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易于装配的横撑式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

一种易于装配的横撑式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于装配的横撑式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包括第一钢框架柱装配单元、第二钢框架柱装配单元、第一钢框架梁装配单元、第二钢框架梁装配单元、第三钢框架梁装配单元、第一槽钢装配单元及第二槽钢装配单元;第一钢框架柱装配单元包括第一H型钢,第二钢框架柱装配单元包括第二H型钢,第一钢框架梁装配单元包括第一钢框架梁及第一内嵌钢板,第二钢框架梁装配单元包括第二钢框架梁、第二内嵌钢板及第三内嵌钢板,第三钢框架梁装配单元包括第三钢框架梁及第四内嵌钢板。本发明易于装配,施工简单,并且刚度较高,承载能力较强。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73552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610230661.2

  • 发明设计人 于金光;王雪军;郝际平;郑春明;

    申请日2016-04-14

  • 分类号E04B2/58;

  • 代理机构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徐文权

  • 地址 710055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13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5:49:5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6-22

    授权

    授权

  • 2016-08-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4B2/58 申请日:201604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7-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板剪力墙,具体涉及一种易于装配的横撑式钢框 架钢板剪力墙结构。

背景技术

钢板剪力墙结构是在薄腹梁理论研究基础上演变和发展起来的一种 以钢框架内嵌钢板为基本结构单元的新型抗侧力体系。钢板剪力墙具有 以下良好的优越性能:①初始侧向刚度大,滞回性能稳定,能量耗散能 力强,延性大,抵抗循环荷载下的变形能力好等优点。②对于钢框架— 钢筋混凝土核芯筒结构,如核心筒改为钢板墙结构,可显著改善其刚度 和延性,实现与外框架材料、延性、刚度的匹配,达到双重设防的目的。 同时由于其和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相比自重轻,地震作用小,从而传递到 基础的竖向和水平荷载减小,降低了基础造价。③钢板墙中内嵌钢板的 设置可缓解框架梁柱节点区的延性要求,降低了在强震作用下刚性节点 的震害反应,同时可简化节点构造,使得采用半刚性节点成为可能。④ 钢板墙内嵌钢板较薄,高厚比可达250~500,可增加房屋有效使用面积。

通过对钢板剪力墙的研究发现,钢板剪力墙存在以下问题:(1)钢 板剪力墙其施工较为复杂,场地施工质量难以保证,造价较高,从而限 制了其使用。(2)钢板剪力墙的边框柱刚度不足时,其在内嵌钢板形成 的拉力带作用下,边框柱将出现明显的内凹现象,框架柱的提前破坏, 导致钢板剪力墙结构的承载能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的两个技术缺点,提供了一种易于 装配的横撑式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该钢板剪力墙的施工简单,装配 程度高,采用横撑作为装配连接构件,同时横撑兼做边框柱的支撑点, 改变了边框柱的受力形式,有效解决了其严重内凹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易于装配的横撑式钢框架钢板剪力 墙结构包括第一钢框架柱装配单元、第二钢框架柱装配单元、第一钢框 架梁装配单元、第二钢框架梁装配单元、第三钢框架梁装配单元及第一 槽钢装配单元及第二槽钢装配单元;

第一钢框架柱装配单元包括第一H型钢,第二钢框架柱装配单元包 括第二H型钢;

第一钢框架梁装配单元包括第一钢框架梁,第二钢框架梁装配单元 包括第二钢框架梁,第三钢框架梁装配单元包括第三钢框架梁;

第一钢框架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H型钢的翼缘及第二H型钢的翼缘 相连接,第二钢框架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H型钢的翼缘及第二H型钢的 翼缘相连接,第三钢框架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H型钢的翼缘及第二H型 钢的翼缘相连接;

第一槽钢装配单元的两端分别与第一H型钢的翼缘及第二H型钢的 翼缘相连接,第二槽钢装配单元的两端分别与第一H型钢的翼缘及第二 H型钢的翼缘相连接,第一槽钢装配单元位于第一钢框架梁装配单元与 第二钢框架梁装配单元之间,第二槽钢装配单元位于第二钢框架梁装配 单元与第三钢框架梁装配单元之间,第一钢框架梁与第一槽钢装配单元 之间设有第一内嵌钢板,第一槽钢装配单元与第二钢框架梁之间设有第 二内嵌钢板,第二钢框架梁与第二槽钢装配单元之间设有第三内嵌钢板, 第二槽钢装配单元与第三钢框架梁之间设有第四内嵌钢板。

第一H型钢的翼缘与第一钢框架梁、第二钢框架梁及第三钢框架梁 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相连接;

第二H型钢的翼缘与第一钢框架梁、第二钢框架梁及第三钢框架梁 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板相连接;

第一钢框架梁与第一内嵌钢板之间相焊接;

第二钢框架梁与第二内嵌钢板及第三内嵌钢板之间相焊接;

第三钢框架梁与第四内嵌钢板之间相焊接;

第一槽钢装配单元与第一内嵌钢板之间、第一槽钢装配单元与第二 内嵌钢板之间、第二槽钢装配单元与第三内嵌钢板之间、第二槽钢装配 单元与第四内嵌钢板之间均通过螺栓相连接。

第一H型钢上与第一槽钢装配单元及第二槽钢装配单元的连接位置 均设有第一加劲钢板,第一加劲钢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H型钢中两个翼 缘的内侧面相连接。

第一钢框架梁中与第一H型钢及第二H型钢的连接位置处的下翼缘 切除,第二钢框架梁中与第一H型钢及第二H型钢的连接位置处的上翼 缘及下翼缘切除,第三钢框架梁中与第一H型钢及第二H型钢的连接位 置处的上翼缘切除。

第二H型钢上与第一槽钢装配单元及第二槽钢装配单元的连接位置 均设有第二加劲钢板,第二加劲钢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二H型钢中两个翼 缘的内侧面相连接。

第一H型钢中翼缘的外壁上设有第一钢板及第二钢板,第一槽钢装 配单元包括第一槽钢、第三钢板及第四钢板,第一槽钢的两端分别与固 定有第一端封板及第二端封板,第三钢板固定于第一端封板上,第四钢 板固定于第二端封板上,第二槽钢装配单元包括第二槽钢、第五钢板及 第六钢板,其中,第二槽钢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三端封板及第四端封板, 第五钢板固定于第三端封板上,第六钢板固定于第四端封板上,第二H 型钢中翼缘的外壁上设有第七钢板及第八钢板,其中第一钢板与第三钢 板之间、第二钢板与第五钢板之间、第四钢板与第七钢板之间,第六钢 板与第八钢板之间均通过螺栓相连接;

第一槽钢与第一内嵌钢板之间、第一槽钢与第二内嵌钢板之间、第 二槽钢与第三内嵌钢板之间、第二槽钢与第四内嵌钢板之间均通过螺栓 相连接。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易于装配的横撑式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包括第一钢 框架柱装配单元、第二钢框架柱装配单元、第一钢框架梁装配单元、第 二钢框架梁装配单元、第三钢框架梁装配单元、第一槽钢装配单元及第 二槽钢装配单元,第一钢框架柱装配单元包括第一H型钢,第二钢框架 柱装配单元包括第二H型钢,第一槽钢装配单元与第二槽钢装配单元均 与第一H型钢和第二H型钢连接,可以为柱提供支撑点,极大的抑制了 第一H型钢的翼缘及第二H型钢的翼缘屈曲,进而抑制第一钢框架柱装 配单元及第二钢框架柱装配单元出现内凹现象,提高钢板剪力墙的承载 能力。另外,本发明在施工时,可以将第一钢框架柱装配单元、第二钢 框架柱装配单元、第一钢框架梁装配单元、第二钢框架梁装配单元、第 三钢框架梁装配单元、第一槽钢装配单元及第二槽钢装配单元在工厂中 进行制备,然后再在现场进行拼装,施工较为快捷,极大的减少了现场 对钢构件加工的环节,节省施工场地,并且提高各构件的质量,加快施 工的进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装配件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第一钢框架柱装配单元、2为第二钢框架柱装配单元、3 为第一钢框架梁装配单元、4为第二钢框架梁装配单元、5为第三钢框架 梁装配单元、6为第一槽钢装配单元、7为第二槽钢装配单元、8为第一 H型钢、9为第二H型钢、10为第一钢框架梁、11为第二钢框架梁、12 为第三钢框架梁、13为第一内嵌钢板、14为第二内嵌钢板、15为第三 内嵌钢板、16为第四内嵌钢板、17为第三端封板、18为第五钢板、19 为第二钢板、20为第四端封板、21为第六钢板、22为第八钢板、23为 第一连接板、24为第二连接板、25为第一加劲钢板、26为第二加劲钢 板、27为第二槽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及图2,本发明所述的易于装配的横撑式钢框架钢板剪力 墙结构包括第一钢框架柱装配单元1、第二钢框架柱装配单元2、第一钢 框架梁装配单元3、第二钢框架梁装配单元4、第三钢框架梁装配单元5 及第一槽钢装配单元6及第二槽钢装配单元7;第一钢框架柱装配单元1 包括第一H型钢8,第二钢框架柱装配单元2包括第二H型钢9;第一 钢框架梁装配单元3包括第一钢框架梁10,第二钢框架梁装配单元4包 括第二钢框架梁11,第三钢框架梁装配单元5包括第三钢框架梁12;第 一钢框架梁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H型钢8的翼缘及第二H型钢9的翼 缘相连接,第二钢框架梁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H型钢8的翼缘及第二H 型钢9的翼缘相连接,第三钢框架梁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H型钢8的翼 缘及第二H型钢9的翼缘相连接;第一槽钢装配单元6的两端分别与第 一H型钢8的翼缘及第二H型钢9的翼缘相连接,第二槽钢装配单元7 的两端分别与第一H型钢8的翼缘及第二H型钢9的翼缘相连接,第一 槽钢装配单元6位于第一钢框架梁装配单元3与第二钢框架梁装配单元 4之间,第二槽钢装配单元7位于第二钢框架梁装配单元4与第三钢框 架梁装配单元5之间,第一钢框架梁10与第一槽钢装配单元6之间设有 第一内嵌钢板13,第一槽钢装配单元6与第二钢框架梁11之间设有第 二内嵌钢板14,第二钢框架梁11与第二槽钢装配单元7之间设有第三 内嵌钢板15,第二槽钢装配单元7与第三钢框架梁12之间设有第四内 嵌钢板16。

第一H型钢8的翼缘与第一钢框架梁10、第二钢框架梁11及第三 钢框架梁1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23相连接;第二H型钢9的翼缘与第 一钢框架梁10、第二钢框架梁11及第三钢框架梁12之间通过第二连接 板24相连接;第一钢框架梁10与第一内嵌钢板13之间相焊接;第二钢 框架梁11与第二内嵌钢板14及第三内嵌钢板15之间相焊接;第三钢框 架梁12与第四内嵌钢板16之间相焊接;

第一槽钢装配单元6与第一内嵌钢板13之间、第一槽钢装配单元6 与第二内嵌钢板14之间、第二槽钢装配单元7与第三内嵌钢板15之间、 第二槽钢装配单元7与第四内嵌钢板16之间均通过螺栓相连接;第一H 型钢8上与第一槽钢装配单元6及第二槽钢装配单元7的连接位置均设 有第一加劲钢板25,第一加劲钢板2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H型钢8中两 个翼缘的内侧面相连接;第一钢框架梁10中与第一H型钢8及第二H 型钢9的连接位置处的下翼缘切除,第二钢框架梁11中与第一H型钢8 及第二H型钢9的连接位置处的上翼缘及下翼缘切除,第三钢框架梁12 中与第一H型钢8及第二H型钢9的连接位置处的上翼缘切除。

第二H型钢9上与第一槽钢装配单元6及第二槽钢装配单元7的连 接位置均设有第二加劲钢板26,第二加劲钢板2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H 型钢9中两个翼缘的内侧面相连接。

第一H型钢8中翼缘的外壁上设有第一钢板及第二钢板19,第一槽 钢装配单元6包括第一槽钢、第三钢板及第四钢板,第一槽钢的两端分 别与固定有第一端封板及第二端封板,第三钢板固定于第一端封板上, 第四钢板固定于第二端封板上,第二槽钢装配单元7包括第二槽钢27、 第五钢板18及第六钢板21,其中,第二槽钢27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三 端封板17及第四端封板20,第五钢板18固定于第三端封板17上,第 六钢板21固定于第四端封板20上,第二H型钢9中翼缘的外壁上设有 第七钢板及第八钢板22,其中第一钢板与第三钢板之间、第二钢板19 与第五钢板18之间、第四钢板与第七钢板之间,第六钢板21与第八钢 板22之间均通过螺栓相连接;第一槽钢与第一内嵌钢板13之间、第一 槽钢与第二内嵌钢板14之间、第二槽钢27与第三内嵌钢板15之间、第 二槽钢27与第四内嵌钢板16之间均通过螺栓相连接。

本发明在施工时,先在工厂进行第一钢框架柱装配单元1、第二钢 框架柱装配单元2、第一钢框架梁装配单元3、第二钢框架梁装配单元4、 第三钢框架梁装配单元5、第一槽钢装配单元6及第二槽钢装配单元7 的预制,然后再将装配件运送至场地进行现场拼装。其中,第一钢框架 柱装配单元1的预制过程为:在第一H型钢8上焊接第一连接板23,并 在第一槽钢装配单元6、第二槽钢装配单元7的高度位置处焊接第一钢 板、第二钢板19及第一加劲钢板25;第二钢框架柱装配单元2的预制 过程为:在第二H型钢9上焊接第二连接板24,并在第一槽钢装配单元 6、第二槽钢装配单元7的高度位置处焊接第七钢板、第八钢板22及第 二加劲钢板26;第一钢框架梁装配单元3的预制过程为:在第一钢框架 梁10的下翼缘中部位置焊接第一内嵌钢板13,第二钢框架梁装配单元4 的预制过程为:在第二钢框架梁11的上翼缘中部位置焊接第二内嵌钢板 14,同时在其下翼缘中部位置焊接第三内嵌钢板15,第三钢框架梁装配 单元5的预制过程为:在第三钢框架梁12的上翼缘中部位置焊接第四内 嵌钢板16;第一槽钢装配单元6的预制过程为:在第一槽钢的两端焊接 第一端封板及第二端封板,再在第一端封板及第二端封板中部上焊接第 三钢板及第四钢板,第二槽钢装配单元7的预制过程为:在第二槽钢27 的两端焊接第三端封板17及第四端封板20,再在第三端封板17及第四 端封板20的中部上各焊接第五钢板18及第六钢板21。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