包含转鼓的激光装置进行。将 板形或筒形柔版印刷元件安装到该鼓上或拉过(pulledover)该鼓,载体朝向该鼓,以进行 成像。如果该柔版印刷元件是板形元件,不言而喻的是,在这种情况下该柔版印刷元件弯曲 且这些层在此程序中在一定程度上拉伸。

方法步骤(2)

在方法步骤(2)中,以原则上已知的方式经形成的掩模使成像的柔版印刷元件暴 露在UVA辐射下。在此,可光聚合层在不再被掩模遮盖的区域中发生聚合,而在遮盖区域中 不存在聚合。在曝光过程中,通过阻隔层(C)保护可光聚合层免受随后扩散的氧气影响。

用于曝光板形和筒形柔版印刷元件的装置原则上是技术人员已知的。该柔版印刷 元件可以例如用常规市售管曝光装置曝光。不需要使用UV-LED高能量带,但是它们可随时 使用。如果本发明的柔版印刷元件是筒形柔版印刷元件,当然必须在圆形曝光装置中进行 区域UVA曝光(arealUVAexposure)。

方法步骤(3)和(4)

根据本发明,借助包含方法步骤(3)和(4)的两级程序冲洗已曝光的柔版印刷元 件。

在第一方法步骤(3)中,使用水性冲洗介质除去可激光烧蚀掩模层(D)的残留物以 及阻隔层(C)。该水性冲洗介质包含至少80重量%水,优选至少90重量%。除水外,还可能使 用水混溶溶剂,例如醇,如甲醇、乙醇、正丙醇或异丙醇。该水性冲洗介质优选仅包含水作为 其溶剂。可以将辅助该溶解过程的表面活性剂以通常0.1重量%至10%的比例添加到水中。

在第二方法步骤(4)中,使用有机冲洗介质除去凸纹形成层(B)的未聚合部分。该 有机冲洗介质包含至少一种有机溶剂或有机溶剂混合物。当然可以使用常规市售有机柔版 冲洗介质。例如可以使用EP332070A2中描述的有机柔版冲洗介质。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该有机冲洗介质包含至少80重量%,优选至少 90重量%的非极性溶剂作为其溶剂,该冲洗介质特别优选仅含非极性溶剂作为其溶剂。合 适的非极性溶剂优选具有至少150℃的沸点。合适的非极性溶剂的实例包括烃或烃混合物 或酯。该烃特别可以是高沸点脂族、脂环族或芳族烃级分,特别是具有160至220℃的沸程的 那些。特别优选的是具有在160至220℃范围内的沸程的烃溶剂,其包含链烷和环烷烃(例如 D60)。这种烃溶剂无味,容易通过蒸馏再生并具有在洗涤操作的过程中基本不 变的组成。出于安全原因,应该向该烃溶剂中加入抗静电剂。相应的添加剂是技术人员已知 的。

冲洗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市售冲洗设备进行。用于冲洗板形或筒 形已曝光的柔版印刷元件的冲洗设备原则上是技术人员已知的。如果本发明的柔版印刷元 件是板形柔版印刷元件(制造柔版印刷版),优选在平板洗涤器(flatwashers)中进行冲 洗。如果本发明的柔版印刷元件是筒形柔版印刷元件(用于制造套筒),在圆形洗涤器中进 行冲洗。

在第一冲洗单元中,使用所述水性冲洗介质进行方法步骤(3),在第二单元中,使 用所述有机冲洗介质进行方法步骤(4)。

在此可以在进行方法步骤(3)后进行柔版印刷元件的中间干燥,以除去水性冲洗 介质的任何附着残留物和防止污染方法步骤(4)的有机冲洗介质,否则可能出现泡沫或洗 涤器沾污的问题。在此值得推荐的是,柔版印刷元件的正面和底面都充分脱除所有痕量水。 可以使用例如传统空气循环干燥器、IR或微波发射器或通过用来自独立喷嘴或连续气刀的 压缩空气吹气除去水性冲洗介质的残留物。由于该凸纹形成层是有机可溶的,其不会在水 中溶胀。

在板形柔版印刷元件的情况下,方法步骤(3)和(4)可以有利地使用具有两个洗涤 区的单个冲洗单元(被称作双区洗涤器)进行。

该双区洗涤器包含至少一个第一洗涤单元(W1)、中间干燥单元(Z)和第二洗涤单 元(W2),它们各自通过用于将柔版印刷元件从一个单元送往下一单元的输送装置(T)互相 连接。洗涤单元(W1)用于实施方法步骤(3),即用水性冲洗介质冲洗已曝光的柔版印刷元 件,洗涤单元(W2)用于实施方法步骤(4),即用有机冲洗介质冲洗已曝光的柔版印刷元件。

这两个洗涤单元(W1)和(W2)在每种情况下是平板洗涤器,这些是以平面状态处理 板形柔版印刷元件的洗涤单元。待处理的柔版印刷元件在底面–即尺寸稳定的载体–朝下的 情况下插入双区洗涤器。柔版印刷元件可以借助转轴或链(它们安置在洗涤单元(W1)和 (W2)和中间干燥单元(Z)的任一侧上并例如借助传输带将柔版印刷元件悬挂在其中)输送 经过该双区洗涤器。链传动的优点在于该柔版印刷元件不是必须水平传输。例如,柔版印刷 元件可以以轻微梯度引入冲洗区并可以在最后借助轻微向上的斜率导出。由此防止将冲洗 介质夹带出该单元。

中间干燥单元(Z)的作用是防止来自第一洗涤单元(W1)的痕量水进入第二洗涤 区,否则可能出现泡沫或洗涤器沾污的问题。已经提到可能的干燥技术。

为了机械辅助洗涤单元(W1)和(W2)中的冲洗操作,该平板洗涤器可以以原则上已 知的方式包含各种刷子或绒辊(plushroller)。冲洗也可以无接触地进行——通过简单冲 洗或用水喷洒;对于洗涤单元(W2),简单冲洗通常不可取。考虑的刷子包括圆刷、锅刷(pot brushes)、锥形刷或滚筒刷。该刷子、辊或喷头可以在板的宽度上作圆周运动或振动。也可 以通过施加超声辅助该溶解程序。在洗涤区的最后,可必须用干净的冲洗介质再清洁柔版 印刷元件的正面和底面。

来自第一洗涤区(W1)的废水可任选收集在罐中并循环直至达到最大固体分数。该 固体分数不应超过5重量%。如果将洗涤水循环,建议安装过滤器以除去分散的物质。可以 通过恒温器调节水温。其应在15℃至40℃的范围内调节。

图1图示包含第一洗涤区(W1)、中间干燥区(Z)和第二洗涤区(W2)的双区洗涤器的 一个实施方案。洗涤区(W1)包含用于除去可激光烧蚀掩模层和阻隔层的圆刷(1)。可以借助 布置在该版上方和下方的屏障刷(barrierbrushes)(2)实现洗涤区(W1)与中间干燥区(Z) 的划分。中间干燥用气刀(3)进行。第二洗涤区(W2)包含用于洗掉凸纹层的圆刷(4)。在第二 洗涤区的最后,可存在附加清洗刷(5)以用新鲜溶剂后清洗。借助输送装置(T)(未显示在该 附图中)将柔版印刷元件(6)传输经过双区洗涤器。

方法步骤(5)和(6)

在方法步骤(5)中,所得柔版印刷版以原则上已知的方式干燥,并在方法步骤(6) 中以原则上已知的方式用UVA和/或UVC光后处理。

本发明的柔版印刷元件和本发明的方法的优点:

本发明的柔版印刷元件能够依图像转移超细结构。该掩模层可以用各种激光器成 像。在830纳米或900纳米区域发射的二极管激光器或在1064纳米发射的纤维激光器非常合 适。该掩模层可以以2000dpi至10000dpi的分辨率成像。因此,该柔版印刷版的图像元件的 表面可以几乎无限结构化,以根据所需用途优化印刷性能。

在柔版印刷中用于增加墨水转移或用于使墨膜更均匀转移的表面结构是技术人 员已知的。例如可获自Esko的下列丝网非常合适:HDFlexoScreenMG25、MG2x3和MC WSI。在这种情况下周期性地打开和关闭各个激光点,由此在该柔性版的表面上生成精细结 构,如规则点、线或其它几何结构。这些表面结构的尺寸(<20μm)小于典型网目点的尺寸,意 味着不仅可以为区域(areal)图像元件,也可以为各个网目点的表面提供精细结构。

或者,本发明的柔版印刷元件也可用于类似地制造表面结构。如果阻隔层(C)例如 包含在微米或亚微米范围内的填料,则形成粗糙表面。在区域UVA曝光过程中,可以将这种 表面结构转移到凸纹形成层上。因此,为了优化本发明的柔版印刷元件的墨水转移性质,可 能必须为特定印刷用途制造具有受控粗糙度的阻隔层。代替冲洗,本发明的柔版印刷元件 也可以热显影,在这种情况下省略干燥步骤。借助两级法冲洗与单级冲洗相比确实需要一 个额外的方法步骤。但是,对于两级操作,有一系列其它相关优点,它们大大有助于补偿这 些缺点。

由于在第一步骤中单独除去掩模层,在第二洗涤步骤中没有污染有机冲洗介质。 此外,仅含烃的一种冲洗介质足以在第二冲洗步骤中洗掉凸纹形成层。对于该有机冲洗溶 液,不需要任何中等极性醇(其通常具有不良气味)。该有机冲洗介质的再加工因此比具有 来自炭黑的额外污染的多组分冲洗介质的情况中容易得多。

此外,对于阻隔层(C)和对于掩模层(D),可以使用可生物降解的水溶性聚合物,例 如部分水解或高度水解的聚乙酸乙烯酯或聚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因此允许来自第一洗涤区 的废水直接进入废水,而不需要后处理。

在下列实施例中更详细描述本发明。

对比例1:

可光聚合层:可溶于有机冲洗介质

对于氧的阻隔层:-

可激光烧蚀掩模层:可溶于有机冲洗介质

使用具有有机显影性可光聚合层以及同样可在有机冲洗介质中除去的可激光烧 蚀掩模层的商业可数字成像的柔版印刷元件(ACE114D)。该柔版印刷元件没有 氧阻隔层。掩模层的涂布重量为2.6克/平方米,使用TD904密度计测得的掩模 层在UVA范围内的光学密度为4.1。

首先对该柔版印刷元件施以初步反向曝光10秒。除去顶膜。在初步曝光后,使用IR 激光器将试验图形(motif)写入柔版印刷元件的掩模层中。由于剩余掩模层,非图像区在此 仍UV不可透,而由于在图像区中除去掩模,使得能够借助光化辐射固化可光聚合的凸纹层。 使用来自Esko的CDISpark4835烧蚀激光系统进行数字掩模的成像,所用掩模分辨率为 4000dpi且该激光器配有高分辨率光学选项(Pixel+)。使用来自EskoArtwork的HDFlexo 2.0作为RIP软件。该试验图形含有在47L/cm的分辨率下具有1%至99%的色调值的网目楔 (halftonewedge),以及具有和没有表面结构的各种全面积元件。使用MG25和MCWSI丝网 作为表面结构。通过考虑对于不同激光功率在不同能量下40%色调值的烧蚀结果,通过用 来自X-Rite的PeretFlex3Pro密度计的色调值测量结果测定激光能量。如果测得的色调值 对应于原始值,则整个试验图形在此能量下成像。随后将此处所述的柔版印刷元件安装到 激光鼓上并用3.2J/cm2的确定能量成像。

相应制成的柔版印刷元件随后通过形成的掩模暴露在UVA辐射下14分钟( FIII曝光装置,FlintGroup)。

该柔版印刷元件随后使用由大约70重量%烃和大约30重量%醇构成的商业有机 冲洗介质(A)冲洗(冲洗速度240mm/min,FIll洗涤器)。在这种情况 下除去掩模层的残留物和凸纹形成层的未光聚合的部分。

在冲洗操作后,根据产品专有的推荐,仍含有溶剂的版在60至65℃下干燥90分钟, 然后在FIll曝光装置的后曝光单元中用UVA和UVC光后曝光。后曝光的作用首 先是转化仍有反应性的残余量的单体和光引发剂,其次是使版表面较不粘。

该版的评估揭示,可以观察到大体上基本圆形的网目点(见图2a)。在该版上完全 不再可成像低网目(halftone)色调值。在47L/cm的网目(halftone)宽度下,最小成像的网 目(halftone)色调值为4.3%。无法由该成像将表面网目(halftone)转移到版上,并仅粗略 可见(见图2b)。

对比例2

可光聚合层:可溶于有机冲洗介质

对于氧的阻隔层:-

可激光烧蚀掩模层:水溶性

如下制造数字掩模层:

将100千克水与23千克BlackA-SF混合并简短搅拌。然后加入40.0千 克20%浓度97-5溶液(具有97摩尔%水解度的部分水解的聚环氧乙烷-聚乙酸乙 烯酯接枝共聚物,溶剂组成为80%水/20%丙醇)并将该混合物搅拌5分钟。随后将这种混合 物与29千克正丙醇混合,并再搅拌10分钟。最后作为流动控制助剂加入0.08千克 FS-30并将该混合物以大约600转/分钟搅拌大约10分钟。此后,将反应溶液非 常慢地进一步搅拌整夜。此后将该溶液在6.0m/min的速度下以145微米的湿厚度施加到100 微米厚的PET膜上。

经由重力测量获得的掩模层的涂布重量为2.8克/平方米;使用TD 904密度计测得的掩模层在UVA范围内的光学密度为4.1。

首先,从商业有机显影性柔版印刷元件(ACE114;可光聚合层与对比 例1相同,但存在的柔版印刷元件没有可数字成像的掩模层)上除去顶膜和薄释放层。随后 使用层压机将所述薄膜元件与掩模层一起层压到可光聚合表面上。将层压辊的温度设定为 110℃。将基膜、可光聚合层、掩模层和顶膜的组装件在65℃下进一步加热3小时。

该柔版印刷元件首先从反面预曝光10秒。除去顶膜。将已经过初步反向曝光的柔 版印刷元件施加到IR激光器(CDISpark4835激光器,Esko)的转鼓上。如对比例1中那样测 定曝光所需的激光能量。测得其为2.2J/cm2。然后使用该IR激光器将试验图形写入掩模层 中。

成像的柔版印刷元件随后类似于对比实验1暴露在UVA辐射下14分钟。

冲洗在两个步骤中进行。

首先,在第一冲洗步骤中用水洗掉可激光烧蚀掩模层的残留物,并用压缩空气吹 除仍附着的水。

随后,在第二冲洗步骤中,使用有机冲洗介质显影凸纹形成层(冲洗速度240mm/ min,FIll洗涤器)。所用冲洗介质是具有大约180至220℃的沸程的无芳族化合 物的烃的技术混合物(D60)。

此后如对比例1中所述加工该印刷版。该版的评估揭示,可以观察到大体上基本圆 形的网目点。在该版上完全不再可成像低网目(halftone)色调值。在47L/cm的网目 (halftone)宽度下,最小成像的网目(halftone)色调值为4.3%。无法由该成像将表面网目 (halftone)转移到版上,并在表面上仍仅粗略可见。

本发明的实施例1

可光聚合层:可溶于有机冲洗介质

对于氧的阻隔层:水溶性

可激光烧蚀掩模层:水溶性

如对比例2中所述获得水显影性掩模层并如所述施加到PET膜上。涂布重量为2.8 克/平方米。使用TD904密度计测得的在UVA范围内的光学密度为4.1。

如下获得水显影性阻隔层:

将3份部分水解的聚乙酸乙烯酯共聚物(72.5,水解度大约72摩尔%) 在搅拌下添加到97份水和正丙醇的1:1溶剂混合物中。随后将所得分散体在回流下在80℃ 下加热2小时。此后将冷却到室温后的涂布溶液以33.7mm/s的速度和75微米的湿厚度刮刀 涂布到100微米厚的PET膜上。经由重力测量获得的涂布重量为1.5克/平方米。

首先,从商业有机显影性柔版印刷元件(ACE114)上除去顶膜和薄释 放层。随后使用层压机将所述薄膜元件与阻隔层一起层压到可光聚合表面上。随后除去PET 膜并将水显影性、可洗除的掩模层层压到该阻隔层上。将该组装件在65℃下加热3小时。

所得柔版印刷元件首先从反面预曝光10秒。除去顶膜。将已经过初步反向曝光的 柔版印刷元件施加到IR激光器(CDISpark4835激光器,Esko)的转鼓上。如对比例1中那样 测定曝光所需的激光能量。测得其为2.2J/cm2。然后使用该IR激光器将试验图形写入掩模 层中。

成像的柔版印刷元件随后类似于对比实验1暴露在UVA辐射下14分钟。

冲洗在两个步骤中进行。

首先在第一冲洗步骤中用水洗掉可激光烧蚀掩模层的残留物以及氧阻隔层,并用 压缩空气吹除仍附着的水。

随后,在第二冲洗步骤中,使用有机冲洗介质显影凸纹形成层(冲洗速度240mm/ min,FIll洗涤器)。所用冲洗介质如对比例2中那样是具有大约180至220℃的 沸程的无芳族化合物的烃的技术混合物(D60)。

此后如对比例1中所述加工该印刷版。该版的评估揭示,在该版上存在锐缘网目点 (见图3a)。在该版上甚至可成像低网目(halftone)色调值。在47L/cm的网目(halftone)宽 度下,最小稳定成像的网目(halftone)色调值为0.8%。由该成像可以将表面网目 (halftone)以精确细节转移到版上(见图3b)。

本发明的实施例2

可光聚合层:可溶于有机冲洗介质

对于氧的阻隔层:水溶性

可激光烧蚀掩模层:水溶性

如下制造水显影性掩模层:

将对比例2中所述的涂布溶液在6.8m/min的速度下以125微米的湿厚度施加到100 微米厚的PET膜上。经由重力测量获得的涂布重量为2.0克/平方米;使用 TD904密度计测得的在UVA范围内的光学密度为3.5。

如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那样制造水显影性阻隔层。

经由重力测量获得的涂布重量为1.5克/平方米。

首先,从商业有机显影性柔版印刷元件(ACE114)上除去顶膜和薄释 放层。随后使用层压机将所述薄膜元件与阻隔层一起层压到可光聚合表面上。随后除去PET 膜并将水显影性、可洗除的掩模层层压到该阻隔层上。将该组装件在65℃下加热3小时。

该柔版印刷元件首先从反面预曝光10秒。除去顶膜。将已经过初步反向曝光的柔 版印刷元件施加到IR激光器(CDISpark4835激光器,Esko)的转鼓上。如对比例1中那样测 定曝光所需的激光能量。测得其为1.7J/cm2。然后使用该IR激光器将试验图形写入掩模层 中。

成像的柔版印刷元件随后类似于对比实验1暴露在UVA辐射下14分钟。

冲洗在两个步骤中进行。

首先,在第一冲洗步骤中用水洗掉可激光烧蚀掩模层的残留物以及氧阻隔层,并 用压缩空气吹除仍附着的水。

随后,在第二冲洗步骤中,使用有机冲洗介质显影凸纹形成层(冲洗速度240mm/ min,FIll洗涤器)。所用冲洗介质如对比例2中那样是具有大约180至220℃的 沸程的无芳族化合物的烃的技术混合物(D60)。

此后如对比例1中所述加工该印刷版。该版的评估揭示,在该版上存在锐缘网目 点。在该版上甚至可成像低网目(halftone)色调值。在47L/cm的网目(halftone)宽度下,最 小稳定成像的网目(halftone)色调值为0.8%。由该成像可以将表面网目(halftone)以精 确细节转移到版上(见图4)。

本发明的实施例3

可光聚合层:可溶于有机冲洗介质

对于氧的阻隔层:水溶性,含有填料

可激光烧蚀掩模层:水溶性

如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那样制造水显影性掩模层。涂布重量为2.0克/平方米。使用 TD904密度计测得的在UVA范围内的光学密度为3.5。

以与本发明的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造水显影性阻隔层。在加热溶液前,将该涂布 溶液另外与0.2重量份(基于所用聚乙烯醇的量计)作为填料的细碎无机硅酸盐(ED30,平均粒度5.5微米)混合。这产生乳状分散体,其随后如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所述刮刀 涂布到100微米厚的PET膜上。涂布重量为1.5克/平方米。

首先,从商业有机显影性柔版印刷元件(ACE114)上除去顶膜和薄释 放层。随后使用层压机将所述薄膜元件与阻隔层一起层压到可光聚合表面上。随后除去PET 膜并将水显影性、可洗除的掩模层层压到该阻隔层上。将该组装件在65℃下加热3小时。

该柔版印刷元件首先从反面预曝光10秒。除去顶膜。将已经过初步反向曝光的柔 版印刷元件施加到IR激光器(CDISpark4835激光器,Esko)的转鼓上。如对比例1中那样测 定曝光所需的激光能量。测得其为1.7J/cm2。然后使用该IR激光器将试验图形写入掩模层 中。

成像的柔版印刷元件随后类似于对比实验1暴露在UVA辐射下14分钟。

冲洗在两个步骤中进行。首先在第一冲洗步骤中用水洗掉可激光烧蚀掩模层的残 留物以及氧阻隔层,并用压缩空气吹除仍附着的水。随后,在第二冲洗步骤中,使用有机冲 洗介质显影凸纹形成层(冲洗速度240mm/min,FIll洗涤器)。所用冲洗介质如 对比例2中那样是具有大约180至220℃的沸程的无芳族化合物的烃的技术混合物( D60)。此后如对比例1中所述加工该印刷版。

该版的评估揭示,在该版上存在锐缘网目点。在该版上甚至可成像低网目 (halftone)色调值。在47L/cm的网目(halftone)宽度下,最小稳定成像的网目(halftone) 色调值为0.8%。由该成像可以将表面网目(halftone)以精确细节转移到版上。此外,可以 将阻隔层的表面的几何(见图5a)精确转移到版的表面上(见图5b)。

实验证实,本发明的柔版印刷元件具有高分辨率,能够成像超细表面结构,可以用 低能量激光成像并可快速和容易加工以提供版。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